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孙光裕,杨付领,乞朝欣[1](2021)在《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科学、安全、高效地进行煤矿生产,提升贵州省煤矿安全整体生产水平,应用数据统计方法从"全省煤矿安全事故现状"、"煤矿企业性质及企业规模"、"煤矿瓦斯等级"、"煤层自燃性等级"、"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矿水文地质条件"6个方面对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展开分析,得出贵州省煤矿安全存在"乡镇煤矿、小型煤矿数量居高不下"、"瓦斯灾害严重,瓦斯隐患巨大"、"煤层自燃威胁较大"、"煤尘爆炸危险性较高"、"水害危险度略高"等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贵州省煤矿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煤炭工业结构体系调整进度"、"建立‘以瓦斯防治为重心,其它灾害防治并行’的灾害防治体制"、"重视毕节、遵义、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地区的灾害防治工作"3个方面的对策研究。
王锐[2](2020)在《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文中指出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造成矿井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加强对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研究,是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矿井地质灾害典型案例的分析入手,探究了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内涵、特征及其成灾机理;以国内外研究者对矿井地质灾害研究和相关规范为基础,提出了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规则和危险性评价方法;辨识出韩城矿区的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查明了其赋存特征;并利用K均值聚类和“脆弱性指数”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区;提出了矿井地质灾害防控技术措施。本文研究认为,“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指存在于煤层及其围岩中,在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的地质灾源体,具有地源性、隐蔽性、触发性、可控性等主要特征。地质灾源体是矿井地质灾害的物质基础,井工采掘活动是触发矿井地质灾害的必要条件,地质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可能增加或减轻矿井地质灾害的危险度。根据本文建立的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辨识规则,对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研究区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奥陶系岩溶水和赋存于各煤层及其围岩中的瓦斯;有发生煤尘爆炸、顶板垮落、冲击地压等灾害的风险;煤层不易自燃、顶板水害易发性较小。下峪口井田、桑树坪井田与薛峰勘查区受瓦斯灾害的威胁最大;底板水害危险区主要位于矿区的东北缘及东南部的薛峰勘查区和象山井田。对研究区的顶板、煤尘爆炸及冲击地压等一般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圈定了危险区。加强对孕灾因素的精准定位和动态监测,查明各影响因素与矿井地质灾害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矿井地质灾害防控技术措施,同时,堵塞管理漏洞,杜绝不安全行为,才能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李经文[3](2020)在《基于煤岩磁性的纳林庙矿煤层隐蔽火灾探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煤火的分布和发展状态多变,隐蔽煤火的探测是世界难题。磁法探测技术是煤层隐蔽火源探测的重要方法。但磁法探测隐蔽火源的机理认识不够,导致磁法探测结果解释出现偏差和错误。本文测定了 NLM3-1煤、煤顶板砂岩样品以及夹层矸石的磁性变化规律,分别研究了温度、粒径以及磁场强度等因素对磁化率的影响,并采用TG-DSC实验与X衍射实验对高温烘烤前后煤岩磁性变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NLM煤显现弱逆磁性,顶底板砂岩与夹矸显顺磁性;夹矸与砂岩样品质量磁化率都随着粒径增大而减小,随着磁场强度升高明显减小;煤的质量磁化率在粒径范围3.0~5.0 mm时,随着粒径增大而减小,当粒径超过5.0 mm时有所回升;煤质量磁化率受磁场强度的影响较小。高温烘烤后温度降至常温的烧变岩,无论是砂岩、夹矸还是煤,其质量磁化率整体上都是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煤的质量磁化率在200℃时开始急剧增大,而砂岩与煤矸石分别在300℃与400℃时磁化率开始快速增加。粒径越小,煤岩磁化率更容易受高温影响。烧变煤岩样品质量磁化率相对常温样品更容易受到外加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煤岩样品磁化率整体上均随着外加磁感应强度的增大呈明显减小趋势。高温环境中,升温煤在350℃附近,质量磁化率达到峰值,峰值过后磁化率急速减小;升温岩石磁化率在350℃以前遵循居里定律,在550℃左右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575℃(居里温度)时,磁化率回归到原来的情况。降温岩石磁化率在440℃附近出现更大峰值,当岩石样品降到常温时,其磁性数值仍是原始样品的数十倍。煤岩高温烘烤过后磁性更强,主要是因为煤岩样品随着升温产生了磁性较强的铁磁性物质。煤岩样品在加热后冷却过程中获得的磁性比升温过程中获得的磁性更强。基于火区煤岩磁性规律研究与火区现场实际情况,在内蒙古纳林庙火区开展了磁法探测工作,圈定结果与现场踏勘结果相一致,进一步印证了磁法探测技术的可靠性。
