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芸[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迎来提质发展的大好时机,农村幼儿语言教育也将进入提质发展新阶段。农村幼儿语言教育的提质发展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主要途径一是农村幼儿教师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二是农村社区语言教育环境质量提升和教育资源优化;三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林进龙,刘天俐,陈功[2](2021)在《家庭人口学特征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家庭人口学特征及其带来的认知环境刺激与教育期望差异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Cox模型分析幼儿会话语言和学业语言发展与家庭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幼儿语言能力的后天发展存在城乡二元分化效应、资源代际传递效应和性别偏好效应,提示因果关系。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语言环境、幼儿性别和胞姐数量对幼儿学业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显着影响,高龄得子家庭和双女户、多女户家庭的幼儿学业语言能力发展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农村方言家庭幼儿和农村家庭女孩的会话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一方面是家庭所处的宏观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内部教育资源稀释分配和行动选择的结果。建议破除制约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加强家庭语言文化环境建设,优化农村家庭学前教育投资,构建性别平等的家庭育儿环境,缩小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城乡差距、户际差距和社会性别差距。
周澔頔[3](2021)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但社会现状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不同导致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与《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课程大纲》)的差异。本研究通过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比《指南》与《课程大纲》的文本与相关文件,旨在分析《指南》与《课程大纲》的发布背景、文件结构、内容、支持系统以及两岸教育政策发展轨迹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因素的异同,发掘两份文件的共性和各自的优点,寻找两岸学前教育政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指南》和《课程大纲》都强调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主体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指南》相对而言更为明确易懂、结构清晰且使用对象更广泛,重视幼儿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养成,且突出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课程大纲》支持系统更为完善,在幼儿与社会的关系上,《课程大纲》兼顾了幼儿发展与社会文化。在部分内容上,《课程大纲》呈现了“小学化”的倾向。两岸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前教育发展也呈现着相似的脉络,朝向了公平且有质量的方向发展。两岸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状况不同,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也有差异。两岸人口特征的差异导致大陆更强调优质学前教育的普及,而台湾地区更强调学前教育的卓越发展。《指南》与《课程大纲》的相同与差异之处的产生,来源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社会经济、人口因素等各个方面的交互影响。
黎娟杏[4](2021)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在广西民族地区,许多幼儿处在双语或多语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接收着非平衡的双语或多语的输入,为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家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在多元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如何开发利用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本研究选取广西民族地区的南宁市横县及其校椅镇、来宾市武宣县及其二塘镇、贵港市港北区及其中里乡的11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每所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在开发利用语言课程资源时的具体做法进行观察与记录。运用《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课程增订本)》(ECERS-E)、《早期学习环境质量量表》(MELE)和《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PQA)测查广西民族地区的11所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运用访谈法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随机访谈和结构性访谈,了解幼儿教师对语言课程资源的认识、幼儿教师选择语言课程资源的依据和开发利用语言课程资源时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从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这四个方面分析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发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园设置阅读区,但投放的图书数量不足;第二,提供大型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设备的种类单一;第三,师幼互动情况良好,但教师的教学支持能力不高;第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但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访谈,深入了解和剖析,总结出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政府资金支持与保障;第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第三,幼儿教师专业素养。针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改善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第一,保障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增加图书的投放数量;第二,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设备,创设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第三,强化教师语言课程资源的意识,提升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
郑孙萍[5](2021)在《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学前教育质量中,相对于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对幼儿发展有着更为直接和突出的影响。师幼互动作为过程性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词汇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国内相关研究相对欠缺,且当前关于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和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现状仍有待明晰。因此,探讨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探讨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关系,本研究以广西民族地区11所幼儿园中33个班级的33名教师和31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进入班级采集每位教师的4个师幼互动案例,并运用CLASS工具对一日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评定。此外,采用中文版的《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和表达性词汇测试(EVT)分别对318名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和表达性词汇发展现状进行测量。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有待提高,且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并存。