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摄影改革要抓住“新闻”这个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鹤[1](2021)在《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文中认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和精炼的信息越来越被需要。文本语言作为信息传达的最古老且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在时代和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能适应受众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图片作为视觉信息传播的载体有着文字所没有的直观与易读易懂性,更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各种需求。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报纸开始大量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关于报纸新闻图片的研究景象日趋繁荣,研究文献遍地开花。符号学作为一种研究“符号”与“意义”的综合“科学”,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在这样的背景下,符号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也被提上日程。新闻学中所强调的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与符号学理论中意义的携带和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契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去探讨一种新的新闻学研究路径。本文将图片视作一种符号,并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其如何进行意义的产生和表达过程,文章第一二章节重在探讨作为符号的新闻图片得以成立的形式条件,即围绕“图片”这一基本范畴,厘清新闻图片的概念内涵,同时与其他易混词几组词语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分析报纸新闻图片得以生成的构成要素、以及传者角度怎样进行选择和组合问题。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利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探究报纸新闻图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表意机制,包括图片在皮尔斯三分模式下如何进行符号化过程,以及表意的各种修辞手法,研究从图片产生到解读过程中受众解读的内在发展动态和外在表现形式。最后对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曾刚锋[2](2020)在《以鲜活的新闻摄影专版彰显党报特色》文中指出近十年来,新闻摄影专版以其图文并茂、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平面媒体上迅速崛起,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个大背景下,党报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吸引广大读者,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新闻摄影专版,其鲜明的主题思想、精彩动人的故事、唯美的画面语言、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报纸新闻报道样式中独树一帜。在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愉悦的视觉享受,成为报纸版面的看点与亮点。
高昂[3](2020)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文中认为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设备的种类更加丰富,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航拍器材的日益智能化与便捷化,带来了航拍这种高大上的创作活动在大众摄影领域日益普及,使得当代摄影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上也变得日益多样化,进一步丰富了当代摄影的语言系统,具有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所讨论的是在中国当代摄影的大背景下,对航拍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同时进一步探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背景下发展的特征和意义。作为一名美术学摄影专业的研究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推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航拍的产生与发展,梳理航空摄影的历史进程,从摄影术诞生时笨拙繁复的航拍创作流程到大型飞行器航拍创作再到当代智能化轻量化的航拍设备,让航拍变得更加便捷,让创作者得到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其次,从形式、内容和审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代航空摄影的艺术特性;再次,通过对多位当代优秀摄影师航拍作品的深度剖析,从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三个领域全面阐述航空摄影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表达;最后,通过讨论航空摄影所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出现的问题,辩证的看待航空摄影这一方式的优缺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以及对航拍将来发展的期望。本文的原创性意义或创新点在于强调了,航空拍摄带来的形式美感不仅仅在于画面的炫酷,而是在形式背后给人带来美感的提升。不仅仅是形式上点线面的物理特性所构成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内容背后的象征意义。航拍器运用产生的多维度感知,给人以新的美学语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耐人寻味的思考。除此之外,航拍这一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在摄影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对于航空拍摄持积极态度的文章较多,因此在本文的写作中,通过对航空拍摄方式的梳理,辩证地看待航拍的发展意义,梳理航拍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另一大创新点。航空摄影作为在当代迅速普及的一种创作手段,在不同的影像创作领域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随着航拍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其进行创作的群体也迅猛增长,航空摄影已经成为了当代摄影创作中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所以系统的梳理和探讨航空摄影的应用背景及其创作与表现,就显得非常紧迫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璩瑞琪[4](2020)在《《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光与影》杂志创刊于1981年12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内的第一本摄影刊物,也是全国第一本省级创办的专业摄影刊物。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刚刚结束,中华大地的思想解放与文艺思潮悄然开始,《光与影》作为这一时期交流和探讨专业摄影知识的公共平台,对中国摄影艺术的普及与图像传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以摄影丛刊《光与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与影》杂志自1981年-2000年间共93期刊载内容的梳理,从它创刊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编辑理念、内容构成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光与影》摄影本体语言发生的变化。从而总结《光与影》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专业摄影刊物,其推动中国二十世纪80-90年代摄影艺术发展的历史价值。最后,笔者也对《光与影》杂志的停刊原因做出了分析,以便为杂志报刊的运营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总结与启示。