焦世雄[4](2020)在《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会直接导致资源大量的浪费,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矿井环境的破坏,导致煤矿工作者劳动环境质量降低,甚至发生危险,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本论文在对白洞煤矿所采煤层自燃特性分析基础上,对其综采采空区遗煤的自然发火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具有内因和外因双重特性,因此本论文根据白洞煤矿的综采采空区特征,对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进行了内因分析,并在分析了其与外部因素有关的相关指标及其数值后,得出采空区存在漏风导致火灾的隐患;然后基于白洞矿8108工作面,对于煤矿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提出了综合性技术,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采用了传感器监测与束管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标志性气体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采空区发展动向和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使采空区遗煤自燃氧化期短于遗煤的自然发火期。选用SF6示踪气体技术进行了漏风检测,同时借鉴了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技术,对8108综放工作面的漏风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出8108工作面向5903工作面的漏风量为20.7361.13m3/min;接着,对漏风点提出了封堵、砌碹、打密闭等技术,有效的治理了该矿漏风情况,同时提出了均压、喷浆堵漏、灌浆防灭火等技术,以有效防止了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灾害的形成,同时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以8108综放面为研究与实施地点,计算出注氮防灭火的最佳注氮流量,对设备选取、管路选取、注氮工艺与方法的优化,并且在8108综放面采空区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测出8108工作面的标志性气体浓度,以此来验证注氮防灭火的实施效果。
刘健[5](2020)在《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矿井火灾事故是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之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煤矿受到火灾事故的威胁。矿井火灾事故每年都会烧掉大量的煤炭,造成资源损毁和财产破坏,此外煤自燃产生的有毒气体还会危害井下工人的安全。当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上下采空区受到开采的扰动会产生较多的漏风通道。同时有大量遗煤留存在采空区,加大了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本文以川南矿区新维煤矿的7号、8号煤层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等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根据现场资料评估了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的自然发火风险;通过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试验判断出7号、8号煤层均为Ⅱ类自燃煤层,含硫量较高。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平台模拟了煤自燃氧化过程,筛选出了CO和C2H6的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的指标性气体。得到了最小遗煤厚度,下限氧气浓度,上限漏风强度的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利用Fluent软件建立采空区的物理模型,做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出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参数以及气体组分的运移规律,判定了自燃三带分布。当工作面供风量为920m3/min时,氧化自燃带处于距工作面25m-85m的区域。设计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测定方案,实测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区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进一步确定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火灾的区域。根据新维煤矿的开采情况和现有的技术条件设计了上覆煤层注浆和采空区压注二氧化碳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根据自然发火的危险区域确定了注二氧化碳量为1550m3/h并成功消除火源。该论文有图30幅,表19个,参考文献64篇。
