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陀螺性能数字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豪[1](2021)在《基于单轴光纤陀螺的转位寻北仪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导航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实时性、高精度的定位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寻北装置较激光陀螺、微机械陀螺偏多;而光纤陀螺寻北仪正处于发展阶段,本文针对单轴光纤陀螺设计出一种高精度的转位寻北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上位机上实时显示载体的姿态角。本文根据寻北仪的技术指标,采用单轴光纤陀螺作为姿态角获取的重要传感器,采用XC7Z020作为下位机的主控芯片,主要负责光纤陀螺数据的采集、加速度计数据的采集、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据的采集,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编帧处理,通过RS232总线将数据发送到用Qt编写上位机,在上位机上实时显示载体的姿态角。为了提高寻北精度,本系统采用转位控制模块来提高光纤陀螺在寻北过程中转位精度,该模块采用PID模型补偿法来消除转台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转位误差,以此来提高光纤陀螺寻北采用的四位置法和多位置法实验过程中转动转台角度的精度;除了物理结构造成的寻北误差,还有温度漂移以及其他噪声都会对光纤陀螺寻北精度造成干扰;为了消除温度漂移带来的寻北精度误差,本文采用温漂补偿模型来消除因温度变化导致寻北发生偏移。对于其他噪声,本文采用ALLAN方差分析法对其他噪声进行建模分析,并采用小波滤波算法,对其他噪声进行抑制消除;在上位机上显示载体姿态角以此来检验各个模型的滤波效果。最后,对附着在倾斜载体上光纤陀螺寻北建立四位置寻北模型。通过上述测试,本系统设计的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寻北精度为0.01°。
吴刚[2](2020)在《基于捷联惯导的采煤机运行姿态高精度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化开采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需求和必然方向,基于三维空间尺度的采煤机运行姿态是实现智能化开采的必需性基础信息。采煤机运行姿态的精确感知不仅能为探知、预测智能化工作面的生产状态提供途径,而且能为采煤机自主调高、记忆割煤等智能控制过程提供基础信息。已有工作初步实现了采煤机的定位定姿,但感知精度尚还欠缺,实时精确的采煤机运行姿态信息缺失长期阻碍了国内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发展。本文即针对此问题,引入捷联惯导技术,结合实验测试、误差补偿算法优化及单轴旋转调制等方法,以采煤机“惯性测量组件误差补偿——系统误差补偿算法——单轴旋转调制”为研究主线,围绕惯性导航应用于采煤机运行姿态高精度感知时的元件级、系统级与捷联惯导级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采煤机运行姿态的感知精度,为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状态预测及采煤机智能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本文从捷联惯导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采煤机运行姿态的实时解算算法,建立了能够求解SINS系统状态最优估计卡尔曼滤波方程组。针对捷联惯导系统长航时的积累误差难以得到有效修正的缺陷,明确了捷联惯导系统主要误差项包括:惯性敏感器误差、初始对准误差及安装误差,并对主要误差项进行了逐一补偿。针对采煤机的强振动坏境对捷联惯导系统精度的影响,建立了采煤机振动力学模型,仿真获取了采煤机整机的振动响应特征,有效抑制了采煤机振动引起的圆锥误差与划船误差。在无法进一步提升惯性敏感器精度的条件下,提出了旋转调制误差自补偿技术,建立了实际转位机构的旋转模型,揭示了不同单轴旋转调制方案误差传播特性。基于不同单轴旋转调制方案的仿真结果,优选了最佳的旋转调制方案,推导了四位置转停时间与转位机构角加速度和调制角速度有关的表达式,理论证明了该方案可以完全消除陀螺仪零偏漂移的影响。设计了单轴旋转误差调制实验方案,研究设定了最佳的旋转调制参数,验证了单轴旋转调制能够有效提高惯导系统的姿态感知精度。研究了采煤机运行姿态感知的现场应用情况,误差补偿后的定位误差为补偿前的17%,航向角误差为补偿前的75%,采煤机运行姿态感知精度得到了显着提高。本文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提高井下采煤机运行姿态感知精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有助于充实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感知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为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状态预测及井下开采设备智能化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借鉴,最终为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该论文有图115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8篇。
杨一凤[3](2018)在《光纤陀螺闭环控制系统数字一体化设计》文中指出光纤陀螺是以Sagnac效应为基本工作原理的角速率传感器,通过检测相向传输的两束光之间产生的Sagnac相位差,来测量载体的角速率。光纤陀螺具有结构简单、启动快、寿命长、耐冲击、无加速度引起的漂移、动态范围大、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是构成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如卫星定位、导弹制导、飞机导航等。本文主要研究一种闭环一体化光纤陀螺的设计,并结合目前光纤陀螺的生产工艺的需求,提出一种自动化在线调测技术,用于提高光纤陀螺的生产效率。本文着重介绍光纤陀螺闭环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和全数字在线调测方案。本文首先阐述了光纤陀螺国内外发展现状,叙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分析研究了光纤陀螺的信号检测方法,为后续具体设计工作提供支撑。然后介绍了光纤陀螺闭环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设计方案,首先建立闭环控制模型,分析了光纤陀螺的传递函数,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光纤陀螺一体化设计总方案,分别从结构、光路、电路和逻辑电路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通过对结构进行力学及热学仿真、光路进行设计计算、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论证方案及设计的可行性。此外,对本方案涉及的高精度光纤环绕制、光纤陀螺一体化设计、温度补偿技术以及光纤陀螺过调制技术四个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随后介绍了光纤陀螺自动化在线调测方案,对调测方案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从总体方案、硬件及软件方面详细叙述了该调测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光纤陀螺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市场需求大幅度提高,正处于如何提高产量的阶段,自动化在线调测方案从生产角度出发,使陀螺调试及测试更高效,简化操作流程,从而降低出错率。