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马克和,吕江[1](2021)在《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开征遗产税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当前在国际税收竞争、全球减税浪潮和我国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探讨遗产税,其气氛虽显得不太友好,但鉴于我国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日渐拉大的社会现实,开征遗产税应考虑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税制要素不够明确、隐性合法遗产(资产)不易显性、征税技术存在障碍、征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和国民尚存抵触等系列难题。未来应从完善遗产税税制要素、隐性合法遗产(资产)显性化、提升征税技术水平、提高征税效应和增强全民纳税意识等方面入手,逐步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打好基础。
胡康成[2](2021)在《论英国的遗产税法》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民法典的出台,关于遗产税法的讨论也愈发激烈。在许多西方国家,遗产税法的征收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但在近些年,遗产税法在世界各国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国家甚至已经废除了遗产税。而英国,作为一个征收了几百年遗产税的国家,在这方面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但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遗产税法在英国同样饱受争议,近年来,同样也出现了不少要废除的声音。在这个时候,中国国内又一次开始了针对立法征收遗产税的讨论。在笔者看来,从近代遗产税的征收来看,遗产税法的诞生是基于法国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革命”的思想,其初衷是为了在分配富人财产,促进社会公平。应该说,遗产税法代表的是穷人和广大中产阶级的利益。从表面上看,英国的遗产税法采用差额税率,税率也不算高,而且在英国有着几百年的征收历史,征收的困难也不大,似乎很完美。然而,在实践中,遗产税法遇到的问题远比想象的大得多,它不仅让富人背负上了高额的税负,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了中产阶级。而且,英国遗产税法留下的漏洞较多,让英国富人有很多办法避税,此外,广大群众内心,应该说本质上就是不愿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拱手让出,更何况要交出的是很大一笔钱。但在笔者看来,对英国而言面对这些问题,比起废除遗产税法,针对问题进行调整或许是更好的解决措施。毕竟,英国的王室成员还在,超级富豪也多,对这一批人可以相对地多征税,对国家而言也是一笔收入。但就我国而言,我国在遗产税法方面的经验几乎是零,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部发展差异较大,在我国征收遗产税,成本和难度必然比那些西方国家要大许多,再加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西方更重,因此,在我国征收遗产税必然会有更多阻力。此外,中国是税收大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尚未遇到重大困难,因此目前还没必要征收遗产税来增加税收。此外,缓解贫富差距,设立遗产税法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重点好是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而一国的法律,只有符合实际,利国利民,才能称得上是“良法”。本文先从遗产税法从古代的起源说起,接着谈到近现代英国的遗产税法,并分析其利弊,并由此及彼,谈论到中国,针对很多中国学者提出的要征收遗产税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谈谈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四章,前三章主要讲的是英国,其中,第一章主要讲遗产税在古代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传入英国;第二章主要是英国遗产税法的现状;第三章主要是英国遗产税法的利弊分析以及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进建议;第四章由此及彼,放眼中国,讨论了遗产税法在中国的可使用性以及英国遗产税法对中国的立法启示。内容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张雪琴[3](2021)在《宪法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其保障兼具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对公民个人来说,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被认为是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生命延续、人格完善的关键作用;对社会来说,私有财产权保障同样对增加社会财富,减少贫困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任何权利的保障都不是绝对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作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在保障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地限制。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可观,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要”的社会内涵扩大了,不仅仅满足于解决人的温饱问题,更上升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民需求”的社会层次提高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税收无疑是社会贫富差距的调节器,遗产税的征收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限制,很多发达国家征收任务较重的遗产税,以缩小贫富差距,确保自由竞争的社会秩序稳定。遗产税能够调节代际间贫富差距,有效的解决了因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先,本文从遗产税的基本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遗产税制度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产税的涵义、课税依据以及遗产税的社会功能,引出主题。其次,论证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合宪性。阐述了遗产税开征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宪法规范和宪法学理论论证遗产税开征的合宪性。