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分析

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分析

一、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向菲[1](2021)在《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0年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0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探讨大理地区恙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器官损伤的因素,为今后大理地区恙虫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恙虫病的290例住院患者。2.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指.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无器.官损伤.组和.有.器官损.伤组。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四环素组和多西环素组。3.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90例确诊患者男性109例,女性181例,男女比例1:1.7;平均发病年龄是51.9±13.7岁;发病.时间多.集.中在7~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2.平均住院前发热天数为7.1±3.9天(1~30天);畏寒238例,占82.07%;纳差232例,占80.00%;头痛192例,占66.21%;恶心或呕吐86例,占29.66%;结膜充血3例,占1.03%;皮疹3例,占1.03%;焦痂或溃疡198例,占68.28%;淋巴结肿大20例,占6.90%;肝大1例,占0.34%;脾大56例,占19.31%。3.嗜酸性粒细胞(EO)减少或消失65.17%;血小板(PLT)减少28.62%;有异型淋巴细胞48.28%;白蛋白(ALB)降低196例(67.59%);C反应蛋白(CRP)升高252例(86.90%);200例送检肥达外斐试验,阴性140例(70.00%),阳性60例(30.00%)。4.并发症肺损害102例,占35.79%;肝损害100例,占34.48%;血液系统损害83例,占28.62%;肾损害12例,占4.13%;心肌损害15例,占5.17%;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例,占1.03%。5.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比较,有器官损伤组患者年龄、PLT、CRP、ALB明显高于无器官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P=0.001,P<0.001),入院.前发.热天.数、EO.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治疗及转归多予以四环素、多西环素治疗,分别为150例(51.72%),98例(33.79%)。对比四环素组和多西环素组治疗效果(治愈、有效和无效),两组进行比较分析(χ2=0.552,P=0.7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恙虫病的分布受年龄、职业、季节的影响,表现为: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1~70岁之间;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属于“夏秋型”,7~10月发生率较高。2.常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焦痂或溃疡对诊断有重要价值,EO减少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对恙虫病有一定诊断价值。3.在疾病早期肥达外斐试验阳性率不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4.恙虫病可导致多种器官损害,年龄、PLT、CRP、ALB与器官损伤因素有关。5.四环素与多西环素治疗效果大致相同。

周洪武[2](2013)在《生脉散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伴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文中提出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该病病理变化以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为心肌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常见窦性心动过缓[1],多发生在少尿期、多尿期。笔者应用中

王增义,丁国印[3](2009)在《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等级相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79.7%发生并发症,治疗治愈346例,死亡18例(4.9%),其中因并发症死亡者16例(88.9%),分别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脑出血4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例,精神异常2例。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要高度注意并发症的出现,并及时处理,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谭彦芳,马士恒,安胜平,伍绍萍,刘健,何瑛[4](2008)在《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唐正运,叶晓光,李石好,廖云珍[5](2004)在《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对心脏的损害情况。方法对10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69.9%)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27.9%)及窦性心动过速(22.3%)最常见,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心电图改变(P分别<0.05和0.001)。10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CK、LDH及HBDH的升高者分别为43例(41.2%)、73例(70.9%)及46例(44.7%),以LDH异常最常见。轻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LDH值分别为(346.3±155.6)IU/L、(330.7±130.7)IU/L、(1114.4±872.4)IU/L及(1227.1±936.7)IU/L,经统计学处理重型及危重型的值与轻型、中型比较均有显着性或高度显者性差异。结论EHF患者并发心肌损害较普遍,而且病情愈重者,心肌损害愈严重。

