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里有俗民吗?(论文文献综述)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1](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2](2020)在《“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文中认为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对当前礼俗研究动态进行反思,并预估其未来趋向。本期选刊的一组笔谈,由各位学者在现场演讲录音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黎雪[3](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孙心乙[4](2020)在《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文中认为清代,辽西蒙古族喀喇沁部为守护“扎萨克”(旗主)衙门府,在今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有众多防御型营屯。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些营屯在防御使命终结后,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实现了由“军屯”向“民屯”的过渡,营屯内的蒙古族民众也由“兵民一体”的屯戍转为定居式农耕。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蒙古族营屯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一些营屯由内至外已与当地汉族村落并无二致;而另一些却仍保留防御型营屯的某些特质,尤其营屯内的“海青格热”传统民居,已成为今日辽西乡村的一道风景,在吸引外界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吸附了较多的发展能量。近年来,一些海青格热民居保存较好的营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北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宝贵样本。本研究以辽西蒙古族营屯和“海青格热”民居为对象,依托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建筑学“场所”理论等,对蒙古族营屯的建筑特质、变迁演化、运行机制、更新策略等展开系统研究,扩充了蒙古族民居的研究范畴。全文设六个章节展开研究和论述,并运用典型个案分析方法,选取四个形制不同的营屯,分别对其差异性演化、运行机制调适及更新实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营屯演化和更新的规律与逻辑。提出,营屯所处“生态位”(自然的和社会的)的规定性是制约营屯演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不仅导致营屯在演化形制上出现差异,呈现不均衡性,也制约营屯在当下的更新基础、能量吸附与发展幅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问题。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专业指导,近年来一些营屯更新呈现出恣意无序、开发无度态势,对营屯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或正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毁坏。这些问题与乱象,亟待专业机构予以规划指导,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学“进场补位”已刻不容缓。研究开掘了营屯内隐的“场所”意义。营屯是辽西农耕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的物化与载体,海青格热民居已成为当地蒙古族区别“我群”与“他群”的重要标识,具有“双遗产”属性与价值,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研究落点在为营屯的更新“建模”并制定可行策略。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需求强烈,及更新理论与更新策略欠缺。研究认为:营屯更新应根据具体营屯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予以分级定位,将“场所”精神重建与生态化更新并置,以浓化民族传统、开掘聚落内涵为发展路向,实施或“借势发展”或“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组构上、下、内、外互动的“多元行动方”动力框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更新模式,以推动目标达成。本研究对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更新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李杨[5](2020)在《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中国社会是小农经济,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天象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出现气候灾害时,巫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手段,由此衍生出众多民间雨神信仰。在山西榆次,民间多信仰雨神,并由此村落间衍生出一种特别的村落交往网路——神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断挤压乡愁生存空间,对“神亲”关系的记录,可以保留一点乡村原生态的东西。本文以山西榆次区为调查对象,利用地方志及神庙、碑刻、民间传说等丰富资料,探讨区域内的村际关系、村庙文化,充分利用田野调查法、参与法、文献学方法等方法,最终论证文章结论,使论文内容更详实。山西地区因气候因素,频发干旱,在自然与人文生态场域下,祈雨历史悠久。榆次雨神众多,主要分为人神与自然神,正统性与灵验性是神灵区域内主体选择的内在动力。榆次地区跨村落祈雨仪式形式多样,郝村、西河堡村、榆城坪村、后沟村、要村、大常村祈雨各有特色,体现了民间信仰的不同方面。人神互动中体现出家族主义、人本思想、集体无意识、谢恩思维与互惠原则等鲜明的民族性格与特色。山西榆次民间雨神信仰网络主要以神亲关系来建构,信仰网络主要有拟血缘、拟姻亲、感应天神三种路径来建构,其中又以拟血缘、拟姻亲为主要路径。与太谷地区神亲构建相比,榆次地区神亲关系更符合《榆次县志》所述雨神结盟、两两结盟、仪式周期不固定等特点。在神亲关系网络下,村落之间达成跨村落祈雨信仰联盟。祭祀仪式中充满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峙,其本质是对于信仰资源的博弈。在信仰文化笼罩下,榆次地方社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际交往规则。神亲搭建了地方社会的信仰氛围,处于同一信仰范围内的成员获得心理认同与身份认同,构建了一条坚固的交往通道。同时,信仰作为一种资源也造成了集团内部的冲突与斗争。民间仪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导向不断变化的。1949年后,民间仪式与国家力量的关系从冲突到共谋,民间仪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自我调适,但是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依旧面临传承困境,不断挣扎。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新时代,对民间信仰活动的忠实记录,有助于丰富村落文化的研究。探讨传统民俗转变与适应,在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局面下求存,尽力维持传统民俗的核心内涵,这都是本文的思考点与意义所在。
