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品体积分数对AST、LD、CK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21)在《NP长期暴露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对心功能影响及锌硒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明确壬基酚(NP)长期暴露对大鼠心肌纤维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寻找NP致心脏毒性的敏感检测指标。2)探讨锌硒茶对NP暴露引起的心肌纤维化是否具有干预作用,并与绿茶效果比较。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个组;对照组(C,玉米油),NP低剂量(L,0.4 mg/kg)、中剂量(M,4 mg/kg)、高剂量(H,40 mg/kg)暴露组,NP(40 mg/kg)+绿茶干预组(1g/kg/d)、NP(40 mg/kg)+锌硒茶干预组(1g/kg/d)。每日定时按当日大鼠体重进行灌胃(灌胃体积:5ml/kg/d),连续灌胃NP染毒180天,干预组NP染毒剂量为40mg/kg,染毒时间180天,并同时分别进行绿茶与锌硒茶干预180天后剖杀。所有大鼠剖杀前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包括:左心室左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LVAWd)、左室前壁收缩末期厚度(LVAW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后壁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心输出量(CO),同时采用小动物测压计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值。取大鼠左心室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脏组织NP蓄积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鼠心脏组织内锌和硒两种元素含量。腹主动脉血行血清学检测心肌酶谱水平: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a-羟丁酸脱氢酶(a-HBDH)。Sirius Red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并采用Image Pro-plus系统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Western blot测定心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胶原蛋白相关mRNA(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结果:1)NP致心肌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组心脏组织中NP蓄积水平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增高(F=13.704,P<0.01)。超声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组左室前壁收缩期室壁厚度变薄(FLVAWs=16.531,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大(FLVIDd=9.873,P<0.01)。心肌酶谱示,NP暴露组血清AST(FAST=43.388,P<0.01)、CK(FCK=33.456,P<0.01)、CK-MB(FCK-MB=13.929,P<0.01)、LDH(FLDH=78.456,P<0.01)、a-HBDH(Fa-HBDH=26.237,P<0.01)均显着升高,且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HE染色示,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组心肌组织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心肌间质胶原数量明显增多、增粗,纤维结缔组织紊乱松散呈网格状,肌纤维断裂,心肌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示NP暴露组红色心肌纤维被蓝染的胶原纤维包绕,心肌间CVF1显着增加(F=8.971,P<0.01)。Sirius-Red染色可见黄色心肌纤维被大量红染胶原纤维代替,心肌间CVF2显着增加(F=3.889,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组collagenⅠ(F collagen I=3.163,P<0.01)、colagenⅢ(F collagen III=6.823,P<0.01)显着增加,且collagenⅠ、colagenⅢ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llagenⅠ(F collagen I=138.580,P<0.01)与colagenⅢ(F collagen III=81.906,P<0.01)mRNA随着NP染毒浓度的增加表达降低。2)锌硒茶、绿茶对NP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超声结果显示,与H-NP相比,锌硒茶和绿茶干预后,NP诱导的心室壁变薄(F=81.906,P<0.01)和心室腔增大(F=9.958,P<0.01)程度较轻,且锌硒茶干预效果优于绿茶(P<0.01)。血清心肌酶谱显示,与H-NP相比,锌硒茶和绿茶均能显着降低NP暴露大鼠的血清AST FAST=37.535,P<0.01)、CK(FCK=26.986,P<0.01)、CK-MB(FCK-MB=14.066,P<0.01)、LDH(FLDH=107.108,P<0.01)、a-HBDH(Fa-HBDH=28.077,P<0.01)含量水平,其中锌硒茶干预组的心肌酶下降水平更加明显(P<0.01)。HE、Masson与Sirius Red染色结果显示,锌硒茶和绿茶的干预后显着减轻了NP暴露致大鼠的心肌纤维紊乱、断裂以及炎细胞的浸润。与H-NP相比,心肌间CVF1(FCVF1=16.008,P<0.01)和CVF2(FCV2=54.458,P<0.01)均显着下降,且锌硒茶干预组的CVF下降更显着(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H-NP相比,锌硒茶和绿茶的补充显着降低NP暴露大鼠心肌组织collagenⅠ(F collagen I=3.163,P<0.01)、colagenⅢ(F collagen III=6.823,P<0.01)蛋白的异常表达,且锌硒茶组的干预效果更加显着(P<0.01)。RT-PCR结果显示,与H-NP相比,锌硒茶和绿茶的补充显着降低NP暴露大鼠心肌组织collagenⅠ(F collagen I=138.580,P<0.01)、collagenⅢ(F collagen III=149.582,P<0.01)基因mRNA的异常表达,且锌硒茶组的干预效果更加显着(P<0.01)。结论:1)心脏是NP毒作用的靶器官,NP暴露后可致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脏结构,并增加心肌酶的释放。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与心肌酶是检测NP心脏毒性的敏感指标。2)锌硒茶和绿茶可干预NP所致的心脏毒性,锌硒茶效果优于绿茶。
刘俊丽[2](2021)在《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为改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一步增强其药理活性,本论文在综述pyxinol和其衍生物、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药物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以及药代动力学等多项技术,高效制备了系列新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系统筛选了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生物活性、早期评价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成功筛选出一个具有良好心脏保护作用的创新候选化合物。论文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一)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为避免所合成的衍生物脂溶性过强,论文采用28个碳的饱和脂肪酸,与pyxinol的C3/C12/C25-OH进行酯化,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及高分辨率质谱鉴定了32个衍生物的结构,包括:C-3位单酯化产物7个、C-12位单酯化产物7个、C-3,12位双酯化产物5个、C-12,25位双酯化产物6个、C-3,12,25位三酯化产物7个。除化合物1,7外,其余30个衍生物均为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二)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论文对所合成的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继续开展了心脏保护作用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主要包括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两个方面的研究。1、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以H2O2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损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yxinol及其衍生物对H9c2细胞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活性强弱依次为C-3位单酯化产物>C-3,12,25位三酯化产物>C-3,12位双酯化产物>pyxinol>C-12位单酯化产物>C-12,25位双酯化产物,推断C-3位酯键对活性贡献最大,为主要活性基团。所有衍生物中,化合物5(3-己酰-pyxinol)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减少MDA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程度来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2、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化合物5(5、10、20 mg/kg)。以心脏收缩力、心肌梗死面积、LDH、AST、CK、c Tn T、MDA及SOD为评价指标,考察治疗性给予化合物5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5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左心室容积(LVVs)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射血分数(EF)、提高心脏收缩力;同时也明显降低LDH、CK、AST、c Tn T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呈类似作用,说明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ACE在心衰中起重要作用,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论文采用比色法,以赖诺普利为阳性对照药,测定了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3,12,25-三丙酰-pyxinol)显示出与赖诺普利(抑制率89.17%)相似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0.31%和87.02%,优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57.23%)。化合物5、9和赖诺普利的IC50值分别为105 n M、114 n M和81 n M。研究证明化合物5、9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ACE酶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9可选择性抑制ACE酶的C结构域。4、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斑马鱼是研究心力衰竭的理想模式动物之一。论文选择受精后48 h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分别给予化合物5和9(0.5,1,10μg/m L)预处理4 h,加入维拉帕米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以心率、心脏输出、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心脏扩大以及静脉充血为指标,评估斑马鱼的心脏功能。结果表明,浓度为1μg/m L的化合物5和9均可减少心脏扩张和静脉充血、增加心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其中化合物5生物活性强于化合物9,并显示出与依那普利相似强度的活性。5、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化合物5干预心衰斑马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斑马鱼比较,心衰斑马鱼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明显改变,经化合物5干预,胆碱、丙酮酸、花生四烯酸等25种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可显着回调,推断化合物5通过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叶酸生物合成代谢、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8条代谢途径发挥抗心衰作用。首次发现叶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与心衰有关。(三)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1、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首次建立了HPLC-ELSD分析大鼠血浆中化合物5的定量方法,并测定了灌胃给予化合物5(20.0、40.0、8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化合物5体内动力学属线性过程,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比较,化合物5在体内消除缓慢、消除时间明显延长、循环时间较长。首次对主要代谢产物pyxinol血药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达峰前,血浆中主要含有原型药物;在达峰至20 h的消除相期间,血浆中同时含有原型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给药20 h至40 h期间,血浆中则主要含有代谢产物pyxinol。2、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首次研究了静脉注射化合物5(1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了T1/2、AUC、CL、Vd等基本参数。并以静脉给药AUC(0-t)为参比,计算出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6%,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绝对生物利用度(43%)相似。3、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化合物的亲脂性对整个药代动力学过程都有影响,尤其影响口服药物在机体的吸收。论文模拟胃肠道不同部位,采用摇瓶法使化合物5在p H 2.0、p H 5.8和p H 7.4等条件下于水-正辛醇缓冲溶液中达分配平衡,继而采用HPLC-ELSD技术测定两相中化合物5的浓度,获得了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4.18,小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Log P值(3.76),说明结构中引入脂肪酰基团,可增加脂溶性。4、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代谢物分析平台,首次对灌胃给予化合物5(80.0 mg/kg)的大鼠血浆、尿、粪及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共鉴定了21个代谢物,包括I相代谢物6个和II相代谢物15个。I相代谢反应包括脱水、脱氢、加水、氧化、去己酰基、去己酰氧基等,II相代谢反应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硫酸化、半胱氨酸结合、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综上所述,本论文丰富了pyxinol的结构修饰,也筛选出一个活性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创新候选药物——化合物5(3-己酰-pyxinol)。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活性,体内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论文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数据。
