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鄂钢(论文文献综述)
柏杨[1](2020)在《达斡尔民族文化变迁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聚居区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拥有着从事渔业生产和游牧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因而形成了许多依据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等。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变革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文化的变迁。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相关说明;第二章阐述本文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贯彻宗旨;第三章详细阐述达斡尔民族聚居区域的变迁,以达斡尔族典型的农业种植型家庭、工农结合型家庭、打工返乡群体、现居住在城市中的莫旗前旗市委书记兼旗长、达斡尔学会会长家庭为代表个案,对他们家庭的生产、生活方面、对民族文化变迁现状的个人态度及心理活动等进行记实阐述,并跟随莫旗电视台参与拍摄达斡尔民族独有的民族节日纪录片,通过访谈记实和参与观察、影像记录等方法展现了达斡尔民族文化变迁的现状;第四章阐述影响变迁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于生产方式与技术工具的变迁以及居住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变迁;第五章叙述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引导下,兴建博物馆,博物馆是保留和展示达斡尔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并且以“乌兰牧骑”、曲棍球运动为例,展现了近年来达斡尔民族的群众文化与体育文化代表着达斡尔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在创新中传承。
薄宏涛[2](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熊志勇[3](2015)在《基于跨地区重组的武钢集团管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推动力将会越来越明显,而我国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面对钢铁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不得不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跨地区联合重组已成为国际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武钢集团实施了“中西南战略”的跨地区联合重组,集团管控体系的构建也就成了当前武钢集团的重点工作。本文针对武钢集团在跨地区重组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现状,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跨地区重组后武钢新集团的管控模式和管控路径进行了设计,并对解决管控主要问题的管控手段进行了优化。首先,从数据共享仓库、业务单元监控、内部审核、结算与调度系统、计划与业绩管理、信息动态调整等6个方面进行了管控设计,综合分析得出最适合武钢集团的管控模式是财务战略型;其次,依据已选择的管控模式,从确立母子公司发展规划、实施用一体化式资源整合、打造文化管控型软实力、强化风险防范识别能力、构建管控保障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对管控手段进行优化,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武钢集团管控上的问题。结论指出有效的管控模式有利于武钢集团在跨地区重组中更能稳定、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韩珍堂[4](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蒲丽娟[5](2013)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方面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意义、机制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实践,并提升城市圈的竞争力。本文选择“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为研究主题,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背景: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的态势;其次,随着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大城市为核心构成的城市圈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一“两型社会”概念的提出对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武汉城市圈——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1+8”城市圈为研究区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提出问题。依据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其次,分析问题。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索,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构建了促进其发展的三大运行机制;再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其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最后,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机制优化措施和保障体系建设。论文对于在理论上深入认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机制;在现实中继续促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培育生态文明、促进中部崛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难点在于:是从理论上阐明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及特点;二是构建一体化运行机制,并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三是结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现实判断其城市圈一体化演进水平,提出如何促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论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圈”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再次,阐述了论文的具体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再其次,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最后,概括出本文可能的主要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首先,明确了“城市”、“城市圈”以及“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三个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其中核心理论是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区域分工协作理论,论文中还对各项理论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简要评述。通过上述分析,形成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三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阐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基本要求,明确了其基本要点、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其次,对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构建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导向性、重要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选取五大类、15小类的评价指标,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一体化判断和评述,再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上述五个方面对各城市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构建。