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华,Peter Ashton[1](2021)在《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南部热带北缘,热带森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变过渡,它们之间存在群落交错区.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的4个永久样地植被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和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论证了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的存在和其识别特征.由于中国南部西高东低的地势,西南部群落交错区主要体现在沿海拔的转变过渡,东南部则是沿纬度的转变过渡.西南部热带北缘存在两个明显的群落交错区.在海拔800~1200 m,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与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森林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由具有3个乔木亚层和散生巨树、典型混交热带树种组成林冠层的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转变为具有2个乔木亚层、缺乏散生巨树、林冠趋于平整、主要由热带山地分布的壳斗科和茶科植物为林冠层优势树种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在海拔1800~2100(2200) m,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林冠层树种发生了替换,群落的植物区系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由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变成亚热带-暖温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在中国东南部低地,约22°30′N及两侧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常绿森林群落交错区:热带北缘低地季节性雨林向(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我们认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与霜冻情况有关,霜冻对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的林冠树种是致命的.我们建议,西南部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和东南部的低地热带季节性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为热带森林分布的北界.超越热带北界,林冠树种在西南部替换为亚热带-温带分布的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种,在东南部替换为主要是亚热带分布的中国特有种.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存在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本文也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史成琳[2](2020)在《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一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寻求自然与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共存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已是每个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逐渐被全球范围内各学者、专家所关注,甚至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也已经普及。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以国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理论,为东营市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从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现状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乡土及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类型单一且以草甸、沼泽植被为主体;鸟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丰富、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湿地景观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从规划总论、空间布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六个部分着手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在规划总论方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列举规划依据,制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划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建立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制定乡土植物、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城市绿地植物、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古树名木相关保护规划;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鸟类、鱼类从栖息地保护修复角度制定保护规划,提出了两栖爬行类、兽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提出了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升规划,制定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基于盐碱地分级的树种规划,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海洋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希望本文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所做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能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
王宁[3](2020)在《基于敏感保护目标的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因独特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地理特征等,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繁殖、越冬的重要场所,且芦苇对丹顶鹤的栖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扎龙湿地萎缩、功能弱化和退化等问题,选择丹顶鹤、芦苇、鱼类为敏感保护目标,为保障湿地生态健康安全,科学利用水资源,对扎龙湿地开展湿地生态需水量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湿地典型特征,深入理解生态需水量内涵和定义,分析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而根据扎龙湿地具体情况,提出本研究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2)根据长系列的扎龙湿地遥感影像资料,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影像解译、监督分类,分析了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核算了草地、耕地、湖泊、居民地、芦苇沼泽、明水沼泽、盐碱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及历史转化过程;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度计算分析,表明七种土地类型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其中明水沼泽、芦苇沼泽面积变化最大,芦苇沼泽面积增加,而明水沼泽面积减少,这说明扎龙湿地干旱化趋势逐渐增强。(3)选择扎龙湿地敏感保护目标芦苇为研究对象,调查扎龙湿地不同样方的水深及芦苇植株密度、生物量和株高等生物指标,采用高斯曲线分别建立了包含芦苇出苗、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及休眠期的全生命周期的典型生物指标与水深的响应关系曲线,从而提出芦苇不同生命阶段的适宜水深。研究表明:芦苇全生命周期的适宜水深为4080 cm。(4)根据水位和湖泊沼泽关系曲线,结合敏感保护目标确定的适宜水位,计算湖泊沼泽最小适宜面积。采用遥感技术及植被指数NDVI和MDVI指数,建立了扎龙湿地芦苇沼泽历史面积变化曲线,结合敏感指数目标确定芦苇沼泽最小适宜面积,进而提出整个扎龙湿地的最小适宜面积,从而计算适宜生态需水量。经计算,扎龙湿地湖泊沼泽最小适宜面积为402.97 km2,芦苇沼泽最小适宜面积为985.20 km2,适宜生态需水量为567.87×106 m3,本文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