一方面,宪法理论上宪法学者们不断探索研究私有财产权限制的正当性理论;另一方面,在宪法立法及实践中,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同限制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公共利益的保障是促进私有财产权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权,根据我国宪法权利义务相对应的原则,遗产税缴纳是公民的社会义务,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后,探索遗产税在我国至今尚未开征的原因以及困难,提出破解我国遗产税开征困难的路径。从美国遗产税开征中借鉴经验,剖析我国建国以来遗产税尚未开征的制度以及社会原因,为我国遗产税开征提供指导思路。本文以基本权利限制的宪法原理为依据,以遗产税对公民财产权限制为具体分析对象,结合遗产税征收的域外经验,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供宪法上的依据,并且通过研究美国遗产税开征的利弊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供了实践上的经验。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从宪法角度利用遗产税调节社会财富促进再分配的价值展开探讨,创新之处是在宪法视角下研究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正当性,从宪法、法律研究理论和实践中为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正当性提供依据支撑。
陈光[4](2019)在《遗产税立法在我国的困境与制度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遗产税的基本理论视域为切入点,比较分析开征遗产税的国家的不同制度,以期进一步加强对遗产税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从而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国民收入与分配现状,研究我国遗产税制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征收遗产税的困境,从而对我国遗产税制进行设计,并提出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议。首先阐明遗产税的定义,即对财产所有者离世后的遗留财产进行征收的税。就其性质而言,遗产税应该是财产税、直接税。介绍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和总分遗产税制三种遗产税的课征模式。其次通过对三种课税模式的代表国家美国、日本、意大利的介绍,探讨三个国家的哪些具体理念和制度值得我国借鉴,从征税范围、征税模式的选择、税率类型和档次三方面提出构想。再次,介绍我国遗产税制度的百年发展史,并对遗产税课税的法理基础加以论述,对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文化困境、规避问题、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不完善及评估机制缺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单独制定遗产税法,确定采用总遗产税制,并对课税的要素进行设计,为提高遗产税征收的操作性,提出完善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评估制度以及防避逃税的相关配套制度。
石雨杭[5](2019)在《我国遗产税征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产税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演变至今,其宏观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财政收入的功能日渐衰退。正因遗产税在防止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层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其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所采用,以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缓解社会矛盾。当前,我国正面临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在现行税制不能较好地缓解此问题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完善税制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平衡社会分配的角度来讲,遗产税都是恰当的选择之一。鉴于我国自建国以来并未开征过遗产税,遗产税征收经验缺乏,而英、美、德、日等国开征遗产税的历史较为悠久,制度较为成熟,经验丰富,我国可在参考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的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遗产税征收制度。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全文除引言外共计4万5千余字。第一部分,遗产税制基本原理。本部分主要从遗产课税的基础、遗产课税的基本价值导向、遗产税的制度逻辑以及遗产税性质的厘定等四个方面来加以阐述,以期通过分析遗产税的课税依据、价值导向、制度逻辑等,揭示开征遗产税以促进社会公平分配,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的目标和功能,为我国遗产税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我国立法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效应分析。本部分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制度完善、财政增收、国家利益等角度出发,结合遗产税的课征依据、目标以及遗产税开征的效应分析,对在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论证。第三部分,域外现代遗产税制度之比较法考察及评析。本部分从域外现代遗产税的发展概况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的遗产税制度两个层面切入,从整体和部分两个角度对域外现代遗产税征收制度加以剖析,总结遗产税征收制度的实践效果,以期为我国遗产税征收制度的构建提供可供借鉴、参考的经验和启示。第四部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法律制度选择。本部分从税制原则、税制模式、课税对象、纳税义务人、税率、免征额、扣除、抵免项目等层面进行讨论,结合前文的理论阐述和分析,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提出我国遗产税征收的法律制度选择。
