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门峡彩绘陶器保护研究(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君[1](2021)在《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素有“中国母亲河”之盛誉,早在110万年前便有人类在此活动,至公元前221年时,这片流域已创造出无数的物质文明,拟形器便是其中一类。“拟形器即器形与器体合而为一的动物形象”,器物集实用、审美于一体,是先人智慧的体现,同时反映出历史文化的时代变迁。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黄河流域先秦时期的拟形器,通过图像与文字资料的梳理发现,史前拟形器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山东等地,材质多为陶器,夏商拟形器多出土于山西、河南两地,材质以青铜为主,两周时期则集中在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根据题材、造型将拟形器分为人形拟形器、动物形拟形器两大类,动物形拟形器按动物种类又可分为走兽类、鸟禽类、水生类等。人形拟形器根据器形演变,可分为三期,前期多为人头壶,后期多为人形罐;动物形拟形器可分为五期,一期走兽类拟形器数量较多,二期鸟禽类拟形器上升,三期走兽类、鸟禽类数量相当,四、五期出现水生类拟形器。不同种类、不同时期拟形器的艺术特征也各具特色,史前拟形器造型简洁,装饰多类素面,而鸟禽类拟形器装饰则以几何图案为主;夏商时期,拟形器造型多变,装饰纹样繁重且粗糙,以回形纹居多;两周时期,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较成熟细腻,东周时期出现错金银技术。通过与长江流域拟形器的对比发现,两区域自古便有交流,互有影响,史前黄河流域拟形陶器发展更加成熟,夏商时期两地拟形器风格相似,两周时期,长江流域开始形成简洁、清新的新风格。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产物的拟形器,记录着先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变化,是先民们对人体、动物认知变化的重要依据,是人类思维方式演变的重要载体。先秦时期拟形器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其设计思想的变化,即从史前时期巫术、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到夏商时期的尊神重鬼、铸鼎象物的思想,再到两周时期的敬天法祖、人本主义思想的变化。拟形器是制器尚象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拟形器的综合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古代设计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便于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夏添[2](2020)在《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文中研究指明荆楚地区出土大量先秦及汉代的简牍、造像、织物为研究荆楚服饰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文献、图像、实物标本。本文以出土服饰为研究对象,借助“纺织、服饰工艺”,“染织、刺绣纹样”,“服饰配件构型”共性与个性梳理,进而剖析三者所构建荆楚服饰的表层(造型、纹饰)、中层(工艺、结构)、核层(礼仪制度、造物思想、习俗信仰)。文章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多重证据法相结合,对中国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及服饰的造型、纹饰、结构、工艺演变进行考析,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规制、造物思想与习俗信仰。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本内容对荆楚织物的词源进行了考析,得出遣策记载织物词汇的定名功能及词汇变化同步映射着纺织工艺地域特色与服饰形态变迁;通过量化分析论证了麻、绢织物的规格差异、加工工艺与“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并且“高经密绢织物”是楚汉贵族多层轻暖服饰风尚的物质基础。经由系统性地归纳、分析先秦至汉代织物的组织结构,得出纺织品与编织物结构特征与变迁规律:战国中晚期是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其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色彩配置的变化程度均较商、西周有了飞跃,直接促成了西汉“绒圈锦”高超纺织技艺的创新与普及。(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本内容详尽梳理了不同文物载体中的平面、立体服饰图像,并按照造型特点分为:绛衣(宽袖深衣)、偏衣、菱格纹深衣、襦裙4种样式,本内容提出楚宽袖深衣制袍服即先秦礼服绛衣,考订了疑难名物。发现服饰造型的固化现象及“奢费”与“俭朴”服饰形象映射出的社会阶层分化要素:“冠、衣长、纹饰与配饰”。由于尚工艺、轻形制,学界对于马山1号楚墓服装刺绣纹饰“倒装”现象缺乏讨论且存在维持衣裳各处刺绣裁片“纹饰完整”即遵循“礼仪”的错讹观点,本文通过出土实物构型、服装刺绣纹样分片裁剪秩序对比分析,得出纹饰“倒装”的意义存在于“礼”(礼仪规制)与“服”(穿用功能)相合适、和谐,进而揭示出楚汉深衣制袍服结构变迁规律——先秦至汉代礼仪活动中身体行为变迁影响着服饰形态嬗变,解决了先秦服饰构型研究的难点。(3)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本内容从造型规律出发,将织物图案分为小菱形纹、大菱形纹、间隔条列、动植物嵌套、散点几何纹5种式样。在纹样二维模拟的基础上发现纹样成型差异有助于满足制作不同衣物的图案装饰需求。研究指出先秦刺绣“分工协作”生产方式,补正了绣绷尺寸、绘稿工具、刺绣秩序,全面地梳理了打子绣、锁绣、纳锦绣、锦绣、革绣技艺发展脉络。从印染工艺看,西汉初期石染、草染(涂染、浸染、媒染、套染)技术已发展成熟,凸版印花操作简易、生产效率高,镂版印花则是对手绘织物纹样的有效补充。