本文最后介绍了光纤陀螺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针对本款一体化陀螺设计具体的试验方案,对样机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型陀螺实现了前述所要求的各个性能指标,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邢丽[4](2018)在《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性能增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反介入/区域拒止网络对抗技术所带来的战场形势和作战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战时的能力被严重削弱,为了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微小型飞行器等新型作战武器在卫星导航系统拒止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增强机载捷联惯导系统性能是实现新型作战武器精确导航与制导的重要手段。为综合提升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分别从捷联惯导算法精度和实时性的提升、惯性器件在线使用精度的提高以及惯性测量单元性能的增强三个层面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当GNSS处于拒止条件时,存在无法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误差互补修正的问题,因而需要从惯导系统自身工作机理出发,分析影响其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从而增强捷联惯导系统性能。为此,本文首先从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角度出发,针对GNSS拒止环境下高动态载体对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提出的特殊需求,提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姿态更新优化改进方法,将姿态解算回路细分为不同计算频率的小回路,提升了捷联惯导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螺旋矢量补偿圆锥和划船误差的矢量积分优化算法,采用梯形数字积分方式减少了等效螺旋矢量的计算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精度。为了提升惯性传感器的在线使用精度,论文针对惯性器件随机误差的精确辨识和建模开展了研究工作。鉴于惯性器件随机误差分析时传统五参数模型的ALLAN方差法在分析长相关时长的随机噪声参数时存在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间拟合模型的ALLAN方差法优化改进方案,提升了基于ALLAN方差法的惯性器件随机噪声参数的拟合计算效率;针对采用最小二乘或加权最小二乘进行参数拟合时,存在由于噪声参数估计方差未知且无法满足同方差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适应调节拟合权重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有效提高了传统ALLAN方差法的噪声参数拟合精度。针对惯性传感器确定性误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随着使用时间、载体快速机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问题,研究了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技术。通过建立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状态和量测方程,提升了惯性器件中零偏、刻度因子和安装误差等确定性误差的在线标定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解耦的相对独立可观测度分析方法,通过对状态量独立可观测度的提取,实现了同一待标定器件误差参数在不同机动状态下的可观测性强弱的分析。设计了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校动态航迹实现方案,能够对各类惯性器件确定性误差进行精确的在线标定,从而提高了GNSS拒止条件下的捷联惯导系统精度。为了从惯性测量单元性能的增强角度,综合提升GNSS拒止复杂环境下的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优化惯性器件余度配置的精度和可靠性的评估准则为指导,设计了在精度、可靠性和空间占用率上均达到优化的阵列IMU余度配置方案;基于三轴余度IMU阵列布局的设计,提出了基于EKF及极大似然估计的阵列IMU角速率和比力融合估计方法,有效利用了阵列IMU中多个传感器的输出信息,提高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增强了可靠性。最后,本文搭建了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性能增强技术综合验证平台,对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改进优化算法、惯性器件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算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数字仿真验证;自主设计了阵列冗余MEMS IMU模块,对阵列余度IMU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跑车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相关算法能够有效提升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精度及可靠性,增强捷联惯导系统在复杂飞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范城城[5](2017)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已成为当今对地观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几何处理质量是满足影像后续各种处理与应用的关键与基础。震颤测量系统姿态处理精度、频次不高以及卫星平台存在的震颤等外在因素已成为影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的重要瓶颈。所谓卫星平台震颤主要指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由卫星平台姿态控制、太阳帆板指向调整、携带液体燃料晃动等外在因素所引起的星体本身幅值较小、频率较高的颤振响应。卫星平台震颤导致线阵相机无法对地稳态推扫成像,获取的影像存在一定的扭曲变形,影响影像内部几何成像质量,且随着未来我国0.3米甚至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发射,该影响量级将会达到十几个像素,无法满足全球测图、变化检测等高精度遥感应用。针对卫星平台震颤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一方面主要基于物理隔振措施进行抑制;另一方面主要采用视差成像原理进行震颤影像地面检测与补偿。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属于被动的处理方法,且发挥的效能有限。近年来,随着线加速度计、激光陀螺(高频角位移传感器)等新型震颤测量传感器的成功研制以及在新一代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平台上的搭载使用,实现了卫星平台震颤信息的直接探测,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震颤地面检测、建模与补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开展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处理与应用方法研究。在研究光学卫星震颤测量系统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基础上,提出了光学卫星多源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基于震颤测量手段的光学畸变影像重建与复原方法,并利用遥感某型号、高分某型号卫星真实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与方法验证。