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毋磊[1](2020)在《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权力的纵向配置,合理的两级权力配置有利于降低学校各级合作与分工的难度,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办学效率,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高校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目前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还不合理,权力大多集中于校级。“放管服”改革提倡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如何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配置成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突破口。Z省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与试点地区,有丰富的探索与经验,其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如何,应该如何优化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结合“放管服”视角的内涵,明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合理配置应该做到资源型权力合理放,业务型权力大胆放,构建完善的校院两级监管体系以及提供优质服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6所样本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静态情况分析,得到章程的即时性与创新性不足,资源型权力具体内容较少,业务型权力比重不高等问题。根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应然关系,从对学院的基本情况、校院两级权力配置中的权力下放、监管、服务情况以及校院权力配置的总体评价五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以12所样本高校的学院领导及老师为调查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121份,分析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动态情况,得到目前存在的学校集权型、学院分权过渡型、学院分权型三种权力配置模式中,学院分权过渡型是Z省普通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情况编制访谈提纲,针对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对5位高校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最终发现,目前Z省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规范,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是由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学院治理水平不匹配导致的。基于上述分析发现,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前提是保证政府尽可能地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尊重并且相信高校,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尤其是资源型权力)。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是推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角色转变。对于学校来说,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权力配置提供法制保障;探索建立资源型权力权责清单、业务型权力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的下放;增强目标考核的主体与内容、设计与结果运用、方式等内容,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以“学院需求”为导向,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变职能部门的评价考核方式,明确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下放,实现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的角色转变。对于二级学院来说,以“实体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明确院长职责,加强院长培训,提高院长专业水平,增强校院之间的信任;规范学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的合理运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承接,实现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的角色转变。
房玲玲[2](2020)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其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模式,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政策实施10余年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政策在积极适应政策问题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自身内容体系,政策的演进历史和实施过程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学研究的典型案例。人们不断通过实证研究和实践反思以期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并更好地达成政策目标。对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考察具有多维视角,已有研究多聚焦公费师范生就业及继续教育等环节,是基于政策结果的研究。从政策过程来看,公费师范生培养居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的中心环节,对于政策结果影响深远。如果公费师范生不能按要求进行培养,政策执行的意义就无从谈起,而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是培养活动的直观反映,以学习状况反映政策执行效果是从公费师范生本体出发的一种尝试,是从学习者本体出发对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进行的研究。当前,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美术教师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美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教师作为美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其自身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同时,单独对某一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进行研究也更易获得政策执行状况的真实样态。本研究以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为切入点,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分析出发,比较分析了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非公费师范生、非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等不同群体的学习状况,力图描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和职业认同四个维度,据此编制了《师范专业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经过预测修订后,对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非公费师范生、其他专业公费师范生发放了问卷,得出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5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长等利益相关者围绕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相关数据使用Nvivo12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有积极表现,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从教能力不强、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等方面。这些学习状况方面的问题是公费师范生培养活动的现实反映,也是政策执行问题的表现,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综合来看,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元的。研究认为,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包括政策工具功能受限、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移及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不良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政策执行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出发,提出了促进政策有效执行的建议。一是明确激励工具的使用;二是加强劝告工具的使用;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工具的使用,促进相关主体能力的提升。作为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政策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政策分析,有助于促进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政策内容的不断丰富。希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进一步促进这一政策的有效执行。
