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地质背景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地质背景

一、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曾普胜,李睿哲,刘斯文,温利刚,赵九江,王十安[1](2021)在《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岩浆-构造-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认为中国东部燕山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即侏罗纪—白垩纪(150—100Ma)的碱性流纹岩-碱性玄武岩-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及其管道系统,分布于江南造山带内侧和郯庐断裂带南段以西的华北地台内,累积面积超过30万km2。该期短时限内大规模活动的岩浆事件代表了中国东部地质历史演化中的一次大火成岩省(LIP)事件,实质控制着中生代以来中国华北—扬子地台的构造格局变化、资源能源形成与地质环境变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100 Ma)的大火成岩省,是中生代中期古太平洋大火成岩省沿中国克拉通东部边缘活动的一部分,是包括昂通爪哇(Ongtong-Java)(Mahoney et al., 1993; Ingle and Coffin, 2004)—中国东部在内的超级地幔柱上涌,在岩石圈板片对流,挤压地幔物质快速上升,引起陆域内长英质地壳物质大规模重熔的结果,形成:(1)髫髻山组—张家口组碱性流纹质-玄武质双峰式火山岩及其管道系统,与华北大规模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密切相关;(2)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安徽栏杆,湖南宁乡—贵州镇远一带的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基性超基性杂岩及其管道系统,与金刚石、金-铂族元素等成矿关系密切;(3)辽东—胶东半岛、南岭—滇黔桂交界地区的连片花岗岩,是硅质大火成岩省(SLIP)的管道系统(plumbing systems),与金刚石矿、金-铂族元素矿、钨锡铌钽矿、锂-钾-铷-铯-铀矿等,以及油气等战略性关键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同时,巨型岩浆作用引发的富含钾、磷及稀土等微量元素的基岩形成优质土壤层对生态多样性的助益等有利和/或有害的环境效应,直接关系到地球家园的生态环境。因此,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产生深刻的岩浆-构造-资源-环境效应。

杨超[2](2021)在《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下扬子地区在晚中生代时发生了强烈的、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床。然而,下扬子地区内的两大构造单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有着明显不同的成矿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岩浆作用主要产生Cu-Au-Fe矿床,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发育大量W-Mo矿床。此外,相对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早阶段岩浆岩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晚阶段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较为薄弱,且争议较大。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不仅产生了Cu-Au矿床,还产生了Mo-Cu(W)矿床,这与两大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均不同。此外,池州地区还发育许多由多种岩性组成的晚阶段A型花岗岩,如花园巩岩体。因而,通过对池州地区早、晚两阶段岩浆岩(150~132 Ma;130~125 Ma)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锆石U-Th-Pb-Hf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研究,不仅可以探讨这些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下扬子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规律。首先,本文对池州地区多个早阶段含矿岩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池州地区含矿岩体(150~141 Ma)包含高钾钙碱性系列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中生代第一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小丁冲辉石闪长岩具有低的Si O2和高的Mg O含量、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然而,牌楼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弱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以及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加厚增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它中-酸性含矿岩体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由幔源岩浆结晶分异和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而来,而另一组则由幔源岩浆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来。因而,池州地区的Cu矿来源受控于幔源岩浆,而Mo(W)矿来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且该增生地壳对Mo(W)成矿的影响范围可能延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一阶段岩浆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逐渐变年轻。此外,较低的锆石Ti温度以及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表明,池州地区含矿岩浆岩形成于低温、富水的环境,这与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本地区,形成交代富集地幔的构造背景相一致。其次,本文选择位于池州中部的、研究程度较弱的巴山杂岩体作为晚阶段岩浆岩的代表性岩体进行研究。该杂岩体由一个M型花岗岩类岩体(石英二长岩)和三个A型花岗岩体组成,后者包括石英正长岩、钾长花岗岩和碱性长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形成于126~123 Ma,属于区内晚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石英二长岩具有中等的Si O2含量(60.5~63.1 wt%)、高的Na2O+K2O含量(8.66~9.83 wt%)、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富集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素组成、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87Sr/86Sr)i=0.7082~0.7091;εNd(t)=-6.9~-7.1;εHf(t)=-5.3~-8.2;206Pb/204Pb(t)=18.581~18.792)。因而,推断其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和有限的地壳混染。石英正长岩具有高的Si O2(65.9~69.8 wt%)和Na2O+K2O(11.3~12.3 wt%)含量、低的Mg O含量(0.14~0.23)、高的104*Ga/Al值(2.34~3.61)、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和与石英二长岩相似的全岩Nd和Pb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由石英二长岩结晶分异而来,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石英二长岩具有比石英正长岩(TTi-in-Zrn=623~805°C;TZr=856~909°C;ΔFMQ=+3.5~+4.8)更高的锆石Ti温度(TTi-in-Zrn=696~832°C)和更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772~818°C)和氧逸度(ΔFMQ=+1.8~+2.8),这表明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并且其氧逸度随岩浆温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钾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 O2含量、高的TTi-in-Zrn(671~871°C)、TZr(799~822°C)和低的氧逸度(ΔFMQ=+0.9~+3.7),因而其不可能由石英正长岩演化而来。