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顶梁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粟郁[1](2019)在《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抗震性能测试》文中指出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抗震性能测试方法,针对南方地区某超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深基坑工程,采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测试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模型抗震能力,根据弹性地基梁基本原理计算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常规梁单元刚度矩阵和弹性地基梁单元刚度矩阵,得到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总刚度矩阵,依据总刚度矩阵和排桩支护结构静力平衡条件初步得到排桩支护结构位移,采用压顶梁弹性系数修正总刚度矩阵,获取准确排桩支护结构位移,测试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抗震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测得支护结构横向位移-纵向深度以及排桩桩身位移,且测得超高层建筑基坑深度越深,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随地震等级增大幅度越大,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抗震性能越差。
胡鹏[2](2019)在《路堤加卸载下坡脚处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工程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山河湖泊众多,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地质分布广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兴建,路基失稳事故频发,而深厚软土区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及破坏往往率先发生于路堤坡脚处。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路堤坡脚处均质砂土中斜直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次加载过程中,斜直桩桩身水平位移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相同荷载条件下,斜直桩桩身水平位移随排距增大而减小,在桩顶处有最大水平位移,且桩顶与桩底水平位移之差随着排距的增大而减小,形成了小排距斜直桩易发生“平移+绕桩底转动”的破坏模式。加载过程中,斜直桩连梁水平位移随荷载增大而增大。相同荷载条件下,连梁水平位移随着排距增大而减小,且在排距2.5D~4D之间时,其减小幅度最为明显。(2)3次加载过程中,斜直桩各桩身侧向土压力随荷载增大而增大,直桩在桩身中部有峰值土压力,而斜桩峰值土压力出现在距离桩顶475mm处。相同荷载条件下,斜直桩桩身侧向土压力受排距的影响,1D~5.5D范围内,直桩与斜桩所受土压力随排距增大而增大。(3)加载过程中,直桩桩身弯矩均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在桩身1/2L处出现峰值弯矩,而斜桩桩身弯矩峰值出现在桩头位置。在卸载过程中,直桩和斜桩桩身弯矩随荷载值减小而减小,但最终会维持在某一数值。相同荷载条件下,1D~5.5D范围内,直桩桩身弯矩随排距增大而增大,斜桩峰值弯矩也随排距增大而增大。(4)斜直组合桩中,直桩与斜桩桩身各点轴力随荷载增大而增大,直桩在桩体1/2L处有峰值轴力,斜桩在荷载作用下由负轴力向正轴力转变。相同荷载条件下,各直桩桩身轴力的突变与排距有关,排距越大越容易突变;斜桩桩身轴力所对应的界限荷载也随排距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分析桩身水平位移规律及桩身内力特性,综合考虑斜直桩的抗侧移能力和抗弯性能,路堤坡脚的斜直桩应尽量减小排距,但应控制水平位移。
王康迪[3](2018)在《鸣鹿大厦基坑桩锚与悬臂桩支护的数值分析》文中指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工程实测数据及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预应力桩锚及悬臂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FLAC3D程序,探讨了桩身嵌固深度、锚杆自由段长度及预应力值等相关参数对桩锚结构受力的影响。针对主裙楼深浅基坑工程的特点,引入台深比、并重新定义了坑趾系数、深度比等参数,总结了主裙楼深浅基坑开挖变形的规律。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对预应力桩锚结构体系的支护原理进行总结,基于监测数据分析了坑周建筑物沉降、锚杆轴力及冠梁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轴力最大值出现在自由段并呈均匀分布,进入锚固段之后逐渐衰减至零;土体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主要与二者相对位置及建筑自身结构相关。建立基坑整体数值模型,探讨了预应力桩锚结构受力特性。其中,桩身弯矩呈“弓”字型分布,并随预应力值的加大而减小。锚杆自由段长度应穿过潜在滑裂面,以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根据锚固段剪应力及轴力分析结果可知,其末端受力较小(趋近于零),即锚固段长度存在一定临界值。根据主裙楼深浅基坑特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局部数值模型,分别对垂直于坑壁方向、沿坑壁方向存在深度差异的两种工况进行研究。引入台深比的概念,以综合考虑裙房浅坑宽度、主楼基坑深度对裙房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当台深比小于0.5时,裙房浅坑支护结构可按现行规范进行常规设计,并采取适当加固措施;当台深比小于0.3时,可不考虑主楼深坑的影响。当基坑在沿坑壁方向存在深度差异时,主楼深坑开挖对裙房浅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倍深差范围内。受深浅基坑两侧深差的影响,地表水平位移等值线在深浅坑交界处呈“S”型分布,即在影响区内存在两处转折。
