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期末练习Ⅱ

学校管理心理学期末练习Ⅱ

一、学校管理心理期末练习Ⅱ(论文文献综述)

于华[1](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应用研究 ——以S大提升新生考试效能小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关于大学新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应用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S大学大一新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问卷调查,对个别考试焦虑新生、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掌握S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基本情况以及高校开展相关服务情况,在此基础上笔者进—步阅读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出当代大学新生考试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随后,笔者运用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合理情绪理论综合运用ABC情绪疗法、EMDR技术、正念技术,联合S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吴教授、高校辅导员以及专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设计出六次小组活动方案、五次家庭作业以及个人行为训练每日打卡,建立起“小组活动+互动监督+个体训练”的小组工作介入新模式。在进行小组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活动设计,帮助组员建立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成功实现“降低大学新生考试焦虑水平,提升大学新生考试效能”的小组介入目标。在六次小组活动进行过程中以及活动结束后从多个角度对小组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确保本次小组介入成效准确性。同时受小组介入启发,构建出面向全体大学生针对不同焦虑程度的考试焦虑干预模型以及小组工作干预机制,弥补小组工作方法的局限性,扩宽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路径。最后,本研究受制于诸多因素,在—些研究结论上存在片面性,值得进行反思以及进—步的探究。

郑阿川[2](2021)在《中泰教师编制的期末汉语试卷效度对比分析 ——以泰国海洋之星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成绩测试伴随着整个教学的推进,它既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也对汉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试卷是成绩测试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测试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汉语成绩测试的理论知识,以泰国春武里府是拉差县海洋之星学校中国教师和泰国教师分别编制的期末汉语试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国籍教师编制的试卷从内容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十个月的教学观察,结合问卷调查和对该校汉语教师访谈的方式,本文总结了中泰教师编制的汉语期末试卷在测试内容范围、考察知识能力、汉语能力层次、题型、题量、题目规范性、教学法在试题中的体现这几个方面的差异。试图从文化教育背景、教师教学经验、语言优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成绩测试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量这些方面探究差异的成因。最后,针对中泰教师编制的试卷的差异和成因提出了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层次的测试内容、优化试卷知识结构、丰富与调整题目类型、合理设计题目数量、提高中国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泰教师联合编制试卷、加强教师相关培训、规范试卷设计和建立小型题库的建议。旨在提高海洋之星学校成绩测试试卷的质量并为泰国其他学校编制成绩测试试卷提供参考,也能为汉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刘赟宇[3](2020)在《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人类生活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革命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并引发教育由内而外的变革。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基础,泛在学习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也就是4A学习,任何人(Anyon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时间(Anytime)使用手边任何工具(Anydevice)来进行的学习活动,随之而来的是高等院校师生对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我国良好的网络基础,师生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在家中上网获取信息和开展泛在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限制,以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和人性化的这些优势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为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活动,形成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和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剖析学习方式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2)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梳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分析教学环境,总结教学理论,归纳了结绳学习规律和泛在学习变维规律,结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依据五个构成要素构建教学模式。(3)在分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高职教育通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移动通信基站运行与维护》的教学实验,其中的理论课程主要采用线上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实训课程采用仿真软件、演示视频、虚拟现实等教学手段,遵循知识可视化、内容情境化、动手动脑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验证教学效果。(4)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构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教学模式提供评价方法和依据。研究具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基于泛在学习在时间、空间、虚实之间维度变化的特点,结合结绳学习规律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梳理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构建了泛在学习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学生精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第二是基于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首次采用自然实验法对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验证了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提供了方法。第三是从理念和方法上,突出融合创新。在研究思路上,力求将教育学与工学有机融合,结合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背景,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郭炎华[4](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尹永义[5](2020)在《欠发达地区高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评价研究 ——以云南禄劝一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远程网络直播教学走进中学,突破了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注重信息化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强化。