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南美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一、南美洲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覃建雄[1](2021)在《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在全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自然遗产作为被UNFSCO确认和全球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截至2019年年底数量达到252处(含双重遗产39处)。针对目前缺乏基于旅游地学的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空间分布规律方面研究的现状,本文从成因背景、全球时空及系统动力学视角,运用成因旅游、旅游学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频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通过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在全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提出环太平洋型、欧亚型、大洋中脊型、板块边缘型、板块内部型等五类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全球空间分布成的因组合类型。并此基础上,对每一种成因组合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不仅为全球自然遗产型景区地质安全性及旅游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评定、保护与管理以及旅游规划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邬美[2](2021)在《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区域认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地理课堂作业作为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内容研究,二为策略研究。主要研究问题: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什么,即设计哪些内容的地理课堂作业和设计何种类型的地理课堂作业。如何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即设计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课堂作业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有何种设计策略。最后,提出了培养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种地理课堂作业类型。本文将区域认知的三种表现与陈澄教授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六个关注”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三大类地理课堂作业:综合阅读类、实践创作类和活动探究类。综合阅读类:夯实基础,引领区域策略;实践创作类:提升技能,领会区域方法;活动探究类:评价优化,提升区域认知观念。第二,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科书为例,设计了6节地理课堂作业共30道题。包括综合阅读类:18题、实践创作类:8题、活动探究类:4题。第三,通过自己的作业案例设计,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五个步骤。设计步骤具体为:(1)确双向,定目标;(2)择情境,突区域;(3)定设问,明方法;(4)齐综合,成作业(5)编答案,升素养。第四,提出了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策略。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自己案例、实施自己案例,提出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策略包含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设计组成以及作业成果三个方面:夯实作业设计基础,以区域认知培养为导向;关注课堂作业组成:“多情境”—“多设问”—“多主体”;重视课堂作业成果化:打造“区域认知工具”。

吕青松[3](2021)在《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寒潮作为一种极端气象灾害,是发生在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所经地区能够造成大范围降温、暴雪、雨凇、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给农牧业生产、交通通讯、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河西走廊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和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寒潮冷气团南下的主要路径之一,受寒潮影响大,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其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尤为复杂,对其响应也较为敏感。目前,国内外对寒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季风区寒潮过程、寒潮发生机制及寒潮预报方法等方面,对河西走廊寒潮发生频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河西走廊1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点1966-2018年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河西走廊1966-2018年来寒潮活动频次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并利用大气环流指数、年平均气温数据及地理参数等资料,对河西走廊寒潮活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66-2018年近53a间河西走廊单站寒潮频次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达-0.085次/10a,并在近53a间经历了多次突变,寒潮突变特征明显;区域寒潮在近53a间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21次/10a,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突变特征不明显,寒潮活动频次下降存在持续性。(2)河西走廊寒潮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每年10月、2月和4月为寒潮活动最为活跃的3个月份。各季节中秋季和春季寒潮频次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36次/10a、-0.088次/10a,冬季寒潮频次整体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为0.035次/10a。(3)空间上,大致以北大河和黑河干流为界,两河中间区域寒潮频次较低,而北大河以北和黑河干流以东区域则为寒潮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北部及东南部,高值中心位于马鬃山地区和民勤一带。