刘宏磊[6](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周光华[7](2019)在《液态二氧化碳高效防灭火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宁东煤田主要开采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最短18天,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频发。在综放面开采过程中、停采撤架期间与大采高工作面发生过多起煤自燃封闭工作面事故,其中在羊场湾II020210工作面采取传统灭火措施后存在短时间内发生复燃现象。宁东煤化工基地每年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废气,若将二氧化碳液化并利用其降温、惰化等功能,进行规范化和常态化地用于煤层自燃火灾治理与预防中,将形成安全生产与废物利用的双赢局面。论文基于液态二氧化碳的惰性与低温性质,选取宁东典型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液态二氧化碳在松散煤体中吸附、降温与扩散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采空区二氧化碳运移规律与对应的传质传热过程,开展了大流量液态二氧化碳管路输送高效防灭火关键技术研究并对现场复杂条件下的煤自燃灾害防治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液态二氧化碳比氮气更容易被煤吸附,有助于抑制煤自燃;煤样粒径越大,降温效果越好;以气态二氧化碳自由扩散与液态二氧化碳冲击波作用运移和相态转化两种形式在松散煤体中扩散移动;在松散煤体内的降温区域可划分为相变降温区、对流降温区、传导降温区与扩散降温区,在降温和防止复燃效果明显优于液氮。(2)采空区二氧化碳释放后,降温区域主要集中在释放口附近,纵向上呈现出明显的重气扩散特征,靠近采空区底部集聚,横向上主要靠压力和浓度梯度作用扩散,高浓度区域比较集中;二氧化碳管路埋深在40~60m之间,注入流量为5kg/s的工况下,对采空区的惰化效果较好,进风巷风流为0.5m/s时,二氧化碳扩散效果最佳。(3)液态二氧化碳保压输送过程中水平和垂直各段最小安全输送距离的计算方法为VT×L≤To-Tc,确定了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过程的最小安全输送距离,在控制范围内二氧化碳可以以液气两相在管路内安全输送。现场实现流量最大60T/h,水平输送4000m,垂直输送距离1000m以液相为主的液态二氧化碳输送防灭火技术。选取宁东矿区典型的煤自燃灾害工作面进行了液态二氧化碳管路输送高效防灭火技术应用。对清水营110205工作面封闭火区治理,实现封闭18天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启封条件并成功启封。实现了羊场湾II1020210工作面多次启封未扑灭火区的有效治理且防治临时停采期间的采空区煤自燃预防中取得了成功应用。
史全林[8](2019)在《防治煤炭自燃的胶体泡沫理论及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采空区煤炭自燃是煤矿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烧毁大量煤炭资源,而且常常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重点与难点。防灭火泡沫材料扩散范围广、堆积性能好,能够有效治理采空区隐蔽区域和高位点的煤炭自然发火,是防治采空区煤自燃极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其中,泡沫的保水稳定性是防灭火泡沫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影响了泡沫的灭火降温效果,而且直接决定了泡沫的防灭火作用周期。然而传统水基泡沫、粉煤灰泡沫等存在稳定性差、易破裂失水、防灭火周期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泡沫技术在煤矿的推广和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煤矿现场持续防灭火的需求,本文提出了能够长时间保水稳定、具有交联成膜功能的胶体泡沫技术,取得如下成果:研究了泡沫的形成及衰变机理,发明了以发泡剂、稠化剂和有机交联剂为原料的胶体泡沫,研发了胶体泡沫发泡装置。胶体泡沫是在水基泡沫的基础上,通过化学交联作用在水基泡沫液膜内形成三维网络胶体结构,增强了泡沫的保水性和稳定性。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制出对盐离子屏蔽效果好、起泡性能优异的发泡剂;基于聚合物X和聚合物H之间的物理协同作用,研制得到稳泡效果显着的稠化剂;优选出在溶液中多级电离、缓慢释放的有机交联剂,在泡沫液膜内连接稠化剂分子形成胶体网络结构,实现高效保水、长期稳定泡沫。针对胶体溶液粘度高、整体性强、不易发泡的难题,提出了利用渐缩式进液通道高速剪切稀化溶液、采用旋流叶片碰撞混合气液、借助多孔介质切割细化泡沫的高粘度溶液发泡方法;基于剪切稀化和旋流碰撞原理,发明了胶体泡沫发泡器,构建了胶体泡沫制备系统,最终得到均匀细腻的胶体泡沫材料。研究了成分配比对泡沫稳定性和发泡倍数的影响,确定了胶体泡沫的有效应用成分区间,揭示了胶体泡沫的保水稳定机制,阐明了防灭火泡沫的交联成膜机理。结果表明,稠化剂和交联剂形成的胶体网络结构显着增强了泡沫稳定性,同时也造成发泡溶液粘度增大、表面张力提高,导致发泡倍数降低;以发泡倍数V>5倍和半衰期T1/2>120h为临界条件,得到胶体泡沫的有效应用成分区间为:稠化剂的浓度范围3.45.5g/L、交联剂的浓度范围2.14.0g/L。当稠化剂浓度为4g/L、交联剂为3g/L、发泡剂为3g/L时,胶体泡沫的发泡倍数为5.8倍、半衰期为122h,此时胶体泡沫的稳定和发泡综合性能最好。泡沫液膜内化学交联反应形成的高保水三维网络胶体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整个泡沫体系,可以长时间锁住水分、防止体积坍塌,在60h之前无液体析出,使得表层的泡沫液膜相互连接、形成交联致密的整片胶体层,形态稳定地缓慢失水,完全干燥后形成一层完整的覆盖膜。胶体泡沫耐热抗烧性好、对煤的润湿能力强,测试表明胶体泡沫对煤低温氧化的抑制效果比传统水基泡沫显着提高;灭火实验表明,利用胶体泡沫治理着火煤堆时,可将高温火源点完全地覆盖和包裹、快速灭火降温,最终在煤堆表面形成一层胶体隔氧膜,起到持久覆盖隔氧的作用。研究了胶体泡沫的流变特性,建立了防灭火胶体泡沫体系的流变本构方程,掌握了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扩散规律。