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者: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度略低

高收入者: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度略低

一、高收入者:慈善事业信任度略低(论文文献综述)

韦芸[1](2020)在《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正在由疾病治疗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转变。然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历经了十几年快速扩张后预期功能被过分放大,设计和实施都背离了“保基本”的原则,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功能,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被严重削弱。为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政府于2012年决定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框架中引入大病保险,专门用来解决因住院、门诊大病治疗、公共卫生危机疫病救治等引发的高额医疗费用,防止居民发生支出型贫困,弥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障功能的不足。大病保险工作自提出后得到迅速推广,并于2016年前后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覆盖。那么,大病保险的出现会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产生哪些影响,能否有效缓解居民的大病费用负担?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不够深入。研究大病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效应,有助于评估大病保险的政策效应并深入认识效应背后的传导机制,对全面建成全民覆盖、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开创健康中国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大病保险与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从制度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大病保险政策的发展变迁和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利用理论构建大病保险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014-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采用两部模型、logit模型、OLS回归等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选题背景以及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大病风险、大病保险以及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等核心概念以及需借鉴的健康需求理论和医疗服务利用理论,为后续关于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制度变迁分析。通过回顾大病保险发展历经的自发探索、试点推广、全面覆盖并继续完善三个阶段,梳理其政策设计的变化以及实践探索的创新,在理论认识层面明确大病保险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更大力度的保基本和与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的配合。第四部分为描述性分析。分别从总体均值和分性别、城乡、区域、经济状况、参保状态等多个角度对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展开纵向与横向比较,全面立体地考察了当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现实情况。第五部分为大病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从医疗费用总额、住院费用总额、住院自付费用三个维度检验了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产生的需求释放效应和减负效应,并考察了这些效应在不同收入阶层中的差异,同时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大病保险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对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两条传导途径,然后利用logit模型、OLS回归以及处理效应模型检验这两条传导途径所发挥的作用,最后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结论中问题的成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病保险具备明显的医疗需求释放效应。一方面,大病保险能刺激居民进一步释放医疗需求: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后,参保居民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可能性提高了8个百分点,医疗总费用支出金额也增加了3个百分点;大病费用支出存在类似的情况,住院费用支出的可能性虽然没有显着提高,但住院费用支出金额增加了1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大病保险在需求释放上展现出了鲜明的“亲穷人”特征,中等、较低、最低这三个阶层的总体医疗需求和中等、最低这两个阶层的大病医疗需求都得到了有效释放。在考虑了内生性和城乡异质性的稳健性检验后,这一基本结论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大病保险释放的医疗需求既可能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而一直被压抑的必要医疗需求,也可能存在因就医门槛降低而加剧的需方道德风险导致的过度需求。第二,大病保险尚未发挥出足够的减负效应。在大病保险全面实施之前,基本医疗保险尚能有效降低居民的住院自付费用;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后,这种减负效应却不再明显,并且从对住院自付费用支出影响的估计值大小来看,减负能力还减弱了12个百分点。这可能跟大病保险刺激居民释放大病医疗需求的同时尚无力填补住院费用总额与住院自付费用之间的缺口有关。收入阶层分组回归的结果发现,在大病保险出现后,只有中等收入阶层的大病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而其他收入阶层尚未享受到足够明显的减负成效。从政策设计角度来观察,主要归因于整齐划一的分段补偿模式,既忽略了不同收入阶层购买力的差异,又无法抑制患者的道德风险,削弱了大病保险资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就难以实现对低收入阶层的精准支付。第三,传导机制分析表明,大病保险通过参保和受益可及性两条途径对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产生影响。“已参保”的状态能促进居民做出积极的就医决策,尤其能激励穷人及时就医;受益可及性的提高能增加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但比起低收入者,高收入阶层在大病保险中更多地利用了医疗服务,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状况正在扩大,原因同样跟大病保险补偿政策不具差异性和排斥性有关。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立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探索差异化补偿政策,切实提升大病保险的减负能力;创建动态调整的筹资模式,确保大病保险财务可持续发展;做好大病保险与其他保障层次的衔接,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在研究了整体样本政策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同收入阶层受大病保险影响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的差异,深入讨论了大病保险政策带来的医疗服务消费公平性问题。这些内容在以往有关大病保险的研究中鲜有涉及,探索这些问题有利于丰富大病保险政策效应的研究内容,也能为优化大病保险政策提供更为全面的建议。二是本研究所用资料不再像以往研究那样只采用区域数据或面向特定群体的调研数据,本研究使用的样本覆盖全国,具有地域广、特征多样化、年龄跨度大等特征,得出的估计结果更具客观性,同时调研时间正好分别处于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前与后,为因果推断提供了合适的数据条件。

位东[2](2019)在《投资者感知价值导向的奖励众筹产品开发研究 ——以“京东众筹”为例》文中认为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现代众筹模式,给传统投融资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创新创业者不再受限于资金、智慧和人气的匮乏,可以通过众筹轻而易举地做到“筹资”、“筹智”、“筹人”,致使金融市场运转的灵活性得到增强。在众筹的众多类型中,凭借着具有产品(服务)回报性质的奖励众筹的发展更显突出,成为了创客和厂商进行筹资、营销和检验市场选择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把握投资者参与行为众多影响因素的主要层面以及如何开发产品更加符合奖励众筹投资者的需求?所以,本文在需求端对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实证分析,在供给端选京东众筹平台以案例分析,以“供需结合”的方式具体研究投资者对奖励众筹的参与行为和奖励众筹产品的开发环节设计。首先,综合前人的理论研究、奖励众筹的特点以及京东众筹的参与体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参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群体心理因素对投资者参与奖励众筹的行为研究,最终总结得出感知易用性、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体验价值、经济价值、感知风险、感知信任、羊群效应、旁观者效应和截止日期效应十个影响因素,剖析其对投资者参与奖励众筹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通过对300位京东众筹注册用户的随机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246份有效样本数据。在Stata11计量分析软件的辅助下,我们最终得到了该数据支撑下的实证结果: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体验价值、经济价值、感知信任、羊群效应、截止日期效应对投资者参与奖励众筹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旁观者效应对参与行为的影响为显着负向性。而感知易用性的显着性不高,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次,为了让参与者们能够具有更好地直观感受以及掌握较优的产品开发环节,本文在供给端选取了在行业内拥有领先地位的奖励众筹平台——京东众筹进行了典型性分析。从部分主要平台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切入,得出京东众筹平台在奖励众筹行业内的典型性特征,继而分析京东众筹的运营特色、发展历程和运营绩效,剖析其发展现状、运营机制、主要特点和主流产品,进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人群定位、发掘需求、流量吸引、深度参与、回报方案、目标金额和筹资期限七个方面分析了京东众筹平台上的产品开发环节,并根据具体成功案例“三个爸爸”论证了众筹模式的融资效率、众筹平台的运营机制、众筹项目的编辑方法,为奖励众筹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最终,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法律支持层面、平台运营层面和项目设计层面,提出了能够增加众筹项目成功率、促进众筹行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孙亚男[3](2018)在《基于生态林业融资视角的生态彩票创新性研究》文中指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绿色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生态建设的总体方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林业兼具多重生态功能,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其建设需求不断增大。