杜丹丹[3](2020)在《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及其选任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提出埃里克·阿什比指出,“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内部由谁控制”。目前,大学面临的商业化、官僚化、技术化危机,大学质量滑坡,需要能够胜任大学管理工作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带领大学走出发展困境,实现大学卓越的目标。但是,我国大学校长却存在五种角色偏差:“官位意识浓厚”,追求个人职务升迁的“官员型”校长;“身在校长之位,心在原来的学科和专业”的“学科型”校长;既要“行政权力”,又要“学术名利”的“双肩挑”大学校长;追求个人管理绩效,忽视大学的育人本质和人文精神的“CEO型”校长;不是思考大学的发展方向、谋划大学未来远景,而是整天忙于学校管理具体事务的“事务型”管家型校长,大学校长角色偏差使大学校长不具备教育家的素质特征,难成教育家。理想的大学校长应该具备何种素质?如何测评大学校长的胜任力,衡量大学校长教育家角色的实现程度?结果如何?选任制度如何促进教育家大学校长的生成?围绕这上述问题,本文以大学校长“教育”专业角色理论、教育家大学校长胜任力理论和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理论为基础,展开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和选任制度研究。为了测评大学校长的胜任力、衡量大学校长教育家角色的实现程度,研究以一个省域为例,以大学校长、管理中层和大学教师这三类大学组织主体为调查对象,对大学校长胜任力进行了测评。作为导师课题的参与者,笔者以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为工具,综合运用多元主体评价和量表测评对大学校长的胜任力进行了测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原因调查,以期查找影响大学校长胜任力的因素,为大学校长选任制度优化提供现实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校长专业胜任力总体表现平庸,优秀率比较低;(2)有的大学校长坚定的教育理想报负有欠缺,心系仕途、心系学科,全身心投入、务实办学难;(3)有的大学校长没有办学教育思想和治校理念,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办学特色不够鲜明;(4)有的大学校长谋划大学变革、强化办学特色、获取办学资源的治校能力亟需提升;(5)总体上大学校长治校影响力偏低,值得凝练和借鉴的独特成功经验偏少。这五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大学校长的胜任力和教育家大学校长的胜任力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研究着眼于从选任制度层面提升大学校长的胜任力。为使大学校长选任制度针对性更强,研究基于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以及现行选任制度的批判性改造,对大学校长选任制度进行优化。针对现行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大学校长的选任需要从制度理性的视角进行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制度应追求价值理性,应以大学作为专业主体参与校长选拔、大学组织内部“精英”作为选拔主体,选拔出懂教育懂大学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教育家校长;选任标准应突出校长“教育”专业胜任能力、选拔方式突出权威组织与专业组织的共同体结构、选拔程序采用合大学自治和教育专业属性的选拔程序,这是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工具理性。通过制度价值理性和制度工具理性的二重性建构,为选出教育家校长提供理论上的可靠性。此外,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合理性还需要制度条件与保障,它与选任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系统。在大学校长胜任力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校长培训制度、任期制度、薪酬制度等是影响大学校长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建立校长“教育”专业培训制度、完善适宜任期制度、体现校长专业价值的自主退出补偿机制和教育家校长的薪酬制度。只有为大学校长的选任提供制度系统,才能保障教育家大学校长的生成。
王祖霖[4](2019)在《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位,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其组织结构、组织权力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学术职能的顺利履行、学术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文化的协调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术理念、学术活力和学术氛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多数地位,其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与部委所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结构、权力和文化的视角研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变革方向,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学术管理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结构功能失衡、学术权力缺位、组织文化冲突等方面。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探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问题,就是重点关注部属研究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文章运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组织变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权力变革与文化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系统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接着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权力和文化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权力变革和文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以及院系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本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需要、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理念等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政府政策导向、内外竞争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则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因素。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室四种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及其它一些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就学系而言,地方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学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就教研室而言,地方学院、应用型高校、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医学学科院系、艺术学学科院系、人文社科类学科院系、工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就基层科研组织而言,地方大学相比地方学院,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相比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随着院系教师规模扩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理学学科院系、医学学科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就基层学术组织层级而言,不论学校规格、学校类型、院系教育层次、院系教师规模和院系学科属性,较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三级学术组织体系,极少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面临着职能偏差、路径依赖和科层固化的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应当遵循职能契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层级简化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基层学术权力具有专业性、民主性、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可以划分为教师集体的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的学术权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层级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权力主体中专职学术人员比重、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属性、行政权力介入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与基层学术权力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面临着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等问题。