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舰船密闭舱室空气净化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冉召会,陈昌鑫,岳晗,马铁华,冯骅[1](2019)在《基于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的车辆舱内超压测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有效防止危险化学环境的有害气体从车辆舱体缝隙进入舱内,采用驱动风机加入净化空气建立舱内超压的方法,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的车辆舱内超压测控系统。系统采用MQ135气敏传感器为例,采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等)信息作为STM32控制器的触发信号,气压传感器采集舱内外压强得到压强差,运用增量式PID算法输出PWM波实现对风机的闭环控制,通入净化空气量大于舱内缝隙出气量,建立超压环境,保证空气来源单一流向,防止舱外有害气体进入舱内。系统壳体屏蔽分析设计、传感器的数字化提高系统在车辆电磁环境中的可靠性,模块化设计增加系统的可互换性。经过舱内试验,验证了系统检测舱外有害气体到稳定建立超压环境的可行性。
唐熊辉,陈亮,余涛,苏洪涛[2](2019)在《大中型舰船柴油机排气泄漏风险评估和监控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舰船,柴油机工作过程中可能由于排气泄露或二次吸入导致舱内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为了评估该类事故工况的影响,本文针对某典型舰船,以柴油机尾气中的CO为特征污染物,利用多区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排气泄漏程度及二次吸入程度下典型舱室CO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4%排气泄漏率时,会导致柴油机舱CO浓度急剧升高,超出室内空气质量90 d容许浓度限值;9%排气二次吸入时,会导致所有舱室平衡浓度超过90 d容许浓度限值。结合分析结果,建议在柴油机舱进行CO浓度实时监测,并对柴油机通风、排气管路设计进行优化。
高志刚[3](2019)在《某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及舒适性研究》文中认为最新的客滚船发展趋势显示,其逐步向大型豪华游船的行列迈进,其舱室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客滚船运行外界环境严峻、船上舱室空间狭小,舱内环境的控制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客滚船典型航线气候条件下住舱内的气流组织及其舒适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长江航线的工况提出了两种客滚船住舱空调系统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特性。其次,分析了客滚船居住舱室的相对湿度、PMV(Predicted Mean Vote)-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以及平均空气龄的分布特征,讨论了住舱内典型气体污染物甲醛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其扩散过程。最后,从客滚船住舱的热环境因素、空气品质、噪声与振动因素以及光环境因素等方向着手,基于人体健康的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标准,提出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该评价方法对两种空调系统下的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并论证,给出了客滚船住舱环境舒适性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客滚船常规船用空调系统与辐射空调系统均可以调节住舱内环境以满足基本的人员舒适性要求。(2)合理设置住舱内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新风量及其含湿量,可以有效控制舱内相对湿度与甲醛浓度。(3)辐射空调系统可以适用于船舶舱室空间,并营造舒适性更高的室内热环境,且热环境舒适度均匀性更高。(4)将气流组织数值计算与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得到船舶舱室环境舒适性综合评价得分;其中,由实船住舱测量数据可以得到该船住舱环境综合评价得分为65.9,此分数表明该船住舱环境达到合格要求。另外,本文通过对比住舱内热环境舒适性的模拟结果与其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上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此对比结果有效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结合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提高住舱环境舒适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船舶舱室或与其类似的载人空间内的环境舒适性研究提供参考。
于知田[4](2019)在《高湿建筑内微生物污染源识别及控制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高湿性建筑物的墙体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中,从而频繁产生结露情况,会诱发墙面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墙体表面霉菌的存在会影响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导致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法或手段,可以在有限的远程传感器数据输入端的情况下帮助辨识潜在的污染源。因此本文以沈阳市高湿性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采样、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计算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对高湿性建筑物空间下有限突发微生物污染源辨识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霉菌滋生预测模型和微生物污染源辨识方法。