具体表现为: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性,如情感支持领域处在中等水平,班级组织领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教育支持领域处于低水平;广西民族地区的师幼互动质量在教师学历、专业和幼儿园地理位置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呈良好的年龄发展态势,且在各变量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广西民族地区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词汇接受性词汇和表达性词汇发展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其中4-5岁增长速度最快;但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在父母受教育程度、班级师幼比、幼儿园办园性质和地理位置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师幼互动总平均分及其三大领域均与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和表达性词汇呈显着性正相关;除了消极氛围维度,其余九个维度均与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教师敏感性、关注幼儿观点、教学指导方式和反馈质量四个维度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呈现显着性的正相关。第四,师幼互动质量部分领域能显着弱预测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具体表现为:教育支持领域及其反馈质量维度能预测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发展;班级组织领域及其教学指导方式维度能预测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发展;而情感支持领域对幼儿国家通用语词汇发展不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启示:第一,加强关注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提高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第二,重视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抓住发展黄金期;第三,教师提高反馈质量,促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第四,教师优化教学指导方式,发展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
白旺燕[6](2021)在《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现状研究 ——以楚雄州W县三所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对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以克服和防止幼儿早期教育的“小学化”。同时,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不断加快了教育扶贫的步伐,农村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也得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语言是人类思考、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在读幼儿园的阶段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时机。促进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集中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本研究以楚雄州W县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内容分析法,从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的评价情况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从内在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研究发现,W县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有其优势:首先活动目标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活动内容注重前阅读与书写能力培养;活动过程讲究语言的完整性;活动评价中重视教师自我反思。研究过程中,也发现W县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有其不足之处,即教育目标的制定上存在目标不明确和超前的问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出现教育内容超重情况,“小学化”现象突出,且教育内容单一,基本都是围绕教材和小学一年级内容进行语言集中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方式老套,缺少课程游戏化精神,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且在语言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严管严控,缺少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师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活动评价中,父母和教师主要用“小学化”的方式评价幼儿,常用作业好坏来评价幼儿语言活动的学习效果。本研究还主要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三所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因素。外在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性文件、硬件设施、家长教育观念、幼儿情况;内在影响因素包括管理者观念、教师、园所文化几个方面。本研究最后针对W县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幼儿园的支持力度;提升校领导对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自身语言教育专业能力;提高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认识。
肖文[7](2020)在《影响留守幼儿认知发展的家庭语言环境因素研究综述》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重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输出。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他们不得已把年幼子女留在了家乡交给祖辈或亲友照顾,使得我国留守儿童逐年增加。而且0~6岁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的原因与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关。普遍的农村家庭认为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只要照顾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不需要特别的教育和引导。与此相反,国外大量研究指出,早期的语言输入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的大脑发育以及为日后的人生成就和幸福奠定基础。由于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父母提供家庭语言环境的能力不同。尤其在留守家庭当中,幼儿无法得到父母双亲的共同养育与教导,因此所导致的发展教育问题尤其突出。特殊的成长环境可能会使农村留守幼儿产生与非留守儿童在某些发育方面的差异,农村留守幼儿如何克服不利条件达到最优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缩小贫富差距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未来。
闵兰斌,岳莉[8](2020)在《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分析了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981-2018年有关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文献,绘制了文献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厘清了文献数量、研究主体、关键词、研究热点、演进历程等。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稳步提升;研究的阵地集中于幼儿园,且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者承担着研究的中坚力量,学术机构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不高;研究热点为"语言能力""幼儿""幼儿语言""幼儿园"等;演变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研究内容初始形成、研究内容拓展、研究内容深化三个阶段;此外,国家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促使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产生大量研究热点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研究的发展态势。