它们具有高的104*Ga/Al值(2.67~2.95)、低的Mg O(0.1~0.17 wt.%)含量和(La/Yb)N(7.60~10.19)值、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28~0.38)以及富集的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Nd(t)=-7.2~-7.5;εHf(t)=-5.1~-14.0),表明它们是由新元古代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通过缺水熔融而来。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高的Si O2(76.5~78.0 wt%)和Na2O+K2O(8.34~9.02 wt%)含量,但具有低的Mg O(0.03~0.08 wt%)含量。它们具有弱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5.7)、宽泛的锆石εHf(t)值(-1.9~-11.2)和高的氧逸度(ΔFMQ=+2.9~+4.3)。它们是通过高分异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中元古代地壳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成的。巴山杂岩体的岩石成因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A型花岗岩具有多个岩浆源区,且结晶时的温度、水含量、氧逸度范围十分宽泛。在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回卷引发地壳拉伸和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还利用石榴子石U-Pb定年对位于池州东北部的许桥-乌谷墩矽卡岩型Pb-Zn-Ag矿床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制约,并且重新梳理了区内的成岩成矿作用规律。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锆石U-Pb定年发现,矿区内发育两种岩性的岩脉,其一为闪长玢岩,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46~141 Ma;另一为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13.4±2 Ma。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U-Pb定年结果为148~143 Ma,与闪长玢岩脉年龄相似。因此,池州地区存在三个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第一阶段(150~135 Ma),主要形成中酸性侵入岩和与之相关的铜、金、钼、铅、锌等矿床;第二阶段(134~124 Ma),形成钾长花岗岩和小规模的铅锌钼矿化;第三阶段(115~110 Ma),岩浆活动接近尾声,主要发育花岗岩脉,并伴随弱的钼矿化。此外,池州地区的成矿作用规律不完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且池州区内的多期Mo(W)矿化可能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多阶段活化有关。本次研究表明,尽管池州地区主要的两阶段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不同,但它们都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晚中生代时,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在俯冲过程中发生脱水和熔融,进而产生的流体和熔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持续的脱水、熔融使得俯冲板片密度变大,然后发生下沉、回卷。与此同时,软流圈地幔侧向流动,加热交代地幔,引发了从西向东的早阶段岩浆作用。幔源岩浆底侵,然后与不同的基底岩石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早阶段岩浆岩和类型多样的金属矿床。由于俯冲方向的改变和持续的板片回卷,下扬子地区发生更为强烈的地壳伸展,使得幔源岩浆快速上升至浅部地壳,不仅形成了第二阶段的火山岩,也使得浅部地壳发生熔融,形成第三阶段的A型花岗岩。因而,池州地区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反应了本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从宽阔的陆缘弧到弧后的演化过程。

汤谨晖[3](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孔志岗[4](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单士锋[5](2020)在《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文中指出铜陵凤凰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主要矿田之一,位于近东西向铜陵-戴家汇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中部,大地构造演化经历活动-稳定-再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古生代至早三叠世沉积了海相、滨海-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硅质岩建造,燕山运动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形成与岩浆侵入相关的成矿系列。本论文以凤凰山矿田为整体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典型矿床剖析、岩体锆石U-Pb同位素精确定年,岩体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矿物流体包裹体C、O、S、Pb同位素分析,辉钼矿Re-OS定年等主要工作手段。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凤凰山岩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具有高Ba、高Sr,相对亏损Nb、Ta特征,,表面岩体的源岩既有壳源成分,又有幔混成分,属壳幔混合源。岩体同位素年龄变化范围在152.1~124.4Ma之间,与铜陵矿集区主要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C、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流体具有多源特征,即一部分来自岩浆,另一部分来自沉积碳酸盐围岩。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在140.9~142.2Ma之间,表面其成矿年龄,与凤凰山岩体成岩年龄基本一致。矿物S、Pb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中的硫具有岩浆来源特征。凤凰山矿田以岩浆成矿系列为主,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围绕凤凰山岩体呈“一圈一带”分布,具有水平与垂直分带性,主要矿体赋存于岩体正接触带,外带原则上分布在热变质圈内,内带赋存于捕掳体、岩体裂隙带中。综合凤凰山矿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信息开展预测及圈定找矿靶区,共圈定一级找矿靶区7个,二级找矿靶区5个,并对靶区进行了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靶区进行钻探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黎乙希[6](2020)在《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文中提出中国东部下扬子地区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记录着该地区的深部地质过程,对理解该处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岩石以花岗岩类为主,包括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玢岩这几种岩性。