在污染源位置辨识方面采用优化法和概率法,提出了皮尔森相关系数法来对污染源实现定性辨识,同时利用模糊集合论的概率思想,对污染源实现定性位置辨识。通过对房间8个区域内8组待测点污染源进行模拟,在室内空间特殊点布置的三枚传感器均在200s内实现了准确的源辨识,且在300s后辨识结果评分率达到了 90%以上。验证了皮尔森相关系数法的正确性。在污染源强度辨识方面,提出推论:待测点污染源散发源强与假设区域体心点散发源强两者存在正比关系,其比例系数为两者拟合曲线斜率k值。该推论的提出解决了在污染源未知的情况下,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准确预测出污染源散发点的源强特性。在多空间整体传感器布局优化方面,从源识别时长和辨识得分率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三种位置的传感器β1、β2和β3的源辨识效果。以分时段获得的得分率为标准,对比发现在混合通风的房间内,排风口处是布置传感器的最佳位置,其次是送风口的位置,辨识效果最差的是房间的几何中心位置。以沈阳市某高校公共浴池办公大厅作为高湿建筑研究对象,进行霉菌类别的采样实验。随后利用CHAMPS墙体模拟软件和WUFI-Bio霉菌生长模拟软件模拟霉菌滋生情况,得到了霉菌生长速率变化曲线和霉菌生长指数曲线。通过对霉菌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分析,发现影响霉菌生长效果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湿度、霉菌生长材料、温度。以此辨识结果为基础,得到了墙体内表面霉菌滋生风险室内温湿度临界线,并提出了高湿性建筑物墙体霉菌滋生的系列控制策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实现对高湿性建筑物内有限突发性微生物污染源的辨识,进而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增强墙体耐久性和提高IAQ的目的,形成高湿性建筑室内高效的污染物的控制策略,解决高湿性建筑内空气品质日趋恶化的重大民生问题。
孟祥坤[5](2018)在《深水钻井系统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及安全屏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工信部专项“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自主创新工程”课题“安全风险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防控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海洋(深水)油气开采重大事故连锁风险演化、灾变机理及应对机制”为依托,结合我国南海深水钻井作业的安全需求,以我国在建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深水钻井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分析与安全屏障研究。在深水钻井系统的井喷与燃爆脆弱性分析、井喷事故灾变演化风险评估、井控流程安全分析、井喷气体扩散规律、安全屏障动态量化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形成一套针对深水半潜式平台钻井系统的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及安全屏障评估方法,为保障平台平稳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主要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深水钻井复杂系统脆弱性分析考虑深水半潜式平台复杂系统钻井子系统的结构组成,研究其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性和脆弱性特征;提出针对复杂系统脆弱性特征评估的熵指标和风险指标,并将二者统一于风险熵指标;综合考虑复杂系统的拓扑结构和非拓扑因素,提出针对深水钻井系统脆弱性的复杂网络评估和相关效能评估方法,对复杂系统脆弱性进行度量;结合深水钻井系统井喷事故发展流程和脆弱性层次结构关系,从设备、工艺、人员、管理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深水钻井系统脆弱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系统性、定量性的脆弱性评估提供基础。2.深水钻井井喷事故风险灾变演化评估针对深水钻井系统脆弱性风险指标,考虑脆弱性因素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分类,集成风险熵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依据深水钻井流程和事故发展进程,构建以风险因素为节点、以风险传递关系为连接边的深水钻井井喷事故灾变演化模型;以聚类系数表征深水钻井井喷事故复杂网络中风险因素节点的聚集程度,以风险熵表征风险传递路径的权重;考虑风险传递的模糊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的特点,以最短路径度量深水钻井系统井喷事故风险,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路径长度,辨识多节点所形成的系统最可能的失效模式;引入役龄递减因子和故障率递增因子,动态评估系统关键设备的失效概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不同时间节点处井喷事故最短路径的风险熵值与发生概率值,实现深水钻井系统安全状态的动态评估。3.深水钻井系统井控流程安全性分析针对深水井控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将井控系统在钻井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作为系统控制和反馈问题,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和过程(STAMP)模型,采用系统理论过程(STPA)评估方法,构建井控系统在深水钻井过程中的控制关联模型和反馈回路,通过识别系统安全风险与约束、定义安全控制结构、查找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分析不安全控制行为的关键原因等流程进行深水井控安全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井控约束措施。