寒潮频次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4)相关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寒潮频次与亚洲极涡强度指数、冷空气指数的相关性最好,并与二者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且通过了=0.05的显着性检验,表明亚洲极涡强度指数和冷空气指数对走廊寒潮频次的影响较大,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和鄂霍次克海高压指数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此外,亚洲极涡中心与500h Pa环流场也会对走廊寒潮频次产生影响。(5)从年均温与寒潮活动频次的相关系数来看,寒潮活动频次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304,且走廊年均温近53a来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升温率为0.442℃/10a,二者存在明显反位相对应关系;近53年来,走廊寒潮频次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纬度每增加一度,河西走廊年际寒潮频次减少1.108次、秋季寒潮频次减少1.012次、冬季寒潮频次减少1.212次、春季寒潮频次减少0.827次,在高台县形成低值区,随着纬度的继续升高,年际寒潮频次增加1.275次、秋季寒潮频次增加1.187次、冬季寒潮频次增加1.003次、春季寒潮频次增加0.931次。(6)从下垫面参数及寒潮敏感性指标权重来看,土地利用类型对寒潮活动的敏感性最高,经度对寒潮活动的敏感性最低;同时寒潮频次还会受到地形的制约,使得其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宁忠瑞,张建云,王国庆[4](2021)在《1948~2016年全球主要气象要素演变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M-K趋势检验与R/S分析法,探究了近70a全球全年及各季节的降水、气温、蒸发量的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1948~2016年间,全球72.7%地区的降水呈现出非显着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全球总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趋势率为1.9mm/10a;全球气温呈现显着性、持续的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23℃/10a,1980年后气温上升速率变快;1980~2016年间全球蒸发量在大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总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率为8.2mm/10a;Hurst指数显示气温与蒸发变化的持续性明显大于降水量的变化;(2)降水量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增加趋势,在低纬度地区多呈现波动或下降趋势,且在12月~次年5月(DJF、MAM)的上升趋势的显着性普遍高于其他两个季节;气温在DJF和MAM的上升趋势相对微弱,中高纬地区呈现非显着性的变化趋势,亚洲中部部分地区在JJA呈现出显着性的下降趋势;蒸发量在沿海湿润地区的上升趋势显着,美洲北部在DJF呈现出显着下降的趋势,格陵兰岛、尼罗河流域在一年四季均为下降趋势;(3)各大洲的气温在1948~2016年均呈现出显着的上升趋势,其中北美洲的平均上升率最高;降水除非洲外均为上升趋势,非洲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南美洲降水呈现出3个阶段的下降趋势;各大洲的蒸发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欧洲的平均上升率最高;除大洋洲外,各大洲降水量的上升速率低于蒸发量的上升速率.

江丹[5](2020)在《江西省极端气候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及预估》文中指出本文利用江西省82个气象站点1959-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结合国际通用的27个极端气候指数,采用线性拟合、趋势变化、滑动平均法、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江西省55年极端气候阈值的空间分布及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未来时段(2030-2099年)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预估,研究了江西省未来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江西省极端低温阈值和极端高温阈值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性,低温阈值南北向差异较大,东西向差异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强降水阈值分布形态较为一致,均表现为从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增多的趋势,局部地区极端降水阈值较大。(2)对江西省1959-2013年极端气候事件研究发现,在时间变化上,气温冷指数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气温暖指数表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看,暖指数增加的幅度较冷指数减少的幅度大,气温极值指数均表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降水指数中,持续干燥日数和持续湿润日数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他指标呈一致的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气温冷指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与暖指数(夏日日数、热夜日数)变化呈现出相反的变化特征,而极端气温相对指数在江西省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且整体变化幅度不大。江西省极端降水区域特征较为明显,整体表现出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增多的变化特征,西南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普通日降水强度较小。M-K突变检验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16个极端气温指数均发生了突变,但突变时间各不相同,而选取的11个极端降水指数M-K统计量曲线较为波动,突变趋势不显着,突变时间段各不相同。(3)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6对江西省气温数据的模拟好于对降水数据的模拟,在空间分布上,年降水量、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实测值与模拟值空间分布较为吻合,且最值区域也较为一致,对庐山、井冈山高海拔地区的模拟结果也较为理想。(4)未来时段在不同的排放情景下均表现为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的变化特征,即日最高温极大值升高,日最大降水量也升高,且升高幅度rcp8.5最大,rcp4.5次之,rcp2.6最小。日最低温极小值、日最高温极大值、持续干燥日数、日最大降水量4个极端气候指标在三种不同排放情景下空间分布均较为一致,且最值区域也较为一致,变化幅度稍有不同。

