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进中的马钢第四炼铁厂(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1](2020)在《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文中指出由于环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压力,邯郸市钢铁产业转型不可回避,部分工厂已经或即将关停、废弃。钢铁行业作为工业产业中高消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原有功能废除后遗留下面积可观的地块以及成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这些工业遗产资源亟待更新再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再利用能够为邯郸城市的发展以及区域的活化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钢铁相关工业遗产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归纳适用于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多种策略,说明这些再利用策略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的借鉴意义。基于邯郸城市特性,说明邯郸钢铁产业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节点,梳理邯郸市钢铁产业发展历史脉络;通过分析环境和产能供求,阐明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面临的困境。其次,选取邯郸市知名钢铁企业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邯钢焦化厂的外部环境、工业遗产资源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针对个案总结归纳保护与再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刻挖掘厂区在邯郸市钢铁工业发展演变过程形成的本体价值和再利用价值,并对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划分。最后,制定邯钢焦化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和原则,从政策和公众参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确定整体厂区的再利用模式。基于选定的景观公园发展策略,对厂区进行初步的规划构思。通过一系列环境修复手段对厂区环境进行全面提升。针对厂区的工业遗产资源从非物质和物质两方面给出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建议,基于前文对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价值评估确定不同的保护与再利用改造策略并提出改造意向。
叶佳腾[2](2018)在《马鞍山钢铁公司污染治理研究(1973-199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很多地方爆发了恶性污染事故,引起了周边人民的恐慌和政府的重视。1973年,随着全国第一次环保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全国环保的大幕徐徐拉开。马鞍山钢铁公司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对于马鞍山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马钢公司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环保事业的探索与发展。本文以安徽省档案馆的原始档案和地方志为依据考察20世纪70—90年代马鞍山钢铁公司环境变迁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思考现阶段马钢公司治污的新方向。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马钢公司的发展历史以及马钢公司造成的污染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马钢公司污染治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厂容绿化、加强环保管理等方式预防污染的发生,同时还介绍了两则马钢公司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第三部分对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马钢公司污染治理的得失进行反思。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的失误,这些得失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认为马钢公司在近30年的污染治理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以扩大产能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及治污资金匮乏等问题,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环境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刘波[3](2017)在《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知识产权竞争风起云涌,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知识产权驱动的时代”。知识产权超越传统资产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各钢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钢铁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相比而言,重庆钢铁集团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意识欠缺、缺少专职管理部门等突出问题,与国内外其他钢铁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探析重庆钢铁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以此提出一系列相应对策,对于重钢集团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对策,对于提升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从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基础理论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及对策的成功经验,对日韩钢铁及我国宝钢、武钢等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与比较研究,探索知识产权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成熟做法,在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探析的基础上,借鉴其先进知识产权管理的做法,提出当前提高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具体建议及对策。