夏国美[6](2020)在《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009年发现的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新发传染病。SFTS病情变化快且病死率高,因此疾病早期判断预后十分重要。SFTS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临床上与SFTS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尚不十分明确。现阶段文献报道的几个与SFTS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均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验证。本研究拟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采用多中心数据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的建立评估SFT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二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一附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中科大一附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FTS确诊病例共377例,其中以安医二附院的161例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安医一附院和中科大一附院共21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entral nervous system symptoms,以下简称CNS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出血倾向等各个脏器系统的临床特征,应用RT-PCR法测定患者SFTSV核酸,应用ELISA法检测SFTSV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一般项目。根据SFTS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的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确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分析验证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根据前述建立的预测模型将验证组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将验证组与建模组各亚组疾病转归分别比较,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根据不同亚组患者对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抗生素的治疗反应,分析这些药物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WBC、N、L、RBC、PLT、Ca2+、TBIL、ALT、AST、CK、PT-INR、AMY、SFTSV RNA等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来源均衡。(2)建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FTS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RBC、Hb、PLT、Ca、Glu、e GFR、ALT、AST、LDH、PT-INR、DD二聚体、AMY、HPL、SFTSV特异性Ig M抗体、SFTSV RNA、并发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CNS症状或者尿蛋白之间具有统计学差(P<0.05,OR值分别为1.054,0.425,0.973,0.963,0.023,1.122,0.979,1.003,1.001,1.001,74.745,1.094,1.001,1.000,0.343,2.028,4.655,8.205,6.042,168.000,5.261);CNS症状与患者死亡结局具有强相关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SFTSV RNA、消化道出血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公式:联合指标积分=年龄+10*SFTSV RNA(lg)+30*消化道出血,最佳截点值为118分,联合指标积分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677,联合指标积分118分以上为阳性,以下为阴性。(3)结合CNS症状和联合指标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积分和CNS症状同时阳性组(双阳性组)患者死亡率为79.3%,联合指标积分或CNS症状阳性组(单阳性组)死亡率为6.8%,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同时阴性组(双阴性组)死亡率为0。(4)验证组联合指标积分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82,验证组的双阳性、单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4.8%、25%、2.19%。验证组与建模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两组间疾病转归分别比较,P值分别为0.569、0.020、0.423。(5)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汇总后整体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SFT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两组间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57和0.127)。亚组分析显示,单阳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与抗生素治疗后死亡风险均降低(P值分别为0.006和0.000),且无论是否继发感染或粒细胞缺乏表现,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和0.003),而在双阳性组和双阴性组,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在各亚组患者中,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1)基于患者的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所建立的新型SFTS预后预测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结果一致,提示该模型高效稳定,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2)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仅可影响单阳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不能影响双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提示该模型稳定可靠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宋丹[7](2019)在《西安市儿童医院2014年—2017年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分别分析门诊及住院患儿流行性感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使它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减少流感的危害。研究方法:收集2014-201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流行性感冒门诊病例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进一步对201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一病区确诊的80例流行性感冒病例数据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1)2-5岁患儿是西安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高发人群;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2)2014-2017年分离到流感病毒阳性毒株数分别为94株、32株、190株和132株,毒株类型以甲型流感病毒(H3N2)为主,乙型流感病毒也可交替出现。1月-3月、11月-12月为西安地区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月份。流行性感冒好发于冬春季节,冬春季的流感病毒类型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乙型流感病毒多见,秋冬季以甲型流感病毒(H3N2)多见;(3)201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8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平均年龄为1.5±2.0岁。20例(25.0%)有基础疾病史。在临床表现上,几乎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和咳嗽,31例伴喘息(38.8%),2例患儿扁桃体可见黄白色渗出物(2.5%)。14例(17.5%)白细胞计数>10×109/L,5例(6.3%)中性粒细胞比例>70%。18例(22.5%)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42例(52.5%)伴有肺炎。流行性感冒确诊的平均时间为6.0±4.1天,确诊后均接受奥司他韦治疗,平均给药时间为6.1天,其中44例(55.0%)1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结论:2-5岁患儿是西安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高发人群,甲型流感病毒(H3N2)为主要型别;儿童流感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可出现多脏器损伤,应提高对流感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张俊丽[8](2018)在《珠海市2007-2016年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珠海市2007-2016年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本地区该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珠海市2007-2016年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征。所有收集的病例均经珠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行HFRS-IgM抗体检测阳性确诊。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集136例HFRS患者,其中38例有明确鼠类接触史,其余患者接触史不详,疫情以斗门区多见,发病高峰为春冬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060岁,男性患病居多,男女比例为3.5:1,职业中以工人、农民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0.88%、16.91%。2、临床特征:本地区HFRS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136例(100%)、纳差94例(69.1%)、乏力90例(66.2%)、恶心75例(55.1%)、呕吐56例(41.2%)、头痛61例(44.9%)、腰痛60例(44.1%)为主,伴四肢关节痛45例(33.1%)、颜面部潮红37例(27.2%)、颈红40例(29.4%)、上胸部潮红31例(22.8%)、腹泻40例(29.4%)、眼眶痛11例(8.1%),其中有“三红”症状(颜面部潮红、颈部、上胸部潮红)21例(15.4%),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症状6例(6.6%);体格检查:体温:低热(37.338℃)5例(3.7%)、中热(38.139℃)54例(39.7%)、高热(39.140℃)56例(41.2%)、超高热(大于41℃)0例(0%),咽红71例(52.2%),软腭、腋下、背部、胸部及腹部可见出血点46例(33.8%),腹部压痛、反跳痛99例(72.8%),肾区叩痛33例(24.3%),肝脾肿大8例(5.9%)。3、实验室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1)136例患者全部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升高有71例,占52.2%,最高值为:32.1×109/L,血小板降低有119例,占87.5%,最低值为:1×109/L。(2)肾功能:136例患者全部行血尿素氮及肌酐检查,其中血尿素氮(BUN)升高者有75例,占57.3%,血肌酐(Cr)升高者有88例,占65.2%(3)136例患者中除外7例未行肝功检查及5例脂肪肝、肝炎患者,谷氨酸丙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有112例,占90.32%,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的有114例,占91.94%,总胆红素(TBIL)升高有33例,占26.61%,ALB降低的有122例,占98.4%(4)凝血功能:136例患者中有111例行凝血功能检查,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者有40例,占36.0%,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者有62例,占56.4%(5)大便常规检测:136例患者全部行大便常规检测,其中大便隐血实验阳性的(±++)有40例,占29.4%(6)尿常规检查:136例患者全部行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阳性者有83例,其中6例(±),占7.2%,16例(+1),占19.3%,27例(2+),占32.5%,26例(3+),占31.3%,8例(4+),占9.6%(7)胸部CT检查136例HFRS患者中有30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提示肺部存在炎性渗出的有18例,占60.0%(8)心电图检查:136例患者中有80例行心电图检查,其中窦性心律60例,占75%,窦性心动过缓15例,占18.8%,I度、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总占2.5%,心房颤动2例,占2.5%,频发室性早搏1例,占1.3%(9)腹部超声:136例患者中102例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脾大4例,占3.9%,腹腔积液7例,占6.9%,肾实质回声增强9例,占8.8%,急性肾炎征象2例,占2.0%,双肾增大2例,占2.0%。结论:(1)2007-2016年珠海市136例HFRS患者发病高峰为春冬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060岁,男性患病明显大于女性。(2)2007-2016年珠海市136例HFRS患者临床症状轻且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发热伴血小板下降时需警惕HFRS,并及时行出血热抗体检测;本研究中未见重型HFRS,愈后良好。