从文化内涵出发,发现荆楚织物纹样设计严格遵循先秦“备物致用”造物观念,主要表现为“菱形纹”构型织绣纹样在裁剪制物过程中构建和谐统一的视觉审美。“剩料再利用”凝结了荆楚先民的劳动智慧与惜物、敬物精神。通过纹样变化比较分析,揭示了织绣生产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西汉贵族阶级的审美变迁促成了系列织绣纹样“由显变隐”暗纹化发展。剖析了织绣纹样的双重文化内涵,一是以荒帷纹饰反映“天圆地方”宇宙观;二是以刺绣纹样组合构建亡者灵魂升天的原始巫术信仰范式。但在构建信仰图腾过程中,织绣纹样装饰审美服从于劳动的实用价值。(4)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本内容对楚国木冠定名提出质疑,并针对先秦楚国长冠,西汉武弁、纱冠的构型及佩戴方式进行了推测、复原。从发饰看,多功能”固发工具的“一物多用”多重实用功能是“备物致用”造物观念的产物,考析了楚汉妇女典型发式是盘髻、垂髻,楚国男性辫发、戴冠。腰饰方面,研究发现“带钩”不能单独地充当墓主性别标志并通过对西汉折叠香囊结构复原为此前缺乏物证的楚汉佩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佩用方法。足服方面,论证了先秦“席居制”和“燕居、田猎、征战、礼仪”服用功能差异决定鞋履有无系带,进而考订出鞋底疏密变化“乳钉线结”和钉缝“绞结凸棱”是楚国男性的系带鞋履的重要构型,合理地阐释了与实物相悖的西汉侍俑“男圆女方”鞋履造型成因。先秦至汉代荆楚纺织、服饰蕴含了中华民族所创造高超卓绝的古代纺织织造技术,服饰礼仪文化,造物思想智慧。一方面,梳理古代荆楚地区高超的纺织、编织技术的演变,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古代荆楚织物、服饰结构特征、染织刺绣、裁剪制作工艺,有助于完善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工艺价值谱系。另一方面,考察古代荆楚服饰的造型特征、裁剪结构、平面装饰工艺与立体着装形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礼仪制度、社会风俗的理解,更能够折射出古代匠人在构制纺织服装物质的过程中凝炼的造物思想智慧。荆楚服饰研究有助于挖掘、传承中国古代纺织服饰文化瑰宝蕴涵的工艺、文化价值,期望能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物质文明,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古代服饰史研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彭宇[3](2020)在《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文中指出蒜头壶作为一种壶式,以壶口装饰蒜形饰得名,是一种盛酒或水的器物,其材质以陶、铜为主。作为秦人样式独特的器物,仅埋藏于秦人以及与秦人相关的遗迹单位中。由于过去蒜头壶发现较少,学界对蒜头壶专门研究不多。随着各地出土蒜头壶墓葬考古材料的公布,为蒜头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类型学以墓葬出土的184件蒜头壶进行型式划分,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特征,以及蒜头壶时间顺序上的变化和蒜头壶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的介绍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界定研究范围,并整理学界蒜头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将蒜头壶根据材质分为两类,分别进行类型学研究。将铜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圆腹、垂扁腹、椭扁腹3型,将陶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缶形腹、圆腹、凸鼓腹3类。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以及标准形态时间顺序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铜、陶蒜头壶分期,分析不同时期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与形态特征。第四部分,对出土蒜头壶墓葬进行研究,分析墓葬组合,探讨墓主身份等级。第五部分,以陶蒜头壶制作工艺,铜、陶蒜头壶的使用方法入手,结合本文第二部分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对与蒜头壶器形相似器物进行讨论。
张雅琼[4](2020)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类型陶器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而其中彩陶的占比很高,且具有鲜明特色,是根据历史遗迹解决艺术起源问题的一个突破点。为了更好的分析艺术发生规律的地域性特点,发现庙底沟类型陶器审美上的独特之处,本文对庙底沟类型陶器的设计要素与美感规律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分析。文中援引了很多考古方面的资料和图像,深入分析了庙底沟类型陶器的功能和造型。庙底沟类型陶器在实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的基础上,还灵活使用分解重构、添加删除、变形整合、线条错觉等绘制手法。这些都让庙底沟类型陶器表现出不同于半坡类型的线条灵活、构图活泼的特点。而这些形式多变的纹饰无不体现着此时原始先民超现实的审美意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发现此时的审美意识和其他意识是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宗教意识,无论是巫术活动还是崇拜活动都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表现与发展着庙底沟类型原始先民们的审美意识。