优质的资源带动了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网络直播教学的新模式,为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以禄劝一中高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对直播教学中的课堂行为、课程效果评价等进行案例分析,通过从地理视角对直播课堂教学的研究,从课前准备、课时观察、课后评价三个角度,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反应、课堂认知、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对禄劝一中网络直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匹配问题、管理问题以及课堂组织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以及效果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网络直播教学的背景及存在意义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的作用,制定本文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对禄劝一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介绍禄劝一中发展简况以及网络直播教学的实施情况。选取新授课、试卷评讲课等两种授课类型作为典型课例分析;同时就禄劝一中网络直播教学进行课堂观察,以深入了解禄劝一中网络直播教学的实施现状。第三部分:从学生成绩、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教学管理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等五个方面对禄劝一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其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在教育落后的背景下凭借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得以实现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教师、学生对远程直播教学的看法,以期对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第四部分:通过对禄劝一中直播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禄劝一中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发展成效的影响因素,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该措施下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经验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部分: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直播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网络直播教学效果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其发挥对教师的促进和教学引领作用。

夏华腾[6](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文中指出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文化、交际相结合,强调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体会和演练来学习语言的较为新型的二语教学法。本研究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中,主要通过教学实验对比检验其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结合学生口语测试成绩显着性分析、课堂及课后体演表现、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等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法相较于口语教学中较为流行的情景法,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有效,是一种适用于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二语教学法,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积极性及个体差异、班级规模、媒介语使用、交际文化输入、教材内容、教师素质等相关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论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以及教学法理论素养;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法的应用;教材编写关注交际实际与交际文化、展现完整交际事件;建立统一的交际文化输入标准等。期望后续研究能够走向深入。

何露[7](2020)在《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习效果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在研究提升学习效果中不可轻视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在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的两年教学实践经历发现,该地区的公立中学普遍存在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的问题,同时结合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大多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研究偶像崇拜心理与汉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动机激发策略、有效教学理论以及偶像崇拜理论,结合笔者在泰国的教学实践经验,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偶像崇拜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在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行为,同时汉语学习动机强度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不重视汉语学习,其次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偶像崇拜在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依据课堂观察结果、期末成绩、学习动机强度等方面对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偶像崇拜对提升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提升学生汉语学习效果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结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汉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晓[9](2020)在《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作为泰国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其汉语教学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撰写以笔者自身在泰国NBAC职业高中的汉语教学经历为契机,为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的汉语口语教学问题提供的条件。本文以笔者任教学校中专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之下完成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分别对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汉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完善学校汉语教学,增强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笔者结合调查结果,以口语课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汉语教学。文中详细地记录了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及其教学示范作为参考,阐述了体验式汉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实施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在体验式教学法的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笔者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以及期末成绩为依据撰写了教学反馈,以此证明了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也表明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促进综合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形成。