王晓妮[9](201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及特征,阐明胸部CT表现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60例经HFRS-IgM阳性确诊的HFRS患者(轻型5例、中型20例、重型28例、危重型7例),并行胸部螺旋CT扫描。其中合并胸腔积液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41例,其他疾病(肝硬化腹水,胸膜炎,肺炎等)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共40例)。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经CT检查其中有胸腔积液41例(68%),肺部炎症者22例(36%),肺水肿12例(20%),心包积液17例(28%),胸腔积液合并下肺局部膨胀不全31例(51%),肺部炎症并胸腔积液者17例(29%),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5例(8%),心包积液合并肺水肿者8例(13%),胸部CT检查正常8例(13%)。与肝硬化腹水、胸膜炎和肺炎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胸部CT扫描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更易并发下肺不张(P<0.05),同时发现,有胸腔积液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更易合并心包积液、肺水肿和肺部炎症(P<0.05-0.01)。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以胸腔积液合并下肺膨胀不全发生率为高,胸部CT检查可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二、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前言
    1.1 恙虫病简介
    1.2 恙虫病的流行现状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流程
        2.2.2 分级与分组
        2.2.3 研究因素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3.1.1 性别分布
        3.1.2 年龄分布
        3.1.3 发病地区分布
        3.1.4 职业分布
        3.1.5 民族分布
        3.1.6 发病季节
    3.2 临床特征
        3.2.1 住院前发热天数
        3.2.2 住院期间发热情况
        3.2.3 临床表现及比例
        3.2.4 皮疹
        3.2.5 焦痂或溃疡
        3.2.6 淋巴结肿大
        3.2.7 肝脾肿大
    3.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3.3.1 血常规指标
        3.3.2 尿常规
        3.3.3 生化指标
        3.3.4 心肌酶学
        3.3.5 心电图
        3.3.6 凝血功能
        3.3.7 肥达外斐试验检测结果
        3.3.8 恙虫病抗体及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3.3.9 胸部CT或X片
        3.3.10 腹部彩超
    3.4 并发症
    3.5 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3.6 误诊
    3.7 治疗与转归
4.讨论
    4.1 流行病学特征
    4.2 临床特征
    4.3 实验室检查特征
        4.3.1 血常规
        4.3.2 肥达外斐试验
        4.3.3 肝肾功能、尿常规、凝血功能
        4.3.4 心肌酶谱、心电图
        4.3.5 胸部CT或X线
        4.3.6 恙虫病抗体与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4.4 误诊原因分析
    4.5 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4.6 治疗与转归
    4.7 预防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综述 恙虫病的临床特征
    1.恙虫病的发病机制
    2.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1.1 发热
        1.2 焦痂或溃疡
        1.3 皮疹
        1.4 淋巴结肿大
        1.5 肝脾肿大
        1.6 其他
    3.恙虫病引起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2.1 呼吸系统
        2.2 心血管系统
        2.3 消化系统
        2.4 泌尿系统
        2.5 神经系统
        2.6 血液系统
        2.7 怀孕相关并发症
        2.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实验室检查
    5.误诊
    6.治疗
    7.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脉散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伴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2]
    3.2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后24h心搏次数比较
    3.4 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
4 讨论