杨岐黄[5](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指出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张越[6](2020)在《我国考古报告编撰的历程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古报告是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公布的重要载体,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材料。当前中国考古报告依然基本遵循着1934年发表的考古报告《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编排之体例,随着田野考古工作水平的提高、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考古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提升了田野考古工作水平、转变了遗物分类思想、增加了新的研究切入视角,考古报告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直至今日,已形成了考古资料发布与考古学研究、多学科研究并重的格局。本文通过整理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发展近百年来一千多部考古报告的发展历程,整理并统计分析众多考古报告的“硬件”与“软件”,包括编写单位与编者、装帧设计、出版机构与其级别、报告的章节安排与编撰体例、遗存发布单元、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式等诸多要素,从以上各方面分析研究考古报告编撰历程及其范式转变,并归纳出我国考古报告的编撰历程,其经历的四个阶段,受考古学学科发展环境的影响,与我国考古学发展步调基本一致,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的初创与早期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后期的停滞与恢复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的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的成熟与转型时期。
彭子豪[7](2020)在《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自2007年在山西翼城大河口村发现霸国墓地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霸国墓地的墓葬规格高,等级差别明显,随葬品丰富,为研究霸国丧葬制度乃至西周王朝与地方诸侯的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本文依据霸国墓地的考古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对霸国墓地的丧葬制度进行探讨,通过对霸国墓地与同时期姬姓、非姬姓诸侯国墓地的丧葬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总结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的特点,为深入探讨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打下基础。通过对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的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霸国墓地在选址上与西周时期族墓地的选址观念相同,墓地埋葬制度极具特点。墓地选址河水环绕,地势高平;墓位排列与平顶山应国墓地相似,也为自南向北埋葬,族墓地特征明显;墓向绝大多数为朝向西方,与常见的西周北向墓向差异明显,墓向朝西应与霸国的族属和社会观念等有密切关联。二、霸国墓地在棺椁的使用制度上,最高规格的棺椁使用情况为一椁两棺,其余高级别贵族墓葬皆为一椁一棺,与文献记载的“诸侯五重”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因《三礼》等着作成书时间较晚,再加上汉代之后的儒者将儒家思想融入了礼仪制度,传世文献对于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的记载不多,所以后人有构拟的成分是不可否认的。三、霸国墓地随葬器物组合特点鲜明。在用鼎制度上,西周早期霸国墓葬的列鼎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青铜礼器组合上,高级贵族随葬的青铜礼器已经形成以鼎、簋、鬲、甗为主的礼器组合形式;在青铜乐器组合上,只有国君级别墓葬才可以享用,出土的青铜乐器组合为铜铙一组3件、铜勾鑃一组2件、铜钟一组3件;漆器组合也是霸国墓地礼器组合的特点之一,漆木人俑的随葬也反映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丧葬制度的改变,人殉现象开始减少,并逐渐被俑偶所代替。四、在用玉制度上也有其自身特点,高等级女性墓装饰性用玉较多,高等级男性墓礼仪用玉较多,此正是在周文化圈内流行的丧葬礼俗。很多玉器都残留有器物改制的痕迹,这是霸国墓地用玉制度的又一重要特点。五、在霸国墓地有多件铜器铭文涉及赗赙制度,反映了西周时期霸国与众多诸侯国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霸国的国际外交策略与立国生存之道。通过探讨霸国墓地赗赙制度的特点,发现西周社会大多使用青铜盆作赗赙助丧礼物,赗赙铜器与“礼器不可假人”的礼制并不矛盾。六、根据霸国墓地的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数量,墓葬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高等级墓葬的规格远高于低级别墓葬。这与西周时期诸侯、卿大夫、士三个阶层的贵族等级相符,霸国墓地的等级制度也可以反映出西周社会等级结构的森严。