尉迟俊婉[6](2020)在《运用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尺度思想是重要的地理学思想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促进学生形成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品质。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便成为具有较大价值的研究问题。本文致力于探索出对渗透尺度思想有巨大价值的地理素材,以及运用地理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对策,以提高渗透尺度思想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的主体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通过研读有关地理教学中尺度思想的文献,分析出相关研究现状,并掌握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发现有关渗透尺度思想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确立本研究的创新点。另外,梳理概括出了有关地理因果关系分析方式的文献,为后文地理因果关系素材的分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文献研究,首先依据地理因果关系分析方式的不同,将素材划分为三类包含不同因果关系分析方式的素材,然后将每一类素材进行深度解构。将“比较类因果关系素材”解构为地理分布中的、地理过程中的、地理特征中的“比较类因果关系素材”;将“综合类因果关系素材”解构为两个要素综合中的、多个要素综合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中的“综合类因果关系素材”;将“过程类因果关系素材”解构为地理演变过程中的、地理扩散过程中的、地理波动过程中的“过程类因果关系素材”。将每一类地理因果关系素材解构后,剖析并概括出了每类素材的特点。第三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文献研究,与第二部分剖析出的每类地理因果关系素材的特点。本部分对应不同类别地理因果关系素材的特点,剖析出了不同特点的素材具有的渗透尺度思想价值。剖析出的价值涵盖了尺度划分、尺度效应、尺度关联、尺度转换、尺度选择和尺度匹配六个方面。第四部分:基于前三部分的研究,本部分围绕素材的特点与价值提出了运用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对策。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分别为:第一,选取渗透尺度思想的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的对策;第二,设计渗透尺度思想的引导性问题处理素材的对策;第三,呈现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的对策;第四,地理教学中注意素材使用问题的对策。

刘新磊[7](2020)在《全球潜在蒸散发变化及成因的观测与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潜在蒸散发(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下文简称PET)是描述一定天气气候条件下蒸散过程的能力,是气候系统中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深入研究PET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有助于深入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的成因机制,为干旱预警预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CRU-TS v4.02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并结合CMIP5和CMIP6多模式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近40年PET的全球时空分布特征,系统评估气候模式对PET的模拟能力,定量估算不同气候驱动因子的相对贡献及区域差异,并预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PET的响应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CRU和ERA5描述的PET多年平均在全球陆地分布较一致,高值区出现在北美洲西部、非洲北部及澳洲中西部等地(约6.0 mm/day)。除在北美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等地区偏低外(约20%),大多数模式都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观测信息(CRU和ERA5)空间分布特征,而CMIP6的模拟能力较CMIP5有一定的提升。(2)CRU结果显示,1979年以来全球大部分地区的PET呈显着增加趋势(0.2-0.6 mm/day/50year),其中北美洲南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等地增幅较为显着,而南美洲中西部、北美洲高纬地区等地呈下降趋势。除部分地区偏高外,ERA5总体趋势上与CRU一致;CMIP多模式基本能模拟出观测趋势的空间格局,但增幅偏弱(0.1-0.3 mm/day/50year)。由于不同气候模式初始条件的差异,多模式间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各模式结果的变率和长期趋势与观测信息不同,特别是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会减小模式间内部变率而导致其长期趋势偏弱。(3)基于ERA5结果显示,不同气候因子对PET的影响存在明显时空差异。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对贡献达95.1%,是PET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其次是辐射项(短波辐射40.0%,长波辐射-20.7%);风速的贡献较小;表层气压基本可以忽略。CMIP多模式结果所揭示的结果与ERA5基本一致,但辐射因子贡献相反,主要源于不同模式模拟的辐射强迫因子存在较大差异。(4)在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CMIP多模式所预估的PET在21世纪后期气候平均(2079-2099年)较1979-1999年气候平均明显增加,特别是CMIP6多模式预估结果在高排放情景下预估的PET增幅及影响范围更大,意味着未来全球干旱事件发生概率仍趋多趋强。饱和水汽压差仍是未来PET变化的主导因子;而与历史变化不同的是,在高排放情景下长波辐射的贡献要高于短波辐射。在一定程度上,CMIP5与CMIP6多模式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可归因于所用外强迫场的不一致。

赵小芳[8](2020)在《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承担着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使命,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展开教学活动,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民国时期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的自然教科书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科目,其内容涵盖广泛,术语丰富多样。其中,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学科,涉及对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时空演化、结构、过程、格局及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当下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完善,理应对其进行总结与回顾。地理学术语作为传授地理学知识的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小学阶段给儿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合理科学的术语结构。