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非理性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心怡[1](2020)在《基于高管名校背景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培养更多高等教育人才,我国政府将985工程和211工程作为在“科教兴国”战略上实施的重大举措,这两个重点建设项目自2019年11月起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名校背景能带给高管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更广的人脉资源网络,帮助公司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因此本文针对高管的名校背景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评述了文献的不足以确定本文的切入点,以此界定关键词的概念,并将五个相关基本理论引入到高管名校背景和公司融资偏好间的关系研究中来。其次,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从融资环境和高管特征两方面解释现状成因;并运用了实证分析法针对研究议题提出两个假设,代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依次对实证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分析具有名校背景的高管对案例公司融资偏好、偿债能力和经营绩效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总结其融资偏好现状,并结合对比案例公司分析,总结高管的名校背景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提出优化建议。高管的名校背景对公司融资偏好具有一定改善和纠偏作用,进而关联着公司经营绩效的增长。本文将高管的名校背景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作为研究议题,以期能帮助我国上市公司提高管理层的整体素质,优化融资决策的制定,最终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陈红[2](2020)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创业板大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对于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主要是选择主板市场,但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公司内部特征方面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已有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还有待研究。基于此,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和简要评述,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其次,对成熟的融资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对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提供依据;然后通过选取2014年12月31日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以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主要内部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并选取相应的指标作为实证分析数据,运用Excel和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样本公司2017年财务数据对2018年融资偏好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假设的对比,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释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改进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建议,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做出更加合理的融资选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资偏好表现为:先采用债权融资,再采用内源融资,最后选择股权融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也不遵循优序融资理论。另外,营运能力因素和成长能力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偿债能力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盈利能力因素和股权集中度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不产生显着的影响。
朱皓[3](2020)在《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在选择资金再融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既可以通过债务方式(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又可以通过股权方式(如配股、增发股票等),但我国所有上市公司都倾向于选择后者,这种现象被称为股权再融资偏好。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产生具有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当前学术界对于影响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外部因素(如市场、政策等)的研究相对多于内部因素(如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这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研究具有一定片面性。另外,从行业看,现有研究集中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缺乏对银行业的研究,因此对于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特别是内部因素)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通过结合机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的股权偏好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论文在企业融资等基本理论回顾基础上,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形成历程、特点与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进而以2014-2018年间的银行业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以因子分析法将影响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指标标准化及提取主成分;然后通过显着性检验,得出八个符合因子,它们是: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税盾价值和市场监管;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八个因子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另外,在此基础之上,将2014-2018年的银行业上市公司依据规模和所处外部市场监管等分为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两类,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了各个财务指标对于这两类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主要实证结果如下:(1)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来讲,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税盾价值和市场监管对于其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对于其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2)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利率、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对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而总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权益市价比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总资产自然对数对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3)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负向影响,而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有形资产负债率对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有正向影响。依据实证结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来讲,着重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并且降低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加强市场监管,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2)对于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来讲,着重提升企业的权益对负债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并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对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来说,着重提升股东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降低有形资产负债率,可以降低股权再融资偏好。依照以上结论,依据银行业自身特点,文章提出了如下对策:(1)银行业层面要加快内部改革:改良自身财务指标;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尝试发行永久性债券。(2)要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加强监管力度;鼓励股东参与证券市场监督。
