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荣科[1](2021)在《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目前,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房建、公路及市政等城市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预制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尚缺乏活跃的研究及应用。在软土地区,以往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中,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在进行预制桩设计时通常不考虑天然土层参与和分担上部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得设计安全度较大、整个工程偏于安全,进而使工程在投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应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闸站地基处理设计很有必要,可达到“物尽其用”和减少工程投资的效益。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就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广义复合地基基本定义和分类原则,概述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几个常用概念,且介绍了刚性桩(预制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说明了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思路。(2)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闸站工程稳定计算进行了常规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依据桩基础计算方法完成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说明。(3)联系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预制桩复合地基和闸站底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研究了荷载效应下预制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预制桩体的力学性能,并比较了预制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桩基设计的沉降值。(4)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闸站底板结构的作用,研究不同工况下底板-桩-桩间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外荷载、桩间土层刚度、预制桩刚度以及闸站底板刚度的变化对预制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及桩间土荷载分担份额产生的影响,并就相关影响参数做了曲线拟合,得出了与之对应的变化规律。
马雪涛[2](2021)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现有土地的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超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以及在沿海地区,由于软土的存在,地基承载低等原因使得工程需要更高地基承载力。大直径超长桩已被广泛应用工程中并且更好地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但目前对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尚未充分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超长桩的工作性状和受力机理以及超长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阜阳华润中心桩基静载试验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围绕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超长大直径灌注桩静载试验,得出该地区的超长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性能和沉降规律。(2)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超长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与试桩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较好的反映了数值模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荷载沉降曲线、轴力分布曲线、桩侧摩阻力曲线研究分析该地区单桩的承载性状。研究分析发现,对于超长桩来说,侧阻力从桩顶开始逐渐起作用,并且早于端阻力发挥;当荷载较大时,桩端阻力才开始发挥效应,桩侧阻力发挥也充分,桩身上部分承担着较大的荷载,其自身轴力远小于桩上身。(3)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影响。分析得出桩长与桩径可以显着的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但在桩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的选择最优的长径比来最大限度提高桩基承载力。桩身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正相关,桩身强度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实现,不能盲目增加强度浪费材料,满足桩身强度条件即可。土体模量的增加可以减少了桩土相对模量比,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桩周土的摩擦角和粘聚力对超长桩沉降有一定的影响。在加载初期时,对桩基沉降曲线几乎无影响,在加载后期时,两者的变化对桩基的沉降曲线有了影响。并介绍了桩基有效桩长和桩周土体的沉降分布规律如同一个倒圆锥体。(4)利用有限差软件模拟分析水平受荷桩的承载性能。分别从长径比、土体弹性模量、桩自身弹性模量方面对超长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分析探讨。研究发现桩径对桩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大,桩身模量与土体弹性模量对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桩基设计时,合理的增加桩径、提高桩的强度、以及改变上部分土体模量等因素,可以很好的提高桩基的水平承载性能。图[45]表[11]参[60]