袁雅[6](2018)在《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税制设计》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个人财富积累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贫富分化问题。贫富差距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达到一定程度,无论其成因如何,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遗产继承促使社会财富更加集中,贫富分化更加明显。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势在必行。遗产税通常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征收的税收或对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征收的税收,它除了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以外,还具有调节社会资产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税制的功能。而且从税收角度来说,遗产税是对收入和财产课税的最直接的调控手段之一。本文以近年来我国学者最为关注的遗产税的开征问题为研究背景,在国内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遗产税的基本税制设计问题。首先介绍分析遗产税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发展历史,以课税能力说、均富说、社会福利说这三种学说为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并阐述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应当适时开征遗产税。其次,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法、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遗产税进行了基本的税制设计,主要包括税制模式的选择,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免征额及扣除项目的确定。最后,对我国开征遗产税之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侯雅楠[7](2018)在《我国征收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制度设计》文中提出开征遗产税不仅是调节财富再分配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路径,也是现阶段深化税制结构改革和在宏观经济领域统筹维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财富分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居民从无财产到财产的高速积累并显着分化的过程,而再分配调节措施的长期缺位使得我国再分配目标不能很好的得以实现。因而在现阶段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和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税收工具来调节财富再分配、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保持经济“稳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予以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提高直接税比重与推动现代税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鉴于此,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出发,对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既有的关于遗产税相关问题的文献大多集中于遗产税征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遗产税税制设计方面的定性研究。本文在梳理以往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1)遗产税的理论依据阐述较为模糊;(2)遗产税社会效应定量分析不足,基于宏观层面和全局视角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较为欠缺;(3)缺乏基于定量分析结果与立足于我国国情的较为系统的遗产税制度设计框架的论析。在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展开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基于财富再分配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探析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理论依据;(2)从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全局视角出发,在动态一般均衡(DGE)的框架下模拟预测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模拟预测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基本逻辑,梳理我国遗产税制度的发展脉络,阐析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与时机选择;(4)依据本文的定量分析结果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契合我国遗产税功能定位的制度框架设计的构想。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可归结如下:第1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评析,全面把握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方向,论析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阐释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遗产税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遗产税的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阐述遗产税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探析遗产税的学说渊源,系统阐析与遗产税研究相关的财富再分配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为遗产税的开征确立充分的理论依据。第3章在不同的代际财产转移动机下研究遗产税的储蓄效应。阐析遗产税对居民储蓄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五种不同代际财产转移动机下的遗产税储蓄效应的理论模型,对遗产税的储蓄效应、遗产税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行分析,探析我国国情视阈下居民储蓄过高的内在动因,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脉络的代际财产转移动机,包括利他动机、偶然动机和饱和动机,为构建异质性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框架下遗赠动机的变量选择提供依据。