王春晶[4](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王治良[5](2016)在《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广泛搜集嫩江流域各类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数据以及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文献资料等,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分析了流域湿地内鹤形目(7种)、鹳形目(15种)、雁形目(31种)、鸻形目(44种)、鸥形目(11种)等常见湿地水禽的热点分布区,通过MAXENT模型预测了丹顶鹤潜在生境分布,并以此修正水禽热点分布区,得到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其次,运用In VEST模型对嫩江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及生境质量四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划分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最后,在空间上叠置流域内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图,通过GAP分析方法,找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并提出了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对策:(1)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主要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富裕县、齐齐哈尔市,绰尔河下游的扎赉特旗,洮儿河、二龙涛河下游的镇赉县以及霍林河下游的通榆县等市、县的湿地区域。面积约3300km2,占全流域内湿地总面积的8.8%。(2)嫩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主要分布于嫩江中上游右岸的南瓮河、多布库尔河、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及各支流的上游和嫩江左岸的门鲁河、科洛河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嫩江中下游各支流如阿伦河、音河、雅鲁河、绰尔河、乌裕尔河等河流下游及嫩江齐齐哈尔沿江段湿地集中分布区,洮尔河下游莫莫格湿地,霍林河下游的向海湿地。统计总面积约14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48%。(3)在嫩江流域湿地保护优先区内:黑龙江省已建有约13处湿地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约有10044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7.17%,建议将北安市南北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江县哈拉海和龙江哈拉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酌情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建有约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仅有2161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1.54%,建议酌情将奎勒河、诺敏、柴河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应在阿荣旗境内的阿伦河上游、牙克石境内的雅鲁河上游、扎赉特旗绰尔河下游,新建三处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建有莫莫格、向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2495 km2,约占优先区总面积的1.78%,已基本实现了流域湿地保护优先区的全覆盖。(4)应建立以流域为单元、跨省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协调机构(可设立在松辽委),统筹评估流域内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和生态补偿,对保护效果欠佳的自然保护区给予警告、降级或撤销处分。面对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才匮乏现状,应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国家也可采取免费师范生的模式,在各林业学校培养贫困生攻读自然保护专业。
王发忠,徐崇华,李智宏[6](2016)在《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对策》文中提出根据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运用保护行动规划(CAP)理论和方法,分析确定了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关键威胁因子,并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对主要保护对象威胁因子重要性进行分级排序,提出了保护目标和保护行动对策。
郭子良[7](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张志鹏[8](2014)在《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及地下水对位植被的影响》文中指出锡林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与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带之间,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区。锡林河流域草地植被是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的重要代表,鉴于其所处地带的特殊性和植被的典型代表性,使得该流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区域。植物区系是流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的植物种类、科属组成特征、生活型与生态型组成特征、区系地理分布规律;结合地下水位定位监测,研究了锡林河流域不同水位埋深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锡林河流域植被的保护、恢复和维护,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锡林河流域共有野生种子植物446种,隶属于57科197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54科193属439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44科147属327种,单子叶植物10科46属112种。(2)锡林河流域流域处于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区,地貌和生境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地理成分复杂。植物区系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从科的分类等级来看,温带成分占非世界分布总科数的81.82%;从属的分类等级来看,温带成分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90.74%;从种的分类等级来看,温带成分占非世界分布总种数的91.51%。该区系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从生态型来看,中生植物为区系的主要成分,旱生植物在本区系也占有相当比重,反映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较为干旱。(3)地下水位在0.2m23.5m范围内,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研究区内群落物种组成数、生物量和植物种类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水分生态型从湿生向中旱生和旱生过渡,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Margalef指数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ielon指数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地下水位埋深低于5.8m时,物种数、生物量与各多样性指数变化显着,超过5.8m时,地下水埋深与植物群落数量特征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关系,地下水埋深5.8m可能是一个临界值。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灰色关联度排序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Jsw指数。