钟鹏程[3](2021)在《艾可清颗粒减轻环磷酰胺心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作为一线肿瘤化疗药物及强力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然而,CTX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肝功能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等。此外,在中医药基础科研领域,CTX常被用作复制中医阳虚、血虚证候动物模型的药物。目前针对CTX毒副反应尚无特效药物,预防或缓解CTX化疗导致的毒副反应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艾可清颗粒(AKQ)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创制的专利复方,在艾滋病治疗方面已运用多年,具有增强艾滋病患者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本课题组认为AKQ扶阳益气、补肾健脾的功效用于CTX引起的气阳两虚、脾肾双亏副作用的“纠偏”,在理论上具有针对性。基于此,本研究以AKQ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代谢组学以及肠道菌群分析,期望达到以下研究目的:1.明确AKQ对CTX引起的正常与荷瘤小鼠的毒性反应是否具有减毒作用及减毒效应的主要靶器官。2.评估AKQ对CTX毒性代谢产物丙烯醛(AC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3.探索AKQ在上述动物和细胞水平减轻CTX毒性的机制,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内(动物)实验1:观察AKQ对CTX所致昆明小鼠毒性反应的影响。(1)昆明小鼠CTX中毒模型的建立:8周龄,体重25±3g的健康昆明小鼠CTX连续4天腹腔注射给药:第1、2天100 mg/kg/d,第3、4天50 mg/kg/d。(2)分组处理及一般状况观察:健康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第1-4天生理盐水0.3 mL/次/d腹腔注射+第1-7天纯水0.3 mL/次/d灌胃),模型组(第1-4天CTX注射造模+第1-7天纯水灌胃0.3 mL/次/d),艾可清组(第1-4天CTX注射造模+第1-7天AKQ灌胃1.3 g/kg/d),实验周期8天,每日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及死亡数。艾可清给予小鼠1.3 g/kg/d相当于人临床剂量的9倍。(3)血液及生化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全血及血清,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WBC、RBC、PLT、HGB、LYM、MON、AST、ALT、CRE、CK。(4)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各组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进行HE染色并观察。2.体内(动物)实验2:观察AKQ对CTX中毒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1)CTX中毒小鼠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及分组:8周龄,体重25±3 g的健康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CTX连续4天(第8-11天)腹腔注射造模(方案同体内实验1)。动物分组为正常组(第8-11天N.S 0.3 mL/次/d腹腔注射+第1-13天纯水0.3 mL/次/d灌胃),模型组(第8-11天CTX注射造模+第1-13天纯水灌胃0.3 mL/次/d),艾可清低剂量组(第8-11天CTX腹腔注射+第1-13天AKQ灌胃0.65 g/kg/d),艾可清中剂量组(第8-11天CTX腹腔注射+第1-13天AKQ灌胃1.3g/kg/d),艾可清高剂量组(第8-11天CTX腹腔注射+第1-13天AKQ灌胃2.6 g/kg/d),实验周期14天,14天后取血清及心脏,进行相关检测。艾可清给予小鼠低、中、高剂量相当于人临床剂量的4.5、9、18倍。(2)心脏指数的测定:各组小鼠取心脏称重,计算心脏指数。(3)心肌酶及氧化指标的测定:各组小鼠取血清检测CK、CK-MB、GSH、SOD、MDA。(4)心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各组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观察。(5)心脏组织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Bax及Bcl-2的表达。3.体外(细胞)实验:观察AKQ对ACR诱导的H9c2毒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索(1)AKQ对H9c2活力影响的观察:AKQ颗粒甲醇提取物,加DMSO溶解,加细胞培养基稀释,配成不同浓度梯度,加入H9c2培养液,共孵育24、48及72小时,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2)ACR对H9c2 IC50测定:将不同浓度梯度ACR溶液加入H9c2培养液培养,24小时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3)AKQ对ACR诱导的H9c2毒性损伤影响的观察:H9c2细胞分5组:对照组(正常培养),ACR组(ACR 20μmol/L干预培养),ACR+AKQ低剂量组(ACR+AKQ 20μg/mL),ACR+AKQ 中剂量组(ACR+AKQ 40 μg/mL),ACR+AKQ 高剂量组(ACR+AKQ 80 μg/mL)。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细胞形态,进行CCK8检测、Hochest染色、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及WB检测bax、Caspase3、Caspase9及bcl-2表达。(4)AKQ缓解CTX心脏毒性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进行CTX心脏毒性相关疾病靶点及AKQ药物成分治病靶点筛选并映射,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5)网络药理学分析的实验验证:用RT-qPCR及WB技术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富集的通路靶点表达水平。(6)AKQ对ACR诱导的H9c2毒性损伤机制的探索:H9c2细胞分4组:对照组(正常培养),ACR组(ACR20 μmol/L干预培养),ACR+AKQ组(ACR+AKQ 80μg/mL),AKQ+LY294002 组(ACR+AKQ 80 μg/mL+LY294002 10 μmol/L)。培养 24小时后RT-qPCR及WB检测相关通路蛋白及凋亡蛋白的表达。4.体内(动物)实验3:AKQ对CTX化疗的荷瘤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1)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将密度为1× 107个/mL的S180肉瘤细胞悬液以0.2 mL/只的体积皮下接种于昆明小鼠后颈部。(2)动物分组及处理:将肿瘤体积范围为40-100 mm3的S180荷瘤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肿瘤模型对照组(第1-13天纯水0.3 mL/次/d灌胃+第8-11天连续N.S 0.3 mL/次/d腹腔注射),CTX单独化疗组(第8-11天连续CTX腹腔注射,CTX注射方案同前+第1-13天纯水灌胃0.3mL/次/d),CTX化疗联合AKQ治疗组(第8-11天CTX连续腹腔注射+第1-13天艾可清2.6g/kg/d灌胃)。实验周期14天,第12天收集新鲜粪便,第14天取血清及心脏,进行后续检测。(3)心肌酶及氧化指标的测定:各组小鼠取血清检测CK、CK-MB、SOD、MDA。(4)心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各组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观察。(5)心脏凋亡相关蛋白检测:WB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bax及bcl-2。(6)心脏通路蛋白检测:WB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相关通路靶点蛋白表达。(7)荷瘤小鼠瘤体重量测定: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瘤体称重。(8)荷瘤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各组小鼠取血清做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9)荷瘤小鼠肠道菌群分析:接取小鼠新鲜未污染粪便做肠道菌群16SrRNA测序分析。结果:1.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d×2d,50 mg/kg/d×2d)后可见活动减少,畏寒蜷缩,毛发蓬松、竖立,进食减少,体重减轻等明显的中毒症状,加服AKQ后,上述中毒症状减轻,且死亡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028)。昆明小鼠予环磷酰胺注射后白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可出现显着减少(P<0.001,P<0.001,P<0.01),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单核细胞无明显变化;AST、ALT及CRE无明显改变,CK出现显着上升(P<0.05),加服AKQ 口服后,CK上升情况较模型组明显缓解(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显示各组小鼠肝、脾、肺、肾组织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可见明显心肌损伤改变,加服AKQ后心肌病变程度减轻。2.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d ×2d,50 mg/kg/d×2d)后心脏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AKQ低、中、高剂量组心脏指数较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减小(P<0.05,P<0.01,P<0.01)。模型组CK-MB、MDA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01,P<0.001),GSH 及 SOD 明显降低(P<0.05,P<0.001),加服 AKQ 后,AKQ 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高剂量组CK、CK-MB、MDA较模型组均显着下降(P<0.05,P<0.001,P<0.001),而GSH及SOD明显上升(P<0.05,P<0.001)。模型组心脏HE染色可见明显心肌损伤改变,艾可清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病变程度较模型组依次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组织中Bax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减弱,AKQ各剂量组Bax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呈剂量依赖性减弱,Bcl-2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强。3.AKQ醇提物在0-80 μg/mL浓度范围呈浓度依赖性促进H9c2细胞的增殖,ACR对H9c2细胞24小时IC50为20.37 μM。ACR作用于H9c2细胞24小时,引起的细胞损伤涉及:形态改变、细胞活力下降、Hochest染色阳性数目增多、流式Annexin V-FITC/PI双阳性细胞比例增加,凋亡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强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弱。H9c2细胞予AKQ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H9c2细胞损伤形态、增强细胞活力、减少Hochest染色阳性及Annexin V-FITC/PI双阳性细胞比例,抑制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而增强Bcl-2表达。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靶点筛选及映射得到192个靶点为AKQ主要成分治疗CTX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靶点;通过构建AKQ药物-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得到15个关键化合物(包括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丹参酮Ⅱa、柚皮素等);通过构建PPI网络得到30个核心靶点;GO分析显示靶点涉及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过程及氧化/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排名前10的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TNF及MAPK通路。RT-qPCR显示上述3条通路关键靶点中的PI3K及AKT在AKQ组中表达较ACR组显着上调(P<0.001),WB实验也观察到PI3K及AKT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ACR组。AKQ+ACR组加入抑制剂LY294002后,上调的PI3K及AKT mRNA及蛋白水平被逆转;AKQ+ACR组较ACR组中上调的bax、Caspase3、Caspase9及下调的bcl-2同样被逆转。4.以密度为1×107个/mL的S180肉瘤细胞悬液,按0.2mL/只皮下接种于昆明小鼠后颈部,约6天后可成模。CTX单独化疗组CK-MB、MDA较肿瘤模型对照组显着升高(P<0.001,P<0.001),SOD明显降低(P<0.001),CTX化疗联合AKQ治疗组CK、CK-MB、MDA较CTX单独化疗组显着下降(P<0.01,P<0.001,P<0.001),而SOD明显上升(P<0.001)。CTX单独化疗组心脏HE染色可见显着的心肌损伤,CTX化疗联合AKQ治疗组心肌病变程度较CTX单独化疗组明显减轻。与肿瘤模型对照组相比,CTX单独化疗组小鼠心脏组织Bax表达上调,Bcl-2、PI3K及AKT表达下调,加服AKQ后,Bax表达减弱,Bcl-2、PI3K及AKT表达增强。实验结束后,CTX化疗联合AKQ治疗组瘤体重量较单独化疗组显着减轻(P<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在三组间共鉴定出44个差异代谢产物,AKQ干预能使CTX化疗改变的L-谷氨酸、L-天冬氨酸、柠檬酸、甘氨酸、鸟氨酸等代谢物轮廓向肿瘤模型对照组靠近;CTX联合AKQ治疗后显着增强的代谢通路包括:柠檬酸循环、精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组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肠道菌群分析显示CTX单独化疗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dales)、溶杆菌(Lysobacter)相对丰度下调,普雷沃菌9(Prevotella9)上调,CTX 化疗联合 AKQ 治疗后,Sphingomonadales及Lysobacter 丰度上调,Prevotella9丰度下调。CTX单独化疗组中显着下调的p53信号通路、倍半萜生物合成、胆汁分泌及咖啡因代谢等通路,在AKQ干预后重新被显着上调。结论:1.AKQ能改善CTX引起的昆明小鼠中毒症状,显着降低死亡率;AKQ能降低CTX引起的心肌酶异常升高,减轻氧化应激失衡、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CTX诱导的心脏病理形态改变。2.AKQ能促进H9c2心肌细胞增殖,激活PI3K/AKT通路而减少ACR诱导的H9c2凋亡。3.荷瘤小鼠CTX化疗可引起心肌酶异常升高、氧化应激失衡、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及PI3K/AKT表达下调,联用AKQ能改善上述病变,且能增强CTX抑瘤效果。4.AKQ可调节CTX化疗的荷瘤小鼠L-谷氨酸、L-天冬氨酸、柠檬酸、甘氨酸、鸟氨酸等44种差异代谢物表达,增强TCA循环,精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16条代谢通路功能;上调有益菌(目水平Sphingomonadales、属水平Lysobacter),下调有害菌(属水平Prevotella 9)丰度,增强肠道菌p53信号通路、胆汁分泌等功能从而发挥减轻CTX心脏毒性的作用。
刘学楠[4](2021)在《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产于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痛等功效。目前,兽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等肠道疾病。文献记载苦豆子有毒,但其毒性大小及其机制还不明确。本论文通过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机制研究。为苦豆子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TOF-MS)与高效液相色色谱(HPLC)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苦豆子水煎煮提取物、水超声、醇超声以及乙醇回流提取物共有化学成分102种,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四种提取物中均共占70%左右,其中黄酮类成分34种,主要有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3’,4’,7-三羟基黄酮、粘毛黄芩素I、异山柰素和柚皮素等。生物碱成分13种,其中胆碱、盐酸胡芦巴碱、N-甲基野靛碱、水苏碱、野靛碱和槐胺碱含量各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中比例较高。HPLC靶向检测显示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绝对含量高达1%左右。2.通过水煎煮(WD)、水超声(WU)、乙醇超声(EU)以及乙醇回流(ER)四种提取物进行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其LD50分别为18.536g/kg、19.957g/kg、24.994g/kg和38.397g/kg。3.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分别设置1/4、1/8、1/16 LD50剂量对ER提取物进行30天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大鼠的临床症状观察,并进行血液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筛选毒性剂量与毒性靶器官。结果显示:给药组雌雄大鼠生长发育速度迟缓。与对照组相比,血常规无明显变化。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均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高中剂量组发生肝静脉充血及肝细胞颗粒变性坏死,肾静脉充血,肾小管肿胀、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4.采用ER提取物亚急性毒性结果,选取1/8LD50剂量对WD、WU、EU以及ER四种提取物进行肝毒性研究。通过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超微形态学变化,判断病理损伤情况。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免疫组织化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大鼠的肝毒性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谷草转氨酶在四种提取物给药后雄性给药组中均显着升高,谷丙转氨酶在雌性给药组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学发现给药后四种提取物大鼠肝组织出现肝细胞坏死,线粒体不同程度肿胀,自噬现象。