第4章在异质性动态一般均衡(DGE)框架下分析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构建涉及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60期世代交叠(OLG)模型,模型变量包括三种遗赠动机、随机生存概率、异质性劳动生产率、随机就业机会,并引入消费税、企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本收益税和遗产税。模型设定政府向极富裕人群征收遗产税,并将遗产税收入作为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部分,用于补贴离退休经费支出和失业救济经费支出,以此调节居民财富分配差距。模型运用我国现实经济数据进行参数校准,模拟不同遗赠动机对财富再分配的影响,并通过遗产税税率的调整模拟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并预测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遗产税税率。研究结果显示:遗产继承扩大了我国居民的财富分配差距,开征遗产税可以调节财富再分配和改善社会福利状况。在设定政府预算平衡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变动的假设条件下,遗产税税率达到50%时财产基尼系数达到最低值,对财富不平等的抑制作用最强,并且随着遗产税税率的提高,社会福利不断增加,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第5章构建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框架。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遗产税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一个两时期的“消费一储蓄”决策模型,对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一是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采用我国1978-2017年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的估计方法对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进行估计,并验证第4章遗产税的社会福利效应的预测结果;二是对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模拟预测,并对我国开征遗产税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开征遗产税可以促进居民当期和长期的消费并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当遗产税税率达到50%时可以使得经济增长处于较好的态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第6章分析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基本逻辑。我国征收遗产税应遵循四位一体的基本逻辑,其中全面梳理遗产税制度的发展脉络是研究的逻辑起点,系统考察现阶段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阐释现阶段征收遗产税的可行性及深入探析现阶段开征遗产税的制约因素与时机选择是研究的逻辑主线与内容。主要梳理我国征收遗产税及其动议的历程,分别从公平社会财富分配、推动税制结构改革和助推慈善事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基于我国现有的税源基础、法律基础和征管能力三个要件研究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可行性,并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影响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制约因素,解析遗产税与减税、遗产税与抑制投资、遗产税与国际税改环境的相互权衡关系,并探析遗产税的开征时机,为制定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遗产税制度设计框架提供现实依据。第7章研究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制度设计框架。在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口趋于老龄化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结合本文对遗产税财富再分配效应、社会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机制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构建我国征收遗产税关联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确定遗产税税制模式适应选项,并对我国遗产税的税制要素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合理确定纳税人、课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率、免征额、扣除项目、抵免规定、征收管理和纳税申报流程。其中,根据本文的模拟预测结果,设计适宜我国国情的遗产税最高边际税率和税率累进级次;在遗产税免征额的选择上,参考遗产税征收面的测算结果、我国人均GDP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标准,从近期和远期两个时间节点对我国遗产税的免征额进行测算,并对遗产税的立法权归属和遗产税收入划分进行了探析。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财富再分配理论、公平正义理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对遗产税的理论依据进行阐析,拓展了遗产税研究的理论外延。二是基于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趋于老龄化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时代背景,从宏观层面构建了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社会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三是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具有全局视角的异质性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出发,通过收集整合我国现实经济数据,运用大型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我国社会财富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观测,模拟预测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并预测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遗产税税率。四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制约因素,解析遗产税与减税、遗产税与抑制投资、遗产税与国际税改环境的相互权衡关系,并测算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时机。基于本文定量分析结果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遗产税的制度设计框架,并通过测算提出我国遗产税的征税范围和免征额的确定思路。