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归纳如下:(1)提出面向光学影像几何处理的震颤测量系统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方法,为多源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信息融合处理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系统研究与论述震颤测量系统各姿态敏感器(星敏感器、三浮陀螺、光纤陀螺、激光陀螺以及线加速度计)测量原理与误差源,进一步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几何处理角度,分析震颤测量系统各项误差项与影像几何处理之间的定量模型关系并构建误差测量模型。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分别提出了震颤测量系统安装误差、内部误差特性参数以及时变系统误差检测、分析与标定方法,为后续实现多源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信息融合处理奠定理论基础。(2)提出光学卫星多源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信息融合处理方法,为平台震颤信号准确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针对当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配置的震颤测量系统内部姿态敏感器多元化、误差测量模型复杂化的特点,本文从影像几何处理角度对系统误差参数进行合理取舍、近似与优化,提出广义的绝对姿态测量子系统与相对姿态测量子系统高精度信息融合处理模型,实现平台震颤信息的准确估计与检测。具体包括基于绝对姿态测量子系统的高精度绝对姿态计算与广义量测模型构建、基于相对姿态测量子系统的广义误差测量模型与状态模型构建、双向滤波整体加权平差信息融合模型构建以及姿态参数最优估计方法。(3)提出基于平台震颤测量手段的光学畸变影像重建复原方法,有效提高了光学遥感影像的内部几何质量。由于光学遥感卫星平台震颤测量信号与线阵相机焦平面震颤信号存在不一致性,故无法直接用于光学震颤畸变影像的地面检测与补偿。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几何定标场、高精度密集匹配方法以及探元指向角严密几何成像模型实现线阵相机焦平面真实震颤信号反演,进一步基于傅里叶变换实现平台与线阵相机焦平面震颤信号频谱分解以及震颤传递模型构建,最后采用虚拟化稳态重成像方法实现光学震颤畸变影像的重建与复原,消除卫星平台震颤对光学影像几何成像质量影响。针对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利用遥感某型号、高分某型号卫星真实在轨数据对上述震颤测量系统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光学畸变影像重建与复原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上述方法可以准确对震颤测量系统的安装误差、内部误差特性参数以及时变系统误差进行辨识、标定与建模,实现平台与线阵相机焦平面震颤信息高精度估计以及震颤传递模型构建,有效提高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畸变影像外部与内部几何质量。
陈小宇[6](2013)在《多传感器高精度同步方法及其在移动测量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多传感器集成及同步控制是移动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控制移动测量的多传感器按照一定的“节拍”同步采集数据,使各传感器输出数据在时间上对齐,可以为数据处理服务器提供高精度的多传感器原始同步数据,减小数据配准误差,提高移动测量的精度。移动测量多传感器集成及同步控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精确的时间传递延时误差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时间同步精度,确定核心器件的性能指标;二是针对移动测量这一背景,如何精确地控制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同步采集;三是对传感器自身的延时分析不足,影响后续数据配准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建立、时间传递和多传感器同步控制方法、传感器自身的延时标定和补偿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车为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建立方法,建立了高精度时间基准。高精度时间基准是多传感器同步控制的基础,分析了传感器时间误差对后续数据配准的影响,介绍了常用的时钟基准建立方法,选取利用GPS输出的PPS脉冲驯化高稳石英晶体的设计方案建立高精度时间基准。详细阐述了以CPLD为控制核心,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建立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实现原理,单片机根据CPLD输出的相差修正DDS的相位控制字,使DDS输出的时钟脉冲与GPS的PPS脉冲边沿对齐,充分利用GPS的PPS脉冲长期稳定度高和高稳石英晶体短时稳定高的优势,获得整个测量时间范围内的高精度时间基准。(2)讨论了移动测量中多传感器同步控制方法。按照驱动源,将同步控制方式分为时间驱动触发和距离驱动触发两种方式;按照传感器的特性,分为主动同步、被动同步和授时同步三种方式。详细分析了同步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将以上的同步控制方法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分析了同步过程中影响时间传递精度的因素,建立了时间传递延时误差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同步控制器的设计和同步时间精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提出了一种快速标定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的方法。该方法以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车自身的刚性横梁作为标定平台、以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为测试设备,建立光纤陀螺仪的运动学方程,并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卡获取一段时间的采样数据,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实现延时参数的标定。该方法还可同时标定光纤陀螺仪的标度因素和零偏,无需额外设备,具有标定简单、快速、标定精度较高等优点。提出了软件时间偏移和硬件延时触发两种方法消除传感器延时参数引起的数据配准误差,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采用硬件延时触发方法消除传感器数据配准误差,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同步精度更高。(4)完成了激光连续弯沉测量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器的设计制作。激光连续弯沉测量代表了当前最先进的快速弯沉测量技术。详细分析了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多传感器同步控制器的设计架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多传感器同步控制器采用背板加子板的架构,安装在19英寸机箱中,背板和子板采用CPCI接插件相连,拆卸维护极为方便。讨论了各电路模块的器件选型、设计原理,着重分析了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建立、同步控制器主控板和其它电路板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思路、控制多传感器同步数据采集的方法以及系统故障自诊断技术。最后对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器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包括时间基准精度测试、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测试、触发脉冲的延时间隔测试和实际弯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时间同步精度很好地满足了弯沉测量的需求,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标定方法标定快速、标定结果精度高,同步控制器能有效控制多传感器实现高精度数据同步采集,本文的设计能很好地满足移动测量系统对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器的指标要求。