李风丽[3](2020)在《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复合疏桩基础是以降低基础沉降量为目的,考虑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按控制沉降量为原则来确定所需的用桩数量。目前,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还须要有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以及地区经验作为技术支撑。选择何种桩型作为复合疏桩基础最为有利,哪一种桩基形式能更好的发挥减沉目的是减沉理论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扩底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桩身刚度大、能承受较大竖向荷载、沉降小等优点。基于扩底桩的各种优势,本论文将其应用到减沉理论中,融合两者的特点,这样即可充分利用扩底桩基础的优势,又可以有效发挥其在复合疏桩基础中的主导地位,起到合理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本文以复合疏桩基础理论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初步开展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建立多种分析工况,分别制作由直桩及扩底桩组成的单桩承台、三桩承台、四桩承台、六桩承台,模拟各工况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过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受力性能及影响规律。2、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多种分析工况,分别建立直桩及扩底桩组成的单桩承台、三桩承台、四桩承台,模拟各工况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过程,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整理分析,研究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受力性能及影响规律。3、总结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及其沉降影响因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扩底群桩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可知:1、对单桩不同工况的受荷变形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桩端沉降小,持力性能高;扩底桩承台基础的承载力比直桩基础的高,扩底桩比直桩更能有效控制基础的沉降量;扩底桩由于有扩大头存在,桩端尺寸比直桩大,因此扩底桩对桩下地基土的压缩影响范围也比直桩更大。2、对群桩承台不同工况的受荷变形过程来说,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扩底桩的承载性能明显优于直桩,扩底桩比直桩具有更多的承载性能安全储备;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桩底土不断压缩密实,扩底桩由于扩大头的存在,较好的分散了桩端的应力,故扩底桩的桩端阻力比直桩略小。
钟宣[4](2020)在《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类工程的兴建,已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岩溶地区兴建工程,而各种不良地质问题也伴随而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地基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岩溶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虽有,但在岩溶场地应用稳定性评价方面还是十分的缺乏。除此之外,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沉降变形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阅览文献资料,结合桂林地区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和理论基础上对桂林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的研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就此,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上提供一些参考价值:(1)对CFG桩复合地基三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2)分析两种典型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公式;(3)总结了稳定因素对覆盖岩溶临空面及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从定性到定量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溶洞顶板稳定性的评价方法;(4)对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三种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简明性进行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更为适用;通过静载荷试验沉降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公式计算结果相对规范法更加优越,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行性,可用于工程实践中。(6)CFG桩复合地基与桩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时,不仅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复打措施也保证了稳定性,同时,突出了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骆干[5](2019)在《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量的软土层,土层多是深度达20-60米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多层分布且厚度不均,类型多、成因复杂。由于这些软土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为了满足需求,大量的基建项目不断在建设。软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可压缩性大等特性,造成其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质差、固结时间长等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针对既有建筑物下深厚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些工程问题,如沉降过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应因地制宜提出加固深厚淤泥地基的处理方法。插芯桩是由强度较高的芯桩和水泥土桩体两部分构成的,复合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提高靠水泥土桩体侧面和底面较大的面积来实现,较高强度的桩芯来弥补水泥桩体的强度的不足。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无挤土效应,对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的影响小,机具施工灵活便捷等特点。本文依托某能源发展化工厂区深厚软土填石地基加固项目,基于既有建筑下深厚软土填石地基沉降过大引起的上部结构建筑物的的灾害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静载试验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竖向荷载下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的桩基础承载特性及变形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不同插芯深度的现场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竖向荷载下等截面桩、不同插芯深度荷载—沉降、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钢管插入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钢管不同插入深度、旋喷桩的厚度、旋喷桩弹性模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在满足承载力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插入深度有助于节省经济效益;旋喷桩弹性模量的改变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旋喷桩的桩径在400mm比较合适;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科学合理性,揭示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确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3)通过改变插芯组合桩的插入深度,研究各参数对插芯组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已有新型组合桩的研究成果提出其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4)建立管廊所在区域组合桩加固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加固后的地基的整体沉降变形规律,得出其沉降变形简化计算公式,并据此进行初步工后沉降预测分析。
