月经正常女性多部位骨密度定量分析

月经正常女性多部位骨密度定量分析

一、月经正常妇女多部位骨密度的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婷[1](2021)在《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采用针刺治疗PMOP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对影响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GH/IGF-1轴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以期为PMOP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思路。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岭南陈氏针法与西药治疗PMOP的疗效,并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采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试验组为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PMO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Revman 5.3对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的评价运用失安全系数(Nfs0.05)。2.开展回顾性研究,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纳入研究的238例患者按照骨密度检查参数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骨量正常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①临床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子女个数;②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慢性胃肠炎及恶性肿瘤;③骨密度(BMD):腰椎(L1-4)BMD、左股骨颈BMD、左股骨颈上端BMD;④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钙(Ca)、血磷(P);⑤骨质疏松四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OC);⑥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睾酮(T);⑦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⑧维生素D。并对GH及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骨量不同水平(1=骨量正常,2=骨量减少,3=骨质疏松)为反应变量,三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指标,分析GH、IGF-1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PMOP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元素片口服,其中针刺组患者给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针刺处方为: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的变化、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10项研究,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1)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及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针刺治疗组在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骨矿含量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在改善PMOP患者血清E2、ALP、Ca、P、IGF-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临床有效率为效应量的失安全系数(Nfs0.05)检验值为36.8631。2.回顾性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238例,按照骨密度T值将纳入的病例分为三组:骨质疏松组63例、骨量低下组108例、正常组67例。(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发现:三组间年龄、体重、BMI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高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体重及BMI低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合并疾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血清ALP、P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ALP水平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血P水平低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性激素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E2、FS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PRL、L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E2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骨质疏松组FSH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骨质疏松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组间比较发现三组间PINP、β-CTX、O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骨质疏松组PINP、β-CTX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OC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纳入研究人群的GH、IGF-1进行比较,发现三组间GH、IGF-1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发现正常组GH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IGF-1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纳入研究人群各部位BM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 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各部位BM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纳入研究对象血清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GF-1与腰椎(L1~4)BMD呈正相关(r=0.200,P<0.05),GH与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 0.372、0.249、0.276,P<0.05);(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90,95%CI:1.036~1.146,P=0.001)和β-CTX(OR=3.222,95%(CI:1.196~8.680,P=0.02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51,95%(CI:0.236~0.918,P=0.000)、E2(OR=0.998,95%CI:0.002~0.995,P=0.044)、磷(OR=0.121,95%CI:0.031~0.462,P=0.002)、GH(OR=0.047,95%CI:0.016~0.137,P=0.000)、IGF-1(OR=0.989,95%CI:0.819~0.998,P=0.01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3.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其中针刺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样本量为针刺组31例,对照组32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针刺组有效率为83.87%,显着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H、IGF-1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血清GH、IGF-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GH、IGF-1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E2水平提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FSH、LH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 PINP、β-CTX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12周后血清PINP、β-CTX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PINP、β-CTX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均有升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进行了 4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时,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生活质量(SF-36)评分治疗4周后,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8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6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针刺组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穴位局部血肿,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1.针刺治疗PMOP安全有效,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BMD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单纯针刺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高质量证据加以验证。2.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与年龄、BMI、血清性激素、骨代谢、GH/IGF-1轴相关,年龄与β-CTX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E2、P(磷)、GH、IGF-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GH/IGF-1轴在PMOP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发现与治疗PMOP提供了依据及新的思路。3.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疗效确切,可改善PMOP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血清IGF-1、GH、PINP、β-CTX、LH、FSH、E2代谢水平,考虑其治疗作用与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骨代谢及GH/IGF-1轴的调节相关。这为临床推广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丰富了针刺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研究。