而生态林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不足,是阻碍生态林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行生态彩票是缓解生态建设资金压力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共分为十章,核心章节为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部分:(1)居民生态彩票参与基础分析。通过风险游戏及公共物品实验,测度居民风险偏好和合作偏好,并构建Tobit模型,找出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合作偏好的显着性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生态环境、生态彩票及生态林业三方面测度居民对生态建设的感知。(2)居民生态彩票参与行为分析。借助条件价值评估法、选择实验法及二元Logit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ixed Logit模型,测算居民的生态彩票支付意愿值,揭示个体特征、地域特征等因素对居民生态彩票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并对居民在生态彩票购买中的属性偏好和边际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风险偏好类型以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型为主,风险偏好程度与个体特征等因素相关,大部分居民具有合作偏好。当风险概率由固定概率向模糊概率变化,居民风险偏好程度降低。风险偏好与性别显着相关,城乡间居民风险偏好存在差异。99.51%的受访者具有合作偏好,受访者中亲社会行为广泛存在。合作偏好与性别、信任水平以及城乡间地域差异显着相关。(2)居民对生态建设的正负面感知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生态彩票及生态林业三方面。正面感知的主因子得分平均数高于3,负面感知的主因子得分平均数低于3。三个公因子中,生态环境在正面感知中的因子平均数最高,为4.445;在负面感知中的因子平均数最低,为2.077。居民认同生态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且对生态环境建设需求较高,愿意通过购买生态彩票,参与生态林业融资,推进生态建设进程。(3)87%的居民对生态彩票具有支付意愿且支付水平较高,平均支付意愿值为82.81元/月。影响居民生态彩票支付意愿的显着性因素有:年龄、是否拥有彩票购买经历、彩票月支出、生态环境满意度及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影响居民生态彩票支付意愿水平大小的显着性因素有:性别、年龄、是否拥有彩票购买经历、是否是彩民、彩票月支出、生活水平满意度、风险态度、生态环境满意度以及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4)居民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的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最高,与体育彩票相比,公益金在生态及福利建设中的使用会增加受访者效用;除城市受访者外,居民对彩票最高奖金的偏好和支付意愿高于中奖率;最高奖金与受访者选择呈显着性正相关,价格与受访者选择呈显着性负相关;彩票的发行方式在全样本回归及彩民样本回归中与受访者选择呈显着性负相关,在其余样本回归中均不显着;彩票公益金分配方式在全样本和子样本回归中均不显着;当彩票发行方式由政府发行、财政部监管转变为企业发行、财政部监管时,受访者的边际效用降低,与企业和个人相比,受访者更希望政府承担彩票的发行和管理工作。(5)在彩票属性中,居民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的边际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最高奖金。当彩票公益金由在体育发展中的使用转为生态建设中的使用,居民的边际支付意愿值为25.132元。当最高奖金由100万元提升至200万元、300万余和500万元,居民的边际支付意愿值分别为10.372元、15.498元和16.157元。(6)居民的购彩偏好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差异,彩民与非彩民样本回归结果差异不大。沈阳市样本与城市地区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与受访者选择呈显着性正相关,价格与受访者选择呈显着性负相关;朝阳市样本与农村地区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最高奖金和中奖率均与受访者选择呈正相关,价格与受访者选择呈负相关;沈阳和城市地区受访者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的支付意愿远高于朝阳和农村地区;朝阳和农村地区受访者对彩票中奖率和最高奖金的支付意愿高于沈阳和城市地区;彩民对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围的支付意愿高于非彩民。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本研究将生态彩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将生态彩票运用于生态林业建设融资中,为我国传统的林业融资方式植入新的发展思路,推进生态林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而以往对于生态林业融资渠道的研究多集中于碳汇贸易补偿及生态税收角度。(2)测算了居民的生态彩票支付意愿值及对彩票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本研究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及选择实验法,分析居民对生态彩票的支付意愿及对生态彩票的属性偏好程度,从而测算生态彩票支付意愿值及对彩票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以往对生态彩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彩票的发行基础和发行需求研究,散见的关于生态彩票支付意愿研究仅衡量是否具有支付意愿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3)将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应用于生态彩票研究,拓展了实验经济学在国内的应用领域。本研究将实验经济学中的风险游戏、公共物品实验、条件价值评估法及选择实验法应用于生态彩票研究,拓展实验经济学在国内应用领域的同时,增强了本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郑纬仁[4](2018)在《山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我国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山西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有所作为,低保标准的制定成为关键。低保标准一方面要紧贴贫困群体的切实需要,尽量满足多元化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对地方财政造成负担,导致制度的不可持续;此外,还要避免接受低保的群体陷入“贫困陷阱”,违背制度初衷。山西省目前在农村低保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制度规定来看,已出台的政策对低保标准制定的有关规定更加具体而切合实际;保障标准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反贫困取得重大进展,保障人数和救助率整体为下降态势;保障人群中,女性和老年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所占比重下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农村低保制度缺失,低保标准制定与调整的有关规定还很不明确;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投入不足;农村低保标准偏低,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文章借助逐步回归法对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比较显着;并根据山西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使用了从消费角度出发测定低保标准的恩格尔系数法对山西省各地市农村低保标准的理论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实际值均低于理论值,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然后借助多指标综合得分系数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农村低保救助资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农村低保救助资源比较匮乏,而且在各个地级市之间分布很不均衡。综合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救助资源条件现状,各级政府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整规范的农村低保标准确定与调整体系,对农村低保救助资源进行必要的统筹和调配等方面进行完善,最大限度保障农村贫困群体的实际生活。

夏妍[5](2018)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如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普惠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开创了普惠金融数字化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便利性和可得性,让城乡居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到金融体系当中,获得所需的金融资源。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机会均等和分配公平,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复杂的经济形势导致其难以真正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一直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数字普惠金融弥补了传统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不足,扩大了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并起到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的作用。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能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契机。为了验证这一推断,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现实背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研究出发,本文详细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金融包容性增长理论及收入分配理论,从中总结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别是降低门槛效应、缓解排除效应、减贫效应三个直接影响机制和以经济增长作为传导中介的间接影响机制,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后,本文全面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把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在这一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一个较为突出的成就在于互联网对于支付领域模式的改良和创新。第二阶段是技术驱动金融服务的创新,新的数字普惠模式是依托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大范围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创新,而且都是具备实际可以落地的场景来进行支撑的。同时,本文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所以存在,其本质原因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城乡地区不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化导向。