以STAMP/STPA作为指导准则,结合全动态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建立深水井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井涌后没有提供控制行为以及关井和压井等控制行为发生延迟为例,对井控作业的安全性进行动力学分析,量化对井控系统进行安全控制的时间裕量。4.深水钻井气体井喷扩散规律研究针对我国自主设计在建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平台,面向平台井喷事故案例,采用数值分析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井喷扩散规律研究。通过FLACS系统建立平台井喷扩散数值仿真模型;建造平台缩尺模型,搭建试验系统研究监测点可燃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风场条件对井喷气体在开敞空间内扩散规律的影响,预测可燃气云在不同风向和风速条件下的空间范围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半潜式平台安全作业建议;以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振动筛房为例,建立FLACS三维仿真模型,研究可燃气体及硫化氢进入平台密闭作业空间内的扩散过程,分析形成的燃爆及毒害区域,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措施。5.深水井喷灾变升级安全屏障防控定量分析鉴于井喷危害的严重性,从复杂系统脆弱性角度分析深水钻井系统从井喷事故至燃爆事故的升级过程;从因素级、事件级和子系统级构建风险升级评估指标体系,依据DEMATEL方法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图;通过事故树-事件树逻辑模型建立从危险源到脆弱性安全屏障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平台井喷灾变升级事故的发展路径,经时序扩展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实现深水钻井系统井喷升级事故的连锁风险评估;在事故先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风险因素概率、安全屏障失效概率和后果事件概率的动态更新,并反映井喷升级导致的事故风险时序变化。
王骁,唐熊辉,余涛,牛司贵,王华剑,施红旗[6](2018)在《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效能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大型舰船舱室多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式设计,需要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对舱室进行通风换气。本文根据大型舰船舱室密闭环境特点,结合2艘典型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换气效果试验,建立舱室通风换气的数学模型,计算对比了通风换气期间舱室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并提出有效通风量作为性能参数来评估舱室通风换气系统效能,直观地反映舰船舱室通风换气效果。该研究可为舰船舱室通风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郭陶[7](2015)在《基于岸基核电站的海上核应急平台中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产业,加上福岛核事故的启示,我国的核电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及在建核电站均分布在海岸边上,但缺乏系统的岸基核电站海上应急救援平台。本论文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岸基核电站海上应急救援平台中的岸基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目的在于建立针对岸基核电站核事故应急的应急资源海上供应体系,使得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的建立起海上应急救援通道,加强核安全。论文基于国内外对于各种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应急资源配置研究的成功经验,分析影响岸基核电站事故应急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为岸基核电站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依据。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研究我国现有应急船舶,总结分析核电站应急所需救援平台/船舶的功能及技术指标;分析应急救援平台所需技术装备种类及技术功能以及一般核应急资源的种类及功能,并对应急船舶和应急物资的配备方法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对影响核电站应急资源库选址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据此分别对国家级资源库选址、地方级资源库选址进行独立研究。根据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给出仿真算例研究,并与经典模型进行了结果对比研究,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对影响核电站应急资源库应急资源配置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据此进行应急资源配置建模的研究,构建相应数学模型。同时,根据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给出仿真算例研究,与常规模型进行结果对比研究,证明模型的合理性。