本研究在综合考虑民国学制、课程标准、教材性质,以及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版次、印次、流通地域、完整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由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发行的小学自然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教科书关于地理学知识的课文,将其作为本文的封闭语料,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试图民国时期两套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在术语编排方面的差异,同时为现行教科书的编排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除绪论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的概貌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教科书的编纂背景、遴选教科书的原则、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的简要介绍以及术语定义及其提取原则。由于自然教科书内容涵盖广泛,其提取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涉及对文本语境的分析,这对后期的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提取之前对术语的含义及提取原则进行概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中华书局和世界数据出版的自然教科书的术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提取出教科书中相关的地理学课文形成封闭语料,对其中的地理学术语进行人工提取,从术语的分布、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以及术语所呈现的使用特点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寻该套教科书地理学术语的概貌。第四章是对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内容的对比。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术语的构成方式、术语建构下的学科体系、术语的分布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对两套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概括出其与现行术语的差异所在,探讨学科发展的进步性。第五章基于研究结果为现行教科书中的术语编排提供一些参考。主要包括:1.术语编排应注重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2.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3.坚持儿童本位思想;4.完善作业系统。同时建议术语研究中加强对教科书方面的研究。

凌云霄[9](2018)在《基于“区域认知”台湾地区近六年指定科目考试的试题变化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考试性质上基本等同于大陆地区的高考。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大考试,试题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考的质量,而试题分析是评鉴试题质量优劣的方法。试题分析目的是在了解试题是否能有效区别考生的学科能力,能够提供客观的试题特征指标供测验使用者参考,还可以评鉴测验良莠、验证测验效度,最终增进命题技巧。“区域认知”素养要求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将区域置于不同的尺度下进行认知,辨识出区域发展的独特性,让学生能树立“区域观”来具体认识复杂的地球表面和分析区域问题。此次研究是分析是基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分析台湾地区近6年“指考”试题,着重从试题结构、呈现形式、区域水平层级、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精读国内外涉及到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的文献,探讨国内外有关“区域认知”素养以及我国地理高考试题的研究进展,确定研究方向。第二,搜集并分析2012—2017年“指考”的原卷真题,挑选出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试题,对试题整体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对试题卷面结构和呈现形势进行分析,论证了台湾地区指考试题稳中求变、以图为主要线索进行考查的趋势和特点。第三,通过对空间思维能力水平层级的分析和类比,将“区域认知”素养分为了三个水平,分别是“辨识区域要素”“建立区域联系”“形成区域决策”,其中每个水平又分成了三个层级,难度逐层加深,形成“区域认知”水平层级分析表。对历年“区域认知”试题经过分析以后逐题填入表内,分析台湾地区“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内容及原因。第四,对试题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首先要以考查学生立体空间思维和能力为基础,弱化区域自然特征,增强人文特征,保证试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试题命制跨度广,情境或是贴近时代,或是出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五,通过对6年试题的分析,得出思考:善于利用地图叠加法命制,注重探究方式的考查、关注区域动态变化、协同“人地协调观”、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热点、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注重考查连贯区域思维线索等试题命制的要求。

袁桃[10](2017)在《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能近似地反映古海洋无机碳的同位素组成,因此古海洋碳同位素的演化研究就是研究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演化。通过对全球不同板块、不同古地理位置发育的不同沉积岩相的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变化幅度、曲线变化形态、偏移模式等的对比研究,可以寻找出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这对正确解释碳同位素的特征和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对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在地层对比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有效补充,也是全球变化诸如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等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论文以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岩石露头观察,室内普通薄片观察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元素分析、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无机碳同位素分析、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成岩蚀变强度、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古海水温度、古海水PH值、古海水DIC值和有机碳埋藏分量等7个方面,获取了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信息,并取得了如下几点主要的成果和认识:(1)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属于滇藏地块群拉萨地体,广泛发育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而进行研究的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地层出露连续,主要包括上奥陶统刚木桑组、中-下志留统德悟卡下组和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主要岩性为瘤状灰岩、生屑灰岩、泥页岩和白云岩,为一套浅海-半深海碳酸盐岩沉积,且化石类型丰富,以牙形刺、腕足、海百合茎干、海绵骨针、介形虫等较为常见,此外在上奥陶统赫南特阶见大量笔石和腕足动物化石保存于页岩中。