稳态流变实验表明,随着发泡倍数的提高,胶体泡沫体系粘度值逐渐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行为;通过拟合胶体泡沫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曲线,发现防灭火胶体泡沫属于假塑性流体,基于幂律定律建立了胶体泡沫的流变本构方程;实验室搭建了泡沫流体的渗流堆积可视化试验模型,开展了胶体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扩散和高位堆积试验,发现胶体泡沫以管路出口为坐标原点、近似半球形渗流扩散,随着渗流距离的增大,泡沫的渗流驱动力逐渐衰减;在此基础上,基于幂律流体的球面扩散模型,得到胶体泡沫在复杂立体裂隙网络中的扩散半径公式,为泡沫流体在采空区等位置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大兴矿岩浆侵入严重、热变质煤层自燃灾害频发、常规防灭火技术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长时间保水稳定、具有成膜隔氧功能的胶体泡沫技术,对岩浆侵入煤层的采空区遗煤进行润湿降温和覆盖隔氧。现场应用表明,胶体泡沫可以充分润湿和覆盖采空区遗煤,有效抑制水分含量低、孔隙充分发育、高氧化活性变质煤的自然发火,对采空区煤自燃的防治效果显着,保障了大兴矿N2-708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论文有图176幅,表24个,参考文献230篇。
阮猛[9](2019)在《基于突变理论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煤炭自然发火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对自然发火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对煤炭自然发火的危险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势在必行。因此,本文运用组合权重—突变理论对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煤炭自然发火特性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案例进行剖析,通过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研究,提出了煤炭自然发火事故致因模型,从技术因素、煤层因素、安全管理因素、人员因素及火灾处理能力5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了三层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之后,研究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主观权重进行赋值,再利用熵值法对指标客观权重进行赋值,引入欧氏距离函数,构建优化决策模型,使得2个权重与偏好系数保持一致性,得到更理想的组合权重,避免传统单一权重分配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以合理确定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突变评价法中的假设、突变形态、分歧方程、归一处理等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突变理论的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模型的评价步骤,提出了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结果表示及分析方法:求得自然发火危险性突变级数值,进而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自然发火危险性等级。利用所构建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对山西省某矿山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煤矿的自然发火危险等级为“比较安全”,与该矿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在判定其自然发火危险等级的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李光[10](2019)在《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煤矿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瓦斯异常与地温升高,瓦斯和煤自燃耦合致灾将逐渐成为我国深部矿井资源开采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普遍模式。为了解决高瓦斯采区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局部瓦斯超限的问题,一般采用对采空区瓦斯抽采的方法。采空区预埋管瓦斯抽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但同时这种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法也会导致采空区内风流紊乱、漏风强度增大、氧气含量升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采空区煤自燃频发。为有效防控瓦斯抽采带来的煤自然发火威胁,有必要开展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自然发火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围绕揭示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然发火规律、构建关键防控核心技术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实施采空区瓦斯抽采综放工作面为例,首先开展了煤层自燃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煤在温升过程中的产气、产热规律,测算了煤自燃临界厚度和最短自然发火期,获得了煤反应动力学参数;应用量子化学理论,通过基团修正建立了煤分子结构模型,推导了煤中活性基团的反应过程。