蒋薇[4](2019)在《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并购是公司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以谋求经营改进及拓展业务范围等目标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资本市场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并购经济活动,西方资本市场已发生了五次并购浪潮,第六次并购浪潮仍延续至今,我国并购市场起步较晚,自1993年“宝延风波”打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第一案,此后并购事件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年末,我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的并购披露金额高达537万亿美元。并购活动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以收购方视角来看,并购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与收益,对公司股权结构也可能会有重新的安排,并购实施过程中各交易环节(标的公司的选择与估值、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等)决策都可能会影响收购方股价的波动,甚至影响并购的成败。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尤为常见,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提供了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隐蔽条件,加之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仍较为严重,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环境也间接为决策主体增加了自利动机的更大空间。那么,终极股东是否会利用并购活动实施“隧道挖掘”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其他决策主体又是否会在并购交易中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本文追溯至公司股权控制链的顶层,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终极股东控制下各决策主体对并购倾向、并购投资支出和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机理,在微观层面上揭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内在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终极股东普遍可以实现拥有公司的相对控制权,具有两权分离的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终极股东两权偏离程度与并购倾向显着负相关;其次,终极股东控制高管持股水平与并购倾向显着正相关,且在两权分离下表现的更为明显;当终极股东为政府时,无两权分离的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呈“U”型关系,但在具有两权分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无显着相关关系,表明了政府股东直接持股对并购发生的干预影响更为强烈,但在金字塔持股结构下,政府股东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减弱,另外,在政府终极控制下,高管对并购倾向的影响显着,说明两权分离有可能导致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从而产生管理层与终极股东之间新的委托代理问题。2.从对并购投资支出影响的实证结果来看,当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分离时,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正相关,其他股东的权力制衡度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负相关;当终极股东为政府时,政府股东两权分离程度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正相关,表明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规模可能存在一定的政治干扰,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当政治成本问题不可避免时,政府推动下的并购规模往往更大。3.在考察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影响因素时,本文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程度越大,越倾向股票支付,随着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利益趋同”效应会起主导作用,出于对控制权稀释的防范,越不倾向股票支付;其次,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其在并购交易中越倾向选择混合支付而不倾向股票支付,但政府作为终极股东在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中则更偏好股票支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研究结论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决策主体通过终极股权结构影响并购行为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聚焦于并购交易过程(包括并购倾向、并购投资支出与并购支付方式),并将并购的实施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讨论,同时借鉴LLSV(2002)关于控股股东与公司价值的模型,以终极股东控制的研究视角,实证检验分析了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交易行为特征;其次,深入讨论了在终极股东控制下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其他控制权主体,包括公司高管与其他大股东在并购交易中的选择机制,同时将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引入模型,通过分组对比检验高管持股水平与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拓展了公司治理框架下影响公司并购行为的解释途径;最后,本文创新性的发现政府终极股东在具有两权分离与无两权分离时对并购倾向具有差异性的选择,同时政府终极股东会更偏好选择股票支付,说明国有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的决策行为会受到终极股权结构与性质异同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延伸了以往文献对公司并购的研究领域,帮助中小投资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正确看待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件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同时为符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实际情况的治理机制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监管部门抑制上市公司发动“忽悠式”、“估值套利式”、“高溢价”并购等现象,进一步促进并购市场良性运转,健全上市公司并购改革制度与规则提供了可参考意见。
郭乔虹[5](2019)在《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减缓,房地产市场也进入各方面增速减缓的新常态。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融资需求量大,因此研究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问题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新常态背景下,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随后介绍相关的融资偏好理论,将其归纳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优序融资理论、基于代理理论的融资偏好理论、基于控制权理论的融资偏好理论和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融资偏好理论。第三章介绍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方式,并从资产负债率、各种融资占比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分析融资偏好的特征,得出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仍然偏好于债权融资。第四章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内部因素主要从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营运能力、公司的股权结构、资产流动性、非债务税盾、抵押价值和管理者8个方面分析。并依据分析建立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以上分析对房地产公司优化融资结构提出合理建议。依据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偏好特征分析得出,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仍偏好于债权融资方式。实证部分将股权融资偏好、债权融资偏好和内源融资偏好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研究时间区间为2012年到2017年,样本公司为111家非ST上市房地产公司,运用stata软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济新常态下,上市房地产公司(1)公司规模和公司抵押品价值与债权融资偏好正相关,与内源融资偏好正相关,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2)公司营运能力、股权集中度与债权融资偏好正相关,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3)公司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与债权融资偏好负相关,非债务税盾和资产流动性与股权融资偏好正相关;(4)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通货膨胀率与债权融资偏好正相关。
