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孩子是否一定摘下赖宁照片(论文文献综述)
包海波[1](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袁梦[3](2020)在《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父亲这一角色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其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子女的关系发展反映了时代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塑造对美国社会道德伦理的重新定位和新型家庭观念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父亲形象和父子关系通过电影这门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以《金色池塘》、《我是山姆》、《克莱默夫妇》等影片为例,研究了特定时代下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父亲形象产生的特殊意义,通过对父权文化的反思,启迪新时代父亲形象的重新建构,从剧作角度探索父亲形象的多维度创作方式及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着重总结概括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美国家庭题材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并探讨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主要男性角色:父亲的形象演变过程。第二部分对当代美国典型家庭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从时代背景与性格特质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力图更加精准把握父亲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社会反映及人物性格。第三部分从情节模式、视听塑造及父子(女)关系三方面分析父亲形象的塑造艺术并借用弗洛伊德关于父子关系的观点对父子的相处过程进行了相关阐释。最后一部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塑造艺术为学习借鉴,导入剧本《拳手》的创作过程。在故事的编写过程中,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及父子关系的叙事创作,把握前文结论对故事创作的指导意义。
李蕊[4](2017)在《当前的榜样认同提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阿谢姆曾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促进社会成员个体发展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个体导向功能、个体激励功能和个体规范功能等;二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从宏观社会结构角度划分的话,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功能、社会文化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功能等。另外,在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榜样更是承载、传播和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上述榜样的基本功能能否实现,榜样的现实作用能否发挥,与榜样是否获得教育对象的认同紧密相关,因而系统研究榜样认同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榜样教育就是重要的德育方法,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更是十分重视以榜样的正面力量来倡导时代价值、引领社会发展,涌现了一批批引领时代主流价值方向的榜样形象。与党的发展脉络基本吻合,榜样形象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舍生忘死”——建国初期的“公而忘私”——“文革”时期出现偏差的“政治至上”——改革开放后的“拼搏进取”——新时期的“多样人性”的变迁历程。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过程中,也积累下了很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反映了历史上榜样能够获取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规律,如:在榜样的精神塑造上,坚持时代性特征和民族性特征的统一;在榜样的价值定位上,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统一;在榜样的功能发挥上,坚持个体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的统一等,这些经验规律值得今天我们去借鉴。将视角从历史拉回现实,与榜样教育曾经的辉煌相比,当前的榜样教育已经不再一呼百应,而是面临了在现实中备受冷遇的尴尬困境,这些困境归结到一点,就是“榜样认同”的困境。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认同问题,而榜样认同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认同,它必然包含着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离不开认知层面对榜样的认识理解、情感层面对榜样的认可赞赏、行为层面对榜样的学习践行,是榜样认知、榜样认可和榜样学习的统一。从这三个维度出发,通过问卷调研、个体访谈和群体访谈等途径,研究发现在榜样认同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榜样整体认知度虽高,但群体之间不平衡、榜样认知也不够全面深入、新媒体等渠道参与榜样认知不足等;榜样整体认可度偏低,且不同榜样类型和群体之间不平衡、榜样信任度不够、深层次认可缺乏等;榜样不能很好适应学习者需要,榜样学习动机复杂且功利化明显以及榜样学习“形式化”、“表面化”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榜样教育自身的实效性,也会进一步影响榜样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作用的发挥。从问题的现象表层深入其内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榜样认同度的下降,既与榜样教育自身模式长期存在的不足息息相关,包括榜样生成“官方化”,过于依赖行政体制、缺少公众参与;榜样宣传“神性化”,过于追求宏观完美、缺乏微观人性;榜样学习“形式化”,过于强调形式热闹、缺乏体悟认同等。同时,也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和人们精神世界的急剧变化紧密相连,包括由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由计划到市场的体制转轨、由封闭到开放的全球化进程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由一元走向多元、精神需求由崇高走向世俗、主体意识由沉睡走向觉醒等。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内外因素在当下形成的突出矛盾最终造成了榜样认同问题的产生,这些内外因素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的多元化现实与榜样教育的一元化倾向之间的矛盾,社会成员的现实化需要与榜样教育的理想化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成员的主体化意识与榜样教育的行政化手段之间的矛盾等。针对前述榜样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本文最后一章从转变思想认识、创新榜样教育机制以及改善榜样教育外部环境三个层面,重点探讨了榜样认同的提升对策。指出:提升榜样认同,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榜样教育,既要跳出“榜样过时论”、“榜样无用论”的思维,坚持推进榜样教育;又要跳出“榜样力量无穷论”的思维,理性务实地推进榜样教育。同时,榜样认同困境的产生源于榜样教育自身不足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突出矛盾,因此要提升榜样认同,也正是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入手,既要立足榜样教育自身,优化榜样的生成、宣传和学习机制;又要着眼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柔性引领手段和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等刚性保障手段,优化榜样教育的外部道德氛围和制度机制。
