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统战对象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尹建平,蔺玄晋,曾建潮[1](2021)在《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高度,强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深植根于国防军工特色学科优势,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突破地理空间局限和学科专业归属,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学校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采用"互联网+智慧教育"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发挥其智库支持、协同培养、示范推广、教学研究和评价激励功能,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共性问题,更高水平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增强大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情怀。
侯恩宾[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董鹏林[3](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李从照[4](2021)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统一战线历来是党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还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凝心聚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全国政权,但仍然有大量的国民党残留势力在中国西南地区负隅顽抗,迫切需要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前往解放和肃清。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和建设西南,任务是艰巨的,但又是迫在眉睫的。西南地广人多、发展落后、国民党匪特势力较强、民族矛盾突出,换言之,仅凭靠党调动及组织起来的七十万干部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去稳定、恢复和发展约七千万人口的西南地区,无疑是困难重重、力不从心。邓小平作为党在西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运用统一战线联合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重要性。因此,邓小平在贯彻落实党关于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实际,同时发挥其团结朋友和分化敌人的两面作用,形成了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在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引领下,党团结了西南各阶级、各民族、各种力量开展工作,迅速稳定了西南局面,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这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两大现实背景,论述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来源。这一部分阐述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其实践来源是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第三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要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思想;关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的思想。第四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他在主持西南工作中,往往能迅速地打开局面、创造局面。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具有的三个特点,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点;战略性与策略性相协同的特点。第五部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意义。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二是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奠定了基础;三是指导了西南地区工作;四是为当时国内其它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经验。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这也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到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历史表明,当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时候,就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开展得好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伟大事业迅速发展的时候。可见,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否正确,密切关系着统一战线工作的成败、革命的进退、人民的福祸和国家的兴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今天,回顾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丰富内涵,发掘其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把握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雷靖雯[5](2021)在《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文中认为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文学生命力十分旺盛的女作家,“五四”的惊雷把她震上文坛后,她便执着地守在文学的园地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学界常常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五四”和新时期这两个时期,但是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具有重要转折作用的“十七年”时期并不应该被忽视。“十七年”时期冰心的文学活动是丰富多样的,这与此时期她的统战对象身份、家庭身份、作家身份等多重身份密切有关。以身份问题作为冰心“十七年”时期文学活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对不同身份下的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进而思考冰心融入文坛的方式和策略,可以不断地接近与探索出一个更为立体复杂的冰心形象,挖掘出冰心在文化转轨中建构自我的人生智慧。这种圆融练达的人生智慧实际上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文学经验,即面对时代的变局作家如何去调整自我来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经受千锤百炼最终成就自我。论文一共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冰心的归国问题。此章根据《冰心年谱》《冰心书信集》《冰心评传》《冰心全传》等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辨,梳理了女作家冰心艰难的归国历程,分析出是冰心浓厚的国族认同思想与事业意识的合力作用让她毅然选择归国。此章还对冰心先后创作的两部阐释自己归国问题的作品《回国以前》和《空巢》进行分析,不仅印证上述分析出的归国原因,而且对《回国以前》中冰心超越个人经验而书写的海外知识分子爱国精神,与《空巢》中体现出的生命意识进行挖掘。第二章主要研究冰心“十七年”时期的身份问题,在多重身份中分析冰心的女性意识。“十七年”中,统战对象身份下的冰心以自己从事统战工作的见闻为写作素材,通过坚持不懈地创作来恢复自己女作家的身份,彰显自己的女性独立意识与事业意识。家庭身份下的冰心在丈夫、儿子、三弟都被打成右派后,一方面成了家庭中的支柱,另一方面并未间断创作仍参与社会活动,完成了自我从母职承担向社会公共性承担的过渡升级。