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氧化铝陶瓷的微孔超声钻磨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万莉莎[1](2021)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文中指出大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的介孔γ-氧化铝作为石化行业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或载体可以缓解原油重质化等问题。而当前市场上商业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且实验室制备γ-氧化铝的工艺受成本和规模的限制难以直接投入实际生产。因此,开发出一种放大效果好、简单可控、成本较低且制备的γ-氧化铝具有优良性质的工艺对石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偏铝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制备出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孔径分布较窄的介孔γ-氧化铝,在此基础上对其放大工艺进行探究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制备γ-氧化铝的工艺中,系统考察了制备方法、沉淀p H值、扩孔改性剂种类及添加量、老化时间对其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分散微反应器法优于并流滴加法且得到的优化条件即:沉淀p H值为8.0-8.6,最佳扩孔改性剂为PEG1500,其添加量仅为偏铝酸钠用量的3%(摩尔比),老化时间为0.5 h,此时制得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421.6 m2/g、孔容为1.27 m L/g、平均孔径为12.0 nm、孔径分布非常集中。同时,研究了氧化铝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的晶型转化和热稳定性,未改性样品的晶型在1100℃时完全转化为θ和α,而改性后的样品还存在γ-Al2O3的衍射峰,表明PEG1500的添加提升了γ-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在放大试验中,搭建了规模为100 L的放大膜分散微反应器工艺平台,得到最佳实验参数是:膜分散微反应器放大尺寸为直径16 mm和深8 mm、偏铝酸钠流量为36L/h、硫酸铝浓度为30 g/L、反应时长为1 h、老化时间为0.5-1 h、酸-盐洗涤方式、干燥温度为120℃,此时制得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比表面积范围为320.6-492.9 m2/g,孔容在1.03-1.23 m L/g之间,平均孔径在12.1-15.8 nm之间,得到介孔γ-氧化铝的时空产率约为37.8 kg/(m3·h),为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易法兵[2](2020)在《微孔静压气体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空气轴承依照工作原理主要分为静压、动压和挤压三种,空气轴承与传统油脂类润滑轴承相比,由于工作原理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几乎无摩擦、高速度、高精密、无毒无污染等优异的性能,空气轴承因为这些卓越的性能优势而在超精密和超高速运动设备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超精密机床、空气离心压缩机、三坐标测量仪等。但是气体轴承也存在着刚度低、承载能力有限和稳定性不够好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气体轴承的广泛使用。为了探究空气轴承的工作原理和动静压特性,国内外的学者在润滑机理和轴承结构设计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了能扩展空气轴承的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本文针对空气静压止推轴承的润滑机理和静态特性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空气静压气体轴承工作原理建立了空气轴承工作原理结构图,建立了空气静压止推轴承计算坐标系,并推导了描述空气静压止推轴承工作气膜压力分布的雷诺润滑方程,基于流体力学基本知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牛顿迭代数值求解方法求解了气膜内的压力分布,从而进一步分析了空气静压止推轴承的的静态承载能力和静态刚度等轴承静态特性参数,通过对轴承静态特性参数的分析,阐述了空气静压止推轴承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项参数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再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ent Dynamics)软件对轴承内部的气体流动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CFD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流体力学分支技术。利用CFD软件的仿真能力,可以更直观更清晰的可视化气体轴承内部气体流动的情况,从而可以分析轴承的性能。首先利用ICEM软件对需要研究的轴承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和设置基本的边界条件,再导入求解器FLUENT中,选择合适的求解模型和设置合理的求解设置,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其流场分布数据,最后利用FLUENT自带的后处理器或者Po-st等专业后处理器对得到求解数据进行分析。再对上述所提出的润滑理论和数值分析以及轴承流场仿真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搭建试验台测试了气浮静压止推轴承静态性能,并与数值分析和流体仿真的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构造的数学计算模型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可以对实物轴承进行实际的测试和检测,为轴承的制造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贾碧[3](2020)在《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氧化铝陶瓷因具有高硬度、高温抗氧化性、抗腐蚀性、高强度等优良特性和储量大、价格较低等特点而常被用于耐磨材料与装置,具有非常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更加苛刻,氧化铝陶瓷材料的脆性与高磨损性等限制了材料的工业应用及其使用稳定性。因此如何制备高韧性、高强度与低磨损等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氧化铝陶瓷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论文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石墨烯、碳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增强的系列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与探索了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调控机制。此外,用硼酸铝晶须增强复合陶瓷材料成功研制出玻璃纤维生产中所用的涂油辊,展示了低磨损高性能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耐磨装置中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次采用改进的分步加料的方式进行了石墨烯氧化铝混合粉料的制备,结果表明分步加料方式比一步法加料方式更有利于石墨烯粉料的分散,这有效地解决了因石墨烯粉料团聚导致烧成的陶瓷材料微观结构中产生较大孔洞的问题。其次,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石墨烯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烧结温度与烧结压力的变化而实现的材料结构调控对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与磨损率等力学性能影响显着,存在使材料获得最佳性能的石墨烯含量、烧结温度与压力;在烧结温度为1550℃,烧结压力为40 MPa时,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维氏硬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石墨烯含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维氏硬度达到最优,分别为854.50 MPa、7.50 MPa·m1/2和21.30 GPa;当石墨烯含量为0.5 wt%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为2.91×10-6mm3/(N·m)。