徐德辉,余涛,陈亮,周爱民,沈旭东[8](2015)在《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特性及检测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舰船大量使用的非金属材料是舱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方法可有效指导舰船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期间的非金属材料选用,降低舱室空气污染散发,改善舱室空气品质。从舰船用非金属材料的散发特性出发,全面总结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散发特性的检测评价现状,指出当前我国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对舰船及其他人工环境相关规范和控制程序的制定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贾彦翔[9](2015)在《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气氛控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基于密闭空间气氛控制体系追求低能耗、高效再生、综合集成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针对氧气浓度控制、有害气体净化、环境温湿度控制三大关键问题展开了系列化的实验研究,深入的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过程理论分析,开发出低能源供给条件下的安全、低耗、高效密闭空间气氛控制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文章在模拟密闭装置内展开了基于单位板状型态超氧化钾的氧气浓度控制实验,建立了板状超氧化钾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模型动力学参数及适用范围,提出了板状超氧化钾反应动力学过程分为快、慢两个反应阶段,快反应阶段由界面反应控速,慢反应阶段由内扩散控速。基于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板状超氧化钾需求总量及有效产氧时长等应用参数,构成了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氧气浓度控制策略。文章搭建了模拟密闭空间循环净化实验装置,分别对3种CO2与3种CO固体化学吸收剂展开了循环净化实验研究,得到了6种吸收剂的较优空速条件。通过对实验数据展开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了CO2和CO循环净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给出了最大反应速率与气体浓度的对应关系。基于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净化剂理论最小需求量及环境CO2和CO理论维持浓度等实际应用参数,构成了密闭空间人工环境CO2和CO浓度控制策略。文章建立了立方体冰蓄冷模块相变制冷数学模型,得到了蓄冷模块壁面综合传热系数、有效制冷时间、制冷率以及除湿量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了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立方体蓄冷模块有效制冷时间测量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蓄冷模块环境温湿度修正系数方程,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该修正模型,确定了蓄冷模块需求总量、单位时间蓄冷模块需求量、蓄冷模块更换时间等应用参数,构成了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温湿控制策略。文章基于密闭空间气氛控制理论与控制策略,开发了系列气氛控制装置。成功进行了2人24小时及8人168小时密闭空间载人实验,证明了本文研究提出的气氛控制理论与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指导实际应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与应用依据。
余涛,周爱民,沈旭东[10](2014)在《多区域网络模型在船舶舱室污染物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为准确评价船舶舱室污染物传播情况,本文以某船舶舱室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区域网络模型,研究不同通风空调工况下新风量和局部净化设备对舱室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配置局部净化设备,可有效降低高污染区域和相邻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新风量大小与污染物浓度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匹配值,该成果可为评价和改进船舶舱室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二、舰船密闭舱室空气净化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舰船密闭舱室空气净化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的车辆舱内超压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车辆舱内超压测控需求分析和工作原理 |
1.1 车辆需求分析 |
1.1.1 舱内环境分析 |
1.1.2 测控需求分析 |
(1)系统可互换性。 |
(2)建立稳定超压值。 |
(3)系统电磁兼容性。 |
1.2 系统工作原理 |
2 系统硬件设计 |
2.1 电源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路 |
2.2 PWM驱动电路 |
2.3 气敏、气压传感模块 |
2.4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 |
3 系统程序设计 |
3.1 系统主程序 |
3.2 增量式 PID控制算法 |
4 壳体屏蔽仿真和系统实验分析 |
4.1 壳体屏蔽仿真分析 |
4.2 系统实验分析 |
5 结论 |
(1)实验结果表明: |
(2)系统壳体屏蔽分析: |