简冠群[6](2019)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与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再融资作为公司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存续基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然而创业板市场中定向增发规模及次数屡创新高的同时,公司业绩并未同步提高,再融资行为异化现象突显,引发严重的结构矛盾和系统性风险。追根溯源,终极股东的利益侵占及经理人自利使得公司脱离实际情况而选择不恰当的融资方式,而这正是复杂网络关系情境下公司控制权配置合理性缺失所诱发的结果。然而,如何标定与测度复杂情境下的公司控制权配置,特别是从整体上度量终极控制权在三层权力机构之间配置仍是实证研究的短板,并成为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异化成因研究相对滞后的症结所在。由此,想要在质量经济时代提升企业再融资决策效率,并在理论层面厘清两类代理问题,就需要还原再融资决策过程中的复杂利益关系并将其融入到公司控制权配置的标定和测度中,才能实现对上述乱象的追根溯源。以此立题,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①双重控制链下的公司控制权配置如何度量,三层权力机构的控制权配置如何有机结合?②不同控制权配置状况的公司对再融资方式选择是否存在差异,有何差异?③经理管理防御动机是如何体现在再融资方式选择中的?④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何种机理,管理防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对上述问题层层解构中,本研究基于现有文献,从控制权理论出发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激励的双重性及相应的代理冲突,进而将第一类代理问题中的经理管理防御作为独立的研究要素,以变量形式纳入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研究框架中,解析管理防御动机转化为再融资行为的路径,并运用逐层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的传导机制,以此拓展再融资决策的研究思路,完善控制权配置与公司财务决策相关理论体系,为企业、投资者与政府提供公司治理与投融资方面的实践指导。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配置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可转债,其次为债券;控制权配置水平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控制权配置对管理防御具有负向影响;管理防御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但对于可转债和债券融资之间的选择影响不敏感;管理防御在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中介效应的原因为终极股东的利益侵占对再融资决策产生影响,不仅如此,政治关联和财务风险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同样存在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创新性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剖析终极股东控制权配置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指数。公司治理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有机融合三层权力机构典型特征变量,以公司内部两类代理问题的来源及解决方案为主线进行综合辨识。为此,本研究结合公司层层赋权的经营方式,以终极股东权力的实现路径为出发点,在阐述公司内部权力主体寻租行为及权力制衡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其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的控制度、分离度和制衡度以综合反映公司内部治理效率,并融合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选取指标及合适的统计方法,构建权力金字塔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指数,在弥补现有研究对控制权配置状况整体评价不足的情况下,为公司治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揭示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机理,并从内外两方面寻找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扰动因素。控制权配置作为公司再融资行为异化成因的根源,其与再融资方式选择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二元关系,更不仅是公司治理单要素就可以解释的。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再融资议案的提议者经理人的行为动机作为中间传导要素,利用构建的控制权配置指数,研究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及再融资方式之间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同时检验了政治关联和财务风险对控制权配置和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的扰动影响,这不仅是对再融资偏好研究范式的进一步完善,而且是控制权配置指数应用的重要体现,对规范公司融资行为及中小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第三,将经理管理防御作为融资偏好成因的解释,能够将掩盖在控制股东侵占行为之下的经理人自利行为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不仅如此,在经理管理防御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论证中,本研究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进一步检验了控制股东侵占行为动机的中介效应,不仅是对公司内部主要矛盾的揭示,而且将两类代理问题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使得研究更加丰富和完善,并具有说服力,旨在启发公司重视与加强对经理层的监督和激励,以解决或弱化公司内部代理问题。综上所述,复杂网络关系情境下终极控制权配置及其所引致的两类代理问题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需要重新认识。本研究在双重控制链基础上,聚焦终极控制权配置整体评价的新测算,探究其通过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传导机制,不仅从根源上为再融资异化行为提供新解,而且揭示了两类代理问题的动态关联关系,为公司控制权配置优化设计提供靶向依据。
张泽西[7](2018)在《上市公司股权、债务融资决策对持有期收益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股权、债务上的决策,是否会影响该公司股票的价格。从逻辑上讲,一个公司增发股票,意味着公司认为股票市场高估了其价值,因为在股价被高估的时候,公司有更大的动力增发股票以获得更多的资金。而当公司的股价被低估的时候,由于可能存在的股权激励影响公司管理层或者股东利益的情况,公司更愿意回购其股份,从而向市场传递公司看好自身未来的信号,从而引导股价上行。而债券市场上的逻辑也是类似。因此,公司改变其股权、债务的决策,可能是公司对未来的预期的一种反映。如果该逻辑成立,那么公司改变其股权、债务的决策,由于信号效应,就会改变人们对公司的未来的预期,从而改变股票价格。如果该预期改变正确,就可以预测下一个会计年度内的公司的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而由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公司的决策,因而该预期差也可以反映市场的认知。因此,探究公司股权、债务变动对持有期收益率、年报公告后的短期收益率是否存在显着的影响,就可以部分反映公司决策对市场投资者的信息传导的逻辑、与公司股价管理的有效性。故而在实证部分,本文考察了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债务变动的决策是否会对基于会计年度的持有期收益率与年报公告后的短期收益率造成影响。通过控制研发投入等变量,发现如果公司在会计年度内股权融资、长期债权融资增加,其基于会计年度的持有期收益率会随之下降,年报公告后的短期收益率也会下降。同时,如果公司减少其净长期融资额,且减少的方式更多为股权融资方面,即进行股权回购,那么公司的持有期收益率会上升。同时,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其他两点结论:蓝筹股在收益率方面的表现更好;我国股市对研发投入尚未形成明显的市场反应。本文的结论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相似,但研发投入方面国内国外差异较大。而对公司股价管理而言,无论是回购还是增发,市场都会有相应的反应,因而股价管理是意义的。
