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不同阶段的饲养方法

奶山羊不同阶段的饲养方法

一、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琪[1](2016)在《TMR技术在广西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状况、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TMR饲喂技术在牧场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奶牛的饲养方式也从针对个体饲养转向群体饲养,使得奶牛养殖的方式和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本研究结合我国的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饲养规模,饲料供应,管理水平等因素,对广西TM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状况、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广西地区奶牛TMR技术应用现状调查: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广西具有代表性的牛场,调查后发现TMR技术在广西的应用过程中存在饲料质控管理缺失、牛群分群不合理、TMR日粮配方不合理、生产环节缺乏监控等诸多管理问题,制约了当地奶牛产业的发展。2、代表性牛场生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从群体角度对代表性牛场的生产管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广西奶牛产奶量根据气候特点受热应激影响周期较长,奶牛因代谢病淘汰多发于产奶高峰期后。群体饲料数据显示出日粮蛋白质过量、能氮比不合理以及饲料原料浪费情况严重。3、根据调研与数据分析结果设计进行了添加脂肪粉试验:用牛场原有的中低产日粮添加棕榈脂肪粉进行改良,改良后替代牛场原高产日粮饲喂高产牛,结果表明高产牛采用改良后的中低产+棕榈脂肪粉日粮对其产奶量(数据)、乳成分中的乳脂率(数据)、非脂固形物(数据)、体细胞数(数据)等均无影响(P>0.05),但乳蛋白质(数据)含量的降低(P<0.05)。

胡钟仁,栾建启,戴宏,杨志平,李卫娟,洪琼花,李廷龙,汪海霞[2](2015)在《云南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石林圭山山脉一带是云南奶山羊的主产区,养羊挤奶、制作乳饼是传统民族食品之一,在云南具有300多年的历史。乳饼色白如豆腐,奶香飘溢,食之嫩滑爽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养羊、挤奶、制作乳饼,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分散饲养、手工挤乳,不能保证生鲜乳原料安全、质量标准,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或企业将失去市场份额。建立现代奶山羊生产模式是提升产品质量、抵御市场风险和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胡钟仁,李卫娟,李东江[3](2012)在《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养殖示范村建设生产技术规范》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圭山山脉一带的石林县、陆良县、泸西县是奶山羊的主产区,奶山羊及羊奶制成的乳饼是传统的民族食品之一,养羊挤奶、制作乳饼,在云南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奶源是制作乳饼的基础原料,云南奶山羊饲养分散且规模较小,现阶段要建立规模化养殖小区,难度较大。以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机器挤奶辐射范围建立示范村,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针对云南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奶山羊产业技术难点,围绕制约产业发展

胡钟仁,李卫娟,李东江[4](2012)在《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养殖示范村建设生产技术规范》文中认为云南圭山山脉一带的石林县、陆良县、泸西县是奶山羊的主产区,奶山羊及羊奶制成的乳饼是传统的民族食品之一,养羊挤奶、制作乳饼,在云南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奶源是制作乳饼的基础原料,云南奶山羊饲养分散且规模较小,现阶段要建立规模化养殖小区,难度较大。以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机器挤奶辐射范围建立示范村,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针对云南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奶山羊产业技术难点,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示范推广,建立技术规范,以提

刘丽英[5](2011)在《饲草型全混日粮的评价及配方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饲草型TMR技术是牧草高效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肉羊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现代牧草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优质干草、草业产业化过程的不断加快和牧场粗饲料条件日趋改善,饲草型TMR饲养技术必将得到大力推广应用,从而加速我国肉羊业现代化生产的实现。该论文采用我国北方常见牧草及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利用TMR技术配制肉羊全混日粮配方。论文参照肉羊育肥饲料营养标准,以苜蓿、玉米秸杆、小麦秸杆、番茄皮渣等粗饲料及肉羊精料补充料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组合设计6组全混日粮配方。通过肉羊瘤胃液体外消化特性和日粮组合效应等各项指标,综合评定日粮饲用价值,成功确定了最适肉羊育肥的饲草型全混日粮配方,旨在为肉羊育肥饲草型全混日粮配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添加苜蓿、番茄皮渣配制全混日粮可促进干物质的消化率,有效改善瘤胃环境的生理参数,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和利用率。(2)通过GP、pH、VFA及DM等体外消化指标的对比分析,A1(精料:苜蓿:玉米秸=20:40:40)、B2(精料:苜蓿:玉米秸:番茄皮渣=20:30:40:10)、C1(精料:苜蓿:小麦秸=20:40:40)、D1(精料:苜蓿:小麦秸:番茄皮渣=20:35:35:10)四个全混日粮配方消化率效果较好,饲用价值比较高。其中B2、D1适用于番茄皮渣产量较多地区的肉羊养殖,A1、C1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肉羊养殖。(3)以玉米秸为基料的全混日粮,B2(精料:苜蓿:玉米秸:番茄皮渣=20:30:40:10)正组合效应最大,饲用价值最高;以小麦秸为基料的全混日粮,D1(精料:苜蓿:小麦秸:番茄皮渣=20:35:35:10)正组合效应最大,饲用价值最高。