王佳佳[9](2020)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同时为幼儿教学带来了一场机遇和挑战,幼儿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地尝试教育技术与幼儿课程整合的应用与探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既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去认知和感知世界,也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儿童会通过语言进行社会性交往,也会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语言奠定了学习的基础,语言能力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根基,所以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使用电子绘本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相整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学习环境,能够增加幼儿的识字量,优化幼儿的语句表述,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为书写做准备。幼儿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设备及软件中的图片、视频、音频以及跟读内容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趣味性更强,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传统教学活动中以重知识、重词汇量的学习,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习内容的范围更广泛更及时。由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不再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主讲者,而是语言学习的帮促者和参与者,同时幼儿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化枯燥为乐趣,运用多媒体信息工具主动学习语言,表达思想。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56岁的学前儿童的语言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出有效改善幼儿教育机构中语言活动的教学策略,去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笔者所在地区的幼儿教育机构中幼儿语言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学习兴趣、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积累、良好的语言习惯、发音的准确性、学习情感以及学习的眼界等六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语言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以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龄前儿童语言教学的基本策略,包括利用电子绘本、手机APP、早教机、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选择设计与利用等。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绘本、手机APP等教学策略,比如在学习绘本内容之后,围绕谈话、讨论、跟读绘本故事、说唱游戏、角色扮演、复述绘本等方式进行语言学习。呈现出生动形象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学习,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能较好的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并在活动结束之后使用幼儿喜欢并执行力较强的活动延伸方案,能为后续的语言学习做铺垫。
周玲莉[10](2020)在《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行动研究 ——以无锡市H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阅读是人类最持久、最普遍的学习方式之一,美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幼儿的阅读。对无锡市H幼儿园阅读活动的调查表明,该园部分教师对阅读活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容易产生小学化倾向,而且H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的方式比较传统,难以提升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受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艺术小社团的启迪,该研究尝试以小社团的方式在H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以探索幼儿园阅读小社团的实施实践以及其对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教师支持策略。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无锡市H幼儿园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前后历时近一年。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要求,开展了“千千静听”、“金话筒”、“三味书屋”、“巧手天地”、“星光剧院”五个阅读小社团。阅读小社团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部分包含行动计划、行动实施、行动观察和行动反思四个研究步骤,按照这四大步骤,每一个阅读小社团各整理活动详案十份,五个阅读小社团共计活动资料五十份。研究结果和分析部分,研究者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要求,结合阅读小社团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对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行为、同伴交往行为和艺术创造行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同时分析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阅读小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中、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为更好地促进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该研究对教师提出的支持策略如下: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支持策略行动计划阶段:创设环境,耐心倾听行动实施阶段:关注过程,鼓励创编行动反思阶段:鼓励分享,提升总结二、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支持策略行动计划阶段:创设机会,鼓励合作行动实施阶段:榜样激励,正视冲突行动反思阶段:平行学习,同伴互评三、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力发展支持策略行动计划阶段:挖掘资源,走出课堂行动实施阶段:丰富材料,减少束缚行动反思阶段:正确评价,多元展示
二、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学前语言教育提质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
(二)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的意义 |
三、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的途径 |
(一)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能力 |
1. 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能力 |
2.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能力 |
(二)提升农村社区语言教育环境质量和优化农村社区教育资源 |
1. 增加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 |
2. 建立农村语言教育志愿者队伍 |
(三)改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2)家庭人口学特征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设计 |
2.1 数据来源 |
2.2 变量测量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K-M生存曲线 |
3.2 Cox模型分析结果 |
3.2.1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Cox模型 |
3.2.2 城乡分层下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Cox模型 |
3.2.3 性别分层下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Cox模型 |
4 讨论 |
4.1 城乡二元分化效应 |
4.2 资源代际传递效应 |
4.3 性别偏好(歧视)效应 |
5 结论与建议 |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指南》与《课程大纲》对幼儿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1.2 《指南》和《课程大纲》二者具有可比性 |
1.1.3 《指南》与《课程大纲》可相互借鉴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指南》的研究 |
1.2.2 关于《课程大纲》的研究 |
1.2.3 关于两岸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分析的对象 |