万志辉[6](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薛玉洁[7](2016)在《复合桩基在采空区建构筑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基础通常采用筏板基础和整体柔性复合地基,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整体柔性复合地基承载力低、抗剪能力弱、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将复合桩基技术应用到采空区地基基础中,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复合桩基在残余变形影响下的承载特性,以判断复合桩基在采空区地基基础应用的可行性,并进行采空区复合桩基影响因素研究,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复合桩基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如下:(1)与正常情况相比,采空区正负曲率变形(半径为±10000m)对复合桩基承载性能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小,对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和角桩受力状态的影响较大。(2)曲率半径为±10000m时,与常规桩基(3d桩距)和复合桩基(7d桩距)相比,复合桩基(6d桩距)在承载能力、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土应力比方面呈现出优势,即复合桩基(6d桩距)在采空区地基基础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3)曲率半径为-10000m时,土体弹性模量、桩长、桩径三个因素对复合桩基沉降及差异沉降、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与正常情况基本一致,对桩体、土体的应力分布以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与正常情况存在差别。(4)负曲率变形作用下,土体弹性模量对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影响较大,同时发现片面增大土体弹性模量,并不能显着提高土体承载能力。(5)负曲率变形作用下,复合桩基设计中存在最佳桩长和桩径范围,考虑经济性,桩长在810m、桩径在0.60.8m时,桩侧摩阻力发挥充分,桩体、土体荷载分担均匀,复合桩基承载性能较好。实际工程桩基设计时需结合地质情况等综合确定。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薛江炜[9](2013)在《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桩伴侣是中国发明专利桩头的箍与带箍的桩(200710160966.1)的俗称:桩头侧而上下一设定高度范围设置一闭合环形箍,箍的内径大于桩头的外径,箍与桩是分开的,桩与桩头的箍通过桩间土和垫层的传力来协同工作,组合成带箍的桩。:因其具有对桩竖向支承刚度简单灵活调整的属性,其专业学术名称为“变刚度桩”。为了深入了解桩伴侣的作用机理和承载性状,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创新和结论包括:(1)人为地将桩土共同受力体的某些环节削弱或增强,可改变共同工作的方式,使承载和沉降性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工程上可以接受的较大总体沉降与较小差异沉降和较小工后沉降,从而极大地促进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上的巨大节约。(2)以相对的深和浅来划分基础类型不尽合理,而用“直接基础”和“间接基础”的表述来划分基础类型更加合理,传统上“深基础”与“浅基础”的表述可以特指基础的埋深或相对埋深;直接基础可简单定义为能够直接将荷载传递到上层天然地基的基础;间接基础也可定义为穿过上部持力层将荷载传递到下部持力层并间接影响上层天然地基的基础。显然,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同时包含了地基与地基两方面的因素,更客观地反映地基与基础之间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3)“用沉降量换承载力”的等价说法或具体解释是地基承载的良性循环,即“上部荷载增大→压实地基土→地基土性质改善→可以承担更大的荷载→进一步压实地基→地基土性质更加改善→……”,现有研究没有或没有充分考虑作用于滑移线上的附加应力对抵抗剪切滑动的贡献;桩伴侣可减小直接基础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风险。(4)选择适宜的滑移线可以将地基承载力问题转化为倾覆问题来研究;有桩伴侣的地基基础非常符合较小刚体位移的“圆弧滑动和向下冲剪”假设,滑移线是以基础底板宽度为直径的一个半圆,圆心位于基础底板的中心,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以符拉蒙的附加应力解答推导出考虑附加应力和土自重的滑移线上土剪力对基底中心抵抗力矩的解析解,将所有的倾覆力矩归结为等效偏心,得到了评价地基承载力的等效偏心法,与通常的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同,等效偏心法不仅考虑上体性质、基础宽度、埋深等因素,同时考虑了上部结构的等效偏心来综合计价地基承载力,不同的等效偏心对应不同的地基承载力值,等效偏心越小则承载力越人,经初步对比,不考虑地震等水平荷载形成的等效偏心因素,在静力荷载下太沙基公式的极限承载力所对应的相对等效偏心ΔF/B在0.154左右,而承载力标准值所对应的相对等效偏心ΔF/B在0.188左左右:以等效偏心法分析了桩伴侣“止沉”与“止转”的计算思路,中桩对于“止转”力矩的贡献很小,基桩设置应当重点加强边桩、角桩。(5)论述了间接基础的缺点;进行了复合桩基优化设计对间接基础改进的局限分析;提出个别安全系数的概念解释和质疑常规变刚度调平“内强外弱”的结果,指出当只有基础底板沉降均匀这唯一的一个控制参数时,间接基础调平只能调整桩下部支承刚度的单一手段是产生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调平的结果不符合常理的重要原因,是用降低个别安个系数为代价换取了基础底板沉降均匀;桩伴侣具有调整桩上部支承刚度的能力,可均匀布桩、甚至局部加强边桩、角桩,增大抵抗整体倾覆的能力,适当调整桩顶与基础底板的距离,即边桩、角桩预留沉降大一些,中桩预留沉降小些就可以实现变刚度调平。(6)比较分析了桩伴侣的类似技术,桩伴侣具有类似技术的优点,且减震隔震,同时起到向土传递水平力、对桩阻隔水平力的双重作用,并且增大了基础底板的刚度;应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时,应当注意地下室井坑破坏隔震、褥垫层模量影响隔震对其抗弯、抗剪能力较低的桩的水平承载产:生的不利因素,此外,常规采用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还存在反力“被平均”、基础既不经济又不安全、“流动补偿”导致垫层流失等缺点(7)按照有限元收敛准则判断桩伴侣的极限承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限元模拟和现场实测证明伴侣对于按照传统方法判定承载力的无显着影响,桩伴侣承载力的提高依赖于沉降量的增大和土塑性的充分发挥,需要打破土原有的本构关系并建立新的体系,有限无软件本质上难以模拟出现“拐点”的“止沉”曲线,最好的方法还是试验;研究了刚柔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时设置伴侣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设置伴侣后桩顶应力大幅度减小,伴侣附近桩间上的应力大幅度提高,证实伴侣较好地起到了替桩头分担荷载作用,伴侣的作用可解释为由于桩顶向上刺入垫层发生剪胀增大了垫层的内摩擦角,也可以理解为由于伴侣的约束作用增大了桩顶上方垫层上柱受到的被动土压力。