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末版娱乐栏目讲格调(论文文献综述)
张娣[1](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张维[2](2015)在《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等因素的交错和变动中。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新闻生产是不同诉求角力和协商的关键节点。本文采用新闻生产社会学取向,试图描述和分析《南方周末》从1984年创刊到2014年这三十年中,来自政治、市场和媒体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控制因素是如何影响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的。《南方周末》创刊三十年几乎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的完整历程,可以作为了解社会转型期中国媒体生态的一个样本。本文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南方周末》三十年的新闻生产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以市场为先导的时期(1984年-1995年)、抗争与规训博弈的时期(1996年-2006年)和南周困局凸显的时期(2007年-2014年),这三个阶段新闻生产的主导控制因素分别是市场、政治和媒体文化。研究发现:《南方周末》的新闻生产是处于社会规制力量中的,各种社会控制因素在日常的新闻生产实践中相互交缠相互影响,并处于动态变化中。政治因素在新闻生产中以冲突/协商为表征的权力互动模式加以呈现;市场因素以受众为本位驱动着新闻生产的方向嬗变;而媒体文化因素则是以价值理念作为权力实践的核心对新闻生产施加影响。
董倩[3](2013)在《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1949-1966年《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约25000个文本,综合专门史、官方出版物、地方档案以及口述史访谈等资料,探讨《新民晚报》如何建构“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以及报纸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再现,在消费、居住、饮食、服饰、休闲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表现出“热点时刻”中的共同趋势以及权力规训程度的差异。虽然阶级性深深地镶嵌在解放后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但即使是政治权力也不能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延续性视而不见。《新民晚报》对饮食空间的建构相对来说最自由,而对居住空间的呈现则表现出高度的单一性,这是由于日常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延续性不同以及距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远近造成的。消费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与空间中的服饰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复杂,《新民晚报》对它们的建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1950年代初期、1956年左右和1962年左右这三个“热点时刻”,《新民晚报》中的上海日常生活以及报纸的相关话语都呈现出“紧——松——紧”的大致趋势,这说明《新民晚报》对解放后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仍然是基本上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里进行。同时,由此趋势可知,1950年代初期的“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面对政治巨变的权宜之计;在1962年以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真正走进上海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核心。在对上海日常生活的呈现中,作为一种“关于空间的思想”,权力规训中的《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都市空间的再现,再生产出一套异常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对都市生活的想象和阐释,是当时社会现实复杂性的映射。同时,《新民晚报》多次通过报道事实,表达舆论直接干预都市空间的构成.参与空间的实践。
李咏芹[4](2010)在《媒体立场》文中提出一1996年12月的一天,康康第二次经过《南岛晚报》时,她听见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南岛晚报》其实没有大门,只有一个看车的阿婆。阿婆前面是熙熙攘攘的大街,后面是南岛市委大楼的楼梯,《南岛晚报》就在最高的七层楼上。这样,阿婆就成了门的标志,外面人一从她身边过,她就用本地方言喊
钟婧[5](2010)在《《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各群体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拓展休闲文化空间,深化休闲文化质量和享受休闲服务的要求和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读者渴望从报纸上获得大量新鲜、生动、有益的信息,指导他们生活并能提供消遣娱乐。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休闲文化内容,传递休闲信息,满足人们休闲需求。因此,在休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报纸副刊也因势而动,不断深化和扩展,从单一的综合性文艺副刊提供文学休闲,到延伸至娱乐趣味性休闲以及提供与美食、旅游、时尚、家居等休闲活动相关信息的服务实用性休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走向“大副刊”的格局。《重庆晚报》是重庆报业市场上第一张市场化综合性日报,从创刊之始即带有浓厚的休闲气息和文化味道。