后来,我国政府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了这个现象,近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保持着缩小的趋势。此外,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省际对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于是本文推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检验上述推论是否正确,本文选取2011-2015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比作为被解释变量,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比率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运用这七个指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性层面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表现出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显着正效应,而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这一效应并不明显。所以,除了西部地区,其他地区的检验结论都与本文的推论相一致。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弱、数字支持程度较低、金融服务落后等原因,暂时没有将数字金融模式的普惠性充分体现出来。最后,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化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我国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在合格的数据传输质量基础上,提供给农村消费群体真正能够长期负担的网络数据服务;第二,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产品,让广大的农村居民感受到数字金融服务的高效与便利;第三,应建设适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新一代征信系统,以便于向农村居民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第四,需推动数字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的认知能力;第五,要积极发挥其他相关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助力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兰海军[6](2016)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旅游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深入研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理论成熟成型,丰富公共服务管理学科体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供给并持续改进,夯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基础。本文选择厦门为例,源于其系全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解剖既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以游客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服务质量理论为内核,综合运用文献、比较、案例、访谈、问卷、统计等方法,研究如何通过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机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持续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实践层面梳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展。分别考察境内外典型旅游城市实践,梳理出境内旅游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并观察厦门市实践。第二,从理论层面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框架。厘清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等核心概念,梳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责任主体;借鉴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实践,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具体环境,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理论框架。第三,从操作层面阐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首先是确立质量目标。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采用ISA法调查游客真实感知,测量期望与感知差距,全面摸清旅游服务质量“短板”。通过I-S等级计算,找出优先改进项、次优改进项,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其次是监测质量运行。通过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宣传贯彻,统一内部思想、营造社会氛围。借助“信息化监测、联动化治理、标准化确认、奖惩化控制”机制,全面监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再次是评价服务质量。采用SERVQUAL框架,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具体化,对应开发一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评价并计算出阶段性质量改进的工作重点。最后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必须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基于旅游服务应用优化智慧厦门顶层设计,修筑质量改进“营养池”;丰富完善厦门质量奖体系,培壮质量改进“胡萝卜”;强化部门协同治理,锻造质量改进“大棒”,构建“三位一体、恩威并举”的服务质量改进运行框架。第四,从推广层面探索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一般性操作指南。将各环节研究成果和具体操作步骤与厦门经验相结合,抽象化为通用性的操作指南。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尝试构建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和运行框架;二是尝试开发了一套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了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三是尝试梳理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一般化操作指南。受能力、精力等条件限制,最初调查问卷数据多来源于思明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研究区域范围,尽量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跟进研究以厦门本岛为核心建构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提升其适用性。

周毅[7](2015)在《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医疗资源稀缺性和失衡性问题尤其突出。“新医改”实施方案摸石过河,成效甚微。一是医疗资源布局、配置及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根治,医疗资源地域、城乡和人群差别失衡局面依旧,国民健康不确定因素增多,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居于世界下游水平,医疗资源约束性不断增强,难以维持中等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二是银发浪潮压力巨大,财政投入不足,“泛市场化”取向的“旧医改”产生恶果,“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等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外部效应导致利益外溢性现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整合效果差,供需双方利益集团内外摩擦,引发各类矛盾,加剧原本紧张的医患供需矛盾,由可为社会所承受到难以承受,市场机制、政策调控、法规契约三法失灵,后续发展空间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调整完善“新医改”实施方案,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是理论与实践都亟待解答的重大课题。在深入探讨医改理论及其相关性辨析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外主要发达国家“新医改”经验教训,与其他相关研究比较,本文主要贡献是:1.揭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矛盾运动规律。比较分析发现,医疗体制改革与健康生产力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健康生产力发展决定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居支配地位,是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对健康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是健康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提供足够医疗体制改革成果,健康生产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是根据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医疗服务福利均衡化;失败教训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加大医疗布局、资源分配、患者待遇及病种医疗差距,致使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失衡。描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轨迹,从建国初期“统包统揽”到改革开放后“旧医改”时期“过度市场化”,再到目前“新医改”时期可能“过度公立化”趋势,致使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全球最低、医疗费用全球较高。探讨其从一个极端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深刻历史背景和纷繁复杂的现实国情。揭示中国“旧医改”“基本不成功”主因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忽视医患之间天然权力关系,违背医疗卫生“反市场化”公益天性;解剖公立医院改革的不彻底性、不完整性及形式主义猖獗,究其“医殇”根源,在于财政约束、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集团关系盘根错节,强权弱法,传统体制机制根基未根本动摇,加剧医患关系紧张,致使患者灾难波及广大民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分析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论证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及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运用全面性视角的两点论及重点论分析,在医疗体制多元化矛盾中,公立医院是主要矛盾,起主导、支配和决定作用。私立医院是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形影相随,缺一不平,缺一不飞,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阐释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竞争性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约束性矛盾的运动规律。