同时,笔者在最后一章对在泰国职业高中的汉语课堂上实施体验式教学法进行了反思,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现阶段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苏纯美[10](2020)在《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五中学位于祖国边疆,部分学生来自于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存在明显差异,也有一些城区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传统教学通常是按同步教学的方法进行的,统一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统一的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促成了学生“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因此,部分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充分,对生物学不感兴趣,不能很好的掌握初中生物学知识,影响了他们生物学的学习成绩,阻碍了他们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何培养生物学知识丰富的合格中学生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要求生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达到让学生更好掌握生物学知识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将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法引入到弥勒五中的生物学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条件和手段,严密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多元智能理论、学情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为指导,编写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设计了采用异步教学法的四个教学案例,设置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了异步教学法,并进行了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显着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班,提示我们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的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有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对本校及同类型学校的生物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学校管理心理期末练习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管理心理期末练习Ⅱ(论文提纲范文)

(1)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应用研究 ——以S大提升新生考试效能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小组工作
        1.3.2 考试焦虑
        1.3.3 考试效能感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
        2.1.1 小组动力学
        2.1.2 社会学习理论
        2.1.3 合理情绪理论
        2.1.4 自我效能感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
        2.2.2 考试焦虑表现及原因
        2.2.3 考试焦虑的研究工具
        2.2.4 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
    2.3 过往研究总结
第3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分析工具
第4章 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
    4.1 调查所用工具
    4.2 调查所得结论
        4.2.1 S大学新生普遍存在中等程度考试焦虑
        4.2.2 新生考试焦虑来源多样,个人原因占比最大
        4.2.3 大部分新生通过自我调节方式缓解考试焦虑
        4.2.4 考试焦虑表现在认知、情绪、躯体、行为方面
    4.3 调查结果对开展小组工作启示
第5章 小组工作方法干预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研究过程
    5.1 小组工作方法干预大学新生考试焦虑必要性及可行性
        5.1.1 小组工作方法干预必要性
        5.1.2 小组工作方法干预可行性
    5.2 研究场域选择
    5.3 研究对象
    5.4 小组工作人员
    5.5 干预目标及目的
    5.6 小组活动方案
        5.6.1 小组方案
        5.6.2 家庭作业
        5.6.3 个人行为训练
    5.7 小组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5.7.1 前期小组活动介入过程
        5.7.2 中期小组活动介入过程
        5.7.3 后期小组活动介入过程
第6章 小组工作成效评估
    6.1 过程评估
        6.1.1 前期评估
        6.1.2 中期评估
        6.1.3 后期评估
    6.2 结果评估
        6.2.1 前后测评估
        6.2.2 小组组员满意度评估
        6.2.3 观察者评估
        6.2.4 督导评估
        6.2.5 社工自我评估
        6.2.6 小组组员访谈评估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成果
        7.1.1 形成考试焦虑干预模型
        7.1.2 形成有效的小组工作干预机制
    7.2 研究不足
        7.2.1 小组训练方案的普遍适用性
        7.2.2 小组介入的持续有效性
    7.3 研究启示
        7.3.1 建立长效追踪监督机制
        7.3.2 加强社工专业素养与能力培养
        7.3.3 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训练手册
        7.3.4 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应用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泰教师编制的期末汉语试卷效度对比分析 ——以泰国海洋之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成绩测试研究
        1.3.2 测试效度研究
        1.3.3 汉语测试试卷研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海洋之星学校成绩测试现状
    2.1 成绩测试情况
    2.2 中文教师情况
    2.3 学生情况
第3章 中泰教师编制的期末汉语试卷效度对比
    3.1 内容效度对比
        3.1.1 测试内容范围方面
        3.1.2 考察知识能力方面
        3.1.3 汉语能力层次方面
    3.2 表面效度对比
        3.2.1 题型方面
        3.2.2 题量方面
        3.2.3 试卷规范性方面
    3.3 结构效度对比
第4章 中泰教师编制试卷差异的原因分析
    4.1 文化背景不同
    4.2 教育背景不同
    4.3 教学经验的差异
    4.4 语言优势不同
    4.5 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同
    4.6 对汉语成绩测试的要求不同
    4.7 教学工作量不同
第5章 思考与建议
    5.1 试卷设计方面
        5.1.1 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层次的测试内容
        5.1.2 优化试卷知识结构
        5.1.3 丰富与调整题目类型
        5.1.4 合理设计题目数量
    5.2 教师方面
        5.2.1 提高中国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2.2 中泰教师联合编制试卷
        5.2.3 加强教师相关培训
    5.3 测试管理方面
        5.3.1 规范试卷设计
        5.3.2 建立小型题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海洋之星学校中文教师编制成绩测试试卷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海洋之星学校中文教师访谈问题
致谢

(3)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学习方式演变及泛在学习产生
    3.1 学习方式的演变及泛在化趋势
    3.2 泛在学习的技术基础
    3.3 泛在学习的课程形式
第4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4.1 教学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4.2 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分析