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应当遵循下移学术权力重心、明细学术权力职责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由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学科文化构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学科文化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基层学术组织精神文化变革、制度文化变革、行为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由此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是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面临着文化变革机制缺失、文化构成要素冲突以及文化变革的碎片化等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应当遵循目标原则、整合原则和系统原则。为有效破解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权力和文化变革面临的困境,顺利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全方面的变革,需要分别在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需要抓住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契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带动、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在高校层面,需要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实施文化战略引领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在院系层面,需要通过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王换芳[5](2019)在《精英化教师教育取向下师范生招生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推进,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无论是社会反映还是已有研究结果都表明我国师范生存在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并且,国家新近出台的如《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中也强调要把好教师教育入口关,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可见,提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十分具有紧迫性。生源质量的高低与招生制度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完善的招生制度有利于选拔出优质的生源。因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师范生招生制度。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师范生招生制度,试图从中得到对当前师范生招生的启示,并且通过网上数据和访谈的途径调查当前我国师范生招生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除绪论部分外,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精英化教师教育及师范生招生制度的相关概述。这部分内容对精英化教师教育的特征及价值诉求进行论述,为进行本研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查阅书籍及期刊获得我国自1894年创办师范教育以来的师范生招生制度变革以及几个主要国家的师范生或职前教师招生选拔制度。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多方面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师范生的招生与选拔制度,从中总结出有利于完善当前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的启示。第二部分: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的现状分析。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之一,主要调查近几年我国师范生招生规模、招生机构及当前师范生招生标准与招生办法的现状如何,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部网站及各高校公布的数据。第三部分: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生招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招生规模总体上远远高于教师需求量,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二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招生对象分层化严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分层化主要表现在生源质量分层与师范类专业招生的分层。四是选拔标准单一,存在“招分不招人”的问题。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主要有经济原因、政治及政策原因;中观层面包括现存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与高等教育体系的固化;微观层面有教师职业处境艰难及社会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针对招生困境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注重招生宣传,扩大专业影响;严格招生计划,控制招生规模;优化招生结构,平衡性别比例;完善招生标准,实现多元招生;改革招生机构,提高培养水平;改善招生办法,落实面试环节;明确招生主体,实现招考分离;实行二次选拔,建立进退机制。第五部分:我国师范生精英化招生的保障措施。师范生招生制度作为整个教育制度与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需要依靠其他方面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以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是提高教师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二是重视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性;三是力求考育结合,实现国考有效性;四是完善奖助贷免,落实政策保障性。
李静[6](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兴国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教,教师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的出台,“教师教育”再度成为热点话题。而不论是推动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学科都发挥着先导性与引领性的关键作用。因而,面对教师教育学科“缺位”的现实,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不论是在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还是在教师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微观困境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哲学思辨与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学科基本问题角度出发,对“教师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随后在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制度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师教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学科的建设策略。论文的结构涵盖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设计以及核心概念界定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学科基本问题概述,在对“当下的学科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思考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科的定义、学科的分类、学科的成立条件以及学科的建设路线四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从学科体系与学科制度两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教师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归属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的探析,在基于当前的学科发展环境与我国的学科制度背景以及教师教育学发展现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教师教育学的建设目的、建设路线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路径。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对本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于教师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的建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展望。