(3)某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及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2 室内人体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室内环境质量及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 |
1.2.4 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客滚船住舱全工况空调系统分析计算 |
2.1 航线气象参数及舱内设计计算参数 |
2.2 船舶舱室空调系统 |
2.1.1 客滚船住舱空调系统适用性分析 |
2.1.2 客滚船住舱空调系统初步设计 |
2.3 客滚船住舱负荷计算 |
2.3.1 夏季住舱内显热冷负荷 |
2.3.2 冬季住舱内热负荷 |
2.3.3 空调系统湿负荷 |
2.3.4 住舱风量计算 |
2.3.5 冬季各住舱所需加湿量计算 |
2.3.6 冬季各住舱所需蒸汽流量计算 |
2.4 客滚船住舱空调系统设计参数的确定 |
2.4.1 常规空调系统设计参数 |
2.4.2 辐射供冷系统设计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方法 |
3.1 客滚船住舱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物理模型 |
3.1.1 舱内空气流动控制微分方程 |
3.1.2 室内空气组分模型 |
3.1.3 湍流模型 |
3.1.4 室内零方程模型(Indoor zero equation) |
3.2 数值方法验证 |
3.2.1 辐射板供冷实验 |
3.2.2 室内流场基准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 |
4.1 客滚船住舱内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1 几何模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 |
4.2 夏季工况客滚船住舱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住舱内相对湿度分布 |
4.2.2 PMV-PDD分布图 |
4.3 冬季工况客滚船住舱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4.3.1 住舱内相对湿度分布 |
4.3.2 PMV-PDD分布图 |
4.4 客滚船住舱空气品质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舱内甲醛浓度分布 |
4.4.2 舱内平均空气龄分布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客滚船住舱环境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1 客滚船住舱环境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热环境影响因子标准 |
5.1.2 室内气态污染物标准 |
5.1.3 船舶舱室噪声及振动标准 |
5.1.4 船舶舱室光环境标准 |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5.2.1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2.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2.3 隶属函数 |
5.2.4 模糊运算符 |
5.3 模拟数据分析及评价方法验证 |
5.4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层次客滚船住舱环境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湿建筑内微生物污染源识别及控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墙体表面霉菌滋生研究状况 |
1.2.2 反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2 霉菌滋生及微生物源辨识的理论基础 |
2.1 霉菌生长预测模型 |
2.1.1 等值线模型 |
2.1.2 生物热湿模型 |
2.2 霉菌生长的模拟计算条件 |
2.2.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2.2.2 软件介绍 |
2.2.3 边界条件 |
2.3 微生物气溶胶的扩散特性 |
2.4 微生物污染源辨识的方法 |
2.4.1 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的介绍 |
2.4.2 污染源辨识的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有限突发微生物污染源辨识分析 |
3.1 位置辨识研究思路 |
3.2 多区域模型的建立 |
3.2.1 几何模型建立 |
3.2.2 传感器布置 |
3.2.3 待测污染源的数量和方位 |
3.2.4 假设污染源的数量和方位 |
3.2.5 计算方法及收敛原则 |
3.3 多空间下有限突发微生物污染源辨识分析 |
3.3.1 多空间内污染源位置的定性辨识 |
3.3.2 多空间下污染源散发强度的定性分析 |
3.4 单空间下有限突发微生物污染源辨识分析 |
3.4.1 单空间内污染源位置的定量辨识 |
3.4.2 单空间下污染源散发强度的定量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多空间整体传感器布局优化研究 |
4.1 多空间下传感器位置改变时的源辨识分析 |
4.1.1 传感器β_2的辨识性能评价 |
4.1.2 传感器β_3的辨识性能评价 |
4.2 室内传感器的最佳布置方案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5 高湿建筑霉菌滋生风险控制策略 |
5.1 霉菌滋生环境参数控制策略 |
5.1.1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1.2 霉菌萌发临界参数分析 |
5.1.3 温、湿度临界值的确定 |
5.2 高湿建筑墙体材料设计控制策略 |
5.2.1 建筑规划与设计 |
5.2.2 建筑材料与构造 |
5.2.3 建筑运行与维护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深水钻井系统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及安全屏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深水钻井复杂系统脆弱性分析 |
2.1 深水钻井作业复杂系统及其脆弱性概述 |
2.2 脆弱性评估指标 |