高洁茹[2](2021)在《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因素及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PMS)妇女人格、生活事件、应付、应激、心理弹性、七情等因素及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MPS)临床症状。探索各心理因素与MPS发生及演变规律的关系;研究七情与MPS发病、病机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调治MP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调查天津地区PMS女性590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人口学信息、心理弹性、人格特点、应激、七情及中医症状等信息。对问卷进行筛查,数据经核查后,保证问卷的完整及准确性,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将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经核实无误后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运用情志致病理论研究上述因素与MPS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复杂关联。结果1经交叉表X2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年龄、就业情况、吸烟、运动情况、饮食情况、MPS的认知情况与MPS发病有相关性(P<0.05)。2经Mann-Whitney U Test秩和检验及Kruskai-Wallis多样本秩和检验,EPQ-RS人格量表的三个维度中,N维度三型在健康组和MPS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s回归分析,人格N维度是MPS发病的影响因素(P<0.01),人格N维度越典型越容易患MPS。3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心理弹性与MPS发病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P<0.01)。4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心理弹性与EPQ人格各维度典型程度之间有相关性(P<0.05)。5经交叉表X2检验,应激情况(应激程度,正负性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社会支持程度与MPS之间有相关性(P<0.05)。6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社会支持与正性应激呈正相关(P<0.01);与负性应激呈负相关(P<0.01)。7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心理弹性三个维度分数及其总分与正性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8经Logistics回归分析,七情中思、悲、怒、忧、喜与MPS发病有相关性(P<0.01)。其中怒的OR值最高(2.136);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七情中忧、悲、怒、思等负性情绪之间呈正相关(P<0.01),而正性情绪喜与负性情绪之间呈负相关(P<0.01)。9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社会支持程度与思、悲、怒、忧、喜有相关性(P<0.01)。10对MPS患者辨证分析,肝郁肾虚证256例,占50.6%;肾虚证132例,占26.3%;肝肾阴虚证70例,占13.9%;心肾不交证46例,占9.2%。经Kruskal-Wallis检验,七情中忧、思、喜表达程度在MPS各证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怒和悲在不同证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较大、退休、吸烟、不经常运动或缺乏群体运动、饮食不规律、MPS的认知不足及治疗需求低均是MPS发病的影响因素。2不良人格(N维度典型性人格)更容易导致MPS发病,且患病更严重,同时具有不良人格者的心理弹性更低。3面对应激采取负性应对方式、负性应激反应及社会支持不足者更容易患MPS;采取正性应对方式、正性应激反应及社会支持较高者更不容易患MPS。4心理弹性较高的人,面对应激事件时更倾向于使用“往好的地方想”或“积极求助他人”等正性应对方式,更易平稳度过围绝经期,不易患病;心理弹性低的人面对应激事件时,较少选择正性应对方式解决问题,难以平稳度过围绝经期,更易患病。5七情中思、悲、怒、忧、喜均是MPS的影响因素;其中怒作为单一情志因素最易导致MPS发病,喜则可一定程度降低MPS发病风险及患病严重程度。6 MPS患者中肝郁肾虚证最多、肾虚证次之、心肾不交证最少,其中多忧者多见肾虚证、多思者多见肾虚肝郁证、多喜者多见心肾不交证,各个证型均可受怒和悲两种情绪的影响。

高冰[3](2021)在《兴趣区的选择方式对QCT和宝石能谱CT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以定量CT测得椎体中层最大内切圆的骨密度为标准,探讨QCT和宝石能谱CT不同兴趣区的选择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对81例受检患者行腰椎QCT扫描及宝石能谱CT扫描,分别测量L2、L3骨密度。QCT和能谱CT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upper layer,MICU)和中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middle layer,MICM)共2个位置;GSI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Upper layer,U)、中层(Middle layer,M)、下层(Lower layer,D)的右侧(Right,R)、中间(Middle,M)、左侧(Left,L)共9个位置。采用方差分析法评估各椎体不同ROI测量BMD的差异;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GSI不同方法测量的骨密度与QCT所测骨密度的相关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SI测量的L2上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UR、UM、U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0.86±48.97,109.30±52.16,110.97±50.05。GSI测量的L2中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MR、MM、M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9.86±47.82,114.05±52.16,119.44±48.55。GSI测量的L2下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DR、DM、D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34.80±52.54,113.17±57.76,132.18±54.05。G SI测量的L3上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UR、UM、U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09.57±49.56,107.42±53.57,110.28±49.72。GSI测量的L3中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MR、MM、M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7.82±47.86,110.75±51.58,134.18±53.89。GSI测量的L3下层由右至左三个感兴趣区(DR、DM、DL)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2.98±59.22,131.18±55.27,119.16±59.63。GSI测量的L2上层及中层最大内切圆(MICU、MICM)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5.22±54.34,120.29±55.74。GSI测量的L3上层及中层最大内切圆(MICU、MICM)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2.12±54.11,115.10±55.00。QCT测量的L2上层及中层最大内切圆(MICU、MICM)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22.11±55.26,122.00±59.01。QCT测量的L3上层及中层最大内切圆(MICU、MICM)的骨密度值分别为:117.11±55.57,119.16±59.63。当ROI面积为15mm×10mm,使用GSI测量BMD时,椎体中层的3个ROI(MR、MM、ML)骨密度较接近QCT骨密度,且每个层面中间ROI骨密度均小于同层面左、右两侧ROI(UR、UL、MR、ML、UR、UL)骨密度。各椎体的下层整体骨密度最高。当ROI面积为最大内切圆时,感兴趣区MICM的骨密度比MICU的骨密度更接近QCT骨密度。兴趣区选择椎体上层时,QCT测得的L2、L3骨密度与GSI不同兴趣区的L2、L3骨密度相关性分别为0.9330.983、0.9510.988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MICU,其L2、L3骨密度相关性分别为0.983、0.998;兴趣区选择椎体中层时,QCT的L2、L3骨密度与能谱CT不同兴趣区的L2、L3骨密度相关性分别在0.9380.990、0.9360.990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MICM,其L2、L3骨密度相关性分别为0.990、0.990。兴趣区选择上层和中层最大内切圆时,QCT和能谱CT的测量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两者相关性均较高。结论:应用QCT测量椎体骨密度时,椎体中层及上层最大内切圆作为兴趣区均比较适合;应用能谱CT测量椎体骨密度时,选取椎体中层及上层最大内切圆作为感兴趣区时,所得骨密度与QCT相关性最高。

敖丽萍[4](2020)在《维生素D代谢相关遗传变异对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营养及骨量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itamin D,VD)营养状况和骨量发育现状;分析6-17岁儿童青少年VD缺乏和骨量发育不足的影响因素;探讨VD代谢相关基因(DHCR7、GC、CYP2R1、CYP24A1)遗传变异对儿童青少年VD缺乏、骨量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基于广州市中小学生体成分与健康促进项目基线调查,于2019年4、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6-17岁儿童青少年共2023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饮食和VD补充剂摄入情况、防晒物品使用情况及运动情况等;采用双能X射线测量法检测学生骨密度,对骨密度进行年龄、性别标准化计算,获得骨密度Z值进行骨量发育评价(Z值30为骨量发育正常,-1£Z值<0为骨量发育不足,Z值<-1为骨量发育严重不足)。结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文献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VD代谢相关基因的常见潜在功能性遗传变异(DHCR7 rs12785878、rs1790349、GC rs4588、rs7041、rs1155563、CYP2R1rs10741657、rs12794714、CYP24A1 rs6013897、rs2209314)。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25(OH)D>75nmol/l为VD充足,介于50-75nmol/l为不足,25(OH)D<50nmol/l为缺乏)。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VD缺乏情况;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VD水平。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单个遗传变异、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GRS)对VD水平的影响。采用log-binomial模型分析骨量发育不足的生活行为影响因素并评价遗传变异、GRS对VD缺乏和骨量发育不足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最终共纳入1971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VD平均水平为64.97±20.36 nmol/l。各年龄组的VD平均水平以6-9岁最高,14-17岁次之,10-13岁最低(F=33.22,P<0.001);男生的VD水平高于女生(t=6.77,P<0.001)。VD充足/不足率、缺乏率分别为77.32%(1524/1971)、22.68%(447/1971)。各年龄组的VD缺乏率以10-13岁组最高,14-17岁组次之,6-9岁组最低(c2=29.84,P<0.001);男生VD缺乏率低于女生(c2=20.69,P<0.001)。水产品摄入频次33次/周、周末户外活动时间32小时/天的学生具有较高的VD水平和较低的VD缺乏率;而经常使用防晒物品的学生VD水平较低(P<0.05)。2.遗传变异与VD水平的关联分析显示,与DHCR7 rs12785878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T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VD水平分别增加3.791 nmol/l、4.757nmol/l(PFDR<0.05)。隐性遗传模型下,rs1790349CC基因型携带者的VD水平较TT+TC基因型携带者减少4.520nmol/l(PFDR=0.041)。携带GC rs7041 AC和CC基因型的个体VD水平较AA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增加3.454 nmol/l、6.241nmol/l(PFDR<0.05)。相比于GC rs4588 GG基因型携带者,GT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VD水平分别降低6.346 nmol/l、14.894nmol/l(PFDR<0.05);携带GC rs1155563 TC和CC基因型个体VD水平较TT基因型携带者分别降低3.214nmol/l、7.849 nmol/l(PFDR<0.05);CYP2R1 rs12794714 AA基因型携带者VD水平较GG基因型携带者降低7.229nmol/L(PFDR<0.05)。3.在遗传变异与VD缺乏的关联研究中发现,DHCR7 rs12785878等位基因T和GC rs7041等位基因C可使个体VD缺乏风险降低,而GC rs4588等位基因T、rs1155563等位基因C使得个体VD缺乏风险增加(PFDR<0.05)。此外,还发现携带DHCR7 rs1790349 CC基因型个体的VD缺乏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55倍(PR=1.55,95%CI=1.10~2.10)。显性遗传模型下,CYP24A1 rs6013897等位基因突变与VD缺乏风险增加有临界统计学关联(PFDR=0.050)。4.