    4.3 教学环境构建
    4.4 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4.5 教学活动分析
    4.6 教学评价
    4.7 教学模式构建
第5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实践
    5.1 设计原则
    5.2 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5.3 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5.4 数据分析及教学效果评价
第6章 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 评价原则
    6.2 评价方法
    6.3 评价指标确定
    6.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着作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目的
        3.理论依据
        4.研究方法
        5.研究内容
        6.研究路线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
        2.乡村与乡村学校
        3.本土化
        4.学习力
        5.学优生与学困生
        6.知识沟
    (三)内涵解析
        1.翻转课堂的本质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1.比较之目的
        2.方法与依据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4.比较研究启示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1.翻转之取长补短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一)调研设计
        1.调研对象
        2.理论模型依据
        3.量表维度设计
    (二)调研实施
        1.问卷
        2.访谈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教学传播者分析
        2.学生分析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4.调研结论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4.教学评价模式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设计
        1.研究问题假设
        2.研究样本
        3.变量控制
    (二)实验前期工作
        1.实验科目的选择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3.微课的制作
    (三)实验过程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3.数据收集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1.终结性评估分析
        2.形成性评估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三)研究创新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四)研究呈献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一)研究不足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2.研究样本的局限
        3.研究时段的局限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3.后续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欠发达地区高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评价研究 ——以云南禄劝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学地理网络直播教学实施现状调研
    第一节 禄劝县第一中学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简介
        一、禄劝一中学情简介
        二、禄劝一中网络直播教学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 地理课网络直播教学的课堂观察与案例研究
        一、观察对象的选择
        二、观察目的
        三、课堂观察的实施
        四、直播模式下地理试卷评讲课教学案例
        五、直播模式下地理新授课教学案例
第三章 中学地理网络直播课的教学评价分析
    第一节 网络直播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
        一、总体分析
        二、纵向分析
        三、横向分析
    第二节 网络直播教学问卷调査评价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网络直播教学访谈调查评价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与分析
    第四节 网络直播教学的管理状况评价
        一、教师团队管理
        二、学生管理
    第五节 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第四章 网络直播教学的成效及分析
    第一节 高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的成效
    第二节 禄劝一中直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成因分析
        一、国家与政府的支持
        二、一线教师团队的不断努力
        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线上线下配合
    第三节 网络直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同步授课带来课堂秩序杂乱
        二、存在部分教学脱节的情况
        三、对地理实践力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促进欠发达地区网络直播教学效果提升的措施
        一、选取课堂时机适时发声,注意语言、板书的配合
        二、控制教学规模,选取优秀远端学生
        三、协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四、试卷评讲课做到因材施教
        五、适当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与地理实践力
        六、增强网络直播教学资源的校本化运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汉语口语教学现状研究
        1.4.2 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研究
        1.4.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创新之处
2 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
    2.1 教学法的核心
        2.1.1 “体演”
        2.1.2 “文化”
    2.2 教学法的特点
    2.3 教学原理
    2.4 教学模式
        2.4.1 理论课(FACT)
        2.4.2 实践课(ACT)
    2.5 评估标准
3 体演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总体设计
        3.1.1 研究准备
        3.1.2 实验设计
        3.1.3 教学反思
    3.2 具体实施过程
        3.2.1 理论课(FACT)的实施
        3.2.2 实践课(ACT)的实施
        3.2.3 成绩测试
        3.2.4 教学案例
4 教学效果分析
    4.1 口语测试评估
        4.1.1 期中口语测试总成绩显着性分析
        4.1.2 期末口语测试总成绩显着性分析
        4.1.3 口语测试分项对比分析
    4.2 体演评估
        4.2.1 评估标准
        4.2.2 体演得分情况
    4.3 听力测试评估
    4.4 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
        4.4.1 问卷调查分析
        4.4.2 学生访谈分析
        4.4.3 教师访谈分析
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问题分析
    5.2 改进措施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
        1.4.2 动机激发策略理论
        1.4.3 有效教学理论
        1.4.4 偶像崇拜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泰国公立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偶像崇拜现状
    2.1 研究思路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2 研究发现与讨论
        2.2.1 问卷结果分析
        2.2.2 访谈结果分析
    2.3 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2.3.2 影响泰东北公立中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教学实验案例及分析