2.3 深水钻井作业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
2.4 深水钻井系统脆弱性因素辨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水钻井井喷事故灾变演化评估 |
3.1 井喷事故演化场景构建 |
3.2 风险传递不确定性分析 |
3.3 演化路径风险熵表征 |
3.4 井喷事故灾变演化最短路径 |
3.5 井喷事故演化过程动态风险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水钻井系统井控流程安全性分析 |
4.1 STAMP/STPA机理 |
4.2 深水钻井井控系统STAMP/STPA分析 |
4.3 深水井控工艺流程控制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水钻井气体井喷扩散规律研究 |
5.1 井喷射流与扩散数学模型 |
5.2 气体井喷模型试验分析 |
5.3 开敞空间内井喷气体扩散数值分析 |
5.4 密闭空间内有毒及可燃气体扩散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水井喷失控升级安全屏障防控定量分析 |
6.1 井喷升级脆弱性风险动态分析流程 |
6.2 风险因素相互影响分析 |
6.3 深水钻井系统井喷升级连锁风险模型 |
6.4 井喷升级事故连锁风险动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建议今后开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申请软件版权情况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岸基核电站的海上核应急平台中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核电安全研究现状 |
1.3.1 应急资源配置模型研究现状 |
1.3.2 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3.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上核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研究 |
2.1 海上核应急救援平台研究 |
2.1.1 侦检系统 |
2.1.2 防护系统 |
2.1.3 除玷染系统 |
2.1.4 消防灭火系统 |
2.1.5 废物打捞及暂存系统 |
2.1.6 应急通信指挥系统 |
2.1.7 救援平台其他性能要求 |
2.2 应急救援物资研究 |
2.2.1 应急关键物资 |
2.2.2 安全保障物资 |
2.2.3 应急通讯物资 |
2.2.4 工程抢险物资 |
2.2.5 生活保障物资 |
2.3 资源配备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急资源库选址研究 |
3.1 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 |
3.1.1 时间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港口环境因素 |
3.2 常规选址模型 |
3.2.1 P-中值问题模型 |
3.2.2 p-中心问题模型 |
3.2.3 集合覆盖(LSCP) |
3.3 国家级资源库选址建模及验证研究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型求解主要步骤 |
3.3.3 算例验证研究 |
3.3.4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3.4 地方级资源库选址建模及验证研究 |
3.4.1 模型建立 |
3.4.2 算例验证研究 |
3.4.3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急资源配置研究 |
4.1 影响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 |
4.1.1 影响资源配置种类的主要因素 |
4.1.2 影响资源配置量的主要因素 |
4.2 常规配置模型 |
4.2.1 确定信息下的单目标及两阶段模型 |
4.2.2 多目标应急服务设施选址与资源配置模型 |
4.3 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
4.3.1 模型构建过程 |
4.3.2 构建模型 |
4.3.3 模型解读 |
4.3.4 模型求解过程 |
4.4 算例验证研究 |
4.4.1 仿真参数确定 |
4.4.2 仿真计算 |
4.4.3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特性及检测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特性研究进展 |
1.1 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过程 |
1.2 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模型 |
1.2.1 经验模型 |
1.2.2 物理模型 |
2 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研究进展 |
2.1 污染散发特性评价 |
2.1.1 评价指标 |
2.1.2 基于评价指标的材料分级 |
2.2 污染散发特性检测研究进展 |
2.2.1 环境舱法 |
2.2.2 现场测试法 |
2.2.3 其他方法 |
3 我国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检测评价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
3.1 存在的不足 |
3.2 未来发展方向 |
4 结语 |
(9)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气氛控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密闭空间环境概述 |
2.1.1 密闭空间定义 |
2.1.2 密闭空间内环境有害因素概况 |
2.1.3 密闭空间内气氛概况 |
2.2 密闭空间环境气氛控制技术概述 |
2.2.1 载人航天器气氛控制技术 |
2.2.2 潜艇气氛控制系统 |
2.2.3 井下避险设施气氛控制技术 |
2.3 气氛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2.3.1 氧气控制技术 |
2.3.2 二氧化碳控制技术 |
2.3.3 一氧化碳控制技术 |
2.3.4 温湿控制技术 |
2.4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4.1 论文研究意义 |
