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玫娟[1](2021)在《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研究》文中提出癌细胞扩散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机械特性均会影响到肿瘤细胞的繁殖、形态以及转移情况。在细胞外基质的机械特性中,基质刚度是影响癌细胞扩散转移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传统基质刚度相关的体外肿瘤转移模型大多是以静态培养的方式,与体内动态物理微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文将不同刚度的纤维—凝胶混合支架与生物微器件结合得到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探究基质刚度对癌细胞的形态、增殖及转移等方面的影响,为体外细胞培养、肿瘤转移及药物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动态微环境及科研平台。(1)设计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结构。首先对微器件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结构包含三条通道、细胞培养池以及微柱。细胞培养池由中间通道连接,装载混合支架,以便癌细胞接种、生长繁殖,两侧通道为细胞转移通道,培养池两侧的微柱结构用于细胞胶原混合溶液灌注过程中的位置限定。对芯片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优化微器件的结构,仿真显示两个不等间隙圆形微柱结构对胶原封装的效果更好,在细胞胶原溶液灌注过程会在微柱间形成连续稳定的空气-胶原界面,不会外溢到侧通道,并且在通入趋化因子溶液后,芯片内部呈现出良好的趋化因子浓度梯度,便于控制细胞转移方向,培养池中的多孔介质区域可以使细胞生长在低速稳定的三维环境中。(2)制作不同刚度的混合支架。调整静电纺丝机打印参数获得纤维支架,利用等离子体灰化仪对纤维支架进行亲水改性,并用液形分析仪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对纤维支架进行亲水改性后,水凝胶对纤维支架的浸润性得到提升,两种浓度的水凝胶分别提高了70.94%和59.39%。制作混合支架成型SU-8模具,将不同浓度配比的水凝胶溶液分别通入模具中的纤维支架孔隙内,经紫外光聚合后获得两种混合支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上述两种混合支架的刚度(以弹性模量表征)进行测试,结果分别为19.73k Pa和1.13k Pa,该纤维-水凝胶混合支架符合体内癌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刚度。(3)制作肿瘤转移微器件并完成流体实验及细胞培养实验。利用MEMS干法刻蚀及浇注工艺制作PDMS结构片,将混合支架放在培养池内,与盖片键合得到完整微器件。在芯片内部完成胶原预聚溶液灌注实验以及墨水扩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等间距微柱可以有效地封装胶原溶液,保证不发生外溢,微器件内部墨水扩散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利用该微器件进行细胞培养实验,培养过程中微器件无毒无害,实验表明载有癌变刚度基质的微器件中细胞出现更多的伪足,表现出更强的转移性。
陈凯[2](2021)在《miR-876调控POSTN促进肝癌进展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肝细胞性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最致命肿瘤中致死率排名第二。在过去的几十年,针对肝癌已经有了众多治疗手段,如精准的肝段切除术,肝移植术,肝动脉栓塞化疗及肝癌射频消融术等,但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令人满意,据统计,肝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20%。肝癌起病隐匿,肿瘤进展快,容易复发和肝内转移都是导致肝癌预后较差的可能原因。因此,探究肝癌进展,转移的分子学机制有利于寻找潜在的肝癌治疗分子靶点,开发可能的早期肝癌诊断标志物对肝癌的系统治疗非常重要。微小RNA(miRNA)是以由一类进化保守的,由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小RNA,微小RNA可结合在靶基因信使RNA(m RNA)的3?端的非翻译区(UTR区)通过降解信使RNA或抑制信使RNA翻译的方式发挥转录后调控作用。研究显示微小RNA几乎参与了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包括细胞的干性,肿瘤发生,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凋亡,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的转移等等。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各种肿瘤中均有不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包括肝癌。例如,miR-876被发现在胆管癌(CCA)中表达降低,并能通过抑制BCL-XL的表达诱导细胞的增殖;miR-589被发现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增高并能通过STAT3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的干性和化疗抵抗。然而,在肝细胞性肝癌中异常表达和对诊断或者预后有指示作用的miRNA仍然缺乏有待进一步研究。骨膜蛋白(POSTN),也称为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是一大小为93.3k Da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POSTN能通过和众多其他蛋白如纤维结合蛋白,胶原蛋白及腱生蛋白等互相联系进而对细胞外基质进行改造。POSTN对胶原纤维的发生,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和上皮间质转换等都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多种肿瘤中亦有POSTN的异常表达,包括头颈部肿瘤,肺癌,神经纤维瘤,乳腺癌,结直肠肿瘤及肝细胞性肝癌等,对肿瘤细胞的生存,上皮间质转换,血管生成和肿瘤微环境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例如:研究发现胰腺癌细胞能刺激间质细胞分泌POSTN,进而促进肿瘤基质成绩和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肿瘤进展。然后,在肝细胞性肝癌中POSTN的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异常表达的miRNA进行筛选,鉴定出了一异常表达的miRNA,即miR-876。我们还进一步探求了其细胞功能和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机制。我们还在众多临床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组织标本中监测了miR-876和其靶基因POSTN的表达,分析了他们的表达和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我们的研究提示miR-876及POSTN在肝细胞性肝癌中异常表达,可能作为一潜在的诊断性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二、研究方法1.分析49对肝癌及对应的癌旁样本的TCGA数据库,分析异常表达的miRNA,筛选出表达差异倍数最高的前20个微小RNA。2.收集了从2006年到2010年在西南医院肝胆科因患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而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的共计127例患者的组织样本,本研究说包含的所有病人术前均未接收放疗或者化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性影像学(即超声或CT)即血液AFP检测。本研究团队及西南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完成患者的预后随访,随访为结合到我院复查情况,定期(每2-3月)电话随访。3.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肝癌组织样本中miR-876和POSTN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样本中检测了样本中POSTN及EMT标志物(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样本中检测了POSTN的表达。4.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方法分析了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miR-876和POSTN共表达对HCC预后的影响。5.采用了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了miR-876可能的调控靶基因,并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WB)方法进行验证。6.Mi R-876的具体体内生物学行为在裸鼠实验中进行检测,最终成瘤效果以活体成像方式进行检测验证。7.采用WB方法分析了miR-876的表达对EMT标志物的影响,并在人肝星状细胞系LX-2中检测了纤维化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I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研究了miR-876对肝癌细胞系的侵袭能力的影响。三、研究结果1.通过对49对肝癌患者的TCGA数据库进行分析,我们筛选出了表达差异倍数排名前20的高表达及低表达miRNA,进一步筛选鉴定出miR-876。2.我们发现miR-876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低表达。首先,我们发现miR-876在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表达高,而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 G2,Huh-7及HCC-LM3中表达较低;接下来我们在50对肝癌及癌旁样本中检测了miR-876的表达,发现miR-876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的比率62%有降低,16%变化不明显,而仅有22%表达升高。3.miR-876的低表达和肝硬化、癌栓及肝癌TNM分期相关。我们在127例HCC组织样本中检测了miR-876的表达,分析了其表达水平和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发现miR-876的表达和肝硬化(P=0.026)、肝癌癌栓形成(P=0.031)及TNM分期(P=0.021)相关。而和其他病理参数,如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乙肝、AFP水平、肝Child分级未发现显着相关性。我们还进一步在肝硬化及癌栓患者中检测了miR-876的表达水平,发现miR-876在肝硬化组织样本中表达较非肝硬化患者显着低(P=0.0294),而其在有肝癌癌栓患者中表达亦显着低(P=0.0367)。4.miR-876抑制细胞侵袭、EMT及细胞纤维化。我们通过构建了miR-876过表达及干扰细胞株,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发现过表达miR-876的肝癌细胞侵袭力减弱,而干扰miR-876后侵袭力增强,进一步通过WB实验发现过表达miR-876后N-钙粘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减弱,而干扰miR-876后E-钙粘蛋白表达亦减弱。在人星状细胞系LX-2中干扰miR-876表达后发现α-SMA及胶原蛋白-I表达减弱。5.miR-876靶向POSTN,并抑制其表达。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OSTN的3?UTR存在2个能与miR-876种子区结合的序列,进一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野生型p GL3 POSTN荧光素酶质粒和miR-876共转染入293细胞后其萤火虫荧光信号/海肾荧光素酶荧光信号比值显着性降低,进一步WB实验证实当干扰miR-876后HCC细胞POSTN表达升高,而过表达组POSTN显着降低。我们进一步在127例肝癌临床组织标本中同时检测了miR-876和POSTN的表达,发现两者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值为-0.477,相关线性方程为y=-0.486x+0.394。6.miR-876通过POSTN抑制EMT及细胞纤维化。首先,我们发现过表达POSTN的肝癌细胞侵袭力增强,并促进了EMT标志物及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其次,我们在过表达POSTN的基础上转染了miR-876,发现共转染miR-876后抵消了侵袭力增加及EMT及纤维化标志物蛋白的表达。7.miR-876在体内动物实验下减弱HCC细胞肿瘤成瘤能力及抑制肿瘤进展。HCC细胞其miR-876过表达的HCC细胞被注入裸鼠肝包膜下,进行动物实验,1月后行活体成像检测,我们发现对照组(无干预的HCC细胞)成瘤数量多,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强,而实验组行miR-876过表达后,裸鼠原位肝脏成瘤明显减少,活体检测荧光信号弱,表明在体内实验条件下,miR-876能抑制HCC的成瘤及肿瘤进展。8.POSTN和肝组织EMT及肝硬化相关。我们进一步在127例肝癌组织中检测了POSTN的表达,发现同miR-876类似,POSTN表达和肿瘤数量、肝硬化、肝癌癌栓形成及TNM分期相关,而和其他临床标识物未发现明显相关性,进一步非参数检验验证了肝硬化或肿瘤癌栓组HCC患者的POSTN表达明显增高。IHC实验发现POSTN主要表达与肝癌间质,部分肝癌细胞亦有表达,POSTN高表达的样本N钙粘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增高,而E钙粘蛋白表达降低。而在肝癌伴肝硬化标本中发现POSTN亦有强表达。