为掌握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热环境特性,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敷设抽气管路和测温传感器,实测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内部O2、CH4、CO等气体和温度随工作面回采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抽采条件下易自燃区域的分布范围特征。针对采空区瓦斯抽采对煤自燃的诱导作用机制不明,自燃危险区域分布随抽采参数演化规律不清的难题,搭建了相似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流场特性的物理模拟实验,得出了抽采条件对采空区流场内部气体分布规律的影响;利用煤化学、传热传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综合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位置、不同抽采强度条件下采空区CH4和O2浓度场的演化规律,分析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和窒息区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随抽采强度和抽采位置的变化规律。基于研究结论,在满足上隅角瓦斯控制的前提下,从防止自然发火的角度,优化确立了采空区回风侧预埋管抽采瓦斯时抽采位置、抽采强度参数。为降低采空区瓦斯抽采增加自然发火的危险性,采用进风侧灌注CO2的方法置换抽采引起的附加漏风,以控制自燃危险区域范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采空区瓦斯抽采和灌注CO2交叉干扰条件下的煤自燃危险区和窒息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优化设计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注CO2防灭火工艺参数;基于高位钻孔大流量灌注防灭火泡沫技术,形成了采空区煤自燃隐患的定向快速治理方法。将以上研究成果用于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 |
1.1 贵州省煤矿安全事故现状 |
1.2 贵州省煤矿企业性质及企业规模 |
1.3 贵州省煤矿瓦斯等级 |
1.4 贵州省煤矿煤层自燃性等级 |
1.5 贵州省煤矿煤尘爆炸危险性 |
1.6 贵州省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
2 贵州省煤矿安全存在主要问题 |
3 对策研究 |
4 结语 |
(2)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矿山(井)地质灾害 |
1.2.2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
1.2.3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 |
1.2.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致灾危险度评价 |
1.2.5 韩城矿区矿井地质灾害相关研究 |
1.2.6 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 |
2.1.1 矿区范围 |
2.1.2 气候与气象 |
2.1.3 地表水 |
2.1.4 地震 |
2.2 地层与煤层 |
2.2.1 矿区地层层序 |
2.2.2 含煤地层及主采煤层 |
2.3 地质构造 |
2.3.1 断层 |
2.3.2 褶皱 |
2.3.3 节理 |
2.3.4 层滑 |
2.4 开采地质条件 |
2.4.1 水文地质 |
2.4.2 瓦斯地质 |
2.4.3 煤尘爆炸、煤层顶底板岩层及自燃条件 |
3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其量化辨识 |
3.1 矿井地质灾害典型案例 |
3.2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其主要特征 |
3.3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灾源体的量化辨识 |
3.4 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 |
3.4.1 煤尘爆炸 |
3.4.2 煤层自燃 |
3.4.3 冒顶 |
3.4.4 冲击地压 |
3.4.5 瓦斯灾害 |
3.4.6 矿井水害 |
3.5 本章小结 |
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危险度评价 |
4.1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危险度评价方法 |
4.2 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致灾危险程度 |
4.3 韩城矿区瓦斯灾害危险度分区 |
4.3.1 评价指标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3.3 瓦斯灾害危险度评价分区 |
4.4 韩城矿区底板水害危险度分区 |
4.4.1 评价指标 |
4.4.2 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底板水害危险度评价分区 |
4.5 韩城矿区其他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危险度评价 |
4.5.1 顶板灾害危险度评价 |
4.5.2 煤尘爆炸危险度评价 |
4.5.3 冲击地压危险度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成灾机理及灾害防控措施 |
5.1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成灾机理 |
5.2 矿井地质灾害的触发因素 |
5.3 矿井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
5.3.1 地质影响因素 |
5.3.2 人为影响因素 |
5.4 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控措施 |