根据强制性公益、强制性私益、志愿性公益和志愿性私益等四种历史必然选择,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医院与私立营利医院三驾马车竟相发展是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必然结果。私立医院供需双方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在市场失灵情况下实行政府干预,通过管控下的竞争提供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供需双方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在政府失灵后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公立医院志愿选择非营利性公益服务,具有纠正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功能。研究发现,私立非营利医院体现的非分配约束、平等竞争、透明信任和社会参与等组织特性,不仅可协同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进行医疗体制结构和功能优化,又能有效降低交易的隐性成本,防止道德风险,在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优质服务,尤其是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方面优势明显。3.探寻治理医疗体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有效途径。围绕“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如何用好钱?”议题,针对垄断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等问题,对症下药,科学的宏观调控与适度自由的市场调节双轮驱动,协调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与市场公平竞争关系,医改政策导向性与医疗立法强制性统一,理顺患者就医和医师行医两种行为关系,建立完善社会事业新型法入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树立医院品牌,建立健全筹资、付费、医院管理及全科医师“守门人”核心制度,构造“全覆盖多层次低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及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机制,立法确保患者知情权、自愿权、保密权和选择权。坚持医疗文明人道性、公益性、公平性、专业性、预防性、可及性、多样性,提出“新医改”实施方案从特殊性、稀缺性、垄断性向法制化、标准化、均衡化、人性化转型新思路。

贾润林[8](2014)在《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一套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科学地评价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果,促进该制度健康稳定地发展,成为这项制度进入全面推广时期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农民的卫生观念、政策干预和导向以及基础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各地推行的模式、实施的方案也不一致,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另外,与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费用补偿、监督管理、受益程度等方面有很多地方实现了突破与创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概念,叙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其后,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进行了总体评价,介绍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剖析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运行效果评价的理论研究,运用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并适当结合专家咨询法,设计出一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和结果,初步选取了26项指标,作为构成初选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并计算了26项指标的数值,然后从基金筹集、基金使用、参合情况、费用负担、卫生资源利用以及受益程度6个方面进行了分组,形成了初选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为了降低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度,提高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利用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并适当结合专家咨询法,对初步选定的26项指标进行了筛选,三种方法最终筛选出的指标为7项;这7项指标构成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指标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为了避免由于检验方法的单一照成检验结果的偏差,同时选取了KMO和巴特利特两种方法进行检验。通过检验,KMO=0.635(大于0.6),给出的相伴概率值为0.00,小于显着性水平0.05(有人认为是0.01),两种检验方法都说明适宜进行主成分分析。3.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以往的学术研究多数在分析全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重在分析某省(市)试点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专门分析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我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入全面推广时期以后,12个盟市该制度运行的效果。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是不均衡的。4.经济增长是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为医疗保障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医疗保障所需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还决定了医疗保障的广度和深度。比如,鄂尔多斯市运行效果的排名占居首位,排序情况也是与该市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吻合的。5.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定位、基金筹集与分配使用、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矛盾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组织、参与、协调、控制。

钟宁[9](2014)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稳定既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并呈复杂化发展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旧交织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社会稳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总体局势和发展趋势,如何判断社会稳定影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有效、妥善地协调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影响的积累和爆发是本文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指导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社会稳定观内容入手,通过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总结传统社会稳定观的时代局限性。在历史经验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的“新社会稳定观”,并尝试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要素,并建立相应的社会稳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与分析,得出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和三大风险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五种路径选择。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价值、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和社会稳定观的历史变迁。分别分析了四个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实践,总结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总结了各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稳定观。在总结社会稳定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化和时代要求阐述了传统社会稳定观的局限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社会稳定观”的基本内涵,为正确认识社会稳定的本质和当前社会稳定局势提供新思路,为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提供正确的判断标准。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构建方法、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构建完成后,应用模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并通过对各指标的运算与分析来确定现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与风险要素。第四章主要探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实践运用。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即政治发展要素、收入分配要素、公共秩序要素、生态环境要素;三大风险要素,即城乡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及社会保障要素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发生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主要有针对性地论述了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发生而需要建立健全的五大机制。即社会管理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心理优化机制和生态社会建设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综合运行,能够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积累与爆发,最终将社会稳定风险化解于源头。