这部分指引着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总体思想的展开。首先,提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架构,即要从市场、政府、民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建设,三者联合作用于城市圈的发展,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其次,分三个部分逐—阐述三者的作用和固有的缺陷,解释为何三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五章,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启示。首先,对国外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四大都市圈的发展分析,总结出其发展经验和启示。其次,对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圈的发展分析,总结各自的发展经验和启示。最后,总结出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共同启示,为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首先,介绍武汉城市圈的提出过程,对相关的政策提出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武汉经济圈”曾经多种提法混乱的状态给出了解释。其次,对武汉城市圈解决一体化的良好条件进行了阐述。再次,紧接着对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按照前述评价体系构建的五个方面对应地选取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最后,依据前文所述,比照三大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武汉城市圈在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即“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机制不到位、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第七章,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优化设计。本章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指出城市圈只有实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一体化。第八章,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保障体系。首先,针对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及障碍,提出协调圈内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其次,依据前文中分析的城市圈一体化的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语与研究展望。本章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并归纳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见解,同时对未来深入的研究提出期望。本文在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1)在研究背景方面,论文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为新背景。文章结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推进,对武汉城市圈形成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新的探索,进而提出了推进其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2)在理论研究方面,论文清楚地界定了“城市圈”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城市带”、“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都市圈”等相关概念加以区分和辨析。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涵义,并深入地研究了其运行机制,即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机制,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在实证研究方面,论文建立了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文章通过对区域内各城市经济数据的比较分析,运用区位熵(LQij)、经济联系强度(Rij)、经济联系隶属度(Fij)、中心城市首位度(S)、产业结构比例等统计指标较为直观地阐述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并根据五个城市圈一体化评价内容选取了15项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根据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重要的因子进行SAS.分析,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得出城市圈内各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判断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计量方法,从而较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4)在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方面,论文分别从一体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具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功能、优化政府协调职能、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资源保护立法等具体措施。
姜霞[6](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赵黎黎[7](2011)在《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综合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理论关于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钢铁产业环境的客观实际情况,试图建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先通过分析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构成,考察和总结世界钢铁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主要并购重组模式及其演进特征,吸收世界主要产钢大国(跨国集团)并购重组经验;再以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为导向,构建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近十年内我国发生并购重组的大型钢铁企业为样本,建立并购重组绩效因子分析模型,对样本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对我国最大的四家钢铁行业主导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的并购重组绩效进行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归纳总结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尝试建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反馈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分八章,主要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了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的意义,提出问题,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总结与述评,找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辨析了并购重组的内涵,综述了并购动因和效应理论;其次梳理了绩效评价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并购重组绩效的概念,明确了其内涵和外延,并总结了并购重组绩效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章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分析:首先分析了钢铁产业特征和产业链结构,回顾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组织、规模、布局和产业集中度变化情况;然后从三种不同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产业实际状况,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应包括的内涵;最后在产业环境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第四章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模式比较分析:首先在考察全球钢铁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三种主要模式,并分析了其并购动因、演进过程和内在特征;其次总结了美、欧、日、米塔尔等主要产钢国(跨国集团)的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最后提出了制约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推进的主要瓶颈问题。