于中权,赵海涛,梁仁仁,张华,吴大庆[7](2013)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纤陀螺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提出为了准确理解光纤陀螺的工作过程,基于Matlab的Simulink软件对数字闭环光纤陀螺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重点分析光纤陀螺的关键器件Y波导的半波电压波动对陀螺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对调制增益漂移进行实时跟踪和补偿。
戴俊洁[8](2011)在《基于LabVIEW的组合陀螺性能指标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光纤陀螺(FOG)是激光陀螺仪的改进型,是新一代角速度传感器。FOG可用于定位、姿态控制和绝对方向的测量,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拥有广泛的应用市场。近年来,国内对FOG的研制和工程应用非常重视,光纤陀螺的基本性能和品质的优劣取决于它的性能指标,因此研制一套精确度高,功能齐全的陀螺参数测试系统是现代光纤陀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三轴光纤陀螺和单轴光纤陀螺的性能指标及陀螺组合测试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全面地阐述,在此基础上,采用NI公司“PXI+测试板卡”硬件平台,结合SGT320E型三轴多功能转台,应用LabVIEW开发软件构建了两发三轴光纤陀螺和六发单轴光纤陀螺组合测试系统。论文详细地论述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单元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硬件单元电路包括陀螺供电电源电压/电流监控电路、信号驱动隔离电路、面板逻辑电路;系统软件设计完成了三轴陀螺刻度因数、零偏平均值、零偏稳定性、准备时间等性能指标测试和单轴光纤陀螺零偏、零偏稳定性、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测试的功能。测量结果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光纤陀螺组合测试系统经实际运行测试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功能齐全,测量精度高,达到了设计要求,很好地满足了陀螺生产厂家及产品用户的需要。
梁晓鹏[9](2010)在《基于光纤陀螺的寻北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纤陀螺寻北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理真北方向的惯性器件,其主要优点在于它不依赖外界环境信息,可以全天候,快速准确地找出真北方向,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光纤陀螺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陀螺具有灵敏度高、预热时间短、重量轻、寿命长、动态范围大、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寻北仪研究。论文主要就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滤波方法和光纤陀螺寻北仪实现方案两方面展开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各种寻北解算方案,并且比较了各种寻北方案的优缺点。其次,深入分析了光纤陀螺的主要误差源及噪声作用机理。然后,详细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原理,结合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特点,系统地给出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小波滤波方法,对实际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进行了小波滤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具有对信号良好的时频局部刻划性能,小波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纤陀螺输出信号中的随机噪声,能够取得较好的滤波效果。最后,提出了光纤陀螺寻北仪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浮点型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光纤陀螺寻北仪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FPGA的光纤陀螺部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寻北仪转台稳速控制的电路系统,编写了光纤陀螺寻北仪上位机软件。
孟娟[10](2009)在《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光纤陀螺目前已成为惯性技术领域的新型主流仪表,其原理、工艺及关键技术与传统的机电式仪表有很大的差别,具有高可靠、长寿命、快速启动、大动态范围等一系列优点。国外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而国内仍处于工程化、实用化研究阶段,尤其是因为其敏感的是运动量,工作环境的剧烈变化,要求陀螺保证在各种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因此振动特性是光纤陀螺工程化和实用化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对光纤陀螺振动的方式及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光纤陀螺在一般工作情况下做受迫随机振动,是一种非确定性振动。并根据ANSYS有限元理论,对光纤陀螺机械结构的分析方法进行建模与分析。其次,分别针对机械振动理论以及机械振动对光纤陀螺的敏感部件——光纤环的附加调制效应进行研究。经研究得出,若光纤环缠绕对称性不好,则振动将会产生非互易性误差,并且当陀螺受到的扰动为变频振动时,将对光强信号产生调制,这两种情况都将严重影响陀螺输出精度。并且通过光纤环的缠绕技术、固胶封装工艺等手段来增强光纤环线圈的坚固性和对称性,从而减小振动对光纤环的调制。最后,振动条件下机械谐振是导致陀螺漂移变大从而影响陀螺稳定平台漂移的重要因素。进而对光纤陀螺的机械结构及封装形式提出设计方案,从决定机械结构的各个参数出发,根据振动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各种结构做了大量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把各种结构下的振动性能进行对比,得到了合理的机械结构,提高系统整体的谐振频率,使其远大于检测带宽,减少了机械振动对陀螺影响,为今后各种应用环境下陀螺结构的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方向。