5.4.1 加强对孕灾因素的精准定位与动态监测 |
5.4.2 加强对矿井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研究 |
5.4.3 规范开采活动,防止触发矿井地质灾害 |
5.4.4 韩城矿区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煤岩磁性的纳林庙矿煤层隐蔽火灾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火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煤岩磁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 煤岩磁性及磁法探测基础 |
2.1 物质磁性 |
2.1.1 物质的磁性 |
2.1.2 表征物质磁性的基本物理量 |
2.2 地磁场及磁异常 |
2.3 煤岩矿物磁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煤岩磁性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
3.1 煤岩磁性测量仪工作原理 |
3.2 常温煤岩磁性变化规律研究 |
3.2.1 磁化率测定实验 |
3.2.2 常温下不同粒径煤岩磁性特征 |
3.2.3 常温下不同磁场强度的煤岩磁性特征 |
3.3 烧变煤岩磁性变化特征 |
3.3.1 不同温度下烧变煤岩的磁性特征 |
3.3.2 不同粒径烧变煤岩的磁性特征 |
3.3.3 不同磁场强度下烧变煤岩的磁性特征 |
3.4 火区煤岩磁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
3.4.1 实验仪器及实验过程 |
3.4.2 火区煤磁性特征 |
3.4.3 火区岩石磁性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煤与岩石磁性变化机理研究 |
4.1 纳林庙煤氧化升温过程中TG-DSC实验研究 |
4.1.1 TG-DSC实验设备及方法 |
4.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 煤岩加热产物的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目的及实验过程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纳林庙火区磁法探测的现场应用 |
5.1 纳林庙火区磁性分析 |
5.2 火区概况 |
5.2.1 井田位置 |
5.2.2 火区位置初步分析 |
5.2.3 火源探测和火区治理的必要性 |
5.3 火区探测 |
5.3.1 磁法探测仪器装置 |
5.3.2 露采区磁法探测及结果分析 |
5.3.3 原发火点位置探测及结果分析 |
5.3.4 北部塌陷区探测及结果分析 |
5.4 火区治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害性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对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前景 |
1.2.2 国内对防灭火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防灭火技术的发展动态 |
1.2.4 国内外目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方案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案 |
1.3.4 创新点与关键技术说明 |
1.3.5 技术路线 |
2 矿井概况 |
2.1 矿井概况 |
2.1.1 矿井地质特征 |
2.1.2 矿井自然气候状况 |
2.1.3 煤炭自燃概况 |
2.1.4 自燃特点分析 |
2.2 盘区布置 |
2.2.1 采煤方法 |
2.2.2 盘区巷道布置 |
2.2.3 盘区巷道通风 |
2.3 白洞矿综采工作面综合性分析 |
2.3.1 综采采煤方法优缺点分析 |
2.3.2 综采采空区漏风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监测与预报 |
3.1 白洞矿井煤层自燃性及其致灾分析 |
3.1.1 煤的自燃倾向性分析 |
3.1.2 煤尘爆炸分析 |
3.1.3 瓦斯爆炸分析 |
3.2 白洞矿综采采空区自燃监测与预报 |
3.2.1 综采采空区自然发火关因素分析 |
3.2.2 综采采空区标志性气体监测方法 |
3.2.3 综采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 |
3.2.4 综采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报 |
3.3 本章小结 |
4 综采采空区漏风检测技术研究 |
4.1 矿井漏风分析及其危害 |
4.2 示踪技术检测矿井漏风 |
4.2.1 示踪技术检测漏风的基本原理 |
4.2.2 通过定量释放SF6检测矿井漏风原理 |
4.2.3 示踪技术的应用 |
4.3 采空区漏风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均压、喷浆堵漏、灌浆技术应用与研究 |
5.1 易自燃的巷道类型分析 |
5.2 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分析 |
5.3 矿井防灭火技术 |
5.4 防灭火技术确定分析 |
5.4.1 白洞矿8108综放面发火情况分析 |
5.4.2 白洞矿8108综放面防灭火治理技术及效果分析 |
5.5 白洞矿井防灭火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采空区注氮技术应用与研究 |
6.1 采空区遗煤防灭火技术依据与计算 |
6.1.1 技术改进依据 |
6.1.2 注氮流量的计算 |
6.1.3 制氮设备的确定 |
6.1.4 输氮管路的确定 |
6.1.5 注氮工艺 |
6.1.6 现场实验技术难点 |
6.2 采空区遗煤注氮防灭火技术的效果研究 |
6.3 对提出的技术优劣性研究 |
6.3.1 防灭火技术优点 |
6.3.2 防灭火技术缺点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应用矿井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井田地质条件 |