遗传风险评分结果表明,与GRS风险等级Q1相比,Q3的血清VD降低5.939 nmol/l(P=0.002),VD缺乏的PR值为1.82(95%CI=1.12~2.99);Q4的血清VD降低10.264 nmol/l(P=1.598′10-10),VD缺乏PR值为2.30(95%CI=1.52~3.53)。5.儿童青少年骨密度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男女生骨密度的年龄变化曲线在10岁和13岁前后出现“两次交叉”现象,10岁前和13岁后的男生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女生,而10-13岁女生骨密度水平反超男生。骨量发育正常和骨量发育不足(包括严重不足)者分别有1181人(60.04%)、786人(39.96%)。多因素分析提示,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33次/周(PR=0.85,95%CI=0.77~0.95)、参与课外运动(PR=0.84,95%CI=0.76~0.94)与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水平存在统计学关联。年龄分层分析发现,10-13岁、14-17岁的学生VD缺乏可使得骨量发育不足风险分别增加36%(PR=1.36,95%CI=1.04~1.80)和52%(PR=1.52,95%CI=1.09~2.16)。6.遗传变异与骨量发育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多因素分析的显性、加性遗传模型下,GC rs7041的突变等位基因C可使骨量发育不足风险增加(显性:PR=1.11,95%CI=1.00~1.23;加性:PR=1.08,95%CI=1.00~1.17),但是在FDR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单因素分析的隐性模型下,相较于CYP2R1 rs10741657 GG+GA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携带者的骨量发育不足风险降低19%(PR=0.81,95%CI=0.66~0.98),经FDR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利用GRS综合分析基因突变对骨量发育的累加效应,但未发现统计学关联。结论:1.儿童青少年的VD缺乏现象较为普遍。VD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食用水产品次数少、户外活动时间短以及经常采用防晒措施者的VD缺乏率较高。2.DHCR7 rs12785878、rs1790349、GC rs4588、rs7041、rs1155563、CYP2R1 rs12794714和CYP24A1 rs6013897与血清VD水平及VD缺乏风险关联。VD代谢相关遗传变异的累加效应影响VD缺乏风险,个体携带的危险等位基因数目越多,VD缺乏风险越高。3.儿童青少年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生骨密度在10岁和13岁前后出现“两次交叉”现象;食用奶及奶制品、参与课外运动、VD充足可促进人群骨量发育。4.未发现DHCR7、GC、CYP2R1、CYP24A1常见遗传变异与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的关联性。

岳璟[5](2019)在《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炎症性免疫病,以骨与关节损伤为主要疾病特征,慢性滑膜炎最终会导致受累关节发生骨丢失/侵蚀,同时也可造成全身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OP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的微结构退化伴有骨强度减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是OP最严重的后果,髋部和脊柱是较常见且严重的OPF发生部位,发生骨折的1年之内由于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或残疾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使得RA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更差。肥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剩,超过身体消耗,使体脂过多堆积至损害健康的程度。越来越多的流行病调查表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和OP有关。近些年来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增龄性疾病被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肌少症(sarcopenia)原意是缺少肌肉,1989年Irwin第一次用来描述老年性的肌肉减少与力量减退,2010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将其定义为: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和骨骼肌力量及功能下降的一种病征,主要强调骨骼肌量下降,或骨骼肌力量下降,或骨骼肌功能下降,和OP症相伴时被统称为“运动障碍综合征”(dysmobility syndrome)。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肌少症与OP的发生有关,但肌少症对RA患者合并OPF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大部分研究已指出RA患者OP和OPF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多与年龄、RA疾病活动度、局部骨侵蚀等相关,但与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的相关性很少提及,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评定、髋部和腰椎骨密度的测定判定OP的发生、X线片的检查确定脊柱OPF的发生,计算RA患者的BMI,测量四肢肌肉质量并判定有无肌少症的存在,探讨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对RA患者脊柱OPF的发生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对RA患者脊柱OPF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389例住院的RA患者和同期15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组),RA患者的诊断均符合ACR 1987年及2009年关于RA的分类标准,RA患者和对照组采用DEXA法测定了腰椎和髋部的BMD,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了四肢骨骼肌质量等,同时详细记录RA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等情况。结果(1)肥胖在RA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发生情况389例RA患者与156例正常对照组间BMI中位数比较结果显示:RA患者平均BMI低于对照组[21.97(19.53-24.75)vs23.47(21.69-26.03),z=4.401,P<0.0001]。两组间不同BMI分组的构成比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别(x2=13.968,P=0.003)。(2)RA和正常对照组中BMD和OP发生情况的比较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RA组总的OP发生率和各测定O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1)。(3)RA和正常对照组间脊柱OPF发生情况的比较RA患者中共有84例患者发生脊柱OPF,发生率为2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发生率3.8%(6/156)(x2=25.439,P<0.0001)。(4)RA和正常对照组间肌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389例RA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54.8%,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肌少症的发生率9.6%(15/156),两组间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93.241,P<0.0001)。两组间根据有无OP和肌少症的分组构成比显示,RA组同时存在OP和肌少症的发生率(28.5%)明显高于对照组(5.8%),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118.110,P<0.0001)。(5)RA患者中不同BMI组间总OP和各测定部位OP发生率的比较不同BMI分组RA患者间总的OP发生率比较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080,P=0.042),且呈现出随BMI增高,总的OP发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x2=13.815,P=0.032);除L4外,不同BMI分组RA患者间各测定部位OP发生率比较均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01),且均呈现出随着BMI的增高,各测定部位(包括L4)的OP发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0.0001)。(6)RA患者中不同BMI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不同BMI分组RA患者间脊柱OPF发生率比较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778,P=0.620)。(7)RA患者中不同骨量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比较显示,各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43.373,P<0.0001),且呈现出随着骨量逐渐降低,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x2=43.003,P<0.0001),将上述统计分别用BMI进行校正,各组间OPF发生率仍存在明显差别(消瘦组P=0.054,其余各组P<0.05-0.0001),且仍然存在着随骨量逐渐降低,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消瘦组P=0.053,其余各组P<0.05-0.0001)。(8)RA患者中有无肌少症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有肌少症的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27.2%,58/213)明显高于无肌少症的RA患者(14.8%,26/176,x2=8.833,P=0.003)。用BMI进行校正后,在BMI为正常和肥胖时,有肌少症组RA患者脊柱OPF的发生率仍高于无肌少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P=0.006,肥胖组P=0.043,其余各组P>0.05)。(9)RA患者中运动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对脊柱OPF发生率的协同作用根据OP和肌少症的有无,将所有受试者分为以下4组:1=正常,既无OP也无肌少症,2=单纯肌少症,3=单纯OP,4=OP和肌少症同时存在即运动障碍综合征,4组间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比较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078,P<0.0001),且从第1组到第4组脊柱OPF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x2=43.611,P<0.0001)。如结果2.7所述,RA患者中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脊柱OPF发生率比较显示,各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43.373,P<0.0001),将上述统计用有无肌少症进行校正,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无肌少症组还是有肌少症组,RA患者中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脊柱OPF发生率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20.955,P<0.0001;x2=17.186,P<0.0001),且均呈现出随骨量逐渐减少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x2=18.265,P<0.0001;x2=17.650,P<0.0001)。(10)不同病程和不同性别RA患者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不同病程和不同性别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11)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将RA患者按不同疾病活动度分为以下3组,低度疾病活动度:DAS28<3.2,中度疾病活动度:3.2≤DAS28≤5.1,高度疾病活动度:DAS28>5.1,不同疾病活动度RA组间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显示:3组间OPF发生率无明显差别(40.0%,6/15 vs19.0%,26/137 vs 21.5%,46/214;x2=3.573,P=0.168)。(12)有无脊柱OPF组间RA患者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发生脊柱OPF的RA患者平均年龄更高(P<0.0001)、病程更长(P=0.002)、SMI更低(P<0.0001)、HAQ更差(P=0.001)、双手Sharp评分更高(P=0.002),其余各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有无脊柱OPF组间RA患者关节功能(Ⅰ:Ⅱ:Ⅲ:Ⅳ)构成比比较(4:40:33:7 vs 39:181:76:8),差别也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15.822,P=0.001)。(13)是否服用GC组间RA患者肥胖、OP、肌少症和脊柱OPF发生率的比较服用GC组的RA患者具有更高的肌少症发生率(x2=7.136,P=0.008)、OP发生率(x2=10.900,P=0.004)和脊柱OPF发生率(x2=20.673,P<0.0001),见图20。但是否服用GC组的RA患者间BMI构成比无明显差别(32:126:48:15 vs30:84:44:10,x2=2.463,P>0.05)。(14)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高龄、服用GC和OP的存在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P<0.01-0.0001),而SMI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保护因素(P=0.016)。结论(1)RA患者的肌少症、OP和脊柱OPF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高龄、服用GC和OP的存在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而SMI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保护因素。