张柴[8](2017)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配股、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选择何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影响甚大。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系统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首先论证了我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相比存在不同的股权融资偏好,根据论证得出定向增发方式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其次,通过分析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和公司特征、公司治理等内部因素两大方面,来研究影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最后得出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股权再融资将对公司自身及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结论,提出了规范再融资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等建议,以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走向科学合理,提升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郭倩[9](2016)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区域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EO)是指初次股权融资(也称首次公开发行,IPO)以后的再融资,上市公司实施了初次股权融资之后,在需要大量的现金来满足新项目融资需求或者扩大再生产的时候,再次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西方现代的“优序融资理论”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早已被普遍证实和接受,然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却出现了“悖论”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一事实已经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所证实。2015年以来,我国A股市场共有221家公司首发上市,有过定增重组的事件发生的上市公司超过250家,它们的资金筹集规模,远超IPO的融资规模。2014年A股市场IPO和再融资规模分别为613亿元和4882亿元;虽然2015年因为股市异常波动,IPO受限,但IPO和再融资规模却分别达到1406亿元和9144亿元,融资规模继续扩大;相关人士预测2016年股权融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IPO和再融资规模可能会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1万亿元。由此可见,股权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我国地大物博,国土的辽阔也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内的上市公司的治理、业绩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其中就包括对股权再融资偏好程度的不同。本文通过两种聚类分析分别将全国划分成了三大区域,第一类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第二类包括中部和少数东北地区的省市;第三类是西部和少数中部地区。通过分析三大区域内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的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区域内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次数存在显着差异,分布特征有如下规律,即东部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其股权再融资次数最高,中部和少数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次数次高,而西部和少数中部地区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次数最低。(2)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规模占比也同样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按照东部沿海、中部以及西部的一、二、三类区域的顺序,股权再融资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呈依次递减的规律。(3)结合以上两点结论,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在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财务能力状况较好,该区域内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偏好程度最高;在经济发展次之的中部及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由于股权集中度较第一类地区的公司低,公司财务能力较第一类地区差,其股权再融资偏好程度次之;而在经济发展最落后的西部和少数中部地区省市,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程度最低。(4)除验证了本文的测试变量——区位因素外,本文同时也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其他影响因素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规模越大,自由现金流越多,净利润增长率越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程度越高,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一致。
周术萌[10](2016)在《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以苏宁云商为例》文中指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如战场的商场,企业经营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融资。上市公司资金的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按照资金来源大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如何在众多的资金来源中选出最优化的资本结构,成为所有企业经营者商战之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久经沙场的苏宁,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基于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两方面对苏宁融资偏好进行研究,将两种主要的长期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运用财务指标对两种融资方式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的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对本文主要论题——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偏好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做了介绍,同时在仔细研读国内外相关论题研究文献之后,给予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不足和本文的研究展望。其次,本文在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分析苏宁融资案例时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理论;同时,分析了苏宁所在的融资背景,即我国目前企业的融资现状,并分别从美国和中国选取10家上市公司,对比各自的资产负债率,发现我国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带着疑问进入第三部分:苏宁是否同样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再次,带着问题来到本文主要的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从苏宁的资本结构入手,其次分析了苏宁上市以来的融资历程,发现苏宁同样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因此文章转而对原因开始分析,对比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券融资成本,发现股权融资在我国的实际支付成本远远低于债券融资,因此也解释了股权融资偏好。另外,文章发现股权融资抑制了每股收益,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债券融资则通过财务杠杆对企业盈利能力有着促进作用。最后,文章根据对苏宁的研究,认为股权融资虽然资本成本低于债券融资,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如债券融资,因此在合理的财务风险范围内,文章提倡苏宁以及其他上市公司进行负债融资,以期能给苏宁甚至是其他上市公司融资提供有效的方案,从而使它们在商场的竞争以及自身发展中受益。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非理性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非理性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管名校背景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公司高管的研究 |
1.2.2 对融资偏好的研究 |