刘太宇[6](2008)在《黄河滩区牧草瘤胃降解特性与肉用绵羊日粮营养生理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试验以黄河滩区不同生育期8种牧草为样品,采用不同生育期动态系统测定与分析方法,对牧草常规养分和氨基酸动态进行研究;采用人工瘘管技术,对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DM)和氨基酸(AA)瘤胃降解动态进行研究;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肉用绵羊饲料(麦秸、苜蓿和啤酒糟)的组合效应;利用肉用绵羊消化代谢试验,研究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对杜寒F1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80只杜寒F1羔羊进行育肥试验,研究微量营养调控剂对杜寒F1羔羊增重与组合粗饲料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测定了黄河滩区8种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常规营养成分数据192个,8种牧草绵羊瘤胃降解参数384个,为蛋白质营养新体系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数;系统地研究了黄河滩区6种牧草的不同生育期17种氨基酸动态及绵羊瘤胃降解特性,为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平衡与调控提供依据,为人工牧草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数;用体外产气法评价,氨化麦秸和苜蓿组合时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2:1;氨化麦秸和啤酒糟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2:1;氨化麦秸、苜蓿和啤酒糟组合时,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3:2:1;肉用绵羊育肥用精粗料比40:60为最适;微量营养调控剂有效地提高了杜寒F1羔羊体增重、精料补充料转化率(P<0.05)。试验一黄河滩区8种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及瘤胃降解动态研究试验以黄河滩区不同生育期的8种牧草为样品,测定与分析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动态;选用6只体况良好,体重30.51±3.23kg杜寒F1绵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研究CP、NDF和DM的瘤胃降解动态。结果表明:(1) 8种牧草在发育初期CP和Ca含量较高,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植株老化,CP和Ca含量逐渐降低,NDF、ADF的含量则呈相反的趋势。8种牧草中CP(%)含量紫花苜蓿最高;NDF(%)4种禾本科较高。(2)随着生育期的推迟,8种牧草DM、CP、NDF的有效降解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聚合草的粗蛋白过瘤胃性能最好,串叶松香草的瘤胃降解性能最好。试验二黄河滩区6种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动态及氨基酸瘤胃降解特性的研究试验以黄河滩区不同生育期的6种牧草为样品,测定与分析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含量动态;选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6只杜寒F1绵羊,研究氨基酸(AA)瘤胃降解动态。结果表明:(1) 6种牧草总氨基酸含量总体上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2种豆科牧草TAA最高,2种禾本科牧草TAA最低。2种禾本科牧草TAA/CP随生育期呈“高-低-高”的单峰变化,高峰值出现在分蘖期,其它4种牧草TAA/CP的高峰值出现在开花期。综合TAA、Lys、以及TAA/CP的结果及产量的兼顾性,确定6种牧草中苜蓿、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紫羊毛和串叶松香草的最佳收割期在开花期,而聚合草在成熟期。(2) 6种牧草(苜蓿、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串叶松香草和聚合草)总氨基酸含量总体上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即在分蘖期最高,在成熟期最低;总氨基酸/粗蛋白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开花期;6种牧草的11种氨基酸在瘤胃中较易降解(P<0.05或P<0.01);另外6种氨基酸在瘤胃中有比较好的抗降解作用(P>0.05)。试验三用体外产气法评价杜寒F1绵羊饲料的组合效应选择氨化麦秸、苜蓿和啤酒糟,选用6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F1绵羊提供瘤胃液,采取体外产气评价肉用绵羊饲料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氨化麦秸和苜蓿组合时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2:1;氨化麦秸和啤酒糟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2:1;氨化麦秸、苜蓿和啤酒糟组合时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比例为3:2:1;利用体外发酵多项指标评价,结合饲料成本和饲养实际,精粗料比40:60为适宜,仍需要饲养试验加以验证。试验四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对杜寒F1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利用组合粗饲料全日粮,选用6只杜寒F1绵羊,研究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对杜寒F1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CAB水平影响绵羊的DM、OM、NDF、ADF表观消化率和矿物质代谢,当DCAB为40meq/100gDM时,表观消化率最高,有利于绵羊钙、磷、钠、钾的吸收和利用。试验五微量营养调控剂对杜寒F1羔羊增重和组合粗饲料采食量的影响选择80只约3月龄杜寒F1羔羊,研究微量营养调控剂对杜寒F1羔羊增重和组合粗饲料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组合粗饲料+精料补充料育肥杜寒F1羔羊,在微量营养调控剂中DCAB、微量营养强化剂和黄霉素等组分能有效地提高羔羊体增重和精料补充料转化率(P<0.05),黄霉素组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DCAB、微量营养强化剂累加效应不明显;饲喂微量营养调控剂对杜寒F1羔羊的组合粗饲料采食量有明显增加。