9.miR-876和POSTN和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进一步KM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37)、肝硬化(P=0.041)、肝癌癌栓状态(P=<0.01)、TNM分期(P=0.001)、miR-876低表达(P=0.022)及POSTN高表达(P=0.012)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肝癌癌栓(风险比=2.530,95%CI区间=1.433-4.468,P=0.001)及POSTN的表达(风险比=1.717,95%CI区间=1.008-2.926,P=0.047)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共表达分析提示miR-876低表达和POSTN高表达的HCC患者预后较之于miR-876低表达和POSTN高表达更差。四、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我们从公开的TCGA数据库中鉴定出了肝癌中一显着性低表达的miRNA,即miR-876。并探索了其对细胞的功能,即能抑制细胞侵袭,EMT和纤维化。而miR-876这些功能是通过调控POSTN的表达实现的。miR-876在体内动物实验下能抑制肝癌的成瘤及进展;我们还在众多肝癌临床标本中从m RNA及蛋白水平证明了miR-876和POSTN的异常表达和肝癌的EMT水平,纤维化水平及进展相关,而miR-876和POSTN的异常表达和HCC的预后相关,而联合miR-876和POSTN检测可能更好预测HCC的预后以及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赵馨旭[3](2021)在《Bit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影响胃癌进展机制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2018年《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报道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恶性肿瘤中,胃癌发生率列第5位,病死率列第3位。胃癌易发生远端转移。因此,寻求新的胃癌生物标志物,探究其潜在分子机制,对早期胃癌诊断、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失巢凋亡效应分子Bit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可发挥抑癌或促癌两种相反的作用。已有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初步显示:Bit1在正常胃组织中低表达,而在胃癌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Bit1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但目前为止,尚无Bit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及其在胃癌中具体机制的相关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Bi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首次阐明Bit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初步探讨Bit1高表达胃癌中Bit1影响胃癌进展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探索以Bit1为靶点的胃癌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通过Western blot、WES、RT-q PCR、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胃癌组织中Bit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2.Western blot实验筛选内源性高表达Bit1的胃癌细胞系BGC-803;通过慢病毒转染BGC-803细胞,干预其内源性Bit1表达;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分析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分析沉默Bit1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UNE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阐明Bit1在胃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it1可能与EMT存在一定关联。我们通过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及EMT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Bit1是否通过作用EMT影响胃癌进展。4.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it1可能与MMPs及integrinβ1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中MMP-2、MMP-9及integrinβ1表达的影响,提示Bit1高表达胃癌中Bit1可能通过调节MMPs的表达,促进ECM降解进而影响胃癌进程。结果:1.胃癌组织中Bit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通过WES、Western blot、RT-q PCR检测原发性胃癌患者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Bit1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Bit1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i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患者肿瘤病理分级、淋巴侵袭密切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TRH2在胃癌中高表达,且PTRH2的表达水平与GC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及TP53突变等具有相关性;STRING数据库分析发现PTRH2可能与CDH1、CDH2、VIM、TJP1、MMP2、MMP9、ITGB1、VEGFC、FIGF、KDR、FLT1、FLT4等基因存在一定关联;通过RStudio软件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PTRH2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等相关通路呈负相关,与胆固醇代谢等通路呈正相关。2.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筛选出Bit1高表达胃癌细胞系BGC-803,通过Bit1 sh RNA慢病毒转染BGC-803,下调其内源性Bit1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对慢病毒转染成功的5个靶点进行验证,选择对BGC-803细胞内源性Bit1表达有较好干预效果的靶点Bit1 sh RNA1、Bit1 sh RNA5,用于进一步分析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WT、Vector组比较,24 h及48 h Bit1 sh RNA1、Bit1 sh RNA5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显着降低,表明Bit1下调能抑制胃癌细胞迁移能力(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WT、Vector组比较,Bit1 sh RNA1、Bit1 sh RNA5组小室上表面侵袭至下表面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即Bit1下调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能力;CCK-8实验检测72 h内WT、Vector、Bit1 sh RNA1、Bit1 sh RNA5组细胞活力,结果表明,Bit1下调可显着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下调胃癌细胞中Bit1表达水平可显着增加胃癌细胞晚期凋亡数量及总凋亡率,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电镜结果显示:Bit1下调可导致胃癌细胞线粒体重度肿胀,嵴扩张、断裂等损伤。3.Bit1下调可抑制EMT进程从而阻碍胃癌进展STRING数据库分析发现PTRH2可能与CDH1、CDH2、VIM、TJP1等编码EMT标志蛋白的基因存在一定关联。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沉默Bit1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而下调增殖相关蛋白PCNA、Ki67及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Bit1表达水平可增强E-cadherin、ZO-1蛋白表达,而抑制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提示沉默Bit1可能通过抑制EMT进程阻碍胃癌进展。4.Bit1可能通过影响整合素及MMPs表达进而抑制胃癌进展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沉默Bit1可使MMP-2、MMP-9、integrinβ1表达下调,进而阻碍胃癌进展。结论:1.Bi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Bit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分级、淋巴侵袭密切相关。2.沉默Bit1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其迁移、侵袭、增殖能力,并破坏胃癌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3.下调Bit1可通过调控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及阻碍EMT进程而抑制胃癌进展。4.下调胃癌细胞中Bit1表达水平可抑制MMP-2、MMP-9及integrinβ1表达,提示Bit1高表达胃癌中Bit1可能通过调节MMPs表达,促进ECM降解进而影响胃癌进程。
李成盼[4](2021)在《早期肿瘤行为片上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癌症是一种阶段性演进的复杂疾病,涉及肿瘤早期生长和晚期转移。处于肿瘤早期的患者,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的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然而,大部分肿瘤患者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不适症状,初次就诊时己处于肿瘤晚期。由于缺乏有效的转移肿瘤治疗方案,导致患者生存率极低。因此,全面了解原发肿瘤早期发展以及转移肿瘤的早期形成,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体内肿瘤行为的常规方法是肿瘤成像,然而成像仪器仅能检测大小为毫米量级以上的肿瘤,从肿瘤发生至肿瘤生长为毫米尺度这一过程中(本文定义为肿瘤早期),由于无法成像,肿瘤的发展及肿瘤细胞的行为仍不清楚。类似地,肿瘤在经血管远端转移并定植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经内渗、外渗及定植形成转移肿瘤的动态过程也因难以跟踪而少有报道。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模型无法复现体内的肿瘤微环境,动物模型又与人存在种属差异且无法可视化。因此,构建新型体外肿瘤模型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在芯片上模拟肿瘤行为成为可能。然而,当前的片上肿瘤尺寸依然较大(直径大于300 μm),不仅不能揭示肿瘤极早期行为,也很少涉及转移肿瘤的形成过程。据此,本文设计制作了微流控芯片,分别用于原发肿瘤早期(直径小至30μm)发展以及转移肿瘤(继发肿瘤)早期形成的建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制作了一款微流控芯片,将原代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混合注入芯片中进行动态培养以构建血管芯片。主要结果显示,内皮细胞通过自组装形成了片上微血管网络,内皮细胞密度及流动影响着微血管网络的结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诱导血管出芽。其次,基于研制的血管芯片,整合芯片外制备的肿瘤球,研究了原发肿瘤的早期发展。主要结果表明,血管生成和成纤维细胞能够促进原发肿瘤生长和肿瘤细胞迁移,肿瘤尺寸越小,肿瘤细胞迁移能力越强。肿瘤的演进会导致肿瘤周围血管异常,如血管密度低、管径不一、杂乱无章等。此外,本研究首次片上复现了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血管拟态的形成。最后,设计制作了另一款微流控芯片,将肝细胞、肝星状细胞、原代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混合注入芯片中进行三维动态共培养,以构建血管化肝脏微环境。基于该芯片,研究了转移肿瘤的早期发展过程,可视化展示了乳腺癌细胞内渗进入血管、外渗出血管并定植生长的动态过程。主要结果显示,转移肿瘤的形成会影响转移部位的细胞功能。本文不但体外模拟了早期肿瘤行为,也展示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定植过程,为原发肿瘤早期发展及转移肿瘤早期形成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对肿瘤芯片构建、肿瘤药物筛选以及肿瘤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珂[5](2021)在《PLOD2表达水平与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肺癌目前仍然是癌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福音,然而都不可避免产生耐药性。