1.5.2 资料分析的方法 |
2 《指南》与《课程大纲》的颁布背景与研制过程的比较 |
2.1 《指南》和《课程大纲》颁布背景的比较 |
2.1.1 共同点 |
2.1.2 不同点 |
2.2 《指南》和《课程大纲》研制过程的比较 |
2.2.1 共同点 |
2.2.2 不同点 |
3 《指南》与《课程大纲》基本理念的比较 |
3.1 儿童观 |
3.1.1 共同点 |
3.1.2 不同点 |
3.2 学习观 |
3.2.1 共同点 |
3.2.2 不同点 |
3.3 教师观 |
3.3.1 共同点 |
3.3.2 不同点 |
4 《指南》与《课程大纲》内容与结构的比较 |
4.1 《指南》和《课程大纲》的编排表述 |
4.1.1 《指南》和《课程大纲》的基本框架 |
4.1.2 《指南》和《课程大纲》的表述形式 |
4.2 《指南》和《课程大纲》的年龄段划分 |
4.3 《指南》与《课程大纲》各领域对比 |
4.3.1 《指南》的健康领域和《课程大纲》的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 |
4.3.2 《指南》的语言领域和《课程大纲》的语文领域 |
4.3.3 《指南》的社会领域和《课程大纲》的社会领域 |
4.3.4 《指南》的科学领域和《课程大纲》的认知领域 |
4.3.5 《指南》的艺术领域和《课程大纲》的美感领域 |
4.3.6 《课程大纲》的情绪领域与《指南》中对应的内容 |
5 《指南》与《课程大纲》支持系统的比较 |
5.1 共同点 |
5.2 不同点 |
6 《指南》与《课程大纲》的异同总结 |
6.1 《指南》与《课程大纲》相同点 |
6.1.1 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
6.1.2 以幼儿为本,强调幼儿的经验建构过程 |
6.2 《指南》和《课程大纲》的差异 |
6.2.1 《指南》以幼儿为中心,《课程大纲》兼顾幼儿与社会文化 |
6.2.2 《指南》重视学习品质,《课程大纲》突出核心素养 |
6.2.3 《指南》简明易操作,《课程大纲》系统专业化 |
6.2.5 《指南》重视幼儿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培养 |
6.2.6 《课程大纲》部分内容稍显“小学化” |
7 讨论 |
7.1 两岸在文化上有共同的传承 |
7.1.1 两岸都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7.1.2 《课程大纲》的理念受到了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 |
7.1.3 《课程大纲》受到了西方哲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
7.2 两岸学前教育的发展呈现相似的脉络 |
7.2.1 “以幼儿为本”在实践上的偏离与回归 |
7.2.2 “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在政策上的突显 |
7.3 两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呈现了不同的状况 |
7.3.1 大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失衡与教育发展不均衡 |
7.3.2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疲弱与对核心素养的强调 |
7.4 人口特征的不同产生了学前教育发展需求的差异 |
7.4.1 大陆的人口特征增加了普及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
7.4.2 台湾地区生育率下降与学前教育追求卓越 |
7.4.3 台湾地区人口结构变化与《课程大纲》突显多元文化 |
8 研究建议 |
8.1 对大陆学前教育的建议 |
8.1.1 为《指南》构建更加完善的支持系统 |
8.1.2 为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
8.1.3 考虑大陆幼儿园课程中应有的议题 |
8.2 对台湾地区学前教育的建议 |
8.2.1 避免《课程大纲》专业性过强导致的生涩难懂 |
8.2.2 应重视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
8.2.3 考虑如何避免《课程大纲》的“小学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源于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
(二)源于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思考 |
(三)源于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
(三)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 |
(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语言特点的相关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广西民族地区 |
(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 |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1章 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
一、文字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图书的投放和使用 |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
二、实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设施设备的投放和使用 |
(二)区角材料的投放和使用 |
三、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语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
(二)师幼互动的状况 |
四、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 |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 |
第2章 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幼儿园设置阅读区,但投放的图书数量不足 |
(二)提供大型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设备的种类单一 |
(三)师幼互动情况良好,但教师的教学支持能力不高 |
(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但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资金支持与保障 |
(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
(三)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
第3章 改善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一、保障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增加图书的投放数量 |
(一)加大资金的投入与支持,设置评价管理制度 |
(二)提供充足的图书,完善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 |
二、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设备,创设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 |
(一)增加基础设备的种类,建立语言课程资源库 |
(二)布置丰富的文字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
三、强化教师语言课程资源的意识,提升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 |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语言课程资源观 |
(二)开展专业培训,提高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与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5)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源于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
(二)源于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价值 |
(三)源于对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文献的梳理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广西民族地区 |
(二)国家通用语言词汇 |
(三)师幼互动 |
四、文献综述 |
(一)师幼互动质量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三)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与工具 |
(五)研究程序 |
第1章 结果与分析 |
一、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现状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现状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相关分析 |
(二)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回归分析 |
第2章 讨论与结论 |
一、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有待提高,且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并存 |
(一)师幼互动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性 |
(二)师幼互动质量在教师学历、专业和幼儿园地理位置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呈良好年龄发展态势,且在各变量上差异显着 |