(8)提出了整合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以位移调节装置试验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建议复合地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修改为:“仅采用褥垫层技术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混凝土桩应采用摩擦型桩,如果有可靠措施能够保证桩上相继同时共同工作时,桩顶与基础底板之间的上或垫层不会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或其他滑移型的破坏,则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混凝土桩应采用端承效果好的桩型,桩端尽量落在好土层上”;推导了桩伴侣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只要下部持力层稳定安全系数总能保证大于等于2,表明桩伴侣的安全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建议对于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建议用适度的不均匀沉降作为检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外部荷载,以“抵抗不均匀沉降指数”来衡量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设计质量水平;提出“最小配桩率”概念;桩伴侣具有“止沉”的沉降特性,沉降主要由上部地基上的压缩引起,影响深度小的直接原位压板试验得到的极限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可能会比较接近,可直接作为沉降量预测的依据,提出“整体倾斜”极限状态的概念做为变刚调平“概念设计”的实用方法;应用桩伴侣对某处理基桩缺陷事故案例合理方案进行优化,减薄承台,取消片石找平层,提出一项“桩姐妹”的方案,使作为直接基础的桩能够承受上拔拉力,提出了现浇伴侣的施工方法。(9)建议将承台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小或地基土约束力差的低承台桩基称为“非典型高承台桩基”,将其从“典型的低承台桩基”中细分出来;当不改变直接基础的属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桩伴侣的改进证实:伴侣是承台向地基土传递水平荷载的可靠媒介,即使承台与土之间摩擦力小,也可大幅度减小基桩的应力和位移,对于桩身范围地基土模量低的“非典型高承台桩基”的水平承载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低承台桩基的水平承载性状本质上取决于桩间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使用桩伴侣,桩顶与基础底板预留沉降空间就可以将传统的桩基础由间接基础改造为直接基础,有限元数值模拟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大幅度降低;设置伴侣后可取消褥垫层;桩与承台脱离开,更加促进了伴侣作用的发挥:伴侣自身受到的内力较大,且较为复杂;罕遇地震时伴侣可作为耗能构件(?)先牺伴侣
郭瑞,吴德坤[10](2012)在《关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快速的扩张着,而作为基础行业的建筑业也不可避免的快速发展中,并且由于现在各个企业都把自己的利润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了首位,这就促进了很多新型的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什么,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二、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有限元法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
1.2.3 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4 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几个常用概念 |
2.2.1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
2.2.2 复合地基几个常用概念 |
2.3 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
2.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 |
2.3.4 垫层在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工程的效用 |
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2 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3 闸站预制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2.5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2.5.1 优化理论 |
2.5.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闸站预制桩基常规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资料 |
3.1.2 闸站布置设计 |
3.2 常规桩基础设计 |
3.2.1 桩基承载力计算 |
3.2.2 桩基沉降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闸站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 |
4.1 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4.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3 计算实例模型及参数 |
4.3.1 计算实例模型 |
4.3.2 材料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 |
4.3.3 作用效应及计算工况 |
4.4 预制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4.4.1 预制桩复合地基位移分析 |
4.4.2 预制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3 预制桩桩体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5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向承载力分析 |
4.5.1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4.5.3 预制桩水平向承载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桩复合地基与闸站底板相互作用分析 |
5.1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
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1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相互作用性状分析 |
5.3.1 外荷载的影响 |
5.3.2 地基土层刚度的影响 |
5.3.3 预制桩刚度的影响 |