陈雪莲[8](2018)在《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瓶颈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和拥有的财产差距逐步扩大,贫富悬殊现象愈演愈烈,开征遗产税是对这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进行纠正的最好方法。然而,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开征遗产税仍有许多疑难问题未解决,开征时机尚未成熟。文章从反对者的观点出发,对开征遗产税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对策。
李伟[9](2018)在《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开征遗产税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国遗产税被再提上立法议程,许多人为此争论不已,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具体到我国,涉及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征税以及开征后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如何制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经济学界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进行综述如下。
刘辉[10](2018)在《法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遗产税作为死亡与税收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财产所有人的遗产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财产税。遗产税作为一种“富人税”,不仅具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功能,还具有防止社会财富过度集中、均衡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调控功能。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在我国,是否开征遗产税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与此同时,分配制度所引发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现行税制在调节贫富差距问题上的作用有所不足,开征遗产税是我国可选择的有效方式。本文意在对遗产税自身的正当性进行证成的基础上,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影响遗产税开征的社会因素,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本土分析,并对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要素的设计和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首先,文章从遗产税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契约主义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关于遗产税的法理学争议进行了评析,并基于契约主义理论的立场,通过对遗产税增加财政收入价值的经济德性、彰显公平正义价值的政治德性以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的社会德性之探讨,认为遗产税是一种具有正当性的税种。其次,在遗产税正当性的理论基础之上,文章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对遗产税进行了解读,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新的视角。一项制度是否能够良性运转,要将其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影响遗产税开征的因素来看,遗产税的开征受到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政治环境稳定,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税源基础,以及伴随着近些年来公民的纳税意识逐步提高,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社会条件已基本具备;遗产税的开征还会带来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弥补我国现有税制的不足、引导社会慈善捐赠、疏导社会情绪等一系列的社会功能。最后,遗产税制度想要在我国的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并得到民众的认可,还与其制度本身的因素和配套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在我国具备开征遗产税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之上,本文的后半部分对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税制度模式和税制要素、以及遗产税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税法律制度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遗产税的法理学属性作为理论基础,对遗产税的正当性进行证成,综合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遗产税的政治德性、经济德性和社会德性。在此基础上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对遗产税进行再解读,综合分析遗产税开征的社会条件、我国具备的社会环境以及遗产税开征的社会功能,为探寻遗产税扎根于我国的社会土壤提供新的思路。
二、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关于是否开征遗产税的理论争议 |
(一)赞成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学者及观点 |
(二)反对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学者及观点 |
二、现阶段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困境 |
(一)遗产税税制要素不够明确 |
(二)隐性合法遗产(资产)不易显性 |
(三)遗产税征税存在技术障碍 |
(四)遗产税征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
(五)国民对遗产税开征尚存抵触 |
三、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破解之策 |
(一)关于遗产税税制要素 |
1. 明确遗产税的纳税人。 |