二、光纤陀螺性能数字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纤陀螺性能数字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单轴光纤陀螺的转位寻北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单轴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单轴光纤陀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寻北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的技术研究 |
2.1 寻北仪的技术指标要求 |
2.2 单轴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 |
2.2.1 Sagnac效应 |
2.3 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 |
2.3.1 开环光纤陀螺 |
2.3.2 闭环光纤陀螺 |
2.4 单轴光纤陀螺的信号分析 |
2.4.1 闭环光纤陀螺的动态建模 |
2.4.2 闭合光纤陀螺的随机建模 |
2.4.3 Allan方差分析原理 |
2.4.4 时间序列分析法建模 |
2.5 光纤陀螺的寻北原理 |
2.5.1 四位置法 |
2.5.2 多位置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 |
3.1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总体方案设计 |
3.2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电源电路设计 |
3.3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A/D转换电路设计 |
3.5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串口电路设计 |
3.6 温度传感器DS18B20 |
3.7 单轴转位机构 |
3.8 本章小结 |
4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软件设计 |
4.1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逻辑设计方案 |
4.2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软件模块 |
4.2.1 光纤陀螺数据采集模块 |
4.2.2 转位控制模块 |
4.2.3 A/D转换模块 |
4.2.4 DS18B20 温度采集模块 |
4.2.5 FIFO数据存储模块 |
4.2.6 数据编帧模块 |
4.2.7 光线陀螺转位寻北仪操作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5 单轴光纤陀螺转位寻北仪测试与分析 |
5.1 转位控制系统 |
5.2 温度漂移补偿法 |
5.3 小波滤波算法 |
5.4 光纤陀螺静态标定及寻北 |
5.4.1 四位置寻北法 |
5.4.2 多位置寻北法 |
5.5 光纤陀螺静态上位机测试 |
5.6 单轴光纤陀螺水平面倾斜寻北 |
5.6.1 四位置倾斜补偿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捷联惯导的采煤机运行姿态高精度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案 |
2 基于捷联惯导的采煤机运行姿态感知理论 |
2.1 采煤机运动与姿态特征 |
2.2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
2.3 采煤机运行姿态解算算法 |
2.4 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
2.5 捷联惯导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3 采煤机捷联惯导惯性敏感器误差分析与补偿 |
3.1 捷联惯导误差来源分析 |
3.2 惯性敏感器性能测试系统 |
3.3 陀螺仪零偏误差补偿 |
3.4 加速度计零偏误差补偿 |
3.5 随机漂移误差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煤机捷联惯导初始对准与安装误差分析与补偿 |
4.1 采煤机捷联惯导初始对准误差补偿 |
4.2 采煤机捷联惯导安装误差补偿 |
4.3 采煤机捷联惯导振动误差补偿 |
4.4 本章小结 |
5 捷联惯导单轴旋转误差调制机制研究 |
5.1 旋转调制技术原理 |
5.2 单轴连续旋转调制方案 |
5.3 单轴连续正反旋转调制方案 |
5.4 四位置转停调制方案 |
5.5 最佳旋转调制方案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捷联惯导单轴旋转误差调制实验 |
6.1 实验方案设计与参数设定 |
6.2 单轴旋转误差调制实验 |
6.3 单轴旋转误差调制效果分析 |
6.4 采煤机运行姿态感知现场应用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光纤陀螺闭环控制系统数字一体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纤陀螺的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 |
2.1 光纤陀螺的分类 |
2.1.1 干涉型光纤陀螺 |
2.1.2 谐振型光纤陀螺 |
2.2 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 |
2.2.1 Sagnac效应 |
2.2.2 信号检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一体化闭环光纤陀螺设计方案 |
3.1 光纤陀螺闭环控制模型 |
3.2 数字一体化光纤陀螺设计方案 |
3.2.1 光路设计方案 |
3.2.2 电路设计方案 |
3.2.3 逻辑电路设计方案 |
3.2.4 结构设计方案 |
3.3 关键技术分析 |
3.3.1 高精度光纤环绕制技术 |
3.3.2 光纤陀螺一体化设计技术 |
3.3.3 温度补偿技术 |
3.3.4 光纤陀螺过调制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纤陀螺自动化在线调试和测试 |
4.1 在线调测方案 |
4.1.1 功能需求 |
4.1.2 系统组成 |
4.2 在线调测软硬件设计 |
4.2.1 硬件设计 |
4.2.2 逻辑电路设计 |
4.2.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试验及测试结果分析 |
5.1 光纤陀螺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 |
5.1.1 零偏系列指标 |
5.1.2 标度因数系列指标 |
5.1.3 其他指标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内容及测试设备 |
5.2.2 试验方法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性能增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GNSS拒止环境下捷联惯导性能增强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1.2.1 GNSS拒止环境下的国内外导航技术发展动态 |
1.2.2 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惯性器件随机误差特性分析及确定性误差在线标定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冗余惯性测量单元设计及数据融合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性能增强技术的关键问题分析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优化改进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捷联惯性导航姿态优化算法 |
2.2.1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捷联惯导姿态解算优化编排方法 |
2.2.2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姿态解算改进编排方法仿真分析 |
2.3 基于螺旋矢量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改进算法 |