通过建立的可考虑材料临界缺陷尺寸与气孔率影响的材料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复合材料断裂强度随烧结温度与石墨烯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的控制机理,发现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微观结构中最大的晶粒尺寸,这在以往关于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控制机制的研究中未见报道。通过材料硬度与晶粒尺寸的Hall-Petch关系与试验测试结果分析了材料硬度的影响因素。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主要因为裂纹扩展时发生的偏转、弯曲和分叉、断裂模式的转变、石墨烯的拔出及桥接与石墨烯引入的层状结构及强弱界面等。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石墨烯在材料的接触面上发挥的润滑作用。此外,研究发现在原料球磨过程中由氧化锆磨球在材料体系中带入了4.76 wt%的Zr O2,其不会对本文制备的系列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碳化硅晶须含量对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与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硅晶须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20%时达到最高,分别为875.00 MPa、5.40 MPa·m1/2,而此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达到最小,材料的磨损率为3.82×10-6mm3/(N·m)。碳化硅晶须对材料强韧性能的影响主要基于晶粒的细化、裂纹偏折、晶须拔出等机制。材料的耐磨损性主要依赖于材料硬度和韧性的协同效应。(3)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次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硼酸铝晶须含量、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方式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硼酸铝晶须含量、烧结温度与烧结方式调控材料微观结构能够得到具有最佳性能的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随着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或热压烧结温度的增加,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硬度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磨损率随着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20%时,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达到767.00 MPa;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30%时,材料断裂韧性达到4.43 MPa·m1/2;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10%时,材料的磨损率最低,达到1.50×10-6 mm3/(N·m)。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微结构中最大的晶粒或簇的尺寸。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则主要由于晶须增韧所导致,烧结过程中液化后的硼酸铝晶须被晶粒挤出并在晶粒表面重结晶形成类似针状的晶须,同时部分晶须之间出现了桥接现象。通过由桥接晶须而导致的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量模型可知随着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增加。同时,由于增韧晶须而发生的裂纹偏转和桥接等也会提升材料断裂韧性。复合材料磨损性能主要受到材料强度、硬度与韧性的综合影响。此外,本工作发现液化的硼酸铝晶须被来自隔离碳纸、石墨模具的固相C和石墨发热体以及碳毡中的部分气化C还原,进而与内部晶界处的Zr O2反应生成了Zr B2颗粒,进一步达到了增韧强化的作用。(4)硼酸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陶瓷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为了展示低磨损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利用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功制备了玻璃纤维生产用涂油辊,并与商用石墨涂油辊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涂油辊不仅硬度较大,而且耐磨损性能优异,各项指标均优于石墨涂油辊,解决了电子绝缘玻璃纤维带电的重大难题,已成功地推广应用到某世界着名的玻璃纤维企业,具有广阔的耐磨材料与装置市场应用前景。
李丹[4](2020)在《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渗透蒸发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膜分离技术,特别适用于同沸物、同分异构体和热敏物质的分离,可作为含酚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本研究目的是设计并制备出适合于处理含酚废水中苯酚的渗透蒸发复合膜,使酚浓度降低至可生化处理阶段微生物能承受的范围。以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为目标,采用动态负压法制备了硅烷化改性ZSM-5沸石/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复合膜。研究了ZSM-5硅烷化反应、沸石浓度及涂覆时间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当ZSM-5的浓度从0 wt%增加到50 wt%时,膜的水接触角从99°增加到132°。SEM图像表明,在不同的涂覆时间下,分离层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当涂覆时间从10 min延长至60 min时,苯酚通量和水通量均下降,而分离因子上升。综合考虑通量和分离因子,选择ZSM-5填充浓度为40 wt%,涂覆时间为60 min。以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为评价指标,探究苯酚浓度、进水温度、膜后压力等操作条件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苯酚浓度1 g/L,料液温度80℃,膜后侧运行压力5 k Pa时,分离因子达到4.56,苯酚通量为5.78 g/(m2·h)。在此条件下运行20个周期后,分离因子下降13.2%,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效果下降。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渗透蒸发系统稳定性,将陶瓷膜的机械性、耐热、化学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选择性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膜材料。硅烷偶联剂分子包含可同时连接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两种化学官能团,可作为连接有机与无机材料两相界面的功能性物质。以氧化铝支撑氧化锆(ASZ)陶瓷膜为基膜,通过XRD和SEM-EDS表征方法分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改性ASZ陶瓷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根据XPS、FTIR和TG-DSC结果证明硅烷分子VTMS与ASZ陶瓷膜表面羟基(-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Si-O-Zr)。为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分离性能,不溶胀和不可压缩特性的新型陶瓷支撑聚合物(CSP)复合膜。