本文以定性研究为主,选取《重庆晚报》副刊为切入点,对80年代、90年代以及当下的《重庆晚报》副刊中体现的休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重庆晚报》副刊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休闲文化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其内涵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对当前《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着重对报纸副刊与休闲文化进行释义,厘清报纸副刊与休闲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介绍了《重庆晚报》的创刊,分析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总结了《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因。第四章对《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进行反思与展望,通过与上海《新民晚报》相比较,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实际,提出《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前进的方向。
杨志茹[6](2010)在《1990年代我国媒介从软新闻向硬新闻的回归研究 ——兼论《华西都市报》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通过考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闻媒体内容结构的变化,分析了新闻媒介从软新闻向硬新闻的回归过程,让人们看到了媒体传播内容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查阅各种新闻史着作,都没有论述,更没有分析这个过程。因而,本文从新闻传播的范围、方法、意义以及与受传者需求对应、传播技巧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一直未说明的新闻媒介内容结构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即由软新闻向硬新闻的回归),以及变迁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分析了:一、软新闻风行的现象及原因;二、1994年下半年,软新闻的大幅度衰落;三、1990年代中期向硬新闻的回归;四、这种回归对我国媒介的影响。因为这种回归与《华西都市报》“以硬新闻为核心”有很大关系,本文又重点分析了《华西都市报》的创新与贡献。这种从纵向的历史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梳理了新闻事实,作出了理论分析,对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媒体如何运用自身的力量影响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奚琳[7](2010)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带来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中国新闻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30年来云南媒体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春城晚报》创办等七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进行梳理分析,勾勒出云南媒体角色渐进式变迁的图景,该图景不仅展现了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的轨迹,还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意义。将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作为参照系,与云南媒体渐进式变迁的图景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媒体角色变迁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新闻改革的缩影,透过七个标志性事件,我们看到云南媒体在不同时期曾经出现了经济创收者角色、竞争与合作角色、扩张型角色等多种角色发展的活跃期。这些角色伴随着新闻业务、观念、体制,经历了自下而上的改革,也经历了信息观念、市场观念、受众观念等多种观念的碰撞。这样一个激活媒体多种角色的过程,整体上与中国新闻改革是“合拍”的,云南媒体角色的变迁与整个新闻媒体的角色变迁有着历时的共性。云南媒体角色的变迁又呈现出独具风格的地方特色。云南媒体在本土新闻改革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地方媒体的创新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本土性回应。并且,对内突破制度的瓶颈,实现跨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云南媒体能够“借船出海”实现向跨区域扩张角色。透过对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的“云南意义”的解读,立足区域优势,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物质供给的基础上,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作为区域扩张的精神枢纽,使得云南媒体的文化传承功能得以凸现。云南媒体将朝着社会公正守望者、社会利益表达的沟通者,以及社会价值规范与社会共识的推进者等多样角色发展,最终使得媒体的公共属性得到最大的发挥,逐渐形成地方效应,演变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辐射价值。云南媒体角色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的推动,而不是简单的社会资源重组,在整个变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创新能力的释放,对约束社会资源的条条框框的打破,从而建立起的新资源关系。