李光华[4](2018)在《大直径水泥土加劲桩变形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广东软土地区基坑支护工程中,经过工程师对水泥土搅拌桩的改进创新,发展出了一种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与普通水泥土搅拌桩相比,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具有一次性成桩直径大、强度高、抗渗能力好,切土能力强的特点。在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中浇筑一定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桩,再配合宽大压顶板形成了一种新的基坑支护结构。这种组合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大,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明显,能够减少内支撑的使用和增大内支撑间距,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鉴于目前对此种组合结构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在已有水泥土复合挡墙的研究基础上,对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内浇混凝土灌注桩组合支护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此组合支护结构的特点,分析其与重力式水泥土挡墙、SMW工法作用机理及计算方法的差异,总结探讨了此组合支护体系的设计计算方法。(2)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此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工作性状,基于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探讨了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长度、强度,内芯混凝土灌注桩长度、直径、与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相对位置等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桩中加劲桩的含芯率越小,水泥土旋喷搅拌桩的刚度贡献越大;当水泥土旋喷搅拌桩达到嵌固效果时,增长内芯混凝土灌注桩对控制基坑水平位移的作用不明显,由此可以适当截去内芯混凝土灌注桩的长度,节约造价。(3)参考已有的冠梁研究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悬臂支护时的基坑开挖过程,探讨了压顶板宽度、厚度、跨度变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压顶板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压顶板能显着减小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增加压顶板宽度对基坑位移控制明显;压顶板的变形形态较为复杂,在和组合桩连接处及基坑开挖侧中部,应加强配筋。(4)将上述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结果应用于实际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原传统支护方案进行对比,验证此组合支护结构的优越性;并建立基坑整体有限元模型,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分析的合理性和支护结构的有效性。
李光华[5](2017)在《砼芯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中,制作混凝土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已率先在广州软土地区得到成功应用。以广东南沙区建滔广场基坑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砼芯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组合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法,一季宽大冠梁,环板撑栈桥内支撑体系的设计经验。结果表明:此种体系的支护设计方案能较好地控制基坑变形,有利于土方开挖外运及塔楼结构施工,具有施工工期和成本上的优越性,为软土地区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了相关参考和工程经验。
徐姗姗[6](2017)在《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基坑工程中的排桩和桩锚支护结构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尤其是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对它们工作性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近年来出现的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内容及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通过理论计算,推导了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中支护桩的位移和内力的表达式。将桩锚支护结构中的支护桩视为竖向放置、桩底受固端约束的悬臂梁,将其从基坑开挖面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下部分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并同时考虑主动侧的土压力作用,建立平衡微分方程组。引入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利用幂级数法求解微分方程组。(2)针对基坑工程中支护桩上经常出现土层交界面、锚杆或内支撑产生集中力等不连续荷载的情况,引入麦考利奇异函数法,使支护桩的荷载集度能用一个方程表达出来,避免了要建立多个方程和多次积分求解的繁琐,使计算更加简化。(3)利用本文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北京和温州某基坑工程进行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初步检验了本文方法的适用程度,并考察了对实际工程采用m法时的m取值问题。(4)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析前、后排桩的位移、轴力、弯矩与剪力以及坑外地表沉降,表明了相较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门架式双排桩支护体系,h型双排桩支护体系的支护效果更好。分析还表明,悬臂段高度、排桩间距和桩间土刚度是影响h型双排桩支护体系工程性状的主要因素,在设计取值时宜综合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支护桩力学性能优化及工程造价。(5)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h型双排桩-锚杆支护体系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增加锚杆后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坑外地表沉降值均得到改善,且锚杆倾角越小时,优化作用越明显。