赖氨酸羟化酶2(Procollagen-lysine,2-oxoglutarate5-dioxygenase2,PLOD2)是一种重要的胶原修饰酶,其与全身多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肺癌患者应用一代EGFR-TKI产生耐药性是否与PLOD2的表达相关,该问题尚有待探讨。目的探讨PLOD2在肺腺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晚期肺腺癌并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用药前及耐药后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PLOD2的表达情况,分析PLOD2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关系。结果1.60例肺腺癌组织中,发生远处转移的PLOD2表达水平较未发生远处转移的PLOD2表达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LOD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EGFR突变位点、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着相关性(P>0.05)。2.60例肺腺癌患者中有46例用药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并获取耐药后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耐药后患者病理组织中PLOD2的表达水平高于用药前病理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LOD2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肺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OD2高表达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低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1.7个月,PLOD2高表达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低于PLOD2低表达组。4.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OD2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有相关性(PLOD2的EXP(β)值为0.337,95%CI为0.169-0.672,(P<0.05)。5.分析耐药后病理组织中PLOD2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包括性别、年龄、耐药情况、T790M突变情况,结果显示耐药后病理组织中PLOD2的表达水平与以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PLOD2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远处转移及无进展生存期具有相关性,说明PLOD2可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2.PLOD2可能为肺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标志物,其高表达可能为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重要原因。
金延玲[6](2021)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液中存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对于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仍未被阐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脱离于肿瘤原发部位和远处转移灶进入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在远处靶器官滞留形成肿瘤转移灶。循环肿瘤细胞在血道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于阐明肿瘤转移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目的:本课题以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和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体内外实验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化疗药物敏感性和血液中的存活情况等生物学特性,探讨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存活的机制;进一步阐明循环肿瘤细胞在肿瘤血道转移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脏转移模型;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循环肿瘤细胞,并命名为4T1-CTCs和B16-CTCs;分别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检测上皮标记物和体内致瘤实验鉴定CTCs。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TCs中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TCs上皮标记物Ep CAM和间叶标记物Vimentin阳性率,鉴定CTCs EMT不同表型。2.MTT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TCs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TCs周期分布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TCs周期相关蛋白CDK6表达;体内致瘤实验检测CTCs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MTT法检测CTCs对化疗药物敏感性。3.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CTCs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TCs侵袭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肿瘤细胞CTCs骨架蛋白F-actin分布情况;肺脏转移实验检测CTCs肺转移情况。4.悬浮培养和流体剪切力处理细胞后检测细胞EMT标记物(E-cadherin,Ep CAM和Vimentin)表达情况。5.定量iTRAQ蛋白组学分析乳腺癌CTCs差异蛋白,使用GO数据库、KEGG数据库和String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Kaplan-Merier Plotter数据库(http://kmplot.com/analysis)分析MT2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String数据库在线分析MT2与凋亡自噬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Gene MANIA数据库分析MT2与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6.流式细胞术检测CTCs血液存活情况、细胞失巢凋亡抵抗能力;剪切力诱导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对流体剪切力抵抗情况;Transwell趋化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实验检测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趋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免疫逃逸相关蛋白PD-L1和CD47表达。7.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TCs中MT2表达水平;慢病毒干扰CTCs MT2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慢病毒干扰效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自噬相关蛋白LC3 I及LC3 II;流式细胞术检测PI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1.分离和鉴定不同EMT表型的4T1乳腺癌CTCs:建立4T1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30天,心脏采血后,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血液中CTCs,从18只小鼠血液中分离出以上皮细胞为主的CTCs和以间叶细胞为主的CTCs,本实验中以4T1CTC-1作为上皮细胞为主CTCs的代表,4T1CTC-2作为间叶细胞为主CTCs的代表。(1)通过细胞标记物鉴定4T1乳腺癌CTCs:4T1CTC-1中Ep CAM+Vimenin+细胞占85.8%,4T1CTC-2中Ep CAM-Vimentin+细胞占69.4%;RT-PCR结果显示4T1CTC-1高表达上皮标记物(E-cadherin,Ep CAM和CK)(p<0.05或p<0.001),4T1CTC-2低表达上皮标记物(E-cadherin,Ep CAM和CK)(p<0.00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4T1CTC-1高表达E-cadherin和Vimentin(p<0.05),4T1CTC-2低表达E-cadherin而高表达Vimentin(p<0.001)。证实分离的细胞来源于4T1乳腺癌,且具有不同EMT表型。(2)通过皮下成瘤能力鉴定乳腺癌CTCs:体内致瘤实验显示4T1CTC-1和4T1CTC-2均可形成肿瘤,且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4T1CTC-1和4T1CTC-2形成的肿瘤组织核大深染、异型明显,并且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皮下致瘤实验表明4T1CTCs具有致瘤能力,4T1CTC-1和4T1CTC-2均为肿瘤来源细胞。2.分离和鉴定B16黑色素瘤CTCs: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循环肿瘤细胞,HMB45免疫组化染色B16CTCs阳性;体内致瘤实验显示B16CTCs可形成肿瘤,且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B16CTCs形成的肿瘤组织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证实分离的细胞来源于B16黑色素瘤。3.CTCs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4T1CTCs表现为对表柔比星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p<0.01或p<0.001),B16CTCs表现为对顺铂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p<0.05,p<0.01或p<0.001)。4.CTCs表现为体外增殖缓慢,体内肿瘤生长缓慢:与4T1原位细胞比较,4T1CTCs表现为慢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体内肿瘤生长能力(p<0.01或p<0.001);4T1CTC-2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体内肿瘤生长能力均较4T1CTC-1慢(p<0.05,p<0.01或p<0.001);与4T1原位细胞比较,4T1CTC-1中G1期细胞多且CDK6表达低(p<0.05)。与B16亲本细胞比较,B16CTCs表现为慢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体内肿瘤生长能力,B16CTCs细胞中G1期细胞多且CDK6表达低(p<0.05或p<0.001)。5.CTCs表现为弱的侵袭迁移能力,但具有一定的肺转移能力:与4T1原位细胞比较,4T1CTCs表现为弱的体外侵袭能力和体内肺转移能力(p<0.01或p<0.001);4T1CTC-2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和体内肺转移能力均较4T1CTC-1强(p<0.01或p<0.001)。与B16亲本细胞比较,B16CTCs侵袭迁移能力弱(p<0.001)。6.悬浮培养对细胞EMT标记物无明显影响(p>0.05),流体剪切力可以明显降低细胞上皮标记物E-cadherin和Ep CAM表达(p<0.01或p<0.001),增加细胞间叶标记物Vimentin表达(p<0.05)。7.定量iTRAQ蛋白组学分析显示:与原位细胞比较,4T1CTC-1中有1483个蛋白下调,791个蛋白上调(fold-change<-1.5 or>1.5,p<0.05);与原位细胞比较,4T1CTC-2中有179个蛋白下调,233个蛋白上调(fold-change<-1.5 or>1.5,p<0.05);与4T1CTC-2比较,4T1CTC-1中有1473个蛋白下调,1006个蛋白上调(fold-change<-1.5 or>1.5,p<0.05);4T1CTC-1中差异蛋白GO(生物学进程)主要富集在防御反应的正向调节,起始免疫反应的正向调节,41T1CTC-2中差异蛋白GO(生物学进程)主要富集在上皮细胞分化,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和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8.乳腺癌CTCs表现为强的血液存活能力:与4T1原位细胞和4T1肺脏转移细胞比较,4T1CTCs在血液中存活细胞数目多,表现为强的血液存活能力(p<0.05)、强的失巢凋亡抵抗能力和流体剪切力诱导凋亡抵抗能力(p<0.01)。9.4T1CTCs具有免疫逃逸表型:与4T1原位细胞和4T1肺脏转移细胞比较,4T1CTCs对CD4T淋巴细胞趋化能力强(p<0.05),对CD8T淋巴细胞趋化能力弱(p<0.05);与4T1原位细胞和4T1肺脏转移细胞比较,4T1CTCs中CD47表达增高(p<0.001),PD-L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10.4T1CTCs表现为高的基础自噬水平和低的凋亡水平(p<0.05或p<0.01),且抑制4T1CTCs自噬水平可增加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血液存活(p<0.001)。4T1CTCs高表达MT2(p<0.01),抑制MT2可以降低4T1CTCs自噬水平(p<0.05)、增加凋亡水平(p<0.05)和抑制细胞存活(p<0.001);抑制MT2联合抑制细胞自噬明显抑制细胞存活(p<0.001)。结论:1.成功分离了4T1乳腺癌CTCs和B16黑色素瘤CTCs。2.4T1乳腺癌CTCs表现为不同EMT表型,提示4T1乳腺癌CTCs具有异质性。3.CTCs表现为对顺铂和表柔比星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体外增殖和体内生长缓慢、体外侵袭能力和体内肺脏转移能力弱,但血液存活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4.流体剪切力可诱导CTCs发生EMT。5.定量iTRAQ蛋白组学分析显示不同EMT表型CTCs在蛋白水平和功能富集存在明显差异。6.4T1CTCs在血液中的存活能力与细胞具有强的失巢凋亡抵抗能力、剪切力诱导凋亡抵抗能力和免疫逃逸表型有关,MT2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介导CTCs存活。