1.2.3 高管特征与融资偏好的关系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名校背景的概念 |
2.1.2 公司高管的概念 |
2.1.3 融资偏好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优序融资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高层梯队理论 |
2.2.4 管理防御理论 |
2.2.5 行为金融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特征与融资现状 |
3.1 上市公司的融资环境 |
3.1.1 股票市场 |
3.1.2 债务市场 |
3.2 上市公司的高管特征 |
3.3 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 |
3.3.1 偏好股权融资 |
3.3.2 资本使用率低 |
3.3.3 融资风险较高 |
3.4 融资现状的成因分析 |
3.4.1 外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 |
3.4.2 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管名校背景对融资偏好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高管的名校背景与债权融资偏好 |
4.1.2 高管的名校背景与短期债权融资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4.3.1 变量定义 |
4.3.2 模型构建 |
4.4 实证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回归分析 |
4.5 实证结果总结 |
4.5.1 名校背景对融资偏好的影响 |
4.5.2 其他因素对融资偏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管名校背景对融资偏好影响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
5.1.1 案例公司简介 |
5.1.2 案例公司名校背景高管变动 |
5.2 高管名校背景对案例公司的影响 |
5.2.1 对融资偏好的影响 |
5.2.2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
5.2.3 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5.3 案例公司融资偏好现状特征的总结 |
5.3.1 债权融资占据主导 |
5.3.2 融资手段有所创新 |
5.4 高管名校背景影响的对比案例分析 |
5.4.1 对比案例公司简介 |
5.4.2 对比案例公司的融资偏好 |
5.4.3 对比案例公司的经营绩效 |
5.5 高管名校背景对融资偏好影响总结 |
5.5.1 股权融资方面 |
5.5.2 债权融资方面 |
5.5.3 对案例公司的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优化建议 |
6.1 提高名校背景高管所占比例 |
6.2 善用名校高管改善资本结构 |
6.3 积极管理监督名校背景高管 |
6.4 大力发展我国长期债务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不足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融资方式的研究 |
1.3.2 关于融资偏好顺序的研究 |
1.3.3 关于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关于我国创业板融资的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融资概述 |
2.1.1 融资的定义 |
2.1.2 融资的方式 |
2.2 融资偏好概述 |
2.2.1 偏好 |
2.2.2 融资偏好 |
2.3 创业板概述 |
2.3.1 创业板定义 |
2.3.2 创业板发展历程 |
2.3.3 创业板设立目的 |
2.4 相关理论 |
2.4.1 MM理论 |
2.4.2 权衡理论 |
2.4.3 代理成本理论 |
2.4.4 信号传递理论 |
2.4.5 优序融资理论 |
3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特征及内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及融资偏好特征分析 |
3.1.1 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
3.1.2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特征分析 |
3.2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2.1 偿债能力因素 |
3.2.2 营运能力因素 |
3.2.3 盈利能力因素 |
3.2.4 成长能力因素 |
3.2.5 股权集中度因素 |
4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1.2 变量设计 |
4.1.3 因子分析 |
4.1.4 模型设计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原始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解释因子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创业板上市公司角度 |
5.2.2 证券市场监管方角度 |
5.2.3 政府角度 |
5.3 研究局限 |
5.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定性分析法 |
1.5.3 定量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优序融资理论 |
2.1.4 融资偏好理论 |
2.2 不同融资方式特征及股权再融资方式界定 |
2.2.1 不同融资方式简介 |
2.2.2 股权再融资特征 |
2.2.3 股权再融资偏好界定 |
2.3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形成历程 |
2.4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表现 |
2.5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不良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外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1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 |
3.2 内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1 营运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2 盈利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3 偿债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4 成长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5 股权集中度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6 企业规模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2.7 税盾价值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 外部因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1 政策环境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3.2 市场监管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4.2 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样本数据选择 |
4.2.3 指标描述 |
4.2.4 因子分析 |
4.2.5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3 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变量的选择 |
4.3.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变量的选择 |
4.4.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论 |
4.5.1 对于全体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5.2 对于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5.3 对于城市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降低中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对策建议 |
5.2.1 银行业层面要加快内部改革 |
5.2.2 国家层面要完善证券市场监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本文研究指标数据 |
2.专家打分相关表格 |
3.专家主要参考政策一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外控制权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1 公司控制权的形成与控制权收益 |
2.1.2 控制权转移与争夺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并购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1 基于理性假设视角下的公司并购 |
2.2.2 基于非理性假设视角下的公司并购 |
2.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公司并购行为研究综述 |
2.3.1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相关文献 |
2.3.2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相关文献 |
2.3.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相关文献 |
2.4 简要评述及研究机会 |
第三章 现实背景和分析框架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与并购条件 |
3.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展与现状 |