通过醋酸乙烯酯单体(VAc)接枝聚合反应和PDMS硅氢加成反应在VTMS硅烷化ASZ膜上成功制备了聚合物层(聚乙酸乙烯酯(PVAc)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通过XRD、SEM-EDS和接触角表征方法对PVAc/VTMS/ASZ和PDMS/VTMS/ASZ两种陶瓷复合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疏水性进行分析。通过FTIR、TG和XPS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与VTMS/ASZ陶瓷膜的接枝机理。通过对比两种CSP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性能。选择性能较好的PDMS/VTMS/ASZ陶瓷复合膜进行渗透蒸发条件(进料液温度、渗透侧压力、进料液循环流速)的探究。当进料液中苯酚浓度为1458-1561mg/L,进料液温度80℃,渗透侧压力3 k Pa,循环流速为190 m L/min时,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性能最佳,酚通量为10.09 g/(m2·h),分离因子为3.9。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K随管内料液Re的关系可近似认为呈指数关系上升。随着进料液流速增加,液膜边界层的传质系数kl增大,膜内的传质系数km几乎不受影响。PDMS/VTMS/ASZ复合膜渗透蒸发系统运行43 h后,含酚废水中苯酚浓度由1690 mg/L降至206.64 mg/L,去除率达到87.78%,此时已满足生化处理阶段对酚浓度要求。
朱明冬[5](2020)在《Al2O3陶瓷表面离子注入与沉积及沿面闪络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铝陶瓷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电绝缘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及电真空绝缘领域。但是,由于其表面电阻率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在高电场和复杂环境下,表面容易积聚大量电荷,降低沿面闪络电压,引发沿面放电事故。因此,通过研究氧化铝陶瓷真空沿面闪络发展过程,探寻抑制电介质表面电荷积聚以及提高沿面闪络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科学和工程意义。本文采用离子注入与沉积的方法提高了氧化铝陶瓷的闪络特性,并通过仿真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研究了真空沿面闪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别采用钛离子注入与氧化铬薄膜沉积的方法对氧化铝陶瓷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金属栅网辅助+射频氩等离子体中和电荷的方法,消除了离子注入过程中氧化铝陶瓷表面的“打火”现象。研究了离子注入时间对氧化铝陶瓷表层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发现注入钛元素浓度呈类高斯分布,浓度峰值位于30 nm附近,氧化铝陶瓷表面形成了非晶改性层。研究了基体温度、氧流量和沉积时间对氧化铬薄膜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基体温度高于100℃时薄膜开始晶化;随着氧流量的增加,氧化铬薄膜的沉积速率下降,薄膜的衍射峰强度降低,薄膜化学计量比由欠氧状态转变为富氧状态;基体温度达到300℃,氧流量为5 sccm时,沉积薄膜为化学计量比2:3的纳米柱状多晶氧化铬;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薄膜沉积速率保持稳定,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对离子注入与沉积处理前后的氧化铝陶瓷表面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发现随着钛离子注入时间的增加,氧化铝陶瓷表面电阻率降低,体积电阻率、相对介电常数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变化不大;随着沉积氧化铬薄膜厚度的增加,氧化铝陶瓷表面电阻率接近块体氧化铬,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从7.8降低到1.93。通过针-板直流电晕放电实验发现,经过钛离子注入与氧化铬薄膜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表面电阻率降低和陷阱能级变浅共同抑制了表面电荷积累,促进了表面电荷消散。通过真空沿面闪络实验发现:随着钛离子注入时间的增加,氧化铝陶瓷沿面闪络电压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随着沉积氧化铬薄膜厚度的增加先提高后趋于稳定。采用2维PIC/MCC(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模拟方法,建立了氧化铝陶瓷真空沿面闪络仿真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沿面闪络过程。研究发现:考虑表面释气时,由于电子与脱附气体发生碰撞电离,二次电子倍增达到饱和后,空间电子数目和离子数目会继续随时间呈现指数增长,发生气体雪崩击穿。不考虑表面释气时,二次电子倍增存在饱和阶段,空间电子数目与外加电场强度呈二次关系,表面积累正电荷密度随外加电场强度线性增加;氧化铝陶瓷表面预先积累正电荷,会促进二次电子倍增过程的发展,增加饱和阶段的表面正电荷积累;空间电子数目和表面正电荷密度随着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增加呈现指数增长,将氧化铝陶瓷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降低至3以下,可以有效地抑制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真空脉冲电压作用下,钛离子注入处理后,氧化铝陶瓷表面正电荷密度略有降低,表面电荷分布范围与未处理氧化铝陶瓷相似;表面沉积120 min的氧化铬薄膜后氧化铝陶瓷表面正电荷密度和分布范围明显减小。
鲁雪雪[6](2020)在《3D打印可降解组织工程听小骨支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与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可用于中耳听力重建组织工程听小骨的制备方法。方法选择国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按设计配比应用低温沉积方法制备。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沉积打印装置,根据所需支架的外形设计代码编程,选择合适的打印文件,低温环境下制备组织工程听骨支架。打印成型后冷冻干燥,灭菌备用。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假体表观特征与内部结构,检测其的孔径、孔隙率以及力学特性。将支架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其降解情况及排异情况。结果可降解支架呈横竖交织的经纬结构,丝间距为1.2mm,孔隙间互相连接,其表面可见直径100-400um类圆形或四边形孔隙,其间的交联孔道直径约50um周边圆形微孔直径约10-40um。在PLGA材料表面附着粒径约700nm的β-TCP微粒。整体支架的平均孔隙率83.43%±0.01,负载rh BMP-2含量约0.7μg/mm2。经冻干处理后支架机械强度适中,拉伸及挤压无明显变形,符合组织工程骨力学要求。该支架植入体内后降解时间为1.5月,植入处无排异及超敏反应发生。结论运用低温沉积打印法和严格控制的流程与条件,可制备供植入实验的高分子聚合物-可降解陶瓷听骨组织工程支架。该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隙率及力学特性,可负载成骨诱导因子。该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可植入空腔听泡,本研究为后期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肖志超[7](2019)在《SAPO-34/PMDA-ODA型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膜材料作为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其分离性能以及成本消耗直接影响到工业应用,所以制膜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混合基质膜(MMM)作为一类新型的膜材料,以无机材料作为分散相,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连续相,两相之间通过多种作用力相结合,不仅具备了无机材料机械性能好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高分子材料分离性能好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因此在气体分离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APO-34分子筛,并利用改性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将胺基引入到分子筛表面,形成NH2-SAPO-34以提高无机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紧密程度与亲和力。