郑宇斐[7](2020)在《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素瘤是一种发展极为迅速的恶性皮肤病,具有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致死率高等特点。早期黑素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达92%,但是黑素瘤一旦开始转移,患者的5年存活率迅速下降至15%。目前虽然关于黑素瘤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然而针对黑素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着,并且受到严重的副作用和黑素瘤耐药性的困扰。因此,对黑素瘤相关治疗药物和手段的研究仍是目前癌症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芽孢及伤口胶质物混合自身上颚腺分泌物而成的一种蜂产品,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在抗肿瘤方面,有文献指出中国蜂胶可以有效地诱导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也是近几年蜂胶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蜂胶的前期抗肿瘤研究,本研究利用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系统性地探究了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松属素和柯因)对黑素瘤增殖、转移、自噬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以期揭示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作用,为蜂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黑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发展影响研究我们首次证明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的促凋亡作用和抑制转移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在经中国蜂胶处理后,A375细胞发生内源性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中国蜂胶在黑素瘤细胞中也能发挥其出色的抗炎作用,caspase-1和caspase-4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随着IL-1α、IL-1β和IL-18 mRNA水平的下降,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炎性微环境的保持有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中国蜂胶可以在A375细胞中激活自噬,而抑制自噬会减弱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这也说明了自噬的发生增强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细胞毒作用。此外,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中国蜂胶能减弱黑素瘤在体外的迁移能力。2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活性成分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我们确定了本实验中使用的中国蜂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包括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肉桂酸、山奈酚、杨梅桐、槲皮素、3,4-二甲氧基肉桂酸、芹菜素、短叶松素、柯因、松属素、高良姜素、咖啡酸苯乙酯和3-O-乙酰基短叶松素等。利用CCK-8实验,我们比较这其中高含量的功能性单体对黑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松属素、咖啡酸苯乙酯、柯因、短叶松素、芹菜素、咖啡酸二甲醚对黑素瘤的细胞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松属素抗黑素瘤作用研究利用体内外模型进一步检测并探究了松属素对黑素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在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松属素能诱导黑素瘤细胞(B16F10和A375)发生凋亡,并呈现浓度相关性。对凋亡调控通路的研究显示,松属素通过激活IRE1α/Xbp1通路引发内质网应激,从而活化下游蛋白caspase-12(鼠源细胞)/caspase-4(人源细胞)介导黑素瘤细胞凋亡。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显示松属素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黑素瘤细胞中自噬的发生,增强了松属素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在小鼠成瘤模型中,松属素显着抑制了黑素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且在肿瘤组织中我们检测到了高水平的凋亡信号。4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柯因抑制黑素瘤转移效果研究我们证明了柯因可以有效抑制黑素瘤转移。通过细胞实验我们发现,在低浓度时,柯因也表现出了对黑素瘤细胞转移、侵袭和促血管生成能力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柯因抑制了黑素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抵抗,增加了其在转移过程中的凋亡率。进一步实验表明柯因通过下调FOXM1/β-catenin通路逆转了黑素瘤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而过表达FOXM1则会减弱柯因的抗黑素瘤转移作用。我们同时也在小鼠模型上验证了细胞实验的发现。利用肺转移模型,我们证明柯因处理能明显降低小鼠肺转移肿瘤的出现几率,同时在肺部肿瘤组织中,柯因治疗组FOXM1的表达量也更低。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有助于中国蜂胶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通过研究中国蜂胶中主要功能活性单体的抗黑素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揭示了中国蜂胶抗黑素瘤的物质成分基础,也为黑素瘤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
闫欢[8](2020)在《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9.1/10万,在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上皮性癌(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占卵巢癌的85~90%,在早期诊断时,卵巢癌患者可以采用手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5年生存率接近90%,由于卵巢癌的频繁复发和转移,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降至30%左右。肿瘤的起始和进展与多种抑癌基因失活或者促癌“诱导”基因的过度激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猛,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模式可以从分子水平调控肿瘤进展,为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带来希望。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卵巢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分子机制,探究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提高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率。抑癌基因p53位于17号染色体17p13.1的位置,p53是人类癌细胞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以往的研究发现,p53功能缺陷(p53-/-)在诱导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促癌基因c-Myc位于8号染色体8q24.21位点,在早期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c-Myc过表达可使细胞出现无限增殖、分化以及恶性转化。研究发现,约30%的卵巢肿瘤存在c-Myc扩增。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2),又称局灶性粘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位于染色体8q24.3位点。PTK2在人类多种实体瘤中表达上调,发挥着促癌的作用。研究发现,PTK2过表达与p53突变在人乳腺癌中高度相关,PTK2 N端结构域与p53 N端反式激活结构域可相互作用。PTK2和c-Myc协同调控肿瘤细胞侵袭,抑制整合素/PTK2信号轴和c-Myc可以协同调控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趣的是,我们分析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发现在同一组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包括PTK2、c-Myc和p53在内的三种基因同时发生异常改变,其中88%的卵巢癌患者p53基因发生突变,45%的卵巢癌患者c-Myc基因上调或扩增,同时,超过60%的卵巢癌患者PTK2上调或扩增。因此,我们提出猜想,在p53功能缺陷(p53-/-)的小鼠卵巢上皮细胞中,将癌基因c-Myc和PTK2同时过表达(p53敲除+c-Myc过表达+PTK2过表达),是否可以促使卵巢上皮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卵巢癌恶性生物学功能,是否可以模拟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形成卵巢癌细胞?如果该细胞株构建成功,希望能广泛应用于人类卵巢上皮性癌起始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基因修饰构建一种小鼠卵巢癌细胞株。课题组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p53基因,构建了p53敲除质粒,同时构建了c-Myc和PTK2过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质粒并将修饰后的目的基因,以单个或组合方式转染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观察其细胞功能性改变,将具有潜在肿瘤生成作用的细胞株种植到小鼠卵巢组织内,建立小鼠卵巢癌模型,进一步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效果和肿瘤转移情况。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深入研究。基于本课题以上研究,我们看到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以PTK2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将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带来新的思路。GSK2256098是一种靶向抑制PTK2激酶活性以及Y397位点磷酸化的小分子抑制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PTK2基因,同时选用GSK2256098靶向抑制PTK2 Y397位点的磷酸化,首次评估敲除和靶向抑制PTK2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及对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希望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基因修饰小鼠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目的本部分旨在构建小鼠卵巢癌细胞株,并利用该细胞株建立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功能验证。材料与方法1.材料1.1细胞株:C57BL/6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购自美国Cell Biologics公司。1.2质粒:在实验前期,课题组成功构建了p53基因敲除质粒、c-Myc基因过表达质粒以及PTK2基因过表达质粒。1.3动物:选用4周大小的NOD.Cg-Prkdcscid Il2rgtm1Wjl/Sz J(NSG)免疫缺陷雌性小鼠,购自Jackson实验室。