李孟[7](2016)在《正上方卸荷诱发地铁箱型隧道结构纵向变形规律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箱型隧道具有受力明确,整体刚度大,抗弯和抗扭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广州地铁在建和已运营线路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由于地铁箱型隧道大部分为浅埋隧道,且隧道结构变形缝构造及外包防水构造薄弱等特点,若出现正上方卸载等外部作业,将可能诱发箱型结构隆起量过大、外包防水构造破坏等病害,严重时甚至出现抗浮不足事故,危及地铁运营安全。针对常见的采用排桩支护的明挖地铁箱型隧道结构,受正上方卸荷诱发的纵向变形规律,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箱型隧道变形缝、压顶梁等设置与否对其纵向变形影响巨大,但未得到深入研究。在箱型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方面,相关规范对箱型隧道结构监测指标和控制值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对箱型隧道给出合理的结构安全控制指标和量值亟待解决。本文以广州地铁某区间双跨箱型隧道工程为依托工程,采用荷载-结构法思路,系统研究了地铁箱型隧道结构在正上方不同卸荷条件下的纵向变形规律,提出了对箱型隧道结构安全变形适用指标及控制值,并计算了控制指标下的卸荷深度,以期对实际工程提供一定指导。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采用荷载-结构法的研究思路,以背景工程中某地铁箱型隧道资料为基础,运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在对隧道结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箱型隧道数值模型。(2)针对箱型隧道模型,通过正上方卸荷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卸荷条件下隧道纵向变形量、变形缝两侧沉降差、隧道底板脱空程度等纵向变形指标的规律,同时分析了有无变形缝对纵向变形规律的影响。(3)针对箱型隧道常设置压顶梁的抗浮措施,提出了一种模拟压顶梁的方法,并分析了压顶梁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4)分析并确定了对箱型隧道结构安全变形适用的控制指标及量值,并选取其中比较简单实用的指标,计算分析常见埋深情况的箱型隧道在不同卸荷条件下的控制深度,对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石世刚[8](2015)在《黄土滑坡中抗滑微型桩工作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型桩应用于滑坡治理时称为抗滑微型桩,是一种新型的轻型支挡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场地适应性强、布置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已经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抗滑微型桩受力机理复杂,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因此,研究抗滑微型桩的受力机理,为理论设计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室内滑坡模型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分析了三排梅花形布置抗滑微型桩不同间距、不同排距的抗滑能力、土压力分布和桩身内力,探讨了桩顶压顶梁的作用,并对阵列形和单排布置的微型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滑微型桩对滑坡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加固后滑坡的破坏曲线由陡变型变为缓变型;破坏荷载时,桩前土压力典型分布形式为对顶的三角形分布,桩后为类抛物线分布,桩身在滑裂面处的弯剪作用最强;梅花形布置微型桩的土压力分布和桩身内力与桩间距、排距密切相关,并随滑坡荷载增大而不断变化;桩身抗滑合力作用点随着荷载的增大逐渐下移;桩顶压顶梁影响了土压力分布、减小了桩身内力,提高了抗滑微型桩的抗滑力;同样桩数的抗滑微型桩,阵列形布置比梅花形布置的侧向刚度更大。采用数值软件ABAQUS对滑坡中抗滑微型桩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桩间距抗滑微型桩的土压力的分布、桩身内力和变形及破坏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抗滑微型桩的土压力荷载主要作用在桩顶和滑裂带附近;桩身在滑裂带处的弯剪作用最强,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滑裂带附近;桩的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桩排距对破坏模式影响不大,三排抗滑微型桩可按等强度设计。
钱鹏[9](2015)在《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地下室已成为新建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基坑围护技术在应对软土地区的1~2层大规模地下室开挖时,均显现出一定的不足,开发一种更经济、更安全的围护结构十分有必要。工程经验和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相比于直桩,斜桩具有更高的水平承载力,若将斜桩的这种优势应用于基坑围护工程,将会大大提高围护结构的抗侧性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基坑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坑围护结构形式——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主要由排桩和抗侧墩体两部分组成,排桩采用传统的钻孔灌注桩、钢筋砼预制桩、SMW工法桩等工艺间隔施工直桩组成,抗侧墩体是由在基坑中施工的斜桩组成,通过压顶板(梁)将抗侧墩体与排桩围护墙组合,共同构成承担基坑周边的水土压力的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无需设置内支撑或锚杆,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现有的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均难以实施这种大倾角的斜桩。针对该围护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研发了专用的大倾角多功能植桩机和配套的施工工艺,可方便的完成这种大倾角斜桩的施工,保证了这种新型围护结构的应用及推广。在现有斜桩计算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值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详细的研究了斜桩的水平承载力问题,并提出要从斜桩抗侧刚度和斜桩极限承载力两方面综合评定斜桩的抗侧性能。