同时以二元酐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二元胺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合成出聚酰亚胺(PI)前驱体聚酰胺酸(PAA),将改性后的分子筛与聚酰胺酸溶液均匀混合后涂布在载体管上,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出NH2-SAPO-34/PAA薄膜,并将其热酰亚胺化得到NH2-SAPO-34/PI混合基质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相的结合表面光滑并无明显缺陷,并且相比于纯的PI膜具有更好的气体分离性能,在25℃,膜两侧压力为0.1MPa条件下,当改性SAPO-34分子筛添加量为2wt%时,其CO2/CH4混合气体分离选择性达到5.02,CO2气体渗透性达到了497Barrer,相比于纯的PI膜分别提高了76.1%和23.9%。在压力范围为0.02-0.1MPa之间,混合基质膜的气体选择性随着膜两侧的压力增大而增大,在无机分子筛添加量为2wt%时达到最大。
林嘉隆[8](2019)在《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绝缘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追求更小和更薄电子产品的今天,快速散热成了制约电子元器件密集化、微型化和高功率化的关键因素。电子元器件由于具有复杂表面,其散热过程要求导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而为避免其内部的电流泄露,往往也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电绝缘性。对此,将高分子基体与高导热填料进行结合的弹性导热绝缘复合材料是一种解决电子电气相关领域里面散热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案。本论文选用导热性能良好、成本可控和性质稳定的氧化铝和高导热的碳纳米管作为导热填料,选用耐受温度范围广和耐腐蚀的硅橡胶作为高分子基体,制备出了一系列硅橡胶复合材料。在这过程中分别研究了氧化铝的表面处理、形状、粒径、添加量、粒度级配和混杂CNTs等因素对其所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的影响,探索制备具有优秀的导热和介电性能的复合材料。首先,本论文以乙烯基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将聚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基础胶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进而交联固化成型制备得到硅橡胶。在研究其固化行为的过程中发现,占总质量比例为0.8‰的催化剂用量、体系中含氢硅油含氢量与乙烯基的摩尔比为1:1和120℃左右的温度是制备良好成型硅橡胶的最优搭配。其次,通过对氧化铝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球形表面的氧化铝和更大粒径的氧化铝颗粒,发现表面改性可以提高填料-橡胶界面作用进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效果,而具有球形表面和更大的粒径的氧化铝在同样的填充量下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此外还发现,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氧化铝填料的含量的上升而随之提高,并在填料含量到达一定值(50wt.%)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升高现象。最后,通过将不同粒径的氧化铝进行粒度级配以及将氧化铝同微量的碳纳米管进行复合填充,发现在不同氧化铝填料总含量下,8μm与80μm粒径的氧化铝的相对含量比为6:4左右是最优的填充比例选择。与此同时,氧化铝/CNTs混杂填料总含量在10wt.%以内的情况下,CNTs填料含量占比为0.27wt.%的时候对应的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和介电性能。
张丛健[9](2019)在《氧化铝陶瓷基底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气中水蒸气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甚至会形成冰塞,并且堵塞管道,影响天然气正常运输。因此,天然气输送前需要除水。膜分离法是天然气除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当今膜材料研究的热点已经从有机膜开始向无机膜转变,近10余年来分子筛膜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分子筛膜是由分子筛负载到基底上合成的,由于其具有均一的孔径、有效的孔道,较好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以及极其关键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已经成为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热点。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型和A型分子筛,并以这两种分子筛作为晶种,氧化铝陶瓷作为成膜基底,通过在基底上预涂晶种,成功制备了T型和A型两种分子筛膜,并将其应用于天然气除水,结果表明T型分子筛膜及A型分子筛膜对天然气除水的H2O/CH4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2.80和3.16。分别考察了膜厚度对T型分子筛膜、离子交换对A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型分子筛膜的厚度对天然气除水的渗透率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离子交换可以使A型分子筛膜对天然气除水的H2O/CH4选择性提高由1.19升高到3.16。采用表面涂层法及浸泡法对分子筛膜中的缺陷进行了修复,结果表明,表面涂层法能够有效提高膜材料的天然气除水性能,经过该方法修复后的T型分子筛膜的H2O/CH4选择性可以由2.80提高到10.52,而A型分子筛膜的H2O/CH4选择性可以由3.16提高到17.71。两种分子筛膜的循环利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筛膜皆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可以至少循环利用三次而保持天然气除水性能几乎不发生改变。
周叶明[10](2019)在《电子级多晶硅循环氢中磷杂质的吸附脱除研究》文中指出电子级多晶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最基础的材料,对我国电子、信息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电子级多晶硅对产品纯度、杂质控制的要求非常苛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两种原料即三氯氢硅和循环氢气的纯度,三氯氢硅纯度问题现已基本解决,但循环氢气提纯问题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另外,多晶硅还原步骤中,氢气与三氯氢硅原料比为3-10:1,可见循环氢中痕量杂质对高纯电子级硅材料制备影响更大。循环氢中极难去除的磷杂质主要以磷化氢的形式存在,鉴于此,本课题提出用碱金属盐改性γ-Al2O3用于脱除多晶硅还原炉循环氢气中的磷化氢杂质。本文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碱金属盐进行改性并利用固定床吸附柱对改性γ-Al2O3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改性条件、吸附操作过程因素和不同再生方式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BET、SEM等表征手段检测改性γ-Al2O3改性、吸附、再生前后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揭示吸附机理。主要的结论如下:改性研究阶段,当采用浸渍的负载方法、金属盐选择氯化铜、浸渍浓度为1.3 mol/L、煅烧温度为450℃时,制备出的Cu/γ-Al2O3保持了原有的孔径结构,具有相对最好的磷化氢去除性能,突破实验对应最大吸附量为32.09 mg/g。操作条件研究阶段,在-15-50℃之间,温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好;突破时间随着进气浓度增大而减小,但吸附饱和时总吸附量增加;空速在30.9-92.7h-1为宜;随着氯化氢浓度增加,磷化氢吸附量减小。再生阶段空气煅烧再生对比氮气吹扫再生是更加合适的再生方法。一次空气煅烧再生吸附剂可以达到新鲜吸附剂吸附量的93.6%,四次再生吸附总量可以达到146.1 mg/g。对改性吸附剂进行表征分析得到,氯化铜盐相比铜铝化合物对磷化氢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对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整个吸附再生过程可以当做一个催化氧化反应,磷被氧化成P2O5或H3PO4,所以吸附剂在再生后依然具备较好的磷化氢去除能力,吸附剂的逐渐失活主要是由于磷氧化物的堆积覆盖了吸附活性位点造成的。