傅金兰[5](2016)在《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各个国家进行政治教育的方法各异,但都会致力于培养其所需要的接班人这一目标。学校也因此成为对儿童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中国,每个儿童都要被赋予一种政治身份——少先队员,他们在学校里需要被引导和训练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因此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生活。少先队教育通过“队—团—党”这样一个组织衔接,在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植入正规的组织活动进行政治价值和信念的熏染,使儿童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这种以政治认知和情感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教育,深刻地反映了国家已经广泛地介入到儿童的生活世界。论文把少先队置于一个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的“有血有肉”的学校空间里,选取一所小学,对儿童在这一阶段政治身份的赋予过程进行深度描述,描述儿童对学校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妥协,纠结与困惑,并对他们在这一生活场域中的“心路历程”进行德育学层面的剖析,以揭示儿童的政治生活实况。全文分为七个部分。论文以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为主要线索,以儿童政治身份的发生过程为主要内容进行深描。论文从儿童政治身份的准入标准入手,展现入队标准对儿童心态和行为的影响。队前教育是要让所有成员都接受和消化入队的标准、方法、价值和角色,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也是学校对儿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始。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利用各种少先队仪式对儿童进行政治启蒙与道德教育,这些政治仪式教育让儿童的生活平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重大政治生活事件在少先队组织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少先队代表大会、纪念仪式活动、“手拉手”活动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正式开启了儿童政治生活的大门。但现实中儿童在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过程中却显示出一种被动与无奈。学校中的惯习化检查活动使儿童的生活充满了被动与勉强,这些政治色彩涂抹了儿童的大部分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与空间,使学校生活也增加了更多的规范性与严肃性。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目标直指政治接班人的培养,这一培养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竞争性活动,这些活动也几乎主宰了大多数儿童的学校生活。学生群体本身被受到竞争鼓励的评分制度分割成了许多可以控制的小单元。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成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校的这种培养机制导致了儿童政治身份分层的显性化——他们开始进入一个充满身份符号的世界。学校通过竞争的方式赋予队员身份差别的合理性。儿童被类别化为“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以及“无杠”的学生。学校试图通过少先队干部群体与榜样群体来实现对普通学生的管理,通过角色期待来规约儿童成长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告知了儿童在他的行为方式中他所应当遵守的规则及应担负的“责任”。儿童则致力于对教育者所提出要求的服从或内化,以达到教育者的角色期待目标。纵观儿童被赋予政治身份的过程,学校所进行的政治身份教育符合了社会的政治需要,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儿童干部群体参加各种队组织活动逐渐培养起组织能力与政治活动能力,养成参与意识,这对儿童的道德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尽管儿童会参与各种活动以展示自己,但他们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赋予是“无法选择”的。从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儿童对无论是作为“单数的我”还是作为“复数的我”,他们对自己的身份终究是处于迷茫的状态。而且不适当的儿童政治身份教育会造成一定的道德损失、儿童政治身份认同的脆弱以及儿童生活的官僚化与利益化等消极影响。因此学校政治教育不能为了把社会体系所确定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行为方式等传授给儿童而仅被作为一种教育训练过程进行。学校政治教育也不能仅止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建构权利,他会对他所经历的外在事件做出自己的诠释和理解,他会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做出认同或拒斥的选择。学校也应有选择地过滤儿童的经验,即在进行政治教育时应考虑儿童成长的特点,应促成有利于儿童道德生活的空间。
王飞[6](2014)在《从“他我”到“自我” ——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榜样具有示范作用,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学校榜样教育的实效性逐渐弱化,应将其放在历史进程中探究原因。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史料,并结合访谈与调查,梳理出建国以来青少年榜样认同的人物谱,展示出不同年代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图景,进而揭示出青少年认同的榜样随建构主体力量的变化而改变。伴随着外在力量的逐步融入,国家政治制度对青少年榜样的影响渐趋隐匿,而青少年的主体理性得以不断彰显,两者相遇在学校场域下,即表现为学生实践性权力与政治制度性权力的张力关系。从而启示学校在日常的榜样教育实践中,应尊重青少年的主体理性和自主意识,并抱以开放心态对学生进行艺术性引导。全文共分为四章。导论部分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对榜样的相关范畴、榜样类型以及榜样功能进行了系统解读,为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描画不同时代青少年的榜样认同状况,以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事件为界点,以青少年对政治道德榜样态度的变化命名,划分为高度认同年代、狂热膜拜年代、精神快餐年代、游戏的年代和颠覆的年代五个时期,分别对应青少年认同的政治型榜样、英雄榜样、消费型榜样、实用型榜样和人格型榜样,总结出建国以来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趋势。第三章主要探讨青少年榜样认同变化背后的原因,在经历同向性建构、竞争性建构、选择性建构的过程中,青少年自主和主体意识逐渐增强。第四章回归到学校教育,讨论学生个体认同的榜样由制度性权力与个体实践权力相互博弈、相互配合进而达至平衡的动态建构过程,并结合当下学校榜样教育实践,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与建议。