武月清[4](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认为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阳勇[5](2014)在《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前,毛泽东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思想基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将鞍钢作为恢复钢铁工业的重点,决策、指导了鞍钢的恢复和改建。为改变钢铁工业布局,毛泽东还作出了新建武钢、包钢的重要决策。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毛泽东决策重点建设钢铁工业,极大地加快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中国钢铁工业作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战略布局。这一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强调钢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和不切实际的钢产量高指标,钢铁工业战线出现“三年大起”的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挤了农业和轻工业,是引起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钢铁工业的过度发展是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为后来钢铁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支持钢铁工业进行调整、整顿,初步展开了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钢铁工业生产建设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依然十分关心、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年徘徊时期,损失严重。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国家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大量投人,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并为后来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发展道路,他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尽管在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他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27年间新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27年间钢铁工业取得的成果,也为之后中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这27年间建立起来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至今仍在并将继续在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张艳聪[6](2014)在《毛泽东与新中国的钢铁事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的带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建国初面临产量低下、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等重重困境的阻挠下,新中国钢铁工业“整装待发”,并先后经历了建国初的恢复建设和“一五”计划的全面起步、“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潮起潮落”以及“文革”时期的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到“文革”结束时的1976年,新中国钢铁工业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钢铁工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巨大的物质基础,也为党在新时期领导钢铁工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全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经验及教训。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的以鞍钢为核心的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建设,并争取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和毛泽东对钢铁工业重要性的反复强调下,新中国开展的以钢铁工业为重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及促进钢铁工业发展的相关举措。同时,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钢铁工业开始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走向新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大跃进”时期毛泽东为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将新中国逐步拉上了“以钢为纲”的发展道路。战略受挫后又支持开展了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同时,毛泽东还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钢铁工业发展路径的探索。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钢铁工业的冲击,并为减少损失而支持开展的经济整顿。第五章为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探讨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得失与成败。
周勇[7](2011)在《“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鞍钢宪法”是建国后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鞍钢宪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并因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不仅肯定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和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不回避其中的失误和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其中的教训。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鞍钢宪法”诞生之前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状况,这是“鞍钢宪法”形成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第二章阐述“鞍钢宪法”形成的具体过程。先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概括了“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接着阐述了鞍钢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的突出表现以及毛泽东批示关于“鞍钢宪法”的具体过程。