李铁绳[7](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指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胡洋[8](2019)在《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办学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财政拨款是我国公立高校重要的收入来源。在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中,教育经费拨款一般占据了主要部分,并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我国地方政府一般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拨付给部属高校教育经费,并用于部属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建设,这些资金对于部属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在论证地方政府投资部属高校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地方政府投资我国部属高校的发展历程。其次,本文从数据出发,量化分析了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在时间、区域以及院校之间的差异。再次,对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差异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根据原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全国各地政府对部属高校的教育经费拨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时间上,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的教育经费拨款具有不稳定性,存在着“协议年”现象,并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家政策推动型”特征。区域上,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的财政拨款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协议年”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建设政策调整的年份,区域之间的教育经费拨款差距会明显增大;东部地区内部之间的绝对差异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地区部属高校获得的地方教育经费拨款额度要低于东部其他地区。院校之间,“985工程”高校获得的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拨款要显着高于“211工程”高校;地方政府对区域内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存在“区域首位”现象;在“211工程”高校中理工科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拨款高于人文社科类高校。国家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部属高校布局等都是造成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央政府应该继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健全部属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的新机制,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路烺烺[9](2019)在《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汉理科双语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也是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难点所在,而理科双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地区学生的理科双语学习,因此提高藏汉理科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理科学习和理科双语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甘肃甘南州和青海西宁市为例展开调查研究,试图以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作为研究内容,提出有效促进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建议和策略。论文在对国内外目前理科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双语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了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职后培训现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甘肃甘南州和青海西宁市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现状呈现出以下特征,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对职前培养目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对其具体内涵理解不足;职前培养课程内容能较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但课程结构仍需完善;多数教师能有效开展多元互动教学,一些教师教学及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理科双语师范生理科知识结构不完善,理科学习方式有待改善。职后培训内容基本能体现理科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理科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改善及多元文化教育方面比较欠缺;培训方式丰富多样,但还需加强体验及案例教学;评价方式比较贴切,并能注重民族地区的特殊点;培训具有一定实效性,但需提升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些理科双语师范生对理科双语教育培养目标不甚明确;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评价未体现多元文化视角;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学习效果有待提升。职后培训实际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理科双语教师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培训者教学方式对理科双语教师的适切性有待商榷;培训即时效果明显,但鲜有长远性、实际性意义。据此,从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实效性的相关建议。
钟雪[10](2018)在《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引发的信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一切。在教育领域中,传统课程也受到了网络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随着网络课程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传统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分支也搭上了新时代的列车,体育网络课程应运而生,为新时代下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本文以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的相关现状,探寻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研究认为:1)部分高校已把体育课程建设纳入学校网络课程建设轨道,课程建设呈现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同步发展的态势,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2)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数量严重不足,在体育专业院校和部署师范类高校中体育网络课程开课数量少,民间网络课程平台中体育类网课占全部课程比例非常低。3)目前体育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呈现方式单一、教学目标及课程重难点表意不清,课程结构规划混乱、课程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4)课程应用方面存在点击量少,学校精品网络课程链接不顺畅、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建议:1)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学观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及时,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阻碍。2)完善高校的体育网络课程设置。3)提高各高校资源的交流。进一步丰富体育网络课程的共享资源。4)建设综合性体育网络课程评价体系。5)重视体育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体育专业知识水平。6)体育网络课程建设要突出体育专业特色,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加强对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采用纵向式的课程开发和设计方式,以体育专业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为辅进行体育网络课程实践。
二、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1.推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时代追求 |
2.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待优化 |
3.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普通高等学校 |
2.校院两级权力配置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关于高校内部权力的研究 |
2.关于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架构 |