费彦[10](2013)在《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所研究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与居住生活直接关联的公益性配套设施,服务人口以1-2个街道辖区10-20万人为上限。在市场化的居住开发背景下,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供应可分解为投资、建设和运营三个环节,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市场开发和运营主体以及社会公众等多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本文融合城市规划、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成果,采取数据分析、案例实证、对比研究等多种方法,从现实入手,以广州市为例深入研究居住区公共产品的供应规律,并从技术范畴的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以及经济范畴的设施经费来源、建设实施方式提出了建议,力求对保证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足量优质供应有所裨益。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作了界定,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基本框架,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第二章的主要目的是居住区公共设施供应的内涵解析。本章首先分析了居住区公共设施供应“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适度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出供应涉及的利益主体,最后解析了影响供应的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从而建立了本文的整体研究体系。第三章介绍广州市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供应现状。本章首先从实践流程上介绍了规划编制到建设实施、综合验收、移交接管、产权界定全过程的操作方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然后从经费来源、实施现状、市场化状况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各类设施的供应情况;最后,深入剖析了目前广州市居住区公共设施供应中存在的实施程序不尽合理、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供应方式低效等问题。第四章重点解析广州市现行的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同时与国标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内容包括对应人口规模的设施级别,对应功能类型的类别划分,对应具体需求的项目设置,各项设施建筑面积、用地面积、人均指标的具体规定,以及设施设置细则等。本章还分析了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主要讨论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调控作用。深入剖析了广州市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总量控制的方法和内涵,强调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分析了这种控制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提出了区分“共有”和“公有”部分,在控规编制中控制“公有”设施用地、在开发项目管理中落实“共有”部分面积的建议,还提出了“标准户”修正系数和面积转换这两项近期优化建议。第六章的核心内容是从“投资”、“建设”和“运营”三个环节分析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供应问题,讨论市场主体参与居住区公共设施供应的思路和办法。首先讨论了各项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列出了各项设施的公益性梯度,然后对各类各项设施适宜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和运行者主体选择以及操作方法提出了实施建议。第七章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结论、创新点和待深入方向。提出居住区公共服务是“社区”内涵的重要载体,其供给涉及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的责、权、利。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保障作用体现在区分居住区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的界限,平衡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方利益。居住区公共服务的实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同时依赖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投资、建设和运营三个环节中的共同参与。

二、高收入者:慈善事业信任度略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收入者:慈善事业信任度略低(论文提纲范文)

(1)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及简要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大病风险
        二、大病保险
        三、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
        二、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理论
第二章 大病保险政策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一、前期探索阶段:2006 年—2012年
        二、试点推进阶段:2012 年—2015年
        三、全面实施与完善阶段:2015 年底至今
    第二节 大病保险的功能定位
        一、更大力度的保基本
        二、与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配合
第三章 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现状
    第一节 居民处理大病风险采取的主要手段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第二节 我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介绍
        二、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总体情况
        三、不同群体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
        一、居民的发病率与医疗服务利用状况
        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不同群体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关系
        三、居民利用大病医疗服务的原因及对服务机构的选择
第四章 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的理论机制
        二、研究假设
        三、模型设定
        四、数据来源
        五、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大病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二、大病冲击下大病保险对居民受益的影响
        三、异质性检验
第五章 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传导机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大病保险影响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传导机制分析
        二、研究假设
        三、数据来源
        四、模型设定
        五、变量选取及处理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大病保险参保对居民就医决策的影响分析
        二、大病保险的受益可及性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分析
        三、异质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大病保险具备明显的医疗需求释放效应
        二、大病保险尚未表现出足够明显的减负效应
        三、大病保险通过参保和受益可及性两条途径影响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
    第二节 讨论与政策建议
        一、讨论
        二、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投资者感知价值导向的奖励众筹产品开发研究 ——以“京东众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众筹与奖励众筹研究现状
        1.3.2 奖励众筹投资者需求研究进展
        1.3.3 奖励众筹产品开发与运行机制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众筹
        2.1.2 奖励众筹
        2.1.3 感知价值
    2.2 理论基础
        2.2.1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理论
        2.2.2 众筹与奖励众筹理论
        2.2.3 技术接受模型与消费价值理论
        2.2.4 行为金融理论与期望理论
    2.3 理论分析
3 奖励众筹行业发展现状
    3.1 奖励众筹主要平台运营情况对比分析
        3.1.1 奖励众筹平台运营情况横向比较
        3.1.2 奖励众筹平台运营情况纵向比较
        3.1.3 三大电商类众筹平台运营情况比较
    3.2 京东众筹的典型性和基本运营情况
        3.2.1 运营特色
        3.2.2 发展历程
        3.2.3 运营绩效
    3.3 京东众筹平台的运营机制分析
        3.3.1 运营机制
        3.3.2 主要特点
    3.4 京东众筹主流产品的特色分析
        3.4.1 智能类产品和流行文化类产品
        3.4.2 京东众筹的主流产品特征分析
4 投资者感知价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与度量指标
        4.1.1 提出研究假设
        4.1.2 度量指标选择
    4.2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4.2.1 选择问卷量表
        4.2.2 设计调查方案
        4.2.3 问卷回收情况
    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 实证分析
        4.5.1 相关分析
        4.5.2 计量分析
    4.6 小结
5 京东奖励众筹产品开发案例分析
    5.1 奖励众筹项目发布方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开发环节
        5.1.1 定位人群
        5.1.2 流量吸引
        5.1.3 发掘需求
        5.1.4 深度参与
    5.2 奖励众筹平台引导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开发方案设计
        5.2.1 回报方案
        5.2.2 目标金额
        5.2.3 筹资期限
    5.3 京东众筹典型产品“三个爸爸”案例分析
        5.3.1 案例回顾
        5.3.2 案例评述
6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总结
    6.2 政策建议
        6.2.1 降低众筹发展风险
        6.2.2 优化方案设计结构
        6.2.3 规范平台运营机制
    6.3 研究启示
        6.3.1 深化研究范围
        6.3.2 完善研究变量
        6.3.3 加强客观分析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生态林业融资视角的生态彩票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4 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分析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稀缺性理论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期望效用理论
        2.1.5 公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彩票合理性
        2.2.2 区域彩票发展
        2.2.3 居民彩票购买行为
        2.2.4 生态彩票