三、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密切相关 |
四、师幼互动部分领域能弱预测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 |
(一)教育支持及其反馈质量能显着弱预测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发展 |
(二)班级组织及其教学指导方式能显着弱预测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发展 |
(三)情感支持对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不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
第3章 研究启示 |
一、加强关注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提高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 |
二、重视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抓住发展黄金期 |
三、教师提高反馈质量,促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接受性词汇 |
四、教师优化教学指导方式,发展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现状研究 ——以楚雄州W县三所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语言集中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及落实政策的现实需要 |
二、W县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亟待改善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言教育活动 |
二、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 |
三、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活动目标的确定情况 |
一、制定目标的依据 |
二、目标的内容构成 |
第二节 活动内容的选择情况 |
一、选择内容的依据 |
二、内容的构成 |
第三节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
一、活动的手段 |
二、活动的方法 |
第四节 活动的评价情况 |
一、评价的主体 |
二、评价的内容 |
第三章 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
第一节 活动具有的优势 |
一、活动目标制定紧扣《指南》要求 |
二、活动内容注重前阅读与书写能力培养 |
三、活动组织上重视语言完整性 |
四、活动评价中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反思 |
第二节 活动存在的不足 |
一、活动目标制定方面的不足 |
二、活动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 |
三、活动组织方面存在的不足 |
四、活动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影响三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外在因素 |
一、没有政策性文件指引导致教育目标模糊 |
二、缺乏硬件设施阻碍教学游戏化 |
三、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加重教育内容“小学化” |
四、幼儿语言基础薄弱影响教学效果 |
第二节 内在因素 |
一、管理者观念守旧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
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影响语言教学质量 |
三、“小学化”的园所文化影响深远 |
第五章 改善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幼儿园的支持力度 |
一、资金支持 |
二、人员协调 |
三、加强监管力度 |
四、加大培训力度 |
第二节 提升校领导对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
一、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
二、更新管理模式,走科学保教之路 |
三、开展教研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
第三节 加强教师自身语言教育专业能力 |
一、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观,深化课程游戏化理念 |
二、丰富语言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水平 |
三、科学合理的组织幼儿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 |
第四节 提高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认识 |
一、家园共育,助力家长学习科学幼儿教育知识 |
二、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 B 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观察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影响留守幼儿认知发展的家庭语言环境因素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家庭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
1.1 看护人对幼儿语言认知发展的知识了解程度 |
1.2 语言输入的数量 |
1.3 语言输入的质量 |
2 留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
3 余论:进一步理论及应用研究的迫切性 |
(8)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计量学分析结果 |
(一)时间分布 |
(二)方法分布 |
(三)研究主体分布 |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热点及演变 |
(一)研究热点的分析 |
1.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呈现 |
2.研究热点的讨论 |
3.研究热点的内容分析 |
(1)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
(2)幼儿园语言教学 |
(3)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演变 |
1.演变历程的可视化呈现 |
2.演变历程的讨论 |
(1)研究初始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2)研究内容拓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 |
(3)研究内容深化阶段:2010年至2018年 |
四、未来研究的发展展望 |
(一)研究方法多样化 |
(二)研究主体多元化 |
(三)研究内容深入化 |
(四)研究对象均衡化 |
(五)准确把握幼儿语言能力的内涵与外延 |
(9)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研究 |
2.信息技术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3.存在的不足 |
4.信息技术环境下语言教学方法概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学前儿童 |
2.语言能力 |
3.信息技术环境 |
4.电子绘本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后天环境论 |
2.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1.问卷设计 |
2.调查的实施 |
(四)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1.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 |
2.幼儿所接触多媒体的基本情况 |
3.教师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培养意识情况 |
4.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现状 |
5.幼儿教育机构语言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 |
(五)调查结论 |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策略的构建 |
(一)教学活动分析 |
(二)学习者分析 |
(三)媒体选择策略 |
1.电子绘本策略 |
2.教育类APP的使用策略 |
3.多媒体策略 |
(四)活动策略 |
1.谈话活动策略 |
2.讲述活动策略 |
3.听说游戏活动策略 |
(五)教学方案设计 |
(六)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行动研究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的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行动研究小结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的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行动研究小结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过程 |
1.课前计划 |
2.教学行动的过程 |
3.观察分析 |
4.课后反思 |
5.行动研究小结 |
(四)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1.总结 |
2.反思 |
六、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的结论 |