严彬斌[8](2007)在《90年代以来我国假日报纸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报业市场发展迅猛,全国报业总收入和产业规模迅速提升。目前国内报业市场存在着两个巨大的反差:一是从版面数、发行量和广告额衡量,国内假日报纸的落后与欧美假日报纸的格外强大形成强烈反差;二是主要综合性日报平日刊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各家报纸对假日市场的几乎一致性放弃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很有必要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行业背景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假日报纸低迷的原因,梳理学界对假日报纸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各方面研究,总结假日报纸发展的规律,找出突破点,为激烈竞争中的报业市场寻求时间上多支点的扩张。本文以国内综合性日报在假日出版的报纸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实际操作等方面对国内假日报纸做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研究,分析假日报纸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采用实证研究对我国假日报纸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我国假日报纸的历史沿革做了一个回顾,从解放前假日报纸的状况开始,到改革开放后假日报纸的发展高潮,特别是九十年代前期的“周末版大战”的兴起和式微,探讨假日报纸的兴衰起落对报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然后分析我国假日报纸的现状,在国内综合性日报平日刊和假日刊之间、国外假日报纸和国内假日报纸之间进行对比,发现反差,寻找原因。假日报纸所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来自于从社会转型期传者与受众位置的变化,休假制度改革后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状态下报纸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挖掘。本文采用了统计分析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对我国假日报纸出版状况的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定位方式、新闻品质、发行渠道、广告投放等各方面阐述了怎样开拓我国假日报纸发展空间的问题。
蒋玉梅[9](2007)在《休闲经济视角下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国家实施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日以来,休闲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休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作为休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报纸周末版,在人们休闲时间最为集中的周末时间段倍受冷落,显得了无生机。为了尽可能在休闲经济这个大的经济背景下开发我国报纸周末版的媒介资源,拓展我国报纸周末版的生存空间,本文尝试从休闲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报纸周末版在新世纪的发展。首先从休闲经济的发展角度阐述了我国报纸周末版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报纸周末版与休闲经济发展的关系,即休闲经济为报纸周末版的发展提供了商业契机,而报纸周末版反过来促进了休闲经济的发展。在阐述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的因素,揭示了我国报纸周末版受现有政府政策、报业市场结构、读者读报习惯以及单一赢利模式等因素的制约。文章最后重点探讨了拓展我国周末报纸生存空间的一些策略,即报纸周末版应增强内容的休闲性和引导性,主动参与市民文化的建构,增强周末版的生活服务性,提供软新闻、加强报纸的休闲引导作用,让周末报纸成为受众参与体验的舞台,注重报纸周末版的发行策略和价格策略等等。
张苑琛[10](2007)在《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报纸副刊最早出现时只是“补白”的作用,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后,与新闻、言论、广告一起成为了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地位几经沉浮,形式一变再变,然而特殊的文学特征和报学特征使它具备了众多的功能,在报纸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职责。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自1946年在上海创立起,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媒体着名品牌之一。在中国的报纸副刊中,新民晚报“夜光杯”能够脱颖而出,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了解它的衍变轨迹,寻找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它丰富的办刊经验,从中汲取营养。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很多报人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目前中国报纸副刊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它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面对报纸副刊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基于以上思路和目的,论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民晚报副刊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11月所做的新民晚报副刊受众调查,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接触、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第一部分中,根据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将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6年开始至1966年底,1967年1月新民晚报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刊,副刊也因此中断;第二时期从1982年元旦复刊开始至1992年6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报纸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第三时期从1992年7月至今,这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表现出新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在前两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体裁变化不大,主要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如漫画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内容和功能方面。