3.1.2 上市公司并购的股票市场条件分析 |
3.2 终极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
3.2.1 终极股东控制的双重效应 |
3.2.2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分析 |
3.2.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分析 |
3.2.4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终极股东控制权结构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1.2 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1.2 终极股东控制下股权制衡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终极股东控制权结构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1.2 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优序融资理论 |
2.2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融资偏好理论 |
2.3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融资偏好理论 |
2.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融资偏好理论 |
3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方式及融资偏好特征 |
3.1 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方式概述 |
3.1.1 内源融资 |
3.1.2 外源融资 |
3.2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特征 |
3.2.1 资产负债率接近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水平 |
3.2.2 融资结构中以债权融资为主,其中短期债权融资占比大 |
3.2.3 流通股占主要成分且流通股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
4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外部成因 |
4.1.1 宏观经济环境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1.2 政策环境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1.3 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成因 |
4.2.1 公司规模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2 公司盈利能力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3 公司营运能力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4 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5 公司资产流动性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6 公司非债务税盾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7 公司抵押品价值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2.8 公司管理者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
4.3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
4.3.2 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过程 |
4.3.3 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关于优化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 |
5.2.1 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建议 |
5.2.2 对政府的建议 |
5.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A |
(6)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与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控制权配置相关研究 |
2.1.1 控制权理论与研究现状 |
2.1.2 控制权配置文献综述 |
2.2 再融资方式选择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2.1 再融资方式选择理论与影响因素 |
2.2.2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2.3 管理防御假说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
2.3.1 管理防御假说 |
2.3.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 |
2.3.3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机理分析:控制权配置视角 |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及成因 |
3.1.1 再融资相关概念及主要方式 |
3.1.2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及特征 |
3.1.3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
3.2 权力金字塔下控制权配置体系 |
3.2.1 控制权及终极股东控制权概念界定 |
3.2.2 双重控制链下终极股东控制权的来源与本质 |
3.2.3 终极股东控制权配置体系 |
3.3 控制权配置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3.3.1 控制权激励的双重性 |
3.3.2 控制权配置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途径 |
3.4 控制权配置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引入经理管理防御 |
3.4.1 控制权配置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传导机理 |
3.4.2 控制权配置对管理防御的影响路径 |
3.4.3 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路径 |
3.4.4 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逻辑框架 |
3.5 理论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假说提出 |
4.1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及研究假说 |
4.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间接影响及研究假说 |
4.2.1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及研究假说 |
4.2.2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及研究假说 |
4.2.3 经理管理防御的中介效应及研究假说 |
4.3 概念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设计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5.2.1 再融资方式指标设计 |
5.2.2 控制权配置指标设计 |
5.2.3 经理管理防御指标设计 |
5.2.4 控制变量指标体系设计 |
5.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模型设定 |
5.4 本章小结 |
6 模型假说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与控制权配置的内在关系 |
6.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回归分析结果 |
6.2.1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假说检验 |
6.2.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影响的假说检验 |
6.2.3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假说检验 |
6.2.4 经理管理防御对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研究结果讨论 |
6.3.1 总体研究结论 |
6.3.2 研究结果讨论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核心指标替代 |
6.4.2 样本异质性的影响 |
6.5 内生性检验 |
6.5.1 样本自选择 |
6.5.2 因果倒置 |
6.5.3 遗漏变量 |
6.6 进一步分析 |
6.6.1 经理管理防御部分中介效应的可能原因 |
6.6.2 政治关联和财务风险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研究结论 |
7.3 研究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上市公司股权、债务融资决策对持有期收益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3.公司股权、债务融资偏好理论与操作 |
3.1 与公司融资偏好有关的理论梳理 |
3.1.1 成本融资偏好 |
3.1.2 治理融资偏好 |
3.1.3 市场非理性下的融资偏好 |
3.1.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融资偏好 |
3.2 我国公司融资的基本操作 |
3.2.1 股权融资 |
3.2.2 债权融资 |
4.上市公司股权、债务融资行为历史演变 |
4.1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历史梳理 |