(2)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较好,主要表现为以下6方面:(1)结晶蚀变程度低、原生沉积构造明显;(2)碳、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差,且仅个别氧同位素值<-10‰;(3)Mn/Sr比值均小于2,主要分布于0.41.2之间,且阴极发光强度表现为微弱的暗红色光或不发光;(4)TOC含量均<1mg/g,且Δδ值主要分布在2830之间;(5)H/C比值基本均大于0.5,且H/C比值与δ13Corg值相关性差;(6)稀土元素组成表明,碳酸盐岩受陆源物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3)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有机碳同位素、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在该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分别于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早志留世埃隆期、中志留世申伍德期和中-晚志留世卢德福德期识别出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偏移,即HICE、AICE、SICE、LICE,其偏移幅度分别为+1.8‰、+1.6‰、+5.1‰、+6.3‰,且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出同步变化的偏移型式。通过将西藏申扎地区与中国各陆块和全球其他板块研究的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表明,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的偏移在全球各板块是普遍存在的,为全球性碳同位素偏移事件。(4)利用碳、氧同位素及其前人研究成果对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环境参数的进行模拟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温度范围为+9.97+27.87℃,奥陶纪整体古海水温度低于志留纪古海水温度,到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而到中-晚志留世温度逐渐升高;(2)奥陶纪-志留纪时期有机碳埋藏分量表现出5次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偏移幅度最大值为0.36,最小值为0.11,平均偏移幅度0.22;(3)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碳离子浓度中主要以[HCO3-]值贡献量为主,在[DIC]值演化曲线中可识别出3次明显的较低值,变化幅度可达300μM;(4)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PH值的变化范围为7.807.98,变化幅度较小,是一个古海洋酸碱度相对稳定的地质历史时期。(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与古海水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表现为:(1)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DIC]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明显;(2)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3)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古海水温度、PH值等无相关性。(6)奥陶纪时期,一方面,生物大爆发使得海相生物迅速繁盛,增强了生物光合作用产率,使得古海洋表层水体重碳同位素富集;另一方面,奥陶纪南极冰盖(冈瓦纳大陆冰川)的广泛发育,使得海平面迅速下降,陆地暴露面积增加,提高了陆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强度,而风化产物通过河流向海洋不断汇入,使得海水碳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有机碳埋藏量,进一步促进了古海水重碳同位素富集。上述两方面共同循环作用,使得生物大量繁殖,大气pCO2降低,气候急速变冷,冰盖快速发育,海平面迅速下降,生物生存空间缩小,导致生物的竞争性绝灭,而碳同位素却表现为显着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碳同位素值演化曲线中表现为明显正向偏移。因此认为,奥陶纪碳同位素的偏移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物产率提高导致的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增加,而生物的绝灭推测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古海洋中水体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和表层海水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导致的竞争性灭绝。(7)志留纪时期,温度逐步变暖,大气pCO2含量增加,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风化作用减弱。另外,冰川消融会向古海洋输入大量富12C的轻碳同位素水体,会削弱生物迅速复苏引起的表层海水重碳同位素(13C)的富集,这可能是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量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到中-晚志留世,大气pCO2含量、温度、冰盖量、陆地面积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从志留纪开始稳定状态下的生物繁盛,导致了该时期生物光合作用产率的增加。因此,志留纪碳同位素3次碳同位素的偏移主要与生物产率有关,大陆风化作用贡献量小,冰川的消融削弱了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幅度。(8)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的系统性分析,首次在古特提斯洋域东部拉萨陆块的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识别出了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异常,并在志留系中上部识别出了显生宙以来最大幅度的碳同位素正异常。(9)通过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与国内外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古特提斯域东部拉萨陆块的碳同位素偏移方式、偏移幅度和波动形态,具有全球同步的特征,可作为古特提斯域研究古海洋演进过程的碳同位素参考剖面。

二、南美洲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美洲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课堂作业
        2.区域认知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分析
    (一)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分析
        1.学者们关于地理作业的分类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类型划分
    (二)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内容分析
        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2.基于区域认知从课标和教材出发确定作业内容
三、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