第五章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明确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的主体、客体和评价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并购重组绩效评价体系初步框架;然后以近十年来发生并购重组的钢铁企业为样本建立了并购重组绩效因子分析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剔除了初步框架中的弱相关指标,并用因子分析法在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13个原始变量中抽取出5个公共因子,根据因子得分、并购重组绩效总分与排名情况对样本企业的并购重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所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进行了客观评价,并讨论了可改进之处。第六章行业主导企业并购重组绩效比较分析:以我国最大的四家行业主导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的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为基础,在第五章提取的五个公共因子上又增加了五个与并购重组绩效有密切关联的原始指标。从微观层面对四家主导企业及其子企业的并购重组绩效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最后,归纳了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第七章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结构模型及反馈分析:首先引入了系统动力学流率入树建模法和关联数字矩阵反馈环计算法的概念和定理,为构建系统反馈模型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遵循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基本步骤建立了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流位流率系、定性二部分图和基本流率入树模型;接下来应用关联数字矩阵反馈环计算法实现了反馈环的运算,从结果中筛选出最能表达内部变量作用关系的8条10阶、11阶正负反馈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基本结论,并对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展望。本论文围绕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绩效评价问题这一主线,在理论分析过程中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梳理、凝炼、提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和创新:首先,结合国内外钢铁业并购重组发展模式和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战略目标分析,对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建立了一个从我国钢铁产业实际情况出发的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并购重组模式下的四个行业主导企业宝钢、武钢、鞍本、河北钢铁集团的并购重组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再次,将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引入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研究,构建了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结构模型,根据反馈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童长江[8](2011)在《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文中认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难题,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此,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相关原理为指导,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鄂州市为例,重点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概念释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种典型理论,阐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重要性及基本原则;分析了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环境、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CA-AHP综合评价方法对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8年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初步协调、加速协调阶段,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城镇化率等指标,评价结果符合鄂州实际。今后一个时期,鄂州市要在继续保持经济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高新化、生态化进程,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品和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探讨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类型、特征、选择原则;对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模式和分区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明确提出:从全域视角看,鄂州市可以选择二元组织农村偏向型模式;从区域视角看,鄂州市“一带”区域、“一轴”区域可分别选择二元组织城乡均衡型模式、二元组织农村偏向型模式;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看,鄂州市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可分别选择二元组织城市偏向型模式、二元组织城乡均衡型模式、二元组织农村偏向型模式;提出了促进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可能有以下创新:一是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贡献在于从规模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三个方面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定量分析。二是采用PCA-AHP综合评价方法对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三是提出和总结了国内外15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其主要贡献在于分别从动力模式、政策模式、复合模式视角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增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选择的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鲁敏[9](2011)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以鄂钢农场为例》文中指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观光农业为载体,集观光旅游、农业生产和景观营造于一体的多学科综合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开发和规划存在盲目性、缺乏特色性。与此同时在规划过程中长期重视功能立项而忽视景观设计,长期重视个案分析而缺乏对比分析。