        2.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生态林业发展与生态彩票发行的可行性分析
    3.1 生态林业发展
        3.1.1 生态林业发展现状
        3.1.2 生态林业建设资金供给结构
        3.1.3 生态林业建设资金需求
    3.2 彩票发展
        3.2.1 彩票发展现状
        3.2.2 彩票发行空间预测
    3.3 生态彩票发行的可行性
        3.3.1 经济基础
        3.3.2 社会基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4.1 数据来源
        4.1.1 调研区域选择
        4.1.2 调研问卷设计
        4.1.3 研究数据获得
    4.2 受访者样本概况
    4.3 拥有彩票购买经历者及彩民个体特征
        4.3.1 拥有彩票购买经历者个体特征
        4.3.2 彩民个体特征
    4.4 地区间与城乡间受访者个体特征及购彩情况差异分析
        4.4.1 地区间受访者个体特征及购彩情况
        4.4.2 城乡间受访者个体特征及购彩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居民风险偏好与合作偏好的识别研究
    5.1 风险偏好与实验设计
        5.1.1 风险偏好概述
        5.1.2 风险偏好实验设计
    5.2 居民风险偏好测度
        5.2.1 风险偏好分析
        5.2.2 风险偏好影响因素测度
    5.3 合作偏好与实验设计
        5.3.1 合作偏好概述
        5.3.2 合作偏好实验设计
    5.4 居民合作偏好测度
        5.4.1 合作偏好分析
        5.4.2 合作偏好影响因素测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居民对生态建设的感知研究
    6.1 感知的内涵与测度数据收集方法
        6.1.1 感知的内涵
        6.1.2 数据收集方法
    6.2 居民对生态建设的感知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6.2.1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方法
        6.2.2 检验结果
    6.3 居民对生态建设的正负面感知分析
        6.3.1 正面感知
        6.3.2 负面感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居民对生态彩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生态彩票支付意愿研究方法
        7.1.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7.1.2 条件价值评估法经济学原理
        7.1.3 条件价值评估法效用函数
        7.1.4 条件价值评估法实施步骤
    7.2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问卷设计
        7.2.1 场景的假设
        7.2.2 支付意愿值的确定
        7.2.3 变量选取与样本描述
        7.2.4 模型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7.3 居民生态彩票支付意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7.3.1 支付意愿测算
        7.3.2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居民生态彩票购买的属性偏好研究
    8.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实验设计
        8.1.1 选择实验法(CE)
        8.1.2 无差异曲线与选择实验法
        8.1.3 选择实验设计
        8.1.4 选择集生成
    8.2 模型选择与样本描述
        8.2.1 模型选择
        8.2.2 受访者对彩票及生态彩票的态度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8.3.1 全样本回归结果
        8.3.2 地区间比较分析
        8.3.3 城乡间比较分析
        8.3.4 彩民与非彩民比较分析
        8.3.5 生态彩票属性边际支付意愿测算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态彩票发行管理体制构建
    9.1 生态彩票管理机构
        9.1.1 发行机构
        9.1.2 监督机构
    9.2 生态彩票管理制度
        9.2.1 发行制度
        9.2.2 市场管理制度
        9.2.3 公益金管理制度
    9.3 生态彩票管理机制
        9.3.1 约束机制
        9.3.2 激励机制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4)山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低保标准制定与调整方法
        1.2.2 低保标准的影响因素
        1.2.3 我国目前的农村低保标准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救助
        2.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理论
        2.2.2 公平与效率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农村低保制度概述
    3.1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政策回顾
    3.2 山西省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现状
        3.2.1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
        3.2.2 山西省各地市农村低保标准
    3.3 山西省农村低保的保障规模和结构
        3.3.1 山西省农村低保的保障规模
        3.3.2 山西省农村低保的保障结构
    3.4 山西省农村低保的保障水平
    3.5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低保制度欠缺
        4.1.1 制度体系不完整
        4.1.2 低保标准调整依据不明
    4.2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弱
        4.2.1 财政投入力度有限
        4.2.2 城乡差别较大
    4.3 农村低保标准偏低
        4.3.1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低
        4.3.2 相对水平低
    4.4 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实证分析
    5.1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影响因素分析
        5.1.1 指标的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1.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2 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的测算
    5.3 山西省及各地市农村低保救助资源条件分析
        5.3.1 山西省农村低保救助资源条件分析
        5.3.2 山西省各地市农村低保救助资源条件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建议
    6.1 加强低保的立法工作,提高低保标准制定的规范性
        6.1.1 中央层面需要加强低保的立法工作
        6.1.2 地方要制定本区域范围内的实施办法
    6.2 农村低保保障资金
        6.2.1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6.2.2 促进经济复苏,增加政府投入
        6.2.3 多渠道筹措低保资金
    6.3 确定科学的低保标准制定与调整办法
        6.3.1 建立科学的低保标准制定体系
        6.3.2 确定科学的低保标准调整办法
    6.4 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4.1 城乡低保制度及政策的衔接
        6.4.2 构建城乡统一的低保经办机构
        6.4.3 逐步缩小低保标准的差别
        6.4.4 统筹城乡低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6.5 优化农村低保标准目标,与其他救助制度相衔接
        6.5.1 鼓励就业
        6.5.2 分类施保
        6.5.3 与其它社会救助制度相衔接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内容和框架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与机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金融发展理论
        二、农村金融理论
        三、金融包容性增长理论
        四、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影响机制
        一、直接影响机制
        二、间接影响机制
第三章 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及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第一节 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
        一、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两个阶段
        二、数字化支付体系
        三、线上小微融资
        四、数字化小额理财
        五、小额保险的数字技术应用
        六、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
    第二节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情况分析
        一、我国整体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二、我国各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三、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关联性的省际对比
第四章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计量模型的构建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三、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检验过程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面板回归模型及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产品
    第三节 建设适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新一代征信系统
    第四节 推动数字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
    第五节 积极发挥其他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6)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旨意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兴起的动因
        一、注重质量是各国发展的普遍路径
        二、驱动质量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追求
        三、提升质量是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第二节 境内外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实践