刘心杨[5](2019)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价值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发展也相应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给社会的整体发展运行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全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在全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全民摄影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潮流,并且依托于科技的进步,短视频、无人机拍摄等新的发展形式也相应的取得了进展,这对于传统纸媒的发展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产生了冲击,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摄影记者也要不断的进行探索,既要积极的面对发展过程当中的诸多挑战,也必须要抓住发展机遇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探寻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彪金[6](2019)在《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像相较于文字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民国时期享誉海内外的画报,《良友》在抗战期间积极进行图像传播,鼓动人民,呼吁抗战,展现了大众媒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从《良友》画报所处的传播环境,图像传播的内容、形式、特点及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从中发掘抗战期间《良友》如何进行图像传播实现政治动员目的。通过对画报传播环境的探讨,可得知,《良友》的抗战宣传是应运而生的带有民族主义情怀的选择。画报在抗战期间的图像形式主要有照片和漫画,版面编排与稿件配置形式丰富多彩。从内容上看,笔者从社会景观“套式”、“主题”、“公式”以及“图像文本”四个角度进行全面阐释。笔者得出画报图像传播的特点首先是组合图像为主,独幅图像为辅;第二,画报图像的画面十分擅长运用积极修辞手法;第三画报图文叙事相互融合有助于图像的传播;最后,画报借助多种图像符号实现政治动员。传播效果上,从行为学角度而言,感性的图像激发读者的战斗性热心,从读者的来信来看,画报从读者以“改进本志”为目的的来信到后期逐渐生成了以“抗敌救国”为讨论中心的舆论场。《良友》中的图像不仅记录历史,也影响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在战争进行过程当中,它通过合理地运用图像传播,唤起了普通民众的政治意识,进行了有效的抗战宣传。
叶定宇[7](2019)在《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王文澜是整个新时期摄影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摄影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摄影事业,其摄影类型广泛,涉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王文澜形成了独特的摄影观,并对当代的摄影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中国日报》的摄影部主任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王文澜不仅是我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我国新时期摄影产业的启动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摄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其创作自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这导致了摄影作品的整体基调倾向于“假大空、高大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但摄影却依旧停留在简单的拍摄记录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以王文澜为首的一批摄影师开始觉醒,他们认为政治人物应该走下神坛,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是摄影镜头的焦点,并开始着重追求摄影的人性化表现。王文澜提出的“局部美学”理论以及让镜头“暗中眨眼”等观点对当今摄影从业者来说仍具启发意义,他也成为从政治工具、宣传画式的摄影到确立本体性的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重点关注王文澜摄影作品中的纪实价值、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其摄影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从而探究王文澜的创作手法和拍摄心理。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王文澜及其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究王文澜的摄影观对当代摄影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此外,王文澜的摄影作品乐观化地图饰现实,并且摄影实践中的变革不够彻底,这些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关注。
薛红洋[8](2019)在《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新闻奖对编辑记者个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则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纷繁杂多,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纯熟,但从地域性的角度去探索该奖项及获奖作品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梳理出自1991年该奖设立以来共28届的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并对福建省的新闻报道重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统计出全国性媒体与各地方媒体28年来的获奖情况,并针对十八大召开以来共五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二是梳理出中国新闻奖福建省28年来的获奖作品,来分析福建省在全国性的评奖中,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获奖;三是对福建省获奖作品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这些作品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出其中的涉台新闻报道做进一步的分析;四是通过对获奖作品作者的访谈,为媒体及记者提供实践经验;五是将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获奖作品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探索福建省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占据了高等级获奖作品的半数以上,全国性媒体偏重于视角宏大的叙事,而地方媒体则更加注重以小见大,更注重抓取细节,或从微观中体现宏观,或将宏观寓于微观。