王翀[7](2008)在《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研究浙江省规模奶牛场高产奶牛日粮的蛋白质供给状况(试验一):研究日粮中不同蛋白降解特性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二);探讨日粮中不同代谢蛋白(MP)水平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三);研究MP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比例模型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四)。试验一、为探明南方奶牛养殖的限制因素,选择浙江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调查了高产奶牛日粮中的代谢蛋白的供应量及典型日粮中瘤胃降解蛋白(RDP)、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及代谢蛋白的供给状况,并探讨了南方奶牛场典型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含量偏高,并对繁殖造成一定影响,而日粮提供的代谢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普遍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二、选择15头健康的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个3×3拉丁方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代谢蛋白含量相同(9.1%),蛋白质降解率不同(RUP含量分别为30.8%,36.2%和41.6%)的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降解率增加总氮及尿氮的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着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试验三、试验选择40头经产奶牛(体重590kg,泌乳135天,日产奶30.2kg),按产奶量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0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日粮A(8.3%)、日粮B(8.9%)、日粮C(9.7%)、日粮D(10.4%)。日粮A的代谢蛋白水平按中国现行标准配制,日粮D的代谢蛋白水平按NRC(2001)模型配制。预饲一周,正饲7周,正饲期测定乳成分(乳脂,乳蛋白和乳糖)以及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浓度。随着代谢蛋白的增加,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呈增加趋势,到9.7%达到最大,随后呈水平趋势。血、乳、尿中尿素氮浓度随代谢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直线增加趋势,表明随日粮中代谢蛋白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4组处理奶牛的乳糖和乳总固体无显着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处于产奶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最佳日粮代谢蛋白水平为9.6%。试验四、以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代谢蛋白中Lys与Met不同比例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胎次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5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对照组C、处理M(添加HMB 32 g/d)、处理L(添加L-Lysine-HCL108g/d)、处理ML(同时添加HMB和L-Lysine-HCL分别为32g/d和108g/d)。四种处理日粮设计为等能并且等代谢蛋白。其中处理ML及C日粮MP中Lys:Met为3:1,处理L及M日粮MP中Lys:Met分别为3.5:1及2.5:1。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Lys:Met比例对干物质,有机物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在满足单个氨基酸需要条件下,当赖蛋比为3:1时,产奶量及乳蛋白产量达到最大(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但赖蛋比为3:1时有效降低了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提高了氮利用率。不同氨基酸比例模型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无显着影响(p>0.05),但血浆葡萄糖和谷草转氨酶在赖蛋比为3:1时有下降的趋势。氨基酸的添加显着增加了动脉EAA及总AA的浓度以及乳腺对EAA和总AA的摄取,且在赖蛋比为3:1时交互作用最大。综上所述,蛋白降解率高的日粮会增加总氮及尿氮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着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可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在适当蛋白降解率条件下,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需要量为9.6%,继续增加MP对生产性能没有改善作用,但随日粮中MP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除了MP量的需要外,奶牛对MP中各种氨基酸量及比例的要求也至关重要。在满足奶牛单个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调节Lys:Met比例为3:1时,奶牛生产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南方地区蛋白饲喂偏高,但MP中氨基酸没有达到需要量且比例不平衡,需要额外调整Lys:Met的比例。