2. 确定遗产税的课税对象及遗产价值的评估。 |
3. 设定遗产税的计税依据及免征额。 |
4. 确定遗产税的税率。 |
(二)关于隐性合法遗产(资产)显性化 |
(三)关于遗产税征税技术水平 |
(四)增强全民纳税意识 |
(2)论英国的遗产税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遗产税法概述 |
第一节 遗产税法的诞生 |
第二节 近代遗产税法的发展 |
第三节 英国遗产税法在近代的演变 |
第四节 关于征收遗产税的几种学说 |
第二章 英国的遗产税法 |
第一节 适用主体和税率 |
第二节 其他方面的规定 |
第三章 遗产税法在英国的争议 |
第一节 遗产税对英国富人的冲击 |
第二节 英国人的避税手段 |
第四章 英国遗产税法的功与过 |
第一节 遗产税法的存在意义 |
第二节 遗产税法在实践中的问题 |
第三节 英国遗产税法的本质 |
第四节 英国遗产税法的可改进之处 |
第五章 英国遗产税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继承相关法律的发展和现状 |
第二节 中国税法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对遗产税的思考 |
第四节 中国设立遗产税法的利弊分析 |
第五节 英国遗产税法对中国立法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宪法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遗产税的基本理论及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遗产税制度的基本原理 |
一、遗产税的涵义及性质界定 |
二、遗产税课税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遗产税的产生与发展 |
一、近代以来遗产税的产生背景 |
二、遗产税在我国存废历程及争议 |
第三章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合宪性论证 |
第一节 征收遗产税与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对立统一关系 |
一、宪法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
二、遗产税是对私有财产权的特殊限制 |
第二节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合宪性判断 |
一、宪法法律规范为遗产税开征提供法律保留 |
二、宪法私有财产权限制理论为遗产税提供合宪性依据 |
三、遗产税的宪法法理 |
第四章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必要性与阻却因素 |
第一节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必要性 |
一、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 |
二、遗产税的社会功能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遗产税开征的阻却因素 |
一、制度原因 |
二、社会文化原因 |
第五章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破解路径 |
第一节 遗产税征收的域外制度经验 |
一、发达国家遗产税开征的历史 |
二、国外遗产征收的制度借鉴 |
第二节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制度完善与配套措施 |
一、制定并完善遗产税和赠与税法律法规 |
二、提高税收征管部门的征管水平和资产评估能力 |
三、转变公民传统纳税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外文文献类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遗产税立法在我国的困境与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遗产税制度概述 |
2.1 遗产税的定义 |
2.1.1 遗产税的概念 |
2.1.2 遗产税的性质 |
2.1.3 遗产税征收的特征 |
2.2 遗产税的课征模式 |
2.2.1 总遗产税模式 |
2.2.2 分遗产税模式 |
2.2.3 总分遗产税模式(混合遗产税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遗产税法律制度比较与借鉴 |
3.1 总遗产税制——以美国为例 |
3.1.1 美国遗产税制概述 |
3.1.2 美国遗产税制的特征 |
3.2 分遗产税制——以日本为例 |
3.2.1 日本遗产税制概述 |
3.2.2 日本遗产税制的特征 |
3.3 总分遗产税制——以意大利为例 |
3.3.1 意大利遗产税制概述 |
3.3.2 意大利遗产税制的特征 |
3.4 境外遗产税制度的借鉴及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遗产税制度构建的法理渊源及困境 |
4.1 我国遗产税制度的发展 |
4.1.1 民国时期的遗产税 |
4.1.2 新中国的遗产税 |
4.2 我国遗产税制度构建的法理渊源 |
4.2.1 国家共同继承说 |
4.2.2 溯往课税说 |
4.2.3 均富说 |
4.2.4 纳税能力说 |
4.2.5 社会公益说 |
4.2.6 财产归还社会说 |
4.3 我国遗产税制度构建的困境分析 |
4.3.1 文化困境 |
4.3.2 遗产税的规避问题 |
4.3.3 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不完善 |
4.3.4 个人财产评估机制缺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遗产税的制度构建 |
5.1 立法形式的选择 |
5.1.1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法》 |
5.1.2 遗产税的立法宗旨 |
5.2 课税要素的设计 |
5.2.1 税制模式的选择 |
5.2.2 纳税主体 |
5.2.3 课税对象 |
5.2.4 免征额与税率 |
5.2.5 税收优惠及减免 |
5.2.6 赠与税 |
5.3 配套制度的完善 |
5.3.1 构建公民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 |
5.3.2 建立健全个人财产评估制度 |
5.3.3 防止避逃税的征收和管理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遗产税征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遗产税制基本原理 |
(一)遗产课税的基础 |
(二)遗产课税的基本价值导向 |
(三)遗产税的制度逻辑 |
(四)遗产税性质的厘定 |
二、我国立法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效应分析 |
(一)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分析 |
(二)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
(三)遗产税开征的效应分析 |
三、域外现代遗产税制度之比较法考察及评析 |
(一)现代遗产税制度域外发展概况 |
(二)现代遗产税制度的域外考察 |
(三)英美法系、大陆法系部分国家遗产税制比较法评析 |
四、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法律制度选择 |
(一)我国遗产税制度基本要素的选择 |
(二)遗产税的央地归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税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遗产税概述 |