另一方面,地方媒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媒体比西部地区的媒体荣誉机会更多,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地方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地方媒体可以从本地的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经济现实、人物事件等着手,结合宏观的政策背景来报道新闻,也可以利用创新,通过本地记者对重大新闻的敏锐察觉第一时间做出一些更深远主题的报道。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等级上,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很少,三等奖最多,发展空间大;体裁上,广播类、报纸通讯类明显领先于电视类;题材上,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相对较多;在语气上多为肯定性报道,否定性报道中又以评论性文章居多。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浓厚的特色是,涉台新闻占比较大。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具有时效性极强、擅长以小见大、叙事故事化、负面语气的作品通常也深藏正面价值观、注重“短、实、新”的文风等特征。在涉台新闻报道中,获奖作品呈现出紧扣时代及政策环境、强调共同共通叙事、善借历史材料、善取他人之言、话题有针对性、内容有宣传导向性、情感积淀深厚等特征。通过与全国性媒体及其他地方媒体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发现,福建媒体可以借鉴省外媒体获奖作品的经验,利用本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资源及经济特色来进行报道。作品获奖,还在于它在媒体之间,以及社会上、经济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报道的传播效果。
马楠[9](2019)在《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要想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新闻摄影作为新闻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下需要对此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才可以促进新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简单探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李娜[10](2018)在《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文中认为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摄影记者在图片的拍摄及运用方面容易出现渲染悲情,侵扰悲痛等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对受众造成心理压力,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正如我们所知,中国目前正处于风险社会,信息流动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而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新闻图片了解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图片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以此来警醒更多的人关注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
二、新闻摄影改革要抓住“新闻”这个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摄影改革要抓住“新闻”这个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
一、新闻图片 |
二、符号 |
三、符号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对比论证法 |
第一章 符号学视阈下新闻图片的概念及传播功能 |
第一节 新闻图片的界定 |
一、新闻图片的概念 |
二、符号学理论下的新闻图片 |
第二节 新闻图片的传播功能 |
一、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加强 |
二、对新闻事实的直观再现 |
三、对新闻事实细节的补充说明 |
第二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生成系统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构成要素 |
一、主体符号和客体符号 |
二、图片的景别符号 |
三、图片的光线符号 |
四、图片的色彩符号 |
五、版面位置符号 |
六、版面空间符号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组合 |
一、拍摄者的选择与组合 |
二、报纸编辑的选择和组合 |
第三节 报纸新闻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应用 |
一、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二、图文符号结合使用效果 |
第三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表意机制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化过程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 |
一、报纸新闻图片明喻符号修辞 |
二、报纸新闻图片隐喻符号修辞 |
三、报纸新闻图片转喻符号修辞 |
四、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反讽 |
第三节 受众对意义的接收与解读 |
一、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两个层次 |
二、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三种模式 |
第四章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造假问题 |
二、泛视觉化现象日益凸显 |
三、报纸新闻图片意义传播中的问题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中薄弱环节的应对之策 |
一、始终坚持以新闻真实性为前提 |
二、充分发挥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三、提高整体视觉素养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以鲜活的新闻摄影专版彰显党报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清晰,重视策划 |
二、画面生动,编排新颖 |
三、标新立异,彰显特色 |
(3)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航拍的产生与发展 |
一、早期航拍的演进 |
二、当代航拍的发展 |
(一)民间航拍的萌发 |
(二)航拍影像系统一体化整合 |
第二章 航拍的艺术特性 |
一、航拍的形式特性 |
(一)视角变化带来视觉活力 |
(二)构图取景更加自由 |
(三)光影利用更加灵活 |
二、航拍的内容特性 |
(一)空间的立体性 |
(二)视觉重量的平衡性 |
(三)内容的独特性 |
三、航拍的审美特性 |
(一)新视角带来陌生化体验 |
(二)陌生化带来的认知变革 |
第三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 |
一、航拍在中国当代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灾难摄影中的时效性与适应力 |
(二)荷赛与航拍 |
二、航拍在中国当代风光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侯贺良的风光摄影新视角表现 |
(二)何俊杰的风光摄影批判性 |
三、航拍在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吴国勇的无处安放 |
(二)卢广的纪实摄影新语法 |
第四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中应用表现的价值思考 |