2.3.1 基于螺旋矢量的传统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算法 |
2.3.2 基于螺旋矢量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优化改进算法 |
2.3.3 基于螺旋矢量的圆锥及划船误差补偿优化改进算法的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惯性器件随机误差参数辨识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
3.1 引言 |
3.2 惯性器件随机误差分析的传统ALLAN方差法 |
3.2.1 ALLAN方差法在惯性器件随机误差分析中的原理和步骤 |
3.2.2 传统ALLAN方差法在惯性器件随机误差分析中尚待改进的方面 |
3.3 基于二参数和三参数分区间拟合模型的ALLAN方差改进方法 |
3.3.1 基于参数分区间拟合模型的ALLAN方差法改进方案 |
3.3.2 二参数拟合模型下的ALLAN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与验证 |
3.3.3 基于N秒平均预处理的三参数拟合模型ALLAN方差法研究与验证 |
3.4 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的ALLAN方差参数拟合方法 |
3.4.1 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IRLS)的ALLAN方差参数拟合方法 |
3.4.2 基于IRLS的ALLAN方差参数拟合法的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对独立可观测度的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惯性器件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的模型构建 |
4.2.1 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惯性器件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的状态方程 |
4.2.2 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量测方程 |
4.2.3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可观测性矩阵的构建 |
4.3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相对独立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
4.3.1 传统可观测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 |
4.3.2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相对独立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
4.3.3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的相对独立可观测度分析方法的仿真验证 |
4.4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方法的仿真验证 |
4.4.1 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应用于高超飞行器的仿真条件设置 |
4.4.2 “黑障区”过渡段内惯性器件误差在线标定结果分析 |
4.4.3 “黑障区”在线补偿惯性器件误差的导航结果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阵列布局的余度惯性测量单元配置方案设计及数据融合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性能评估准则的惯性测量单元冗余配置方案设计 |
5.2.1 余度IMU结构配置的精度评估判据 |
5.2.2 余度IMU结构配置的可靠性评估判据 |
5.2.3 基于精度和可靠性评估判据的冗余IMU配置方案设计 |
5.3 阵列余度惯性测量单元的数据融合方法 |
5.3.1 阵列余度IMU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模型 |
5.3.2 阵列余度惯性测量单元的传统数据融合方法 |
5.3.3 基于改进EKF的冗余角速率信息融合方法 |
5.3.4 基于改进极大似然估计的冗余比力信息融合方法 |
5.4 阵列IMU数据融合方法的仿真验证分析 |
5.4.1 阵列IMU数据融合方法的仿真条件设置 |
5.4.2 阵列IMU中冗余角速率融合结果的仿真对比分析 |
5.4.3 阵列IMU中冗余比力融合结果的仿真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导性能增强技术综合验证平台 |
6.1 引言 |
6.2 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导性能增强技术验证平台的设计方案 |
6.3 GNSS拒止高动态环境下捷联算法及在线标定方法的仿真验证 |
6.3.1 GNSS拒止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算法及在线标定方法的数字仿真验证方案 |
6.3.2 GNSS拒止高动态环境下数字仿真的参数设置及算法仿真运行显示 |
6.3.3 GNSS拒止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算法及在线标定方法的数字仿真结果分析 |
6.4 基于阵列余度IMU捷联惯导性能增强的跑车实验验证 |
6.4.1 阵列余度IMU数据融合方法的跑车实验平台搭建 |
6.4.2 阵列余度IMU数据融合方法的跑车实验数据采集 |
6.4.3 阵列余度IMU数据融合方法的跑车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7.1.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7.1.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5)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测量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卫星平台震颤测量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2.3 平台震颤检测与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光学卫星震颤测量数据处理基础 |
2.1 引言 |
2.2 光学卫星时间系统 |
2.3 光学卫星坐标系统 |
2.4 光学卫星姿态参数描述及转化 |
2.4.1 欧拉角参数 |
2.4.2 四元数参数 |
2.4.3 四元数与欧拉角互转化 |
2.4.4 卫星姿态运动学模型 |
2.5 光学卫星影像几何成像模型 |
2.5.1 基于物理参数的几何成像模型 |
2.5.2 基于RPCs参数的几何成像模型 |
2.6 光学卫星姿态数据数学模型构建 |
2.6.1 拉格朗日插值 |
2.6.2 正交多项式拟合 |
2.6.3 球面线性插值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学卫星震颤测量系统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 |
3.1 引言 |
3.2 星敏感器测量原理与误差源分析 |
3.2.1 星敏感器测量原理概述 |
3.2.2 星敏感器测量误差源分析 |
3.3 陀螺测量原理与误差源分析 |
3.3.1 机械陀螺测量原理 |
3.3.2 光学陀螺测量原理 |
3.3.3 陀螺测量误差源分析 |
3.4 线加速度计测量原理与误差源分析 |
3.5 星敏感器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 |
3.5.1 星敏感器随机误差分析 |
3.5.2 星敏感器原始观测数据质量控制 |
3.5.3 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分析与标定 |
3.6 陀螺误差特性分析与标定 |
3.6.1 系统误差分析与标定 |
3.6.2 基于Allan方差的随机误差分析 |
3.7 震颤测量系统时变系统误差分析与标定 |
3.7.1 内部基准标定与统一 |