陆亚一[9](2014)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而且很多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保护地具有突出普遍的价值,表现在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价值、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范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价值等,所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具有极高的保护意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研究是一个系统、全面、复杂的研究,关于遗产第一期到第二期的研究至今达数十年之久。本研究的核心是重视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现状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运用地理学、旅游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探讨出一条适合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的有效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地/提名地的遗产价值完整性得到满足,各地都划定了明确的边界,覆盖了展现其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美和地貌特征及地貌演化价值的所有必要元素的区域及缓冲区,包括峰丛、峰林、台原地貌和纯白云岩喀斯特等特殊地貌,以及这些独特地貌展现出来的美学景观。各地具有足够大的面积和高程差,保证了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的完整性。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地都具有国家级保护属性,长期受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保护。2.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名地不同程度的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威胁,但很少发生,影响不大。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遗产地/提名地内的农耕活动、旅游开发、砍伐树竹、捕猎动物等的影响。但是,相关管理机构对此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地震预报和森林火灾、风灾监测机制,设立病虫害监测站。所以,不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活动,都未从根本上影响到遗产地/提名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同时针对遗产地/提名地的保护管理面临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挑战,在后期的保护管理研究上应该加强针对性措施的制定。3.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科学研究系统全面,研究记录详实,研究成果丰富。针对各地涉及各学科领域的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同时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不断加强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力度,不断探索和挖掘各地的价值。科研成果以科学专着、科研论文的形式展示,进一步提高了遗产地/提名地在学术领域的知名度。遗产各地都制定了相关保护规划,在不同规划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遗产地管理与保护提出具体规定与要求,但是国内相对完整和操作性强的有关遗产的法律法规欠缺,加快出炉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势在必行。4.研究着重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世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提名地保护管理相关者的角色和“责—权—利”结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保护的是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同时涉及到主要对象有当地政府、遗产管理局、旅游企业、少数民族和第三方力量,几者之间呈现多向互动关系。在理顺各相关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普遍价值负责制+统一管理+政府大力扶持+第三方力量监督+当地民众积极配合”的保护管理模式。但是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地貌的特殊性,和国内在喀斯特类世界遗产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规范的针对喀斯特地区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手册,所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技术规程》的研究编写可以提上日程。
王梦君,孙鸿雁,黎国强,孙国政,闫颜[10](2012)在《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直杆蓝桉林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云南普洱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栽植17年的直杆蓝桉林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大小。结果显示:在0.27 hm2的样地中共调查到物种105种,分属44科84属,其中乔木58种,灌木30种,藤本16种,附生植物1种。在3块调查样地中,乔木物种丰富度均较高,平均值达到了34,灌木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也达到了18.3,而藤本物种丰富度则为11.3。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2.03,灌木平均值为2.02,藤本平均值为1.43,总体的平均值为2.80。在Simpson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4.61,而灌木平均值为4.85,藤本平均值为2.91,总体平均值为9.17。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直杆蓝桉林中物种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其附近种源丰富有关。
二、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南部热带北缘地区森林的比较 |
2 中国西南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交错区 |
3 中国东南部低地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交错区 |
4 讨论 |
5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 结论 |
(2)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1.2.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理区位概况 |
2.3 自然环境概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1 植物多样性现状 |
4.1.2 植物区系分布区型分析 |
4.1.3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4.1.4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现状 |
4.1.5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
4.1.6 东营市植被现状及分析 |
4.2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2.1 鸟类多样性现状 |
4.2.2 鱼类多样性现状 |
4.2.2.1 海洋鱼类 |
4.2.2.2 淡水鱼类 |
4.2.3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 |
4.2.4 兽类多样性现状 |
4.3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3.1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2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3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4 东营市景观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特点 |
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1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总论 |
5.1.1 规划理念 |
5.1.2 规划原则 |
5.1.3 规划依据 |
5.1.4 规划目标 |
5.1.4.1 总体目标 |
5.1.4.2 分期目标 |
5.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
5.2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 |
5.2.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规划 |
5.2.2 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规划 |
5.2.2.1 斑块规划 |
5.2.2.2 廊道规划 |
5.3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3.1 乡土植物保护规划 |
5.3.2 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种类及保护建议 |
5.3.3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规划 |
5.3.3.1 城市绿地植物树种推荐 |
5.3.4 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
5.3.5 入侵植物防治 |
5.3.6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3.6.1 保护范围 |
5.3.6.2 保护措施 |
5.4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1 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 |
5.4.1.2 东营市鸟类栖息地保护布局 |
5.4.1.3 湿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1.4 林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2.1 鱼类栖息地保护 |