孙红丽[6](2019)在《不同类型肥胖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及其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手、足、腕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发病,以骨关节局部性及全身性破坏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全身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OP是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强度减低为特征的系统性骨病,可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OPF的发生已成为RA患者致残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RA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经济和生活压力,其中脊柱是最为常见的骨折部位之一。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和(或)堆积过多的营养代谢异常性疾病,其诊断常用体质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但该断标准受种族、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各国诊断标准不同。BMI对肌肉发达患者及体脂分布异常患者并不适用,故有人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少肌症和少肌症性肥胖。大量研究认为肥胖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但肥胖与RA患者的OP之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评定、髋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X线片的检查,计算RA患者的BMI,测量体脂百分比、腰围,测定各部位骨骼肌质量并判定有无少肌症性肥胖的存在,探讨不同类型肥胖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和OP的发生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肥胖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其O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418例住院的RA患者和同期15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组),RA患者的诊断均符合ACR 1987年及2009年ACR关于RA的分类标准,RA患者和对照组采用DEXA法测定了腰椎和髋部的BMD,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了四肢骨骼肌质量、体脂百分比、腰围等,同时详细记录RA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等情况。结果(1)不同类型肥胖在RA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发生情况418例RA患者与156例正常对照组间BMI(体质指数)、PBF(体脂百分比)和WC(腹围)中位数比较显示:RA患者平均BMI低于对照组(P<0.0001),但PBF则高于对照组(P=0.046),两组间WC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间不同BMI分组的构成比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别(x2=15.017,P=0.002),两组间不同少肌症性肥胖分组的构成比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别(x2=100.575,P<0.0001),RA与对照组间PBF分组比较(正常:升高,158:254 vs 53:1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928,P=0.335);两组间WC分组间比较(正常:升高,149:72 vs101:5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293,P=0.588)。(2)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组间BMI、PBF、WC和少肌症性肥胖的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间平均BMI、WC明显不同(P<0.05),且均表现为疾病活动度越高,BMI和WC越低,不同疾病活动度RA组间PBF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542)。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组间BMI构成比和WC分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20,P=0.046;x2=6.501,P=0.039);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组间PBF(正常:超标,5:13 vs 59:91 vs 98:146)和少肌症性肥胖分组的构成比比较(正常:少肌症:肥胖:少肌症性肥胖,4:1:7:6 vs 37:22:39:51 vs42:56:57:88),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x2=9.577,P=0.144)。(3)不同BMI组间RA患者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不同BMI组间RA患者平均ESR明显不同(P=0.022),表现为BMI越高ESR越低;不同BMI组间RA组其他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BMI组间RA患者关节功能(Ⅰ:Ⅱ:Ⅲ:Ⅳ)构成比比较(4:37:19:5 vs 30:130:63:6 vs10:55:25:5 vs 1:16:8:1 v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7.479,P=0.587)。(4)不同PBF组间RA患者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不同PBF组间RA组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5)不同WC组间RA患者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WC升高RA组平均ESR水平明显低于WC正常组(P=0.022);不同WC组间RA组其他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6)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平均ESR、DAS28和HAQ水平明显不同(P<0.05-0.0001),且均表现为少肌症组和少肌症性肥胖组,平均ESR、DAS28和HAQ水平更高;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组其他各疾病活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BMI组间RA患者关节功能(Ⅰ:Ⅱ:Ⅲ:Ⅳ)构成比比较(18:51:12:2 vs 5:42:23:5 vs 9:61:28:3 vs 12:79:51:7 vs),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22.500,P=0.007),同样表现为少肌症组和少肌症性肥胖组关节功能更差。(7)不同BMI组间RA患者各部位BMD和OP发生率的比较不同BMI组间RA患者平均BMD明显不同(P<0.005-0.0001),呈现出BMI越高BMD越高的趋势。不同BMI组间RA患者各部位OP发生率比较显示:除L4部位各组间OP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外(P=0.078),BMI组间其他各部位OP发生率均有明显不同(P<0.05-0.0001),且均表现为随BMI逐渐升高,其OP发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8)不同BMI组间RA患者双手关节X线分期构成比和Sharp的比较不同BMI组间(消瘦:正常:超重:肥胖)RA患者X线分期构成比(Ⅰ-Ⅱ-Ⅲ-Ⅳ)无明显不同(x2=10.870,P=0.285)。不同BMI组间RA患者Sharp评分比较显示各组间有明显差别[44.50(8.75-126.25):34.5(7.00-102.75):21.00(1.00-80.00):15.00(2.75-71.50),z=8.325,P=0.040],且表现为随BMI升高,Sharp评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9)不同PBF组间RA患者各部位BMD和OP发生率的比较不同PBF组间RA组各部位BMD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PBF组间RA患者各部位OP发生率比较显示:PBF正常组总的OP发生率明显低于PBF升高组(53/162,32.7%vs 84/248,33.9%,x2=7.077,P=0.029),而PBF正常组neck部位OP发生率(30/161,18.6%vs 33/247,13.4%,x2=8.023,P=0.018)明显高于PBF升高组,不同PBF组间其他各部位OP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10)不同PBF组间RA患者双手关节X线分期构成比和Sharp的比较不同PBF组间(正常:升高)RA患者X线分期构成比(Ⅰ-Ⅱ-Ⅲ-Ⅳ)无明显不同(x2=4.235,P=0.236)。不同PBF组间(正常:升高)RA患者Sharp评分比较显示也无明显差别(z=1.337,P=0.181)。(11)不同WC组间RA患者各部位BMD和OP发生率的比较不同WC组间RA组各部位BMD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WC组间RA患者各部位OP发生率比较显示:WC正常组总髋部OP发生率(33/151,21.9%vs7/76,9.2%,x2=6.238,P=0.044)和L3部位OP发生率(33/152,21.7%vs8/76,10.5%,x2=7.039,P=0.030)明显高于WC升高组,不同WC组间其他各部位OP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12)不同WC组间RA患者双手关节X线分期构成比和Sharp的比较不同WC组间(正常:升高)RA患者X线分期构成比(Ⅰ-Ⅱ-Ⅲ-Ⅳ)无明显不同(x2=0.483,P=0.923)。不同WC组间(正常:升高)RA患者Sharp评分比较显示也无明显差别(z=0.708,P=0.479)。(13)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各部位BMD和OP发生率的比较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正常-肥胖-少肌症-少肌症性肥胖)RA患者各部位BMD的中位数比较见表16,结果显示: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平均BMD明显不同(P<0.005-0.0001),并呈现出BMD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各部位OP发生率比较显示:各少肌症性肥胖组间各部位OP发生率均有明显不同(P<0.0001),且均以少肌症及少肌症性肥胖组OP发生率较高。(14)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双手关节X线分期构成比和Sharp的比较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正常:肥胖:少肌症:少肌症性肥胖)RA患者X线分期构成比(Ⅰ-Ⅱ-Ⅲ-Ⅳ)明显不同(28.6%-23.8%-32.1%-15.5%:27.2%-13.6%-35.0%-24.3%:16.7%-15.3%-36.1%-31.9%:9.7%-21.5%-34.0%-34.7%;x2=26.002,P=0.002)。