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桩长相等的情况下,随倾角增大,正斜桩抗侧刚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其极限承载能力稳步增加;负斜桩的水平承载力刚度显着提高,但其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相同倾角的负斜桩的水平承载刚度大于正斜桩,极限承载力小于正斜桩。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又进一步研究了桩底嵌入深度一致的不同倾角的等高斜桩的水平承载力问题,结果显示在荷载小于极限承载力的情况下,单位长度斜桩的水平承载能力随倾角的增加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围护结构的内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这种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围护结构的内力、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斜桩的倾角和斜桩的嵌入深度对组成该围护结构的各个构件的内力、变形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某已建二层地下室基坑工程实例,采用这种新型的围护结构形式对其重新进行方案设计,通过与原围护方案的对比,验证了其较好的适用性、经济性及安全性。
陈煜[10](2014)在《长沙市某基坑桩顶冠梁对基坑支护影响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不考虑冠梁的作用影响这个问题,以冠梁对排桩的作用影响分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长沙市某基坑作为工程实例,将现场的实测数据与通过有限元计算所得到的桩身位移变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来验证本基坑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并通过有限元模拟了另外几个不同条件下的工况来研究冠梁对排桩的作用与影响,并得到一些结论。论文首先介绍了当今常用的一些基坑支护方法,然后提出了现阶段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然后介绍了考虑冠梁作用的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接着结合工程实例,把实测数据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把两者的桩身位移变形数据来进行对比,以此来说明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建立一个没有冠梁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来研究冠梁对排桩的作用,最后又建立了一个不同刚度的冠梁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来研究不同刚度的冠梁对排桩的作用强弱。最后得到冠梁对排桩影响作用的一些结论。通过对上述几个模型的分析比对,可以得到冠梁对排桩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减小排桩的水平位移,增大冠梁的刚度也可以更有效的约束排桩的变形,取得较好的结果。
二、压顶梁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顶梁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路堤加卸载下坡脚处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工程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斜桩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双排桩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1.2.3 组合桩桩间距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室内模型试验 |
2.1 方案设计 |
2.1.1 模型槽设计 |
2.1.2 模型土设计 |
2.1.3 模型桩及连梁设计 |
2.1.4 模型试验箱平面空间位置设计 |
2.1.5 加载系统设计 |
2.1.6 位移、内力测试系统设计 |
2.2 试验步骤 |
2.2.1 试验准备 |
2.2.2 试验安装 |
2.2.3 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堤荷载下坡脚处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3.1 路堤重复加卸载过程与沉降曲线特征 |
3.2 加卸载过程中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桩身变位规律 |
3.2.1 加卸载过程中各组合桩桩身侧移随深度变化规律 |
3.2.2 相同加载值下各组合桩中斜桩侧移随排距变化规律 |
3.2.3 相同加卸载值下各组合桩中斜桩侧移随排距变化规律 |
3.3 加卸载过程中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连梁变位规律 |
3.4 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中斜桩桩身最大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堤荷载下坡脚处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受力变化规律 |
4.1 不同排距斜直桩粧身土压力变化规律 |
4.1.1 首次加卸载过程中各组合桩桩身土压力P随深度变化规律 |
4.1.2 三次加载中各组合桩桩身土压力P随排距变化规律 |
4.1.3 三次相同加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土压力P分布对比情况 |
4.1.4 相同加卸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土压力P分布对比情况 |
4.2 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实测应变值变化规律 |
4.2.1 首次加卸载过程中各组合桩桩身应变ε随深度变化规律 |
4.2.2 三次加载中各组合桩桩身应变ε随排距变化规律 |
4.2.3 三次相同加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应变ε分布对比情况 |
4.2.4 相同加卸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应变ε分布对比情况 |
4.3 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桩身弯矩变化规律 |
4.3.1 首次加卸载过程中各组合桩桩身弯矩M随深度变化规 |
4.3.2 三次加载中各组合桩桩身弯矩M随排距变化规律 |