5.3.4 底板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发展概述及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长大直径桩承载特性机理分析 |
2.1 超长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
2.2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2.3 桩基水平承载研究分析 |
2.3.1 水平承载单桩的机理 |
2.3.2 水平承载单桩的工作性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3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3.4 超长大直径桩静载荷试验 |
3.4.0 试桩方案 |
3.4.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数值模拟分析 |
4.1 FLAC3D软件基本介绍 |
4.1.1 有限差分法特点 |
4.1.2 FLAC3D计算分析步骤 |
4.1.3 桩土系统本构模型的选取 |
4.1.4 桩-土接触面 |
4.2 超长桩的模型建立 |
4.2.1 工程土层参数 |
4.2.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3.1 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
4.3.2 超长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
4.4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桩长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2 桩径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3 桩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4 桩侧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5 桩周土体摩擦角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6 桩侧土体黏聚力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7 桩端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5 单桩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
4.6 单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
4.7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分析 |
4.7.1 有效桩长特点及确定方法 |
4.7.2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模拟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参数与有限差分模型 |
5.2.1 计算参数 |
5.2.2 有限差分模型水平加载 |
5.3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
5.3.1 水平荷载—位移曲线 |
5.3.2 桩身侧向位移和桩身弯矩 |
5.4 超长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
5.5 超长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长径比对超长桩水平承载性的影响 |
5.5.2 桩身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
5.5.3 土层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疏桩减沉机理的研究与发展动态 |
1.2.1 疏桩减沉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疏桩减沉机理的试验研究现状 |
1.2.3 疏桩减沉机理的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 桩基承台的研究与发展动态 |
1.3.1 桩基承台的研究现状 |
1.3.2 桩基承台的试验研究现状 |
1.3.3 桩基承台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基-承台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模型试验基本理论 |
2.2.1 相似理论 |
2.2.2 相似准则 |
2.2.3 试验相似比设计 |
2.3 试验方案 |
2.3.1 模型箱及加载装置 |
2.3.2 模型桩的制作与布置 |
2.3.3 承台的制作 |
2.3.4 地基土及相关参数确定 |
2.3.5 荷载模拟及加载方案 |
2.3.6 数据采集系统 |
2.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桩顶位移 |
2.4.2 桩底端阻力的分析 |
2.4.3 桩下地基土应力的分析 |
2.4.4 承台下土压力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基-承台基础竖向承载性状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简介 |
3.2.1 Abaqus简介 |
3.2.2 Abaqus在岩土中的应用 |
3.3 本构关系 |
3.3.1 土体本构模型 |
3.3.2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基本假定 |
3.4.2 建模的基本参数 |
3.4.3 相互作用的设置 |
3.4.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3.5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
3.6 不同类型桩基承台对比分析 |
3.6.1 桩顶位移 |
3.6.2 桩下地基土压力 |
3.6.3 桩身轴力 |
3.6.4 承台底土压力 |
3.6.5 桩端土压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讨论及工程实例分析 |
4.1 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
4.1.1 常规等代实体深基础法 |
4.1.2 建筑桩基规范法 |
4.1.3 经验近似公式 |
4.1.4 沉降计算原则与简化 |
4.1.5 目前复合沉降计算存在问题 |
4.2 复合桩基中基桩工作性状 |
4.2.1 桩侧摩阻力的工作性状 |
4.2.2 桩端阻力随沉降的发挥性状 |
4.3 群桩沉降控制理论 |
4.3.1 沉降控制原则 |
4.3.2 实用比例原则 |
4.4 复合桩基计算实例 |
4.4.1 工程地质资料 |
4.4.2 计算所用承台概况 |
4.4.3 对比计算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4)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岩溶的分布 |
1.1.2 岩溶地区工程隐患 |
1.2 复合地基的概述 |
1.3 CFG桩复合地基 |
1.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
1.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1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4.2 试验研究现状 |
1.4.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桂林岩溶地区工程性质分析 |
2.1 桂林市自然地理概况 |
2.2 桂林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2.3 桂林地区岩溶地基不良地质现象 |
2.3.1 溶洞 |
2.3.2 土洞 |
2.3.3 岩溶塌陷 |
2.3.4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 |
2.3.5 基岩面起伏(溶槽、溶沟) |