不同少肌症性肥胖组间RA患者Sharp评分比较显示各组间有明显差别[10.00(2.00-47.00):14.00(2.00-71.00):48.00(12.00-111.00):55.00(7.00-130.00),z=29.240,P<0.0001],且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15)BMI、PBF和WC与RA患者各疾病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与RA患者的ESR、CRP、DAS28、RF、HAQ和Sharp评分均呈负直线相关(P<0.05-0.0001),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直线相关(P<0.0001);PBF与RA患者的关节功能、双手X线分期和Sharp评分呈正直线相关(P<0.007-0.0001),与各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均呈负直线相关(P<0.01);WC与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ESR、CRP和DAS28均呈负直线相关(P<0.05-0.0001),与全髋和L4部位的BMD均呈正直线相关(P<0.05-0.008)。(16)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多元线性分析多元linear Regressi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和ESR均与RA患者DAS28呈正相关关系(P<0.001-0.0001),而BMI、PBF和WC均与RA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无相关(P>0.05)。(17)RA患者Sharp评分的多元线性分析多元linear Regressi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PBF均与RA患者Sharp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01),而BMI与RA患者Sharp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001),其他指标与RA患者的Sharp评分无相关(P>0.05)。(18)RA患者发生OP的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元Logistics Regression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和少肌症性肥胖的存在为RA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P<0.01-0.0001),而BMI为RA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1)RA患者中不同类型肥胖发生情况不尽相同;以BMI分类的肥胖在RA患者中发生率低,以PBF分类的肥胖及少肌症性肥胖在RA患者中发生率高。(2)体脂增高和少肌症可能是RA患者骨与关节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虞凡[7](2019)在《经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检测的中国人骨微结构分布曲线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国大陆地区健康人群经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RpQCT)测量的体积骨密度、骨几何参数、骨微结构参数分布曲线及参考范围,并探究不同部位HRpQCT参数在不同性别中随衰老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比较HRpQCT、DXA、FRAX等工具对椎体骨折的识别效力,初步探索各风险评估手段的单独及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我们招募了年龄在20岁~80岁之间共计863名健康志愿者(253名男性,610名女性),采用二代HRpQCT技术(Xtreme CTⅡ)扫描其非优势侧(或非骨折侧)桡骨远端及胫骨远端,分析图像并重建其三维结构。排除低质量图像后,采用标准软件分析其体积骨密度、骨几何参数及骨微结构。以年龄为唯一解释变量,采用GAMLSS方法构建不同性别、不同部位HRpQCT参数分布曲线,并据其获取各骨参数达峰年龄、达峰骨量及变化特点。此外,我们在ChiVos研究纳入的207名绝经后女性中,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方法比较了 HRpQCT指标、FRAX评分(主要/髋部骨折风险,经/未经股骨颈BMD校正)、身高变化值等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于识别椎体骨折(影像学证实)的效力。最后在DXA判定为骨量减少/骨量正常组、FRAX判定为骨折中低风险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女性中,胫骨和桡骨皮质骨参数多在30岁~40岁间达峰;而男性中,桡骨皮质骨结构多在20岁已经达峰,而胫骨直到40岁~50岁间才达峰。大部分小梁骨结构参数在20岁己经达峰,和性别及测量部位无关。2.小梁骨丢失开始于成年早期,并随衰老以相对恒定的速度丢失;而皮质骨丢失在50岁后出现显着加速。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大比例的骨丢失发生在50岁以后,尤其是小梁骨。与胫骨相比,桡骨部位更大比例的丢失发生在50岁以后。所有参数中,皮质骨穿孔度(Ct.Po)是随衰老变化幅度最大的HRpQCT参数。3.为方便临床参考和使用,我们按照百分位数及Z值分别报告了中国大陆健康人群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不同年龄(20~80岁,以5岁为间隔)的HRpQCT参数参考值范围。4.在传统骨折风险评价工具(如面积骨密度、FRAX评分等)的基础上,纳入HRpQCT指标(尤其是部分小梁骨参数)可以提高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椎体骨折识别效力。在DXA判定骨量减少/骨量正常亚组和FRAX判定骨折中低风险亚组重复以上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本研究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健康人群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HRpQCT参数分布曲线及参考范围。严格的入排标准保证了纳入人群的“健康程度”,能够反映自然状态下特定年龄人群应达到的“理想骨量”。本研究发现,在传统DXA、FRAX指标基础上,纳入HRpQCT指标可能对于预测或识别椎体骨折发生有一定意义,但尚需更大样本、纵向研究随访数据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弥补了中国大陆地区骨微结构参考数据的空白,也为不同种族间骨骼结构特征比较、评估其他疾病状态对骨骼微结构影响提供依据。

肖珊[8](2019)在《海派陈氏妇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特点浅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海派陈氏妇科传人李祥云教授和徐莲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异同点,归纳海派陈氏妇科治疗本病的特色;以期运用于日后的临床实践中,为继承和发扬海派陈氏妇科的治疗特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祥云教授、徐莲薇教授的140例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患者病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处理,将整理好的数据和病案资料录入,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并对比两位老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方法上的异同点;并结合两位教授诊治本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海派陈氏妇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特点。结果:1.本课题纳入病例140个,共计医案584个、方剂671个,其中李祥云教授的病例77个,医案、方剂各283个,徐莲薇教授的病例63个,医案301个、方剂388个。2.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在27.6岁,最小为22岁,最大为45岁,27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16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3-30岁。3.中药四气的降序排列后得出的使用顺序为温药、寒药、平药、热药、凉药,中药五味的降序排列后得出的使用顺序为甘、苦、辛、酸、咸、涩。4.治疗PCOS不孕的关键药物中排在前10位的有香附、当归、熟地黄、黄芪、川芎、白术、党参、白芍、鸡血藤、菟丝子。5.李祥云教授治疗PCOS不孕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熟地黄、鸡血藤、淫羊藿、当归、香附、菟丝子、红花。6.徐莲薇教授治疗PCOS不孕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香附、白术、丹参、当归、川芎、泽兰、茯苓。结论:1.海派陈氏妇科诊治不孕症的经验特色主要有:温肾补肾益精、理气疏肝、健脾益气血、疏调冲任。陈氏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的不孕主要以肾虚为本,但与肝脾心关系密切,治疗上除补肾之外,还需兼顾疏肝健脾、补血养心、活血化瘀,以调节月经周期,促进卵泡发育排出。2.李祥云教授与徐莲薇教授在继承陈氏妇科理论的基础上,各有特点:李老临床治疗以“肾亏瘀阻”为根本,重视肝脾心功能的协调,尤以肝脾为主;徐师以肾虚为出发点,认为年轻女性患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以肝郁脾虚为主,继而导致了肾亏精少,临证亦注重心与肾的关系。3.李祥云教授临床多用助黄汤加减治疗PCOS不孕,徐莲薇教授临床多用陈氏妇科验方八制香附丸加减治疗PCOS不孕。

邓晓琴[9](2018)在《运动与骨健康》文中认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第一部分理论卷系统厘清运动与骨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现阶段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其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探讨运动促进骨健康可能的机制,从而为丰富和完善运动健身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二)第二部分实证卷探讨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以进一步厘清运动对骨健康的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为不同锻炼人群的科学锻炼提供参考,为制定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OP)运动方案提供扎实的实证依据。二、研究方法(一)第一部分理论卷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关于“运动、骨健康、骨密度、骨强度、骨代谢、OP”等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运动与骨健康及OP的主要研究进展,明确运动影响骨健康的关键因素。2.Meta分析法:采用Review Manager(RevMan)5.3软件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有效提取的与“运动与骨健康”主题吻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进行分析,以期确定运动与骨健康的关系。3.知识图谱(Cite Space):采用CiteSpace5.0.R2SE软件对目前运动与骨健康相关文献索引资料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探索现阶段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其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二)第二部分实证卷1.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基本生理或病理状况、工作性质、饮食、睡眠、身体活动量、基本心理状况等方面,掌握实验参与者健康状况及基本生活方式。2.访谈法:与受试对象的教练员或任职体育教师面对面地交谈,对运动训练方案及受试者相关情况等进行口头调查收集事实材料。3.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部分采集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包在计算机上统计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P<0.05为显着性标准。4.实验法:主要为太极拳运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各组实验对象的进入、退出标准制定;主要检测指标选择(一般体质检测指标、骨强度)及检测时间点安排。(1)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受试总共参与人数249名,其中19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84名因故退出试验。将106名受试分为太极组、对照组,其中太极一组21人(干预前没有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太极二组56人(干预前就已进行过两年或以上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对照组29人。太极组进行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60分钟左右为期两年的集体性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安排计划性体育锻炼。以问卷方式结合口头询问方式了解参与试验者的顺应情况。