韩进诚[8](2008)在《1α-OH D3和植酸酶对肉鸡磷代谢的影响及肠道NaPi-IIb基因表达调控》文中认为磷是动物生长、骨骼形成及细胞代谢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也是我国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20种矿物元素之一。现代肉鸡饲粮磷水平普遍偏高,实际利用率较低,磷排泄污染问题严重。磷污染和磷资源短缺形成尖锐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现有磷资源利用率。本论文研究植酸酶对肉鸡磷消化与1α-OH D3对磷吸收的影响及肠道NaPi-IIb基因表达的调控,确定植酸酶与非植酸磷(NPP)当量模型、1α-OH D3作用效果及其机理,为提高肠道无机磷吸收效率奠定基础。试验一研究植酸酶和NPP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与血浆指标、养分利用的影响,确定植酸酶与无机磷当量关系。试验分两期进行。1-21d试验:将1d AA+肉雏鸡48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10种饲粮,前4种NPP水平为0.21、0.29、0.37和0.45%,后6种在基础饲粮(NPP 0.21%,总磷tP 0.45%)中添加植酸酶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 U/kg。21-42d试验:将480只前期采食相同饲粮的21d AA+肉鸡48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10种饲粮,前4种NPP水平为0.13、0.20、0.27和0.35%,后6种在基础饲粮(NPP 0.13%,tP 0.35%)中添加植酸酶:125、250、500、1000、2000和4000 U/kg。结果显示:(1)随饲粮NPP或植酸酶水平升高,鸡生长性能、胫骨质量、血浆无机磷(Pi)及总磷(tP)利用率增加,植酸酶提高而NPP降低植酸磷(PP)消化率;(2)1-21d、21-42d肉鸡饲粮植酸酶水平分别达到8000 U/kg、4000 U/kg时,生长性能达到各自对照组水平;(3)以胫骨灰分重量为指标,1-21d肉鸡饲粮Pi当量(y,%)与植酸酶水平(x,U/kg)关系模型为y = 0.0425×log2(1 + x/250) + 0.0283(n=7,R2 = 0.9153,P = 0.0007);21-42d为:y = 0.0284×log2(1 + x/125) + 0.0373(n=7,R2 = 0.8233,P = 0.0048)。试验表明,高水平植酸酶可降解肉鸡饲粮中几乎全部植酸磷,植酸酶添加水平与NPP当量模型可为配方设计提供参考。试验二研究1α-OH D3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与血浆指标、胸肉与腿肉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分两期进行。1-21d试验:将96只1d AA+肉雏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两种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NPP 0.21%,tP 0.45%)中添加0和5μg/kg 1α-OH D3。21-42d试验:将前期采食相同饲粮的21d AA+肉鸡96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两种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NPP 0.13%,tP 0.35%)中添加0和5μg/kg 1α-OH D3。结果显示:(1)1α-OH D3改善1-21d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质量,提高胫骨与血浆P含量及tP、NPP利用率,增加胸肉和腿肉的亮度、黄度,降低死亡率及腿肉剪切力;(2)1α-OH D3改善21-42d肉鸡胫骨质量,提高胫骨和血浆P含量,增加腿肉亮度,降低腿肉剪切力,对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试验表明,1α-OH D3通过提高1-21d肉鸡磷利用率,增加机体磷沉积量,改善胫骨质量、肉品质及生长性能;而21-42d肉鸡对1α-OH D3效应较低。试验三研究1α-OH D3与植酸酶的交互作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和血液指标、肉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分两期进行。1-21d试验:将240只1d AA+肉雏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5种饲粮,前4种按2×2正交组合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NPP 0.29%,tP 0.53%)中添加1α-OH D3 0、5μg/kg及植酸酶0、500 U/kg;另外设计正常磷饲粮(NPP 0.45%,tP 0.69%)。21-42d试验:将前期采食相同饲粮的21d 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5种饲粮,前4种按2×2正交组合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NPP 0.20%,tP 0.42%)添加1α-OH D3 0和5μg/kg、植酸酶0和500 U/kg;另外设计正常磷饲粮(NPP 0.35%,tP 0.57%)。结果显示:向1-21d肉鸡NPP 0.29%或21-42d肉鸡NPP 0.20%饲粮中同时添加1α-OH D3和植酸酶未改善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交互作用可改善胫骨灰分和磷含量。试验表明:1α-OH D3和植酸酶对改善肉鸡胫骨发育有协同作用。试验四研究饲粮磷水平和1α-OH D3对肉鸡肠道NaPi-IIb磷转运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各肠段的分布规律。试验分三部分进行。1-11d试验:将96只1d AA+肉雏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两种饲粮,即低磷(NPP 0.13%,tP 0.37%)和正常磷(NPP 0.45%,tP 0.69%)饲粮。1-21d试验:将96只1d AA+肉雏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两种饲粮,即低磷(NPP 0.21%,tP 0.45%)和高磷(NPP 0.65%,tP 0.89%)饲粮。1α-OH D3试验:将96只1d AA+肉雏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设计两种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NPP 0.21%,tP 0.45%)中添加0和5μg/kg 1α-OH D3。通过实时定量RT-PCR研究显示:(1)11d肉鸡肠道NaPi-IIb mRNA表达量随肠段的变化规律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2)正常磷(NPP 0.45%)较低磷(NPP 0.13%)提高11d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NaPi-IIb mRNA水平;而高磷(NPP 0.65%)则降低21d肉鸡十二指肠NaPi-IIb mRNA水平;(3)1α-OH D3可提高1-21d低磷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NaPi-IIb mRNA表达量。试验表明:随肠段向后推移,肠道无机磷主动转运NaPi-IIb基因表达水平降低;饲粮磷水平较低时,NPP可促进NaPi-IIb基因表达,NPP过高则抑制其表达;1α-OH D3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NaPi-IIb基因表达。本研究表明,高水平外源植酸酶可完全降解肉鸡饲粮植酸磷,1α-OH D3与NPP可调控肠道NaPi-IIb基因表达,1α-OH D3改善磷吸收与沉积、肉品质及生长性能,与植酸磷交互作用可改善肉鸡胫骨质量。

房义[9](2007)在《提高牛胚胎移植供体和受体利用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的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受体同期发情、供体超数排卵和受体移植等。胚胎移植的成本高、妊娠率低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针对胚胎移植在产业化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分析,目的是提高胚胎移植供受体利用率,降低成本,促进胚胎移植产业化推广。为了探讨超强度重复超排的效果,本试验对21头西门塔尔牛进行了连续七次的重复超排,两次处理之间间隔20—30天。结果表明,供体牛第一次与第二次超排有效率分别为95%、95.2%,其余各次均为100%。无论从回收胚数还是可用胚数来看,第三次超排效果最好,但前五次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第六次、第七次虽然供体牛超排有效率很高,但在平均回收胚总数和平均可用胚数方面明显下降,显着低于前五次超排(P<0.01)。随着超排次数的增加,重复超排所获A级胚胎百分比逐步下降,第五次于前四次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B级胚胎百分比逐步上升,第五次最高为57.29%,显着高于前四次(P<0.01)。前四次间比较差异不显着。按第一次超排结果,分别以回收可用胚数1-4枚、5-8枚、8枚以上把供体牛分为三组。统计了前五次的平均可用胚情况,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一次超排的平均可用胚分别为1.80枚、6.83枚、13.40枚(P<0.01),第二次至第五次第三组都极显着高于前两组(P<0.01),表明个体差异影响超排效果。在供体牛的饲料中添加尿素,第一组供体的第一次超排和第二次超排的平均可用胚数分别为4.70和6.80枚,差异显着(P<0.05),第一次超排第一组和第二组可用胚数分别为4.70和8.18,差异极显着(P<0.01)。如表7所示,经过三次超排的供体牛移植妊娠率为47.83%,未超排牛为58.33%,普通黄牛为45.16%,三者间差异不显着。表明三次以下的超数排卵不影响供体牛的繁殖性能。两种同期发情方法中,CIDR处理的受体利用率为76.59%,一次PG处理的受体利用率为69.78%,两者差异极显着(P<0.01)。把性别鉴定的雄性胚胎切割分为四个均匀的组织块,在移植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组织块,胚胎和一块组织块共移植的受体群妊娠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47.13%,差异不显着。胚胎和两个组织块共移植的受体群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胚胎和孤雌胚胎共移植,妊娠率为61.36%,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加一块组织块的受体无显着差异,但孤雌胚胎现场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在河北地区,10月份的移植妊娠率为51.25%,高于其6—7月份的41.70%(P<0.05),12月份妊娠率最低为37.45%。常规胚胎的早期囊胚妊娠率最高,为52.74%,显着高于桑椹胚、囊胚和扩张囊胚(P<0.01)。桑椹胚的妊娠率显着高于囊胚和扩张囊胚,但低于早囊。常规胚胎的早期囊胚在从发情到移植间隔8天的受体牛组中妊娠率最高,为58.09%,高于7天、7.5天、8.5天移植的妊娠率,但差异不显着。鲜双半胚和鲜全胚的妊娠率分别为56.25%和55.56%,产犊率分别为75.00%和55.56%,差异不显着。通过对重复超排、同期发情受体的利用率以及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可靠的结论,在提高胚胎移植供受体的利用率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忠,方平[10](2000)在《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文中研究说明