曹寇[7](2012)在《萨达姆时期的生活》文中研究说明1990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以"消灭腐朽的反动的君主专制政权"、"解放科威特人民"为口号,命令伊拉克军队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数小时后占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市,海湾战争爆发。8月8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宣布,科威特与伊拉克合并。大概在五月份小升初考试即将来临之际,红旗小学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了一次大扫除工作。李锋作为少先队大队长,在大扫除工作前一天的上午被召集去开少先队队委会议。一进那间四面墙上悬挂着锦旗的大队会会议室(其实也就是一间教
夏芳丽[8](2012)在《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新探》文中研究指明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思想引领,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感召,促进青少年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人生导航,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行为示范,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替代,弥补青少年青春期对遥亲感的需求等。然而,在价值多元、偶像泛滥的当代社会,青少年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再加上青少年逆反、追求时尚等青春期特性,使得传统榜样教育的有效性弱化,有研究者甚至担忧:榜样教育实效性的缺失暗藏着榜样教育合理性的危机。青少年榜样教育在当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这一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然而,在当代社会,榜样是什么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榜样,应为青少年树立哪些榜样,如何使教育者树立的优秀榜样为青少年所接受,采取何种教育方式能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价值?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急需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的回应。以上系列问题促使我探究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本文以研究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现状发展为切入点,在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榜样教育的规律,并以提升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为归宿。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这一部分在于提出研究问题,明晰榜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从科学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选择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本文在“如何提升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有效性”这主题的引导下,重点研究如下问题:榜样教育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即有效性指标是什么?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及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榜样教育有效性的条件及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如何提升榜样教育有效性?第一部分是对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现状追问。这一部分交叉使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探索教师榜样教育和学生榜样学习的现状,对比榜样学习有效性的指标,归纳出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特征并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原因探索。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尝试性地设计榜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分为四个维度(认知、认同、共情和行为)和若干个指标,以期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现行榜样教育是否有效。第二部分是关于榜样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理论探讨。该部分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榜样教育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榜样教育的依据、价值,榜样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条件及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其中对榜样学习心理机制的研究是榜样教育研究的着力点,本文认为青少年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认知榜样——认同榜样——与榜样情感共鸣——效仿榜样——固化行为。第三部分对提升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思考。根据榜样教育价值,结合榜样教育的现状和榜样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条件及机制,提出榜样选择的五个标准、进行榜样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六大方法。其中榜样选择的标准是:真实性、模仿性、先进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榜样教育的原则是:生活性、崇高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榜样教育的方法是:认知性榜样教育法、认同性榜样教育法、体验式榜样教育法,践履性榜样教育法,互动性榜样教育法,超越性榜样教育法。而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还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需要发挥朋辈、家长、教师及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坚持榜样教育的常态化,强化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功能以及形成榜样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为青少年榜样教育营造一个良性环境。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样,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在榜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的。对于榜样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德育研究者而言,任重而道远!