(2)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将50名受试(组1:健康绝经后女性,32人;组2: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18人),按其主要锻炼方式,分为长期太极拳锻炼组(组1为17人、组2为6人)、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以下称之为混合组)(组1组2均7人)及安静对照组(组1为8人、组2为5人)。混合组受试除进行太极拳锻炼外,还进行包括跳舞、快走及瑜伽在内的体育锻炼项目。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3)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8名受试分为试验组39人,对照组9人。试验组包括长期太极拳锻炼组17人、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以下称之为混合组)22人。混合组受试除进行太极拳锻炼外,还进行包括跳舞、快走、散步、门球、健身气功、形体这些有氧运动项目。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4)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6名受试分为试验组70人,对照组36人。试验组包括运动训练专业(运训组)44人,体育教育专业(体教组)26人。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5)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3名受试分为试验组27人,对照组106人。试验组主要为运动员,对照组包括运训组44人,体教组26人,对照组36人。四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三、研究结果(一)Meta分析结果1.运动与骨密度:I2=61%,P<0.00001;均数差MD=0.02,95%CI(0.02,0.03);总效应检验Z=7.34,P<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运动与骨量:I2=76%,P<0.0001;均数差MD=0.29,95%CI(0.03,0.54);总效应检验Z=2.22,P=0.0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运动与骨代谢:I2=71%,P<0.00001;标准化均数差SMD=0.16,95%CI(-0.09,0.41);总效应检验Z=1.22,P=0.22,P>0.05,无统计学意义。(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1.国内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技等期刊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比较高。领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及医疗机构,郑陆、金宏义、卜淑敏、段晓丽等研究者发文量比较多。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领域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热点时区可视化图谱及领域研究高频主题词可明确反映国内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前沿及可能的趋势。2.国外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从期刊从属国家来看,美国相关期刊对这一领域研究很重视,从来源期刊载文数来看,国际骨质疏松杂志、力量与训练研究杂志、运动训练医学和科学杂志等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关注度比较高。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研究所及医院,宾夕法尼亚州联邦高等教育系统位居榜首。被引频次位居前列的作者有Frost HM、Deng HW、Cummings SR、Heinonen A等。领域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领域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高共被引文献呈现出国外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三)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结果——以太极拳为例运动促进骨健康主要是运动对骨成分及骨结构的影响以及运动对骨代谢及其调节因素的影响,结合太极拳运动特征,其促进骨健康主要通过三种调控体系:(1)力学调控体系(2)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3)化学调控体系。其中,力学调控体系属于外在调控,即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骨骼本身而产生的健骨效益;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及化学调控体系属于内在调控,即通过心理健康调设与养气合神统一来促使体内各项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影响骨骼健康状况。(四)实证研究结果1.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1)太极一组干预之前,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Speed of Sound,SOS值;T值;Z值)都没有差异,通过两年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太极一组干预前后自身对比,SOS值和T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骨强度各值没有显着性差异。(2)太极二组干预之前,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干预后的太极二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太极二组自身前后对比,骨强度各值没有显着性差异;与此同时,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骨强度各值都没有发生变化。(3)干预后,太极组男性与女性相比,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变化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2.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1)健康绝经后女性太极组、混合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2)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混合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3)健康与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同组内骨强度数据比较,骨强度各值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1)太极组老年人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混合组(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OS值、T值的差异达到非常显着性水平,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2)太极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Z值存在显着性差异。4.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1)运训甲组、乙组男性与体教组男性相比较,Z值具有显着差异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体教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没有显着性差异。(2)运训甲组、乙组女性与体教组女性及对照组女性相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体教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没有显着性差异。(3)体育组男性与女性相比,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4)受试者中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骨强度值相比,SOS值和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5.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1)运动员组与运训组,运动员组与对照组相比,SOS值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值有显着性差异。(2)运动员组男性与运训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与对照组男性相比,SOS值达到显着性差异,Z值达到非常显着性差异。体教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具有显着差异。运训组男性与体教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与对照组男性相比,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3)女性各组骨强度值比较,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4)女运动员月经规律组与月经不规律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四、研究结论(一)Meta分析结论运动有助于骨健康,能提高或维持人体骨密度、骨量,但运动对人体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易受运动形式及所测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的前后结果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说明结果较为可信。(二)知识图谱分析结论1.国内运动与骨健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骨密度、骨代谢、骨质疏松三大方面。研究重心从仅仅关注骨质疏松本身到相关干预措施的探索,被试选择从骨质疏松症多发人群到骨峰值快速增长阶段人群过渡。2.国外运动与骨健康:研究热点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两个方面。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集中在3个热点研究群,按人群特征划分,包括绝经前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青年人和中年人。研究重心由骨质疏松治疗向骨质疏松预防过渡,被试选择由罹患骨质疏松主要风险人群向潜在风险人群再向普通人群转移。(三)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结论——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促进骨健康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力学调控体系(2)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3)化学调控体系。这三大调控体系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影响,各体系发挥最大效能且体系间良好运作才能更好的促进骨骼健康。(四)实证研究结论1.长期系统的规律性太极拳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中年及老年男性骨强度值,还可以减缓骨强度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2.长期坚持多种运动方式联合锻炼的中年及老年人群的骨强度值优于坚持单一运动方式锻炼的同龄人群。3.长期坚持适宜的运动对绝经后女性的骨强度产生良性影响;无论是否有规律性运动锻炼,中年男性和女性在骨强度值上并无明显差别,即中年人群的骨强度值无性别差异。4.规律性的适宜的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骨强度值,但是,运动总负荷量过大则对骨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女运动员的月经正常与否对骨强度值没有明显影响。