滁州地区除发育与Cu-Au矿化相关的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外,还出露铜井山闪长岩。它们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6~120 Ma,并在129 Ma左右达到峰值。通过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上述的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可划分为两类:低镁中酸性岩,具有更加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低的Mg#值(<50);高镁中酸性岩,具有富集程度较弱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高的Mg#值(>50)。这些中酸性岩均具有较高Al2O3和Sr含量以及较高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而Y和Yb含量较低,显示埃达克岩的特征。此外,它们具有较低的87Sr/86Sr(t)初始值和负的εNd(t)和εHf(t)值以及相对低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与同期的大别造山带高Sr/Y花岗岩的特征相似。综合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低镁中酸性岩是由原位加厚下地壳高压无水熔融形成的,而加厚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三叠纪大陆俯冲和碰撞有关。高镁中酸性岩则来自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岩来源于扬子板块下地壳,而源区有重熔的新元古代–古元古代陆壳物质的加入。铜井山闪长岩具有高钾特征,具有高的Mg#和Mg O含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不具有明显Eu负异常,富集LILEs而亏损HFSEs,具有较高的Sr/Y值及(La/Yb)N值但Y和Yb含量较高,推测是由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镁铁质岩浆和加厚的或拆沉的榴辉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后形成的。通过磷灰石原位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可知,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形成过程中有含Cl热液相的出熔,具有相对较低的挥发份含量。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和铜井山闪长岩的成岩温度相对较低(<800℃),并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均表现出不利于Cu-Au成矿的特征。对比长江中下游北外带和沿江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提出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为:郯庐断裂导致了张八岭隆起带底部加厚的岩石圈山根的拆沉,而拆沉的下地壳熔融产生了高镁中酸性岩,随后这岩浆上升侵位导致研究区原位隆起的形成,而俯冲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后撤时,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于强烈扩张的环境,导致这些早白垩世岩体均具有弧后岩浆作用的特征。

吴迪[7](2020)在《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提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铜陵矿集区内新发现的由斑岩型、矽卡岩型、脉型三种类型矿体共同组成的矿床,矿体多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的石炭-三叠系灰岩捕掳体及其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其矿体独特的产出元素和赋存位置在以发育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为主的铜陵矿集区内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姚家岭矿床的赋矿岩体以及三种不同矿体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对其地质特征、成岩机制、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模式进行探讨,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通过对姚家岭岩体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其赋矿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壳幔混合花岗岩,较低的铝饱和指数和较高的Na/K比值为典型的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8.6±2.9Ma,属于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上侵定位的产物。对岩浆物质来源和成岩过程的分析,认为姚家岭岩体起源于富集地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的内陆环境,并在碰撞挤压向伸展过渡的过程中底侵下地壳形成壳幔混源岩浆,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和与中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最终形成本区高钾钙碱性侵入岩。2.通过对三种类型矿体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斑岩型矿体多发育铜金矿化,赋存位置多在中深部花岗闪长斑岩体中;矽卡岩型和脉型矿体则多发育铅锌矿化,前者赋存位置多在中浅部的灰岩捕掳体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后者则多赋存在大理岩的层间裂隙中。三种类型矿体的矿石均具有浸染状、块状和细脉-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穿插关系,本文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中期氧化物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四个阶段。3.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发育有筒状隐爆角砾岩体,在垂直方向上向北西侧倾伏,大部分矿体均分布在隐爆角砾岩筒中。根据隐爆角砾岩的形成机制和环境将姚家岭隐爆角砾岩大致分为中下部的隐爆浆屑角砾岩、中上部的隐爆热液角砾岩和边缘部位的隐爆破裂岩三种类型。而根据隐爆角砾岩筒在垂向上明显的分带性将其划分为顶部的裂隙相、中上部的爆破相、中下部的震碎相和底部的震裂相。由此揭示了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机制,成矿金属元素多在深部以及边缘部位富集并沉淀形成各种矿体。4.对成矿母岩中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发现锆石较为明显的Ce正异常(δCe=5.54~69.3,平均19.8)以及Eu负异常(δEu=0.38~0.80,平均0.60)和磷灰石中等的Eu负异常(δEu平均为0.63),基本没有Ce异常(δCe平均为1.04)均指示母岩浆形成于氧化环境,对成矿金属元素随成矿流体出溶后的最终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5.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高温、中等盐度、低密度向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的持续演化过程,基本对应了成矿过程的各个阶段。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早期含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与斑岩型矿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后期则混入了少量大气降水,有利于矽卡岩型矿体和脉型矿体的形成,温度的降低和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成矿金属元素沉淀的关键所在。6.总结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对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燕山晚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姚家岭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含矿流体和热源;黄龙-船山组地层和栖霞组地层以捕掳体的形式参与成矿;北东东向、南东东向两组次级断裂、倒转的戴公山背斜、灰岩捕掳体内的层间滑脱及接触带等构造对矿体的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认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受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各种构造联合控制的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在不同构造部位形成的斑岩型-矽卡岩-脉型矿床。