        一、境外典型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二、境内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三、境内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 厦门旅游服务业与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一、厦门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第三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框架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一、公共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主体认定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体系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划分及责任认定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框架
        一、质量管理通用框架
        二、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一般框架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管理框架
第四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总体服务质量目标设定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二、调查对象特征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质量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分项目标
        三、旅游服务质量目标变迁
    第三节 质量目标确立过程及顺序
        一、质量确立目标过程
        二、质量目标确立顺序
第五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前期准备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宣传贯彻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任务分解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全面运行
        一、信息化推动旅游大数据监测
        二、联动化夯实跨部门服务质量治理
        三、标准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
        四、奖惩并举控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后期控制
        一、监测后期控制阶段的现状
        二、监测后期保障中的问题
第六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一、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框架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样本特征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总体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二、具体旅游项目服务质量评价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及改进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第七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一节 环境层面——优化智慧旅游平台
        一、优化顶层设计
        二、优化技术支撑
        三、优化应用体系
        四、提升全域智慧服务
    第二节 激励层面——内化质量创新动力
        一、强化质量导向
        二、强化质量提升
        三、强化质量奖励
    第三节 机制层面—强化部门协同治理
        一、构建“大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二、夯实“大数据”共享供给平台
        三、构建“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
        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存在不足
附录一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 主要贡献及可能的创新亮点
    1.4 相关性辨析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医改成败论
    2.2 医改原罪论
    2.3 医改方向论
    2.4 利益集团理论的演化
    2.5 小结
3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3.1 美国医疗市场化模式
    3.2 美国“新医改”背景
    3.3 美国“新医改”立法路径
    3.4 美国“新医改”方案
    3.5 美国“新医改”成效分析
    3.6 小结
4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4.1 德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公立、非营利与私营医院
    4.2 德国社会医保良方:药费控降法制
    4.3 德国医保原则:体现公平性
    4.4 德国医保特色:协作、均衡与控管
    4.5 德国“新医改”背景:入不敷出矛盾尖锐
    4.6 德国“新医改”方式:筹资机制转型
    4.7 德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4.8 小结
5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5.1 英国“新医改”背景
    5.2 英国“新医改”核心问题
    5.3 “新医改”对英国传统医疗体制的颠覆:发展私立非营利医院
    5.4 英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5.5 小结
6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6.1 本“新医改”历史背景
    6.2 本“新医改”现实意义
    6.3 日本医疗体制结构
    6.4 日本“新医改”从侧重治疗向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转型
    6.5 本“新医改”成效分析
    6.6 小结
7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7.1 前苏联医疗体制改革兴衰
    7.2 俄罗斯“新医改”启航
    7.3 俄罗斯“新医改”成效评价
    7.4 小结
8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8.1 计划经济时期医疗体制
    8.2 市场化医改初期:医院国有身份与服务行为市场化矛盾
    8.3 市场化医改中期:统一有限基本医保创新模式
    8.4 市场化医改中后期:城镇多层次医保体系探索
    8.5 市场化医改后期:“新医改”方案酝酿
    8.6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历程
    8.7 公共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8.8 小结
9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成效评析
    9.1 “旧医改”失误酿成恶果
    9.2 “旧医改”失败缘由分析
    9.3 公立医院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9.4 公立医院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9.5 小结
10 发达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1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2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3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4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5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6 小结
11 中国“新医改”调整完善新思路
    11.1 原则
    11.2 方向
    11.3 模式
    11.4 立法
    11.5 转型
    11.6 规模效应: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改革成功模式的启示
    11.7 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开题前后研究学习的部分相关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理论分析
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管理内容
    3.1 新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因素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4.1 试点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4.2 全面推广时期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指标的初选
    5.1 设立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5.2 评价指标的初选及初选指标体系的形成
    5.3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6.1 评价指标的筛选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6.3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的综合评价
    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7.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综合评价过程和结果
    7.3 本章小结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政府责任
    8.1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
    8.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责任
    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政府保障措施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一、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
        (一)区分矛盾性质,确保政治稳定
        (二)重建社会秩序,稳定压倒一切
        (三)改革、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
        (四)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
    二、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
        (一)1949-1966 年的实践探索
        (二)1966-1978 年的实践探索
        (三)1978-2001 年的实践探索
        (四)2001 年至今的实践探索
    三、我国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社会稳定观存在的局限性
        (二)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新社会稳定观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意义
        (一)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二)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三)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科学指导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可能性
    三、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依据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现实依据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社会稳定观的构建