最后,结合对毛泽东批示的文本分析对“鞍钢宪法”的思想内容以及当时的解读作了系统分析。第三章阐述“鞍钢宪法”的曲折历史命运,也就是在其诞生以后的传播、推广状况及历史影响。在“鞍钢宪法”诞生之初,因为中苏论战的原因没有在国内公开宣传,只是在冶金工业部门和大型企业中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在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鞍钢宪法”与贯彻《工业七十条》、学解放军、学大庆等结合起来,虽然在客观上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扬,但也未形成单独的宣传声势。“文化大革命”时期,“鞍钢宪法”形成浩大的宣传声势,但却被严重的扭曲了。因此,改革开放之前“鞍钢宪法”没有获得全面的、科学的解读,这为它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长期被忽视埋下了伏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鞍钢宪法”的基本精神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第四章是关于“鞍钢宪法”的历史评价。第一节分析“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作典型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其次,将“两参一改”与天桥经验的“三参一改”进行比较,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从“宪法”的命名方式着手,通过层层剖析,论证“鞍钢宪法”作为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总结的必然性。最后,逐层论证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北、出现在鞍钢。第二、三节分别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局限性、合理内核。
王莉娟[8](2010)在《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自1953年恢复生产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滚动发展,从当年的一个小铁矿厂发展成为今天粗钢产能具备1200万吨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拥有世界一流的冷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大小H型钢、高速线(棒)材、高速车轮等生产线,主体装备实现大型化和现代化,70%的工艺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本文广泛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马鞍山钢铁公司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同时,较为深入地探讨马鞍山钢铁公司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生产经营的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及马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第一章,马钢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介绍了从马钢公司的前身——马鞍山铁矿厂,到公司的正式成立,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考察了马钢公司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经营的发展状况、重大的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以及为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第三章,主要探讨马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其在企业经济生产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四章分析了马钢公司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地方和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推动马鞍山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肖静[9](2009)在《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不久前我去了一个颇为神奇的村庄——每天有许多城市精英开着轿车来这里上班,一些着名的专家学者每月乘飞机往返于这个乡村;这里有近百名农民开着轿车送自己的孩子去城市读重点高中;这里投资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国家级的工业园
刘增勋[10](2009)在《高炉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炉冷却壁是高炉主要冷却设备之一,冷却壁安全工作是高炉长寿的前提。在炉腰和炉腹高负荷区域,冷却壁表面形成稳定渣皮,对冷却壁起到保护作用。渣皮厚度和形貌取决于冷却制度和工艺条件,同时又影响到冷却壁工作状态。本文针对铸铁冷却壁、铜冷却壁和铜钢复合冷却壁,分别建立了稳态和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分析冷却壁传热、渣皮分布和生长规律。采用热力耦合方法,对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热应力分析。传热和应力模型均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成建模、网格划分和模型计算。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利用ANSYS的单元生死功能模拟渣皮熔化,建立了新的冷却壁稳态传热分析方法(即渣皮熔化迭代法),解决了目前冷却壁研究中无法确定渣皮厚度的问题,提高了冷却壁传热分析的精度和实用性。根据冷却壁工作环境,选用荷重软化方法测定渣皮承载能力,确定冷却壁表面的挂渣温度为1100℃。利用建立的传热分析模型,对三种材质的冷却壁进行稳态传热分析,研究了工艺因素和冷却制度对壁体温度、渣皮厚度和热负荷的影响。在稳态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的单元生死功能创立了渣皮再生分析法,首次实现了渣皮脱落后再生过程的非稳态传热分析。采用建立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分别对铜冷却壁和铜钢复合冷却壁的渣皮恢复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渣皮脱落后的生长规律、冷却壁温度和热负荷变化过程,以及工艺条件对渣皮恢复和铜壁稳定时间的影响。采用渣皮熔化迭代方法,在不同工况下对铸铁冷却壁进行稳态传热分析。结果表明,炉气温度是影响渣皮厚度、热负荷及冷却壁温度的主要因素,提高冷却强度对冷却壁的影响不明显。铸铁冷却壁安全工作温度为1280℃,能够承受的安全热负荷为39.6kW/m2。增加水管直径和减少气隙宽度可以改善冷却壁承受能力。渣皮脱落致使冷却壁温度急剧升高,严重危害冷却壁寿命。在冷却壁烧毁后,采用炉壳打水将使热损失急剧增加。只有在炉气温度较低时,才能使炉壳与水管之间充满固体渣层。通过铜冷却壁稳态传热分析发现,在高度方向上铜冷却壁渣皮分布不均匀,铜筋部位渣皮较厚,燕尾槽部位较薄。随着炉气温度上升,渣皮不均匀性增加,容易脱落。炉渣性质对铜冷却壁的温度、热负荷和渣皮厚度影响较大。在炉渣粘度较高时,渣皮厚度增加,温度波动会造成结瘤。在渣皮再生过程中,渣皮生长遵循幂函数规律,初期生长较快,随后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炉气温度对挂渣过程有明显影响。铜壁稳定时间为10.5~32.7min,铜壁最高温度为140℃。分析结果与铜冷却壁运行实践基本一致。在稳态和非稳态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对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研究其挂渣能力和工作安全性。结果表明,铜钢复合冷却壁挂渣能力与铜冷却壁基本相当,渣皮稳定时最高温度为120℃,铜壁和界面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122MPa和87MPa。在渣皮再生过程中,铜壁稳定时间为17.6~46.4min。最高铜壁温度上升到166℃,铜壁和界面最大等效应力分别达到171MPa和127MPa,在生产中不会产生铜壁塑性变形和铜钢界面分离现象。模型分析结果与生产试验情况基本一致。