3.7.2 外部基准标定与统一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学卫星平台震颤测量数据处理与应用方法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滤波技术 |
4.3 多星敏感器高精度信息融合 |
4.4 震颤测量系统信息融合模型构建 |
4.4.1 量测方程构建 |
4.4.2 状态方程构建 |
4.5 平台高频高精度姿态解算 |
4.6 相机焦平面与卫星平台震颤传递关系标定 |
4.6.1 相机焦平面高精度姿态解算 |
4.6.2 震颤传递模型构建 |
4.7 基于平台震颤测量手段的光学畸变影像重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震颤测量系统误差分析与标定实验 |
5.2.1 星敏感器随机误差分析实验 |
5.2.2 星敏感器相对安装参数标定实验 |
5.2.3 基于Allan方差法的陀螺随机误差分析实验 |
5.2.4 震颤测量系统时变系统误差分析与标定实验 |
5.3 平台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处理实验 |
5.3.1 遥感某型号卫星实验与分析 |
5.3.2 高分某型号卫星实验与分析 |
5.4 基于震颤测量手段的畸变影像重建实验 |
5.4.1 相机焦平面与平台震颤传递关系标定实验 |
5.4.2 震颤畸变影像重建复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多传感器高精度同步方法及其在移动测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传感器同步控制及其研究意义 |
1.1.1 多传感器集成的优势 |
1.1.2 移动测量系统及应用 |
1.1.3 移动测量系统常用的传感器 |
1.1.4 多传感器集成高精度同步控制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传感器集成移动测量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2 多传感器同步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2.4 研究目标 |
1.2.5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建立 |
2.1 计时工具的发展 |
2.2 时间系统和时间基准 |
2.3 时间系统精度的技术指标 |
2.3.1 时钟的稳定度 |
2.3.2 时钟的准确度 |
2.3.3 时钟的偏差 |
2.3.4 时钟的占空比 |
2.4 移动测量对时间基准精度的要求 |
2.5 满足移动测量应用需求的高精度时间基准的建立 |
2.5.1 常用的时钟产生方法 |
2.5.2 移动测量高精度时钟基准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间传递及多传感器同步控制 |
3.1 时间传递接口 |
3.2 时间传递方法 |
3.3 移动测量多传感器同步控制方法 |
3.3.1 多传感器同步控制方法 |
3.3.2 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器设计实现原理 |
3.4 时间传递误差分析 |
3.5 iScan应用实例 |
3.5.1 iScan设计原理 |
3.5.2 iScan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感器延时误差分析 |
4.1 传感器延时误差对移动测量的影响 |
4.2 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快速标定方法 |
4.2.1 光纤陀螺仪测试标准 |
4.2.2 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快速标定原理 |
4.2.3 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标定实验验证 |
4.3 传感器延时引起的配准误差的消除方法 |
4.3.1 时间偏移消除传感器延时引起的配准误差 |
4.3.2 硬件延时触发消除传感器延时引起的配准误差 |
4.3.3 硬件延时触发设计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 |
5.1 弯沉测量的研究现状 |
5.2 激光动态连续快速弯沉测量原理 |
5.2.1 Winkler模型 |
5.2.2 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系统架构 |
5.3 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设计技术指标 |
5.4 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测量多传感器集成及同步控制 |
5.4.1 传感器安装 |
5.4.2 传感器选型 |
5.4.3 多传感器集成及同步控制电路总体方案 |
5.4.4 多传感器同步控制电路设计 |
5.4.5 光纤陀螺仪延时参数的标定及与其它传感器同步 |
5.4.6 同步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
5.5 实验验证结果及分析 |
5.5.1 时间基准精度实验测试验证 |
5.5.2 光纤陀螺仪标定方法实验验证 |
5.5.3 脉冲延时触发实验验证 |
5.5.4 弯沉测量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附录 同步控制器电路板实物照片 |
致谢 |
(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纤陀螺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光纤陀螺简介 |
1.1 光纤陀螺组成 |
1.2 工作原理 |
2 仿真模型组成 |
2.1 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模块 |
2.2 DA模块 |
2.3 YBD (Y波导相位调制器) 模块 |
2.4 GXH (光纤环) 模块 |
2.5 SLD--PIN模块 |
2.6 AD模块 |
3 增益闭环控制分析 |
4 Simulink仿真和分析的实际应用 |
5 结 语 |
(8)基于LabVIEW的组合陀螺性能指标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纤陀螺的原理和发展概况 |
1.2 光纤陀螺性能指标测试 |
1.3 虚拟仪器概述 |
1.3.1 虚拟仪器系统的硬件 |
1.3.2 虚拟仪器系统的软件 |
1.3.3 labVIEW编程语言 |
1.4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组合陀螺性能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要求 |
2.2 系统测试项目 |
2.2.1 单轴光纤陀螺检测项目 |
2.2.2 三轴光纤陀螺检测项目 |
2.3 系统组成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平台 |
3.1.1 机箱和PXI控制器 |
3.1.2 波形分析卡 |
3.1.3 数据采集卡 |
3.1.4 数字电压表 |
3.2 系统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
3.2.1 面板控制电路 |
3.2.2 供电系统 |
3.2.3 陀螺电压/电流测量保护电路 |
3.2.4 信号隔离驱动电路 |
3.3 印制电路板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光纤陀螺测试开发平台开发工具选择 |
4.2 光纤陀螺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
4.2.1 单轴光纤陀螺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
4.2.2 三轴光纤陀螺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
4.3 系统工作流程 |
4.3.1 软件设计功能框图 |
4.3.2 主程序流程图 |
4.3.3 测试界面工作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labVIEW的光纤陀螺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
5.2 NI-DAQmx的应用 |
5.2.1 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 |