第三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有:坚持了被很多报纸抛弃的传统副刊版面;由传统副刊“夜光杯”、专刊、周刊共同组成的大副刊呈现出新的面貌:内容、功能较以前都有了很大拓展,由原来的相对“静态”走向“动态”;面对新媒体的威胁,新民晚报副刊将纸质报纸和网络优势结合,建立了“夜光杯博客”。在第二部分中,在对新民晚报副刊发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媒介市场现状,分析了发展品牌副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新民晚报副刊面临众多挑战,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更好地发挥新民晚报副刊的品牌效应,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二、周末版娱乐栏目讲格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末版娱乐栏目讲格调(论文提纲范文)
(1)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2 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 |
2.1 政治管理的内涵及方式 |
2.2 市场控制的内涵及方式 |
2.3 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层次 |
3 以市场为先导的时期(1984 年-1995 年) |
3.1 市场化改革催生周末版 |
3.2 专业价值理念雏形初显 |
3.3 典型个案:袭警案和连载风波 |
3.4 小结:市场作为新闻生产的先导因素 |
4 抗争与规训博弈的时期(1996 年-2006 年) |
4.1 媒体文化渐趋明晰 |
4.2 新闻生产的两次转型 |
4.3 从冲突走向协商的权力互动 |
4.4 小结:抗争与规训的博弈 |
5 南周困局凸显的时期(2007 年-2014 年) |
5.1 新闻生产的融合转型 |
5.2 价值理念的撕裂与失落 |
5.3 小结:待解的南周困局 |
6 结论:处于社会规制力量中的新闻生产 |
6.1 政治管理:以冲突/协商为表征的权力互动模式 |
6.2 市场逻辑:受众本位驱动下的新闻生产方向嬗变 |
6.3 媒体文化:价值理念作为编辑部权力实践的核心 |
6.4 简单总结与研究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南方周末》历任总编 |
附录二:《南方周末》历年新年献词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日常生活研究 |
二、社会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上海史和上海日常生活、1950年代研究 |
二、媒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 |
三、《新民晚报》相关文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框架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注释 |
第一章 《新民晚报》与新旧交替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新民晚报》(1946-1966)变迁史:权力规训中的社会主义晚报 |
一、《新民报》的发行 |
二、读者对象的逐步确定与历年版面变迁 |
三、为什么是《新民晚报》? |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空间氛围的变化 |
一、名称之变 |
二、土洋之变 |
三、建构新的社会风气:学习、节约 |
四、新社会中的商业氛围:“生意经”和“老实”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延续、规训与溢出:《新民晚报》中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消费空间 |
第一节 变幻中的城市商业地标 |
一、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上海 |
二、外滩 |
三、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
四、(作为城市商业地标的)南京路 |
第二节 上海消费空间的延续:霓虹灯和第一百货 |
一、时而辉煌,时而黯淡:霓虹灯的生命史 |
二、第一百货:一个个案 |
第三节 上海消费空间中的规训与溢出 |
一、街头 |
二、橱窗 |
三、商场和百货公司中的消费空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居住空间 |
第一节 棚户区:正面而片面的呈现 |
第二节 工人新村叙事的“单纯性与坚贞性” |
一、工人新村概况 |
二、曹杨新村:社会主义的客厅 |
第三节 上海里弄的新气象:空间氛围的巨变 |
一、《新民晚报》中的里弄 |
二、里弄组织的建立 |
三、学习 |
四、集体化生活 |
五、爱国卫生运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饮食空间 |
第一节 物产与主食 |
一、物产的新陈代谢 |
二、主食:“标准米”的阶级属性和健康效用 |
第二节 外食空间的转型与延续:饭店、食品公司、食摊、食堂 |
一、饭店 |
二、食品商店中的西式风格 |
三、食摊:合作化与复兴 |
四、新的饮食空间:食堂 |
第三节 家中饮食 |
一、菜场:统一议价和公私合营 |
二、家中饮食:“既要省得钱,又要吃得好”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实用、阶级和审美:《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服饰与时尚 |
第一节 解放初的新旧交融:转型期的服饰 |
一、人民装的兴起 |
二、街头的时髦人士和时尚制造者 |
第二节 1955-1956的服装改革运动 |
一、服装改革运动的特点 |
二、服装展览会 |
第三节 关于穿旧衣的讨论 |
第四节 服饰式样由繁琐到实用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休闲娱乐空间 |
第一节 大世界:空间氛围的转变 |
一、接管前:清洗与残留 |
二、接管后 |
第二节 公园:休闲、历史与政治 |