2.4 桂林岩溶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3.1.1 置换作用 |
3.1.2 排水固结作用 |
3.1.3 振动挤密作用 |
3.1.4 桩土约束作用 |
3.1.5 褥垫层的作用 |
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计算 |
3.2.1 概述 |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1 概述 |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方法 |
3.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分析 |
4.1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 |
4.1.1 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问题 |
4.1.2 桩端下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
4.2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因素分析 |
4.2.1 溶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2 土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3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 岩溶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1 复合地基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2 复合地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4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
4.4.1 桩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4.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及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CFG桩复合地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
5.4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CFG单桩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4.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5 CFG桩复合地基强度及变形计算 |
5.5.1 对工程案例进行承载力计算 |
5.5.2 对工程案例进行沉降变形计算 |
5.5.3 CFG桩复合地基几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6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对比分析 |
5.6.1 受力情况对比分析 |
5.6.2 上部荷载传递路径对比分析 |
5.6.3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5.6.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5.6.5 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
2.1 概述 |
2.2 普通桩基理论 |
2.2.1 竖向抗压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2.2 竖向抗压桩的桩基沉降计算 |
2.3 变截面桩基理论分析 |
2.3.1 变截面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3.2 变截面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
2.4 插芯组合桩桩基理论分析 |
2.4.1 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4.2 插芯组合桩的承载力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工程应用背景 |
3.1 工程应用背景 |
3.1.1 地质资料 |
3.1.2 地层分布 |
3.1.3 工程现场灾害情况 |
3.2 插芯组合桩加固设计方案 |
3.3 插芯桩体现场加固施工关键技术 |
3.3.1 加固原理 |
3.3.2 现场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
3.3.3 实际工程应用案列 |
3.3.4 插芯组合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1 现场试验研究 |
4.1.1 试验目的 |
4.1.2 检测数量 |
4.1.3 试验加载装置 |
4.1.4 试验加载方法和沉降观测 |
4.1.5 受检桩情况 |
4.1.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加固区工后沉降的自动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监测目的 |
4.2.2 监测方法和原理 |
4.2.3 监测设备 |
4.2.4 测点布置 |
4.2.5 数据反馈 |
4.2.6 沉降稳定性评价原则 |
4.2.7 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 |
4.2.8 管廊稳定性评价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插芯桩承载和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Midas gts-nx软件简介 |
5.1.1 Midas gts-nx软件的特点 |
5.2 单桩承载力数值计算 |
5.2.1 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
5.2.2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3 边界及荷载条件 |
5.2.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 基于GTS-NX软件的插芯组合桩受力因素分析 |
5.3.1 高压旋喷桩弹性模量变化影响 |
5.3.2 高压旋喷桩厚度变化影响 |
5.3.3 钢管桩插入深度变化影响 |
5.3.4 桩土荷载分担比 |
5.4 管廊下多桩基础整体加固处理数值模拟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不同桩间距插芯组合桩及土体沉降 |
5.4.2 加固区附近土体沉降 |
5.4.3 加固后整体沉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
2.3.4 计算实例 |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模型制备 |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压浆试验分析 |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荷载-沉降关系 |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
4.2.3 试桩静载试验 |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
4.3.3 试桩静载试验 |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1 统计分析方法 |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
5.4.1 压浆量设计 |
5.4.2 压浆压力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
6.2.3 计算实例 |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
6.3.3 模型参数取值 |
6.3.4 工程实例分析 |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