殷孜涵[9](2011)在《小英雄们的身后事》文中研究表明两年前,一位13岁的少年为救落水的同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的小英雄先后获得"舍己救人好少年""见义勇为好少年"等荣誉称号,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其父母送来5万元的慰问金。今年4月,小英雄的父母却将其子所救的两名同学告上法庭,要求补偿4万元。2011年10月12日,河
贺清[10](2010)在《典型儿童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典型报道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宣传性报道。兴起于抗日战争时期,兴盛于新中国建设的初期,在新时期,典型报道虽经历了曲折发展,但仍然在中国新闻界占有重要地位。典型儿童报道,是我国典型报道中的一个分支,隶属于典型人物报道,但又有年龄限制。在我国典型报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典型儿童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小小年纪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高尚人格,示范效应,影响了几代人。然而,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典型报道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此同时,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典型儿童报道一度也遭到人们的质疑。所以,探索典型儿童报道的发展,正反得失,辩证的考察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嬗变和发展,正确的看待和判断新世纪典型少年儿童报道的发展趋势,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典型报道的研究颇多,从微观典型报道的业务研究,到宏观典型报道的生存前景的探讨。但是,从儿童的角度去研究典型报道,或者从典型报道的方式去探讨我国儿童报道的文章却少之又少。这是一个有待填补、必须充实的空白,而这个问题正是本文要重点探讨并力争有所突破的地方。本文运用历史梳理和文本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传播学、新闻学、伦理学、心理学学科为基础,对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典型儿童报道进行分析,使之与汶川地震优秀儿童报道作对比,以此为据,指出我国典型儿童报道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从而为研究如何塑造当代儿童典型,如何让当代儿童接受典型等课题提供一个新视角。
二、保护孩子是否一定摘下赖宁照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孩子是否一定摘下赖宁照片(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及现状 |
第一章 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历史概述 |
第一节 美国家庭题材电影的产生 |
第二节 家庭题材电影的定义及类别 |
一 家庭题材电影的定义 |
二 家庭题材电影的类别 |
第三节 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父亲形象的演变 |
一 传统型父亲形象 |
二 演变与反思下的父亲形象重构 |
第二章 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
第一节 从父亲形象的时代背景解读 |
一 经济发展与父亲的缺席 |
二 阶级差距与父亲的抗争 |
三 国家文化与父亲的信念 |
第二节 从父亲角色的性格特质解读 |
第三节 从父亲社会身份的设置解读 |
第三章 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塑造艺术 |
第一节 故事情节与形象创作 |
一 寻找“父亲”原型 |
二 设置“家庭”与“职业”障碍 |
三 故事的“陌生化创作” |
第二节 父亲形象的视听塑造 |
一 编写父亲性格化台词 |
二 打造父亲的记忆性造型 |
三 设计表意性光影与镜语 |
第三节 父子(女)关系的创作 |
一 崇父心理 |
二 反叛心理 |
三 父子(女)和解 |
第四章 研究基础上的创作实践 |
第一节 故事题材的选择及创作背景 |
一 真实的生活原型 |
二 故事创作的背景 |
第二节 《拳手》的叙事创作 |
一 创作模式 |
二 叙事结构 |
三 叙事视角 |
四 情节创作 |
第三节 《拳手》的角色设置 |
一 主要角色的设置 |
二 次要角色的设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前的榜样认同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背景与缘由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一、榜样问题的整体研究状况 |
二、关于榜样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榜样认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四、关于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不足 |
一、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榜样及榜样认同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榜样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一、榜样 |
二、榜样与典型 |
三、榜样与偶像 |
四、榜样与榜样教育 |
五、榜样与榜样文化 |
第二节 榜样的功能作用 |
一、榜样的个体功能 |
二、榜样的利社会功能 |
三、榜样在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作用 |
第三节 认同与榜样认同 |
一、认同及其理论梳理 |
二、榜样认同及其要素特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考察及认同规律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榜样教育 |
一、建党初期及大革命时期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三、抗日战争时期 |