尽管“十七年”时期冰心有着多样化的身份,但是她理想的身份还是作家,最终在频繁的作协会议与大量的时事散文写作中冰心重新确立了自己女作家的身份。第三章主要研究冰心的文学活动,分析冰心在创作、评论、翻译活动中的不同样态,探究冰心融入文坛背后的策略,思考她创作方向调整和自我形象建构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十七年”时期,虽然冰心采取了自我检讨的生存策略,创作了具有政治表态色彩的时事散文来融入文坛。但是,作为一位有着艺术追求的女作家,冰心以艺术淡化政治,创作了《樱花赞》《一只木屐》《海恋》等具有极高艺术性的时代美文。在时代政治与个人思想的罅隙间,冰心巧妙地借助文学评论来彰显自己文学家的艺术涵养,并通过处于边缘化的文学翻译活动表达内心深处对“爱的哲学”的渴望,给人以别样的文学启示。“十七年”时期,冰心将自己的创作方向调整到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儿童文学领域,接续起自己以往的儿童书写,在作家与读者、评论家合力作用下建构起自己具有经典化的儿童文学家形象。结语部分,纵观冰心女作家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对冰心成为“文坛祖母”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强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研究对丰富冰心形象所起的重要意义。在冰心与现代作家面对文化转折时的不同样态对比中,在冰心与张爱玲、庐隐、林徽因、丁玲等女作家不同命运的思考中,体味冰心圆融练达的人生智慧,沉淀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的宝贵文学经验。
周齐[6](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驻扎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根据地,党在边区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为我们开展抗日运动、构筑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为我们在抗战取得全面胜利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陕甘宁地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抵御日寇的重要根据地是由国际和国内环境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形势做出严密而又科学的分析的结果。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利用陕甘宁地区相对稳定的地缘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陕甘宁边区推行了“三三制”政权,通过政策制定、文化教育、奖惩相合等方式,对不同的人群展开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将“民主共和”的内在精神注入到边区建设中,引导边区的全体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中,建立了坚不可破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向海内外宣传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创造性地把马列基本原理充分运用到我国抗日民主革命活动当中的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分析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统战工作,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任何一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都能给予有效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对于在全面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的具体统战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梳理。在具体思路上,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来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统战工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题目的研究背景、边区和统战工作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采用的方法及创新点等进行了表述,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基础框架。第二部分对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及其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中央的到来成为陕甘宁地区改变自身贫苦面貌的最好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在全国面临侵略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担当得到了全民族的热烈拥护,战胜敌人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变革。对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地缘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的探讨,也清晰的显现出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对陕甘宁边区具体的工作以统战对象的不同作为依据,从群众领域、党外代表人士领域和军事领域这三个领域对陕甘宁边区统战过程中具体的工作进行阐述。群众领域的工作面比较宽,考验了党的工作能力,让广大群众团体能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日做出自己的贡献。党外代表人士领域的工作重点比较突出,考验了党的工作艺术,让各界人士在受到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抗日决心感召的同时,也提高了党的声誉,为日后彻底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对军事领域的工作则充分体现出党的统战工作的灵活性,震慑与教育并存的工作方法壮大了抗战力量,也有效的削弱了敌军了力量。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历史意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全面抗战时期的统战工作范围全面、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特点,并探讨边区统战工作所产生的意义,即对统战工作本身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抗战胜利汇聚到的强大力量和在全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五部分在承接第四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以史论今”,阐述了全面抗战时期的边区统战工作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纵览边区在抗战阶段的统战工作,我们可以认识到统战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要继续发挥其作用,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把新时期各阶层人士的力量有效的团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并不断对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本领进行提高,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