二、改性氧化铝陶瓷的微孔超声钻磨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氧化铝陶瓷的微孔超声钻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氧化铝的分类与性质 |
1.1.1 氧化铝水合物分类 |
1.1.2 拟薄水铝石的结构和性质 |
1.2 氧化铝概述 |
1.2.1 γ-氧化铝的晶型和结构 |
1.2.2 γ-氧化铝的制备研究进展 |
1.2.3 γ-氧化铝的扩孔改性研究 |
1.2.4 工艺条件对γ-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 |
1.2.5 γ-氧化铝的市场现状 |
1.3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材料 |
1.4 微反应器概述 |
1.4.1 膜分散微反应器 |
1.4.2 膜分散微反应器的放大应用 |
1.5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制备路线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 |
2.4.2 N_2 气吸附-脱附测试 |
2.4.3 原位红外光谱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三章 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探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方法和沉淀p H值的影响 |
3.3 表面活性剂对γ-氧化铝性质的影响 |
3.3.1 PEG系列的优化筛选 |
3.3.2 Tween系列的优化筛选 |
3.3.3 添加量的优化 |
3.3.4 老化时间的优化 |
3.4 焙烧温度对氧化铝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1 PEG1500 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4.2 Tween60 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4.3 未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γ-氧化铝的公斤级工艺放大试验 |
4.1 放大试验工艺流程 |
4.1.1 工艺流程图 |
4.1.2 试验操作流程 |
4.2 放大试验制备γ-氧化铝的影响因素 |
4.2.1 膜分散微反应器尺寸的影响 |
4.2.2 偏铝酸钠流量的影响 |
4.2.3 硫酸铝质量浓度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长的影响 |
4.2.5 老化时长和洗涤方式的影响 |
4.2.6 干燥温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微孔静压气体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静压气体轴承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静压气体轴承工作原理及分类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孔静压气体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静压空气推力轴承理论模型建立 |
2.3 气体润滑理论分析 |
2.3.1 气体润滑基本假设 |
2.3.2 气体力学基本方程 |
2.3.3 雷诺方程的推导 |
2.4 止推气体静压轴承Reynolds方程的数值求解 |
2.4.1 Reynolds方程的离散化 |
2.4.2 边界条件的处理 |
2.4.3 静态特性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微孔静压止推轴承特性分析和仿真 |
3.1 引言 |
3.2 轴承流场仿真分析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FLUENT计算设置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1 气膜间隙的影响 |
3.3.2 孔径大小的影响 |
3.3.3 节流孔深度的影响 |
3.3.4 供气压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孔静压气体推力轴承静态特性实验台设计和搭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台介绍和关键零件的设计和校核 |
4.2.1 实验台搭建及其原理介绍 |
4.2.2 关键零件校核 |
4.3 实验方法和装置 |
4.4 轴承设计及其制造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供气压力的影响 |
4.5.2 三种不同材料的轴承性能对比 |
4.5.3 材料厚度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4.5.4 轴承极限承载能力与流量变化情况分析 |
4.5.5 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4.6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Al_2O_3陶瓷及其应用1 |
1.1.1 Al_2O_3概况1 |
1.1.2 Al_2O_3陶瓷性能及应用1 |
1.2 Al_2O_3陶瓷的补强增韧途径及补强增韧机理 |
1.2.1 Al_2O_3陶瓷的补强增韧途径 |
1.2.2 常用补强晶须及其补强增韧机理 |
1.3 石墨烯补强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
1.3.1 石墨烯概况 |
1.3.2 石墨烯补强氧化铝基陶瓷的研究现状 |
1.4 晶须补强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
1.4.1 碳化硅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
1.4.2 硼酸铝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
1.5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制备工艺 |
1.5.1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 |
1.5.2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成型 |
1.5.3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烧结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制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
2.3.1 石墨烯分散方式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3.2 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石墨烯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4 烧结压力对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制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
3.3.1 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制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
4.3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
4.3.1 硼酸铝晶须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烧结温度对9Al_2O_3·2B_2O_3/Al_2O_3/Ti B_2复合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热等静压处理对9Al_2O_3·2B_2O_3/Al_2O_3/Ti B_2复合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研究 |