一、航拍产生的价值 |
(一)社会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人文价值 |
二、航拍出现的问题 |
(一)不规范操作带来伤害 |
(二)隐私权受到危害 |
(三)航拍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三、对航拍的展望 |
(一)加强对航拍的学习与交流 |
(二)完善管理规范 |
(三)技术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部分摄影作品 |
(4)《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一章 《光与影》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一节 《光与影》的创刊背景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为摄影发展创造条件 |
二、专业刊物的诞生顺应摄影发展的需求 |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摄影媒介的传播 |
第二节 《光与影》杂志的发展历程 |
一、从探索到稳定:1981年-1997年 |
二、改版寻求突破:1998年-2000年 |
第二章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及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 |
一、改版前以普及摄影艺术为己任 |
二、改版后注重摄影媒介的传播功能 |
第二节 《光与影》内容分析 |
一、《光与影》栏目设置的变化特点 |
(一)、由单一模糊走向准确细化 |
(二)、由编辑主导走向消费者导向 |
(三)、由摄影领域走向生活文化的大视野 |
二、《光与影》选题导向的变化特点 |
(一)、摄影作品:从歌颂美好到批判现实 |
(1)改版前“风光热潮”与“民俗热潮” |
(2)改版后“新纪实摄影热潮” |
(二)、理论评论:从摄影本体到图像传播 |
(1)改版前关注摄影本体理论研究 |
(2)改版后利用图像传播关注当下社会 |
第三章 《光与影》的历史价值 |
第一节 《光与影》对国内摄影发展的贡献 |
一、开创国内图像传播的探索之路 |
二、引进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中国摄影与国际摄影的交流融合 |
三、丰富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四、培养并推介专业摄影工作者及媒体人 |
第二节 《光与影》对江苏摄影创作主题和风格的影响 |
一、为江苏摄影创作主题设立典范 |
二、对江苏摄影创作风格的影响深远 |
第四章 《光与影》的停刊原因与办刊启示 |
第一节 停刊原因 |
一、杂志定位模糊,固定读者群流失 |
二、期刊市场化带来影响 |
第二节 办刊启示 |
一、办刊思想迎合时代需求 |
二、刊物长久发展更要定位准确、求新变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价值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价值坚守 |
(一)对于摄影技术专业化的进一步追求 |
(二)对表达思想化和视角平民化的追求 |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继续发展策略 |
(一)积极的利用新的设备且提升技术水平 |
(二)对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 |
(三)在很的体现出照片的人文关怀 |
三、结语 |
(6)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图像传播研究 |
1.2.2 《良友》画报研究 |
1.2.3 《良友》画报抗战宣传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样本 |
1.5 创新思路 |
1.6 研究框架 |
第1章 抗战时期《良友》画报概述 |
1.1 抗战时期《良友》图像传播环境 |
1.1.1 社会环境 |
1.1.2 文化环境 |
1.1.3 媒介环境 |
1.1.4 技术环境 |
1.2 抗战时期《良友》媒介功能转变 |
1.2.1 摄影“武器论”与漫画救亡——《良友》媒介功能转变依托 |
1.2.2 抗战图像涌现——《良友》媒介功能转变显着表现 |
第2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内容 |
2.1 建构景观“套式”以抗战 |
2.1.1 残酷的前线 |
2.1.2 积极的后方 |
2.2 强化叙事“主题”以抗战 |
2.2.1 战争 |
2.2.2 后方支援 |
2.2.3 军事演练 |
2.3 固定“公式”表达以抗战 |
2.3.1 军人 |
2.3.2 妇女儿童 |
2.3.3 日本军阀、汉奸与傀儡政府 |
2.3.4 祖国风光 |
2.4 丰富“图像文本”以抗战 |
2.4.1 形式上:中英双语 |
2.4.2 意义上:解释与抒情 |
第3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形式 |
3.1 摄影与漫画、彩画结合 |
3.1.1 摄影:认知战争,凝聚民族认同感 |
3.1.2 漫画彩画:寓意隽永,鼓舞抗战 |
3.2 版面编排新颖 |
3.2.1 抗战题材占据黄金版面 |
3.2.2 版面语言强势宣扬抗战 |
3.2.3 爱国记者提供抗战影像 |
3.3 稿件配置形式多样 |
3.3.1 同题组织:关注重大战事 |
3.3.2 专栏组织:洞悉抗战时局发展 |
第4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特点 |
4.1 组合图像为主,独幅图像为辅的叙事策略 |
4.2 积极修辞的运用 |
4.3 相互融合的图文叙事关系 |
4.4 借助图像符号完成政治动员 |
第5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效果 |
5.1 感性图像激发读者战斗性热心 |
5.2 从“改进本志”到抗敌救国讨论舆论场的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7)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王文澜的研究 |
二、关于王文澜摄影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文澜摄影观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成长环境的影响 |
一、社会背景 |
二、家庭环境 |
三、工作环境 |
四、个人爱好 |
第二节 国外摄影思想的影响 |
一、国外摄影理论思潮的引入 |
二、国外摄影家的影响 |
第三节 同时代摄影群体的推动 |
一、四月影会 |
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
三、陕西纪实摄影群体 |
四、美联社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 |
第二章 王文澜摄影的纪实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主观性 |
一、情绪的主观 |
二、技术的主观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人文性 |
一、对被摄者的人文关怀 |
二、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
三、拍摄身边事物 |
第三章 王文澜摄影的新闻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新闻性 |
一、新闻照片需要具备新闻性的典型瞬间 |
二、寻找摄影选材角度,摆脱照片固化模式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真实性 |
一、新闻的真实 |
二、历史的真实 |
三、生活的真实 |
四、逻辑的真实 |
第四章 王文澜摄影的美学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艺术性 |
一、局部美学 |
二、让镜头“暗中眨眼”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戏剧性 |
一、画面语言 |
二、动作姿态 |
第五章 王文澜及其摄影观的影响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王文澜对中国摄影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摄影的推动者 |
二、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启动者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的局限性 |
一、未完成的摄影变革 |
二、乐观化的图饰现实 |
结语 |
附录1: 王文澜简历及其主要作品 |