李孟园[6](2020)在《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朔是中国1980、1990年代社会转型期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其早期作品以标签化的痞子式文学在文坛受到非议。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王朔分享着由现代传媒科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但最终却被迫落荒而逃,直到1999年《看上去很美》的出版,他才以另一幅面貌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这也昭示着王朔正式踏上了其创作生涯的后期之路。本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王朔在1990年代之后的影视制作经历,先从王朔自身的创作危机着手,包括其自食机械工业复制艺术的恶果,对电影艺术努力的落空以及对大众趣味的误解。然后以王朔所遭受的外界抨击为核心,从王朔与学界、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大众三者之间的龃龉来分析王朔与大众文化产生的深刻的矛盾以及王朔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深层动因。第二章是本论文的叙述重点,笔者主要以文本分析的方式,对自《看上去很美》之后的王朔的几部小说、随笔进行细致、多角度的分析,主要从王朔对“精神家园”、“本性”、“死亡”三个主题的选取,通过对叙事策略、语言的调整和意象的艺术书写来理清王朔后期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叙述方式的转变,以此凸显王朔对昔日商业写作方式的告别与对纯文学理想的重拾,然而其后期作品获得的冷淡反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王朔对这类写作的力不从心,也间接印证了王朔文学转型的失败。第三章主要针对王朔的文化批评进行论述。笔者以王朔对金庸的批判为切入点,从香港流行文化对大陆本土文化的侵蚀与市场和观众的掠夺中,引出王朔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的忧虑。虽然王朔的文化批评为批评界输出了异质声音,但其文化批评还是存在偏狭化的缺陷,这也导致其文化批评与他早期的文化作品一样受到两极化的评价。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潘海莉[8](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杨于卓[9](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刘文祥[10](2018)在《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俗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种物质文明成果和观念、制度、信仰的统摄。民俗塑造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和习惯,更是一种认同和归属,民俗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于一个根本的结构之中,使得不同历史阶段、代际之间的文化保持连续性。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19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到了各种新的挑战,乡土文学的衰落似乎已成定论。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呢?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从学界来看,还没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探讨。本文拟围绕“衰落”与“拯救”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展开探究。绪论主要就研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进行论述,并就论述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和背景。民俗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文学结缘,但是具体到现代乡土小说领域来说,则是在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开始借助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民”与“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范式,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乡土作家所凭据或者试图对象化的东西——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土作家所遭遇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是民俗的衰落、作家观念的变化,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取材、主题内容、思想价值。第二章主要对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在乡土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借用民俗叙事去重新认识乡土社会,认识民俗,普遍出现了回归原色化的乡土民俗的渴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作家继续沿着启蒙路线前进,反思乡土社会中的愚昧、暴力等因素;有的作家则是利用民俗反思历史的曲折,展现社会的变化,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追求也使得乡土民俗书写呈现着承前启后、灵活多变的发展态势。乡土作家们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民俗图景,乡土民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意味,使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民俗景观开始出现。