二、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论文提纲范文)

(1)TMR技术在广西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状况、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一章 综述
    1.1 本实验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奶牛养殖饲养方法的发展
    1.3 TMR奶牛饲喂技术的发展概况
    1.4 TMR饲喂技术的特点
    1.5 TMR饲喂技术要点
        1.5.1 选用适宜的混合搅拌机
        1.5.2 合理分群
        1.5.3 干物质采食量(DMI)的预测
        1.5.4 TMR的混合技术
        1.5.5 TMR的料槽管理
第二章 广西地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2.1 广西地理位置
    2.2 广西气候特征
    2.3 TMR技术在广西地区应用状况调查
        2.3.1 代表性奶牛场概况
    2.4 调查结果
        2.4.1 A牛场TMR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分析
        2.4.2 A牛场分群合理性分析
        2.4.3 针对A牛场TMR管理建议
第三章 数据收集分析
    3.1 生产数据分析概况
        3.1.1 A牛场2011至2014年产奶量概况
        3.1.2 B牛场2015年1-7月份产奶量概况
        3.1.3 A牛场因代谢病淘汰奶牛情况调查分析
    3.2 群体饲料数据情况调查
        3.2.1 A牛场2014年产奶牛群体饲料数据情况调查分析
        3.2.2 B牛场2015年1-7月群体饲料数据情况调查分析
    3.3 生产数据分析小结
第四章 根据调研与数据分析结果设计添加脂肪粉试验
    4.1 实验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时间和地点
        4.2.3 试验动物及分组
        4.2.4 基础日粮配方营养成分分析
        4.2.5 对A牛场乳牛实际采食量监控记录
        4.2.6 试验管理
        4.2.7 试验观察和测定项目
        4.2.8 统计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产奶量的影响
        4.3.2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脂的影响
        4.3.3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中非脂固形物的影响
        4.3.4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中蛋白质的影响
        4.3.5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中SCC的影响
    4.4 试验结果讨论
        4.4.1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产奶量的影响
        4.4.2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成分中乳脂的影响
        4.4.3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成分中非脂固形物的影响
        4.4.4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成分中蛋白质影响
        4.4.5 高产日粮与改良中低产日粮对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云南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奶山羊生产的发展现状
    1.1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组合、有利于奶山羊的繁衍
    1.2养羊挤奶制作国人奶酪历史悠久、奶羊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1.3具有适应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类型的奶山羊品种
    1.4建立云南奶山羊繁育及产业化技术体系
        (1) 建立云南奶山羊繁育体系
        (2) 形成以高床厩养设施为主体的奶山羊饲养配套技术
    1.5建立云南“专家+企业”奶山羊产业技术服务网和技术服务体系, 集成奶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
        1.5.1构建云南高原地区“专家+企业”奶山羊产业技术服务网和技术服务体系
        1.5.2集成云南高原湿热地区奶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
        1规范奶山羊场的布局、高床羊舍的结构与标准
        2完成云南萨能奶山羊精料补充料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3完成奶山羊养殖示范村技术规范
    1.6传统乳饼向现代羊奶加工产品过渡, 产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1.7开展奶山羊生产技术相关的研究
2产业存在问题
    2.1奶山羊育种体系滞后, 改良羊所占比例和只均产奶量低
    2.2针对云南高原的气候类型, 缺乏规模化奶山羊场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2.3饲养方式落后
    2.4饲草生产不能均衡供应, 冬春粗饲料严重不足
    2.5羊群流动频繁、疾病控制难度加大
    2.6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 生奶质量存在潜在的风险
    2.7产业化服务体系滞后、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充分利用本地山羊品种资源, 培育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奶山羊品种
        3.1.1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奶羊新品种
        3.1.2建立育种体系, 加快努比奶肉兼用山羊品种选育的进程
    3.2结合云南气候特点、探索云南奶山羊规模化羊场建设的模式
    3.3以羊定草、推广普及现代奶山羊健康饲养技术
    3.4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监管体系、推进奶山羊产业化进程
    3.5实施云南奶山羊产业品牌战略、争取政府、社会对奶山羊产业的支持
4产业发展前景