2.3 采掘布置 |
2.4 通风与瓦斯 |
2.5 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3 煤自然发火特性参数试验分析 |
3.1 新维煤矿主采煤层自燃参数测定 |
3.2 自然发火指标性气体优选 |
3.3 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判定 |
3.4 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值模拟校正的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分析 |
4.1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定义 |
4.2 数值模拟研究 |
4.3 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实测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
5.1 近距离煤层开采特点 |
5.2 自然发火防治体系 |
5.3 防灭火措施现场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液态二氧化碳高效防灭火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灾害及防治措施 |
1.2.2 二氧化碳抑制煤自燃机理 |
1.2.3 液态二氧化碳运输技术 |
1.2.4 二氧化碳防灭火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液态二氧化碳对煤自燃阻化作用规律及机制研究 |
2.1 二氧化碳对煤自燃的抑制机理 |
2.1.1 基本物理性质 |
2.1.2 二氧化碳相变的热量转移特点 |
2.1.3 二氧化碳对煤自燃氧化的抑制作用 |
2.2 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 |
2.2.1 实验原理及测试仪器 |
2.2.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2.2.3 吸附性能参数分析 |
2.3 二氧化碳对煤体的降温规律研究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过程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液态二氧化碳在高温松散煤体的扩散规律研究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实验条件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液态二氧化碳在采空区中扩散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
3.1 液态二氧化碳在采空区相变传递模型 |
3.1.1 连续性方程 |
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1.3 湍流方程 |
3.1.4 组分传输方程 |
3.1.5 能量守恒方程 |
3.2 模拟背景及工况条件 |
3.2.1 工作面概况 |
3.2.2 几何模型 |
3.2.3 模拟参数 |
3.2.4 边界条件 |
3.3 模拟结果 |
3.3.1 采空区氧气分布规律 |
3.3.2 采空区温度变化规律 |
3.3.3 采空区二氧化碳气体扩散规律 |
3.4 关键压注参数分析 |
3.4.1 释放口对采空区二氧化碳扩散影响规律 |
3.4.2 流量对采空区二氧化碳扩散影响规律 |
3.4.3 通风量对采空区二氧化碳扩散影响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长距离管路输送直注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研究 |
4.1 液态二氧化碳压注防灭火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1 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比较 |
4.1.2 管路输送直注灭火的理论分析 |
4.2 长距离液态二氧化碳直接压注灭火技术 |
4.2.1 系统构成 |
4.2.2 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过程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3 液态二氧化碳管路输送关键部分临界距离参数研究 |
4.3.1 地面管路输送距离 |
4.3.2 垂直管路输送距离 |
4.3.3 井下水平输送距离 |
4.3.4 保压阀输出距离 |
4.4 长距离管路输送液态二氧化碳相变特征研究 |
4.4.1 实验方法 |
4.4.2 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过程参数变化规律 |
4.4.3 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过程中状态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长距离管路输送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应用 |
5.1 封闭火区治理技术 |
5.1.1 工作面及发火原因 |
5.1.2 液态二氧化碳治理火区的灌注工艺及方法 |
5.1.3 治理效果 |
5.2 液态二氧化碳快速治理多次启封情况下煤自燃 |
5.2.1 工作面及发火原因 |
5.2.2 液态二氧化碳管路灌注直接灭火技术 |
5.2.3 治理效果 |
5.3 开放工作面煤自燃预防技术 |
5.3.1 工作面概况及发火隐患 |
5.3.2 预防技术 |
5.3.3 预防效果 |
5.4 封闭工作面预防煤自燃 |
5.4.1 工作面概况及发火隐患 |
5.4.2 预防技术 |
5.4.3 预防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防治煤炭自燃的胶体泡沫理论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高稳定性胶体泡沫形成机理 |
2.1 水基泡沫的形成和衰变机理 |
2.2 泡沫气/液界面稳定方法 |
2.3 胶体泡沫形成过程 |
2.4 胶体泡沫液膜稳定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胶体泡沫制备实验研究 |