肝组织中MDA在各给药组中显着性升高,SOD抗氧化物酶呈现降低趋势。Nrf2/HO-1氧化应激通路中相关蛋白检测发现Nrf2、HO-1和SOD1在雌、雄大鼠肝脏中表达显着降低,而SOD2在雌性大鼠中明显升高。综上,苦豆子水煎煮、水超声、醇超声和醇回流四种提取物成分共102种,主要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苦豆子四种提取物均可造成肝肾损伤,毒性大小为醇回流>醇超声>水超声>水煎煮,毒性表现尤其以肝毒性最为明显,其肝毒性与调控Nrf2/HO-1通路中相关蛋白造成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沈皓[5](2021)在《VEGFA在肝再生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肝细胞中的Gata3/Ramp2调控PEDF/VEGFA分子流影响肝窦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研究背景与目的肝脏部分切除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正常肝脏组织的再生能力是实施肝切除术的生物学基础。但由于大部分肝脏肿瘤在发现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肿瘤累及的肝段多,肝脏整体功能较差,残余肝段无法代偿失去的肝组织,术后肝衰的风险始终存在。如果能有效的加速肝切除术后的残肝再生,就可以扩大肝切除的适应症,同时降低术后肝衰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肝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肝再生是一个肝脏内所有细胞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肝再生早期,肝细胞先增殖形成细胞簇,其后肝窦内皮细胞(LSEC),星状细胞等非实质细胞才开始增殖。LSEC增殖迁移进入肝细胞簇形成血管,为新生的肝细胞提供新陈代谢的条件,星状细胞则分泌细胞外基质,重新构成肝脏的微观结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再生早期肝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上调,同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下调;VEGFA-promoter GPF小鼠显示,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早期阶段,肝细胞内的VEGFA表达增加;经VEGFA△hep和PEDFhep小鼠证实,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可以通过上调VEGFA以及下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来促进LSEC增殖,进而调控肝再生过程。本课题拟在此基础上,寻找肝细胞中VEGFA的上游调控相关分子,深入探讨肝细胞调控LSEC影响肝再生的分子机制,以寻找关键靶点和潜在药物。研究方法1、野生型小鼠和肝细胞特异性敲除Met(MetΔhep)小鼠行70%肝切除术后,分选术后早期的肝细胞行转录组测序,对比分析肝再生早期肝细胞中影响血管生成的差异基因并进行PCR验证;2、通过基因沉默或基因过表达技术,将上述差异基因导入小鼠肝细胞系AML-12中,并与内皮细胞系SVEC-40或原代LSEC共培养,进一步筛查验证肝细胞中调控内皮细胞增殖的相关基因;3、通过CRISPR-Cas9联合腺相关病毒技术构建肝细胞特异性过表达或抑制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并以其为基础,探索相关基因在两种肝再生模型(70%肝切除术模型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模型)中的作用。4、研究相关基因影响肝再生的作用机制,并寻找可能的干预靶点和方法。5、通过肝类器官培养体系,探讨在患者来源的肝脏类器官中干预相关靶点的可行性。研究结果1、野生型小鼠和MetΔhep小鼠行肝切除术后早期阶段的肝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影响血管生成的相关差异基因,结合PCR验证及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培养实验,筛查发现了肝细胞中Gata3下调或Ramp2上调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成环,即提示Gata3和Ramp2可能是肝细胞调控内皮细胞增殖的候选基因。2、构建肝细胞特异性过表达Gata3(Gata3hep)和肝细胞特异性敲除Ramp2(Ramp2Δhep)小鼠行70%肝切除术,发现Gata3hep和Ramp2Δhep不影响再生早期肝细胞增殖但抑制了后期LSEC增殖,降低了肝再生后期的恢复速率,提示Gata3和Ramp2可能是肝再生中肝细胞启动LSEC增殖的分子开关,前者下调和后者上调联合启动了 LSEC再生。3、ALPPS小鼠模型中,肝细胞中内源性的Gata3或Ramp2表达变化也显示出了类似PHx模型中的互补趋势;且Gata3hep-和Ramp2Δhep-ALPPS小鼠显示两者不影响肝细胞增殖,但影响了 LSEC增殖。4、体内外实验表明,回补VEGFA或中和阻断PEDF可以部分解除Gata3hep和Ramp2Δhep对肝再生后期的抑制作用。5、发现患者来源的肝脏类器官中GATA3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与GATA3中、低表达水平组相比,GATA3高表达组的肝脏类器官的条件培养基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成环能力;而且,这种相对抑制作用可被PEDF中和性抗体或GATA3的特异性抑制剂K-7174部分解除。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肝再生进程中Gata3和Ramp2作为肝细胞中的分子开关阀,通过调控VEGFA和PEDF平衡流,影响LSEC的再生启动:即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通过下调Gata3和上调Ramp2表达,导致VEGFA生成增多和PEDF减少,启动LSEC增殖影响肝再生。Gata3和Ramp2分别是肝再生的负向和正向调控分子,作为分子开关启动了 LSEC增殖。PEDF中和性抗体或GATA3的特异性抑制剂有望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加速肝脏手术后的肝再生,为降低围手术期肝衰风险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二部分肝细胞源的VEGFA通过激活肝星状细胞加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向肝癌转化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病毒性肝炎的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 是多种病理状态的总称,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相关性肝纤维化以及NAFLD相关性肝癌(HCC)。目前尚没有有效控制NAFLD病程进展的治疗方法。VEGFA作为体内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在多种肝病和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NAFLD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一些研究结果间存在矛盾,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不典型,NAFLD病程的复杂性以及VEGFA来源的细胞多样性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VEGFA在NAFL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其作为NAFLD治疗靶点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通过西方饮食联合四氯化碳(WD/CC14)诱导的方式,建立NAFLD-HCC转化的小鼠模型,以完整反应NAFLD病程进展。2、采用PCR、Western、组织免疫化学和免疫荧光等多种方法,分析NAFLD-HCC转化小鼠模型中VEGFA的表达和细胞分布变化与NAFLD病程进展的关系。3、根据GEO数据库中NAFLD相关数据,分析肝内VEGFA的表达变化;结合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NAFLD的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的瘤旁组织,分析其中的VEGFA变化及细胞分布;4、同理构建肝细胞特异性敲除VEGFA(VegfaΔhep)的NAFLD-HCC小鼠模型,探讨肝细胞源的VEGFA在NAFLD病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5、收集临床上NAFLD相关性HCC(NAFLD-HCC),乙肝病毒相关性HCC(HBV-HCC)和肝血管瘤患者的瘤旁组织,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VEGFA在不同病因背景的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6、通过NAFLD患者来源的肝脏类器官与肝星状细胞(HSC)系LX2共培养实验,探讨肝细胞源VEGFA对HSC活化的影响及其对NAFLD治疗的潜在价值。研究结果1、饮食联合药物诱导的小鼠NAFLD模型能较好的反映人类NAFLD进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状态。2、在接受饮食和药物诱导的野生型小鼠(WD/CC14-WT)中,肝细胞来源的VEGFA随着NAFLD的进展而逐渐升高;临床上伴有NAFLD的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的瘤旁组织中,肝细胞来源的VEGFA也呈现了类似趋势。3、与WD/CC14-WT小鼠相比,WD/CC14-VegfaΔhep小鼠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肿瘤的发生发展受到抑制,但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没有明显差异。4、肝细胞敲除VEGFA可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抑制HSC激活。5、在NAFLD-HCC患者的癌旁组织中观察到VEGFA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但在HBV-HCC患者中,没有观察到这种相关性。6、体外实验证实,来自NAFLD患者的肝细胞类器官的条件培养基可刺激HSC的活化,VEGFA中和性抗体可以阻断这种活化。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了肝细胞来源的VEGFA可以促进NAFLD病程中纤维化进展,加速NAFLD向HCC转化,但对脂肪变性过程没有影响。机制上主要通过激活HSC,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GFA中和性抗体可阻断该活化,这为NAFLD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李丹[6](2021)在《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性物质比较分析与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栝楼是中国本地起源种,其种植史最早可追溯于《神农本草经》。近年来的研究不仅扩充了栝楼传统的药用价值,其食用和观赏价值也在不断被发现,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最具潜力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品种多为从野生型品种简单驯化或选育而来,尚处于原始的育种阶段。市场主流商品来源品系为河北安国地区的“海市瓜蒌”及安徽产的“皖瓜系列”。20世纪50年代,大别山地区将瓜蒌子作为待客茶点副食食用。逐渐形成了食用为主,兼顾药用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市场上药用全瓜蒌以河北安国产的“海市栝楼”为主,籽用栝楼取籽后获得的瓜蒌皮供药用。据调查,安徽产“皖瓜系列”主要以采收栝楼种子,生产食用的蒌瓜子产生经济效益,取籽产生的果皮做瓜蒌皮供药用,河北安国地区的“海市瓜蒌”主要做全瓜蒌药用。以籽用为主的“皖瓜”系列在品种选育上以优质(籽大)、高产(籽产量大)、高抗(植株抗病性强)为基本目标,其果皮是否具有与传统药用品系“海市瓜蒌”果皮同等功效,尚缺乏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为研究对象,基于瓜蒌皮清热化痰和利气宽胸传统功效,对其资源性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及效应评价,为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价值发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一、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瓜蒌皮的使用历史沿革及其基源植物栽培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对瓜蒌皮清热化痰和利气宽胸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主要包括瓜蒌皮在肺部疾病应用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进展,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瓜蒌皮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本章研究为整体论文的设计和系统研究奠定基础。二、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栽培品系的瓜蒌皮进行多元资源性物质分析,以糖类、黄酮和三萜类、氨基酸和核苷类成分为评价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以全面评价不同栽培品系瓜蒌皮的质量。三、采用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对籽用(皖蒌9号)与药用(海市栝楼)瓜蒌皮清热化痰功效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探讨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药效指标同多类型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发现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关联分析,以发现并揭示与瓜蒌皮清热化痰功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四、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模型和苯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对籽用(皖蒌9号)与药用(海市栝楼)瓜蒌皮利气宽胸功效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代谢组学探讨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小鼠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药效指标同多类型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发现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关联分析,以发现并揭示与瓜蒌皮利气宽胸功效相关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一、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的各类成分组成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明显,传统药用栝楼产区的不同栽培品系瓜蒌皮中资源性成分总量相比其他产区的栽培品系较高,其中氨基酸类和黄酮类药效成分含量差异显着。二、COPD模型小鼠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血液、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分别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组织病理学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1.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血液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8、TNF-α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也显示模型组小鼠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药物干预后,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8、TNF-α炎症因子水平向空白对照组小鼠回调,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籽用瓜蒌皮相比,药用瓜蒌皮能够显着降低COPD模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和IL-8因子水平(P<0.05),籽用较药用瓜蒌皮可以显着降低COPD模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因子水平(P<0.05)。2.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获得81条有显着性差异的KEGG通路,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sa0415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hsa04668)显着富集,靶点富集数目最多的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且以上通路均涉及IL-6基因。结果提示瓜蒌皮可能通过抑菌抗炎、免疫调节等途径起到干预COPD的作用。3.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和肺组织样本中共鉴定出LysoPC(18:1(9Z)/0:0)、LysoPC(0:0/16:0)、15(S)-Hydroxyeicosatrienoic acid 等 43 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血清31个,肺组织12个)。