(4)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并发症
    2.2 心肌损害
    2.3 心电图异常情况
    2.4 肝脏损害
    2.5 治疗与转归
3 讨 论
    3.1 心律失常
    3.2 肝脏损害
    3.3 呼吸困难
    3.4 出血
    3.5 免疫作用
    3.6 肾损害
    3.7 神经损害
    3.8 肺水肿
    3.9 肺感染

(6)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验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评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前言
    1.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预警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西安市儿童医院2014年—2017年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2.文献回顾
3.研究内容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病原学检测方法
        3.1.4 统计学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2014年-2017年西安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
        3.2.2 2017年80例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3.3 讨论
        3.3.1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3.3.2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分析
        3.3.3 流行性感冒的药物治疗
4.结论
5.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珠海市2007-2016年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6-1995)
附录二: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278-2008)
附录三:调查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9)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HFRS的临床征象
    2.2 HFRS患者胸腔积液的CT征象
    2.3 HFRS患者肺部炎症的CT征象
    2.4 HFRS患者心包积液的CT征象
    2.5 HFRS患者肺水肿的CT征象
    2.6 HFRS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D]. 赵向菲. 大理大学, 2021(09)
  • [2]生脉散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伴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J]. 周洪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2)
  • [3]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临床分析[J]. 王增义,丁国印. 中国实用医刊, 2009(22)
  • [4]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临床分析[J]. 谭彦芳,马士恒,安胜平,伍绍萍,刘健,何瑛. 临床荟萃, 2008(24)
  • [5]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析[J]. 唐正运,叶晓光,李石好,廖云珍. 热带医学杂志, 2004(06)
  • [6]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D]. 夏国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西安市儿童医院2014年—2017年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分析[D]. 宋丹. 西安医学院, 2019(11)
  • [8]珠海市2007-2016年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分析[D]. 张俊丽. 遵义医学院, 2018(11)
  • [9]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D]. 王晓妮. 青岛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