汪海[8](2020)在《安庆-贵池矿集区宝树尖及马石铜多金属矿床燕山期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安庆-贵池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该区矿产资源丰富,发现了众多的铜金钼矿床。区内广泛发育燕山期岩浆岩,并与铜金等矿化密切相关。宝树尖铜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新发现的矽卡岩型矿床,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尚未进行地球化学研究。马石铜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近年来在找矿方面有着较大突破,但其深部及外围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以宝树尖铜多金属矿床和马石铜矿床为研究对象,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锆石LA-ICP-MS 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分析、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和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岩石成因及矿床的形成机制,并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指导性意见。两个矿区的含矿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r/Y、(La/Yb)N比值以及低Y、Yb含量。从地球化学特征上来看,两个矿区的侵入岩属于埃达克质岩和岛弧岩浆岩。马石含矿岩体显示出不同于宝树尖含矿岩体的Eu负异常,可能是埃达克质岩浆与亏损的新元古代下地壳混染的结果。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宝树尖成矿相关岩体形成于148.6±3.2Ma,马石成矿相关岩体形成145.2±2.4Ma,是长江中下游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继承锆石的U-Pb年龄暗示古老地壳物质曾参与岩石的形成。全岩Sr-Nd-Pb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岩石起源于俯冲洋壳及上其覆沉积物的部分熔融。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则说明了成矿物质不止来源岩浆,还有部分来源地层。锆石Eu异常特征和Ce4+/Ce3+比值表明形成岩石的岩浆具有高氧逸度,这有利于Cu、Au、Zn等成矿物质的迁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认为两个矿床的大致形成过程为:在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安庆-贵池矿集区的大陆岩石圈之下,形成富集地幔。大约在145Ma时候,残留洋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富集地幔产生的熔体混合产生埃达克质岩浆,岩浆到达地壳浅部形成含矿侵入岩,并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主要成矿物质。

李旋旋[9](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亓华胜[10](2019)在《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博士论文主要内容是对两个不同构造背景下斑岩型铜-金矿床相关的侵入岩及其成矿作用。该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对印尼巴布亚Grasberg铜-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埃达克质岩的成岩与成矿研究;然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发现的茶亭铜-金矿床两类的含矿埃达克质岩与不含矿闪长玢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其含矿相关的埃达克质岩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从岩石属性及成因机制、源区组成的研究,对不同构造背景下斑岩铜-金矿床的成岩与铜金成矿及动力学背景进行一个有效的制约。并通过两者成矿相关的埃达克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探讨岩浆源区组成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具体如下:(1)印尼巴布亚Grasberg成矿埃达克质岩与铜金成矿新生代的斑岩在印尼巴布亚Grasberg地区孕育了一个世界级的斑岩铜-金矿床。本次主要针对Grasberg铜-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埃达克质岩开展了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主成矿期的侵入岩是二长斑岩,对其三个样品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析显示,主成矿期侵入岩形成于3.06~2.86Ma,属于上新世。这些岩石表现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低Y,Yb含量,与高Sr/Y(48.8~6 5.5)和(La/Yb)N。它们还表现出高的Al2O3、K2O含量,以及高的K2O/Na2O(0.94~1.33)比值,属于钾质埃达克质岩。它们还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LIELs)元素,贫化高场强(HFSEs)和重稀土元素,无Eu负异常(Eu/Eu*=0.97-1.28,av.1.04),Nb-Ta-Ti明显负异常,Pb正异常。同位素上,它们还表现出富集的(87Sr/86Sr)i=0.7052~0.7060,负的 εNd(t)=-11.8~-14.6 和高的放射成因 Pb,(206Pb/204Pb)i=17.88~18.19,(207Pb/204Pb)i=15.54~15.58,(208Pb/204Pb)i=38.49~38.59。结合其锆石中发现古老的继承锆石核以及负的εHf(t)=-6.7~-20和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1.6~2.3Ga,指示了 Grasberg埃达克质岩源区有大量古老下地壳的加入。同时,其适中的MgO含量和Mg#(38-52,av.42)和同位素证据,指示了地幔物质的参与。Th/Yb-Ba/Th和Nb/Y-Ba/La图解也证明了地幔端元为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锆石Ce4+/Ce3+和Eu/Eu*结合硫同位素特征表明Grasberg含矿埃达克质岩具有高氧逸度,高水含量以及深源的硫。因此,我们认为Grasberg埃达克岩是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与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熔体混合后,经历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分离结晶,之后同化混染部分下地壳形成的,其铜-金矿化是古老下地壳与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该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我们判定Grasberg埃达克岩处于一个后碰撞背景。在约25 Ma时,澳大利亚北缘洋壳开始向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下,在俯冲的早期阶段是洋壳向下俯冲,俯冲作用导致玄武岩和沉积物脱水,中间释放的大量的水和含Cl等卤素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受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随着澳大利亚板块继续俯冲,碰撞造山活动开始。约6 Ma,澳大利亚大陆岩石圈向东北俯冲中开始发生碰撞拆沉,重的大陆岩石圈向下拆沉后,由于热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减压作用,约6~3Ma发生了古老下陆壳的部分熔融。