涉及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视黄醇代谢,其中花生四烯酸代谢被认为是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最重要的途径,其影响值为0.41。经过药物调节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对(4E)-1-(3,4-dihydroxyphenyl)tetradec-4-en-3-one、LysoPC(0:0/16:0)、LysoPC(18:1(9Z)/0:0)、15(S)-Hydroxyeicosatrienoic acid等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差异较大。4.对瓜蒌皮清热化痰效应-成分进行关联分析,发现籽用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血清IL-6、IL-8及TNF-α指标与黄酮类成分(木犀草苷、槲皮素、芦丁、异槲皮素等)及氨基酸类成分(瓜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相关系数较高,表明黄酮类成分及氨基酸类成分摄入增加时,籽用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越好。药用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血清IL-6、IL-8及TNF-α指标主要与氨基酸类成分相关系数较高,如苯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等,表明氨基酸类成分摄入增加时,药用瓜蒌皮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越好。PM25(LysoPC(22:6(4Z,7Z,10Z,13Z,16Z,19Z)/0:0))、PM5(LysoPE(0:0/24:6(6Z,9Z,12Z,15Z,18Z,21Z)))、PM36(Arachidonic acid)、PM32(LysoPC(17:0/0:0))、PM26(LysoPE(0:0/20:1(11Z)))、PM19(LysoPC(15:0/0:0))与氨基酸类成分(精氨酸、腺苷-3’,5’-环单磷酸、苏氨酸等)相关系数较高,表明氨基酸类成分可以影响小鼠体内的溶血磷脂含量,从而起到减轻COPD模型小鼠肺部损伤的作用。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均能较好地干预COPD模型小鼠的治疗,能较好地保护肺组织,影响两者效应区别的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和氨基酸类成分,其中氨基酸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主要是苯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等,这些成分可能是引起籽用和药用瓜蒌皮效应区别的最主要的原因。三、心肌缺血模型小鼠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的血液和心脏组织,分别进行常规指标、生化指标测定、组织病理学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1.瓜蒌皮进行给药干预,造模后发现小鼠的体重在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但是心脏大体外观及心脏指数有明显差异。模型组小鼠心脏与体重比值即心脏指数升高,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均能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心脏指数,改善小鼠心脏水肿程度(P<0.05)。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也显示模型组小鼠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治疗后小鼠血清和心脏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向空白组小鼠回调,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其中药用瓜蒌皮较籽用瓜蒌皮能显着性降低心肌损伤酶,能较好地保护心肌缺血组织(P<0.05)。2.通过苯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探讨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对血栓的保护作用,观察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对斑马鱼血栓模型心脏红细胞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籽用与药用瓜蒌皮的治疗效果分别为25.94%、36.80%,EC50分别为0.761 mg/g、0.587 mg/g,且药用较籽用瓜蒌皮能显着增加斑马鱼幼鱼心脏红细胞强度(P<0.05),表明药用较籽用瓜蒌皮有较好地抗血栓作用。3.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和心脏组织样本中共鉴定出LysoPC(18:2(9Z,12Z)/0:0)、LysoPC(0:0/16:0)、16-Hydroxyhexadecanoic acid 等 44 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血清21个,肺组织23个)。涉及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苯丙氨酸的代谢、乙型丙氨酸代谢等。其中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被认为是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最重要的途径,其影响值为1.00。经过药物调节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对LysoPC(18:2(9Z,12Z)/0:0)、LysoPC(0:0/16:0)、PC(16:0/18:1(11Z))等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差异较大。4.对瓜蒌皮利气宽胸效应-成分进行关联分析,发现药用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心脏质量指数指标主要与胸苷、尿苷、黄嘌呤、胸腺嘧啶等核苷类成分相关系数较高,表明核苷类成分摄入增加时,药用瓜蒌皮对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心脏质量改善作用越好。药用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血清心肌酶指标主要与酪氨酸、缬氨酸为主的氨基酸类成分相关系数较高,表明氨基酸类成分摄入增加时,药用瓜蒌皮对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心脏损伤改善作用越好。PM30(LysoPE(20:0/0:0))、PM26(LysoPE(20:1(11Z)/0:0))、PM29(LysoPC(18:0/0:0))、PM44(12-Hydroxystearic acid)与核苷类成分(胸苷、尿苷、黄嘌呤、鸟苷、胸腺嘧啶等)相关系数较高,表明氨基酸类成分可以影响小鼠体内的溶血磷脂含量,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模型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发现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均能较好地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治疗,能较好地保护心肌组织。药用瓜蒌皮较籽用瓜蒌皮有较好地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作用可能与药用瓜蒌皮中含有的氨基酸类成分含量较高有关。结论一、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所含多类型资源性物质种类基本一致,但从整体上分析评价,各类型资源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传统药用栝楼产区所产部分品系瓜蒌皮中资源性成分总量及药效成分含量相比其他产区品系较高,主要差异成分为药效成分氨基酸类和木犀草苷。研究结果可为瓜蒌皮临床用药选择和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二、基于瓜蒌皮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功效,采用COPD小鼠模型、斑马鱼血栓模型及心肌缺血模型对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进行抗炎、抗血栓效应评价,明确籽用栝楼果皮在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功效上与传统药用品系栝楼果皮有共同的趋势。(1)在能够体现清热化痰功效的COPD小鼠模型上,籽用栝楼果皮的效应相当于0.87倍《中国药典》用量(6~10 g)药用栝楼果皮的效应;(2)在能够体现利气宽胸功效的心肌缺血小鼠模型上,籽用栝楼果皮的效应相当于0.67倍《中国药典》用量(6~10 g)药用栝楼果皮的效应,该研究结果为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价值发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李耘[7](2020)在《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每年约60万人死于肝癌(HCC),在我国HCC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高达14.56%,并呈现上升趋势。诱导HCC前兆因素非常复杂,流行病学调查已初步证实膳食途径共暴露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的粮油和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 LR,MC-LR)污染的水源及水产品等可能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并促进随后HCC结局的发生。AFB1与MC-LR主要作用靶器官均为肝脏,但目前对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研究依然较为缺乏,主要体现在:一是膳食暴露场景下,AFB1+MC-LR共暴露诱导联合肝毒性/肝癌效应强度、性质(协同、拮抗等)及其迁移规律等依然不明;二是低剂量、亚慢性下,AFB1与MC-LR往往呈现与急性暴露下不同的毒性表征,包括肝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可逆性以及基因突变与诱发肝癌之间随机性等。有研究表明免疫可影响肝毒性的表达,因此阐述机体免疫应答可能是阐述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强度及性质交互关键的机制之一。本论文基于上述需求,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CI模型预测小鼠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结果显示联合剂量和CI值出现概率分别主要集中于0~20mg/kg bw区间和0~1.5范围,联合效应总体表现为弱拮抗、弱协同或加和作用模式,出现强拮抗或强协同效应可能性极低,总体表现为加和作用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基于IORP模型预测人群膳食途径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其中共暴露风险高于单一暴露风险,前者由高至低排序为:老年人(54.638%)>儿童(54.172%)>成人(51.865%)。联合毒性效应系数(c12=54.827)预测结果表明所有人群经膳食途径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呈现协同作用,风险可能被放大。2.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AKP、ALT、AFP、TBIL和AST等5项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显示:(1)剂量等效应比下,血清及肝脏共暴露组总体表达均略高于单一暴露组,血清中AFB1表达水平高于MC-LR(p<0.05),而肝脏中MC-LR高于AFB1(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暴露组呈现弱协同或弱拮抗联合效应,但协同较拮抗出现概率更高;(2)剂量非等效应比下,血清共暴露组中任意毒素剂量变化及MC-LR剂量变化分别不会显着影响共暴露组中TBIL和AFP的表达(p﹥0.05),而其余指标则因单一毒素剂量变化对共暴露组表达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肝脏共暴露组中任意单一毒素剂量变化会极显着影响共暴露组中5项生化指标表达(p<0.001)。该结果预示肝脏可能是AFB1+MC-LR内剂量协同表现联合肝毒性效应的关键靶器官。3.极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免疫应答及影响肝脏免疫微环境研究发现:(1)基于细胞因子调控联合毒性的“时-效”分析,免疫应答途径可能为:a.早初期(0~5Wks):IFN-γ受体信号被活化,促进并增强Th1表型,诱导IFN-γ和IL-2等表达;IL-18作为上游事件促进Th1定向分化并诱导产生IFN-γ,呈现为弱拮抗或拮抗效应;b.前中期(5~7Wks):随暴露时间、剂量和频次增加,AFB1+MC-LR抗原递呈,免疫应答进入平台竞争期,弱拮抗或拮抗逐步过度为加和效应;c.后中期(7~11Wks):AFB1+MC-LR“时-量”累积,进一步增强IL-4在中后期显着上调和IFN-γ抑制,Th2启动抑制过度免疫炎症,联合效应表现为弱协同或协同效应;d.后期((11~13Wks):免疫应答应激增强,Th1/Th2平衡可能作为关键机制之一贯穿始终,免疫应答呈现更替交叠;(2)基于肝脏免疫细胞亚群的“时-效”分析,第9周、第13周肝脏中T细胞丰度水平占比最高,9周和13周中空白、AFB1、MC-LR及AFB1+MC-LR组中T细胞占总免疫细胞丰度分别为26.26%、36.70%、34.65%和30.58%;33.53%、20.37%、39.08%和27.11%,由此,不同实验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性并不显着;同时共暴露组T细胞丰度逐步呈下降趋势。另外,第9周单一组与共暴露组中性粒细胞丰度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巨噬细胞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树突状细胞无差异;第13周B细胞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巨噬细胞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随暴露时间增加,单一组AFB1和MC-LR的CD4+/CD8+均降低(分别为0.947和0.466),而共暴露组升高(1.081)。比值降低预示共暴露组刺激小鼠免疫系统紊乱趋势更显着,联合效应从加和、弱协同逐步转至弱拮抗,此结论与细胞因子演推趋势基本一致,并佐证CD4细胞可能经历T—Tfh,Th1—Th2和T—Treg途径主导联合效应表征及更迭交替。4.极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发现:(1)第13周共暴露组较单一组而言,有意义指向免疫及肝损伤相关m RNA表达数量及水平均呈显着上调,并主要富集于Cyp4a14、Cyp4a10、Egr1、Gadd45g、Zfp809和Ctgf等。共暴露组在第13周或之前即呈现协同效应,而第9周MC-LR较AFB1组,Iigp1等差异性基因呈现上调,可能直接和/或间接参与了共暴露组后续表达为协同效应;(2)单一组与共暴露组差异基因共同富集于肿瘤坏死因子TNF、RNA转运和NOD样受体、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4个典型的信号通路,而空白组与单一组及共暴露组之间富集至胆固醇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等。验证提示花生四烯酸通路可能是影响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表征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
郁培义[8](2020)在《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强化马尾松修复污染土壤铅锌效应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松科常绿乔木,中国南部主要材用及荒山绿化造林重要树种。该树种抗逆性强,根系发达,且易形成外生菌根,而外生菌根菌可通过多种作用方式,促进植物生长和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使其成为重金属污染矿区植物修复的先锋树种。为了解马尾松—菌根菌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修复机制与机理,以期为植物-菌根菌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实践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指导,本文以马尾松及其重要共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为研究对象,从个体生长形态结构变化,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分子水平探讨菌根菌、马尾松个体及其共生体系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规律及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原子吸收法等分析方法,测定分析重金属Pb、Zn胁迫下褐环乳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形态结构变化、对重金属Pb、Zn吸附和富集能力、菌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有机酸分泌等内容。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对Pb和Zn均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附富集能力,且对Zn耐受性强于Pb。Pb胁迫浓度为50、200、500 mg/L时,褐环乳牛肝菌丝体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41.46%、51.22%和75.61%;相同浓度Zn胁迫下,菌丝体生物量较对照降低了 25%-60%。菌丝吸附和富集Pb和Zn后,菌丝体结构明显遭到破坏,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进行元素扫描发现,Pb和Z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6%和1.9%。不同浓度(50、200、500mg/L)Pb、Zn胁迫下褐环乳牛肝菌对Pb的富集量分别为35.56 μg/g,165.88 μg/g和188.57 μg/g;Zn的富集量分别为312.2μ g/g、343.2μg/g和425.56 μ g/g。