王秀芳[7](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徐湛[8](2020)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统战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提升统战工作者对新媒体的价值认知水平,并做好新媒体统战工作方式的引导,趋利避害,运用新媒体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推动统战工作向网络统战拓宽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实现凝心聚力、汇才集智的统战目标,既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探究的重要议题。网络统战区别于传统的统一战线有着很鲜明的特征,开展统战工作的途径同时兼顾了线上与线下两种途径,达到了双重空间全面覆盖,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统战工作还具备实时性和互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络发言的低成本性,导致了网络统战的工作对象结构异常复杂,给统战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过这些年统战部门对网络统战工作进行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基于新媒体的统战系统信息化建设不足、统战工作者自身素质不够硬、政府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力度不够、统战系统人员的稳定性较低等。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梳理,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最基础的是深入贯彻中央对于统战工作的思想方针,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要健全完善统战工作体系机制,构建完善的统一战线网络互动平台。还要善于运用统战系统外资源,将“大统战”与“大宣传”深度融合,注重统战代表人士培养工作,此外,完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重视网络立法和网络意见领袖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唐丕跃[9](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认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李国亮[10](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统战对象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统战对象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群体智能理念建设“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 |
2 以“五位一体”理念构建体系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
2.1 突出虚拟教研室智库支持功能, 强化课程思政体系顶层设计 |
2.2 突出虚拟教研室协同培养功能, 构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 |
2.3 突出虚拟教研室示范推广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课程体系 |
2.4 突出虚拟教研室教学研究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核心内容体系 |
2.5 突出虚拟教研室评价激励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
3 以“共建共享”理念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新格局 |
3.1 支持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建设 |
3.2 支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 |
3.3 发挥优质课程思政资源示范作用 |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代表制 |
2.1.2 统一战线 |
2.1.3 人民政协 |
2.1.4 协商民主 |
2.1.5 界与界别 |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1.1 统一战线理论 |
3.1.2 政党理论 |
3.1.3 民主政治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2.1 统一战线思想 |
3.2.2 人民政协思想 |
3.2.3 人民民主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和同思想 |
3.3.2 中庸思想 |
3.3.3 仁政思想 |
3.3.4 天下为公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和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七)创新之处 |
一、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西南剿匪斗争形势严峻 |
1.西南匪乱的政治性 |
2.西南匪乱的复杂性 |
3.西南匪乱的广泛性 |
(二)西南民族问题突出 |
1.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 |
2.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
3.少数民族内部的矛盾 |
二、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来源 |
(一)理论依据 |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
2.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 |
(二)实践来源 |
1.剿匪斗争中的统一战线工作 |
2.处理西南民族问题的统一战线工作 |
3.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
三、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要体现党的领导的思想 |
1.党员应自觉学习和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 |
2.党员应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统一战线基本形式 |
3.党员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尊重和团结党外人士 |
(二)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想 |
1.统一战线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 |
2.要长期坚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
3.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战略性 |
(三)关于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思想 |
1.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越多越好 |
2.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 |
(四)关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的思想 |
1.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
2.坚持同少数民族商量的工作原则 |
3.抛弃大民族主义思想的工作方法 |
4.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实事的工作方法 |
四、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三)战略性与策略性相协同 |
五、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奠定了基础 |
(三)指导了西南地区工作 |
(四)为当时国内其它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经验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活动缘起:冰心归来 |
第一节 归国之艰:时局的动荡与个体的抉择 |
第二节 归国之因:家国情怀与事业意识 |
第三节 归国之书:知识分子的历史书写 |
第二章 交织与坚守:在多重身份中确认自我 |
第一节 统战对象:政治对自我的遮蔽 |
第二节 家庭支柱:女性意识的升级 |
第三节 女作家:理想自我的确立 |
第三章 冰心在文坛:活动样态及其策略 |
第一节 融入文坛的方式:检讨自我与奋力写作 |
第二节 个人与时代的调和:智性展现文学修养 |
第三节 文学创作方向的调整:投入儿童文学领域 |
结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就“文坛祖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6)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及其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 |
2.1 陕甘宁边区的形成 |
2.1.1 红军到达之前的陕甘宁地区 |
2.1.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 |
2.1.3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行动纲领 |
2.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形成的必然性 |