同时,受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富集地幔由于软流圈上涌提供的热量而发生部分熔融。部分熔融的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熔体与部分熔融的古老下地壳混合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之后的上升过程中发生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在4~2 Ma,俯冲带的碰撞过程以巴布亚造山带发生大规模的走滑断裂结束。而这一走滑事件为岩浆的上升以及后来岩浆侵入到浅部形成铜金矿床创造了通道。(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茶亭成矿埃达克岩与不成矿闪长玢岩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发现一个与白垩世侵入岩有关的超大型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在茶亭地区有两类侵入岩被识别出来,与铜金矿化相关的石英闪长斑岩(埃达克质岩)和不含矿的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显示茶亭侵入岩在145-136Ma侵入。两者都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显示出轻微的Eu的负异常。赋矿石英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具有高的Sr和Sr/Y比值,低的MgO(1.31-2.09 wt.%),中等的(La/Yb)N 和 Mg#(34.6-54.6)和低的 K2O/Na2O(<1)比值,脱耦的Sr/Y和(La/Yb)N,以及低的Th/U(3.49-6.08)比值。赋矿石英闪长玢岩具有略微富集 Sr-Nd-Hf 同位素((87Sr/86Sr)i=0.70655~0.70717;εNd(t)=-6.9~-8.8;εHf(t)=-7.6~-10.6)和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206b/204Pb)i=18.22~18.70,(207Pb/204Pb)i=15.63~15.66和(208Pb/204Pb)i=38.49~38.97),表明赋矿石英闪长斑岩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混合了富集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混染了少量下地壳物质。而贫矿的闪长玢岩,因其具有低的Si02含量和高的MgO(3.894.06 wt.%),Cr、Ni(平均值47.6 ppm和15.01 ppm)和高的Mg#(51.2~69.8),结合与赋矿侵入岩相似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同化了陆壳物质。锆石Ce4+/Ce3+和Eu/Eu*表明茶亭赋矿石英闪长斑岩比贫矿的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氧逸度,可能与部分熔融的俯冲洋壳密切相关,因此有利于铜金矿化的形成。结合该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茶亭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处于一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在约148 Ma之前,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扬子地块的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洋壳的脱水或流体使岩石圈地幔交代,形成富集地幔。在大约145 Ma时,俯冲的大洋板片和沉积物的部分熔融发生在茶亭地区,产生了原生埃达克质熔体。埃达克质熔体不可能直接上升到浅部地壳,而是与来自交代的幔源岩浆的熔体混合。混合后的高氧逸度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部分地壳同化作用,并就位于地壳浅层,在茶亭地区形成了含矿石英闪长斑岩体及其相关铜金矿床。几个百万年后,同化了部分下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富集地幔熔体侵位到浅部地壳中,形成不含矿的闪长玢岩侵入体。通过对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长江中下游茶亭两个斑岩铜-金矿床的研究,我们认为不同的构造背景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与其源区组成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密不可分。

二、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岩浆-构造-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
    1.1 侏罗纪岩浆岩带
    1.2 白垩纪岩浆岩带
        1.2.1 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
        1.2.2 白垩纪双峰式火山岩
    1.3 硅质大火成岩省(SLIPs)
2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的构造效应
    2.1 燕山期中国东北部高原
    2.2 燕山期中国东部的构造变形与构造轮廓的形成
3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的资源效应
    3.1 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基性岩-碳酸盐有关的矿产
    3.2 硅质大火成岩省有关的矿产
4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的环境效应——优质的成土母岩
5 讨论
    5.1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与全球的一致性
    5.2 中国东部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相同与不同
    5.3 中国大火成岩省与含金刚石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
6 结论

(2)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1.1.2 埃达克(质)岩石研究现状
        1.1.3 下扬子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1.4 科学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3 完成工作量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创新点
        1.4.1 研究进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下扬子地区地质概况
    2.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岩浆岩
    2.3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质概况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3.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3.4 石榴子石LA-ICPMS U-Pb定年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3.6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第四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早阶段岩浆岩成因与成矿属性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U-Pb定年
        4.3.2 锆石Ti温度(T_(Ti-in-Zrn))
        4.3.3 全岩地球化学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4.3.5 锆石Hf同位素
    4.4 讨论
        4.4.1 池州地区含矿侵入岩的年龄
        4.4.2 岩石成因
        4.4.3 成矿指示意义
        4.4.4 大地构造背景
第五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晚阶段A型花岗岩成因
    5.1 引言
    5.2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U-Pb定年
        5.3.2 锆石微量元素
        5.3.3 全岩地球化学
        5.3.4 物理化学条件
        5.3.5 全岩Sr-Nd-Pb同位素
        5.3.6 锆石Hf同位素
        5.3.7 矿物化学组成