4.1.1 初期阶段 |
4.1.2 起步阶段 |
4.1.3 成长阶段 |
4.1.4 调整阶段 |
4.1.5 完善阶段 |
4.2 当前监管环境下上市公司股权、债务融资选择 |
4.2.1 上市公司融资分类 |
4.2.2 当前监管环境下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
5.股权、债务融资决策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变量解释及描述性统计 |
5.2 基于会计年度的持有期收益率 |
5.3 年报公告后的短期收益率 |
5.4 引入每股收益预期差的短期收益率 |
6.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意见与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理论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 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选择理论和评析 |
(一) 控制权理论 |
(二) 承销商公正理论 |
(三) 监管理论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特征分析 |
(一) 我国股权再融资政策发展演变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国际对比 |
(三)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特点分析 |
1、我国股权融资在融资结构中占比过半。 |
2、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随政策环境而依次更迭。 |
3、融资投向具有随意性, 资源配置效率低。 |
四、影响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1、投融资体制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 |
2、投资者权益保护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1、公司特征因素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 |
2、公司治理因素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影响。 |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治理对策 |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
3、强化融资成本约束机制。 |
4、实施金融创新, 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
(9)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结构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股权再融资概念及方式 |
2.1.1 股权再融资的概念 |
2.1.2 股权再融资的方式 |
2.2 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自由现金流理论 |
2.2.3 时机窗口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融资成本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
2.3.2 信息不对称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
2.3.3 股权结构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
2.3.4 政府干预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
2.3.5 公司内部治理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分析 |
3.1 股权再融资政策演变 |
3.1.1 配股政策演变 |
3.1.2 增发政策演变 |
3.2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的整体分析 |
3.2.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3.2.2 IPO和股权再融资对比 |
3.2.3 股权再融资中增发和配股的比较 |
3.3 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对比分析 |
第4章 股权再融资偏好区域差异的理论分析 |
4.1 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区域差异:基于股权集中度的理论视角 |
4.2 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区域差异:基于公司财务能力的理论视角 |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章 股权再融资偏好区域差异的实证检验 |
5.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5.1.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1.2 变量选取 |
5.1.3 各省的样本分布 |
5.2 上市公司区位的聚类分析 |
5.2.1 按股权集中度聚类 |
5.2.2 按公司财务能力聚类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各年份股权再融资情况 |
5.3.2 上市公司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4 股权再融资偏好区域差异的回归分析 |
5.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5 实证结论 |
第6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以苏宁云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研究动态 |
1.3.2 研究评述 |
1.3.3 研究展望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企业融资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融资来源及其特点 |
2.1.1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
2.1.2 股权融资 |
2.1.3 债务融资 |
2.2 资本结构概念及含义 |
2.2.1 资本结构的概念 |
2.2.2 资本结构的意义 |
2.3 资本成本 |
2.4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特色以及成因分析 |
2.4.1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特色 |
2.4.2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成因理论分析 |
3 苏宁云商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对比分析 |
3.1 苏宁简介 |
3.1.1 苏宁三个发展阶段 |
3.1.2 苏宁云商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
3.2 苏宁的资本结构分析 |
3.3 苏宁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资本成本对比分析 |
3.3.1 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率 |
3.3.2 债券融资的资本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率 |
3.3.3 股权资本成本与债券资本成本对比 |
3.4 苏宁融资偏好对其产生的影响 |
3.4.1 苏宁盈利能力分析 |
3.4.2 苏宁偿债能力分析 |
3.5 苏宁长期融资偏好分析的结论 |
4 启示与展望 |
4.1 苏宁云商融资启示 |
4.1.1 对苏宁云商融资的建议 |
4.1.2 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建议 |
4.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非理性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管名校背景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的分析[D]. 唐心怡.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2]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 陈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银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D]. 朱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4]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D]. 蒋薇. 西北大学, 2019(04)
- [5]新常态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D]. 郭乔虹.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6]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与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 简冠群.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7]上市公司股权、债务融资决策对持有期收益率的影响[D]. 张泽西.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8]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J]. 张柴. 财政监督, 2017(17)
- [9]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区域差异研究[D]. 郭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以苏宁云商为例[D]. 周术萌. 云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