    3.1 偶像崇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实验策略
        3.1.1 动机激发策略
        3.1.2 动机激发策略的使用原则
        3.1.3 选择偶像原则
    3.2 教学实验案例及分析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过程
        3.2.3 泰国初级汉语课堂应用策略实例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动机激发策略的有效性评估
    4.1 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4.2 学习动机强度结果分析
    4.3 期末成绩结果分析
    4.4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5 实验评估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学习动机强度调查
    附录二 泰国东北部公立中学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国外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验式教学法的综合概述及优势表现
    第一节 基本含义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学特征
    第三节 学习阶段
    第四节 体验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比较
        一、体验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
        二、体验式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
第三章 体验式教学法对泰国职业高中汉语教学的适用性
    第一节 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第二节 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
        一、学习现状
        二、学习动机
        三、学习需求与期待
    第三节 学校汉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现状
        二、问题分析
    第四节 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契合度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二、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泰国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示例
    第一节 体验式教学的课前准备环节
        一、描述教学背景
        二、把握教学对象
        三、制定教学任务
        四、确定教学安排
        五、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六、分析教学内容
    第二节 初级汉语口语体验课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
        二、教学设计
    第三节 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展示与分析
        一、体验活动1
        二、体验活动2
        三、体验活动3
        四、体验活动4
    第四节 体验式教学的成果反馈与总结
        一、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汉语课堂表现情况分析
        三、学生两学期汉语成绩的对比
        四、小结
第五章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汉语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教学秩序与课堂管理方面
        四、汉语教材方面
    第二节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二、采用“合作式”的会话模式
        三、教学设计“生活化”
        四、形成发展性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背景
        二、传统课程教学与异步教学的概念
    第二节 选题缘由
        一、异步教学法可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问题
        二、异步教学法可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实践基础
        一、初中生物学科的课程理念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现实情况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弥勒五中初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二、学情分析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三、构建主义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四、异步教学的基本内涵
        五、教学改革与异步教学法
    第四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自主探究原则
        二、和谐民主平等原则
        三、启发激励原则
        四、因材施教原则
        五、探索创新原则
第三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课堂实施情况
    第一节 异步教学法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一、异步教学研究问卷调查的意义
        二、异步教学法问卷调查前测
    第二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黎世法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改造之后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一、实验对象情况分析
        二、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案例二:《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案例三:《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案例四:《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第四节 实施异步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一、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成绩对比分析
        二、实施异步教学法学生的课堂表现
        三、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后测调查
        四、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通过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
    第二节 反思与对策
        一、通过研究值得反思的问题
        二、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学生对初中生物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B:实验班(217班)和对照班(219班)考试成绩表
    附录C:SPSS数据处理软件结果
    附录D:学生部分课内外活动及作品剪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学校管理心理期末练习Ⅱ(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应用研究 ——以S大提升新生考试效能小组为例[D]. 于华. 山东大学, 2021(02)
  • [2]中泰教师编制的期末汉语试卷效度对比分析 ——以泰国海洋之星学校为例[D]. 郑阿川.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3]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 刘赟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5]欠发达地区高中地理网络直播教学评价研究 ——以云南禄劝一中为例[D]. 尹永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 夏华腾. 暨南大学, 2020(04)
  • [7]偶像崇拜在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D]. 何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体验式教学法在泰国职业高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D]. 刘晓. 青岛大学, 2020(02)
  • [10]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苏纯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学校管理心理学期末练习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