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观光农业基础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考察等方法,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引入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城市规划学和旅游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对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类型、特征、结构、功能和规划设计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鄂钢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为实例,对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依据和步骤进行全面的论证。其次,选取了同一纬度地区的武湖农场“农耕年华”生态农业园与鄂钢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对比分析,鄂钢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以“农场文化”为主题,有别于任何一家生态农业观光园。2充分彰显教育功能,借鉴日本五洲垃圾处理厂的设计观念,采用电脑触屏形式,意在突出科技运用和理念创新。3注重湖滨景观的打造,突出田园水乡特色。4突出生态环保理念,引入沼气池和生物浮岛技术。
王鹏翔[10](2011)在《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可持续发展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当前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本质涵义一脉相承,都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30年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在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客观判断以及对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发展层面,对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思路的积极探索。“两型”是目标,也是一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产业发展是手段,更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下,结合武汉城市圈发展实际所展开的应用型研究。论文以“两型社会”和区域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展开研究。全文共八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背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界定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根据其内涵,构建了“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四章。通过对区域产业的选择模式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区域产业选择的资源依赖、效益主导、转移承接、政策导向和模仿发展五大模式,分析其模式形成原因,主要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产业体系评价—产业分类调整—整体协同改善—新旧产业互动发展的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依据战略产业优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改善和竞争优势显现原则,构建了包涵资源环境支撑力、持续协同发展力、产业成长竞争力以及资源节约度、环境友好度、经济循环度、社会和谐度、科技创新度和市场运营度的“两型”产业“三力六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第四部分。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层次、产业构成类型和产业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引进“三密集”,淘汰“双高两低”,实施“两进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议。第七章为第五部分。结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与“两型产业”发展现状,从推进措施与制度保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二、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鄂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鄂钢(论文提纲范文)
(1)达斡尔民族文化变迁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聚居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民族文化发展相关理论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2.2 毛泽东、邓小平的民族理论 |
2.3 习近平的民族观 |
第3章 达斡尔民族聚居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现状 |
3.1 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民族 |
3.2 莫旗典型达斡尔家庭记实 |
3.2.1 农业种植型家庭 |
3.2.2 工农结合型家庭 |
3.2.3 打工返乡者 |
3.2.4 城市干部型家庭 |
3.3 重现传统节日 |
3.4 变迁现状特征分析 |
第4章 影响达斡尔民族文化变迁进程因素 |
4.1 产业文化的演变 |
4.1.1 猎业文化 |
4.1.2 渔业文化 |
4.1.3 牧业文化 |
4.2 生产技术用具的调适 |
4.2.1 农业交通用具 |
4.2.2 狩猎用具 |
4.3 生活居住文化的转变 |
4.3.1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文化 |
4.3.2 传统摇篮文化 |
4.4 宗教祭祀的衰落与敖包祭祀文化的复兴 |
4.4.1 萨满教的衰落 |
4.4.2 敖包祭祀文化的复兴 |
第5章 党和国家政策背景下达斡尔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5.1 推进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
5.2 保护传承以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为载体的文化遗产 |
5.3 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3)基于跨地区重组的武钢集团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集团管控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集团管控的基本内涵 |
2.2 集团管控模式 |
2.2.1 财务管控型 |
2.2.2 战略管控型 |
2.2.3 操作管控型 |
2.2.4 两种混合管控型模式 |
2.2.5 五种管控模式的对比 |
2.3 集团管控手段 |
2.3.1 集团战略管控 |
2.3.2 集团财务管控 |
2.3.3 集团内部审计管控 |
2.3.4 集团文化管控 |
2.3.5 集团风险管控 |
第3章 跨地区重组后的武钢集团管控的现状分析 |
3.1 武钢集团发展概述 |
3.2 几个钢铁企业的集团管控对比现状 |
3.3 跨地区重组后的武钢集团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1 集团总部面临的实际问题 |
3.3.2 下属子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 |
第4章 跨地区重组后的武钢新集团管控设计 |
4.1 新集团管控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
4.1.1 新集团管控的设计思路 |
4.1.2 新集团管控的设计原则 |
4.2 武钢新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 |
4.2.1 武钢新集团管控模式的影响因素 |
4.2.2 武钢新集团管控模式的定位 |
4.3 武钢新集团管控的路径设计 |
4.3.1 武钢新集团管控路径的流程设计 |
4.3.2 武钢新集团管控路径的运行机制 |
第5章 武钢新集团管控的实施及成效 |
5.1 武钢新集团管控的实施 |
5.1.1 确立母子公司发展规划 |
5.1.2 实施一体化式资源整合 |
5.1.3 打造文化型管控软实力 |
5.1.4 强化风险识别防范能力 |
5.1.5 构建管控保障运行机制 |
5.2 武钢新集团管控的成效 |
5.2.1 推动了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
5.2.2 促进了重组企业的快速发展 |
5.2.3 促进了重组企业地区的经济发展 |
5.2.4 提高了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中文摘要 |