作者简介 |
(7)复合桩基在采空区建构筑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复合桩基及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1 复合桩基 |
2.2 有限单元法 |
2.3 ABAQUS6.12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空区复合桩基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复合桩基影响因素研究 |
4.1 土体弹性模量对复合桩基影响分析 |
4.2 桩长对复合桩基影响分析 |
4.3 桩径对复合桩基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概况 |
5.3 地基加固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
1.1 建设成就 |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
1.2 展望 |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 高性能材料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
2.1.3 小结 |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
3 作用及分析 |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
3.1.1 研究现状 |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
3.1.1. 2 第1类模型 |
3.1.1. 3 第2类模型 |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1.4 研究发展方向 |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
3.1.5 小结 |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
3.2.1. 1 温度场 |
3.2.1. 2 梯度温度 |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
(2) 最大温差值 |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
3.2.4 小结 |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
3.3.2 非线性分析 |
3.3.3 多尺度建模 |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
4.2 桥梁性能设计 |
4.2.1 安全性能设计 |
4.2.2 使用性能设计 |
4.2.3 耐久性能设计 |
4.2.4 疲劳性能设计 |
4.2.5 景观性能设计 |
4.2.6 生态性能设计 |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
5.2.1 研究现状 |
5.2.1. 1 静力性能 |
5.2.1. 1. 1 承载力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 |
5.2.1. 1. 2 刚度 |
5.2.1. 2 动力性能 |
5.2.1. 2. 1 自振特性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2. 2 车致振动 |
5.2.1. 2. 3 风致振动 |
5.2.1. 2. 4 地震响应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
5.2.1. 3 经时行为 |
5.2.1. 3. 1 疲劳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3. 3 耐久性能 |
5.2.1. 4 状态评估 |
5.2.2 发展前景 |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
6 桥梁防灾减灾 |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
(1) 现场实测 |
(2) 风洞试验 |
(3) CFD方法 |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
(1) 颤振 |
(2) 涡激振动 |
(3) 抖振 |
(4) 驰振 |
(5) 斜拉索风雨振 |
6.2.3 临时结构抗风 |
(1) 设计风速 |
(2) 风力系数 |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
6.2.5 CFD分析 |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
6.5.1. 1 研究回顾 |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
7.3.2 大型钢管桩 |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
7.3.6 偏斜缺陷桩 |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
8.1.1 SHMS的设计 |
8.1.2 数据获取 |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
8.1.3 数据管理 |
8.1.4 数据分析 |
8.1.4. 1 信号处理 |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
8.1.4. 3 系统建模 |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
8.1.7 维修养护决策 |
8.1.8 标准规范 |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
9 其他 |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
9.1.1 研究概况 |
9.1.2 发展方向 |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
(1) 级配设计 |
(2) 路用性能 |
(3) 疲劳断裂特性 |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9.4.1 高性能计算 |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
9.4.1. 3 抗震分析 |
9.4.1. 4 计算风工程 |
9.4.1. 5 船撞仿真 |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
9.4.2 结构试验 |
9.4.3 健康监测 |
9.4.4 建筑信息模型 |
9.4.5 虚拟现实技术 |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
1 0 结语 |
(9)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桩伴侣的“发明路径” |
1.2.1 “桩前时代” |
1.2.2 改变桩身的横断面 |
1.2.3 狭义改变桩身的纵断面 |
1.2.4 在桩脚(桩的底端)上做扩大头 |
1.2.5 广义改变桩身 |
1.2.6 宏观上改变桩身 |
1.2.7 对竖向增强体“长相”的思考和启发 |
1.3 地基基础新的分类方法:直接基础和间接基础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对地基承载力的再认识以及桩伴侣对直接基础的优化 |
2.1 地基承载力研究综述和存在的问题 |
2.1.1 假设对数螺旋滑移线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典方法 |
2.1.2 基于对数螺旋滑移线假设的理论“扬弃” |
2.1.3 假设圆弧滑移线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
2.1.4 思考讨论 |
2.1.4.1 滑移线形式是否可能因“弹性核”破裂而改变? |
2.1.4.2 绝对对称均匀体系的假设是否合理? |
2.1.4.3 (?)移线是否具有工程意义? |
2.1.4.4 (?)力对滑线上土剪应力的贡献能否被忽略? |
2.1.4.5 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地基破坏形式产生影响探讨 |