3.1 发泡剂的研制 |
3.2 稠化剂的研制 |
3.3 交联剂的研制 |
3.4 泡沫制备流程及制备系统 |
3.5 胶体泡沫的实验制备 |
3.6 本章小结 |
4 胶体泡沫交联保水及成膜特性研究 |
4.1 泡沫交联过程实验研究 |
4.2 胶体泡沫保水特性 |
4.3 胶体泡沫成膜性能 |
4.4 胶体泡沫覆盖隔氧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胶体泡沫防灭火特性研究 |
5.1 胶体泡沫耐热性能 |
5.2 胶体泡沫对煤低温氧化的抑制特性 |
5.3 胶体泡沫对燃烧煤堆的灭火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胶体泡沫流变规律及渗流堆积特性研究 |
6.1 物质的流变分类 |
6.2 胶体泡沫稳态流变规律研究 |
6.3 胶体泡沫渗流堆积可视化试验模型 |
6.4 胶体泡沫渗流堆积特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胶体泡沫现场应用研究 |
7.1 矿井概况 |
7.2 岩浆侵入导致大兴矿煤自燃频发 |
7.3 胶体泡沫防治N2-708 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突变理论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炭自然发火事故致因模型 |
2.1 煤炭自然发火事故 |
2.2 煤炭自然发火事故致因模型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指标选取基础 |
3.3 评价指标体系 |
3.4 评价指标的定量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突变理论的评价方法 |
4.1 基于组合权重的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 |
4.2 基于突变理论的突变评价法 |
4.3 煤炭自然发火突变评价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应用实例 |
5.1 矿井概况 |
5.2 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 |
5.3 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 |
5.4 提高自然发火安全性的措施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危险性因素检查表 |
附录2 危险性影响因素检查表的原始数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自燃特性研究 |
2.1 煤样成分 |
2.2 煤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物特性 |
2.3 煤自燃倾向性研究 |
2.4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 |
2.5 煤自燃过程的产热特征 |
2.6 煤自燃的临界堆积厚度 |
2.7 煤氧化过程中活性官能团分布及变化规律 |
2.8 本章小结 |
3 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气热环境分析与测试 |
3.1 采空区空间与流场特性 |
3.2 采空区气热环境测试方案 |
3.3 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流场特征实验研究 |
4.1 相似模拟理论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案及实验安全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5.1 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 |
5.2 模型中关键参数取值 |
5.3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5.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瓦斯抽采条件下综放面采空区煤自燃关键防控技术 |
6.1 采空区惰化技术原理与工艺 |
6.2 CO_2惰化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6.3 煤自燃隐患定向综合防控技术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孙光裕,杨付领,乞朝欣. 煤矿安全, 2021(09)
- [2]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D]. 王锐.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煤岩磁性的纳林庙矿煤层隐蔽火灾探测研究[D]. 李经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 焦世雄.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健.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6]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液态二氧化碳高效防灭火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周光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防治煤炭自燃的胶体泡沫理论及特性研究[D]. 史全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突变理论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 阮猛.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采空区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D]. 李光.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