(4)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论 |
1.3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分析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 |
2.1.2 城市圈 |
2.1.3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古典区位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3 区域分工协作理论 |
3.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基本要求与评价体系构建 |
3.1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
3.1.1 三个基本要点 |
3.1.2 四项发展目标 |
3.1.3 五项基本内容 |
3.2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
3.2.2 评价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
4.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制构建 |
4.1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机制架构 |
4.2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机制 |
4.2.1 市场机制的作用 |
4.2.2 市场机制的缺陷 |
4.2.3 对市场机制的评述 |
4.3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政府机制 |
4.3.1 政府机制的作用 |
4.3.2 政府机制的缺陷 |
4.3.3 对政府机制的评述 |
4.4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民间组织机制 |
4.4.1 民间组织机制的作用 |
4.4.2 民间组织机制的缺陷 |
4.4.3 对民间组织机制的评述 |
4.5 推进三大机制运行的保障 |
4.5.1 三大机制的定位 |
4.5.2 三大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 |
4.5.3 三大机制运行的制度保证 |
5. 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启示 |
5.1 国外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5.1.1 纽约都市圈的发展概述 |
5.1.2 伦敦都市圈的发展概述 |
5.1.3 东京都市圈的发展概述 |
5.1.4 黎都市圈的发展概述 |
5.2 国内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5.2.1 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概述 |
5.2.2 珠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概述 |
5.2.3 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概述 |
5.3 国内外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
5.3.1 政府规划是实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 |
5.3.2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
5.3.3 产业优化是实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
5.3.4 自主创新是实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 |
5.3.5 实现城市圈经济一体化需三大机制的共同作用 |
6.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现状与机制分析 |
6.1 武汉城市圈的提出过程概述 |
6.2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
6.2.1 武汉城市圈圈内各城市的发展概况 |
6.2.2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优势条件 |
6.3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评价 |
6.3.1 基础设施一体化现状分析 |
6.3.2 产业布局一体化现状分析 |
6.3.3 区域市场一体化现状分析 |
6.3.4 城乡建设一体化现状 |
6.3.5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
6.3.6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 |
6.4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制缺陷分析 |
6.4.1 市场机制不健全 |
6.4.2 政府机制不到位 |
6.4.3 民间组织机制不完善 |
6.5 小结 |
7.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制优化设计 |
7.1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机制方面 |
7.1.1 构建市场推动机制体系 |
7.1.2 实现市场机制推动作用的措施 |
7.2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政府调控机制方面 |
7.2.1 构建政府调控机制体系 |
7.2.2 实现政府调控机制作用的措施 |
7.3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民间组织促进机制方面 |
7.3.1 构建民间组织促进机制体系 |
7.3.2 实施民间组织促进机制的措施 |
7.4 小结 |
8.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措施 |
8.1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
8.2 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
8.2.1 区域的共同发展原则 |
8.2.2 市场的主导运行原则 |
8.2.3 政府的推动实施原则 |
8.2.4 民间的中介协助原则 |
8.3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措施 |
8.3.1 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 |
8.3.2 产业布局一体化方面 |
8.3.3 区域市场一体化方面 |
8.3.4 城乡建设一体化方面 |
8.3.5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 |
9. 结语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政府、市场、民间组织通力合作 |
9.1.2 圈内城市差距较大,中心城市首位度偏高 |
9.1.3 明确定位,分工协作,差异发展 |
9.2 主要启示 |
9.2.1 城市圈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
9.2.2 一体化中政府治理是关键 |
9.3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9.3.1 武汉城市圈的定量研究 |
9.3.2 一体化的动态发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钢铁产业相关研究 |
1.2.2 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理论基础 |
2.1 并购重组的内涵与相关理论 |
2.1.1 并购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
2.1.2 并购动因理论 |
2.2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演进 |
2.2.2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3 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定义及测度 |
2.3.1 并购重组绩效的定义 |
2.3.2 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评价方法 |
2.4 章末小结 |
第3章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分析 |
3.1 我国钢铁产业环境分析 |
3.1.1 我国钢铁产业特征与产业链结构 |
3.1.2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3.2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规模与效率分析 |
3.2.2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变化情况分析 |
3.2.3 我国钢铁企业区域布局分析 |
3.2.4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理论分析 |
3.3.1 从竞争战略理论出发 |
3.3.2 从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出发 |
3.3.3 从并购战略依赖性理论出发 |