余聿莹[8](2020)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典型的聚集型分布,同时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独特的地域属性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程度上的空间差异。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各类项目传承人分布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省际间文化碰撞融合交界等地区。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中国人口分布的数量和质量的有关,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三是与民族性地域性密切关联,四是具有相同文化属性和文化风格的文化地理区的影响,五是受到评选和认定传承人的过程与政策因素的影响。针对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力和生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张静[9](2020)在《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瓶图像是中国墓葬、佛教造像、石窟上的一种装饰纹样,其图像一般是从瓶中生出莲花、牡丹等花朵枝叶。目前对北方地区宋辽金砖雕墓和壁画墓中的花瓶图像作收集和整理,见诸考古材料的共有56例,分布于河南、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省份,其图像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表现,其装饰特征分为器形、尺寸、颜色、纹饰、系带,艺术形式以写实风格为主,载体为砖雕、壁画形式,与花材、花盆、花架、器物、壸门装饰图像进行多重组合。花瓶图像分布在墓葬壁面的不同位置,主要位于墓门两侧、格子门障水板下部、须弥座束腰部位、壁龛等处。由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反映出一定的模板、粉本、制作工艺与工匠等情况。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中的花瓶图像表现出装饰、审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庶民阶层的丧葬观念。花瓶图像作为香花供祭形式之一,亦具有祭祀功能。从魏晋至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的发展历程来看,花瓶图像功能的性质经历了以表现宗教性为主,逐渐向世俗、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墓葬花瓶图像始于魏晋佛教传入,于宋代墓葬再次出现,究其原因:一是受到宋人爱花、赏花、插花的审美趣味影响;二是不同宗教观念的融合,发展出符合世俗、丧葬理念的民间信仰;三是以高足桌椅为中心的家具发展;四是墓葬仿木构建筑的出现与成熟。
魏溥均[10](2020)在《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汉代饮食漆器具为研究对象,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考古类型学、图像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与博物馆实地考察,整理汉代饮食漆器具的相关资料,梳理饮食漆器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汉代饮食漆器具发展的宏观史境,着重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结构、髹饰工艺与装饰纹样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其设计规律。首先,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梳理了饮食漆器具的起源与演变,总结历代饮食漆器的阶段性特征,指出汉代饮食漆器具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汉代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技术水平、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等因素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影响;其次,将考古发掘报告中收集的汉代饮食漆器具按照功能分为盛食器、取食器、端食器、饮具、具器,运用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对各个器型进行分型分式,对典型器高度、口径、底径等数值进行统计整理,以人的尺度为参考依据,结合汉代分餐制的饮食生活方式,还原汉代饮食漆器具的使用场景,证明其设计制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归纳汉代饮食漆器具造型的演变规律及设计特征;再者,结合考古报告和图录资料,对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髹饰工艺与纹样题材进行图像学分析,探究饮食漆器具纹样的变化规律、组织形式与构成法则,阐述汉代社会意识形态对饮食漆器具审美风格的影响,指出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设计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文认为,汉代饮食漆器具的设计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造型设计浑圆饱满,古朴典雅,适应分餐制的饮食习惯,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以功能为导向,呈现出有限度的变化,实用适人。纹样设计上观物取象,以线写形,展现出气韵生动、大气磅礴的装饰特征,审美风格上呈现“由简入繁,返璞归真”的嬗变趋势。
二、三门峡彩绘陶器保护研究(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门峡彩绘陶器保护研究(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时空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拟形器的发现概况 |
2.1 史前时期的发现概况 |
2.1.1 青海地区主要发现 |
2.1.2 甘肃地区主要发现 |
2.1.3 陕西地区主要发现 |
2.1.4 山东地区主要发现 |
2.1.5 其他地区主要发现 |