2.1 遗产税的概念与相关理论依据 |
2.1.1 遗产税的概念 |
2.1.2 遗产税相关理论依据 |
2.2 遗产税的发展历史 |
2.2.1 国外遗产税的发展历史 |
2.2.2 国内遗产税的发展历史 |
2.3 遗产税与相关税的关系 |
2.3.1 遗产税与继承税 |
2.3.2 遗产税与赠与税 |
3 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1 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分析 |
3.1.1 贫富差距是开征遗产税的直接原因 |
3.1.2 拥有充足的税源是遗产税开征的间接原因 |
3.1.3 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地方税制体系是开征遗产税的重要动因 |
3.2 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开征遗产税可能带来的好处 |
3.2.2 开征遗产税可能带来的弊端 |
3.2.3 开征遗产税的利弊对比 |
3.3 小结 |
4 我国遗产税的基本税制设计 |
4.1 税制模式的选择 |
4.1.1 税制模式的分类与比较分析 |
4.1.2 我国遗产税的模式选择 |
4.2 纳税人的确定 |
4.2.1 设计纳税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4.2.2 各国及地区之间遗产税纳税人的界定 |
4.2.3 对我国设计纳税人的启示 |
4.2.4 我国纳税人的界定 |
4.3 课税对象 |
4.3.1 课税对象的概念 |
4.3.2 各国及地区之间课税对象的比较分析 |
4.3.3 对我国设计课税对象的启示 |
4.3.4 我国课税对象的探讨 |
4.4 税率 |
4.4.1 税率的概念 |
4.4.2 各国及地区之间税率的比较分析 |
4.4.3 我国税率设计的探讨 |
4.5 免征额及扣除项目的确定 |
4.5.1 免征额及征税面的确定 |
4.5.2 扣除项目的规定 |
4.6 小结 |
5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配套措施 |
5.1 加强立法并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
5.2 建立专门的财产评估机构 |
5.3 完善个人资产申报登记制度并推行真正的实名制 |
5.4 将基尼系数纳入政府考核机制 |
5.5 规范遗产税用途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征收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析 |
1.2.1 遗产税的理论渊源与功能定位 |
1.2.2 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1.2.3 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 |
1.2.4 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 |
1.2.5 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6 遗产税的制度设计 |
1.2.7 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遗产税一般性界定 |
2.1.1 相关概念内涵 |
2.1.2 遗产税的性质 |
2.1.3 遗产税的功能定位 |
2.2 遗产税的理论依据 |
2.2.1 遗产税的学说渊源 |
2.2.2 财富再分配理论 |
2.2.3 公平正义理论 |
2.2.4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2.2.5 可行能力理论 |
3 不同代际财产转移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1 遗产税与储蓄 |
3.1.1 遗产税与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关系机理 |
3.1.2 代际财产转移动机对遗产税储蓄效应的作用机理 |
3.2 基于不同代际财产转移动机的理论模型 |
3.2.1 利他主义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2.2 自我中心主义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2.3 策略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2.4 偶然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2.5 饱和动机下遗产税的储蓄效应 |
3.3 我国国情视阈下的代际财产转移动机分析 |
3.3.1 我国居民储蓄过高的内在动因 |
3.3.2 适合我国国情的代际财产转移动机选择 |
4 遗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 |
4.1 遗产税、财富再分配与社会福利 |
4.1.1 遗产税与财富再分配的内在机理 |
4.1.2 遗产税对社会福利的作用机理 |
4.2 异质性DGE模型的构建 |
4.2.1 理论模型框架 |
4.2.2 稳态均衡 |
4.3 个体异质性与参数校准 |
4.3.1 随机生存概率 |
4.3.2 异质性劳动生产率 |
4.3.3 随机就业机会 |
4.3.4 参数校准 |
4.4 模拟预测结果 |
4.4.1 财富一年龄剖面图 |
4.4.2 财产均衡状态模拟结果分析 |
4.5 遗产税财富再分配效应模拟分析 |
4.5.1 模型求解 |
4.5.2 模拟结果分析 |
4.6 遗产税社会福利效应模拟分析 |
4.6.1 社会福利水平指标的确定 |
4.6.2 引入福利效应的模型构建 |
4.6.3 模拟结果分析 |
5 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 遗产税与经济增长 |
5.1.1 遗产税与消费的内在机理 |
5.1.2 遗产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2.1 含有遗产税的一期消费模型 |
5.2.2 两时期消费一储蓄决策模型 |
5.3 遗产税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5.3.1 核心变量选取 |
5.3.2 实证模型设定 |
5.3.3 数据来源和基本统计分析 |
5.3.4 回归结果分析 |
5.3.5 遗产税消费需求效应的模拟结果分析 |
5.3.6 遗产税经济增长效应的模拟结果分析 |
6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基本逻辑 |
6.1 我国征收遗产税及其动议的历程 |
6.1.1 征收遗产税:国民政府时期 |
6.1.2 开征遗产税动议:1990-2014年 |
6.2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 |
6.2.1 推动税制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 |
6.2.2 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的必然诉求 |
6.2.3 助推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
6.3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可行性 |
6.3.1 财产规模与集聚:税源基础 |
6.3.2 相关法律体系:正当性依据 |
6.3.3 征管能力与监管:技术支撑 |