        1.案例组成说明
        2.案例分析过程
        3.案例分析启示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四、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1.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呈示——《城乡空间结构》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二)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步骤与策略
        1.步骤
        2.策略
五、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
        1.实施过程
        2.实施结果
    (二)案例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案例汇总表
附录2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3 案例分析
附录4 案例设计
    1.1 人口分布
    1.2 人口迁移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致谢

(3)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寒潮研究进展
        1.2.2 国内寒潮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寒潮频次统计标准
        2.3.2 线性倾向率法
        2.3.3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2.3.4 克里金插值法
        2.3.5 相关分析法
3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时空变化特征
    3.1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的时间变化特征
        3.1.1 年际变化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2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年空间分布特征
        3.2.2 季节空间分布特征
4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的影响因素
    4.1 大气环流影响
    4.2 区域增暖的影响
    4.3 地理参数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江西省极端气候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及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
        1.2.2 极端气温研究进展
        1.2.3 极端降水研究进展
    1.3 RegCM4区域气候模式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资料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候
    2.2 资料选取
    2.3 极端气候指标
        2.3.1 极端气温指标及分类
        2.3.2 极端降水指标及分类
    2.4 研究方法
        2.4.1 极端阈值计算
        2.4.2 极端指数计算
        2.4.3 趋势与相关系数计算
        2.4.4 M-K检验
3 江西省极端气候阈值的空间差异
    3.1 极端气温阈值
        3.1.1 极端气温阈值空间差异分析
        3.1.2 极端气温阈值稳定性分析
    3.2 极端降水阈值
        3.2.1 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差异分析
        3.2.2 极端降水阈值稳定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江西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分析
    4.1 极端气温事件时空演变分析
        4.1.1 极端气温事件时间变化
        4.1.2 极端气温事件空间分布
        4.1.3 极端气温事件M-K突变检验
    4.2 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分析
        4.2.1 极端降水事件时间变化
        4.2.2 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分布
        4.2.3 极端降水事件M-K突变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江西省极端气候事件未来情景预估
    5.1 区域气候模式(RegCM4.6)对江西省适用性
        5.1.1 区域气候模式(RegCM4.6)介绍
        5.1.2 模型参数设置
        5.1.3 模型模拟能力检验
    5.2 江西省极端气候事件未来情景预估
        5.2.1 江西省气象要素未来情景预估
        5.2.2 极端气候事件未来情景时空演变分析
        5.2.3 历史阶段与未来预估阶段极端气候指数比较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运用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尺度思想研究概述
        1.地理课程标准中尺度思想的研究
        2.地理教学中尺度思想的研究
    (二)国内尺度思想研究概述
        1.尺度思想相关概念的研究
        2.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研究
        3.尺度思想教学价值的研究
        4.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的研究
    (三)地理因果关系分类及其依据
        1.地理因果关系分类的研究
        2.地理因果关系分析方式的研究
二、渗透尺度思想的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特点分析
    (一)渗透尺度思想的“比较类因果关系素材”的特点
        1.地理分布中素材的特点
        2.地理过程中素材的特点
        3.地理特征中素材的特点
    (二)渗透尺度思想的“综合类因果关系素材”的特点
        1.两个要素综合中素材的特点
        2.多个要素综合中素材的特点
        3.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中素材的特点
    (三)渗透尺度思想的“过程类因果关系素材”的特点
        1.地理演变过程中素材的特点
        2.地理扩散过程中素材的特点
        3.地理波动过程中素材的特点
三、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价值分析
    (一)“比较类因果关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价值
        1.地理分布中素材的价值
        2.地理过程中素材的价值
        3.地理特征中素材的价值
    (二)“综合类因果关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价值
        1.两个要素综合中素材的价值
        2.多个要素综合中素材的价值
        3.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中素材的价值
    (三)“过程类因果关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价值
        1.地理演变过程中素材的价值
        2.地理扩散过程中素材的价值
        3.地理波动过程中素材的价值