同时,菌丝培养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总体抗氧化能力(ABTS)与不同浓度Pb浓度呈显着负相关(R=-0.74),不同浓度的Zn处理均明显提高了褐环乳牛肝菌菌体SOD、CAT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浓度重金属Pb和Zn处理下培养液p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主要与酒石酸和草酸的分泌量有关。2、采用盆栽构建马尾松-外生菌根菌共生体系,观测分析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Zn胁迫下马尾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根际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1)褐环乳牛肝菌菌丝可以缓解重金属毒性,促进马尾松种子萌发。Pb浓度达到800mg/kg时,未接菌处理种子丧失萌发力,而接菌种子萌发率仍有36.67%;低浓度Zn有利于提高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Zn浓度为400mg/kg时,接菌处理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86.67%,而未接菌种子萌发率仅为60%左右;2)接种外生菌根菌能促进马尾松幼苗生长与根系发育。Pb胁迫浓度为0、50、200、500mg/kg时,菌根化幼苗的株高分别比不接菌幼苗增加了 10.27%、19.68%、4.67%和12.43%;不同浓度Zn胁迫下,接菌处理比不接菌增加16.86%、17.31%、8.57%和7.07%。接菌幼苗的地径、根冠比均较不接菌幼苗显着增加,同时,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如不同浓度Zn胁迫下,接菌幼苗侧根数较未接菌幼苗增加了 5.70%-107.1%,根系活力较未接菌幼苗提高23.74%-163.62%;3)接种外生菌根菌可以提高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如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蛋白含量,提高POD和SOD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而丙二醛含量与苗高、根系菌丝侵染率、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和POD活性之间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09,-0.784,-0.802,-0.699和-0.734;4)接种外生菌根菌后马尾松根际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发生变化。与未接菌相比,菌根化马尾松幼苗根际土壤酸溶态Pb含量明显增加,可还原态和残渣态Pb含量降低;酸溶态Zn含量升高,可还原态Zn降低,可氧化态Z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b和Zn复合胁迫下以酸溶态和残渣态为根际土壤重金属主要形态。3、基于马尾松根系和叶的RNA-Seq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接菌与未接菌马尾松幼苗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下菌根化马尾松幼苗叶片和根系转录组测序产生了 606,276,306bp高质量clean reads,共得到309,172条Unigene,对其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共发现28,41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023条,下调基因17391条。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接菌马尾松幼苗叶片的DEGs主要参与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主要为离子结合和催化反应。接菌马尾松根系差异基因除了以上功能外,参与的生物过程还包括防御响应、胁迫信号的接收及传导和氧化防御酶系统等相关功能。差异基因通过KEGG代谢途径注释,综合分析菌根化马尾松Pb和Zn吸收转运、外排及抗氧化酶关键基因表达模式及其通路,初步确定了重金属在菌根化马尾松体内转运相关调控基因,即重金属跨膜运载蛋白家族ZIP、YSL、NRAMP和TGA相关的基因、参与调控重金属外排的ABC转运家族蛋白基因以及PCs、MTP和BIP3等代谢过程的关键基因、菌根化马尾松响应胁迫的抗氧化机制酶(SOD、POD和CAT)相关基因,以及渗透保护物质相关的基因PROT1,PERK13和HSP83等。RT-qPCR验证结果表明利用RNA-Seq技术对重金属胁迫下菌根化马尾松转录组测序以及差异基因的筛选是可行的。4、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采用高通量测序16 s rRNA和18s rRNA,综合分析铅锌尾矿区共生体系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富集迁移能力及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探讨共生系统对矿区重金属耐受机理及富集潜能以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1)接种外生菌根菌马尾松根际土壤总碳/总氮、水分含量、有效氮、磷、钾均显着高于未接种外生菌根真菌马尾松根际土(p<0.05),而土壤pH、容重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2)接种外生菌根菌马尾松根系中积累的重金属明显高于未接种处理,而在茎叶呈相反的趋势(p<0.05)。土壤细菌群落隶属于23门,70纲,115目,201科,363属。接种或不接种外生菌根菌以及裸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明显差异,LEFSe分析表明,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 和 Proteobacteria 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优势菌群。3)对接种和未接种外生菌根菌马尾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研究表明,根际土壤真菌隶属6个门,25纲,65目,115科,150属,其中,优势门为 Chytridiomycota(50.49%),Ascomycota(38.54%)和 Basidiomycota(9.02%),接种处理Suillus,Paraglomus,Agaricus和Tulasnella的相对丰度最高。接种外生菌根菌后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这与土壤含水量、碳氮比、容重、速效钾和土壤酶呈极显着的相关关系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和Z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以及吸附富集能力、促进了马尾松生长、生理生化抗性、重金属在植物体内转运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以及改善矿区植物根系土壤微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适应性。为利用外生菌根-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矿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鲍亚宁[9](2020)在《高温下亚麻纤维发育相关转录组及生长素信号相关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亚麻是一种重要的全球经济作物,具有优良特性和多种商业用途,已广泛用作纤维、食用油、药物、饲料和复合材料。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包括高温)对农作物生产威胁越来越大,亚麻为喜凉作物,其茎的解剖结构和纤维形成受高温影响严重。而目前高温对亚麻纤维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结合二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高温胁迫对亚麻纤维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亚麻生长素早期响应的LusSAUR和LusGH3基因家族、生长素运输载体LusA UX/LAX和LusPIN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温胁迫下,分别在亚麻茎上、中、下三个部位取茎皮组织(分别代表纤维发育的三个不同时期)进行二代与三代转录组测序分析,其中HT处理与CK在茎皮上部、中部和下部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别为:2889、3131和5244。GO富集分析揭示:高温胁迫下,茎皮上部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通过苯丙烷生物合成过程/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路径;茎皮中部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水解酶/半乳糖苷酶活性/β-半乳糖苷酶活性路径;茎皮下部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纤维素合成相关。我们调查了与细胞壁合成相关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在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差异很大,总体来看,高温胁迫下CesA、SUS、BGAL、PEL、PAL、GAD、LAC等基因均表达下调,大部分XTH、EXP、PME、CCoAOMT基因表达下调。此外,高温胁迫下,生长素响应基因SA UR、ARF、AMX/IAA以及生长素运输载体AUX/LAX、PIN基因差异表达,大多数基因在亚麻纤维发育不同的阶段表达保持一致上调或下调,其中2个SAUR基因、4个ARF基因、3个AUX/A4基因、1个AUX/LAX基因表达下调;3个SAUR基因、3个ARF基因、2个AUX/AA基因、1个AULAX基因和4个PIN基因均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在高温胁迫下,茎皮中、下部的韧皮部厚度、纤维细胞横切面积、纤维细胞壁厚度、茎横切面纤维细胞个数等显着低于对照,最终成熟纤维的纤维素含量显着低于对照,果胶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和酸生长学说,我们推测亚麻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和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可能在亚麻抵御高温胁迫或在纤维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此进行了后续研究。2.对亚麻SA UR和GH3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共鉴定到86个LusSAUR基因和10个LusGH3基因。对LusSAUR和LusGH3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公开的基因芯片数据和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获得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从中选择在茎皮组织相对表达量较高或响应高温胁迫的基因,例如:LusSA UR9、12、15、18、35、39、50、72、73、83等基因。通过qRT-PCR获得它们在激素处理(IAA,MeJA,ABA,SA)和非生物胁迫(PEG,NaCl,CdCl2)下,在根、茎、叶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IAA处理亚麻幼苗时,LusSA UR和LusGH3基因可以在短时间内响应生长素,表达迅速上调,并且LusSAU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响应激素处理和非生物胁迫。由此推测LusSAUR9、18、73、83基因在亚麻纤维发育、应对高温胁迫、激素处理和其它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后续研究。3.通过对亚麻A UX/LAX和PIN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共鉴定到8个A UX/LAX基因和8个PIN基因。对LusAULAX和LusPIN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通过公开的亚麻不同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和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对LusAULAX和LusPIN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由此推测LusAU/Xla、LusAUX1b、LusLAX1a、LusLAX1b、LusPIN1和LusPIN3基因可能在亚麻韧皮部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LusLAXlb、LusPIN3、LusPIN5a和LusPIN5b基因在亚麻的茎皮组织响应高温胁迫。此外,LusLAX1a、LusLAX1b、LusLAX3b等3个基因存在可变剪切。LusAUX1a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后,转基因拟南芥发芽7 d的幼苗主根显着长于WT,对开花期拟南芥茎横切面细胞学分析发现,在茎上部和下部转基因拟南芥皮层细胞数量多于WT;在茎下部,转基因拟南芥维管束内细胞数增多。通过VIGS技术在亚麻中对LusPIN5a基因进行沉默,茎横切面细胞学分析表明,LusPIN5a基因的沉默影响了亚麻木质部细胞的形态和排列,并且韧皮部纤维细胞出现了大小不均一且细胞个数增多的表型。
杜肖[10](2020)在《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NSCLC治疗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肿瘤来源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EXs)可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新生和免疫逃逸等,也是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TEXs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发挥与细胞膜脂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作为传统抗癌中药,有清热解毒和利湿消肿之效,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白英富含多类化学成分,其所含的生物碱组分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药效。本课题组前期提取所得的白英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from Solanum lvratum,TAS)具有显着的抗NSCLC药效,药理研究表明TAS具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前期研究阐明了 TAS中含有多种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并证明了 TAS所含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具有凝集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d-ECs)细胞膜脂筏胆固醇,干扰脂筏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TEXs与细胞膜脂筏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从体内外两方面研究白英甾体生物碱对TEXs的影响。鉴于皂苷与甾体生物碱类似,均具有与胆固醇结合的性质,和破坏脂筏完整性的活性,我们提出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本论文以人参皂苷Rg3为例,对皂苷影响TEXs的生成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所提假说进行初步验证。此外,本课题组前期以TAS为原料研制了抗肿瘤中药新药安特逍胶囊(antexiao capsule,AtxC),本论文对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AtxC的开发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本论文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TA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2.为研究TAS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本论文采用MTT法,检测分离所得到的白英单体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愈合实验,考察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以鼠源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考察TAS大极性部位(TASG)和小极性部位(TASS)以50、100、200mg·kg-1作为低(L)、中(M)、高(H)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以TAS和环磷酰胺(CTX)作为阳性药,并对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进行检测,以ELISA法检测TAS组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TGF-β和IFN-y的水平,考察TAS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3.