2.2 夏商时期的发现概况 |
2.2.1 山西地区主要发现 |
2.2.2 河南地区主要发现 |
2.2.3 其他地区主要发现 |
2.3 两周时期的发现概况 |
2.3.1 陕西地区的主要发现 |
2.3.2 山西地区的主要发现 |
2.3.3 河南地区的主要发现 |
2.3.4 河北地区的主要发现 |
2.3.5 其他地区的主要发现 |
第3章 拟形器的分类分期 |
3.1 人形拟形器 |
3.1.1 人头形拟形器 |
3.1.2 人身形拟形器 |
3.2 动物形拟形器 |
3.2.1 走兽类拟形器 |
3.2.2 鸟禽类拟形器 |
3.2.3 水生类拟形器 |
3.3 分期研究 |
3.3.1 人形拟形器的分期 |
3.3.2 动物形拟形器的分期 |
第4章 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
4.1 人形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
4.1.1 造型样式 |
4.1.2 装饰风格 |
4.2 动物形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
4.2.1 造型样式 |
4.2.2 装饰风格 |
第5章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先秦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
5.1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史前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
5.1.1 史前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
5.1.2 造型比较 |
5.1.3 装饰比较 |
5.2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夏商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
5.2.1 夏商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
5.2.2 造型比较 |
5.2.3 装饰比较 |
5.3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周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
5.3.1 两周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
5.3.2 造型比较 |
5.3.3 装饰比较 |
第6章 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
6.1 史前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
6.1.1 原始巫术 |
6.1.2 生殖崇拜 |
6.1.3 图腾崇拜 |
6.2 夏商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
6.2.1 尊神重鬼 |
6.2.2 铸鼎象物 |
6.3 两周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
6.3.1 敬天法祖 |
6.3.2 民本思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时间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文献引用规范、简称与代称 |
第二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 |
2.1 出土织物的词源分类 |
2.1.1 楚墓遣策分析 |
2.1.2 汉墓遣策分析 |
2.1.3 遣策词源认知 |
2.2 纺织品结构特征 |
2.2.1 麻 |
2.2.2 绢 |
2.2.3 纱与縠 |
2.2.4 缣与绨 |
2.2.5 绮 |
2.2.6 罗 |
2.2.7 锦 |
2.3 编织物结构特征 |
2.3.1 斜编织物 |
2.3.2 绞编织物 |
2.3.3 斜绞复合织物 |
2.3.4 环编织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1 荆楚服装等级标识及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1 荆楚服装的等级标识 |
3.1.2 平面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1.3 立体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
3.2 荆楚服装形制及结构特征 |
3.2.1 荆楚袍服形制特点 |
3.2.2 袍服结构概述 |
3.2.3 内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4 外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
3.2.5 袍服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 |
3.3 荆楚下裳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1 裙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3.2 裤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荆楚织绣纹样概述 |
4.2 荆楚织物纹样构型 |
4.2.1 小菱形纹式样 |
4.2.2 大菱形纹式样 |
4.2.3 间隔条列式样 |
4.2.4 动植物嵌套式样 |
4.2.5 散点几何纹式样 |
4.3 刺绣工艺 |
4.3.1 刺绣工具与痕迹 |
4.3.2 打子绣 |
4.3.3 锁绣 |
4.3.4 纳锦绣 |
4.3.5 锦绣与革绣 |
4.4 印染工艺 |
4.4.1 染色工艺 |
4.4.2 印花工艺 |
4.5 荆楚织绣纹样文化内涵 |
4.5.1 从纹样经营看造物观念 |
4.5.2 从纹样母题看习俗信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 |
5.1 首饰 |
5.1.1 獬冠 |
5.1.2 长冠 |
5.1.3 武弁 |
5.1.4 纱冠 |
5.1.5 巾帻 |