四、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榜样教育 |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二、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榜样教育 |
一、市场经济实行以前 |
二、市场经济实行以后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中体现的榜样认同规律 |
一、时代性特征和民族性特征相统一的榜样精神塑造规律 |
二、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统一的榜样价值定位规律 |
三、个体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相统一的榜样功能发挥规律 |
第三章 当前榜样认同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
第一节 调研概况 |
一、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 |
二、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 |
三、个体访谈和群体访谈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榜样认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榜样认知现状的整体调研结果 |
二、榜样认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三节 榜样认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榜样认可现状的整体调研结果 |
二、榜样认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四节 榜样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榜样学习现状的整体调研结果 |
二、榜样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榜样认同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内部原因:榜样教育自身模式长期存在的不足 |
一、榜样生成“官方化”,过于依赖行政体制、缺少公众参与 |
二、榜样宣传“神性化”,过于追求宏观完美、缺乏微观人性 |
三、榜样学习“形式化”,过于强调形式热闹、缺乏体悟认同 |
第二节 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及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变化 |
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
二、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变化 |
第三节 根本原因:内外因素之间形成的突出矛盾 |
一、社会环境的多元化现实与榜样教育的一元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
二、社会成员的现实化需要与榜样教育的理想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
三、社会成员的主体化意识与榜样教育的行政化手段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提升榜样认同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转变思想认识,理性推进榜样教育 |
一、跳出榜样“过时论”思维,深挖榜样时代价值 |
二、跳出榜样“无用论”思维,坚定榜样教育信心 |
三、跳出榜样“无穷论”思维,理性推进榜样教育 |
第二节 立足榜样自身,创新榜样教育机制 |
一、创新榜样生成机制,优化榜样类型和生成渠道 |
二、创新榜样宣传机制,优化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 |
三、创新榜样学习机制,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 |
第三节 着眼内外互动,改善榜样教育外部环境 |
一、加强柔性引领,优化榜样教育的道德氛围 |
二、加强刚性保障,优化榜样教育的制度机制 |
附录1 榜样认同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群体访谈会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过程 |
第一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引介 |
一、政治身份准入标准 |
(一) “星级评价”的实施 |
(二) 对“星级评价”的审视 |
二、政治意识启蒙:队前教育 |
(一) 队前教育的“上层指导思想” |
(二) 轰轰烈烈的队前教育活动 |
(三) 政治身份之钥:入队申请书 |
小结: 政治身份授予的“前奏” |
第二章 仪式与儿童政治身份的塑造 |
一、入队仪式:政治身份的正式赋予 |
(一) 仪式参与者 |
(二) 旗帜的传递 |
(三) 佩戴红领巾 |
(四) 宣誓与呼号 |
(五) 新老队员代表发言 |
(六) 学生心目中的入队仪式 |
二、升旗仪式:政治身份教育的日常化 |
(一) 升旗仪式的时间与空间 |
(二) 谁能成为升旗手与护旗手? |
(三) 国旗下的讲话:政治话语的表达 |
(四) 每周之星:追求卓越 |
(五) 学生心目中的升旗仪式 |
三、日常惯习化仪式 |
(一) 作为惯习的仪规 |
(二) 少先队仪式活动训练 |
小结: 少先队仪式与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
第三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展演——参与政治活动 |
一、少先队代表大会 |
(一) 少代会提案 |
(二) 大队长工作报告 |
(三) “身份面纱”:我是少代会代表 |
二、少先队常规政治活动 |
(一) 纪念活动:烈士陵园扫墓 |
(二) 主题活动: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 |
(三) 惯例活动:跨校“手拉手”互动 |
三、大队部建制化的政治培训 |
四、少先队小干部“常规政治任务”:检查工作的开展 |
(一) 常规检查内容 |
(二) 规约与惩罚 |
(三) 检查中的“斗智斗勇” |
(四) 少先队干部:检查者的身份 |
五、一个诱人的话题:少先队员“民主参政” |
小结: 儿童参与政治活动有多大的自主性? |
第四章 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