为考察白英生物碱和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与TEXs有关,本论文采用外泌体分离试剂盒和超速离心法分离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Western Blotting法和透射电镜检测,以及纳米粒度分析技术鉴定所分离TEXs;以体外划痕愈合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549细胞外泌体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血管新生的影响;以MTT实验检测了 TAS和白英生物碱SA1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LDH漏出实验检测白英生物碱SAl和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以终浓度为10 μg·mL-1的TAS,终浓度为10 μM的SA1和终浓度为100μM的人参皂苷Rg3干预A549细胞48 h后,检测外泌体粒度,并以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作用于HUVECs,考察白英生物碱和皂苷干预后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蛋白质组学检测SA1干预与未干预A549细胞及其所分泌的TEXs中的蛋白质组变化;以BALB/c裸鼠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以A549细胞外泌体(Control exosome)和SA1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TEXs(SA1 exosome)以100 μg/只剂量,采用瘤内注射方式给予A549荷瘤裸鼠,保持一周2次给药频率,以紫杉醇为阳性药(Taxol,8 mg·kg-1,腹腔注射),并设置溶媒对照组(Model),动态观测肿瘤生长状态,给药时长28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考察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影响。4.为了考察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本论文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小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其对小鼠的协调运动、自主活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对Beagle犬心电图指标、血压和呼吸指标的影响;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大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摄食、心电等指标,考察AtxC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重复灌胃大鼠26周和Beagle犬39周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心电和临床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考察AtxC的长期毒性反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分离鉴定出14种甾体糖苷生物碱,其中新化合物12个,分别为:(3β,5α,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3-ylO-β-D-glucopyran 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β,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an-5,22(N),23,25(26)-tetraene-3β-ol-3-0-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 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3),(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 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4),(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 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5),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β-D-gluco pyranosy l-(1→4)-β-D-galactopyranoside(6),1 5β-hydroxy l-(3β,25β)-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7),15β-ethoxy-(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8),15β-ethoxy-(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 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9),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 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0),(3β,1 6R,20R,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 ranoside(11),(3β,5α,16R,20R,22α,25R)-spirosola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分离所得两种已知化合物分别为: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22(N),23,25(26)-trien-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3β,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 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4,SA1)。2.化合物1-7、11-13以最高100 μM浓度干预Td-ECs细胞48 h时,对细胞的抑制率均未达50%;化合物1-6、11-13作用浓度为25 μM时,可显着抑制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显着促进了 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化合物1-7、11-13均可剂量依赖地抑制VEGF诱导的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P<0.05);TASS-L组、TASG-H剂量组和TAS组的抑瘤率较高,分别为39.71%、43.92%和42.13%;与模型组相比,CTX组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均指数显着降低(P<0.01),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除大极性高剂量组外,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其中TASS-L和TASS-H组动物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1,P<0.05);与CTX组相比,TASS-M、TASS-H和TASG-H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及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和CTX组相比,TAS组荷瘤动物血清中的IFN-y水平显着升高(P<0.05)。上述结果说明,TAS及其大极性和小极性部位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且具有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3.SA1和人参皂苷Rg3虽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但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具有破坏作用,可剂量依赖地升高A549细胞的LDH漏出率(P<0.05);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膜囊泡形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所分泌TEXs的直径出现增加,TEXs中标记蛋白CD9、CD63的表达均呈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trol exosome显着促进了 HUV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TAS和SA1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划痕愈合及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促HUVECs划痕愈合作用(P<0.01),TAS、SA1及Rg3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管腔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药物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产生的TEXs的粒径集中在60-90 nm,TAS、SA1和Rg3干预后A549细胞上清中TEXs浓度较未干预时分别增加了 10、3.8和3.7倍;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间存在1154个差异蛋白,有Poly(A)RNA结合等功能,参与翻译、rRNA的加工等生物过程,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TEXs间存在746个差异蛋白,差异蛋白具有Poly(A)RNA结合、蛋白结合等功能,参与了细胞间粘附、mRNA剪接等生物过程;蛋白质组学所检测差异蛋白共富集到40多种代谢通路,参与500多个信号通路和20多个蛋白-蛋白作用网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多种作用靶点和蛋白通路;与模型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SA1 exosome对荷瘤动物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有显着降低作用(P<0.01),抑瘤率为70.48%,Control exosome较模型组相比,对肿瘤生长也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4.单次灌胃给予AtxC除800 mg·kg-1剂量下可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率(P<0.01)外,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均无影响,也不影响Beagle犬的心电、血压、呼吸等指标;AtxC单次灌胃大鼠最大耐受量为4.0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量大于6.0 g·kg-1,16.0 g·kg-1单次灌胃可致大鼠体重及摄食减少(P<0.05);AtxC重复灌胃大鼠的最大耐受量为0.8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剂量为320 mg·kg-1,AtxC以2.0 g·kg-1剂量重复灌胃大鼠可造成动物胃组织发生病变,AtxC以800 mg·kg-1剂量重复灌胃Beagle犬可显着降低动物体重和血清TP、GLOB 和 ALB 等指标(P<0.05)。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本论文从TAS中分离得到12种新甾体糖苷生物碱化合物,证明了分离所得的大多数白英单体生物碱均具有体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活性,并证明了 TAS有增强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证明了 A549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促进HUVECs血管新生,而TAS、SA1和Rg3的干预使A549细胞所分泌TEXs有了显着体外血管新生抑制活性,并且可增加TEXs的分泌量,SA1的干预还增加了 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SA1对TEXs的作用与其能够改变A549细胞及其TEXs的蛋白质组表达有关;(3)初步验证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为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证明了以TAS为原料的抗肿瘤中药新药AtxC 口服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二、样品体积分数对AST、LD、CK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样品体积分数对AST、LD、CK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NP长期暴露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对心功能影响及锌硒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壬基酚长期暴露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对心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锌硒茶干预对NP长期暴露致大鼠心脏毒性的干预作用 |
前言 |
1 材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环境雌激素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pyxinol的研究进展 |
1.1.1 Pyxinol简介 |
1.1.2 Pyxinol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3 Pyxinol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
1.2.1 人工合成小分子药物 |
1.2.2 天然产物及其结构修饰产物 |
1.2.3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 立题依据 |
1.4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成方法及路线 |
2.3.2 分离纯化 |
2.3.3 结构鉴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产物概况 |
2.4.2 合成产物结构鉴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肌缺血活性研究 |
3.1.1 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
3.1.2 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
3.1.3 小结 |
第二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衰活性研究 |
3.2.1 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 |
3.2.2 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 |
第三节 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4 小结 |
第四章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吸收研究 |
4.1.1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
4.1.2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4.1.3 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
4.1.4 小结 |
第二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艾可清颗粒减轻环磷酰胺心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环磷酰胺诱导心脏毒性的分子机制 |
1.2 补肾健脾方对肿瘤化疗增效减毒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艾可清对环磷酰胺中毒小鼠毒副反应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药品及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生存曲线分析 |
1.2.3 血常规检测 |
1.2.4 生化指标检测 |
1.2.5 HE染色 |
1.2.6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实验动物的一般状况 |
1.3.2 生存曲线分析 |
1.3.3 AKQ对CTX染毒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1.3.4 AKQ对CTX染毒小鼠主要脏器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5 主要脏器HE染色 |
1.4 讨论 |
第三章 艾可清对环磷酰胺中毒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2.2.2 心脏指数计算 |
2.2.3 血清心肌酶及氧化指标测定 |
2.2.4 心脏组织HE染色 |
2.2.5 心肌凋亡相关蛋白免疫印迹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AKQ对CTX中毒小鼠心脏指数的影响 |
2.3.2 AKQ对CTX中毒小鼠心肌酶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3 AKQ对CTX中毒小鼠心脏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
2.3.4 AKQ对CTX染毒小鼠心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四章 艾可清对丙烯醛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3.1 药物制备及作用剂量的确定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2 AKQ对ACR所致H9C2损伤的影响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3 AKQ缓解CTX心脏毒性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4 AKQ缓解ACR心肌细胞毒性的通路靶点验证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五章 艾可清对荷瘤小鼠CTX心脏毒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4.1 AKQ对荷瘤小鼠CTX心脏毒性的影响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2 AKQ对荷瘤小鼠CTX心脏毒性影响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AKQ对肉瘤小鼠CTX心脏毒性影响的肠道菌群分析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药肝毒性研究综述 |