        (一)新社会稳定观的本质
        (二)新社会稳定观的内容
        (三)新社会稳定观的特征
        (四)新社会稳定观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系统理论
        (二)社会协同理论
        (三)新社会稳定观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依据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原则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案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
        (一)社会政治稳定指标体系
        (二)社会经济稳定指标体系
        (三)社会秩序稳定指标体系
        (四)社会文化稳定指标体系
        (五)生态稳定指标体系
    四、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现实运用
    一、社会稳定评估核心要素的现实分析
        (一)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
        (三)公共秩序与社会稳定
        (四)生态安全与社会稳定
    二、社会稳定评估风险要素的现实分析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
        (二)城乡结构与社会稳定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第五章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管理机制
        (一)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
        (二)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
    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一)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调整个人所得税制,提高居民收入均等程度
        (三)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居民消费能力
    三、社会保障机制
        (一)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短板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四)加强制度监管机制建设
    四、社会心理优化机制
        (一)构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二)构建社会情绪宣泄机制
        (三)构建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五、生态社会建设机制
        (一)承担共同生态责任
        (二)推行绿色发展模式
        (三)建立适应性政策机制
        (四)开展全球绿色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住宅建设发展概况——市场主导的房屋供给方式
        1.1.2 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变化
        1.1.3 居民需求的丰富——优质化、多样化、差异化
    1.2 研究内容界定
        1.2.1 背景:市场体制下的居住开发
        1.2.2 研究对象: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1.2.3 研究内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
    1.3 研究目标与路径
        1.3.1 提升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调控水平
        1.3.2 探讨居住区公共服务的经济支撑和运营模式
        1.3.3 研究路径
    1.4 已有研究基础
        1.4.1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
        1.4.2 公共产品方面的研究
        1.4.3 关于政府公共行政方面的研究
        1.4.4 实践经验:国外公共产品供应方式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本案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供应的内涵解析
    2.1 居住区公共服务供应的价值取向
        2.1.1 社会公平
        2.1.2 兼颐效率
        2.1.3 适度标准
    2.2 居住区公共服务供应的利益主体
        2.2.1 政府部门
        2.2.2 市场主体:开发商
        2.2.3 社会公众:居民
        2.2.4 技术人员:规划师
    2.3 影响居住区公共服务供应的主要要素
        2.3.1 技术因素
        2.3.2 经济因素
        2.3.3 制度因素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现状
    3.1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实施过程
        3.1.1 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过程
        3.1.2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实施
        3.1.3 设施的综合验收
        3.1.4 设施的移交接管
        3.1.5 设施的产权界定
    3.2 广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现状
        3.2.1 目前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经费来源
        3.2.2 各类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现状
        3.2.3 居住区公共设施市场化经营现状
    3.3 居住区公共设施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实施程序不尽合理
        3.3.2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3.3.3 供应方式低效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技术标准
    4.1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的发展轨迹
        4.1.1 国家标准的发展历程
        4.1.2 广州市城市标准的发展历程
        4.1.3 其他城市居住配套标准概况
        4.1.4 国标及各城市居住配套标准小结
    4.2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的指标细则
        4.2.1 对应居住人口的分级控制
        4.2.2 对应功能类型的设施分类
        4.2.3 对应居住需求的项目设置
        4.2.4 对应服务人口的总量控制
    4.3 各类设施分项评析
        4.3.1 教育类设施
        4.3.2 医疗卫生类设施
        4.3.3 文化体育类设施
        4.3.4 社区服务及行政管理类设施
        4.3.5 金融邮电类
        4.3.6 市政公用类
        4.3.7 商业服务设施
        4.3.8 各类设施总结
    4.4 现有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的局限与不足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调控
    5.1 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调控作用
        5.1.1 规划调控的要素
        5.1.2 规划调控的基本原则
        5.1.3 规划管理的内容
    5.2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建筑面积总量控制
        5.2.1 千人指标的控效力
        5.2.2 “标准户”的控制方法
    5.3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用地控制
        5.3.1 公共设施的用地形态分类
        5.3.2 公共设施的用地总量控制
        5.3.3 公共设施的用地控制模式
        5.3.4 公共设施的用地控制建议
    5.4 规划管理实施案例
        5.4.1 珠江新城某大型楼盘案例
        5.4.2 白云区某保障性住房案例
        5.4.3 蚕禺某小型楼盘案例
        5.4.4 案例总结
    5.5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总量控制方法的讨论
        5.5.1 总量控制的标准讨论
        5.5.2 总量控制的内涵讨论
        5.5.3 “标准户”的修正
        5.5.4 主体责任讨论
        5.5.5 公共设施总量控制的理想模式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模式
    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分类
    6.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场化运营策略
    6.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实施建议
        6.3.1 教育设施供应建议
        6.3.2 医疗设施供应建议
        6.3.3 文化体育设施供应建议
        6.3.4 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供应建议
        6.3.5 市政公用设施供应建议
        6.3.6 商业设施供应建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待研究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高收入者:慈善事业信任度略低(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病保险对居民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D]. 韦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投资者感知价值导向的奖励众筹产品开发研究 ——以“京东众筹”为例[D]. 位东.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3]基于生态林业融资视角的生态彩票创新性研究[D]. 孙亚男.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4]山西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 郑纬仁. 山西财经大学, 2018(01)
  • [5]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夏妍. 云南财经大学, 2018(11)
  • [6]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兰海军. 厦门大学, 2016(01)
  • [7]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D]. 周毅. 浙江大学, 2015(09)
  • [8]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研究[D]. 贾润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9]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D]. 钟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研究[D]. 费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高收入者: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度略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