2.方法2.1将成功构建的质粒进行转化和提取,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p53敲除质粒、c-Myc过表达质粒以及PTK2过表达质粒。2.2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及分组将包装后的质粒以单个、两两组合、三者组合的形式分别转染正常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共分为8组:p53敲除组(p53-/-组)、c-Myc过表达组(c-Myc组)、PTK2过表达组(PTK2组)、p53敲除+c-Myc过表达组(p53-/-+c-Myc组)、p53敲除+PTK2过表达组(p53-/-+PTK2组)、PTK2过表达+c-Myc过表达组(PTK2+c-Myc组)、p53敲除+c-Myc过表达+PTK2过表达组(p53-/-+c-Myc+PTK2组)以及空质粒载体转染组(对照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8组细胞p53、c-Myc以及PTK2蛋白水平。2.3 MTT方法、单层细胞克隆形成试验和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8组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8组基因修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2.4筛选出具有潜在肿瘤生成能力的基因修饰细胞株,将该组细胞种植到免疫缺陷NSG小鼠卵巢组织,观察其成瘤效果及转移情况。2.5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采用(x±s)表示,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超过两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 PTK2、c-Myc和p53蛋白在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的表达与对照组(0.06±0.02)相比,PTK2蛋白在PTK2组(1.22±0.11)、PTK2+c-Myc组(1.11±0.11)、p53-/-+PTK2组(0.86±0.09)及p53-/-+c-Myc+PTK2组(1.34±0.16)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0.08±0.02)相比,c-Myc蛋白在c-Myc组(0.56±0.04)、PTK2+c-Myc组(1.01±0.12)、p53-/-+c-Myc组(0.76±0.09)及p53-/-+c-Myc+PTK2组(1.23±0.15)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0.45±0.05)相比,p53蛋白在p53-/-组(0.01±0.01)、p53-/-+c-Myc组(0.02±0.01)、p53-/-+PTK2组(0.03±0.01)及p53-/-+c-Myc+PTK2组(0.04±0.01)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p53-/-+PTK2组、p53-/-+c-Myc组及PTK2+c-Myc组细胞增殖能力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p53-/-组、c-Myc组及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在整个测定期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克隆形成结果与对照组(4.33±1.53)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93.67±6.11)显着增加(P<0.001)。与对照组(4.33±1.53)相比,p53-/-组(15.00±0.07)、p53-/-+PTK2组(23.33±3.06)及p53-/-+c-Myc组(36.00±2.65)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PTK2+c-Myc组、PTK2组及c-Myc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67±1.53)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软琼脂中克隆形成数量显着增加(82.6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软琼脂中克隆形成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与对照组(16.00±1.00)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迁移数量(85.33±5.03)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16.00±1.00)相比,p53-/-+PTK2组(26.00±2.00)和p53-/-+c-Myc组(34.00±3.60)细胞迁移数量增加(P<0.01)。与对照组(16.00±1.00)相比,p53-/-组(15.33±1.53)、PTK2组(14.00±2.00)、c-Myc组(18.67±2.08)及PTK2+c-Myc组(17.33±1.53)细胞迁移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1.00±1.00)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侵袭数量(60.30±6.11)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11.00±1.00)相比,p53-/-组(20.33±2.52)、PTK2+c-Myc组(21.00±3.46)、p53-/-+PTK2组(20.67±3.06)及p53-/-+c-Myc组(21.00±2.65)细胞侵袭数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11.00±1.00)相比,PTK2组(12.33±0.58)和c-Myc组(14.00±1.00)细胞侵袭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的筛选诱发小鼠原代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肿瘤细胞特征,能在悬浮状态下成簇生长是本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p53-/-+c-Myc+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株(P<0.01)。虽然p53-/-+PTK2组和p53-/-+c-Myc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细胞侵袭和迁移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p53-/-+PTK2和p53-/-+c-Myc组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与单基因修饰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53-/-+c-Myc+PTK2组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显着多于其他各组(P<0.001)。软琼脂中克隆形成试验结果可以反应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即悬浮状态下细胞成簇生长能力,可以作为评判细胞是否具有肿瘤生长特性的金标准。结果说明只有p53-/-+c-Myc+PTK2组细胞获得了肿瘤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的特性。因此,我们认为在8组基因修饰组合细胞中,p53-/-+c-Myc+PTK2组细胞具有潜在成瘤能力,本课题筛选出p53-/-+c-Myc+PTK2组细胞株进行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6荧光素酶基因标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利用慢病毒载体包装荧光素酶基因,分别转染正常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和p53-/-+c-Myc+PTK2组细胞株,传代培养后测定细胞荧光强度值,结果显示两组细胞的荧光值均大于106,说明荧光素酶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鼠细胞DNA中,可以进行后续移植瘤模型的构建。7基因修饰p53-/-+c-Myc+PTK2细胞在NSG小鼠成瘤将p53-/-+c-Myc+PTK2细胞在显微镜下种植到NSG小鼠单侧卵巢组织,构建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周进行荧光强度值监测,12周后可以观察到基因修饰p53-/-+c-Myc+PTK2小鼠卵巢组织形成肿瘤。处死小鼠,发现基因修饰p53-/-+c-Myc+PTK2小鼠出现血性腹水。剥离卵巢,发现卵巢组织周围出现肿瘤组织。查看肿瘤转移情况,发现p53-/-+c-Myc+PTK2组小鼠出现广泛腹腔转移,转移的脏器包括肝脏、脾脏和肠等。结论本部分成功构建了p53-/-+c-Myc+PTK2细胞株,并应用p53-/-+c-Myc+PTK2细胞株成功建立了小鼠卵巢癌模型,模拟了卵巢癌体内形成和转移的过程,该细胞株有望用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第二部分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材料1.1细胞株:SKOV3、OVCAR8细胞购于美国菌种中心。1.2质粒:PTK2基因敲除质粒。2方法2.1统计分析Kaplan Meir Plot数据库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K2的表达。2.2利用慢病毒载体包装PTK2基因敲除质粒。建立PTK2基因敲除质粒稳定转染细胞株,对照组为空质粒转染组。同时采用小分子抑制剂GSK2256098抑制PTK2关键激活位点(p-FAK)Y397,进行靶向抑制PTK2活化,对照组为DMSO对照。2.3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MTT方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变化情况。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情况。2.4统计方法见第一部分。结果1 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PTK2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着低于PTK2低表达组(P<0.05)。PTK2在肿瘤细胞胞浆中强染色,与癌旁组织相比,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2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中PTK2蛋白及磷酸化水平敲除PTK2基因,在SKOV3和OVCAR8细胞系中均检测不到PTK2的表达。检测GSK2256098对PTK2的主要激活位点Y397的抑制效果,GSK2256098给药浓度分别为0、5、10、20、40μmol/L,作用时间24 h。与对照组相比,当GSK2256098浓度为40μmol/L时对卵巢癌细胞中p-FAK抑制效果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敲除对照组相比,卵巢癌SKOV3和OVCAR8细胞的增殖能力在PTK2敲除组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相比,卵巢癌SKOV3和OVCAR8细胞的增殖能力在GSK2256098组显着降低(P<0.05)。4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与敲除对照组(75.67±5.50)、(46.33±6.50)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单层克隆形成数量(18.67±4.50)、(11.00±4.60)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53.67±4.16)、(34.00±4.00)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单层克隆形成数量(17.00±4.00)、(13.7±4.04)显着降低(P<0.05)。5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敲除对照组(106.30±8.50)、(39.67±8.08)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迁移数量(43.70±8.50)、(20.67±4.51)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73.33±8.02)、(55.00±7.21)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迁移数量(27.67±3.51)、(28.00±7.00)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敲除对照组(79.33±6.03)、(42.00±4.58)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侵袭数量(19.00±2.00)、(23.00±3.00)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80.30±8.96)、(36.33±5.69)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侵袭数量(22.67±2.52)、(18.33±2.52)显着降低(P<0.05)。结论PTK2在卵巢癌中发挥促癌作用;PTK2敲除或靶向抑制降低了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PTK2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早期治疗靶点。第三部分PTK2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PTK2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材料动物:实验选用4周大小的NSG免疫缺陷雌性小鼠。2方法2.1敲除PTK2基因后,构建人卵巢癌SKOV3细胞NSG免疫缺陷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周使用Xenogen在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2.2将人卵巢癌细胞OVCAR8种植到小鼠卵巢组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GSK2256098治疗(灌胃,75 mg/kg/d,每周治疗5天,共4周),另一组采用DMSO进行对照治疗,每周使用Xenogen在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2.3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1 PTK2敲除后抑制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与敲除对照组相比,PTK2敲除组卵巢肿瘤组织平均最大荧光强度值显着降低(P<0.001)。分离肿瘤组织,与敲除对照组相比,PTK2敲除组小鼠卵巢肿瘤组织重量显着降低(P<0.001)。对照组小鼠肝脏、脾脏和肠等多个器官均出现肿瘤组织转移,而PTK2敲除组小鼠未发现肿瘤组织转移情况。2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与治疗对照组相比,GSK2256098治疗组小鼠卵巢肿瘤组织平均最大荧光强度值显着降低(P<0.001)。分离小鼠肿瘤组织,与治疗对照组相比,GSK2256098治疗组小鼠原位卵巢肿瘤组织重量显着降低(P<0.001)。治疗对照组出现肝脏、脾脏及肠肿瘤组织转移,而GSK2256098治疗组未发现肿瘤组织转移现象。结论PTK2敲除或靶向抑制降低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的形成和转移能力