二、前进中的马钢第四炼铁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马钢第四炼铁厂(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理论 |
1.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3 相关理论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 国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1 英国铁桥峡谷博物馆 |
2.1.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2.2 国内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2.1 首都钢铁工业遗址公园 |
2.2.2 河北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2.3 工业遗产案例再利用策略总结 |
2.3.1 主题展览策略 |
2.3.2 景观公园策略 |
2.3.3 购物商业策略 |
2.3.4 工业遗产旅游策略 |
2.3.5 文化创意策略 |
2.4 国内外案例的借鉴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基础研究 |
3.1 邯郸简介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三线城市”的工业底色 |
3.2 邯郸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成立前(——1949) |
3.2.2 新中国成立后(1949 至今) |
3.3 邯郸钢铁产业现状 |
3.4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 |
3.4.1 环境保护的压力 |
3.4.2 化解产能的压力 |
3.5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困境 |
3.5.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3.5.2 监管部门管理缺失 |
3.5.3 保护资金问题 |
3.5.4 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参与度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现状及价值分析 |
4.1 邯钢焦化厂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区位交通 |
4.1.2 自然环境 |
4.1.3 周边功能 |
4.2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构成 |
4.2.1 邯钢焦化厂非物质资源 |
4.2.2 邯钢焦化厂物质资源 |
4.3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及评估 |
4.3.1 本体价值 |
4.3.2 再利用价值 |
4.3.3 价值评估 |
4.4 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问题 |
4.4.1 区域经济发展受阻 |
4.4.2 建筑、景观环境不协调 |
4.4.3 区域活力不足 |
4.4.4 生态污染严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5.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及原则 |
5.1.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 |
5.1.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
5.2 厂区整体开发方式确定 |
5.2.1 政策解读 |
5.2.2 公众参与 |
5.3 邯钢焦化厂初步规划构思 |
5.3.1 功能分区 |
5.3.2 交通系统 |
5.3.3 景观空间 |
5.4 整体厂区环境修复 |
5.4.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5.4.2 景观再造 |
5.4.3 植被配置 |
5.5 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1 非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2 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3 邯钢焦化厂功能分区示意图 |
附录4 关于邯钢焦化厂厂区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邯钢采访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马鞍山钢铁公司污染治理研究(1973-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空间界定 |
(二)时间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污染状况 |
一、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发展由来 |
(一)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起源 |
(二)马鞍山钢铁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
二、污染状况 |
(一)大气污染 |
(二)水污染 |
(三)其他污染 |
第二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污染治理 |
一、治理概况 |
(一)萌发阶段(1958-1972年) |
(二)起步阶段(1973-1978年) |
(三)发展阶段(1979-1999年) |
二、治理措施 |
(一)建立环保监测系统 |
(二)厂容绿化 |
(三)提高环保意识 |
(四)加强环保管理 |
(五)开展综合利用 |
三、治理案例 |
(一)“黄龙”治理 |
(二)南山矿酸水治理 |
第三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污染治理的得与失 |
一、污染治理的成效与经验 |
(一)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
(二)广泛开展清洁生产运动 |
(三)江南地区的卫生习惯 |
二、污染治理的不足与原因 |
(一)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二)资金问题 |
(三)技术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知识产权管理 |
1.3.2 钢铁行业知识产权管理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产权 |
2.2 知识产权管理 |
2.2.1 知识产权管理内涵 |
2.2.2 知识产权管理特征 |