4.4.1 Al_2O_3被C还原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4.4.2 Al_2O_3被Si C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
4.4.3 TiB_2参与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4.4.4 ZrB_2生成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4.4.5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硼酸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陶瓷涂油辊的研制 |
5.2.1 石墨涂油辊替代材料的确定 |
5.2.2 氧化铝特种陶瓷涂油辊的制备及试验方法 |
5.3 特种陶瓷涂油辊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
5.3.1 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5.3.2 所研制的氧化铝基复合陶瓷和石墨涂油辊实物 |
5.3.3 磨损特性测试结果 |
5.3.4 涂油辊使用试验结果 |
5.4 特种陶瓷涂油辊性能控制机理分析 |
5.4.1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 |
5.4.2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磨损特性的对比 |
5.4.3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的磨损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含酚废水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生物法 |
1.3.3 化学法 |
1.4 渗透蒸发技术概述 |
1.4.1 渗透蒸发原理 |
1.4.2 渗透蒸发工艺类型 |
1.4.3 渗透蒸发技术的应用 |
1.5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研究现状 |
1.5.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1.5.2 无机/有机复合膜渗透蒸发应用 |
1.5.3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所需的膜材料 |
2.3 实验用水 |
2.4 实验方法 |
2.4.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 |
2.4.2 材料表征方法 |
2.5 渗透蒸发性能测定 |
2.5.1 渗透蒸发装置和苯酚的测定方法 |
2.5.2 性能评价 |
第3章 S-ZSM-5/PDMS/PVDF复合膜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性能 |
3.1 引言 |
3.2 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的构筑 |
3.2.1 PVDF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 |
3.2.2 ZSM-5表面硅烷化改性 |
3.3 强化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3.3.1 ZSM-5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3.2 涂覆时间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4 运行条件对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影响 |
3.4.1 进料液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2 进料液温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3 渗透侧压力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5 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稳定性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ASZ陶瓷膜结构分析 |
4.2.1 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2 ASZ陶瓷膜的物相分析 |
4.3 硅烷偶联剂分子的选择 |
4.3.1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4.3.2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表面结构分析 |
4.3.3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机理 |
4.4.1 PFT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2 VTM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3 硅烷偶联剂分子与ASZ陶瓷膜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接枝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5.1 引言 |
5.2 PVAc/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2.1 PVAc/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2.2 PVAc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2.3 接枝条件对PVAc接枝率的影响 |
5.2.4 PVAc/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3 PDMS/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3.1 PDMS/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3.2 PDMS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3.3 PDMS/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4 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效果的研究 |
5.4.1 PDMS浓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2 进料液温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3 渗透侧压力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4 进水循环流速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5 运行时间对含酚废水中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机制 |
5.6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传质研究 |
5.6.1 传质过程分析与传质模型 |
5.6.2 传质系数的确定 |
5.6.3 复合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传质系数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Al2O3陶瓷表面离子注入与沉积及沿面闪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因素 |
1.3 真空沿面闪络机理 |
1.3.1 二次电子发射雪崩模型 |
1.3.2 电子引发极化松弛模型 |
1.3.3 其他沿面闪络模型 |
1.3.4 表面电荷积聚对沿面闪络的影响 |
1.3.5 沿面闪络过程模拟 |
1.4 改善沿面闪络性能的方法 |
1.4.1 表面改性 |
1.4.2 绝缘子体掺杂 |
1.4.3 功能梯度材料绝缘子 |
1.4.4 高梯度绝缘子 |
1.4.5 磁场抑制闪络 |
1.5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及工艺参数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等离子体质谱测量 |
2.2.2 成分与微观组织分析 |
2.2.3 电学参数测试 |
第3章 离子注入与沉积后氧化铝陶瓷表面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 |
3.1 引言 |