5.2 发饰 |
5.2.1 梳篦 |
5.2.2 簪笄 |
5.2.3 假发 |
5.2.4 发式 |
5.3 腰饰 |
5.3.1 带钩 |
5.3.2 腰带 |
5.3.3 熏囊 |
5.3.4 佩囊 |
5.4 足服 |
5.4.1 袜的形制特点 |
5.4.2 鞋履形制分类 |
5.4.3 鞋履形制演进规律 |
5.4.4 鞋履形制变迁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荆楚地区楚汉墓出土织物一览 |
附录 C:楚汉墓遣策中的织物记载 |
(3)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战国秦汉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 |
第一节 铜蒜头壶标准形态特征 |
第二节 铜质蒜头壶型式划分 |
第三节 陶质蒜头壶标准形态特征 |
第四节 陶质蒜头壶型式划分 |
第二章 蒜头壶地域分布、形制演变及分期 |
第一节 战国两汉时期蒜头壶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形制演变及分期 |
第三节 从蒜头壶的地域分布观察秦文化的发展 |
第三章 出土蒜头壶墓葬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蒜头壶墓葬器物组合研究 |
第二节 出土蒜头壶墓葬等级观察 |
第四章 蒜头壶若干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蒜头壶制作工艺 |
第二节 蒜头壶与其它器物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蒜头壶的命名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创新 |
第二章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址及陶器概述 |
2.1 什么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
2.1.1 仰韶文化 |
2.1.2 庙底沟类型遗址 |
2.2 河南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
2.3 山西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
2.4 陕西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
第三章 庙底沟类型陶器艺术形式分析 |
3.1 庙底沟类型陶器装饰的结构形式及相关观念 |
3.2 庙底沟类型陶器的造型 |
3.2.1 空间组织 |
3.2.2 表面肌理纹 |
3.2.3 彩陶纹饰 |
3.3 庙底沟类型陶器的美感特点 |
3.3.1 外在实用与美观的统一 |
3.3.2 分解重构与添加删除 |
3.3.3 变形整合与线条错觉 |
3.4 对象化:庙底沟类型陶艺的根本规律 |
第四章 庙底沟类型陶器母题事象的历史文化内蕴 |
4.1 装饰与艺术生活 |
4.2 丧葬与巫术 |
4.2.1 “天人合一”的巫术原则:接触与模拟转化 |
4.3 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 |
4.3.1 图腾崇拜 |
4.3.2 祖先崇拜 |
4.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时空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2.2.1 东北北部地区 |
2.2.2 燕辽地区 |
2.2.3 海岱地区 |
2.2.4 长江中游地区 |
2.2.5 长江下游地区 |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
2.3.1 单孔壁 |
2.3.2 联璧 |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
2.4.1 成坯 |
2.4.2 钻孔及成形 |
2.4.3 修整成器 |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
2.6.1 佩饰 |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
2.6.4 财富货币 |
2.6.5 随葬 |
2.6.6 乐器 |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3.2.1 商文化地区 |
3.2.2 四川地区 |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
3.2.4 赣鄱流域 |
3.2.5 闽粤地区 |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3.3.1 圆璧 |
3.3.2 有领璧 |
3.3.3 牙璧 |
3.3.4 有领牙璧 |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3.6.1 祭祀用器 |
3.6.2 财富宝货 |
3.6.3 身份地位象征 |
3.6.4 纳贡之物 |
3.6.5 随葬用器 |
3.6.6 乐器 |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4.2.1 周原地区 |
4.2.2 丰镐地区 |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
4.2.7 其他诸侯国 |
4.2.8 四川地区 |
4.2.9 湖湘地区 |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4.3.1 圆璧 |
4.3.2 有领璧 |
4.3.3 牙璧 |
4.3.4 璜联璧 |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4.6.1 礼仪用器 |
4.6.2 祭祀用器 |
4.6.3 宾赠用器 |
4.6.4 丧葬用器 |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
5.2.7 燕及周边地区 |
5.2.8 滇及其他地区 |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5.3.1 圆璧 |
5.3.2 出廓璧 |
5.3.3 有领璧 |
5.3.4 牙璧 |
5.3.5 双联璧 |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5.6.1 礼仪用器 |