2.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
2.3.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作用 |
2.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容及任务 |
3 国内外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比较研究 |
3.1 国外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 |
3.1.1 日本—新日铁 |
3.1.2 韩国—浦项制铁 |
3.1.3 日韩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比研究 |
3.2 我国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 |
3.2.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
3.2.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3.2.3 宝钢武钢知识产权管理对比研究 |
3.3 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比较 |
3.3.1 知识产权总体情况比较 |
3.3.2 技术创新与研发比较 |
3.3.3 知识产权管理比较 |
4 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
4.1 重钢集团基本概况 |
4.2 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
4.2.1 知识产权概况 |
4.2.2 知识产权具体情况 |
4.2.3 知识产权投入与资助 |
4.2.4 相关规章制度 |
4.2.5 机构组织设置 |
4.3 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 |
4.3.2 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
4.3.3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 |
4.3.4 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
4.3.5 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不完善 |
5 完善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对策建议 |
5.1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意识 |
5.1.1 树立竞争文化意识 |
5.1.2 提升法治文化意识 |
5.1.3 强化管理文化意识 |
5.2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组织 |
5.2.1 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2 明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职责 |
5.3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 |
5.3.1 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
5.3.2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5.4 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
5.4.1 制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计划 |
5.4.2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 |
5.5 完善专利检索和分析系统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包钢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
2.3 小结 |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
3.2.1 初期建设决策 |
3.2.2 建设方针变更 |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
3.4 小结 |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
5.5 小结 |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
6.4 小结 |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
7.4 小结 |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
8.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前毛泽东与中国钢铁工业 |
第一节 号召争取“铁的自给” |
第二节 要求做好企业中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留用工作 |
第三节 电令鞍钢迅速恢复生产 |
第二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和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一节 决策、指导鞍钢的恢复和改扩建 |
一、将鞍钢作为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 |
二、指示鞍钢培养钢铁人才 |
三、集中全国力量支援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
第二节 决策新建武钢、包钢 |
一、决策新建武钢 |
二、决策新建包钢 |
第三节 指导制订“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钢铁工业 |
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制订“一五”计划 |
二、要求重点加强冶金工业,打好基础 |
第四节 启发、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
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
二、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
第五节 提出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 |
一、提出赶超美国 |
二、决策十五年赶超英国 |
第三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 |
第一节 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十五年赶上美国 |
一、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 |
二、肯定冶金工业部关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设想 |
三、提出十五年赶上美国 |
第二节 决策钢产量翻一番,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
一、决策钢产量翻一番,“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 |
二、召开北戴河会议,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
第三节 发动全民大炼钢铁 |
一、提出七年超过美国,强调必须首先抓紧钢铁工业 |
二、亲临各地视察钢铁生产 |