1.1 中药肝毒性概述 |
1.2 文献检索方法 |
1.3 网络药理研究 |
2 苦豆子研究综述 |
2.1 苦豆子成分研究 |
2.2 苦豆子提取物的作用 |
2.3 苦豆子毒性 |
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的成分测定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样品信息 |
2 方法 |
2.1 基于UPLC-Q/TOF-MS的成分分析 |
3 结果 |
3.1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成分测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生物碱HPLC检测 |
1 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制备 |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3 结果 |
3.1 HPLC方法学考察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毒性试验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药材与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急性毒性试验 |
3 结果 |
3.1 预试验结果 |
3.2 正式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苦豆子乙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毒性部位筛选试验 |
1 材料及方法 |
1.1 仪器及试剂 |
1.2 样品制备 |
1.3 试验动物 |
1.4 分组及剂量 |
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1.6 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测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体重、采食量、饮水量的影响 |
2.2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3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
2.4 苦豆子醇回流提取物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肝毒性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药材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剂量选择与动物分组 |
2.3 临床症状观察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 血清生化指标与肝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
2.6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7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
2.8 免疫组化检测 |
2.9 统计方法与相关性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症状观察 |
3.2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脏器系数变化 |
3.3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AST、ALT指标的影响 |
3.4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6 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Nrf2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
3.7 化学成分与SOD含量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VEGFA在肝再生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肝细胞中的Gata3/Ramp2 调控PEDF/VEGFA分子流影响肝窦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肝细胞源的VEGFA通过激活肝星状细胞加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向肝癌转化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管新生在肝脏损伤后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性物质比较分析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瓜蒌皮的使用历史沿革及其基源植物栽培现状 |
一、瓜蒌皮的使用历史沿革 |
二、瓜蒌皮基源植物的栽培现状 |
第二节 瓜蒌皮功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一、瓜蒌皮清化热痰功效物质的研究进展 |
二、瓜蒌皮利气宽胸功效物质的研究进展 |
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案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清热化痰功效的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性物质比较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不同栽培品系瓜蒌皮化学成分比较分析与效应评价 |
一、不同栽培品系瓜蒌果皮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
二、籽用与药用瓜蒌果皮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的生物效应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基于COPD小鼠模型的瓜蒌果皮清热化痰功效与化学物质关联性分析 |
一、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的瓜蒌果皮干预COPD的作用机制研究 |
二、基于多元统计的瓜蒌皮清热化痰效应-成分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利气宽胸功效的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性物质比较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不同栽培品系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的模式生物的效应比较分析 |
一、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干预冠心病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效应评价 |
二、籽用与药用瓜蒌皮干预斑马鱼血栓模型的效应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瓜蒌皮利气宽胸功效与化学物质关联性分析 |
一、基于代谢组学的瓜蒌皮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二、基于多元统计的瓜蒌皮利气宽胸效应-成分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膳食途径共暴露AFB_1+MC-LR现状 |
1.2 食品中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与进展 |
1.2.1 基本概念 |
1.2.2 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分类 |
1.2.3 细胞和活体表达层面联合毒性效应主要评价方法 |
1.2.4 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联合毒性效应主要评价方法 |
1.3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进展 |
1.3.1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 |
1.3.2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免疫毒性 |
1.3.3 共暴露AFB_1+MC-LR影响肝脏免疫微环境 |
1.4 论文背景及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人群膳食共暴露AFB_1+MC-LR诱发肝癌联合效应的模拟预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于CI模型预测小鼠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
2.3.2 基于IORP模型预测膳食途径人群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低剂量、亚慢性下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
2.4.2 膳食途径人群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饲养、实验设计及灌胃实验 |
3.3.2 基于ELISA测定小鼠肝脏和血清中TBIL、ALT、AST、AKP和 AFP水平 |
3.3.3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效应比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分析 |
3.4.2 非等效应比共暴露 AFB_1+MC-LR 诱导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饲养、灌胃及取样 |
4.3.2 基于Luminex技术测定TNFa、IGF-1、VEGF、IL-6、FGFb、TGFb、EGF和 Leptin等细胞因子11项免疫学蛋白靶标 |
4.3.3 基于CyTOF测定小鼠肝脏免疫细胞表达谱 |
4.3.4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AFB_1+MC-LR诱导小鼠血清及肝脏中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 |
4.4.2 AFB_1+MC-LR 诱导小鼠肝脏免疫细胞亚群丰度及谱图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互作信号通路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基于RNA-Seq测序挖掘肝毒性及免疫互作基因通路 |
5.3.2 基于Q-PCR实验定量分析目标基因表达水平 |
5.3.3 基于Western bolt实验分析目标蛋白表达水平 |
5.3.4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FB_1+MC-LR诱导肝毒性性与免疫互做差异性基因表达分析 |
5.4.2 AFB_1+MC-LR诱导肝毒性及免疫互做关键信号通路挖掘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创新点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8)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强化马尾松修复污染土壤铅锌效应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
1.1.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现状 |
1.1.2 重金属的毒性 |
1.1.3 Pb/Zn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及机理研究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 |
1.3.1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2 外生菌根强化植物重金属抗性的生理机制 |
1.3.3 外生菌根菌提高宿主植物重金属抗性的分子机制 |
1.3.4 外生菌根菌-褐环乳牛肝菌研究概况 |
1.4 马尾松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应用概况 |
1.4.1 马尾松生物学特性 |
1.4.2 马尾松生态适应性及其重金属修复研究现状 |
1.4.3 马尾松菌根化苗的研究应用现状 |
1.5 RNA-Seq转录组技术研究进展 |
1.5.1 RNA-Seq转录组技术简介 |
1.5.2 RNA-Seq转录组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Zn的耐受性与抗性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供试菌种 |
2.2.3 菌种制备 |
2.2.4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2.5 培养基配置 |
2.2.6 褐环乳牛肝菌细胞提取液的制备与收集 |
2.2.7 观测内容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重金属Pb和Zn对褐环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
2.3.2 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和Zn的吸附富集作用 |
2.3.3 Pb和Zn胁迫对褐环乳牛肝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及pH值的变化 |
2.3.4 Pb和Zn胁迫对褐环乳牛肝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5 Pb和Zn胁迫对褐环乳牛肝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和Zn的耐受性与富集 |
2.4.2 褐环乳牛肝菌Pb/Zn胁迫下有机酸的分泌 |
2.4.3 褐环乳牛肝菌对重金属Pb和Zn胁迫的抗氧化防御能力 |
3 褐环乳牛肝菌-马尾松共生体系对铅锌耐受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马尾松幼苗观测内容与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3.2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3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结构与活力的影响 |
3.3.4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5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6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7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8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根际土壤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影响 |
3.3.9 相关性分析 |
3.3.10 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生长、根系构型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
3.4.2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膜系统的影响 |
3.4.3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4.4 褐环乳牛肝菌对马尾松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的影响 |
4 铅锌胁迫下菌根化马尾松幼苗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总RNA提取与测序文库构建 |
4.2.3 库检及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4.2.5 差异基因筛选及功能注释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RNA质量的检测结果 |
4.3.2 转录组测序组装结果 |
4.3.3 马尾松幼苗RNA-seq的de novo组装 |
4.3.4 功能基因注释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3.6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
4.3.7 重金属耐受性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3.8 RT-qPCR验证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重金属胁迫对菌根化马尾松幼苗主要代谢途径的影响 |
4.4.2 菌根化马尾松幼苗重金属转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
4.4.3 菌根化马尾松幼苗重金属外排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
4.4.4 菌根化马尾松幼苗抗氧化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基因 |
5 褐环乳牛肝菌-马尾松共生对矿区污染土壤适应性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设备 |
5.2.2 样地概况 |
5.2.3 实验设计及土壤采样 |
5.2.4 马尾松共生系统构建 |
5.2.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2.6 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5.2.7 测序序列分析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接菌对马尾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3.2 接菌对马尾松体内重金属迁移转运的影响 |
5.3.3 马尾松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 |
5.4.2 基于Illumina MiSeq测定细菌群落组成 |
5.4.3 细菌优势菌种与生境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
6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矿区马尾松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仪器设备 |