任浩[10](2018)在《去势食蟹猴骨质疏松模型DXA与MRI追踪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食蟹猴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并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化学位移成像(CS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技术监测骨质疏松过程,比较各指标的敏感性与一致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同一族系的11-12岁健康成年雌性食蟹猴共10只,用普通饲料进行统一喂养,并在实验前对实验动物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在行去势手术前,记录每只实验动物的体重,并利用DXA、MRI对10只实验猴进行扫描,DXA上获得L5腰椎椎体骨密度、全身骨密度以及全身脂肪百分比(FTM)的图像并记录各部位数值结果,MRI上通过后处理软件在CSI上获取信号强度指数(SIR)、在MRS波谱图像中获取水峰面积(Sw)、脂峰面积(Sf)、脂肪分数(FF)、脂水比(LWR)来评估椎体内脂肪细胞含量,在L5椎体骨松质区域分别手动勾划感兴趣区(ROI),每个部位测量3次。检查结束后对上述10只雌性食蟹猴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在去势手术后第1、2、3个月分别测量体重并进行DXA、MRI检查并记录与去势前相同的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样本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选取两名观察者通过人工观察判断去势前第0月与第1、2、3月MRI图像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去势前第0月与第1、2、3月全身脂肪含量、L5椎体骨密度、SIR以及Sw、Sf、FF、LWR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DXA测得的全身脂肪含量、CSI以及MRS测得的SIR、FF、LWR与L5椎体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列出以骨密度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加以验证。结果去势前第0个月和去势后第1个月比较,去势食蟹猴L5椎体骨密度、SIR、Sw、Sf、FF、LWR没有明显差异。去势前第0个月和第2个月比较,L5椎体骨密度、L5椎体SIR、Sf、FF、LW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身骨密度、脂肪百分比、Sw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去势前第0个月和去势后第3个月比较,去势食蟹猴全身脂肪百分比、L5椎体骨密度、SIR、Sw、Sf、FF、LWR具有显着性差异,全身骨密度无显着性差异。L5腰椎椎体骨密度与MRS中FF、LWR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5、-0.786,P<0.001、=0.001;与全身脂肪含量(r=0.028,P=0.873)、SIR不具有相关性(r=-0.265,p=0.098)。FF与SIR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0,P=0.027;对L5椎体骨密度与FF、LWR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标准偏回归系数绝对值B=4.738、4.075,P<0.001,对模型进行检验F=26.53,P<0.001,R2=0.689;对FF与脂峰、水峰面积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标准偏回归系数绝对值B=0.907、0.561,P<0.001,对模型进行检验F=80.94,P<0.001,R2=0.885。结论1.L5椎体骨密度与脂肪分数F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FF的变化可以作为反映在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骨质变化情况的辅助指标之一。2.对于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椎体骨髓脂肪细胞和水分子含量的改变,人工观察MRI常规序列的准确性明显低于CSI、MRS参数测定所得的结果。3.在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MRS改变包括脂峰面积增多、水峰面积减少两部分,其中脂肪峰下面积的改变是影响脂肪分数FF的主要因素,且脂肪分数FF与信号强度指数SIR两种技术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相互佐证。4.全身脂肪百分比FTM与信号强度指数SIR是影响去势后动物模型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作为定量指标辅助诊断骨质疏松。

二、月经正常妇女多部位骨密度的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月经正常妇女多部位骨密度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PMOP概述
    1.2 中医对PMOP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
    1.3 PMOP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药物治疗
    1.4 GH/IGF-1轴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第二章 针刺治疗PMOP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2.4 Meta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临床疗效
        2.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2.3.3 展望
    2.4 结论
第三章 回顾性分析影响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相关因素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研究方法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合并疾病比较
        3.2.3 三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3.2.4 三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3.2.5 三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3.2.6 三组患者GH、IGF-1比较
        3.2.7 三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3.2.8 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分析
        3.2.9 绝经后女性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讨论
        3.3.1 年龄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2 BMI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3 血清ALP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4 血清P(磷)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5 血清E2、FSH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6 血清PINP、β-CTX、OC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7 血清GH、IGF-1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研究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4.1.3 研究方法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纳入病例数
        4.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4.2.4 两组患者血清GH、IGF-1比较
        4.2.5 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
        4.2.6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4.2.7 两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4.2.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比较
        4.2.9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4.2.10 不良事件
    4.3 讨论
        4.3.1 针法选择依据
        4.3.2 针刺处方的确立依据
        4.3.3 药物选择依据
        4.3.4 疗效分析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因素及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R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诊断标准
        3.4 分型评定
    4 问卷调查的实施,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基本情况与MPS
        5.2 生活习惯与MPS
        5.3 人格、心理弹性与MPS
        5.4 应激、应付、社会支持等因素与MPS
        5.5 中医七情与MPS
        5.6 MPS临床症状分布特点
        5.7 MPS证型分布特点
        5.8 人格、心理弹性、七情、应激、应对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复杂关系
        5.8.1 人格与心理弹性
        5.8.2 社会支持与应对、应激
        5.8.3 心理弹性与应对
        5.8.4 应对与七情
        5.8.5 社会支持与七情
        5.8.6 七情之间的关系
讨论
    1 MPS的发病机理
        1.1 MPS的病因病理
        1.2 MPS的病因病机
    2 MPS的常见影响因素
        2.1 一般状况和生活习惯与MPS
        2.2 心理因素与MPS
        2.3 应激、应对与MPS
        2.4 社会支持与MPS
        2.5 情志因素与MPS
    3 MPS证型分布规律
    4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MPS的预防与治疗
        4.1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MPS的情志调摄防治
        4.2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MPS的心理干预防治
    5 创新点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兴趣区的选择方式对QCT和宝石能谱CT骨密度测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检查设备
    3 检查方法
    4 图像处理与数据收集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QCT及 GSI不同ROI测量L2、L3 骨密度结果
    2 QCT不同 ROI BMD与 GSI不同 ROI BMD的相关性结果
讨论
    1 骨质疏松概况
    2 临床中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
    3 宝石能谱CT及临床应用
    4 比较QCT及 GSI测量椎体各层面的骨密度值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密度测量技术及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维生素D代谢相关遗传变异对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营养及骨量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骨质疏松与骨量发育
    1.2 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现状
    1.3 骨量发育的影响因素
    1.4 儿童青少年VD营养现状
    1.5 VD缺乏的影响因素
    1.6 VD代谢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关联研究
课题思路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研究资料的收集
        2.2.1 问卷调查
        2.2.2 血液样本采集
        2.2.3 人体学测量
        2.2.4 骨密度检测
    2.3 遗传变异筛选
    2.4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 实验试剂、实验设备及耗材
        2.4.2 血清25(OH)D检测
        2.4.3 人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4.4 基因分型实验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分析
        2.6.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V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 骨量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2.6.3 遗传变异与VD营养状况、骨量发育关联分析
        2.6.4 遗传风险评分与VD营养状况、骨量发育关联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儿童青少年血清VD营养状况
        3.2.1 儿童青少年的血清VD水平
        3.2.2 儿童青少年血清VD缺乏情况
    3.3 遗传变异的基本情况
        3.3.1 遗传变异分型情况
        3.3.2 遗传变异连锁不平衡检验
    3.4 遗传变异与血清VD的关联分析
        3.4.1 遗传变异与血清VD水平的关联分析
        3.4.2 遗传变异与血清VD缺乏的关联分析
    3.5 遗传风险评分与血清VD营养状况的关联分析
    3.6 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水平
    3.7 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8 儿童青少年VD缺乏与骨量发育的关联分析
    3.9 遗传变异与骨量发育的关联分析
        3.9.1 遗传变异与骨量发育的关联分析
        3.9.2 遗传风险评分与骨量发育的关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儿童青少年VD营养状况及生活行为影响因素