(4)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养殖示范村建设生产技术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示范村建设主推技术
2 奶山羊良种引进与繁殖
    2.1 种羊引进和使用原则
    2.2 种羊选择
        2.2.1 选种要坚持三看
        1)看祖先
        2)看本身
        3)看后代
        2.2.2 奶山羊的阶段选择[1]
        2.2.3 奶山羊的初配年龄及选配
        2.2.4 整群
3 饲草料的种植与青贮饲料的加工、贮存
    3.1 饲草料的类型
    3.2 饲草的需要量
    3.3 饲草原料的种植与供应
        3.1.1青贮饲料应该保证四季均衡供应
        3.3.2 积极开展人工种草、草粮轮作和间作套作
        3.3.3 糠麸等粗饲料类的贮存及均衡供应
        3.3.4 蛋白质饲草的均衡供应
    3.4 青贮窖的建设
    3.5 饲料质量要求
4 奶山羊养殖规模
5 奶山羊阶段饲养法和公羔快速育肥
    5.1 羔羊饲养管理[1]
        5.1.1 哺乳期管护要领
        5.1.2 初乳阶段管护
        5.1.3 常乳阶段管护
    5.2 青年羊的饲养管理
    5.3 母羊饲养管理
        5.3.1 泌乳初期
        5.3.2 泌乳盛期
        5.3.3 泌乳中期
        5.3.4 泌乳末期
        5.3.5 干乳期
        5.3.6 妊娠期母羊管理
    5.4 种公羊饲养管理
    5.5 公羔育肥的方法
6 高床羊舍及养羊配套设施建设
7 奶山羊机器挤奶
    7.1 挤奶站的建设
    7.2 储奶间
    7.3 环境卫生
    7.4 健康检查
    7.5 乳房消毒
8 饲草、饲料科学搭配与日常管理
    8.1 补饲黄豆和多喂青饲料
    8.2 加强运动、保证饮水充足
    8.3 按摩乳房、增加挤奶次数
    8.4 防治乳房疾病
    8.5 增加自然光照
    8.6 精心管护
    8.7 奶山羊去角
        8.7.1 烙铁去角
        8.7.2 简易烧烙去角
    8.8 奶山羊的编号
9 机器挤奶
    9.1 挤奶员的要求
    9.2 挤奶操作
        9.2.1 挤奶羊上机前的检查工作
        9.2.2 挤奶机的操作程序
        9.2.3 挤奶
    9.3 清洗
    9.4 挤奶设备的维护
    9.5 生鲜羊乳的质量检测
1 0 奶山羊的卫生与粪便的处理
    1 0.1 羊体的清洁卫生
    1 0.2 粪便的处理
11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11.1防疫总则
    11.2消毒
        11.2.1常用消毒剂
        11.2.2消毒的方法
        11.2.3消毒的范围
    11.3疫病检测和净化
    11.4免疫
    11.5保健
    11.6医药废弃物的处理
12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