1.幼儿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采用合理的语言教学活动策略 |
3.优化幼儿的语言学习环境 |
4.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有适当的度的把握 |
(二)研究的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第一轮行动研究详细教案 |
附录3 第二轮行动研究详细教案 |
附录4 第三轮行动研究详细教案 |
附录5 问卷cronbach Alpha系数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行动研究 ——以无锡市H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
二、幼儿阅读的社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
三、幼儿园社团研究的相对缺乏 |
四、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和实践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论文的研究趋势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确立 |
一、H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现状 |
二、H幼儿园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的确立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三节 研究资料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资料的分析 |
三、资料的可信度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场所 |
二、参与幼儿 |
三、参与教师 |
第五节 研究流程 |
一、准备阶段 |
二、实施、调整阶段 |
三、研究分析与写作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阅读小社团之“千千静听” |
一、“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介绍 |
二、“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活动计划 |
三、“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网络图 |
四、“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活动实施 |
五、“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活动观察 |
六、“千千静听”阅读小社团活动反思 |
第二节 阅读小社团之“金话筒” |
一、“金话筒”阅读小社团介绍 |
二、“金话筒”阅读小社团活动计划 |
三、“金话筒”阅读小社团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网络图 |
四、“金话筒”阅读小社团活动实施 |
五、“金话筒”阅读小社团活动观察 |
六、“金话筒”阅读小社团活动反思 |
第三节 阅读小社团之“三味书屋” |
一、“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介绍 |
二、“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活动计划 |
三、“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网络图 |
四、“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活动实施 |
五、“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活动观察 |
六、“三味书屋”阅读小社团活动反思 |
第四节 阅读小社团之“巧手天地” |
一、“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介绍 |
二、“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活动计划 |
三、“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网络图 |
四、“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活动实施 |
五、“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活动观察 |
六、“巧手天地”阅读小社团活动反思 |
第五节 阅读小社团之“星光剧院” |
一、“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介绍 |
二、“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活动计划 |
三、“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网络图 |
四、“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活动实施 |
五、“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活动观察 |
六、“星光剧院”阅读小社团活动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
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资源分布网络图 |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要求 |
三、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行为的案例分析 |
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
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资源分布网络图 |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要求 |
三、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案例分析 |
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研究与分析 |
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力资源分布网络图 |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要求 |
三、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行为的案例分析 |
四、幼儿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阅读小社团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二、阅读小社团促进了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
三、阅读小社团促进了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全面 |
二、阅读小社团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技能有待提高 |
第三节 研究建议 |
一、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支持策略 |
二、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支持策略 |
三、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艺术创造力发展支持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 A:活动介绍 |
附录 B:活动地图 |
附录 C:幼儿自主报名表 |
附录 D:活动名单 |
附录 E:观察记录表 |
四、农村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幼儿语言教育提质发展初探[J]. 陈雪芸.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4)
- [2]家庭人口学特征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J]. 林进龙,刘天俐,陈功. 人口与发展, 2021(04)
-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比较研究[D]. 周澔頔.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D]. 黎娟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广西民族地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的关系研究[D]. 郑孙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中教育活动现状研究 ——以楚雄州W县三所幼儿园为例[D]. 白旺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影响留守幼儿认知发展的家庭语言环境因素研究综述[J]. 肖文.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0(01)
- [8]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闵兰斌,岳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0(04)
- [9]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策略研究[D]. 王佳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阅读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行动研究 ——以无锡市H幼儿园为例[D]. 周玲莉. 江苏大学, 2020(05)
标签:学前教育论文; 语言能力论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论文; 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