一、队干部竞选:政治身份的分层 |
(一) 竞选流程 |
(二) 投票 |
(三) 竞选词 |
二、少先队员评优:优秀队员身份的遴选 |
三、少先队干部的直接培养者——大队辅导员 |
小结: 从群体活动到个别培养 |
第五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符号标志 |
一、少先队员符号标志:红领巾 |
(一) 红领巾的象征意义 |
(二) “神圣”的红领巾 |
(三) “被遗忘”的红领巾 |
二、“杠”:政治身份符号标志 |
(一) 政治身份的类别化、典型化 |
(二) 被遗忘的“一道杠”——身份的“遮蔽” |
(三) 作为角色模型的孩子——“在其位,担其责” |
三、符号的变异——符号教育功能的式微 |
小结: 榜样符码:角色期待与政治教育 |
第六章 儿童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迷茫 |
一、我是谁:少先队员的自我表达 |
二、真的认同吗:他者眼中的“我” |
三、“好少先队员”自画像:理想中的“我” |
四、“复数的我”:“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五、归属与游离:组织生活中队员的变化 |
(一) “敬业”的儿童积极分子 |
(二) 沉默的大多数 |
小结: 身份认同——政治教育治理术 |
第七章 儿童政治身份赋予的得失成败 |
一、党务活动的预演 |
二、学校政治身份教育的“成与败” |
(一) “成 |
(二) “败 |
三、政治教育的理想选择与限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从“他我”到“自我” ——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源于个人生活史的思考 |
(二) 基于榜样教育在学校中的现实困境 |
(三) 基于榜样研究的现状 |
二、研究现状扫描 |
(一) 多维视野下的榜样研究 |
(二) 多样的榜样主题研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青少年 |
(二) 榜样认同 |
四、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论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青少年的榜样解读 |
一、榜样的相关范畴 |
(一) “榜样”一词的命运 |
(二) 榜样与偶像 |
(三) 榜样与榜样教育 |
二、青少年的榜样类型解读 |
三、青少年榜样的功能解读 |
(一) 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化 |
(二) 作为社会控制的专门技术 |
第二章 建国以来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 |
一、阶段划分的依据:教育阶段性发展 |
二、各时期青少年榜样的形象素描 |
(一) 高度认同年代:政治型榜样 |
(二) 狂热膜拜年代:“造反英雄”榜样 |
(三) 精神快餐年代:消费型榜样 |
(四) 游戏的年代:实用型榜样 |
(五) 颠覆的年代:人格型榜样 |
三、青少年的榜样变化趋势 |
第三章 榜样认同变迁背后的逻辑 |
一、政治力量主导下的同向性建构 |
(一) 社会背景:国家与社会同构 |
(二) 全能的政治控制 |
(三) 个人对榜样的“误识”意志 |
二、多元力量下的竞争性建构 |
(一) 社会背景:社会与国家渐分离 |
(二) 市场、个体力量的兴起 |
(三) 制度、市场、个体力量的博弈 |
三、凸显个人主体力量的选择性建构 |
(一) 社会背景: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 |
(二) 网络、家庭与学校教育增强了个人主体力量 |
(三) 主体的选择性建构 |
第四章 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互构形成榜样 |
一、个体的行为策略 |
(一) 学雷锋:道德表演与作秀 |
(二) 模榜样:游戏化迎合 |
二、制度政策的调整 |
(一) 显性表现:政策文本分析 |
(二) 隐性控制:教科书中榜样人物分析 |
三、榜样彰显主体性 |
四、对学校榜样教育的启示 |
(一) 转变观念: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
(二) 变通教育措施:化有声为无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由 |
1. 基于自身的成长和学习经历 |
2. 基于榜样对青少年的重要作用及榜样教育遭遇的困境 |
3. 基于当前榜样教育研究的不足 |
(二) 榜样教育的研究现状 |
1. 国外榜样教育研究现状 |
2. 国内榜样教育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问题和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概念界定 |
1. 榜样和偶像 |
2. 榜样教育和榜样学习 |
一、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追问 |
(一) 教育者实施榜样教育的现状 |
1. 教育者重视对当代青少年实施榜样教育 |
2. 为青少年树立的榜样呈现多样化 |
3. 榜样教育方法较为单一 |
4. 榜样教育存在突击性、形式化现象 |
(二) 当代青少年榜样学习的现状 |
1. 榜样选择多样化、层次化 |
2. 榜样学习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世俗化 |
(三) 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分析 |
1. 榜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及层次性分析 |
2. 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
3. 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四) 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欠佳的原因分析 |
1. 社会之维:复杂的社会环境弱化榜样教育有效性 |
2. 教育之维:科学性不足致使榜样教育有效性削弱 |
3. 青少年之维:青春期特性加大榜样教育的难度 |
二、榜样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理论探析 |
(一) 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1. 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 |
2. 榜样教育的实践依据 |
(二) 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价值分析 |