2.4.2 论文研究内容 |
3 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氧气浓度控制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板状超氧化钾反应特性研究 |
3.2.1 超氧化钾主要物化性质及应用型态 |
3.2.2 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 |
3.2.3 再生系数与人体呼吸商的匹配 |
3.3 基于板状超氧化钾的氧气浓度控制实验研究 |
3.3.1 超氧化钾应用可行性分析 |
3.3.2 氧气浓度控制实验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板状超氧化钾的氧气浓度控制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氧化钾传质及动力学过程初步分析 |
4.2.1 气固反应模型分析 |
4.2.2 传质过程分析 |
4.2.3 外扩散传质过程估算 |
4.3 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1 超氧化钾转化率分析 |
4.3.2 动力学机理函数筛选 |
4.3.3 动力学模型基本形式 |
4.4 反应动力学计算 |
4.4.1 动力学模型计算 |
4.4.2 动力学参数计算 |
4.5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5.1 动力学模型最终形式及基本参数 |
4.5.2 动力学过程分析 |
4.5.3 动力学模型适用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5 密闭空间有害气体净化实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密闭空间有害气体循环净化实验研究 |
5.2.1 模拟密闭空间循环净化装置 |
5.2.2 实验材料基本性质 |
5.2.3 不同空速条件下净化剂循环净化效果分析 |
5.3 密闭空间有害气体循环净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5.3.1 二氧化碳循环净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5.3.2 一氧化碳循环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5.3.3 循环净化动力学方程应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密闭空间无源温湿控制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立方体冰蓄冷模块的温湿控制数学模型建立 |
6.2.1 传热系数分析 |
6.2.2 有效制冷时间分析 |
6.2.3 制冷率分析 |
6.2.4 除湿量分析 |
6.3 温湿控制模型实验修正 |
6.3.1 实验装置 |
6.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3 理论模型实验修正 |
6.3.4 修正模型应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气氛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密闭空间气氛控制模拟实验平台 |
7.3 模拟试验舱2人24小时气氛控制载人实验 |
7.4 矿用救生舱8人168小时气氛控制载人实验 |
7.4.1 气氛控制系列装置研发 |
7.4.2 气氛控制策略及理论计算 |
7.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多区域网络模型在船舶舱室污染物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区域网络模型 |
1.1 数学描述 |
1.2 污染物源/汇模型 |
2 模型在船舶舱室污染物传播中的应用 |
2.1 舱室模型和参数 |
2.2 新风量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
2.3 局部净化设备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
2.4 分析与讨论 |
3 结语 |
四、舰船密闭舱室空气净化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的车辆舱内超压测控系统设计[J]. 冉召会,陈昌鑫,岳晗,马铁华,冯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3)
- [2]大中型舰船柴油机排气泄漏风险评估和监控需求研究[J]. 唐熊辉,陈亮,余涛,苏洪涛. 舰船科学技术, 2019(11)
- [3]某客滚船住舱气流组织及舒适性研究[D]. 高志刚.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9)
- [4]高湿建筑内微生物污染源识别及控制基础研究[D]. 于知田.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深水钻井系统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及安全屏障研究[D]. 孟祥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
- [6]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效能评估[J]. 王骁,唐熊辉,余涛,牛司贵,王华剑,施红旗. 舰船科学技术, 2018(01)
- [7]基于岸基核电站的海上核应急平台中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D]. 郭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2)
- [8]舰船用非金属材料污染散发特性及检测评价研究进展[J]. 徐德辉,余涛,陈亮,周爱民,沈旭东. 中国舰船研究, 2015(03)
- [9]密闭空间人工环境气氛控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 贾彦翔.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10]多区域网络模型在船舶舱室污染物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 余涛,周爱民,沈旭东. 舰船科学技术,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