5.4.2.2 鱼类栖息地修复和构建 |
5.4.3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4 兽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 东营市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1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 |
5.6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
5.6.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1.1 湿地自然植物群落保护规划 |
5.6.1.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提升 |
5.6.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敏感保护目标的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生态需水量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湿地保护目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湿地生态需水技术与方法体系 |
2.1 湿地生态需水量内涵 |
2.2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2.2.1 水量平衡法 |
2.2.2 功能法 |
2.2.3 生态水位法 |
2.2.4 水力模型 |
2.3 湿地生态需水量确定的方法体系 |
2.3.1 敏感保护目标的确定 |
2.3.2 生态水文响应关系的建立 |
2.3.3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
2.3.4 生态需水量过程的确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景观格局的扎龙湿地水文需求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水文条件 |
3.1.2 气候条件 |
3.1.3 生态安全问题 |
3.1.4 生态资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景观格局变化 |
3.3.2 景观要素的历史转化过程 |
3.3.3 土地利用变化度 |
3.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景观变化的原因 |
3.4.2 景观变化对丹顶鹤保护的意义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敏感保护目标的扎龙湿地水文需求 |
4.1 芦苇生态水文需求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其他保护目标的生态水文需求 |
4.2.1 鸟类生境的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
4.2.2 鱼类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
4.3 适宜水位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5章 扎龙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 |
5.1 湖泊沼泽最小适宜面积的确定 |
5.1.1 计算原理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结果 |
5.2 芦苇沼泽适宜面积的确定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结果 |
5.3 生态需水量计算 |
5.3.1 计算原理 |
5.3.2 研究结果 |
5.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适宜面积的确定 |
5.4.2 适宜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
5.4.3 计算适宜需水量对扎龙湿地保护的意义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符号说明表 |
(4)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1.2.1 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
1.2.3 保护策略 |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2.1 研究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材料 |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 结果 |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物种分布模型 |
二、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总体技术路线 |
三、论文创新点 |
四、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地理概况 |
三、社会经济状况 |
四、嫩江流域湿地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MAXENT模型 |
二、In VEST模型 |
三、GAP分析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第一节 遥感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一、Landsat-TM影像介绍 |
二、嫩江流域Landsat-TM影像 |
三、Landsat-TM影像预处理 |
第二节 其它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
一、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二、NDVI数据 |
三、土壤数据 |
四、地形数据 |
五、水系与道路数据 |
六、气象数据 |
七、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
第四章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潜在生境分布 |
第一节 嫩江流域丹顶鹤潜在生境分布 |
一、丹顶鹤生境选择 |
二、丹顶鹤适宜生境MAXENT模型预测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 |
一、嫩江流域湿地水禽行政县域分布 |
二、嫩江流域湿地水禽潜在生境分布 |
三、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丰富度空间分布 |
四、嫩江流域湿地水禽保护优先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一、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
二、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
三、碳储量功能评估 |
四、生境质量评估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GAP分析 |
第一节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 |
第二节 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GAP分析 |
第三节 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I 嫩江流域湿地鸟类调查名录 |
附录II 嫩江流域湿地水禽县域调查表 |
附录III 嫩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名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生物资源 |
2.1 植被与植物 |
2.1.1 植被 |
2.1.2 植物资源 |
2.2 动物资源 |
2.2.1 哺乳动物 |
2.2.2 鸟类 |
2.2.3 两栖爬行动物 |
3 主要保护对象确定 |
3.1 主要保护对象的选择标准 |
3.2 确定主要确保对象 |
3.3 主要保护对象描述 |
3.3.1 生态系统 |
3.3.2 物种 |
4 关键威胁因子确定 |
4.1 生态危机评级标准 |
4.2 评估生态危机等级 |
4.3 威胁因子评估标准 |
4.4 关键威胁因子排序 |
5 保护对策 |
5.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
5.2 季节雨林 |
5.3 印度野牛 |
5.4 水鹿 |
5.5 藤枣 |
(7)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8)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及地下水对位植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区系概念的演化 |
1.2.2 植物区系的研究对象 |
1.2.3 国外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
1.2.4 国内植物区系的研究动态 |
1.2.5 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2.1 锡林河流种子植物物种组成 |
2.2.2 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 |
2.2.3 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2.2.4 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
2.2.5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样地的选择 |
2.3.2 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
2.3.3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 |
2.3.4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
2.3.5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分析 |