3.2 离子注入对氧化铝陶瓷表面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1 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绝缘材料的方法 |
3.2.2 注入时间对氧化铝陶瓷表面结构的影响 |
3.3 氧化铝陶瓷表面沉积氧化铬薄膜研究 |
3.3.1 等离子体及放电特性研究 |
3.3.2 基片温度对氧化铬薄膜物相的影响 |
3.3.3 氧流量对氧化铬薄膜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4 沉积时间对氧化铬薄膜形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注入与沉积后氧化铝陶瓷表面电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电阻率 |
4.2.1 离子注入后氧化铝陶瓷电阻率 |
4.2.2 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电阻率 |
4.3 相对介电常数 |
4.3.1 离子注入后氧化铝陶瓷相对介电常数 |
4.3.2 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相对介电常数 |
4.4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4.4.1 离子注入后氧化铝陶瓷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4.4.2 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4.5 表面电荷动态特性 |
4.5.1 基于ISPD理论的陷阱分布计算 |
4.5.2 离子注入后氧化铝陶瓷的表面电荷动态特性 |
4.5.3 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的表面电荷动态特性 |
4.6 真空沿面闪络电压 |
4.6.1 离子注入后氧化铝陶瓷沿面闪络电压 |
4.6.2 沉积处理后氧化铝陶瓷沿面闪络电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子注入与沉积后氧化铝陶瓷沿面闪络特性改善机制 |
5.1 引言 |
5.2 真空沿面闪络过程PIC/MCC模拟 |
5.2.1 PIC/MCC模型 |
5.2.2 沿面闪络仿真模型 |
5.2.3 真空沿面闪络过程模拟 |
5.3 真空沿面闪络过程影响因素 |
5.3.1 外加电场强度 |
5.3.2 表面电阻率 |
5.3.3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5.4 离子注入与沉积后氧化铝陶瓷真空沿面闪络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3D打印可降解组织工程听小骨支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听骨链病变的修复 - 赝复体技术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7)SAPO-34/PMDA-ODA型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膜材料概述 |
1.2 无机膜 |
1.2.1 无机膜的分类 |
1.2.2 无机膜的分离机理 |
1.2.3 无机膜的应用 |
1.3 有机膜 |
1.3.1 有机膜的分类 |
1.3.2 有机膜的分离机理 |
1.3.3 有机膜的应用 |
1.4 有机-无机复合膜 |
1.4.1 复合膜的制备 |
1.4.2 复合膜的性能 |
1.4.3 复合膜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性SAPO-34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SAPO-34分子筛的制备 |
2.2.3 SAPO-34分子筛的改性 |
2.3 改性SAPO-34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仪(FTIR)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3 比表面积测定仪 |
2.3.4 扫描电镜(SEM)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分析 |
2.4.2 XRD分析 |
2.4.3 N_2吸附脱附测试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酰亚胺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聚酰亚胺的制备 |
3.3 聚酰亚胺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热重分析(TGA) |
3.3.3 扫描电镜(SEM)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分析 |
3.4.2 热重分析 |
3.4.3 扫描电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4.3 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
4.3.1 扫描电镜(SEM) |
4.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4.3.3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4.3.4 热重分析(TGA)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扫描电镜 |
4.4.2 XRD分析 |
4.4.3 红外分析 |
4.4.4 热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气体渗透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气渗透 |
5.3.2 混合气体分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绝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橡胶的一般性能和硅橡胶的特点 |
1.1.3 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特点及分类 |
1.2 导热机理和理论模型 |
1.2.1 无机固体材料的导热机理 |
1.2.2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物的导热机理 |
1.2.3 双相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 |
1.3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影响填充型硅橡胶导热性能的因素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硅橡胶样品制备 |
2.4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2.4.1 填料及复合材料的表征 |
2.4.2 填料及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观察 |
2.4.3 复合材料前驱体浆料性能测试 |
2.4.4 复合材料机械性能测试 |
2.4.5 复合材料热物性的测量 |
2.4.6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测试 |
第3章 氧化铝填充硅橡胶的制备及导热、介电性能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氧化铝填料的表面处理 |
3.2.2 填充硅橡胶的制备 |
3.2.3 填料和填充硅橡胶的表征及测试 |
3.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基体配方优化 |
3.3.1 含氢硅油种类及用量确定 |
3.3.2 反应温度 |
3.3.3 催化剂用量 |
3.4 氧化铝的表面处理及形貌对硅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 |
3.5 氧化铝粒径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6 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3.7 氧化铝添加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相填料填充硅橡胶的导热、介电和机械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关填料的表征 |
4.3.2 氧化铝/碳纳米管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4.3.3 氧化铝粒径复配对硅橡胶导热、介电性能的影响 |
4.3.4 氧化铝/碳纳米管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介电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氧化铝陶瓷基底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气除水研究现状 |