一、1949后上海公园的发展 |
二、作为休闲空间的公园 |
三、作为历史和政治空间的公园 |
四、1964年“公园里应吹什么风”的大讨论 |
第三节 书场和影院 |
一、书场:从自由散漫到井然有序 |
二、影院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一、报纸、历史与城市日常生活 |
二、权力规训中的“反向解读” |
三、内容上的区分 |
四、时间上的共性:以“热点时刻”视角看《新民晚报》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呈现 |
五、断裂与延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媒体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5)《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休闲文化 |
一、报纸副刊的定义 |
二、休闲文化的定义及类型 |
三、报纸副刊与休闲文化的关系 |
(一) 报纸副刊反映休闲文化理念 |
(二) 休闲文化促进报纸副刊发展 |
第三章 《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 |
一、《重庆晚报》的创立 |
二、文艺性、知识性:80年代《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 |
三、娱乐性、贴近性:90年代《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 |
(一) 娱乐性的增强:90年代初的"周末版"热 |
(二) 贴近性的凸显:90年代中后期都市报的崛起与扩版浪潮 |
四、丰富性、集约性:当今《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 |
(一) 丰富性:满足人们日益开阔的休闲文化视野 |
(二) 集约性:通过周刊满足读者"一站式"阅读需求 |
五、《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因 |
(一) 经济水平的提高 |
(二) 消费文化的盛行 |
(三) 媒体之间的竞争 |
第四章 对《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
一、对当下《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的反思 |
(一) 休闲文化类型单薄化 |
(二) 休闲文化内容广告化 |
(三) 休闲文化互动单一化 |
二、《重庆晚报》副刊中休闲文化发展的方向 |
(一) 拓展休闲文化内容 |
(二) 挖掘休闲文化内涵 |
(三) 注重休闲文化作品质量 |
(四) 拓展休闲文化互动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6)1990年代我国媒介从软新闻向硬新闻的回归研究 ——兼论《华西都市报》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两类新闻及其内涵 |
1.1 硬新闻、软新闻定义 |
1.2 硬新闻、软新闻的再认识 |
1.3 两类新闻、两类事实以及“软些、软些、再软些” |
第二章 软新闻的风行 |
2.1 1980年代前期的简要回顾 |
2.2 周末版的出现与服务类报道的崛起 |
2.2.1 服务类报道的崛起 |
2.2.2 周末版的兴起和误区 |
2.2.3 周末版对硬新闻的消解 |
2.3 扩版潮、周末版的升温、衰落及转向 |
第三章 向硬新闻的回归 |
3.1 向硬新闻回归的探索 |
3.2 硬新闻未回归的原因 |
3.3 《华西都市报》的实践及其对新闻理论的贡献 |
3.3.1 以硬新闻为核心 |
3.3.2 实务操作理论 |
3.3.3 辩证地对待硬新闻和软新闻 |
3.3.4 《华西都市报》对新闻理论的创新 |
3.3.5 “硬些、硬些、再硬些”在实践中的运用 |
第四章 回归硬新闻对媒介的影响 |
4.1 都市报纸对“硬新闻”的追求 |
4.2 电视新闻对时效性、信息量的诉求 |
4.2.1 电视新闻对时效性的诉求 |
4.2.2 电视新闻对信息量的诉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闻理念的转变是媒体角色变迁的牵引力 |
二、媒体角色变迁的研究视角 |
三、云南媒体角色发展的研究 |
第一部分 媒体角色的理论分析 |
一、媒体角色的理论分析 |
二、媒体角色的概念阐释 |
第二部分 云南媒体角色的历史变迁 |
一、1980 年《春城晚报》的创办 |
二、1992 年《都市周末》的诞生 |
三、1999 年“川军入滇”与报业大战 |
四、2001 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挂牌 |
五、2004 年《都市条形码》开播 |
六、2007 年《云南信息报》“中国式”的联合重组 |
七、2009 年网络舆论监督“躲猫猫事件” |
第三部分 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的意义读解 |
一、云南媒体角色变迁是中国新闻改革的缩影 |
二、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的“云南意义”解读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90年代以来我国假日报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我国假日报纸的历史沿革 |
2.1 解放前的假日报纸概况 |
2.2 建国后的假日报纸发展概况 |
2.3 假日报纸的发展高潮:九十年代初期 |
2.3.1 九十年代初期假日报纸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
2.3.2 实例分析 |
2.3.3 对报业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
第3章 假日报纸的现状 |
3.1 国内综合性日报平日刊与假日刊的反差与对比 |
3.2 假日报纸萧条的原因 |
3.2.1 假日期间的报纸缺少读者 |
3.2.2 假日期间的报纸广告大幅减少 |
3.2.3 假日期间的报纸信息来源减少 |
3.2.4 机关化的作息方式 |
3.3 国外假日报纸与国内假日报纸的反差与对比 |
3.3.1 美国星期日报纸的发展状况 |
3.3.2 英国星期日报纸的发展状况 |
3.3.3 其他国家假日报纸发展状况简述 |
3.4 反差的原因与启示 |
3.4.1 受众养成了周末读报的习惯 |
3.4.2 星期天刊的内容安排非常丰富 |
3.4.3 星期天刊刊登大量的实用信息 |
第4章 假日报纸的发展机遇与创新之路 |
4.1 假日报纸兴起的背景与机遇 |
4.1.1 社会转型时期,传者与受众位置的变化 |
4.1.2 休假制度改革,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
4.1.3 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 |
4.1.4 报业竞争加剧,报纸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