    5.4 讨论
        5.4.1 年代学
        5.4.2 花岗岩类型
        5.4.3 岩石成因
        5.4.4 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和构造背景
第六章 池州地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年代学制约
    6.1 引言
    6.2 矿床地质与样品
    6.3 分析结果
        6.3.1 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
        6.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6.3.3 石榴子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6.4.2 池州地区燕山期成矿作用期次
        6.4.3 成矿指示意义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附录
    附表1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附表2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表3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附表4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
    附表5 鄂东、九瑞、池州和铜陵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龄数据
    附表6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附表7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表8 巴山花岗岩类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附表9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中角闪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附表10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中斜长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附表11 巴山花岗岩类锆石Hf同位素组成
    附表12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729)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附表13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801)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附表14 乌谷墩矿区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附表15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726)
    附表16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802)

(3)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地质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特征
    2.6 区域矿产特征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3.1 地层
        3.1.1 寒武系(?)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3.1.3 白垩系上统(K_2)
        3.1.4 古近系(E)
        3.1.5 第四系(Q)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构造
        3.2.3 火山构造
    3.3 岩浆岩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3.3 次火山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变质岩
        3.4.2 动力变质岩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4.1.1 矿床地质特征
        4.1.2 矿体地质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1.4 控矿因素分析
    4.2 麻楼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矿体地质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2.4 控矿因素分析
    4.3 鹅石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矿体地质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3.4 控矿因素分析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5.2 成矿要素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物质来源
        5.3.2 成矿流体来源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5.3.4 成矿模式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6.1.2 异常信息提取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7.1 成矿潜力分析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7.2 地质模型建立
        7.2.1 找矿标志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7.6.3 综合信息分析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8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4)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构造演化
        2.2.2 褶皱
        2.2.3 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特点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矿物特征
    3.6 矿化蚀变分带
        3.6.1 蚀变分带
        3.6.2 矿化分带
    3.7 矿化阶段划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4.1.4 锆石微量元素
    4.2 岩石分异程度
    4.3 岩石成因类型
    4.4 成岩时代
    4.5 成岩条件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4.5.2 温度
        4.5.3 压力和深度
        4.5.4 氧逸度
    4.6 成岩作用机制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4.6.2 MME的成因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4.7 成岩物质来源
    4.8 成岩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5.1.5 辉石
        5.1.6 角闪石类
        5.1.7 绿帘石
        5.1.8 硅灰石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5.4 成矿时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1.3.1 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1.3.2 矿产勘查工作程度
        1.3.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基底构造
        2.2.2 盖层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4.1 重力场特征
        2.4.2 磁场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2.6 区域矿产概况
第三章 凤凰山矿田地质背景
    3.1 地层
        3.1.1 志留系
        3.1.2 泥盆系
        3.1.3 石炭系