    4.2 VD代谢基因遗传变异与VD水平/VD缺乏关联性
    4.3 儿童青少年骨量发育及生活行为影响因素
    4.4 VD代谢基因遗传变异与骨量发育关联性
    4.5 创新点与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不同类型肥胖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及其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与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经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检测的中国人骨微结构分布曲线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人体测量学
    1.3 实验室检查
    1.4 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
    1.5 椎体骨折评估
    1.6 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RPQCT)扫描
    1.7 问卷调查
    1.8 骨折风险预测
    1.9 数据统计方法
结果
    1.1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1.2 分布曲线模型拟合信息
    1.3 构建分布曲线及获取参考值
    1.4 不同性别、不同部位HRPQCT参数达峰年龄及峰值骨量
    1.5 不同性别、不同部位HRPQCT参数随衰老变化规律
    1.6 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风险评价模型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1.1 调查问卷
    1.2 不同性别、不同部位HRPQCT参数百分位数参考值表
    1.3 不同性别、不同部位HRPQCT参数Z值参考值表
个人简历
致谢

(8)海派陈氏妇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特点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PCOS的认识
        1.1 中医病因病机
        1.1.1 肾虚
        1.1.2 脾虚痰湿
        1.1.3 肝气郁结、肝经湿热
        1.1.4 气滞血瘀
        1.2 肾在生殖和排卵中的主导作用
        1.2.1 肾与生殖
        1.2.2 肾与排卵
        1.3 中医辨证论治及治疗
        1.3.1 辨证论治
        1.3.2 验方专用
        1.3.3 周期疗法
        1.3.4 针灸治疗
        1.3.5 穴位埋线
    2 西医对PCOS的认识
        2.1 西医病因病机
        2.1.1 西医病因
        2.1.2 西医病机
        2.2 西医诊疗进展
        2.2.1 改善生活方式
        2.2.2 心理治疗
        2.2.3 药物治疗
        2.2.4 手术治疗
        2.3 远期并发症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
        4.1 名老中医经验研究的新方法
        4.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应用和优势
    5 海派陈氏妇科的诊疗特色
        5.1 陈氏妇科对PCOS所致不孕的学术思想
        5.1.1 肾虚为本
        5.1.2 陈氏妇科的临床思想
        5.2 陈氏妇科对PCOS所致不孕的诊治思路
        5.3 陈氏妇科对PCOS所致不孕的用药特色
        5.3.1 虚实有别
        5.3.2 周期治疗
        5.4 陈氏妇科的继承与创新
        5.4.1 李祥云教授对于不孕症之经验
        5.4.2 徐莲薇教授对于不孕症之经验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1.1 西医诊断标准
        2.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统一标准
        3.2 数据录入
        3.3 统计分析
        3.3.1 统计报表系统的应用
        3.3.2 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病例总体的年龄情况
        4.2 治疗总体的药物归纳
        4.2.1 中药的药性分析
        4.2.2 药物频次和关键药物
        4.3 李祥云教授治疗PCOS的方药探讨
        4.3.1 李祥云教授治疗PCOS的药物基本规律
        4.3.2 运用关联规则分析进行组方显性规律的探讨
        4.3.3 运用熵层次聚类分析进行组方隐性规律的探讨
        4.4 徐莲薇教授治疗PCOS的方药探讨
        4.4.1 徐莲薇教授治疗PCOS的药物基本规律
        4.4.2 运用关联规则分析进行组方显性规律的探讨
        4.4.3 运用熵层次聚类分析进行组方隐性规律的探讨
第三章 讨论
    1 PCOS不孕总的方药分析
        1.1 中药的药性分析
        1.2 药物频次和关键药物分析
    2 李祥云教授治疗PCOS的方药分析
        2.1 中药的药性分析
        2.2 药物频次和关键药物分析
        2.3 核心药物组成分析
        2.4 新的药对组合分析
        2.5 新方组成分析
    3 徐莲薇教授治疗PCOS的方药分析
        3.1 中药的药性分析
        3.2 药物频次和关键药物分析
        3.3 核心药物组成分析
        3.4 新的药对组合分析
        3.5 新方组成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录用论文

(9)运动与骨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理论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及思路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骨健康相关名词
        二、知识图谱相关名词
        三、Meta分析相关名词
    第二章 运动与骨健康Meta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文献检索
        五、文献筛选流程
        六、文献数据提取
        七、文献评价方法
        八、异质性检验方法
        九、分析模型选择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特征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四、运动与骨健康Meta分析结果
        五、小结
    第三章 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第一节 国内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国外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的研究热点
        第一节 国内运动与中年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国外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国内运动与中老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国内运动与老年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五节 国外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六节 国内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七节 国外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八节 国内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九节 国外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以太极拳为例
        一、前言
        二、运动与骨健康
        三、太极拳与骨健康
        四、太极拳健骨机理
        五、太极拳健骨调控体系之间的关系
        六、结语
第二部分 实证卷
    第六章 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骨强度指标的测量
        第一节 实验器材与操作方法
        一、实验器材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第二节 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
        一、研究对象
        二、太极拳运动干预方案
        三、骨强度测量方法
        四、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
        第三节 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
        一、研究对象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第四节 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
        一、研究对象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第五节 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
        一、研究对象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结论
        第六节 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
        一、研究对象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结论
    第七章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1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
    附录2 表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一)
    附录3 表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二)
    附录4 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调查问卷
    附录5 专业运动训练人群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调查问卷
    附录6 部分骨强度现场测试照片
    附录7 部分受试者问卷调查填写照片
    附录8 部分太极组锻炼照片
    附录9 实验团队与部分被试教练员合影照片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10)去势食蟹猴骨质疏松模型DXA与MRI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月经正常妇女多部位骨密度的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 陈艳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情志致病理论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因素及致病机制研究[D]. 高洁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兴趣区的选择方式对QCT和宝石能谱CT骨密度测量的影响[D]. 高冰.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维生素D代谢相关遗传变异对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营养及骨量发育的影响研究[D]. 敖丽萍. 广东药科大学, 2020
  • [5]肥胖和运动障碍综合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D]. 岳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6]不同类型肥胖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及其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D]. 孙红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经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检测的中国人骨微结构分布曲线建立及应用[D]. 虞凡.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海派陈氏妇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特点浅探[D]. 肖珊.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9]运动与骨健康[D]. 邓晓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去势食蟹猴骨质疏松模型DXA与MRI追踪研究[D]. 任浩.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月经正常女性多部位骨密度定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