三、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
第四节 指导钢铁工业局部纠“左” |
一、提出压缩空气,降低1959年钢产量指标 |
二、号召鼓足干劲,完成1800万吨钢 |
三、提出要波浪式前进,确定钢产量指标降为1650万吨 |
四、委托陈云研究钢产量指标,将钢产量指标降到1300万吨 |
第五节 争取钢铁更大的“跃进” |
一、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倾,鼓干劲” |
二、提出争取二千二百万吨钢 |
三、支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提出“鞍钢宪法” |
四、慎重提指标,注重降指标,全力保钢产 |
第四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年大落”和第二个“黄金时期” |
第一节 降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 |
一、接受钢产量指标大幅度再降 |
二、赞成将1962年钢产量指标降至600万吨 |
三、开展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运动 |
第二节 提出再搞三年调整,控制钢产量指标 |
一、提出再搞三年调整 |
二、控制钢产量指标 |
第三节 初步展开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 |
一、提出重建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 |
二、督促、指导攀枝花和酒泉钢铁基地建设 |
三、支持小三线搞小钢铁厂 |
第五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十年徘徊 |
第一节 钢铁工业战线遭到严重破坏 |
一、把“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矿企业 |
二、支持、号召夺权 |
三、清理阶级队伍 |
四、制止武斗 |
第二节 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一、提出、推动落实政策,引导“文化大革命”向结束的方向发展 |
二、掀起备战高潮,反对翻番 |
三、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政策 |
第三节 钢铁工业战线再遭破坏 |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
二、支持全面整顿 |
三、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第六章 评价与总结 |
第一节 对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评价 |
第二节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 |
一、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 |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 |
四、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 |
五、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六、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 |
七、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毛泽东与新中国的钢铁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支持鞍钢“打头阵” |
2.1 毛泽东对钢铁工业的重视 |
2.2 钢铁工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
2.3 支持鞍钢“打头阵” |
2.3.1 号召迅速恢复建设鞍钢 |
2.3.2 支持鞍钢“三大工程”建设 |
2.3.3 鼓励培养钢铁人才 |
2.3.4 争取了苏联的援助 |
2.4 其他钢铁企业的发展 |
第3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三大、五中、十八小” |
3.1 钢铁工业成为一五计划重点 |
3.2 钢铁工业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 |
3.3 号召大规模学习苏联先进技术和经验 |
3.4 钢铁工业发展新道路的开端 |
第4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4.1 毛泽东试图以钢铁为突破口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
4.1.1 以钢铁为主要赶超目标的确立 |
4.1.2 各方“捷报”更加坚定了毛泽东对钢铁生产的信心 |
4.2 发动大炼钢铁运动 |
4.2.1 将完成钢铁指标作为硬性“政治任务” |
4.2.2 小高炉、小土炉的大量涌现 |
4.2.3 深入厂矿,鼓励生产 |
4.3 对钢铁发展形势的深入认识和曲折调整 |
4.3.1 给高指标“降温” |
4.3.2 逐步深入的调整 |
4.4 鞍钢宪法的创立及推行 |
4.5 “三线“建设——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深入西部腹地 |
第5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钢铁工业的跌宕起伏 |
5.1 动乱对钢铁工业的冲击 |
5.2 动乱与调整的“交织” |
5.3 动乱中的可贵成就 |
第6章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经验及教训 |
6.1 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 |
6.2 立足国情,科学制定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
6.3 把握平衡,注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
6.4 稳定时局,避免政治动乱对生产建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五、资料文献 |
第一章 “鞍钢宪法”产生前我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 (1949—1959)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企业管理思想的积淀 (1949-1952) |
一、企业民主管理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二、企业民主改造中的思想积淀 |
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思想积淀 |
四、着名班组管理经验中的思想积淀 |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时期管理思想的积淀(1953-1956) |
一、关于企业领导体制的探索及思想积淀 |
二、五三工厂经验中的思想积淀 |
三、技术革新运动中的思想积淀 |
第三节 整风及“大跃进”中的思想积淀(1957—1959) |
一、从“干部参加劳动”开始的伟大实践 |
二、“两参一改”的内容 |
三、从“两参一改”到“两参一改三结合” |
第二章 “鞍钢宪法”的诞生(1960 ) |
第一节 “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十年积累 |
二、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
三、“大跃进”带来的政治经济环境 |
第二节 “鞍钢宪法”的诞生过程 |
一、鞍钢的技术“双革”运动 |
二、鞍钢的一系列报告 |
三、毛泽东批示“鞍钢宪法” |
四、当时对“鞍钢宪法”的解读及评价 |
第三节 “鞍钢宪法”的思想内容 |
一、对毛泽东批示的文本解读 |
二、本文对“鞍钢宪法”管理模式的理解 |
第三章 “鞍钢宪法”的曲折命运 (1960—2009) |