(一)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历史变迁 |
1.学院建制的取消 |
2.学院建制的全面复兴 |
(二)学院制的域外经验 |
1.学院制的产生与发展 |
2.学院制的共性特点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新视角:放管服 |
1.“放管服”内涵及其适用性 |
2.“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典型案例 |
3.“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思考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调查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静态配置 |
1.文本分析实施与结果 |
2.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静态配置的描述分析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动态配置 |
1.调查研究设计 |
2.实施方法与步骤 |
3.调查研究分析 |
4.高校校院两级权力动态配置总结 |
四、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合理 |
2.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 |
3.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 |
2.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 |
3.学院治理水平的不匹配 |
五、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 |
(一)学校: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转变 |
1.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 |
2.探索建立分类清单管理制度 |
3.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 |
4.明确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 |
(二)学院: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转变 |
1.提高院长的专业水平 |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题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一)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国内外基本情况 |
(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 |
(三)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四)公费师范生学习问题及成因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创新 |
(一)通过对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的考察监测政策影响 |
(二)基于政策工具提出促进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的建议 |
第一章 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及文本分析 |
一、核心概念 |
(一)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 |
(二)教育政策执行 |
(三)学习状况 |
二、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文本分析 |
(一)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二)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三章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积极表现与主要问题 |
一、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群体特征 |
(一)生源特征 |
(二)专业特征 |
二、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积极表现 |
(一)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 |
(二)学习行为注重学习互动和前沿知识 |
(三)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较为自信 |
(四)对教师职业的外在认同程度较高 |
三、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动力不足 |
(二)学习投入不够 |
(三)从教能力不强 |
(四)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 |
第四章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内容不完善导致政策工具功能受限 |
(一)激励工具使用不充分 |
(二)劝告工具使用不充分 |
(三)能力建设工具使用不全面 |
二、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为偏移 |
(一)部属师范大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为滞后 |
(二)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 |
三、政策执行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产生综合影响 |
(一)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负面影响 |
(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带来政策执行的新压力 |
第五章 促进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建议 |
一、发挥激励工具的作用 |
(一)注意激励的适当性和正向引导性 |
(二)注意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综合运用 |
二、加强劝告工具的使用 |
(一)强化对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引导 |
(二)强化公费师范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
三、丰富能力建设工具的手段 |
(一)建立分专业的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标准 |
(二)建立政策实施的问责和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师范专业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4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中小学校长) |
附录5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行政官员)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3)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及其选任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发展危机催生校长专业化 |
1.1.2 大学校长需要成为教育家 |
1.1.3 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角色面临的困境 |
1.1.4 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的必要性 |
1.1.5 大学校长选任制度优化的紧迫性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创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大学 |
1.3.2 大学校长 |
1.3.3 教育家大学校长 |
1.3.4 选拔任用制度 |
1.4 文献综述 |
1.4.1 胜任力研究综述 |
1.4.2 大学校长胜任力研究综述 |
1.4.3 大学校长素质研究综述 |
1.4.4 大学校长角色研究综述 |
1.4.5 大学校长选任研究综述 |
1.4.6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历史研究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1.6.4 统计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 |
2.1 大学校长“教育”专业角色理论 |
2.1.1 大学校长专业化理论 |
2.1.2 大学校长专业角色理论 |
2.1.3 大学校长专业角色定位:教育家 |
2.2 教育家大学校长胜任力理论 |
2.2.1 教育家大学校长胜任力的内涵 |
2.2.2 教育家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 |
2.2.3 教育家大学校长胜任力的评价理论 |
2.3 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理论 |
2.3.1 现代大学制度框架 |
2.3.2 大学校长选任制度历史性特征 |
2.3.3 大学校长选任的制度理性 |
3 大学校长胜任力现状分析 |
3.1 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问卷的设计和试测 |
3.1.1 项目分析 |
3.1.2 信效度检验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1 被试 |
3.3.2 测评工具 |
3.3.3 测评步骤 |
3.3.4 统计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大学校长胜任力总体发展水平 |
3.4.2 大学校长胜任力的指标得分 |
3.4.3 大学校长胜任力各一级指标的分类得分 |
3.5 基本结论及原因分析 |
3.5.1 基本结论 |
3.5.2 原因分析 |
4 基于胜任力测评的大学校长选任制度建议 |
4.1 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理性理论 |
4.2 选拔制度的价值理性追寻 |
4.2.1 大学自治性要求大学作为专业组织参与校长选拔 |
4.2.2 大学的民主性决定了专业“精英”成为选拔主体 |
4.2.3 大学校长选拔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家” |