3.4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结构及效应分析 |
3.5 章末小结 |
第4章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模式比较分析 |
4.1 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主要模式及其演进特征 |
4.1.1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模式及动因分析 |
4.1.2 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演进特征分析 |
4.2 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主要模式的特点 |
4.2.1 区域内低粒度并购重组模式的特点 |
4.2.2 强弱协同并购重组模式的特点 |
4.2.3 强强联合重组模式的特点 |
4.3 西方国家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启示 |
4.3.1 美国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经验 |
4.3.2 欧盟国家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经验 |
4.3.3 日本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经验 |
4.3.4 米塔尔集团的并购重组经验 |
4.3.5 西方国家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4 章末小结 |
第5章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5.1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主体、客体与评价目标 |
5.2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5.2.1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5.2.2 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3 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的样本选择和指标数据来源 |
5.3 并购重组绩效因子分析模型建立与因子提取 |
5.3.1 指标数据原始值的处理 |
5.3.2 基于因子分析法提取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主要因子 |
5.4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综合评价 |
5.5 章末小结 |
第6章 行业主导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实证分析 |
6.1 宝钢、武钢、鞍本、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
6.1.1 宝钢集团并购重组案例 |
6.1.2 武钢集团并购重组案例 |
6.1.3 鞍本集团并购重组案例 |
6.1.4 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案例 |
6.2 宝钢、武钢、鞍本、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绩效实证分析 |
6.2.1 各主导钢铁企业集团并购重组绩效横向比较 |
6.2.2 各主导钢铁企业集团及其控股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纵向比较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3.1 并购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 |
6.3.2 并购后企业之间加强协同,建立高效率的集团管控体系 |
6.3.3 严格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
6.3.4 并购重组模式的影响 |
6.4 章末小结 |
第7章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模型及绩效反馈分析 |
7.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 |
7.1.1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
7.1.2 关联数字矩阵反馈环计算法 |
7.2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7.2.1 建立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的流位流率系 |
7.2.2 流位控制流率的定性分析二部分图 |
7.2.3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7.2.4 反馈环计算方法的改进 |
7.3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系统的反馈结构分析 |
7.3.1 钢材市场需求量与企业钢材产量(规模经济效益)的反馈分析 |
7.3.2 钢材市场需求量与企业研发投入(价值增殖能力)的反馈分析 |
7.4 章末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2.1 并购后企业控制总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
8.2.2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高效率推进整合重组 |
8.2.3 沿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链安全度,扩大成本优势 |
8.2.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
8.2.5 政府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引导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联数字矩阵反馈环计算过程 |
附录B 样本企业并购绩效指标原始值(适度指标正向化) |
附录C 样本企业并购绩效因子得分、并购绩效总分及排名情况 |
附录D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评分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2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1.2.3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研究 |
1.2.5 关于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概念释义 |
2.1.1 城市与乡村 |
2.1.2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 |
2.1.3 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 |
2.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学说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核心-外围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系统理论 |
2.3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2.3.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2.3.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
2.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
2.4.2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
2.4.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
2.5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2.5.1 民生优先原则 |
2.5.2 系统优化原则 |
2.5.3 科技支撑原则 |
2.5.4 生态文明原则 |
2.5.5 改革开放原则 |
3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
3.1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1 城乡统筹的战略方针为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
3.1.2 "全域鄂州"的科学规划为协调发展描绘美好蓝图 |
3.1.3 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为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
3.1.4 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为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3.2 鄂州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
3.2.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协调 |