但是从民俗书写的发展走向来看,也呈现为不断衰落的趋势,新的文学状况必然引发新的表述形式,这些会在叙事形式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章探讨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中展现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民俗书写下的乡土社会内部已经虚化,空有外形却缺乏实质,构成乡土生活本质性的血缘纽带、伦理观念、民俗事项、自然景观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干瘪、抽象、断裂、单维化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社会也因为作家民俗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侧面:在很多作家笔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道具普遍陷入了无用,民俗接续的危机也接踵而来;同时人与民俗的裂缝不断加大,很多民俗书写中呈现着关系的错位状态;民俗空间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失败的案例,或者是因为外力、或是自身原因导致破碎塌陷。很多作家主观上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乡土社会,但是在作品中却呈现为抽象化、空心化的乡土世界。1990年代以来的很多乡土作品中,也出现了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伪民俗”表述问题,这是以往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中所不存在的,既折射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昭示着乡土民俗已经从内部产生了变异,民俗自身的本源已经丢失,乡土社会正在逐渐地被一些异己的东西所填充。第四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拯救诉求。每一时段的乡土小说中都会表现出属于那个时段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作家面对的社会情况是空前复杂的,在民俗叙事中开始展现出强烈的拯救诉求,我们能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作家身上存在那种矛盾心理和怀乡情绪,作家写作中也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主体精神特征。很多作家籍借民俗叙事,营造了新的乡土景观,也在重新整理和打扫乡土社会,解除景观的隐匿化;有的通过各种隐喻的方式对乡土进行修补,有的借用民俗道具和生活将乡土个人的躯体和精神予以复活重建;有的作家转向对一些少数民族民俗的描写来取代衰落的乡土社会,或是儿童视角表达一种新生的渴望。乡土作家喜欢民俗,是因为民俗中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秩序感,书写民俗也是寻找这种感觉的有效方式,在民俗叙事中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社会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民俗链的建构等。当前乡土社会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和伦理危机,一些作家对乡土心理认同、伦理道德规范、乡土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关注,表达了他们的修复愿望。第五章主要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进行深度反思。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民俗表现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乡土作家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区隔仍然很明显,作家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调适以往这种文化不适应性,当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路口前,他们更愿意回归过去。民俗想象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规整化的民俗书写使得民俗形式变得凝固,这样的民俗很容易显得忠实于过去,却失去了某些动人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中有着过去的经验和性质、气味,也呈现着过去的结构形象,但是却并不是那么的紧凑、完整,只是一种依靠感性经验所把握的东西,并不具备稳定性。一些作家试图借助民俗书写重新找到那个美好的乡土社会,实现一种“返魅”、“复魅”,完成一种“去博物馆化”,但是这种“去博物馆化”的努力是存在着悖论的,在看似对乡土衰落的抗拒中,思想却停滞了下来,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当前的乡土民俗叙事正处于一个美学转换期,新的美学形式还会不断地涌现,这是乡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城市里有俗民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里有俗民吗?(论文提纲范文)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优势 |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
一、手工业 |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
一、儒教 |
二、佛教 |
三、天主教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
二、武术 |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
附录 |
(2)“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民俗学派成长在田野中国 |
构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思考 |
一、走进乡村田野,服务当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走进田野,从日常生活实践的体验视角追寻宏大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一)“实践民俗学”概念的提出,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地位和田野者身体经验的重要性,促进了民俗学田野研究范式的转变 |
(二)以理性反思的眼光透视田野,从对个案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深描”中,实现宏大的理论追求 |
三、走进田野,努力构建有“实践温度”和“理论高度”的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具有很重要的学科意义 |