4.3 探路选任制度的工具理性 |
4.3.1 选拔标准应突出大学校长的“教育”专业胜任力 |
4.3.2 选拔方式中突出权威组织和专业组织的共同体建构 |
4.3.3 采用合大学自治和教育专业属性的选任程序 |
4.4 保持制度理性的内在张力:制度条件与保障 |
4.4.1 建立校长专业培训制度 |
4.4.2 完善适宜的任期制度 |
4.4.3 体现校长专业价值的退出补偿机制 |
4.4.4 建立教育家校长的薪酬制度 |
5 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内在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
2.1.2 基层学术组织 |
2.1.3 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内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 |
3.1.1 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需要 |
3.1.2 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需要 |
3.1.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要求 |
3.1.4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的理念 |
3.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 |
3.2.1 政府政策导向 |
3.2.2 内外竞争压力 |
3.2.3 教育体制改革 |
3.2.4 社会发展需求 |
3.2.5 信息技术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 |
4.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
4.1.1 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1.2 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 |
4.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科研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层级的调查分析 |
4.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困境 |
4.3.1 职能偏差 |
4.3.2 路径依赖 |
4.3.3 科层固化 |
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则 |
4.4.1 职能契合原则 |
4.4.2 学科发展原则 |
4.4.3 层级简化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变革 |
5.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及特征 |
5.1.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 |
5.1.2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 |
5.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运行及职责的调查分析 |
5.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困境 |
5.3.1 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 |
5.3.2 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 |
5.3.3 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 |
5.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原则 |
5.4.1 下移学术权力重心 |
5.4.2 明晰学术权力职责 |
5.4.3 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变革 |
6.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及功能 |
6.1.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 |
6.1.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功能 |
6.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调查分析 |
6.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困境 |
6.3.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机制缺失 |
6.3.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构成要素冲突 |
6.3.3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碎片化 |
6.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则 |
6.4.1 目标原则 |
6.4.2 整合原则 |
6.4.3 系统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7.1.1 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2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3 以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引导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2 高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1 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 |
7.2.2 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
7.2.3 实施文化战略引导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 |
7.3 院系层面的政策建议 |
7.3.1 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 |
7.3.2 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 |
7.3.3 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精英化教师教育取向下师范生招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诉求 |
1.1.2 现实需求 |
1.1.3 个人研究兴趣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概念界定 |
1.5.1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1.5.2 精英化 |
1.5.3 精英化教师教育 |
1.5.4 招生制度 |
1.6 理论支撑 |
1.6.1 精英理论 |
1.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1.7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创新点 |
2 精英化教师教育与师范生招生制度的相关概述 |
2.1 精英化教师教育的特征及价值诉求 |
2.1.1 精英化教师教育的特征 |
2.1.2 精英化教师教育的价值诉求 |
2.2 国内外师范生招生制度考察 |
2.2.1 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 |
2.2.2 国外师范生招生制度经验介绍 |
2.2.3 国内外师范生招生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3 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现状分析 |
3.1 招生规模 |
3.2 招生机构 |
3.3 招生标准 |
3.3.1 起决定作用的招生标准:高考成绩 |
3.3.2 较为重要的招生标准:身体素质、特殊才能 |
3.3.3 不被看重的招生标准:从教素质 |
3.4 招生方式 |
3.4.1 统一招生 |
3.4.2 自主招生 |
3.4.3 综合评价 |
4 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4.1 困境分析 |
4.1.1 招生规模与教师需求不匹配,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
4.1.2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生招生的积极性不高 |
4.1.3 招生对象分层化严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
4.1.4 选拔标准单一,存在“招分不招人”的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4.2.1 宏观层面 |
4.2.2 中观层面 |
4.2.3 微观层面 |
5 我国师范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5.1 注重招生宣传,扩大专业影响 |
5.2 严格招生计划,控制招生规模 |
5.3 优化招生结构,平衡性别比例 |
5.4 完善招生标准,实现多元招生 |
5.5 改革招生机构,提高培养水平 |
5.6 完善招生办法,落实面试环节 |
5.7 明确招生主体,实现招考分离 |
5.8 实行二次选拔,建立进退机制 |
6 我国师范生精英化招生保障措施 |
6.1 提高教师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 |
6.2 重视专业建设,提高专业竞争力 |
6.3 力求考育结合,实现国考有效性 |
6.4 完善奖助贷免,落实政策保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分布 |
1.2.2 研究成果内容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学科 |
1.4.2 学科建设 |
1.4.3 教师教育学科 |
1.4.4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
前述 |
2 学科基本问题概述 |
2.1 学科发展环境变革分析 |
2.1.1 “科学”与“学科”关系论述 |
2.1.2 学科发展环境分析 |
2.2 学科基本问题概述 |
2.2.1 学科的定义 |
2.2.2 学科的分类 |
2.2.3 学科的成立条件 |
2.2.4 学科的建设路线 |