5.6.2 祭祀用器 |
5.6.3 盟誓用器 |
5.6.4 宾赠用器 |
5.6.5 丧葬用器 |
5.6.6 财富货币 |
5.6.7 佩饰 |
5.6.8 陈设用器 |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
6.2.2 河南地区 |
6.2.3 河北、山西地区 |
6.2.4 山东地区 |
6.2.5 江苏地区 |
6.2.6 两湖地区 |
6.2.7 云贵地区 |
6.2.8 福建、两广地区 |
6.2.9 其他地区 |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6.3.1 圆璧 |
6.3.2 出廓璧 |
6.3.3 有领璧 |
6.3.4 其他玉璧种类 |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6.6.1 礼仪用器 |
6.6.2 祭祀用器 |
6.6.3 丧葬用器 |
6.6.4 财富货币 |
6.6.5 馈赠用器 |
6.6.6 佩饰 |
6.6.7 陈设用器 |
6.6.8 建筑装饰用器 |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考古报告编撰的历程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
第二章 我国考古报告分析 |
2.1 考古报告的基本性质 |
2.1.1 调查报告与发掘报告 |
2.1.2 报告中遗存分布时期 |
2.1.3 历年发行出版部数 |
2.2 编着者与出版单位分析 |
2.2.1 编着者(单位)及其合作度分析 |
2.2.2 出版单位及性质分析 |
2.2.3 丛刊专刊及其创立机构分析 |
2.3 考古报告的载体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考古报告的范式与范式变迁 |
3.1 我国考古报告范式及其变迁 |
3.2 浅谈如何促进我国考古报告的范式变迁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二、本课题已有研究述评 |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霸国墓地制度 |
一、霸国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 |
二、霸国墓地选址与墓葬布局特点 |
三、霸国墓地的墓向 |
四、霸国墓地的葬式 |
五、霸国与其他诸侯国墓地制度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霸国墓地棺椁制度 |
一、霸国墓地棺椁重数 |
二、霸国墓地垫木使用 |
三、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棺椁制度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霸国墓地随葬器物组合与用鼎制度 |
一、霸国墓地铜礼器组合 |
二、霸国墓地铜乐器组合 |
三、霸国墓地锡器的使用与组合 |
四、霸国墓地漆器组合 |
五、霸国墓地随葬原始瓷器组合及相关问题 |
六、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用鼎制度之比较 |
七、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青铜礼器组合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霸国墓地用玉制度 |
一、霸国墓地出土玉器概述 |
二、霸国墓地装饰用玉及其制度 |
三、霸国墓地丧葬用玉及其制度 |
四、霸国墓地的玉器改制问题 |
五、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用玉制度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霸国墓地铜器铭文与赗赙制度 |
一、燕国赗赙铜器及其铭文考释 |
二、应国赗赙铜器及其铭文补释 |
三、倗国赗赙铜器及其相关问题 |
四、芮国赗赙铜器 |
五、井叔家族赗赙铜器 |
六、霸国墓地铜器铭文所反映的赗赙制度特点及其社会背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霸国墓地等级制度与社会等级结构 |
一、霸国墓葬等级划分标准 |
二、霸国墓地等级制度所反映的西周社会等级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第三节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第四节 空间统计学 |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
二、非遗传承人分布集中程度分析 |
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
四、非遗传承人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地域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现状 |
第二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分析 |
二、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三、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地域分异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人口因素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三节 民族因素 |
第四节 文化地理区 |
第五节 评选过程与政策 |
第六章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
第三节 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 |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建构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中花瓶图像的发现 |
第一节 中原地区 |
一、河南省出土花瓶图像 |
二、山西省出土花瓶图像 |
三、河北、山东省出土花瓶图像 |