4.3.3 三次相同加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弯矩M分布对比情况 |
4.3.4 相同加卸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弯矩M分布对比情况 |
4.4 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桩身轴力变化规律 |
4.4.1 首次加卸载过程中各组合桩桩身轴力N随深度变化规律 |
4.4.2 三次加载中各组合桩桩身轴力N随排距变化规律 |
4.4.3 三次相同加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轴力N分布对比情况 |
4.4.4 相同加卸载值下不同排距斜直桩桩身轴力N分布对比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3)鸣鹿大厦基坑桩锚与悬臂桩支护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悬臂桩及预应力桩锚结构的支护特点 |
1.2.1 悬臂桩支护结构 |
1.2.2 预应力桩锚结构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基坑的变形与稳定 |
1.3.2 基坑土压力计算 |
1.3.3 基坑支护结构理论 |
1.3.4 基坑工程的数值模拟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监测数据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概述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支护方案 |
2.1.4 稳定性分析 |
2.2 基坑监测方案 |
2.2.1 监测目的 |
2.2.2 监测系统设置原则 |
2.2.3 监测内容 |
2.3 监测数据分析 |
2.3.1 冠梁水平位移分析 |
2.3.2 建筑物沉降分析 |
2.3.3 锚杆轴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3.1 FLA3D简介 |
3.1.1 求解原理 |
3.1.2 求解流程 |
3.2 基坑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
3.2.3 土体本构模型及参数的设定 |
3.2.4 支护结构模拟及其参数的选取 |
3.2.5 开挖及施工工况模拟 |
3.3 预应力桩锚结构受力分析 |
3.3.1 桩身弯矩随工况变化 |
3.3.2 锚杆预应力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
3.3.3 嵌固深度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
3.3.4 锚杆自由段长度对锚杆轴力的影响 |
3.3.5 预应力对锚固段受力的影响 |
3.4 悬臂桩结构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主裙楼深浅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分析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基坑整体变形分析 |
4.2.1 基坑水平位移分布 |
4.2.2 基坑竖向位移分布 |
4.3 垂直坑壁方向存在深度差异的情况 |
4.3.1 坑趾系数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4.3.2 深度比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4.3.3 台深比的对桩顶位移的影响 |
4.4 沿坑壁方向存在深度差异的情况 |
4.4.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随工况的变化 |
4.4.2 深差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4.3 深差对地表水平位移的影响 |
4.4.4 深坑尺寸对冠梁水平位移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大直径水泥土加劲桩变形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加筋复合水泥土挡墙的研究 |
1.3.2 压顶板(冠梁)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组合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
2.1 引言 |
2.2 支护结构分析 |
2.3 设计理论 |
2.4 设计流程 |
2.5 大直径旋喷搅拌桩设计 |
2.5.1 宽度设计 |
2.5.2 长度设计 |
2.6 混凝土灌注桩设计 |
2.6.1 长度的确定 |
2.6.2 桩径和桩间距的确定 |
2.7 压顶板设计 |
2.8 组合结构稳定性验算 |
2.8.1 整体稳定性验算 |
2.8.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2.8.3 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地层本构模型的选取 |
3.2.2 三维接触面模型的选取 |
3.2.3 模型假定 |
3.2.4 模型参数 |
3.3 计算模型及工况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施工工况 |
3.4 大直径旋喷搅拌桩组合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大直径水泥土旋喷搅拌桩嵌固深度的影响 |
3.4.2 大直径水泥土搅拌桩强度的影响 |
3.4.3 混凝土灌注桩长度的影响 |
3.4.4 混凝土灌注桩桩径的影响 |
3.4.5 混凝土灌注桩相对位置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顶板对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普通冠梁刚度的计算 |
4.3 模型参数与建立 |
4.3.1 计算模型 |
4.3.2 施工工况 |
4.4 压顶板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压顶板宽度的影响 |
4.4.2 压顶板厚度的影响 |
4.4.3 压顶板跨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1.3 水文条件 |
5.2 基坑支护设计 |
5.2.1 总体方案设计 |
5.2.2 组合桩设计 |
5.2.3 压顶板设计 |
5.2.4 内支撑设计 |
5.3 常规排桩内支撑方案与大直径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支护方案对比 |
5.4 组合支护体系的整体模拟计算 |
5.4.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5.4.2 有限元整体模型 |
5.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5.1 支护桩位移 |
5.5.2 支护桩弯矩 |
5.5.3 支护桩应力 |
5.6 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7 施工效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砼芯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项目概况 |