(5)饲草型全混日粮的评价及配方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1.2 我国粗饲料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1.2.1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1.2.2 秸秆及农副产品资源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1.3 反刍家畜粗饲料之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1.3.1 组合效应概念及类型
        1.3.2 组合效应对反刍家畜饲料营养价值评价
        1.3.3 组合效应的发生机制
        1.3.4 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
        1.3.5 研究组合效应的意义
    1.4 反刍家畜全混日粮(TMR)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全混日粮(TMR)研究背景
        1.4.2 反刍家畜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
        1.4.3 TMR 对动物采食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1.4.4 TMR 对动物瘤胃动态消化和体内能氮代谢的影响
        1.4.5 TMR 对动物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4.6 不同饲草在TMR 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论文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日粮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动物及其管理
        2.2.3 试验设计与处理
        2.2.4 试验日粮配方设计
    2.3 体外培养消化实验
        2.3.1 体外培养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3.2 体外培养实验流程
        2.3.3 体外培养测定指标
    2.4 饲草组合效应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草型日粮体外培养产气量分析
        3.1.1 饲草型全混日粮五种组分体外培养产气量的对比分析
        3.1.2 饲草型日粮体外培养产气量分析
        3.1.3 饲草型日粮体外培养产气量的组合效应
    3.2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液pH 值的分析
        3.2.1 饲草型全混日粮五种组分体外培养pH 值的对比分析
        3.2.2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pH 值的分析
        3.2.3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pH 的组合效应
    3.3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 VFA 的分析
        3.3.1 饲草型全混日粮五种组分体外培养 VFA 的对比分析
        3.3.2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 VFA 的分析
        3.3.3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 VFA 的组合效应
    3.4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干物质降解率的分析
        3.4.1 饲草型全混日粮五种组分体外培养干物质降解率的对比分析
        3.4.2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干物质降解率的分析
        3.3.3 饲草型全混日粮体外培养干物质降解率的组合效应
4 讨论
    4.1 苜蓿等饲草饲用价值的评定
    4.2 不同基料全混日粮的对比分析
    4.3 全混日粮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黄河滩区牧草瘤胃降解特性与肉用绵羊日粮营养生理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肉羊生产概况
        1.1.1 世界肉羊生产概况与特点
        1.1.2 中国肉羊生产现状
    1.2 反刍动物饲料瘤胃降解研究进展
        1.2.1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研究进展
        1.2.2 反刍动物饲料纤维物质降解研究进展
        1.2.3 饲料营养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和流通速率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2.4 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研究进展
    1.3 反刍动物全混合日粮及饲料的组合效应
        1.3.1 反刍动物全混合日粮研究与应用
        1.3.2 饲料的组合效应进展与应用
    1.4 反刍动物特殊营养调控
        1.4.1 DCAB 研究进展与应用
        1.4.2 反刍动物微量营养调控进展与应用
2 引言
3 试验研究
    3.1 黄河滩区8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含量及瘤胃降解动态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试验材料
        3.1.1.2 试验方法
        3.1.1.3 测试指标与计算方法
        3.1.1.4 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8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动态
        3.1.2.2 8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瘤胃降解特性
        3.1.3 讨论
        3.1.3.1 8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变化
        3.1.3.2 不同生育期牧草养分在瘤胃中的降解难易程度
        3.1.3.3 不同生育期牧草养分瘤胃降解动态
    3.2 黄河滩区6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动态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6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动态
        3.2.2.2 6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瘤胃降解特性
        3.2.3 讨论
        3.2.3.1 6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
        3.2.3.2 6 种牧草不同生育期瘤胃降解前后氨基酸组成差异
    3.3 用体外产气法评价杜寒 F1 绵羊饲料的组合效应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试验材料
        3.3.1.2 瘤胃液供体动物
        3.3.1.3 模拟瘤胃发酵装置
        3.3.1.4 试验设计
        3.3.1.5 试验方法
        3.3.1.6 指标测定
        3.3.1.7 数据处理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麦秸/氨化麦秸/苜蓿/啤酒糟的体外产气特征
        3.3.2.2 氨化麦秸、苜蓿和啤酒糟两两组合的体外产气特性
        3.3.2.3 氨化麦秸、苜蓿和啤酒糟三种饲料组合的体外产气特征
        3.3.2.4 粗饲料与精饲料组合的体外产气特征
        3.3.3 讨论
        3.3.3.1 麦秸/氨化麦秸/苜蓿/啤酒糟的体外发酵效果
        3.3.3.2 氨化麦秸/苜蓿/啤酒糟组合效应的体外发酵效果
        3.3.3.3 精粗饲料之间组合效应的体外发酵效果
    3.4 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 对杜寒 F1 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4.1.2 试验日粮
        3.4.1.3 消化代谢试验
        3.4.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3.4.1.5 数据处理
        3.4.2 结果与分析
        3.4.2.1 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 对杜寒 F1 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3.4.2.2 组合粗饲料全日粮DCAB 对杜寒 F1 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及氮平衡的影响
        3.4.3 讨论
        3.4.3.1 不同DCAB 水平日粮对绵羊DM、NDF、ADF 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4.3.2 不同DCAB 水平日粮对绵羊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3.4.3.3 不同DCAB 水平日粮对绵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3.4.3.4 不同DCAB 水平日粮对绵羊氮平衡的影响
    3.5 微量营养调控剂对杜寒 F1 羔羊增重与组合粗饲料采食量的影响
        3.5.1 材料与方法
        3.5.1.1 试验设计
        3.5.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3.5.1.3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5.1.4 微量营养调控剂及饲喂方法
        3.5.1.5 试验记录与样品成分分析
        3.5.1.6 数据处理
        3.5.2 结果与分析
        3.5.2.1 微量营养调控剂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3.5.2.2 微量营养调控剂对饲料营养物质采食的影响
        3.5.3 讨论
        3.5.3.1 羔羊的日增重
        3.5.3.2 组合粗饲料的采食量
4 论文总体结论
    4.1 全文总体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引用缩写符号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和发表的论文