第一节 诞生之初宣传上的内紧外松 (1960.3—1960.12) |
一、在钢铁行业的传播及影响 |
二、未形成全国性的传播热潮 |
第二节 与国民经济调整同行 (1961—1965) |
一、“鞍钢宪法”与《工业七十条》 |
二、“鞍钢宪法”与“学习解放军” |
三、从“鞍钢宪法”到大庆精神 |
第三节 经历“文革”的风风雨雨 (1966—1976) |
一、企业管理秩序的破坏 |
二、“鞍钢宪法”被扭曲 |
三、对“鞍钢宪法”基本精神的坚持 |
第四节 在新时期的曲折发展 (1977-2009) |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恢复和发展 |
二、对“中国式管理”的理论探索 |
三、“鞍钢宪法”的遗忘与回归 |
第四章 对“鞍钢宪法”的评价 |
第一节 “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 |
一、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中心的典型分析 |
二、“两参一改”与“三参一改”的比较分析 |
三、透过“宪法”的命名方式进行解读 |
四、“鞍钢宪法”诞生在鞍钢的原因 |
第二节 关于“鞍钢宪法”的历史局限性 |
一、“鞍钢宪法”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
二、“鞍钢宪法”历史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关于“鞍钢宪法”的合理内核 |
一、对当前关于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基本看法 |
二、基于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特色的考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溯源——马鞍山铁矿厂(1953年——1958年) |
第二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成立及发展(1958年——1978年) |
第三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蓬勃发展(1979年——1992年) |
第四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顺利改制(1993年——1997年) |
第五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再次腾飞(1998年——2000年) |
第二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 |
第一节 炼铁生产状况 |
第二节 炼钢生产状况 |
第三节 轧钢生产状况 |
第三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一节 改制前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二节 改制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 |
第四章 马鞍山钢铁公司对国家、地方和社会的贡献 |
第一节 对国家的贡献 |
第二节 对地方的支援 |
第三节 对社会的回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高炉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炉冷却设备 |
1.2 冷却壁应用与发展 |
1.2.1 铸铁冷却壁 |
1.2.2 钢冷却壁 |
1.2.3 铜冷却壁 |
1.2.4 复合冷却壁 |
1.2.5 非金属冷却壁 |
1.3 冷却壁传热和应力研究进展 |
1.3.1 稳态传热 |
1.3.2 非稳态传热 |
1.3.3 传热反问题 |
1.3.4 热应力 |
1.3.5 试验研究 |
1.4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铸铁冷却壁稳态传热分析 |
2.1 建立模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数学模型 |
2.1.3 物性参数 |
2.1.4 边界条件 |
2.1.5 计算范围 |
2.2 模型分析方法 |
2.2.1 渣皮熔化迭代法 |
2.2.2 挂渣温度 |
2.2.3 原始渣皮厚度 |
2.2.4 有限元模型 |
2.2.5 计算精度 |
2.3 热分析结果 |
2.3.1 冷却壁温度场 |
2.3.2 渣皮厚度 |
2.3.3 热负荷 |
2.3.4 炉况参数之间的关系 |
2.4 冷却壁结构对传热的影响 |
2.4.1 气隙宽度的影响 |
2.4.2 水管直径的影响 |
2.5 冷却壁材质对传热的影响 |
2.5.1 无气隙钢冷却壁 |
2.5.2 有气隙钢冷却壁 |
2.6 冷却壁状况对传热的影响 |
2.6.1 渣皮脱落 |
2.6.2 冷却壁烧损 |
2.6.3 冷却壁烧毁 |
2.7 模型检验 |
2.8 小结 |
第3章 铜冷却壁非稳态传热分析 |
3.1 建立模型 |
3.1.1 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3.1.2 数学模型 |
3.1.3 边界条件和物性参数 |
3.2 分析方法 |
3.2.1 渣皮再生分析法 |
3.2.2 精度控制 |
3.3 稳态传热分析 |
3.3.1 冷却壁温度场 |
3.3.2 渣皮厚度 |
3.3.3 热负荷 |
3.3.4 炉渣性质对冷却壁的影响 |
3.4 非稳态传热分析 |
3.4.1 铜壁温度变化过程 |
3.4.2 渣皮生长过程 |
3.4.3 热负荷变化过程 |
3.5 模型检验 |
3.6 小结 |
第4章 铜钢复合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边界条件 |
4.1.4 物性参数 |
4.1.5 分析方法 |
4.2 稳态分析 |
4.2.1 冷却壁温度场 |
4.2.2 渣皮厚度 |
4.2.3 热负荷 |
4.2.4 冷却壁应力分布 |
4.2.5 铜钢界面应力状况 |
4.2.6 冷却壁变形 |
4.3 非稳态分析 |
4.3.1 铜壁温度变化 |
4.3.2 渣皮生长 |
4.3.3 热负荷变化 |
4.3.4 铜壁应力变化 |
4.3.5 铜钢界面应力变化 |
4.3.6 冷却壁变形 |
4.4 极限承受能力 |
4.4.1 温度承受能力 |
4.4.2 应力承受能力 |
4.5 模型检验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资料 |
致谢 |
发表论文、获奖和专利情况 |
作者简历 |
四、前进中的马钢第四炼铁厂(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D]. 许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2]马鞍山钢铁公司污染治理研究(1973-1999)[D]. 叶佳腾. 西北大学, 2018(02)
- [3]重钢集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波. 重庆理工大学, 2017(02)
- [4]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
- [5]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D]. 阳勇. 湘潭大学, 2014(08)
- [6]毛泽东与新中国的钢铁事业[D]. 张艳聪. 湘潭大学, 2014(03)
- [7]“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 周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8]马鞍山钢铁公司发展史研究[D]. 王莉娟. 安徽大学, 2010(02)
- [9]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J]. 肖静. 雨花, 2009(08)
- [10]高炉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D]. 刘增勋. 东北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