2.2.1 全面抗战时期国内外背景 |
2.2.2 边区的建设需要形成统一战线 |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条件 |
2.3.1 相对安全的地缘环境 |
2.3.2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
2.3.3 相对可靠的群众基础 |
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 |
3.1 对社会群众开展的统战工作 |
3.1.1 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 |
3.1.2 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 |
3.1.3 对土匪和帮会的统战工作 |
3.2 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 |
3.2.1 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
3.2.2 对海外华侨的统战工作 |
3.2.3 对民主党派的统战工作 |
3.3 对军事领域的统战工作 |
3.3.1 对友军和顽军的统战工作 |
3.3.2 对伪军的统战工作 |
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 |
4.1.1 统战工作的全面性 |
4.1.2 统战原则的坚定性 |
4.1.3 统战策略的灵活性 |
4.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历史意义 |
4.2.1 为统一战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4.2.2 为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
4.2.3 为取得革命胜利壮大了阶级基础 |
5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当代启示 |
5.1 统战工作始终要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 |
5.1.1 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绝对领导 |
5.1.2 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
5.1.3 正确处理党与各统战领域之间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5.2 大力培养和使用党外代表人士 |
5.2.1 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5.2.2 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和才能 |
5.3 不断提高各级统战部门统战工作的业务水平 |
5.3.1 各级党委要重视统战工作的地位 |
5.3.2 各级统战部门要肩负起统战工作的使命 |
5.3.3 各级统战干部要提高统战工作的本领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时代网络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时代 |
(一)新媒体的概念 |
(二)新媒体时代 |
(三)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
二、“统一战线”与“网络统一战线” |
(一)“统一战线” |
(二)“网络统战” |
(三)网络统战的特征 |
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二)协商民主理论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统战工作现状 |
一、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统战工作概况 |
(一)新媒体网络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
(二)统战工作者对新媒体网络的运用逐渐成熟 |
(三)网络统战方式使统战工作效率得到较为显着的提升 |
(四)各地新媒体网络统战工作开展程度有差异 |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统战工作的特点 |
(一)线上与线下双联动 |
(二)一致性与多样性碰撞激荡 |
(三)传统性与时代性不断融合 |
(四)导向性与开放性包容共存 |
三、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统战面临的挑战 |
(一)纷繁冗杂的媒体信息带来统战对象思想上的冲击 |
(二)负面舆情的快速传播加大管控难度 |
(三)对统战工作者综合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概况分析 |
一、新媒体时代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概况 |
(一)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体制机制概况 |
(二)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的内容 |
二、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实证调研 |
(一)调查对象的特征 |
(二)南京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现状调研发现 |
第四章 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新媒体时代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统战对象线上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 |
(二)网络新媒体的利用率和活跃度不高 |
(四)网络统战工作岗位普遍人员流动性较高 |
(五)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力度不够 |
二、江北新区网络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的重视度不够高 |
(二)统战对象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网络统战工作难度 |
(三)网络统战工作对统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
(四)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完善程度尚有欠缺 |
(五)统战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
第五章 加强新媒体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 |
一、构建大统战格局 |
(一)深入贯彻中央对于统战工作的思想方针 |
(二)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三)健全完善统战工作体系机制 |
二、创新统战工作模式 |
(一)构建完善的统一战线网络信息化互动平台。 |
(二)善于运用统战系统外资源 |
(三)将“大统战”与“大宣传”深度融合 |
(四)注重统战代表人士培养工作 |
三、完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 |
(一)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
(二)加强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建设 |
(三)发挥网络大V的意见领袖作用 |
(四)完善网络立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走访调研访谈问题提纲 |
附录2 :江北新区统战工作创新调查问卷 |
致谢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浅谈社会主义社会统战对象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J]. 尹建平,蔺玄晋,曾建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3]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4]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从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D]. 雷靖雯.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6]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D]. 周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8]新媒体时代网络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D]. 徐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标签:全国政协论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