        3.1.4 二叠系
        3.1.5 三叠系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
        3.2.3 接触带构造
    3.3 地球物理场特征
        3.3.1 重磁场基本特征概述
        3.3.2 重磁异常的划分与分类
        3.3.3 局部重磁异常解译
        3.3.4 综合物探剖面解译
    3.4 地球化学场特征
    3.5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3.5.1 热变质作用
        3.5.2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3.5.3 围岩蚀变
第四章 岩浆岩特征及成因
    4.1 岩浆岩形态特征
        4.1.1 浅部形态特征
        4.1.2 深部形态特征
    4.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4.3 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4.4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
    4.5 岩浆岩岩体成因机制
第五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5.1 药园山铜矿
    5.2 宝山陶铜矿
    5.3 南阳山铜钼矿
    5.4 仙人冲铜矿
    5.5 龙潭肖铜铅锌矿
    5.6 金泉铅锌矿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6.1 碳-氧同位素
    6.2 硫同位素
    6.3 铅同位素
    6.4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6.5 成矿流体来源
    6.6 成矿物质来源
第七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7.1 成矿地质条件
        7.1.1 地层与成矿
        7.1.2 构造与成矿
        7.1.3 岩浆岩与成矿
    7.2 矿床类型
    7.3 成矿规律
        7.3.1 空间分布
        7.3.2 分带性
        7.3.3 富矿段的控制因素组合类型
    7.4 成矿模式
第八章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与评价
    8.1 综合信息预测
        8.1.1 成矿预测图的编制
        8.1.2 变量的提取和赋值
        8.1.3 变量特征分析
    8.2 预测结果
        8.2.1 评价单元的划分
        8.2.2 评价单元属性叠加
        8.2.3 预测结果
    8.3 靶区圈定及评价
        8.3.1 靶区圈定
        8.3.2 一级找矿靶区评价
        8.3.3 二级找矿靶区评价
        8.3.4 靶区验证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6)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埃达克岩与高Sr/Y花岗岩
        1.2.2 张八岭隆起带构造归属争议及岩浆演化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2.1.区域地质背景
        2.1.1 张八岭隆起带
        2.1.2 滁州地区
    2.2.样品岩相学特征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3.1.锆石U–Th–Pb定年及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3.2.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3.3.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3.5.副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6.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锆石U–Th–Pb定年结果
    4.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主量元素特征
        4.2.2.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4.3.全岩Sr–Nd–Pb同位素
    4.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4.5.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4.6.磷灰石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4.7.辉石斑晶主量元素特征
第五章 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5.1.年代学格架
    5.2.岩石类型划分
    5.3.岩浆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5.4.岩石成因
        5.4.1.高Sr/Y成因
        5.4.2.高镁成因
        5.4.3.铜井山闪长岩成因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动力学
    6.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带和北外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6.2 晚中生代区域岩浆岩作用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姚家岭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岩浆岩
    3.4 隐爆角砾岩
    3.5 矿体特征
    3.6 围岩蚀变
第四章 岩浆岩成岩作用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元素特征
        4.1.2 微量元素特征
        4.1.3 稀土元素特征
    4.2 副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2.1 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2.2 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4.4 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源区探讨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5.1.1 岩相学特征
        5.1.2 均一温度
        5.1.3 盐度和密度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5.2.1 氢氧同位素
        5.2.2 碳氧同位素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6.1 矿床成因
        6.1.1 成矿物质来源
        6.1.2 成矿流体的迁移与演化
        6.1.3 成矿控制因素
    6.2 成矿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安庆-贵池矿集区宝树尖及马石铜多金属矿床燕山期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埃达克岩与斑岩型铜金矿床
    1.2 长江中下游埃达克(质)岩研究现状
    1.3 安庆-贵池矿集区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介绍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宝树尖铜多金属矿床
    3.2 马石铜矿床
第4章 样品采集、加工及测试方法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4.2 锆石U-Pb年代学
    4.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4.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4.5 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分析
第5章 分析结果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宝树尖矿区
        5.1.2 马石矿区
    5.2 主微量元素
    5.3 锆石U-Pb年代学
    5.4 锆石微量元素与Lu-Hf同位素
    5.5 全岩Sr-Nd-Pb同位素
    5.6 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