1.2 工程地质条件 |
1.3 水文地质条件 |
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
2.1 支护方案选型 |
2.2 组合桩支护设计 |
2.3 冠梁 (压顶板) 设计 |
2.4 内支撑设计 |
3 工程实施效果 |
4 结论 |
(6)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
1.2.2 双排桩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2.3 桩锚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2.4 h型双排桩支护体系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桩锚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的解析算法 |
2.1 奇异函数法 |
2.2 计算模型与假定 |
2.3 支护桩土压力及微分方程的推导 |
2.3.1 基坑开挖面以上 |
2.3.2 基坑开挖面以下 |
2.4 微分方程的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坑工程支护桩水平位移计算比较 |
3.1 基坑工程算例一 |
3.1.1 工程概况 |
3.1.2 计算结果分析 |
3.2 基坑工程算例二 |
3.2.1 工程概况 |
3.2.2 计算过程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数值模拟 |
4.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1.1 主要功能 |
4.1.2 材料模型选取 |
4.1.3 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 |
4.2 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有限元模型 |
4.3 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模拟分析 |
4.3.1 悬臂段高度 |
4.3.2 排桩间距 |
4.3.3 桩间土刚度 |
4.4 h型双排桩-锚杆基坑支护体系模拟分析 |
4.4.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正上方卸荷诱发地铁箱型隧道结构纵向变形规律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
1.2.1 理论分析 |
1.2.2 实测分析 |
1.2.3 室内模型试验 |
1.2.4 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箱型隧道结构正上方卸荷计算模型 |
2.1 工程背景 |
2.2 建模思路 |
2.2.1 隧道箱体的模拟 |
2.2.2 变形缝的模拟 |
2.2.3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模拟 |
2.2.4 加载模式 |
2.2.5 边界条件 |
2.3 材料本构及参数 |
2.3.1 混凝土本构 |
2.3.2 钢筋本构 |
2.3.3 界面本构 |
2.3.4 材料参数 |
2.4 模型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上方卸荷诱发箱型隧道纵向变形的数值分析 |
3.1 箱型隧道 |
3.1.1 主要影响因素 |
3.1.2 荷载计算 |
3.1.3 标准工况计算结果 |
3.1.4 其它工况计算结果 |
3.2 无变形缝箱型隧道 |
3.2.1 计算工况 |
3.2.2 计算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压顶梁箱型隧道结构纵向变形研究 |
4.1 压顶梁的模拟 |
4.1.1 压顶梁 |
4.1.2 压顶梁工程概况 |
4.1.3 模拟过程 |
4.2 既有压顶梁箱型隧道 |
4.3 既有压顶梁无变形缝箱型隧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箱型隧道结构纵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位的影响 |
5.2 上覆土重度的影响 |
5.3 基床系数的影响 |
5.4 变形缝参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箱型隧道正上方卸荷的控制值研究 |
6.1 地铁箱型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措施 |
6.2 地铁隧道结构安全变形控制指标 |
6.3 地铁箱型隧道正上方卸荷控制值 |
6.3.1 标准工况下的控制值 |
6.3.2 其它工况下的控制值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黄土滑坡中抗滑微型桩工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型桩的发展史 |
1.2.2 抗滑微型桩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抗滑微型桩研究现状 |
1.3.1 设计理论现状 |
1.3.2 抗滑微型桩试验现状 |
1.3.3 数值模拟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抗滑微型桩设计计算 |
2.1 抗滑微型桩的分类 |
2.2 抗滑微型桩结构类型和布设方式 |
2.2.1 常用抗滑微型桩的结构形式 |
2.2.2 微型桩的布设 |
2.3 微型桩的设计理念 |
2.4 抗滑微型桩设计方法 |
2.4.1 抗滑微型桩的设计内容 |
2.4.2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荷载计算 |
2.4.3 桩数量确定 |
2.4.4 桩锚固长度 |
2.4.5 桩间距讨论 |
2.4.6 桩身内力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微型桩室内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的基本理论和特点 |
3.1.1 基本理论 |
3.1.2 模型试验特点 |
3.2 模型试验设计 |
3.2.1 相似常数的确定 |
3.2.2 模型试验箱设计 |
3.2.3 模型试验数据监测设备 |
3.2.4 模型设计 |
3.2.5 试验分组与监测方案 |
3.2.6 试验实施过程 |
3.3 辅助试验 |
3.3.1 滑坡模型土 |
3.3.2 桩与压顶梁 |
3.4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数据处理 |
4.1 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 |
4.1.1 破坏荷载确定 |
4.1.2 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4.1.3 桩顶竖向荷载位移曲线 |
4.2 单排抗滑微型桩土压力和桩身弯矩分析 |
4.3 梅花形抗滑微型桩内力变形分析 |
4.3.1 土压力和弯矩随荷载变化 |
4.3.2 桩排距的影响 |
4.3.3 桩间距的影响 |
4.3.4 桩顶压顶梁的作用 |
