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关萌,张陈,刘劲涛,周文平,关新,李楠,杨欣瑶,范彬,艾静超,王超,张小辉[1](2019)在《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推动沈阳工程学院转型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专项课题的立项工作,以"备案式立项"的形式,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在"备案式立项"制度牵引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教改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闫丽[2](2015)在《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作者所在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育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何国民[3](2015)在《新形势下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文中指出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阐述了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探讨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改革中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探索培养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思维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
杨晓云[4](2014)在《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向着低龄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征趋势快速发展。这表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高校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革命性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课程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改革将会给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优化课程设置结构,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选择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2009年,我国开始启动针对各种“拔尖人才”的培育计划,其核心目标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并掌握必需非机械重复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其中所谓的“创新意识”,最基本的即为具有科学的质疑能力及对问题的求解能力,大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由此可知,我国高校教育将要面临着如何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结合新时期新要求进行教学改革的巨大压力。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育大量具备较强信息素养、综合素养能力(即计算思维的培养)的新型人才,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实力变的强大。因此,高校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任务,若其能适应时代需求良好的发展下去,具有促进科学文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对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增强国际竞争力贡献了重要力量。本论文通过关于面向内蒙古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结合研究生目前应用计算机情况分析,总结了关于该课程设置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适合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需求的课程设置方案。本论文将计算思维、多元智能理论及泰勒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获取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首先,第一章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渴求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来提出该研究;第二章重点介绍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概念及特点,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融入到设置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当中;第三章则通过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现状的分析,进而发现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差及授课时间短等问题;第四章提出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群体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策略与思考,问题的提出总有理论的依据,因此结合“计算思维”理论特点,科学合理构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与泰勒原理,合理设计并实现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最后,第五章针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高恩婷[5](2013)在《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思维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是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和研究如何将思维训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田卫东,虞勇勇,周红鹃,蒋哲远,李宏芒,郭太锋[6](2012)在《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模式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在本科阶段,因此到研究生阶段,一般认为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已经足够满足支撑其专业学习与应用的需要。但从研究生教育实践看,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储备是参差不齐的。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科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储备进行调查,为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提供依据。
董跃宇[7](2012)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针对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主要进行了以自顶向下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重视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等尝试,为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黄敏[8](2012)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角度,提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可行的改革方案。
楼佳[9](2012)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关键——浅析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高效率课堂的教学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将来就业中,从事任何一门专业,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内容。本文针对的是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法,用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此来说明怎么才能调动起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张小梅,唐林海,周长敏[10](2011)在《地方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类分层次教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再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指出了该课程目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二、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论文提纲范文)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一、实施过程 |
1.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 |
2.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 |
3.深度产教融合,建立“厂中校”“校中厂” |
4.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
二、实施效果 |
1.校企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
2.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
3.产教融合保障校企长效共进 |
三、总结 |
1.实践成效 |
2.探索启示 |
“核辐射与安全综合实训”二级项目的开发与实践 |
一、项目实施过程 |
(一)低本底环境伽马放射性比活度检测实训部分 |
(二)工业探伤机屏蔽方案设计部分 |
二、项目实施效果的分析 |
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一、构建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 |
1.教学内容方面 |
2.学时分配方面 |
3.教学实践方面 |
二、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
1.教学模式受到师生好评 |
2.平时成绩记录和核算过程得到学生的认可 |
3.四级通过率得到提升 |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
一、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
二、实施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分析 |
基于辽宁现代产业体系的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 |
一、学校应用型专业群的构建 |
1.辽宁现代产业体系趋势分析 |
2.辽宁现代产业体系分析 |
3.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专业群的构建 |
二、实践效果 |
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 |
1.开放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模式 |
2.制定开放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
3.实践基地设备开放 |
4.创新制作内容开放 |
5.实践基地管理开放 |
二、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施举措 |
1.健全开放实践基地的安全体系 |
2.完善开放性实践基地的信息管理制度 |
3.设备保障 |
4.学生参与实践基地管理及维护 |
5.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评价体系 |
三、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 |
(2)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
2.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拟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的几项措施 |
1. 课程设置改革 |
2.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
3. 给学生定点、定量、定时安排实训 |
4. 建立qq学习群、微信学习群和计算机公共课微信公众号 |
5. 开放机考题库 |
四、结束语 |
(3)新形势下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发挥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创新 |
(一)认真定位,强化教学改革创新 |
(二)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 |
(三)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 |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
(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实地考察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
2.1 理论依据 |
2.1.1 基于计算思维理论确定课程设置的模式 |
2.1.2 采用多元智能理论确定课程的设置主旨 |
2.1.3 基于泰勒原理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 |
2.2 实践意义 |
第3章 调查与分析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开设现状 |
3.1 调查研究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 |
3.1.1 研究生自身状况 |
3.1.2 教材及教学设施状况 |
3.1.3 教学状况 |
3.2 高校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调查 |
3.2.1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
3.2.2 课程内容与其它专业的知识衔接不够紧密 |
3.2.3 课程授课的课时短 |
第4章 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策略与思考 |
4.1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概述 |
4.1.1 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
4.1.2 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
4.2 明确高校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原则 |
4.2.1 明确该课程设置原则 |
4.2.2 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
4.3 课程内容的设计及特点 |
4.3.1 课程内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
4.3.2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与计算思维理论相结合 |
4.4 教学方法探究与实施 |
4.4.1 针对研究生学习特点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
4.4.2 关于课程考核方法探究,实施阶段性评价体系 |
4.5 课程实践效果研究 |
4.5.1 面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程之后的效果反馈 |
4.5.2 MOOC 微课程教学的作用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思维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
二、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
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思路 |
1.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开放 |
(1) 分专业开展不同要求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
(2) 分层次开设选修课 |
2. 教学内容制定———实用、创新 |
3. 教学实践环节———趣味、结合专业 (下转第34页) |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 |
3 研究生新生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调查结果 |
3.1 软件与硬件基础知识 |
3.2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
3.3 系统软件与支撑软件 |
3.4 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 |
4 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
5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6 结语 |
(7)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2 改革的思路 |
3 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 |
4 主要的探索和阶段成果 |
5 收获与展望 |
(8)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状分析 |
2 社会需求分析 |
3 教学改革 |
4 结语 |
(9)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关键——浅析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高效率课堂的教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 |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
1. 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
2. 计算机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
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和措施 |
1.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
2. 增加学习模式的多样性 |
3. 强化电脑课堂的实践性 |
(10)地方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
2 凯里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
(1) 分类分层次教学 |
(2)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
(3)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
1) 多媒体教学 |
2) 改革实验方法, 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
3) 打造多层面的立体学习渠道 |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 改善学习环境 |
3 结束语 |
四、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J]. 关萌,张陈,刘劲涛,周文平,关新,李楠,杨欣瑶,范彬,艾静超,王超,张小辉.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J]. 闫丽.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8)
- [3]新形势下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 何国民. 广西教育, 2015(03)
- [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实践研究[D]. 杨晓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5]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思维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 高恩婷. 福建电脑, 2013(04)
-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J]. 田卫东,虞勇勇,周红鹃,蒋哲远,李宏芒,郭太锋. 计算机教育, 2012(23)
- [7]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董跃宇. 科技资讯, 2012(34)
- [8]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J]. 黄敏.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2(16)
- [9]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关键——浅析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高效率课堂的教学方法[J]. 楼佳. 文理导航(中旬), 2012(03)
- [10]地方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张小梅,唐林海,周长敏. 凯里学院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