6.2.2 样地概况 |
6.2.3 实验设计及土壤采样 |
6.2.4 马尾松共生系统构建 |
6.2.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6.2.6 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6.2.7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稀释度曲线 |
6.3.2 真菌群落结构丰富度 |
6.3.3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
6.3.4 OTUs分类 |
6.3.5 接菌对马尾松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的影响 |
6.3.6 马尾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根际真菌多样性 |
6.4.2 关键优势种筛选 |
6.4.3 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7 结论 |
8 创新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
8.1 创新点 |
8.2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高温下亚麻纤维发育相关转录组及生长素信号相关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亚麻简介 |
1.2 亚麻纤维发育研究进展 |
1.2.1 亚麻纤维组分及纤维细胞分化与发育 |
1.2.2 亚麻纤维发育相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3 亚麻组学及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研究 |
1.3 亚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3.1 亚麻遗传转化体系 |
1.3.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亚麻研究中的应用 |
1.4 高温与纤维发育研究进展 |
1.4.1 高温对细胞壁结构的影响 |
1.4.2 高温对纤维发育的影响 |
1.5 生长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1 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研究进展 |
1.5.2 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2.2 亚麻茎横切组织切片观察 |
2.3 亚麻脱胶及纤维化学成分的测定 |
2.4 转录组分析 |
2.4.1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4.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4.3 二代、三代转录组测序结合无参分析流程 |
2.4.4 基因功能注释及表达量分析 |
2.4.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
2.4.6 基因结构分析 |
2.4.7 共表达网络分析 |
2.5 qRT-PCR验证基因表达模式 |
2.6 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
2.7 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1 蛋白理化性质及亚细胞定位预测 |
2.7.2 系统发育分析 |
2.7.3 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分析 |
2.7.4 蛋白同一性分析及蛋白序列比对 |
2.7.5 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7.6 染色体分布 |
2.8 基因的表达分析 |
2.8.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2.8.2 RNA提取和qRT-PCR分析 |
2.8.3 公共数据库中基因的表达 |
2.9 载体构建和转化 |
2.9.1 载体构建 |
2.9.2 拟南芥花序侵染 |
2.9.3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
2.10 拟南芥苗期根长的测定 |
2.11 拟南芥茎组织切片制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温对亚麻纤维的影响 |
3.2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2.1 RNASeq质量 |
3.2.2 qRT-PCR验证RNA-seq中的基因表达模式 |
3.3 基因功能注释 |
3.4 基于三代全长转录组的基因结构分析 |
3.4.1 可变剪切分析 |
3.4.2 融合基因分析 |
3.4.3 基因结构优化分析 |
3.5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3.5.1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5.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5.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5.4 WGCNA分析 |
3.6 高温对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 |
3.6.1 高温抑制与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6.2 高温对半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3 高温抑制与果胶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 |
3.6.4 高温对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5 高温抑制Expansin基因的表达 |
3.7 高温对生长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8 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LusSA UR和LusGH3 |
3.8.1 LusSAUR和LusGH3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
3.8.2 LusSAUR和LusGH3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3.8.2.1 LusSAUR和LusGH3蛋白理化性质及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3.8.2.2 LusSA UR和LusGH3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8.2.3 LusSAUR和LusGH3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分析 |
3.8.2.4 LusGH3蛋白序列比对及同一性分析 |
3.8.2.5 LusSAUR和LusGH3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3.8.3 LusSAUR和LusGH3基因表达模式 |
3.8.3.1 LusSAUR和LusGH3基因在亚麻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3.8.3.2 高温胁迫下LusSA UR和LusGH3基因表达模式 |
3.8.3.3 IAA处理下LusSA UR和LusGH3基因表达分析 |
3.8.3.4 其它激素处理下LusSA UR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8.3.5 非生物胁迫下LusSA U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9 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LusA UX/LAX和LusPIN |
3.9.1 LusA UX/LAX和LusPIN基因家族的鉴定 |
3.9.2 LusA UX/LAX和LusPIN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3.9.2.1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9.2.2 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分析 |
3.9.2.3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3.9.3 LusAUX/LAX和LusPIN基因表达模式 |
3.9.4 LusPIN5a基因参与茎维管组织发育 |
3.9.5 LusAU1a基因在拟南芥异源表达表型分析 |
4 讨论 |
4.1 二代和三代转录组结合分析的优点 |
4.2 高温对纤维发育的影响 |
4.2.1 高温抑制纤维素生物合成 |
4.2.2 高温影响木质素生物合成 |
4.2.3 高温影响半纤维素生物合成 |
4.2.4 高温抑制果胶降解 |
4.2.5 高温影响纤维细胞大小 |
4.3 高温对纤维发育影响的模式推测 |
4.4 LusSA UR和LusGH3基因的特征和分析 |
4.5 LusSA UR和LusGH3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潜在功能 |
4.6 LusA ULAX和LusPIN基因的表达模式 |
4.7 LusPIN5a基因功能分析 |
4.8 LusA UX1a基因功能分析 |
4.9 VIGS技术在亚麻中的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5.1 高温对亚麻纤维发育的转录调控网络 |
5.2 生长素通路基因功能验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亚麻纤维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附录2 qRT-PCR验证RNA-seq的基因信息及引物 |
附录3 LusSA UR和LusGH3基因家族qRT-PCR使用引物信息 |
附录4 拟南芥种子消毒及阳性检测结果 |
附录5 GO/KEGG注释统计 |
附录6 转录组中与细胞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详情 |
附录7 MElightcyan模块基因GO富集结果 |
附录8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白英的本草考证、物质基础及药用研究进展 |
1 本草考证 |
1.1 名称考证 |
1.2 基原考证 |
2 白英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肿瘤作用 |
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3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4 其他作用 |
3 白英临床应用研究 |
3.1 肿瘤 |
3.2 其他临床应用 |
4 白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4.1 化学成分研究 |
4.2 白英单体成分的活性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白英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 |
引言 |
1 研究结果 |
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英总碱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白英单体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白英生物碱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增殖影响 |
3.2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
1 材料 |
1.1 细胞株及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移植瘤模型制备 |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3 抑瘤率、胸腺和脾脏指数检测 |
2.4 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抑制作用 |
3.2 TAS对S_(180)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调控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动物及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药物和溶液及其配制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A549细胞LDH漏出检测 |
2.4 A549细胞外泌体的提取 |
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 |
2.6 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超微结构 |
2.7 外泌体粒度检测 |
2.8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TEXs体外对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 |
2.9 蛋白质组学 |
2.10 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抑制率实验 |
2.11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白英生物碱对A549细胞增殖影响 |
3.2 SA1及Rg3对A549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3.3 A549细胞外泌体的鉴别 |
3.4 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
3.5 白英生物碱及Rg3对A549细胞外泌体粒度的影响 |
3.6 白英生物碱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
3.7 白英生物碱SA1对A549细胞外泌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
3.8 白英生物碱SA1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英总碱(安特逍胶囊)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安特逍胶囊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小鼠的协调运动和自主活动实验 |
2.2 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催眠作用 |
2.3 Beagle犬的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AtxC对小鼠协调运动的影响 |
3.2 AtxC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
3.3 AtxC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催眠作用影响 |
3.4 AtxC对Beagle犬心电、血压及呼吸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安特逍胶囊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大鼠急性毒性实验 |
2.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大鼠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
3.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安特逍胶囊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主要药物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大鼠26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
2.2 Beagle犬39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AtxC灌胃重复给药26周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
3.2 AtxC灌胃重复给药39周对Beagle犬的毒性作用 |
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展望 |
3 创新点 |
4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图 |
附件 |
四、样品体积分数对AST、LD、CK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NP长期暴露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对心功能影响及锌硒茶干预研究[D]. 刘超.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刘俊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3]艾可清颗粒减轻环磷酰胺心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钟鹏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研究[D]. 刘学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5]VEGFA在肝再生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沈皓.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不同栽培品系栝楼果皮资源性物质比较分析与效应评价[D]. 李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7]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D]. 李耘. 江南大学, 2020(04)
- [8]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强化马尾松修复污染土壤铅锌效应及机理[D]. 郁培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9]高温下亚麻纤维发育相关转录组及生长素信号相关基因的研究[D]. 鲍亚宁.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D]. 杜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