(一)学者主体与民众主体同构 |
(二)热情田野与理性研究同构 |
(三)民间礼俗与国家治理同构 |
(四)民间记忆与国家历史同构 |
学派争鸣与礼野互证 |
一、学派争鸣 |
二、礼俗同构 |
三、礼野互证 |
四、小 结 |
“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现象学理解 |
一 |
二 |
三 |
礼俗互动的多样轨迹与多元机制 |
“礼俗”的“内/外”“文/野”关系 |
一、“内/外”关系 |
二、文/野关系 |
我所理解的“礼俗互动” |
民俗学就是关系学 |
田野与“礼-俗”互动 |
礼与俗的历史传统 |
一、礼之变:礼治时代与政治时代 |
二、礼俗相交:民俗是礼与俗的共同体 |
三、人情与人性:俗升为礼的推手 |
礼俗互动与社会精英的民俗实践 |
礼俗互动视野下的非遗保护 |
一、礼俗互动有丰富的内涵与形态 |
二、礼俗互动是科学有用的分析工具 |
第一,有助于回答非遗保护“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
第二,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的“外”“上”与“内”“下”的关系问题。 |
第三,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
第四,有助于处理非遗保护的“自治”与“他治”的关系问题。 |
三、礼俗传统与非遗保护都要与时俱进 |
第一,来自乡村中国向城镇中国转变的挑战。 |
第二,来自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挑战。 |
第三,来自现实中国向数字中国转变的挑战。 |
(3)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民居与村落研究范式的转变 |
1.2.2 传统村落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 |
1.3.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辽西蒙古族营屯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辽西蒙古族相关研究 |
2.1.1 辽西地区农耕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
2.1.2 辽西蒙古族文化的现代重构研究 |
2.1.3 辽西蒙古族聚落与民居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 |
2.2 聚落及其建筑内涵研究 |
2.2.1 场所理论 |
2.2.2 建筑叙事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与村落生态化更新研究 |
2.3.1 生态位理论及其拓展研究 |
2.3.2 “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探索 |
2.3.3 村落生态化更新理念及其旨向 |
2.3.4 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4 现代视域下村落运行系统的相关研究 |
2.4.1 村落运行的自组织研究 |
2.4.2 村落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研究 |
2.5 小结 |
3 蒙古族营屯的建构属性与机制转化 |
3.1 营屯的防御属性建构与运行机制 |
3.1.1 喀喇沁左翼“扎萨克”衙门的护卫机制 |
3.1.2 营屯的他组织运行特点 |
3.1.3 营屯运行中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比较 |
3.1.4 营屯运行研究视角的构建 |
3.2 营屯形制与防御型特质 |
3.2.1 以旗王府为中心的防御型营屯设置 |
3.2.2 “五营环卫”的营屯布局 |
3.2.3 “兵民一体”的屯戍特质 |
3.3 营屯的空间图式与防御功能表达 |
3.3.1 营屯的空间图式 |
3.3.2 作为营屯界域的“马蔺道” |
3.3.3 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中的落点与表达 |
3.4 防御使命的终结与营屯的衰落 |
3.4.1 旗王府的焚毁与营屯防御使命的终结 |
3.4.2 他组织运行机制的抽空与营屯的衰落 |
3.4.3 由防御型“军屯”向“民屯”的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营屯的建筑特点与“场所”意义 |
4.1 营屯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 |
4.1.1 营屯演化的形制差异 |
4.1.2 由“军屯”到“民屯”的运行机制调适 |
4.1.3 海青格热民居的自主营造 |
4.1.4 营屯的俗常生活 |
4.2 营屯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及其建筑的叙事性 |
4.2.1 海青格热与满族民居比较 |
4.2.2 海青格热与汉族囤顶民居比较 |
4.2.3 海青格热与汉族平顶式民居比较 |
4.2.4 营屯的建筑叙事 |
4.3 营屯的场所意义 |
4.3.1 关于海青格热的族群记忆 |
4.3.2 营屯的“场所”特征与内涵认同 |
4.3.3 建筑构件的符号展演与象征意味 |
4.3.4 场所精神对营屯建筑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营屯更新的路向探索与典型案例分析 |
5.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及其制约性 |
5.1.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评估 |
5.1.2 营屯文化结构质素辨析 |
5.1.3 营屯物质要素更新的途径 |
5.1.4 生态位法则对营屯更新的制约性 |
5.2 形制差异的营屯更新案例剖析 |
5.2.1 生态文化村——白音爱里 |
5.2.2 宗教旅游村——官大海 |
5.2.3 原生态改造村——东哨镇十家子村 |
5.2.4 整体移民村——南山村 |
5.2.5 经验与问题 |
5.3 营屯更新中的矛盾与调适 |
5.3.1 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 |
5.3.2 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材料 |
5.3.3 消费观念与居住品位 |
5.3.4 整体更新与个性需求 |
5.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4.1 建筑适应性的社会边界 |
5.4.2 建筑适应性的空间尺度 |
5.4.3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镜像 |
5.4.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系统运行下营屯更新的模式建构与实施策略 |
6.1 复杂系统运行下的营屯更新动力与路向 |
6.1.1 营屯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 |
6.1.2 基于自组织的内源演替与内生性需求 |
6.1.3 基于他组织的能量注入与伴生性“人为”接合 |
6.1.4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营屯更新的路向选择 |
6.2 营屯更新中的系统运行张力与多向度动力 |