第6章 分析讨论
    6.1 相关岩体成岩时代
    6.2 岩石成因
        6.2.1 岩浆演化过程
        6.2.2 岩浆形成机制和源区特征
    6.3 大地构造背景
    6.4 成矿指示意义
        6.4.1 成矿物质来源
        6.4.2 成矿潜力
        6.4.3 成矿模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1.1.1 选题依据
        1.1.2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断裂构造
        2.2.2 褶皱构造
        2.2.3 火山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4.2 区域磁场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方法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4.1.1 地层
        4.1.2 构造
        4.1.3 岩浆岩
    4.2 蚀变矿化特征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4.2.2 其他蚀变特征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4.3.1 SWIR矿物识别
        4.3.2 SWIR特征参数
    4.4 矿物组成
        4.4.1 蚀变矿化期次
        4.4.2 矿物特征
    4.5 蚀变分带特征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特征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5.1.3 地球化学特征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1.5 pXRF特征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明矾石种类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5.3 年代学特征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6.1 流体包裹体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6.1.3 压力条件
    6.2 稳定同位素
        6.2.1 样品特征
        6.2.2 硫同位素组成
        6.2.3 氢、氧同位素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6.3.1 物理化学条件
        6.3.2 流体演化特征
        6.3.3 形成机制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7.1.2 成矿地质条件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7.1.4 形成环境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7.2.1 年代学
        7.2.2 围岩蚀变
        7.2.3 物理化学条件
        7.2.4 硫的来源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7.3.1 地质特征
        7.3.2 流体特征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论文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10)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同构造背景与斑岩铜金矿
        1.1.2 斑岩铜-金矿床与埃达克岩
        1.1.3 印尼巴布亚斑岩铜-金矿研究现状
        1.1.4 长江中下游斑岩铜-金矿研究现状
    1.2 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主要工作概述
    1.4 取得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印尼巴布亚区域地质背景
        2.1.1 印尼巴布亚地质背景
        2.1.2 印尼巴布亚Grasberg斑岩铜金矿床地质背景
    2.2 长江中下游南陵-宣城矿集区地质背景
        2.2.1 南陵-宣城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
        2.2.2 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2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3 锆石U-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3.5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6 原位S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印尼巴布亚Grasberg斑岩型铜-金矿床
    4.1 样品描述
    4.2 分析结果
        4.2.1 主微量元素
        4.2.2 锆石U-Pb年代学
        4.2.3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4.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4.2.5 矿石S同位素
    4.3 讨论
        4.3.1 岩浆演化过程
        4.3.1.1 陆壳混染
        4.3.1.2 部分熔融or AFC过程?
        4.3.2 岩浆源区组成
        4.3.3 铜金成矿启示
        4.3.4 构造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模型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
    5.1 样品描述
    5.2 分析结果
        5.2.1 主微量元素
        5.2.2 锆石U-Pb年代学
        5.2.3 锆石Lu-Hf同位素
        5.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5.2.5 矿石原位S同位素
    5.3 讨论
        5.3.1 岩石演化过程
        5.3.1.1 陆壳混染?
        5.3.1.2 分离结晶or部分熔融?
        5.3.2 岩石成因
        5.3.2.1 茶亭含矿埃达克岩成因
        5.3.2.2 茶亭闪长玢岩成因
        5.3.3 岩浆源区
        5.3.4 茶亭埃达克质岩对铜金成矿启示
        5.3.4.1 茶亭斑岩铜金矿床S同位素
        5.3.4.2 岩浆氧化状态和铜金矿化
        5.3.4.3 构造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部燕山期大火成岩省:岩浆-构造-资源-环境效应[J]. 曾普胜,李睿哲,刘斯文,温利刚,赵九江,王十安. 地球学报, 2021
  • [2]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D]. 杨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02)
  • [4]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
  • [5]安徽省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D]. 单士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D]. 黎乙希.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D]. 吴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安庆-贵池矿集区宝树尖及马石铜多金属矿床燕山期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D]. 汪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10]不同构造环境下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对比 ——以印尼巴布亚Grasberg和安徽茶亭为例[D]. 亓华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标签:;  ;  ;  ;  ;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地质背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