四、运用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对策
    (一)选取渗透尺度思想的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的对策
        1.注重以尺度思想为指导选取素材
        2.依据素材的特点与价值分类选取素材
        3.注重多种途径选取素材
    (二)设计渗透尺度思想的引导性问题处理素材的对策
        1.设计“改变尺度分析因果关系”的引导性问题
        2.设计“划区分析因果关系”的引导性问题
        3.设计“选择合适的尺度分析因果关系”的引导性问题
    (三)呈现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的对策
        1.设计体现尺度思想的图像
        2.设计体现尺度思想的板图
        3.设计体现尺度思想的影音视频
    (四)地理教学中注意素材使用问题的对策
        1.注意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思维基础
        2.注意恰当选择素材应用的教学环节
        3.注意适当明确尺度思想内涵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全球潜在蒸散发变化及成因的观测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潜在蒸散发的历史变化观测研究
        1.2.2 潜在蒸散发的数值模拟与预估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介绍
    2.2 资料处理
        2.2.1 潜在蒸散发公式
        2.2.2 数据处理
    2.3 小结
第三章 潜在蒸散发历史变化的观测与模拟
    3.1 全球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分布
        3.1.1 多年气候态及季节差异
        3.1.2 潜在蒸散发线性趋势及变化分析
        3.1.3 EOF分析
    3.2 潜在蒸散发的模拟偏差
        3.2.1 相对偏差
        3.2.2 均方根误差
        3.2.3 相关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潜在蒸散发的模拟预估
    4.1 未来预估结果变化的空间分布
    4.2 未来长期变化及其不确定性
    4.3 小结
第五章 潜在蒸散发驱动因子的贡献分析
    5.1 历史变化中不同驱动因子的贡献
        5.1.1 不同驱动因子历史贡献的长期演变
        5.1.2 不同驱动因子贡献的空间分布格局
    5.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驱动因子的贡献
        5.2.1 不同驱动因子未来贡献的时间演变
        5.2.2 不同驱动因子未来贡献的空间格局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民国教科书研究
        (二)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研究
        (三)民国自然教科书中科技术语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概貌
    第一节 自然教科书编纂背景
        一、社会变革
        二、教育制度变革
        三、教育思想变革
    第二节 自然教科书样本遴选原则
        一、代表性原则
        二、完整性原则
        三、流通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第三节 自然教科书研究样本概况
    第四节 术语的定义及其提取原则
        一、术语的定义
        二、术语的提取原则
    第五节 地理学术语提取
第二章 中华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一、术语数量分布
        二、术语内容分布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一、术语表达的丰富性
        二、术语编排的渐进性
        三、术语构成方式简单
    小结
第三章 世界书局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
    第一节 地理学术语分布
        一、术语数量分布
        二、术语内容分布
    第二节 地理学术语建构下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地理学术语的使用特点
        一、术语构成方式简洁单一
        二、天气符号作为术语的出现
        三、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有效利用
    小结
第四章 两套教材中地理学术语的对比
    第一节 术语分布差异
    第二节 术语构建下的知识体系差异
    第三节 术语解读中对插图利用的对比
    第四节 其他内容的对比
    小结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教科书编纂及术语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排的启示
        一、注重术语编排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二、加强术语解读中对插图的充分利用
        三、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四、完善作业系统
    第二节 对科技术语研究的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区域认知”台湾地区近六年指定科目考试的试题变化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1.4.1 国内研究状况及水平
        1.4.2 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状况及水平
    1.5 特色和创新之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路线
第2章 “区域认知”试题结构和呈现形式
    2.1 试题卷面结构
        2.1.1 整体比例处于波动稳定状态
        2.1.2 选择题比例趋于稳定态势
        2.1.3 综合题所占的比例少且不稳定
    2.2 试题呈现形式
        2.2.1 题组式选择题比例大,深度大涉及范围小
        2.2.2 选择题和填空式综合题比例大,考查不深入
        2.2.3 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和线索
第3章 “区域认知”试题水平层级分析
    3.1 水平层级的分类方法
        3.1.1 辨识区域要素
        3.1.2 建立区域联系
        3.1.3 形成区域决策
    3.2 水平层级的分类分析
        3.2.1 考查单一区域要素部分所占比重上升
        3.2.2 考查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的比重连年缩减
        3.2.3 考查选址和区位评价所占比重起伏较大
第4章 “区域认知”试题内容分析
    4.1 试题内容的考查背景
    4.2 试题内容的设计特点
        4.2.1 考查建立“区域认知”的立体空间思维和能力
        4.2.2 考查空间定位能力
        4.2.3 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弱化,人文特征加大考查力度
        4.2.4 考查内容跨度广,出现跨学科、跨册的综合性试题
        4.2.5 考查题目设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实际
        4.2.6 考查内容置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
        4.2.7 考查强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5章 对“区域认知”试题命制的几点思考