6.2.1 文化政治场域中的建筑:权力操作与资源分配 |
6.2.2 营屯更新的“多声部”语境辨析 |
6.2.3 多向度驱动力与“生态宜居”理念磨合 |
6.2.4 纠偏与调控:营屯更新的幅度与限度 |
6.3 新语境下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3.1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6.3.2 建筑学的“进场补位”及其作为 |
6.3.3 营屯更新中的“多主体”互动与协同 |
6.3.4 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4 营屯更新的策略实施与目标旨向 |
6.4.1 基于生态位法则的“借势发展”与“错位竞争” |
6.4.2 “双遗产”特质开掘与更新潜能激活 |
6.4.3 文化意义再生与多元价值创化 |
6.4.4 场所重建:营屯更新的目标旨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与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山西区域社会祈雨的研究 |
1.2.2 关于神亲的研究 |
1.2.3 关于村际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2 信仰联盟:跨村落祈雨祭祀 |
2.1 生态场域:祈雨发生的时空条件 |
2.1.1 晋地自然生态场域 |
2.1.2 晋地人文生态场域 |
2.2 祭祀对象:雨神考辨 |
2.2.1 自然神崇拜 |
2.2.2 人神崇拜 |
2.2.3 正统与灵验:主体选择的动力 |
2.3 仪式实践:村落间的合作联盟 |
2.3.1 郝村偷小大王 |
2.3.2 西河堡村抬麻衣仙姑 |
2.3.3 榆城坪村三神共祈 |
2.3.4 后沟四龙王游神巡境与走亲 |
2.3.5 张胡村狐爷爷牺牲祭祀 |
2.3.6 大常空王佛取水 |
2.4 思维认知:仪式映射的意识形态 |
2.4.1 家族主义与男权社会 |
2.4.2 人本思想 |
2.4.3 集体无意识 |
2.4.4 谢恩思维与互惠原则 |
2.5 过渡礼仪:仪式结构解读 |
2.5.1 分离阶段 |
2.5.2 阈限阶段 |
2.5.3 交融阶段 |
小结 |
3 神亲:榆次区域雨神信仰网络构建路径 |
3.1 拟血缘缔结神亲 |
3.2 拟姻亲缔结神亲 |
3.3 感应神灵缔结神亲 |
小结 |
4 权利博弈:祭祀活动中多方对峙 |
4.1 祭祀圈内、外部冲突 |
4.1.1 祭祀圈内部冲突 |
4.1.2 祭祀圈外部冲突 |
4.2 现代化语境旅游开发中的对峙 |
4.2.1 各利益主体间对峙 |
4.2.2 村落内部对峙 |
小结 |
5 村际关系:信仰背景下区域交往与演变 |
5.1 信仰背景下村际关系 |
5.1.1 信仰与村际合作 |
5.1.2 信仰与村际冲突 |
5.2 信仰背景下民间与官方的交往 |
5.2.1 从冲突到共谋 |
5.2.2 调适与演进 |
5.2.3 挣扎与困境 |
5.3 信仰与村民日常生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疏离大众文化:王朔后期创作的起点 |
第一节 缘何疏离:王朔的创作危机 |
一、自我复制的悲剧 |
二、艺术努力的落空 |
三、对大众趣味的误解 |
第二节 疾风摧劲草:大众文化夹缝下王朔的艰难 |
一、文学评论家对王朔的误读 |
二、传媒机制对王朔的歪曲 |
三、官方意识形态对王朔的拒斥 |
第二章 拒绝媚态:王朔后期创作的文学选择 |
第一节 走向深沉:王朔后期创作的主题开拓 |
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
二、对“我”之“本性”的探索 |
三、对“死亡”的想象式体验 |
第二节 背叛通俗:王朔后期创作的艺术内核 |
一、内部聚焦的叙事策略 |
二、语言的调整与深化 |
三、意象的艺术书写 |
第三节 文学选择的隐痛:王朔后期创作的困境 |
一、个体焦虑:直面自我的困难 |
二、力不从心:哲思译写的化繁为简 |
三、转型失败:文学突破的瓶颈 |
第三章 反思大众文化:重读王朔后期创作的文化批评 |
第一节 反思之端:王朔对金庸的臧否 |
一、争论之源: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对王朔的冲击 |
二、争锋相对:王朔对战的衰颓之势 |
三、争论败北:王朔疏离大众文化的代价 |
第二节 深度反思:王朔对大众文化的忧虑 |
一、极端媚态:大众文化精制的俗 |
二、病态发展:大众文化惊人的同化力 |
三、用真实活着:王朔对大众文化忧虑后的转向 |
第三节 反思背后的情与理:王朔文化批评的得与失 |
一、王朔选取的文化批评立场 |
二、机智深邃:王朔文化批评的严肃性 |
三、“痞气”残留:王朔文化批评的偏狭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
第二节 生产方式 |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政治力量 |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
第四节 市场经济 |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
第五节 文化互动 |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
第六节 技术发展 |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
二、拉姆娃 |
三、地方政府官员 |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1990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创作观念:民俗认知上的变化 |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
第四节 发展趋势:民俗书写走向式微 |
第三章 衰落与消散: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精神诉求 |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
第五章 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深度反思 |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城市里有俗民吗?(论文参考文献)
-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J].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 民俗研究, 2020(06)
- [3]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D]. 孙心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D]. 李杨.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D]. 李孟园.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9]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
- [10]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D]. 刘文祥. 山东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