1. 思想引领,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
2. 道德感召,促进青少年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
3. 人生导航,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
4. 行为示范,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5. 角色替代,弥补青少年青春期对遥亲感的需求 |
(三) 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条件 |
1. 榜样呈现方式与青少年感知规律的契合度 |
2. 榜样自身特征与青少年主客观条件的相似性 |
3. 榜样行为后果与青少年利益期待的一致性 |
4. 榜样教育要求与社会舆论的同向化 |
(四) 青少年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 |
1. 认知榜样 |
2. 认同榜样 |
3. 与榜样情感共鸣 |
4. 仿效榜样 |
5. 固化行为 |
三、提升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思考 |
(一) 把握榜样选树标准,整合榜样教育资源 |
1. 体现真实性,符合人性的社会性复杂性 |
2. 体现效仿性,满足他人的利益需求 |
3. 体现先进性,反映人类的先进品质 |
4. 体现民族性,传承民族的传统美德 |
5. 体现时代性,吸纳时代的优良精神元素 |
(二) 坚持榜样教育原则,引导青少年榜样选择 |
1. 注重榜样教育的生活性,贴近青少年生活世界 |
2. 坚持榜样教育的崇高性,与崇高精神对话 |
3. 体现榜样教育的层次性,选择契合个体的榜样 |
4. 展现榜样教育的多样性,化偶像为榜样 |
(三) 遵循榜样学习机制,创新榜样教育方法 |
1. 激发兴趣、唤起认知的“认知性榜样教育法” |
2. 价值辨析,引导认同的“认同性榜样教育法” |
3. 情感体验,引发共鸣的“体验式榜样教育法” |
4. 强化锻炼,固化行为的“践履性榜样教育法” |
5. 尊重主体性、发挥能动性的“互动性榜样教育法” |
6. 审视榜样,超越榜样的“超越性榜样教育法” |
(四) 营造青少年榜样教育的良好环境 |
1. 发挥朋辈、教师、家长及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 |
2. 坚持榜样教育的常态化 |
3. 强化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 |
4. 形成榜样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
结语:深化榜样教育理论创新榜样教育实践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小英雄们的身后事(论文提纲范文)
13岁少年救人献身 |
家属索赔引发争议 |
延续三个年代的大讨论 |
(10)典型儿童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典型报道研究现状 |
1.1.2 典型儿童报道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儿童报道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典型儿童报道概述 |
2.1 谁是儿童 |
2.2 儿童的权利 |
2.3 有关儿童的法律法规 |
2.4 儿童媒介发展 |
2.5 典型、典型报道与典型儿童报道 |
第3章 不同历史时期典型儿童报道文本分析 |
3.1 战争至建国初典型儿童报道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文本分析 |
3.1.3 结论与讨论 |
3.2 建国至文革时期的典型儿童报道 |
3.2.1 研究背景 |
3.2.2 文本分析 |
3.2.3 结论与讨论 |
3.3 改革开放至今的典型儿童报道 |
3.3.1 研究背景 |
3.3.2 文本分析 |
3.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典型儿童报道演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典型儿童报道演变的特点 |
4.1.1 从单一典型到多元典型 |
4.1.2 从成人视角到儿童主体的回归 |
4.2 我国典型儿童报道演变的原因 |
4.2.1 政治文化背景的转型 |
4.2.2 媒介功能的转型 |
4.2.3 儿童观念的转变 |
第5章 典型儿童报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1 儿童典型树立的不科学性 |
5.1.1 "泛政治化"与"泛成人化"并存 |
5.1.2 "模仿理论"与"儿童典型"的冲突 |
5.1.3 儿童典型的"缺失"与"颠覆" |
5.2 儿童典型采访报道的不合理性 |
5.2.1 重"事迹性"报道,轻"咨询性"报道 |
5.2.2 "采访不足"与"采访过度"并存 |
第6章 典型儿童报道策略引导 |
6.1 以儿童为主体,从儿童视角出发,增强儿童报道贴近性 |
6.2 从典型细节,典型瞬间入手,讲求儿童报道宣传艺术 |
6.3 把握尺寸,注意适度原则,体现儿童报道人文关怀 |
6.4 媒体联动,实现互动,改变典型儿童报道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保护孩子是否一定摘下赖宁照片(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当代美国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塑造[D]. 袁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当前的榜样认同提升问题研究[D]. 李蕊.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D]. 傅金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6]从“他我”到“自我” ——青少年榜样认同的变迁研究[D]. 王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7]萨达姆时期的生活[J]. 曹寇. 百花洲, 2012(03)
- [8]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新探[D]. 夏芳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小英雄们的身后事[J]. 殷孜涵. 民主与法制, 2011(22)
- [10]典型儿童报道研究[D]. 贺清.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