附录2: 王文澜部分摄影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报刊文献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概况 |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 |
二、中国新闻奖评奖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探讨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荣誉机会比较 |
一、全国性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二、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三、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之比较 |
第二节 不同体裁之下的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比较 |
第三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 |
一、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关键词提炼 |
二、2013年-2017年全国性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三、2013年-2017年地方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四、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分析 |
五、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报道主题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作品分析 |
第一节 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采集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获奖作品的文本分析 |
一、把握时间主动性 |
二、负面报道中存在正面意义 |
三、新闻报道表达的故事化 |
四、擅长从小处着眼 |
五、注重短、时、新 |
第三节 获奖作品的涉台特色 |
一、涉台新闻的主要特质 |
二、涉台新闻主题分析 |
三、涉台新闻报道的生产 |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省获奖作品与其他省份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地理特征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一、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分析 |
二、涉台新闻视域下的分析 |
三、临海位置视域下的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之历史挖掘 |
一、扶贫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
二、重要节庆日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三、总书记讲话报道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报道分野下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第四节 本地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的福建与他省之报道差异 |
一、报道角度选取巧妙 |
二、时间跨度长,制作规模宏大 |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
四、福建媒体相关报送作品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名单 |
附录2: 全国性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统计表 |
附录3: 多家媒体联合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统计表 |
附录4: 纠错 |
附录5: 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分类表 |
致谢 |
(9)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 |
1.1 新闻摄影的特征 |
1.2 新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 |
2. 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发展方向 |
2.1 公民记者的出现 |
2.2 公民记者与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差异 |
2.3 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任务 |
3. 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创新发展路径 |
3.1 摄影理念的创新 |
3.2 视觉元素的创新 |
3.3 传播手段的创新 |
3.4 摄影内容的创新 |
(10)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应用及优势 |
(一) 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应用 |
(二) 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优势 |
二、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经常忽视的伦理问题 |
(一) 摄影记者缺少人文关怀, 给遇难者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
(二) 摄影记者盲目追求猎奇、刺激 |
(三) 新闻重要还是人重要处理尚不明确 |
(四) 忽视尊重生命、最小伤害、最大利益原则 |
三、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的探讨——以九寨沟地震不同发展阶段新闻图片的报道为例 |
(一) 预警器 |
(二) 爆发期 |
(三) 缓解期 |
(四) 善后期 |
四、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一) 对受访者造成负面影响 |
(二) 造成受众心理不适 |
(三) 使遇难者家属承受双重打击 |
(四) 记者群体情感越来越冷漠 |
五、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应该怎样处理伦理问题 |
(一) 媒体组织 |
(二) 从业人员 |
(三) 道德法规 |
六、结语 |
四、新闻摄影改革要抓住“新闻”这个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D]. 胡晓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以鲜活的新闻摄影专版彰显党报特色[J]. 曾刚锋. 中国地市报人, 2020(06)
- [3]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D]. 高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D]. 璩瑞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价值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探索[J]. 刘心杨. 传播力研究, 2019(35)
- [6]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D]. 彪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4)
- [7]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D]. 叶定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D]. 薛红洋. 厦门大学, 2019(08)
- [9]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J]. 马楠. 数码世界, 2019(02)
- [10]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J]. 李娜. 东南传播,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