5.2.2 数据采集卡 |
5.2.3 NI-DAQmx |
5.3 组合光纤陀螺测试平台的总线通讯 |
5.4 转台控制 |
5.5 单轴光纤陀螺测试界面设计 |
5.5.1 供电电路的测量和监控 |
5.5.2 单轴光纤陀螺组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
5.5.3 测试结果分析 |
5.6 三轴光纤陀螺测试界面设计 |
5.6.1 三轴光纤陀螺的脉冲测试 |
5.6.2 脉宽测试 |
5.6.3 测试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工作的总结 |
6.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光纤陀螺的寻北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历程 |
1.1.2 寻北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
1.1.3 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及实用化关键技术 |
1.1.4 光纤陀螺寻北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寻北方案研究与比较 |
2.1 陀螺寻北原理 |
2.1.1 相关坐标系及其变换 |
2.1.2 光纤陀螺寻北仪工作原理 |
2.2 寻北方案 |
2.2.1 二位置寻北方案 |
2.2.2 四位置寻北方案 |
2.2.3 多位置寻北方案 |
2.2.4 动态寻北方案 |
2.3 寻北方案分析与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纤陀螺工作原理与噪声特性分析 |
3.1 萨格奈克效应 |
3.2 光纤陀螺的检测原理 |
3.3 光纤陀螺信号的相位调制技术 |
3.3.1 方波调制原理 |
3.3.2 阶梯波调制原理 |
3.4 光纤陀螺性能指标 |
3.5 光纤陀螺噪声特性分析 |
3.5.1 光纤陀螺噪声来源 |
3.5.2 光纤陀螺的噪声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滤波 |
4.1 小波分析 |
4.1.1 Mallat快速算法 |
4.1.2 常用小波 |
4.2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
4.3 小波滤波性能评价 |
4.4 光纤陀螺输出信号小波滤波仿真比较 |
4.4.1 不同阈值选取规则的去噪效果比较 |
4.4.2 软、硬阈值量化方法的去噪效果比较 |
4.4.3 小波消失矩对去噪效果的影响 |
4.4.4 确定最优小波滤波方案 |
4.5 光纤陀螺输出信号小波滤波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纤陀螺寻北仪设计与实现 |
5.1 基于FPGA 的光纤陀螺实现方案 |
5.2 光纤陀螺模拟电路单元的设计 |
5.2.1 前置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
5.2.2 A/D、D/A转换电路设计 |
5.2.3 π2 复位控制电路的实现 |
5.3 光纤陀螺寻北系统实现方案 |
5.3.1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
5.3.2 稳速控制电路模块的设计 |
5.3.3 上位机数据采集与控制软件 |
5.4 寻北系统实验流程 |
5.5 寻北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1 实验数据处理流程 |
5.5.2 采用不同寻北方案结果比较 |
5.5.3 滤波前后寻北精度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纤陀螺的发展概况 |
1.1.1 国外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光纤陀螺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 |
1.2.2 国内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光纤陀螺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光纤陀螺基本原理 |
2.3 光纤陀螺系统工作方式 |
2.3.1 开环工作方式 |
2.3.2 数字闭环工作方式 |
2.4 光纤陀螺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纤陀螺振动的分析方法 |
3.1 光纤陀螺的振动方式及试验方法 |
3.1.1 光纤陀螺的振动方式 |
3.1.2 振动的试验方法 |
3.2 ANSYS 理论基础(有限元法)及分析过程 |
3.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3.2.2 有限元法的特点 |
3.2.3 ANSYS软件简介 |
3.2.4 ANSYS分析的基本过程 |
3.3 光纤陀螺机械结构振动模型的建立 |
3.3.1 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分析 |
3.3.2 系统结构谐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振动对光纤环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 轴向应力对光纤环的调制 |
4.2 横向应力对光纤环的调制 |
4.3 减小振动对光纤环影响的措施 |
4.3.1 光纤环缠绕技术 |
4.3.2 固胶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纤陀螺机械结构振动特性分析及优化 |
5.1 陀螺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
5.2 光纤环支架(无托架)的有限元分析与改进 |
5.2.1 支架结构参数变化时的模态分析及对比 |
5.2.2 支架结构参数变化时的谐响应分析及对比 |
5.2.3 光纤环支架的改进与对比分析 |
5.3 光纤环支架(托架)的设计与分析 |
5.4 光纤陀螺支架的设计对比 |
5.4.1 陀螺支架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 |
5.4.2 光纤陀螺支架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光纤陀螺性能数字评价系统的可视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单轴光纤陀螺的转位寻北仪设计[D]. 张志豪.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捷联惯导的采煤机运行姿态高精度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D]. 吴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光纤陀螺闭环控制系统数字一体化设计[D]. 杨一凤.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4)
- [4]GNSS拒止条件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性能增强关键技术研究[D]. 邢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 [5]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震颤测量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D]. 范城城. 武汉大学, 2017(06)
- [6]多传感器高精度同步方法及其在移动测量的应用[D]. 陈小宇. 武汉大学, 2013(01)
- [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纤陀螺系统建模与仿真[J]. 于中权,赵海涛,梁仁仁,张华,吴大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5)
- [8]基于LabVIEW的组合陀螺性能指标测试系统的设计[D]. 戴俊洁. 西安工业大学, 2011(08)
- [9]基于光纤陀螺的寻北仪技术研究[D]. 梁晓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10]光纤陀螺振动特性研究[D]. 孟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