夏津[9](2020)在《基于质谱的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肺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一部分患者在肿瘤体积较小时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者,了解这部分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基于质谱的蛋白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探索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关键蛋白和通路,并尝试建立蛋白亚组。方法本研究入组52例肺腺癌患者并收集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淋巴结转移性肺腺癌,病理分期T1b N2M0)病例25例,对照组(无淋巴结转移性肺腺癌病理分期T3-4N0M0)病例27例。利用52例患者的冰冻肿瘤样本和正常肺组织样本,通过基于质谱的4D-LF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蛋白并进行定量,由于样本量限制,42例患者进行了蛋白磷酸化修饰组学检测。本研究以差异表达量变化≥2作为显着上调的阈值,≤1/2作为显着下调的变化阈值,分别筛选肿瘤样本对比正常样本、实验组肿瘤样本对比正常组肿瘤样本的差异表达蛋白及磷酸化修饰位点,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构域分析、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蛋白,并对患者进行蛋白亚组分组和预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EGFR基因突变频率更高,而对照组患者吸烟频率更高,两组的DFS和OS无显着差别(P>0.05)。蛋白定量分析中,在肿瘤对比正常组织有740个上调蛋白和382个下调蛋白,实验组肿瘤样本对比对照组有89个上调蛋白和155个下调蛋白。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出肿瘤组织的高代谢特征,其中多种氨基酸代谢尤为明显。在淋巴结转移上,细胞外基质、粘附斑通路和PI3K-Akt通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淋巴结转移相关核心蛋白主要为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和其他参与外基质纤维的合成、组装的相关蛋白。蛋白亚组分组将患者分为3组,与预后有更好的关联性,虽然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88)。磷酸化修饰组学进一步验证了蛋白组学的结果,实验组高表达修饰蛋白主要为粘附斑通路、蛋白多糖通路等。结论本研究通过蛋白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发现多个与肺腺癌形成、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通路及蛋白,为未来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可研究的目标。蛋白亚组是对临床表型的有利补充,是潜在的预后因素,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治疗策略。
孙志卫[10](2020)在《Sec23a介导的分泌蛋白质组通过自噬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肿瘤转移一个多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通常来讲,肿瘤转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局部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内渗进入血液循环、肿瘤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远位、肿瘤细胞外渗进入周围组织和肿瘤细胞克隆化形成转移灶。其中,最后一个步骤,肿瘤细胞的克隆化是整个肿瘤转移级联反应中效率最低的步骤。MiRNAs对多步骤的肿瘤转移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中miR-200c既可以通过EMT抑制肿瘤转移,又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促进肿瘤转移。肿瘤细胞的分泌蛋白质组可以有效地重塑肿瘤微环境并改变肿瘤细胞本身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对肿瘤转移具有重要意义。SEC23A是外壳蛋白复合物COPII的重要组成成分,负责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以及细胞蛋白质分泌,已有许多研究阐明了Sec23a通过影响分泌蛋白质组进而对肿瘤转移产生抑制作用。钙结合蛋白S100A8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蛋白,它通过与S100A9形成二聚体的形式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但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尚未见有研究。自噬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能量代谢过程,在营养缺乏等其他环境压力条件下,自噬通过降解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为细胞提供生物化学反应的底物,维持细胞的稳态。自噬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与肿瘤转移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在肿瘤转移的不同阶段,自噬可以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对肿瘤转移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目的1、探索miR-200c对肿瘤转移的双重调控作用。2、检测Sec23a对肿瘤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的影响。3、研究Sec23a通过分泌蛋白质组调控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4、研究Sec23a通过分泌蛋白质组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5、探索自噬在肿瘤细胞克隆化过程中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1、通过连续的小鼠体内成瘤筛选,建立了来源于人黑色素瘤M14细胞的稳定的寡灶型转移和多灶型转移同源细胞模型。2、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稳定敲低或过表达目的基因。3、通过细胞迁移侵袭实验和克隆斑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外转移能力;通过小鼠尾静脉肿瘤移植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4、通过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的方法检测分泌蛋白质谱的变化。5、通过拮抗抗体和重组蛋白处理,研究分泌蛋白质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6、通过WB检测、自噬流实验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的变化。7、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临床肿瘤样本免疫组化分析,确定研究结论的临床相关性。结果1、建立了来源于人黑色素瘤M14细胞的稳定的寡灶型转移细胞模型OL和同源的多灶型转移细胞模型POL,与OL细胞相比,POL细胞在体外具有更强的细胞迁移侵袭和克隆斑形成能力,在体内具有更强的肿瘤转移形成能力。2、在肿瘤转移早期,MiR-200c可以抑制肿瘤细胞EMT过程,抑制肿瘤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在肿瘤转移晚期,MiR-200c可以促进肿瘤细胞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体外克隆性增殖能力,促进肿瘤细胞体内肿瘤转移形成能力。MiR-200c显着抑制Sec23a基因的表达。3、Sec23a可以显着改变肿瘤细胞的分泌蛋白质谱,促进S100A8的分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克隆性增殖能力,抑制肿瘤细胞体内肿瘤转移形成能力。4、S100A8可以通过促进BECLIN1的表达启动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克隆性增殖能力,抑制肿瘤细胞体内肿瘤转移形成能力。5、自噬在肿瘤转移后期,肿瘤细胞克隆化过程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和肿瘤转移。6、Sec23a和Atg5表达水平越高,黑色素瘤病人和结肠癌病人TNM分期期别越低、生存周期越长。结论1、本研究验证了MiR-200c在肿瘤转移前期,肿瘤细胞局部浸润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EMT过程,抑制肿瘤转移;在肿瘤转移后期,肿瘤细胞克隆化时,通过抑制Sec23a表达改变肿瘤细胞分泌蛋白质谱,促进肿瘤转移。2、本研究首次发现并验证了“miR-200c-Sec23a-S100A8-自噬-肿瘤转移”的完整的分子调控机制。MiR-200c抑制Sec23a基因的表达、改变肿瘤细胞分泌蛋白质谱、减少S100A8蛋白的分泌、抑制BECLIN1的表达和细胞自噬,最终促进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促进肿瘤转移的形成。这一分子机制为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尤其是研究肿瘤寡灶型转移向多灶型转移演进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3、本研究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和临床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检测,确定了Sec23a和Atg5与黑色素瘤病人和结肠癌病人TNM分期、生存周期之间的相关性,Sec23a和Atg5表达水平越高,黑色素瘤病人和结肠癌病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人TNM分期期别越低、生存周期越长,提示我们Sec23a和Atg5可以作为黑色素瘤病人和结肠癌病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有利指标。这一肿瘤转移的调控机制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后期研究进一步阐明。
二、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肿瘤转移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基质刚度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合支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肿瘤转移微器件设计与优化 |
2.1 肿瘤转移微器件的设计依据 |
2.1.1 细胞外基质 |
2.1.2 基质刚度与细胞转移的机理研究 |
2.2 肿瘤转移微器件整体结构优化设计 |
2.2.1 肿瘤转移微器件的结构设计 |
2.2.2 肿瘤转移微器件优化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3 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制作 |
3.1 纤维支架成型过程 |
3.1.1 近场直写静电纺丝工作原理 |
3.1.2 打印材料的选择与溶液制备 |
3.1.3 静电打印参数调试 |
3.2 不同刚度混合支架的制作 |
3.2.1 凝胶材料选择与溶液制备 |
3.2.2 混合支架成型模具设计与制作 |
3.2.3 不同刚度混合支架成型过程 |
3.2.4 混合支架溶胀度及失重率测试 |
3.3 混合支架弹性模量测试及分析 |
3.3.1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模式选择 |
3.3.2 混合支架弹性模量测试 |
3.4 肿瘤转移微器件的制作 |
3.4.1 微器件成型材料及工艺选择 |
3.4.2 微器件成型模具的制作 |
3.4.3 微器件成型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肿瘤转移微器件流体实验及细胞实验 |