    5.1 试题取材灵活多样
        5.1.1 利用地图叠加法进行试题命制
        5.1.2 重视对区域的探究考查
        5.1.3 关注热点凸显素养价值
        5.1.4 协同“人地协调观”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5.1.5 利用研学旅行式的试题素材
    5.2 试题内容指向明确
        5.2.1 试题涉及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
        5.2.2 关注区域动态变化,树立大局观
        5.2.3 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区域认知的结合
    5.3 试题逻辑清晰连贯
        5.3.1 注重区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5.3.2 促进学生连贯区域思维线索的形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选择题主题逐年分析
    A.1 2012年
    A.2 2013年
    A.3 2014年
    A.4 2015年
    A.5 2016年
    A.6 2017年
附录B 综合题逐题分析
    B.1 2012年
    B.2 2013年
    B.3 2014年
    B.4 2015年
    B.5 2016年
    B.6 2017年
附录C “区域认知”水平层级题号统计
附录D “区域认知”考查内容题号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地层时代选择
        1.2.2 学科方向选择
        1.2.3 研究区选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古海洋碳同位素概述
        1.3.2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3.3 奥陶纪和志留纪相关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全球古板块、古地理及岩相特征
        2.1.1 奥陶纪时期
        2.1.2 志留纪时期
    2.2 区域构造位置
    2.3 地层概况
        2.3.1 古生代地层概述
        2.3.2 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特征
        2.3.3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西藏申扎地区5118 高地剖面特征分析
    3.1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3.1.1 剖面列述
        3.1.2 样品的采集、挑选
        3.1.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3.2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3.2.1 岩石类型
        3.2.2 阴极发光特征
        3.2.3 沉积相划分
    3.3 碳氧同位素特征
        3.3.1 无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3.3.2 有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3.3.3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特征
        3.3.4 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特征
        3.3.5 常量、微量元素特征
第4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1 国内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1.1 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对比分析
        4.1.2 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2 全球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2.1 奥陶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2.2 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第5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探讨
    5.1 古海水温度
        5.1.1 古海水温度计算方法
        5.1.2 氧同位素校正
        5.1.3 古温度计算结果
    5.2 碳埋藏分量
        5.2.1 碳循环及碳埋藏分量计算方法
        5.2.2 碳埋藏分量计算结果
    5.3 古海水[DIC]值
        5.3.1 古海洋碳储库及平衡原理
        5.3.2 古海水[CO_2(aq)]值计算
        5.3.3 古海水PH值计算
        5.3.4 古海水[HCO_3~-]值、[CO_3~(2-)]值、[DIC]值计算
    5.4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分析
        5.4.1 无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5.4.2 有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5.4.3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偏移成因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南美洲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在全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A]. 覃建雄. 第十六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2]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2019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D]. 邬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D]. 吕青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1948~2016年全球主要气象要素演变特征[J]. 宁忠瑞,张建云,王国庆.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9)
  • [5]江西省极端气候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及预估[D]. 江丹.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6]运用地理因果关系类素材渗透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D]. 尉迟俊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全球潜在蒸散发变化及成因的观测与模拟[D]. 刘新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8]民国小学自然教科书中的地理学术语研究[D]. 赵小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基于“区域认知”台湾地区近六年指定科目考试的试题变化特点研究[D]. 凌云霄.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D]. 袁桃.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标签:;  ;  ;  ;  

南美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