4.2 假日报纸的开拓创新 |
4.2.1 准确定位,研究假日读者的特点和需求 |
4.2.2 内容为王,结合新闻性、思想性和实用性 |
4.2.3 开拓思路,打造适宜的营销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休闲经济视角下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休闲经济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
2.1 休闲经济及其发展现状 |
2.1.1 休闲经济发展现状 |
2.1.2 休闲经济产业特性 |
2.2 休闲经济与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关系分析 |
2.2.1 休闲经济为报纸周末版的发展提供商业契机 |
2.2.2 报纸周末版促进休闲经济的发展 |
第3章 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现状及其可行性分析 |
3.1 我国报纸周末版及其发展现状 |
3.1.1 20 世纪80 年代后的“周末版热” |
3.1.2 21 世纪初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必要性分析 |
3.2.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的客观要求 |
3.2.2 创造报业新增值点 |
3.2.3 报业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3.3 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可行性分析 |
3.3.1 市民休息时间的增加 |
3.3.2 周末新闻的可取 |
3.3.3 广告主投资有回报 |
3.3.4 国外报纸有成功例证 |
第4章 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的误区分析 |
4.1 新闻性的缺失 |
4.2 内容空洞肤浅 |
4.3 广告充斥版面 |
4.4 市民参与度不高 |
4.5 报纸市场价格与报纸内容脱节 |
第5章 影响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的因素分析 |
5.1 政府政策的限定 |
5.2 既定的报业市场结构 |
5.3 读报习惯的影响 |
5.4 报纸单一赢利模式的影响 |
第6章 我国报纸周末版生存空间的拓展策略以及配套措施 |
6.1 报纸周末版生存空间的拓展策略 |
6.1.1 增强周末版内容的休闲性与实用性 |
6.1.2 加强周末版软新闻的休闲引导作用 |
6.1.3 主动参与市民休闲文化的建构 |
6.1.4 提供受众参与体验的舞台 |
6.1.5 注重报纸周末版的价格定位和发行策略 |
6.2 发展报纸周末版的配套措施 |
6.2.1 报纸周末版发展的政策支持 |
6.2.2 报纸周末版发展的相关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六 文献来源 |
七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副刊的特性分析 |
第一节 副刊的界定 |
第二节 副刊的报学和文学特征 |
第二章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 |
第二节 新民晚报副刊特点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功能和评价 |
第三章 1982~1992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特点 |
第二节 “夜光杯”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功能及评价 |
第四章 世纪之交新民晚报副刊的新变化 |
第一节 传统文艺副刊的沉寂 |
第二节 大副刊的繁荣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的现状 |
第四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难 |
第五章 当前报纸品牌副刊建设的意义 |
第一节 品牌副刊对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
第二节 品牌副刊对文学的守护和传承 |
第三节 品牌副刊对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 |
第四节 品牌副刊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
第六章 新民晚报副刊上海地区受众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分析 |
第四节 从新民晚报副刊受众特点看未来发展 |
结束语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一 新民晚报副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二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附录 |
一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严建平先生访谈录 |
二 新民晚报“夜光杯”受众调查问卷 |
三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问卷 |
四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周末版娱乐栏目讲格调(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2]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D]. 张维. 暨南大学, 2015(02)
- [3]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D]. 董倩. 复旦大学, 2013(02)
- [4]媒体立场[J]. 李咏芹. 清明, 2010(03)
- [5]《重庆晚报》副刊中的休闲文化研究[D]. 钟婧. 西南大学, 2010(08)
- [6]1990年代我国媒介从软新闻向硬新闻的回归研究 ——兼论《华西都市报》的贡献[D]. 杨志茹. 四川社会科学院, 2010(06)
- [7]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D]. 奚琳. 云南大学, 2010(05)
- [8]90年代以来我国假日报纸研究[D]. 严彬斌. 湖南大学, 2007(06)
- [9]休闲经济视角下我国报纸周末版发展研究[D]. 蒋玉梅. 湖南大学, 2007(05)
- [10]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D]. 张苑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