1.2.1 溶剂吸收法 |
1.2.2 固体吸附法 |
1.2.3 低温分离法 |
1.2.4 膜分离法 |
1.3 分子筛及分子筛膜材料 |
1.3.1 分子筛与分子筛膜的结构和特点 |
1.3.2 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 |
1.3.3 分子筛膜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BET比表面积分析 |
2.3.4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 |
2.4 天然气除水性能评价 |
2.4.1 天然气除水装置及实验步骤 |
2.4.2 渗透率与选择性的计算方法 |
第3章 天然气除水性能检测装置的设计 |
3.1 现有天然气除水性能评价装置介绍 |
3.2 本文设计的天然气除水性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
3.2.1 气体发生单元 |
3.2.2 膜分离单元 |
3.2.3 检测单元 |
3.3 天然气除水性能检测装置的特点 |
第4章 氧化铝陶瓷基底T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 |
4.1 T型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4.1.1 T型分子筛简介 |
4.1.2 T型分子筛的制备 |
4.1.3 T型分子筛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4.2 T型分子筛膜的制备与表征 |
4.2.1 T型分子筛膜简介 |
4.2.2 T型分子筛膜的制备 |
4.2.3 T型分子筛膜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4.3 T型分子筛膜的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及机理讨论 |
4.3.1 合成时间与膜厚度对T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 |
4.3.2 修复方法对T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 |
4.3.3 T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氧化铝陶瓷基底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 |
5.1 A型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5.1.1 A型分子筛简介 |
5.1.2 A型分子筛的制备 |
5.1.3 A型分子筛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5.2 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与表征 |
5.2.1 A型分子筛膜简介 |
5.2.2 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 |
5.2.3 A型分子筛膜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5.3 A型分子筛膜的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及机理讨论 |
5.3.1 离子交换对A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 |
5.3.2 修复方法对A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 |
5.3.3 A型分子筛膜天然气除水的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电子级多晶硅循环氢中磷杂质的吸附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硅 |
1.1.1 硅的性质 |
1.1.2 硅的分类及应用 |
1.2 电子级多晶硅 |
1.2.1 国内外电子级多晶硅发展现状 |
1.2.2 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工艺 |
1.2.3 影响电子级多晶硅质量的相关因素 |
1.2.4 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流程中杂质问题 |
1.3 磷化氢的来源和危害 |
1.3.1 磷化氢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磷化氢的检测方法 |
1.4 磷化氢处理技术现状 |
1.4.1 湿法除磷 |
1.4.1.1 液相氧化还原法 |
1.4.1.2 液相催化氧化法 |
1.4.1.3 电催化法 |
1.4.1.4 生物法 |
1.4.2 干法除磷 |
1.4.2.1 燃烧法 |
1.4.2.2 催化分解法 |
1.4.2.3 吸附法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2.1.1 实验原料及原料气 |
2.1.2 改性活性氧化铝制备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
2.2.2 再生实验步骤 |
2.2.3 吸附剂性能指标评价 |
2.3 吸附剂表征 |
第3章 改性氧化铝对磷化氢的吸附研究 |
3.1 吸附剂改性因素研究 |
3.1.1 不同负载方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2 不同过渡金属盐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1.3 不同铜盐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1.4 不同浸渍浓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1.5 煅烧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2 吸附操作影响因素研究 |
3.2.1 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2.2 进气浓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2.3 氯化氢浓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2.4 空速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3 吸附剂再生研究 |
3.3.1 氮气吹扫再生 |
3.3.2 空气煅烧法再生 |
3.4 工业试验研究 |
3.5 吸附剂吸附机理研究 |
3.5.1 孔结构分析 |
3.5.2 SEM-EDS图谱分析 |
3.5.3 H_2-TPR分析 |
3.5.4 XRD晶体结构分析 |
3.5.5 XPS分析 |
3.5.6 TGA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改性氧化铝陶瓷的微孔超声钻磨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D]. 万莉莎. 西北大学, 2021
- [2]微孔静压气体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研究[D]. 易法兵. 湖南大学, 2020
- [3]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D]. 贾碧. 重庆大学, 2020(02)
- [4]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D]. 李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Al2O3陶瓷表面离子注入与沉积及沿面闪络特性研究[D]. 朱明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3D打印可降解组织工程听小骨支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鲁雪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SAPO-34/PMDA-ODA型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肖志超.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8]氧化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绝缘性能研究[D]. 林嘉隆. 清华大学, 2019(02)
- [9]氧化铝陶瓷基底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天然气除水性能研究[D]. 张丛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电子级多晶硅循环氢中磷杂质的吸附脱除研究[D]. 周叶明.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