2.2 评价地基承载力新方法“等效偏心法”的推导过程 |
2.2.1 “圆弧滑动和向下冲剪”假设 |
2.2.2 直接基础所假设的圆弧滑移线 |
2.2.3 滑移线上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
2.2.4 滑移线上土的附加应力 |
2.2.5 滑移线上土的剪力对基底中心的抵抗力矩 |
2.2.6 矩倾覆力矩和地基基础承载力分析 |
2.3 “等效偏心法”与其他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对比 |
2.4 桩伴侣“止沉”与“止转”的计算思路和基桩设置的讨论 |
2.4.1 桩伴侣“止沉”验算的计算思路 |
2.4.2 桩伴侣“止转”控制的计算思路 |
2.4.3 直接基础中基桩设置的探讨 |
第三章 间接基础存在的问题和引入“伴侣”的改进 |
3.1 间接基础的优点和缺点 |
3.1.1 间接基础的优点 |
3.1.2 间接基础的缺点 |
3.1.2.1 上部天然地基土承压能力难以利用 |
3.1.2.2 桩先于地基土趋向于极限状态 |
3.1.2.3 “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难以消除 |
3.1.2.4 荷载-沉降曲线突变、陡降、非渐进破坏 |
3.1.2.5 应力最大的部位约束最小 |
3.2 复合桩基优化设计对间接基础改进的局限分析 |
3.2.1 复合桩基的应用范围有限 |
3.2.2 复合桩基的可靠度取决于天然地基 |
3.2.3 变刚度调平降低了个别安全度 |
3.3 褥垫层复合地基技术对间接基础改进的缺陷分析 |
3.3.1 地下室井坑破坏隔震 |
3.3.2 褥垫层模量影响隔震 |
3.3.3 反力“被平均”,基础既不经济又不安全 |
3.3.4 “流动补偿”导致垫层流失 |
3.4 与桩伴侣类似技术研究综述与对比分析 |
3.4.1 桩顶预留净空技术 |
3.4.2 桩端位移调节装置 |
3.4.3 桩帽(桩头部扩大) |
3.4.4 基桩的防震构造 |
3.4.5 减震隔震的其他类似技术 |
3.4.5.1 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 |
3.4.5.2 柔性桩隔震消能体系 |
3.4.5.3 承台与桩的柔性连接结构 |
3.4.6 桩身局部缓冲的其他类似技术 |
3.4.6.1 结构灌浆桩-套筒连接 |
3.4.6.2 桩“扣眼”(Buttonholed) |
3.4.6.3 桩“套袖”(Sleeved Pilc) |
3.5 桩伴侣对间接基础改进方式的探讨 |
3.5.1 不改变间接基础属性的改进方式 |
3.5.2 将间接基础改造为直接基础改进方式 |
第四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伴侣工作性状研究 |
4.1 基于计算不收敛准则的桩伴侣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4.1.1 计算模型 |
4.1.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4.1.3 数值模拟“止沉”理论的拐点 |
4.2 桩伴侣竖向承载计算初探 |
4.2.1 刚柔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时设置伴侣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4.2.2 桩伴侣的直接基础承载力公式 |
4.2.3 桩伴侣承载力公式的试验例证 |
4.3 桩伴侣安全度评价初探 |
4.3.1 桩伴侣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推导 |
4.3.2 土与桩利用系数的讨论 |
4.3.3 建筑工程抗震减灾对策的思考 |
4.4 桩伴侣沉降量研究初探 |
4.4.1 直接原位土压板试验确定平均沉降 |
4.4.2 伴侣桩静载荷试验复核承载力和平均沉降 |
4.4.3 以“整体倾斜”极限状态计算各桩的桩顶标高 |
4.5 桩伴侣在处理基桩缺陷事故中的“应用”一例 |
第五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伴侣工作性状研究 |
5.1 研究基桩水平承载性状和概念抗震的重要性 |
5.1.1 日本国对低承台桩基震害的认识和实例 |
5.1.2 关于桩是否承担水平力的讨论 |
5.1.3 引入非典型高承台桩基的概念 |
5.2 非典型高承台桩基与带伴侣的桩工作性状比较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5.2.2.1 模拟非典型高承台桩基状况之一:改变承台和地基土间摩擦系数 |
5.2.2.2 模拟非典型高承台桩基状况之二:改变桩身范围土弹性模量的比较 |
5.2.3 规范对非典型高承台桩基的考虑 |
5.2.4 本节结论 |
5.3 水平荷载作用下带伴侣的桩工作性状数值分析 |
5.3.1 计算模型 |
5.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5.3.2.1 低承台桩基桩径变化的比较 |
5.3.2.2 伴侣直径变化的比较 |
5.3.2.3 桩顶与承台构造形式变化的比较 |
5.3.2.4 褥垫层与伴侣的比较 |
5.3.2.5 伴侣高度变化的比较 |
5.3.3 本节结论 |
5.4 伴侣与承台工作性状的的初步分析 |
5.4.1 承台工作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
5.4.1.1 水平荷载方向的应力和位移比较 |
5.4.1.2 竖向荷载方向的应力比较 |
5.4.1.3 总体应力强度比较 |
5.4.2 伴侣工作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
5.4.2.1 水平荷载方向的应力和位移比较 |
5.4.2.2 第一主应力S1比较 |
5.4.2.3 总体应力强度比较 |
5.4.2.4 剪应力比较 |
5.4.2.5 竖向荷载方向的应力比较 |
5.4.3 伴侣与承台之间的工作性状综合比较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桩头的箍与带箍的桩 |
附录2:一种改变桩受力状态的方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附件 |
(10)关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 |
2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
2.1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分析 |
2.2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桩及地基承载力的分析计算 |
2.3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基础梁设计分析 |
结语 |
四、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 于荣科. 扬州大学, 2021(08)
- [2]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D]. 马雪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D]. 李风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D]. 钟宣.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5]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D]. 骆干. 广州大学, 2019(01)
- [6]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7]复合桩基在采空区建构筑物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 薛玉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9]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D]. 薛江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10]关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中的应用[J]. 郭瑞,吴德坤. 门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