3.2.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协调 |
3.2.3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不协调 |
3.3 鄂州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
3.3.1 农民增收难度大 |
3.3.2 城乡产业结构失调 |
3.3.3 城乡产业集群缺乏技术支撑 |
3.3.4 "黑色"发展后劲不足 |
3.3.5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3.3.6 县(区)域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
3.3.7 制度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
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功能 |
4.1.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
4.1.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4.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方法 |
4.2.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 |
4.3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1 规模性指标 |
4.3.2 结构性指标 |
4.3.3 功能性指标 |
4.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方法 |
4.4.1 指标值的确定方法 |
4.4.2 原始数据标准化方法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5.1 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及优化指标体系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样本数据及标准化 |
5.1.3 方差贡献分析验证初选指标的合理性 |
5.1.4 优化指标体系 |
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及排序 |
5.2.1 建立判断矩阵 |
5.2.2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
5.2.3 对优化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5.2.4 计算各指标得分 |
5.2.5 计算综合得分 |
5.3 结果评价与分析 |
5.3.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态势 |
5.3.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级及阶段 |
5.3.3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集中度 |
5.3.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 |
5.3.5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论 |
6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 |
6.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类型及特征 |
6.1.1 动力模式 |
6.1.2 政策模式 |
6.1.3 复合模式 |
6.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6.3 "全域鄂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6.4 鄂州市"一带一轴"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6.4.1 "一带一轴"区域划分及重要性 |
6.4.2 "一带"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6.4.3 "一轴"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6.5 鄂州市"主体功能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6.5.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特征 |
6.5.2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性 |
6.5.3 鄂州市"主体功能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7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强化农民增收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7.1.1 大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
7.1.2 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
7.1.3 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7.1.4 稳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
7.2 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7.2.1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7.2.2 发展现代工业 |
7.2.3 发展现代城乡服务业 |
7.3 构建城乡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7.3.1 改革城乡二元科技体制,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 |
7.3.2 构建城乡产业研发平台,加强区域科技基础建设 |
7.3.3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
7.3.4 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充分发挥技术联盟作用 |
7.3.5 塑造促进城乡产业集聚的信任、合作的区域创新文化 |
7.4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7.4.1 实行绿色改革 |
7.4.2 发展绿色产业 |
7.4.3 实施绿色工程 |
7.5 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7.5.1 推进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
7.5.2 推进城乡金融制度改革 |
7.5.3 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
7.5.4 推进城乡公共品和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9)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以鄂钢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特色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特色 |
第二章 观光农业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观光农业理论 |
2.1.1 观光农业概念 |
2.1.2 观光农业特征 |
2.1.3 观光农业功能 |
2.1.4 观光农业发展历程 |
2.2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
2.2.1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依据与步骤 |
3.1 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
3.1.1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及内涵 |
3.1.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点 |
3.1.3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分类 |
3.2 生态农业观光园基础理论 |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2 景观美学原理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城市规划学理论 |
3.2.5 旅游心理学 |
3.3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原则 |
3.4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内容 |
3.5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步骤 |
第四章 鄂钢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 |