4.1 微器件内部流体实验 |
4.1.1 胶原溶液封装实验 |
4.1.2 器件内部浓度梯度实验 |
4.2 微器件内部癌细胞培养 |
4.2.1 实验材料准备 |
4.2.2 微器件预处理 |
4.2.3 细胞预处理 |
4.2.4 微器件内细胞培养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miR-876调控POSTN促进肝癌进展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HCC中抑癌miR-876从TCGA数据库的筛选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iR-876在HCC细胞及组织中低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iR-876 的异常表达和HCC进展及纤维化相关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miR-876 抑制HCC的 EMT及纤维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miR-876 靶向调控POSTN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miR-876 通过POSTN抑制HCC的 EMT及纤维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POSTN高表达和HCC组织EMT及肝硬化相关 |
8.1 材料与方法 |
8.2 结果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miR-876及POSTN的异常表达和HCC预后相关 |
9.1 材料与方法 |
9.2 结果 |
9.3 讨论 |
9.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骨膜蛋白(POSTN)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Bit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影响胃癌进展机制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样本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抗体 |
1.4 主要仪器 |
2.方法 |
2.1 Western blot实验 |
2.2 全自动毛细管Western blot(WES) |
2.3 RT-qPCR |
2.4 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细胞培养 |
2.7 慢病毒转染实验 |
2.8 细胞免疫荧光 |
2.9 细胞划痕实验 |
2.10 细胞侵袭实验 |
2.11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CCK-8法) |
2.12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
2.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14 细胞透射电镜实验 |
2.15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1.胃癌患者癌组织与其对应癌旁组织Bit1蛋白表达水平 |
2.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Bit1mRNA表达水平 |
3.IHC法检分析组织芯片中90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Bit1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4.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与PTRH2 相互关联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图 |
4.2 PTRH2 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 |
4.3 与PTRH2表达相关的信号通路富集情况 |
5.不同Bit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5.1 不同胃癌细胞系中内源性Bit1表达情况 |
5.2 Bit1shRNA慢病毒转染胃癌细胞,沉默其内源性Bit1表达 |
5.3 下调Bit1表达水平可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
5.4 下调Bit1表达水平可显着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 |
5.5 下调Bit1表达水平可显着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
5.6 沉默Bit1可损伤胃癌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 |
6.下调Bit1表达可能通过抑制EMT进程进而阻碍胃癌细胞转移 |
6.1 下调 Bit1表达可通过上调胃癌细胞Bax,下调 PCNA、Ki67、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
6.2 下调Bit1表达可抑制BGC-803细胞EMT进程 |
6.3 Bit1高表达胃癌中Bit1可能通过促进ECM降解进而影响胃癌进程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综述 胰腺癌细胞失巢凋亡相关抑制性分子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早期肿瘤行为片上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肿瘤现状 |
1.2 肿瘤发生与发展 |
1.3 肿瘤分类 |
1.4 传统肿瘤研究模型 |
1.4.1 二维培养模型 |
1.4.2 三维培养模型 |
1.4.3 动物模型 |
1.5 新兴肿瘤研究模型 |
1.5.1 原发肿瘤芯片 |
1.5.2 转移肿瘤芯片 |
1.5.3 肿瘤芯片的应用 |
1.6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文选题意义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血管芯片的构建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芯片设计与制作 |
2.3.2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
2.3.3 血管生成实验 |
2.3.4 血管出芽实验 |
2.3.5 免疫荧光染色 |
2.3.6 细胞骨架染色 |
2.3.7 图像采集与分析 |
2.4 理论建模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片上流速分布 |
2.5.2 片上微血管网络的形成 |
2.5.3 片上微血管网络的特征 |
2.5.4 细胞密度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
2.5.5 流动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
2.5.6 片上血管出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血管芯片的原发肿瘤早期发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芯片设计与制作 |
3.3.2 细胞及细胞培养 |
3.3.3 细胞外基质制备 |
3.3.4 肿瘤球制备 |
3.3.5 细胞和肿瘤球加载 |
3.3.6 免疫荧光染色 |
3.3.7 细胞骨架染色 |
3.3.8 ELISA实验 |
3.3.9 肿瘤生长分析 |
3.3.10 肿瘤周围血管表征 |
3.3.11 细胞因子加载实验 |
3.3.12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片外HeLa细胞球的生长过程 |
3.4.2 片外HeLaF细胞球的生长过程 |
3.4.3 片上原发肿瘤的构建 |
3.4.4 血管生成对早期肿瘤行为的影响 |
3.4.5 成纤维细胞对早期肿瘤行为的影响 |
3.4.6 成纤维细胞因子对早期肿瘤行为的影响 |
3.4.7 肿瘤发展对肿瘤周围血管的影响 |
3.4.8 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
3.4.9 血管生成拟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血管芯片的转移肿瘤早期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芯片设计与制作 |
4.3.2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
4.3.3 片上细胞加载 |
4.3.4 乳腺癌细胞灌注 |
4.3.5 片上细胞活性分析 |
4.3.6 免疫荧光染色 |
4.3.7 细胞骨架染色 |
4.3.8 微血管灌注实验 |
4.3.9 ELISA实验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片上细胞分布 |
4.4.2 片上微血管网络特征 |
4.4.3 乳腺癌细胞内渗 |
4.4.4 乳腺癌细胞外渗 |
4.4.5 乳腺癌细胞定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常用缩略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PLOD2表达水平与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液中存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乳腺癌研究现状 |
1.1.2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现状 |
1.1.3 金属硫蛋白MT2 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循环肿瘤细胞系的分离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4T1 乳腺癌原位肿瘤细胞和肺脏肿瘤转移灶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2.3.2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2.3.3 B16 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和鉴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
3.3.2 不同EMT表型的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鉴定 |
3.3.3 短期传代次数对4T1CTCs EMT表型的影响 |
3.3.4 循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
3.3.5 循环肿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内致瘤能力研究 |
3.3.6 循环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肺转移能力 |
3.3.7 悬浮培养和流体剪切力对4T1CTCs EMT表型的影响 |
3.3.8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现为强的血液存活能力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定量iTRAQ蛋白组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不同EMT表型4T1CTCs的差异蛋白 |
4.3.2 不同EMT表型4T1CTCs的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4.3.3 不同EMT表型4T1CTCs差异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4.3.4 不同EMT表型4T1CTCs差异蛋白的KEGG分析 |
4.3.5 间叶表型4T1CTCs的候选标记物 |
4.3.6 中间表型 4T1CTC-1 和间叶表型 4T1CTC-2 共同高表达蛋白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硫蛋白2(MT2)通过诱导CTCs发生自噬促进失巢凋亡抵抗和存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3.1 4T1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现为强的失巢凋亡抵抗能力 |
5.3.2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现为强的流体剪切力诱导凋亡抵抗能力 |
5.3.3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现为免疫逃逸表型 |
5.3.4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通过增加自噬水平抑制凋亡水平促进细胞存活 |
5.3.5 4T1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通过 MT2 增加自噬水平促进细胞存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局限性与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表 |
致谢 |
(7)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部分 |
第一章 黑素瘤治疗研究进展 |
1 黑素瘤发生诱发因素及其分子机制 |
2 黑素瘤治疗方法 |
2.1 化学药物治疗 |
2.2 免疫治疗 |
2.3 靶向治疗 |
2.4 黑素瘤的耐药机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蜂胶及其单体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 蜂胶的抗肿瘤活性 |
2 蜂胶中活性单体成分的抗肿瘤活性 |
2.1 黄酮类化合物 |
2.2 萜烯类化合物 |
2.3 酚酸类化合物 |
3 蜂胶及其有效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机制 |
3.1 诱导细胞凋亡 |
3.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3.3 抗血管增生 |
3.4 抗肿瘤转移 |