3.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3.1.2 科的统计分析 |
3.1.2.1 科的大小统计分析 |
3.1.2.2 优势科的分析 |
3.1.2.3 单属科和单种科的分析 |
3.1.3 属的分析 |
3.1.3.1 属的统计分析 |
3.1.3.2 多种属的分析 |
3.1.3.3 单种属和仅含 1 种属的分析 |
3.2 植物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
3.2.1 科的生活型统计分析 |
3.2.2 属的生活型分析 |
3.2.3 种的生活型分析 |
3.3 植物的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 |
3.4 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3.4.1 科的分布类型及其分析 |
3.4.1.1 世界分布型 |
3.4.1.2 热带分布型 |
3.4.1.3 温带分布型 |
3.4.2 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分析 |
3.4.2.1 世界分布类型 |
3.4.2.2 热带分布类型 |
3.4.2.3 温带分布类型 |
3.4.2.4 中国特有属分布 |
3.4.3 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分析 |
3.4.3.1 世界分布种 |
3.4.3.2 泛温带分布种 |
3.4.3.3 泛北极分布种 |
3.4.3.4 古北极分布 |
3.4.3.5 东古北极分布 |
3.4.3.6 东亚分布 |
3.4.3.7 古地中海分布 |
3.4.3.8 中亚-亚洲中部分布 |
3.4.3.9 亚洲中部分布 |
3.5 水位埋深对植被的影响 |
3.5.1 水位埋深对群落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3.5.2 水位埋深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5.3 水位埋深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锡林河流域植物区系在内蒙古草原的地位 |
4.2 地下水位对植物群落影响的分析 |
4.3 关于影响植物群落地下水埋深临界值的分析 |
5 结论 |
5.1 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5.1.1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
5.1.2 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
5.1.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为主 |
5.1.4 锡林河流域区系特有程度低 |
5.2 探讨了地下水位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 |
1.1 国内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 |
1.2 国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 |
2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 |
2.1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特征 |
2.2 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与世界自然遗产的关系 |
3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与基本特征 |
3.3 国内外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目前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完整性与保护管理要求 |
1 突出普遍价值 |
1.1 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 |
1.2 反映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的记录,重要的、正在进行的地貌演化,重要的地貌形态或自然地理特征 |
1.3 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 |
1.4 包含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和显着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
2 完整性要求 |
3 保护和管理要求 |
四、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现状 |
1 保护管理的历史 |
1.1 石林喀斯特保护史 |
1.2 荔波喀斯特保护史 |
1.3 武隆喀斯特保护史 |
1.4 桂林喀斯特保护史 |
1.5 施秉喀斯特保护史 |
1.6 金佛山喀斯特保护史 |
1.7 环江喀斯特保护史 |
2 保护属性与管理体制 |
2.1 保护属性 |
2.2 管理体制 |
3 保护规划与条文评述 |
3.1 遗产地/提名地现有保护规划 |
3.2 遗产地/提名地相关规划条文内容评述与总结 |
4 科学研究与监测评估 |
4.1 科学研究成果 |
4.2 监测评估 |
五、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1 石林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1.1 自然因素 |
1.2 人为因素 |
2 荔波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2.1 自然因素 |
2.2 人为因素 |
3 武隆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2 人为因素 |
4 桂林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4.1 自然因素 |
4.2 人为因素 |
5 施秉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5.1 自然因素 |
5.2 人为因素 |
6 金佛山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6.1 自然因素 |
6.2 人为因素 |
7 环江喀斯特保护管理影响因素 |
7.1 自然因素 |
7.2 人为因素 |
六、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模式与技术 |
1 保护管理的协同战略 |
1.1 完善管理体制 |
1.2 管理机构及职能 |
2 管理的模式构建 |
3 保护管理的关键技术与特点 |
3.1 分区管理 |
3.2 遗产数字化 |
3.3 社区参与共管 |
3.4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特点 |
4 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树立正确遗产观和保护意识 |
4.2 全面完善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管理 |
4.3 加强旅游管理及调控开发 |
4.4 加强遗产地交流与合作 |
4.5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
4.6 重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
4.7 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管理 |
七、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直杆蓝桉林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和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野外调查及取样 |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3.1 物种组成 |
1.3.2 物种多样性 |
1.3.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因子特征 |
2.2 物种组成 |
2.3 物种丰富度 |
2.4 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J]. 朱华,Peter Ashton. 科学通报, 2021(Z2)
- [2]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史成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基于敏感保护目标的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王宁.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嫩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空缺(GAP)分析[D]. 王治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6]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对策[J]. 王发忠,徐崇华,李智宏. 山东林业科技, 2016(02)
- [7]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锡林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及地下水对位植被的影响[D]. 张志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9]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 陆亚一.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10]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直杆蓝桉林物种多样性分析[J]. 王梦君,孙鸿雁,黎国强,孙国政,闫颜. 林业建设, 2012(01)
标签:自然保护区论文; 物种多样性论文;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论文; 湿地植物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