4.1 背景分析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区位分析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Strengths) |
4.2.2 劣势(Weakness) |
4.2.3 机遇(opportunities) |
4.2.4 挑战(Threats) |
4.2.5 结论(Conclusion) |
4.3 总体思路与目标 |
4.3.1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
4.3.2 规划期限与目标 |
4.4 总体规划布局 |
4.4.1 规划结构 |
4.4.2 道路交通 |
4.4.3 景观小品 |
4.5 景观分区规划 |
4.5.1 入口服务区 |
4.5.2 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 |
4.5.3 生态休闲活动区 |
4.5.4 农业科研区 |
4.5.5 湿地观景区 |
4.5.6 有机食品生严区 |
4.5.7 居民聚集区 |
4.6 总体规划概算 |
4.6.1 投资估算 |
4.6.2 投资效益分析 |
第五章 鄂钢农场与武湖农场的比较与分析 |
5.1 武湖农场“农耕年华”生态农业园 |
5.1.1 园区介绍 |
5.1.2 总体规划布局 |
5.1.3 景观分区规划 |
5.2 两个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异同点 |
5.2.1 相同点 |
5.2.2 不同点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0)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两型社会"理论 |
1.3.2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 |
1.3.3 城市圈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型社会"内涵与评价 |
2.1 "两型社会"提出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两型社会"的内涵 |
2.2.1 "两型社会"的理论溯源 |
2.2.2 "两型社会"的主要特征 |
2.3 "两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 |
2.3.1 体系构建原则 |
2.3.2 指标体系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产业选择模式 |
3.1 资源依赖模式 |
3.1.1 模式的定义 |
3.1.2 模式的成因 |
3.1.3 存在的问题 |
3.2 效益主导模式 |
3.2.1 模式的定义 |
3.2.2 模式的成因 |
3.2.3 存在的问题 |
3.3 转移承接模式 |
3.3.1 模式的定义 |
3.3.2 模式的成因 |
3.3.3 存在的问题 |
3.4 政策导向模式 |
3.4.1 模式的定义 |
3.4.2 模式的成因 |
3.4.3 存在的问题 |
3.5 模仿发展模式 |
3.5.1 模式的定义 |
3.5.2 模式的成因 |
3.5.3 存在的问题 |
3.6 "两型"目标下的产业选择约束 |
3.6.1 选择目标定位两型 |
3.6.2 结合区情彰显特色 |
3.6.3 系统发展打造集群 |
3.6.4 合理引导完善配套 |
3.7 案例:武汉市谌家矶街产业选择 |
3.7.1 街道发展概况 |
3.7.2 街道产业优势 |
3.7.3 街道产业劣势 |
3.7.4 产业选择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型"约束下的区域产业选择 |
4.1 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 |
4.1.1 产业体系评价阶段 |
4.1.2 产业分类调整阶段 |
4.1.3 整体协同改善阶段 |
4.1.4 新旧产业互动阶段 |
4.2 区域"两型"产业的评价 |
4.2.1 评价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模型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构建产业基础 |
5.1 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群发展历程 |
5.1.1 城市发展趋势 |
5.1.2 城市群发展历程 |
5.2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况 |
5.2.1 武汉城市历史地位变迁 |
5.2.2 "1+8"城市圈的确立与发展 |
5.3 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5.3.1 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各城市规模差异大 |
5.3.2 第二产业增速领先,一三产业稳步发展 |
5.3.3 工业化总体水平低,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
5.3.4 中心城市结构较优,协同作用有待提升 |
5.4 武汉城市圈产业技术层次分析 |
5.4.1 传统产业仍处于支柱地位 |
5.4.2 传统产业创新力度逐步加强 |
5.4.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 |
5.4.4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集群形态 |
5.5 武汉城市圈产业构成类型 |
5.5.1 先导产业领先优势显着 |
5.5.2 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
5.5.3 辅助产业稳步发展 |
5.6 武汉城市圈产业空间分布分析 |
5.6.1 "区+园"发展模式形成 |
5.6.2 产业链形态初具 |
5.6.3 产业分工日趋合理 |
5.7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7.1 优势分析 |
5.7.2 劣势分析 |
5.7.3 机遇分析 |
5.7.4 威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体系构建与推进模式 |
6.1 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
6.2 "652"产业体系 |
6.2.1 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
6.2.2 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 |
6.2.3 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 |
6.3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
6.3.1 引进"三密集"产业 |
6.3.2 淘汰"双高"、"两低"产业 |
6.3.3 "两进一出"产业规划布局 |
6.4 两型产业的推进模式 |
6.4.1 基于产业地位的分类推动模式 |
6.4.2 基于空间布局的点轴圈联动模式 |
6.4.3 基于产业集群的园区化集中模式 |
6.4.4 基于企业-产业-区域的示范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战略与措施 |
7.1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战略 |
7.1.1 产业结构高度化 |
7.1.2 产业组织集群化 |
7.1.3 发展模式信息化 |
7.1.4 产业联动一体化 |
7.2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7.2.1 建立城市圈两型产业筛选机制 |
7.2.2 完善两型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 |
7.2.3 落实两型产业需求的人才供给 |
7.2.4 构建两型产业发展的互动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四、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鄂钢(论文参考文献)
- [1]达斡尔民族文化变迁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聚居区域为例[D]. 柏杨.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跨地区重组的武钢集团管控研究[D]. 熊志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15(07)
- [4]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5]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研究[D]. 蒲丽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6]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7]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D]. 赵黎黎. 南昌大学, 2011(07)
- [8]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D]. 童长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9]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以鄂钢农场为例[D]. 鲁敏. 湖北大学, 2011(07)
- [10]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 王鹏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