3.5 对致癌因素的防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1 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活性研究 |
2.2 中国蜂胶中抗黑素瘤活性单体筛选研究 |
2.3 松属素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4 柯因对黑素瘤的抗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 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四章 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促凋亡影响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 |
2.2 细胞培养 |
2.3 蜂胶样品收集和提取 |
2.4 细胞活力检测 |
2.5 细胞凋亡检测 |
2.6 细胞周期检测 |
2.7 总蛋白提取 |
2.8 蛋白印迹分析 |
2.9 基因表达丰度检测 |
2.10 细胞划痕实验 |
2.11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蜂胶诱导线粒体主导的人黑素瘤细胞A375内源性死亡 |
3.2 中国蜂胶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 S-G2/M期细胞周期阻滞 |
3.3 中国蜂胶通过抑制NLRP-1相关炎性通路诱导A375细胞凋亡发生 |
3.4 中国蜂胶引发自噬从而增强其对人黑素瘤的细胞活性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活性成分筛选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LC-MS)分析 |
2.2 实验试剂与成分 |
2.3 细胞活力检测 |
3 结果 |
3.1 中国蜂胶成分分析 |
3.2 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成分筛选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松属素抗黑素瘤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活性试验 |
2.4 细胞凋亡率检测 |
2.5 TUNEL试验 |
2.6 蛋白免疫印迹 |
2.7 细胞自噬检测 |
2.8 动物实验 |
2.9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松属素诱导黑素瘤细胞凋亡 |
3.2 松属素诱导凋亡caspase级联反应与线粒体无关 |
3.3 松属素通过IRE1/Xbp1/CHOP通路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 |
3.4 松属素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黑素瘤细胞中自噬发生 |
3.5 松属素在动物模型中抑制黑素瘤的生长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柯因抑制黑素瘤转移效果研究 |
1 引言 |
2 试剂与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蛋白质印迹实验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免疫荧光染色 |
2.5 C57BL/6小鼠肺转移模型 |
2.6 FOXM1过表达实验 |
2.7 细胞划痕实验 |
2.8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9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
2.10 体外细胞失巢死亡实验 |
2.11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柯因在体内外抑制黑素瘤细胞转移 |
3.2 柯因调控黑素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和细胞基质降解 |
3.3 柯因减弱黑素瘤失巢凋亡抵抗和血管生成能力 |
3.4 柯因通过针对FOXM1调节黑素瘤细胞中β-catenin通路 |
3.5 过表达FOXM1减弱柯因对A375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 |
3.6 柯因通过干扰Pin1-FOXM1信号转导促进FOXM1降解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因修饰小鼠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PTK2 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本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PTK2在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基于质谱的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肺癌的治疗模式 |
1.2 基因检测及蛋白组学技术 |
第二章 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筛选流程及临床数据分析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1 国内外流行病学现状 |
2.1.2 肺癌的病理亚型 |
2.1.3 肺腺癌的驱动基因突变 |
2.1.4 肺腺癌的转移模式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临床诊疗数据的获取 |
2.2.2 入组及排除标准 |
2.2.3 标本科研用途知情同意及冰冻标本的获取 |
2.3 研究结果 |
2.3.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
2.3.2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和术后特征比较 |
2.3.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复发模式的比较 |
2.3.4 生存分析 |
2.3.4.1 临床特征与总生存关系 |
2.3.4.2 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质谱的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研究 |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3.1.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
3.1.2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3.1.2.1 非靶向蛋白组学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 |
3.1.2.2 靶向蛋白组学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
3.1.3 蛋白质组学在临床医学-肿瘤领域的应用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关键技术路线 |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3 蛋白提取 |
3.2.4 用胰酶对蛋白进行酶解 |
3.2.5 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分析(LC-MS) |
3.2.6 搜索数据库 |
3.2.7 质谱质控检测 |
3.3 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方法 |
3.3.1 分析使用软件 |
3.3.2 差异蛋白筛选 |
3.3.3 样品重复性检测 |
3.3.4 差异蛋白的结构域注释 |
3.3.5 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 |
3.3.6 差异蛋白GO功能注释 |
3.3.7 差异蛋白的KEGG通路富集 |
3.3.8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与核心蛋白筛选 |
3.4 研究结果 |
3.4.1 蛋白鉴定数目 |
3.4.2 样品重复性检验结果 |
3.4.3 差异表达蛋白数目 |
3.4.4 肿瘤样本对比正常组织样本差异蛋白注释结果 |
3.4.4.1 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对比 |
3.4.4.2 差异蛋白功能、通路注释结果 |
3.4.4.3 差异表达最显着的蛋白结果 |
3.4.5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差异蛋白注释结果 |
3.4.5.1 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对比 |
3.4.5.2 差异蛋白功能、通路注释结果 |
3.4.5.3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核心蛋白筛选结果 |
3.5 讨论 |
3.5.1 肿瘤样本对比正常样本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情况 |
3.5.2 肿瘤样本对比正常样本明显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 |
3.5.3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情况 |
3.5.4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和核心差异表达蛋白 |
3.6 小结 |
第四章 肺腺癌蛋白亚组分组和预后相关通路蛋白研究 |
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4.2 统计学方法 |
4.2.1 蛋白亚组分组构建流程 |
4.2.2 预后分析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蛋白组学亚组分组结果 |
4.3.2 与预后相关的蛋白筛选结果 |
4.4 讨论 |
4.4.1 蛋白亚组与预后 |
4.4.2 预后相关差异蛋白 |
4.5 小结 |
第五章 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磷酸化修饰研究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技术路线 |
5.2.2 亲和修饰富集 |
5.2.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5.2.4 搜索数据库 |
5.2.5 质谱的质控检测 |
5.2.6 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蛋白鉴定数目总览 |
5.3.2 样品重复性检验结果 |
5.3.3 表达差异修饰化位点及对应蛋白数目 |
5.3.4 肿瘤样本对比正常组织样本表达差异修饰蛋白注释结果 |
5.3.4.1 差异修饰蛋白亚细胞定位对比 |
5.3.4.2 差异修饰蛋白功能、通路注释结果 |
5.3.5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差异修饰蛋白注释结果 |
5.3.5.1 差异修饰蛋白亚细胞定位对比 |
5.3.5.2 差异修饰蛋白功能、通路注释结果 |
5.4 讨论 |
5.4.1 肿瘤样本对比正常样本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情况 |
5.4.2 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肿瘤样本差异修饰蛋白的功能注释情况 |
5.5 小结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Sec23a介导的分泌蛋白质组通过自噬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建立同源的寡灶型转移和多灶型转移肿瘤细胞模型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200c通过抑制Sec23a促进寡灶型转移向多灶型转移演进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依赖SEC23A运输的S100A8 蛋白激活自噬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其他学术交流 |
四、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细胞外基质刚度的肿瘤转移微器件研究[D]. 何玫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miR-876调控POSTN促进肝癌进展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 陈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Bit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影响胃癌进展机制初步探讨[D]. 赵馨旭.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4]早期肿瘤行为片上建模研究[D]. 李成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PLOD2表达水平与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 王珂.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液中存活的机制研究[D]. 金延玲. 兰州大学, 2021(09)
- [7]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D]. 郑宇斐. 浙江大学, 2020
- [8]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 闫欢.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质谱的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D]. 夏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Sec23a介导的分泌蛋白质组通过自噬调控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D]. 孙志卫.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