4.4 阵列形布置抗滑微型桩土压力和桩身弯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微型桩数值分析 |
5.1 ABQUS滑坡稳定分析原理 |
5.2 滑坡模型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2 微型桩的内力和变形 |
5.2.3 滑坡推力和内力分配系数 |
5.3 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坑围护工程研究概述 |
1.3 斜桩的水平承载力研究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 |
2.1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简介 |
2.2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基本类型 |
2.3 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组合使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施工 |
3.1 现阶段斜桩施工工艺 |
3.2 大倾角多功能植桩机 |
3.3 本章小结 |
4 斜桩水平承载力研究 |
4.1 Plaxis 3d 筒介 |
4.2 等长斜桩水平承载力研究 |
4.3 等高斜桩水平承载力研究 |
4.4 桩身水平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应用研究 |
5.1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
5.2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方案设计 |
5.3 斜桩倾角对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
5.4 斜桩嵌入深度对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
5.5 斜桩倾角与嵌入深度对围护结构的承载力影响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在双层地下室基坑围护中的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6.3 围护方案设计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长沙市某基坑桩顶冠梁对基坑支护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坑支护工程的综述 |
1.2 常见的基坑支护分类及选择 |
1.2.1 混凝土灌注排桩 |
1.2.2 排桩土层锚杆支护 |
1.2.3 排桩内支撑支护 |
1.2.4 水泥土墙支护 |
1.2.5 土钉墙或喷锚支护 |
1.2.6 逆作拱墙支护 |
1.2.7 钢板桩支护 |
1.2.8 地下连续墙支护 |
1.3 目前基坑支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排桩-冠梁支护计算理论 |
2.1 排桩的支护体系介绍 |
2.2 排桩支护结构计算理论 |
2.3 常用计算方法介绍 |
2.3.1 静力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
2.3.2 弹性抗力法的计算原理 |
2.4 排桩-冠梁的作用机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工程概况以及实测数据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场地地质特征与岩土工程条件 |
3.2 设计依据以及原则 |
3.3 基坑支护概况 |
3.4 施工技术要求 |
3.4.1 土方开挖 |
3.4.2 止水和排水系统 |
3.4.3 喷射砼面层施工 |
3.5 基坑监测 |
3.5.1 监测依据与原则 |
3.5.2 监测方案的制定 |
3.6 基坑监测结果分析 |
3.6.1 基坑顶部沉降监测结果 |
3.6.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结果 |
3.6.3 深部水平位移监测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基坑支护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分析介绍 |
4.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4.1.2 ABAQUS软件介绍以及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
4.2 参数选取以及模型建立 |
4.2.1 基本假定和参数选取 |
4.3 计算步骤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模型的材料定义与拼装 |
4.3.3 定义分析步 |
4.3.4 part之间的接触 |
4.3.5 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以及加载 |
4.3.6 网格划分 |
4.3.7 分析和后处理 |
4.4 无冠梁的模型分析 |
4.5 冠梁刚度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
4.6 原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四、压顶梁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抗震性能测试[J]. 朱粟郁. 华南地震, 2019(04)
- [2]路堤加卸载下坡脚处不同排距斜直组合桩工程性状研究[D]. 胡鹏.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3]鸣鹿大厦基坑桩锚与悬臂桩支护的数值分析[D]. 王康迪.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4]大直径水泥土加劲桩变形特性及应用研究[D]. 李光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砼芯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 李光华. 工程建设, 2017(09)
- [6]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特性研究[D]. 徐姗姗.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7]正上方卸荷诱发地铁箱型隧道结构纵向变形规律及控制研究[D]. 李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黄土滑坡中抗滑微型桩工作机理研究[D]. 石世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大倾角抗侧墩体组合式围护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 钱鹏. 浙江大学, 2015(08)
- [10]长沙市某基坑桩顶冠梁对基坑支护影响分析研究[D]. 陈煜. 中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