(7)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图表一览表
主要缩略语与符号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期生理特征
        1 中国荷斯坦奶牛培育史
        2 荷斯坦奶牛各泌乳期生理特征
    第二节 奶牛乳蛋白合成、调控及奶牛蛋白质营养体系
        1 牛乳的成分及性质
        2 奶牛蛋白质、氨基酸营养调控
        3 奶牛尿素氮代谢机制
    第三节 过瘤胃蛋白及氨基酸技术
        1 过瘤胃技术研究现状
        2 过瘤胃蛋白质的局限性
        3 过瘤胃氨基酸的类型及保护原理
        4 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第四节 提高奶牛氮利用率的营养策略
        1 准确预测奶牛的蛋白质需要
        2 降低蛋白降解率及调控瘤胃能氮平衡
        3 提供适宜的代谢蛋白及平衡氨基酸组成
        4 氮排泄的分配
        5 不同饲养模式的探讨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浙江规模奶牛场典型日粮蛋白质营养状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调查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日粮蛋白降解特性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需要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奶牛代谢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型在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提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1α-OH D3和植酸酶对肉鸡磷代谢的影响及肠道NaPi-IIb基因表达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肉鸡磷代谢调控途径及影响因素
    1.1 肉鸡磷需要量
        1.1.1 评价磷需要量的指标
        1.1.2 评价磷需要量的方法
        1.1.3 国内外肉鸡饲粮磷需要量研究现状
    1.2 影响植酸磷消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2.1 植酸酶
        1.2.2 钙含量
        1.2.3 磷水平
        1.2.4 维生素D_3
        1.2.5 有机酸
    1.3 影响动物肠道无机磷吸收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3.1 肠道无机磷吸收的研究方法
        1.3.2 无机磷吸收方式的研究历程
        1.3.3 无机磷主动运输的生物学特性
        1.3.4 Na-Pi 主动吸收所占比例
        1.3.5 影响Pi 吸收的因素
        1.3.6 家禽无机磷吸收机制
        1.3.7 家禽磷吸收机制尚需研究的问题
    1.4 1α-OH D_3 作用机理
        1.4.1 结构
        1.4.2 代谢途径、产物及组织分布
        1.4.3 生物学活性
        1.4.4 作用机理
        1.4.5 1α-OH D_3 对肉品质的影响
        1.4.6 影响1α-OH D_3 作用效果的因素
        1.4.7 尚需研究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酸酶对肉鸡植酸磷消化的影响及无机磷当量模型
    2.1 1-21d 肉鸡试验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试验结果
        2.1.3 讨论
        2.1.4 结论
    2.2 21-42d 肉鸡试验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讨论
        2.2.4 结论
第三章 1α-OH D_3对肉鸡磷吸收与肉品质的影响
    3.1 1-21d 肉鸡试验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试验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21-42d 肉鸡试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试验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四章 1α-OH D_3与植酸酶交互作用研究
    4.1 1-21d 肉鸡试验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试验结果
        4.1.3 讨论
        4.1.4 结论
    4.2 21-42d 肉鸡试验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结果
        4.2.3 讨论
        4.2.4 结论
第五章 肉鸡肠道 NaPi-IIb 基因表达的调控
    5.1 肉鸡NaPi-IIb mRNA 在各肠段表达的规律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试验结果
        5.1.3 讨论
        5.1.4 结论
    5.2 饲粮磷水平对肉鸡肠道NaPi-IIb mRNA 表达的影响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试验结果
        5.2.3 讨论
        5.2.4 结论
    5.3 1α-OH D_3对肉鸡肠道NaPi-IIb mRNA 表达的影响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试验结果
        5.3.3 讨论
        5.3.4 结论
第六章 论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9)提高牛胚胎移植供体和受体利用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胚胎移植的主要技术环节
        1.2.1 同期发情
        1.2.2 胚胎移植
    1.3 超数排卵的研究进展
        1.3.1 超数排卵的机理
        1.3.2 超数排卵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1.3.3 超排方法
        1.3.4 重复超排
        1.3.5 存在的问题
        1.3.6 提高超排效果的几点措施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2 试验动物和胚胎
    2.3 药品和仪器
    2.4 供体牛的超排处理
    2.5 受体牛的同期发情
    2.6 胚胎解冻方法
    2.7 胚胎的切割
    2.8 孤雌胚胎的培养方法
    2.9 冲胚
    2.10 胚胎移植
    2.11 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提高胚胎移植供体牛利用率的研究
        3.1.2 重复超排对胚胎质量的影响
        3.1.3 个体差异对重复超排的影响
        3.1.4 饲料中添加尿素对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3.1.5 超数排卵对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3.2 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利用率的研究
        3.2.1 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法对受体牛利用率的影响
        3.2.2 胚胎和胚胎组织块共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3.2.3 胚胎和孤雌胚胎共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3.2.4 两种胚胎移植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
        3.2.5 季节对妊娠率的影响
        3.2.6 胚胎的胚龄对妊娠率的影响
        3.2.7 胚胎与受体牛同步程度对妊娠率的影响
        3.2.8 双半胚、全胚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超排重复次数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4.2 重复超排对胚胎质量的影响
    4.3 个体差异对重复超排的影响
    4.4 尿素对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4.5 超数排卵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4.6 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法对受体牛利用率的影响
    4.7 胚胎和组织块共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4.8 胚胎和孤雌胚胎共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4.9 两种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方法的比较
    4.10 季节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4.11 胚龄对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4.12 胚胎与受体牛同步程度对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4.13 双半胚、全胚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四、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TMR技术在广西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状况、效果分析[D]. 刘雨琪. 广西大学, 2016(02)
  • [2]云南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A]. 胡钟仁,栾建启,戴宏,杨志平,李卫娟,洪琼花,李廷龙,汪海霞. 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5
  • [3]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养殖示范村建设生产技术规范[A]. 胡钟仁,李卫娟,李东江.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2
  • [4]云南高原(地区)奶山羊养殖示范村建设生产技术规范[J]. 胡钟仁,李卫娟,李东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S1)
  • [5]饲草型全混日粮的评价及配方筛选[D]. 刘丽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6]黄河滩区牧草瘤胃降解特性与肉用绵羊日粮营养生理调控研究[D]. 刘太宇.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6)
  • [7]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D]. 王翀. 浙江大学, 2008(05)
  • [8]1α-OH D3和植酸酶对肉鸡磷代谢的影响及肠道NaPi-IIb基因表达调控[D]. 韩进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9]提高牛胚胎移植供体和受体利用率的研究[D]. 房义.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10]奶山羊不同阶段饲养法[J]. 李忠,方平. 云南畜牧兽医, 2000(04)

标签:;  ;  ;  ;  ;  

奶山羊不同阶段的饲养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