第二节 西北地区 |
一、陕西省出土花瓶图像 |
二、甘肃省出土花瓶图像 |
第二章 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中花瓶图像的装饰、分布与制作 |
第一节 花瓶图像的装饰 |
一、花瓶图像的装饰艺术 |
二、花瓶图像与其他装饰组合 |
第二节 花瓶图像的分布 |
一、花瓶图像于墓室壁面处分布 |
二、花瓶图像于建筑元素上的分布 |
第三节 花瓶图像的制作 |
一、模板与粉本 |
二、工匠群体 |
三、制作工艺 |
第三章 花瓶图像在墓葬空间中的功能探讨 |
第一节 花瓶图像的沿革与功能 |
一、满瓶纹样缘起与流布 |
二、宋辽金之前的墓葬花瓶图像功能 |
第二节 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功能 |
一、花瓶图像的审美功能 |
二、花瓶图像的祭祀功能 |
三、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功能的性质转变 |
第四章 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装饰花瓶图像成因 |
第一节 宋代墓葬装饰花瓶图像的文化因素 |
一、宋人花事 |
二、瓶中插花艺术 |
三、花器发展 |
四、丧葬观念中的宗教因素 |
第二节 宋代墓葬装饰花瓶图像的直接原因 |
一、家具陈设风尚 |
二、仿木构砖室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古代文献中关于漆的论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饮食漆器具的源流与演变 |
1.1 饮食漆器具的起源与演变 |
1.1.1 饮食漆器具的起源 |
1.1.2 历代漆工艺发展状况与饮器漆器具的演变态势 |
1.2 汉代饮食漆器具发展的宏观史境 |
1.2.1 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 |
1.2.2 汉代社会经济状况与技术水平 |
1.2.3 饮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概述 |
2.1 汉代饮食漆器出土分布情况 |
2.2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生产与管理 |
2.2.1 官营漆器的生产与管理 |
2.2.2 民营漆器的生产与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设计 |
3.1 汉代饮食漆器具胎骨的制作 |
3.1.1 木胎 |
3.1.2 夹纻胎 |
3.1.3 竹胎、陶胎与金属胎 |
3.2 盛食器形制分类 |
3.2.1 鼎 |
3.2.2 盒 |
3.2.3 盂 |
3.2.4 碗 |
3.2.5 盘 |
3.2.6 食奁 |
3.2.7 笥 |
3.3 取食器形制分类 |
3.3.1 匕 |
3.3.2 勺 |
3.4 端食器形制分类 |
3.5 饮具形制分类 |
3.5.1 耳杯 |
3.5.2 樽 |
3.5.3 卮 |
3.5.4 扁壶 |
3.5.5 壶、锺、钫 |
3.6 具器形制分类 |
3.7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设计分析 |
3.7.1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造型来源 |
3.7.2 汉代饮食漆器具造型设计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代饮食漆器具的装饰工艺与纹样设计分析 |
4.1 汉代饮食漆器具髹饰工艺 |
4.1.1 髹漆材料与工具 |
4.1.2 髹漆工艺 |
4.2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的题材 |
4.2.1 动物纹样 |
4.2.2 自然景象纹样 |
4.2.3 人物故事纹样 |
4.2.4 几何纹样 |
4.3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设计分析 |
4.3.1 纹样的组织形式 |
4.3.2 纹样的构成法则 |
4.4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纹样组合分析 |
4.4.1 漆耳杯装饰纹样 |
4.4.2 漆盘装饰纹样 |
4.5 汉代饮食漆器具装饰设计特征 |
4.5.1 气韵生动大气磅礴 |
4.5.2 观物取象变形夸张 |
4.5.3 对称均衡分割有秩 |
4.5.4 红黑交映七彩纷呈 |
4.5.5 煌煌盛美彩缕错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汉代漆器出土情况 |
附表二 汉代饮食漆器具案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编写及获奖情况 |
四、三门峡彩绘陶器保护研究(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D]. 李君君.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07)
- [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D]. 夏添. 江南大学, 2020(04)
- [3]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D]. 彭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D]. 张雅琼.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6]我国考古报告编撰的历程与范式研究[D]. 张越. 山西大学, 2020(01)
- [7]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D]. 彭子豪. 河南大学, 2020(02)
- [8]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D]. 余聿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北方地区宋辽金墓葬花瓶图像研究[D]. 张静.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汉代饮食漆器具设计研究[D]. 魏溥均.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