3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教师教育学学科制度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1 教师教育专业(方向)设置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2 教师教育机构设置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3 教师教育学术期刊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4 教师教育着作出版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5 教师教育学术会议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6 教师教育学会组织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 教师教育学学科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3 教师教育学学科归属分析 |
3.3.1 教师教育学科特点分析 |
3.3.2 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程度分析 |
4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探析 |
4.1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的 |
4.2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线 |
4.3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 |
4.3.1 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建制路径 |
4.3.2 教师教育学科环境与学科氛围建设路径 |
4.3.3 教师教育学术期刊、着作建设路径 |
4.3.4 教师教育学术会议建设路径 |
4.3.5 教师教育学会组织建设路径 |
4.3.6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路径 |
4.3.7 教师教育学科机构建设路径 |
4.3.8 彰显教师教育学科知识的应用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设计 |
2 地方政府投资部属高校的必要性和发展历程 |
2.1 地方政府财政投资部属高校的必要性 |
2.2 地方政府投资部属高校的发展历程 |
3 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差异分析 |
3.1 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时间差异分析 |
3.2 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空间差异分析 |
3.3 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院校差异分析 |
4 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4.1 国家政策约束着地方政府投资部属高校的行为 |
4.2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增大了区域投资差异 |
4.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财力差距悬殊 |
4.4 收益外溢削弱了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资部属高校的积极性 |
4.5 部属高校布局影响着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大小 |
5 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落实和完善部属高校和地方联系的新机制 |
5.2 中央政府充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5.3 地方政府增强“属地意识”,弱化“权限意识” |
5.4 财政投入突出绩效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藏汉理科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
2.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均存在问题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双语教师 |
2.理科双语教师 |
3.职前职后一体化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 |
2.教师专业发展社会化 |
3.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
(三)双语教育理论 |
1.阈限理论 |
2.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
四、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访谈提纲的设计 |
3.研究工具的信效度 |
(五)调查过程 |
1.数据的收集 |
2.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五、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
(一)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职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1.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职前培养总体现状 |
2.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藏汉理科双语师范生对于职前培养期望的调查 |
4.小结 |
(二)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
1.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后培训总体现状 |
2.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小结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总体现状 |
2.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二)相关建议 |
1.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目标建议 |
2.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设置建议 |
3.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学实施建议 |
4.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文献 |
(三)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实录 |
致谢 |
(10)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 |
2.1.2 网络课程 |
2.1.3 体育网络课程 |
2.2 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研究的文献分析 |
2.3 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的研究 |
2.3.1 高校体育网络课程问题的研究 |
2.3.2 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对策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
4.1.1 我国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 |
4.1.2 我国部属师范类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 |
4.1.3 我国网络课程平台中体育网络课程现状 |
4.2 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教师信息素养较低,师生互动少 |
4.2.2 体育网络课程的设置不完善 |
4.2.3 体育网络课程的成效不佳 |
4.2.4 网络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
4.2.5 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配置相对不足 |
4.2.6 体育专业特色不强 |
4.2.7 学校对体育网络课程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 |
4.3 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的措施 |
4.3.1 提高教师信息教学素养 |
4.3.2 完善体育网络课程的设置 |
4.3.3 加强各高校资源交流共享 |
4.3.4 建设综合性体育网络课程评价体系 |
4.3.5 重视体育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 |
4.3.6 体育网络课程建设要突出体育专业特色 |
4.3.7 加强对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访谈提纲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D]. 毋磊.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D]. 房玲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大学校长胜任力测评及其选任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杜丹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 王祖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精英化教师教育取向下师范生招生制度研究[D]. 王换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D]. 李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地方政府对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差异研究[D]. 胡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藏汉理科双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现状调查研究[D]. 路烺烺.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钟雪. 聊城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