6.4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制约因素与时机选择 |
6.4.1 征收遗产税与减税的权衡 |
6.4.2 征收遗产税与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权衡 |
6.4.3 征收遗产税与国际税改环境的权衡 |
6.4.4 开征遗产税的时机选择 |
7 我国遗产税的制度设计 |
7.1 关联因素分析框架 |
7.1.1 遗产税征收的关联因素 |
7.1.2 税制要素设计与关联因素需求 |
7.2 税制模式选择 |
7.2.1 遗产税税制模式特点 |
7.2.2 赠与税税制模式类型 |
7.3 税制要素设计 |
7.3.1 纳税人的界定 |
7.3.2 课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的确定 |
7.3.3 税率的设立 |
7.3.4 免征额的设定 |
7.3.5 扣除项目和抵免规定的确立 |
7.3.6 征收管理和纳税申报流程的制定 |
7.4 遗产税立法权与收入归属 |
7.4.1 合理确定立法权归属 |
7.4.2 规范遗产税收入划分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瓶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瓶颈问题 |
二、解决开征遗产税瓶颈问题的对策 |
(一) 关于对民营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 |
(二) 关于资金和人才外流问题 |
(三) 建立全面的个人财产和收入登记和申报制度 |
(四) 建立、完善个人财产评估制度, 正确评估财产价值 |
(五) 完善户籍管理和死亡申报制度 |
(六) 完善民法和继承法, 赠与及转让制度 |
(七) 加强税法宣传, 做好开征遗产税的舆论准备 |
三、结语 |
(9)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遗产税的基本概念 |
二、我国遗产税发展历程 |
三、我国长期以来未开征遗产税的原因 |
四、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
五、开征遗产税的社会效应分析 |
六、国际遗产税税制模式比较 |
七、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文化障碍 |
八、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构想 |
思路一:开征遗产税的制度准备。 |
思路二: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征税模式选择。 |
思路三:基于我国居民财产特点的我国遗产税制度构想。 |
(一) 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特点 |
(二) 基于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特点的我国遗产税制度构想 |
思路四: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构建中国特色遗产税制度。 |
(10)法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遗产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遗产税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遗产税的法理学属性 |
2.1 何为遗产税 |
2.2 关于遗产税的法理学争论 |
2.2.1 基于契约主义理论的观点 |
2.2.2 基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 |
2.2.3 对两种观点的评析 |
2.3 遗产税的德性 |
2.3.1 遗产税的经济德性:财政收入价值 |
2.3.2 遗产税的政治德性:公平正义价值 |
2.3.3 遗产税的社会德性:公共利益价值 |
小结 |
第3章 遗产税的法社会学解读 |
3.1 法社会学与遗产税 |
3.2 影响遗产税开征的社会条件 |
3.2.1 政治条件 |
3.2.2 经济条件 |
3.2.3 文化条件 |
3.3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社会环境 |
3.3.1 具备稳定的政治环境 |
3.3.2 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税源 |
3.3.3 居民纳税意识的提高 |
3.4 遗产税的社会功能 |
3.4.1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
3.4.2 弥补现行税制的不足 |
3.4.3 引导社会慈善捐赠 |
3.4.4 疏导社会情绪 |
小结 |
第4章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法律制度要素分析 |
4.1 税制模式的选择 |
4.1.1 遗产税税制模式的类型 |
4.1.2 我国遗产税税制模式的选择 |
4.2 税制要素分析 |
4.2.1 课税对象—对“遗产”的界定 |
4.2.2 税率的设定 |
4.2.3 免征额及抵免政策 |
小结 |
第5章 遗产税配套制度的完善 |
5.1 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相关制度 |
5.1.1 公民死亡申报制度 |
5.1.2 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 |
5.1.3 个人财产评估制度 |
5.2 完善遗产税相关立法 |
5.2.1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2.2 同步建立赠与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J]. 马克和,吕江. 税务研究, 2021(09)
- [2]论英国的遗产税法[D]. 胡康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宪法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研究[D]. 张雪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4]遗产税立法在我国的困境与制度构建[D]. 陈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5]我国遗产税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 石雨杭.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基本税制设计[D]. 袁雅. 兰州财经大学, 2018(08)
- [7]我国征收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制度设计[D]. 侯雅楠.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8]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瓶颈问题研究[J]. 陈雪莲. 中国集体经济, 2018(26)
- [9]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综述[J]. 李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2)
- [10]法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研究[D]. 刘辉.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