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外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杨贤敏[1](2021)在《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关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等等。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拉斯韦尔“5W”理论对《经济周报》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从资料收集、主题内容及文化传媒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其学术理论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其他大众传媒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学术启发和借鉴。
徐艳兰[2](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胡董静[3](2020)在《钱肃乐诗文研究》文中认为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宁波府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甲申国变之后,投入家乡的抗清护城义举中,举家跟随鲁王复国,闽中时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鲁监国三年(1648)在福建琅江舟中绝食殉国,谥为忠介,乾隆时清廷改谥忠节。钱肃乐所出身的甬东芍庭钱氏家族,读书世宦,人才辈出。其本人一生交游颇广,青年时期加入复社,又在太仓为官,与“娄东二张”、归庄等复社文人过从颇密;后加入抗清事业,成为南明鲁王政权的重要一员,与张煌言、郑彩、张明振等均有交游。钱肃乐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丰富的诗文作品。《正气堂集》八卷收录举义前作品,以赠答唱和与游历抒怀的内容为主,表现了其早期的读书与仕宦生活;《越中集》二卷作于宁波举义之后一年内,抒写其遭遇国变之后思想精神的变化;《南征集》十卷所收为入闽流亡以及在舟中辅佐鲁王时的作品,多为军旅生活的记录与忠义报国之心的表达。钱肃乐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从早期的清丽自然、骏洁疏散到后期气血沸腾、慷慨激壮,由于国家覆灭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钱肃乐的文章受到复社的极大影响,体现出鲜明的“尊经复古”倾向,雅正质实;在后期抗清生涯的磨砺之下,又显示出发愤孤寂、悲慨郁折的特点。钱肃乐为人刚直不阿、耿介忠正,用血泪书写了为国尽忠的一生,在当时和后世都留下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文作品由后学全祖望、冯贞群等人不断搜集并整理流传。现当代学界对钱肃乐作为抗清志士的事迹比较重视,而对其作为遗民文学重要代表的一面却缺少关注和认知,系统深入地梳理和研究钱肃乐的诗文创作,无论是增进对钱肃乐本人的认识还是拓展深化南明文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张昭怡[4](2020)在《《朱舜水集》文学特征及实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朱舜水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出自书香门第却自幼贫寒,在多次被征召入朝时却果断拒绝,明朝覆灭后又积极投身光复大业中,以高龄之躯奔波海上。因光复无望,远走日本,蹈海守节,本想静度残生,却又因缘际会在日本广开讲学,将自己希冀明王朝能实现的局面寄托在日本,并致力帮助日本实现繁荣富强,对日本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前后半生截然不同的经历让他对明王朝政治和思想有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明王朝颠覆的原因在于朝局的腐败和理学学风的虚浮。朱舜水的成长环境在他的思想里埋下了原始朴素实用儒学的种子,也洒落了理学和心学的光辉,因此他的思想是交融了实学儒学和理学而产生的,既有唯物主义的进步色彩,也有忠君的封建元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实理实用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要“学知”,通过学习来养成人后天的品格,注重教育,追求“实学”“实理”,以脚踏实地、实学研功的态度学习有用的、不空谈义理玄谈心性的学问知识,并认为人人皆可问学,学问从日常衣食住行中来,也要运用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能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实际作用。这种思想在《朱舜水集》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朱舜水集》中以谈论时事、开设教育、鼓励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养成个人品格,如何学以致用为中心思想,文体中也以书信体、问答体等叙事类文体为主,能抒发个人感情的诗赋篇章极少,凤毛麟角而已。朱舜水这种一心求实的思想极大的影响到了日本同一时代的学者,水户学派创始人德川光圀、古学派领导人伊藤仁斋、《大日本史》编撰者安东守约都是其门下弟子,与之交往甚密。朱舜水直接引导他们思想的形成,而他们的思想又通过各自创立的不同学派加以传播,直至普及日本社会,后来恰逢时事,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在日本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朱舜水忠君的思想也间接促进日本民众忠于天皇的武士道牺牲精神的形成。
田明[5](2020)在《邵廷采的学术与文学》文中认为作为清初浙东学派重要人物之一,邵廷采不仅在学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在文学上也有独特造诣,而其文学实即学术的外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四个方面回顾梳理明清之际浙东学术之演化过程。一是浙东理学的传播。浙东理学以阳明心学为重点,钱德洪、刘宗周接踵其后。其后明清之际的姚江书院派以宣传阳明学说为己任。邵廷采之父、祖包括他本人皆为姚江书院派弟子。二是经世实学的流衍。在浙东,晚明以来的经世思潮一直持续至于清初。浙东学派学术精神要义实即外王经世。三是西洋学术的传入。四是经史之学的兴起。浙东学派底色虽是理学,但在后世以经史之学着称,从中可以看到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化。第二章叙述邵廷采学术人生的转向,并对其一生处境及心态进行研究。邵廷采幼年即习理学,十七岁时表现出对史学的强烈兴趣。其后学术又日见驳杂,涉足各种学术,而以经世践履为根本治学精神。至于晚年,方重新回归史学,并编辑成一系列史学着作,成就了不朽的成绩。一般世人皆以理学家目之,但事实上其对理学的空虚亦有所批判的。其“成圣”情结贯穿一生。第三章对邵廷采学术成就进行补充说明。他本身有一种鲜明的学术史构建意识。在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理学的整合,而这种整合恰反映了理学自身在理论上已经丧失了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其经世思想以儒家传统“民本”主义为本,反对官府乃至皇帝的惨酷剥削,倡导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暗契黄宗羲《原君》诸篇之旨。其史学以明道为宗旨,秉持以《易》经为基础的历史哲学观。第四章述其古文写作之成就。邵廷采论文不重辞采藻绘,而重是否有关世道。于古文最推崇越中陶石篑、王阳明之文。倡导作文、为人应该合一,“学”、“行”、“文”三者不可分割,深契中国传统文论精神。邵廷采古文书写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可分三点,曰沉痛,曰刚毅,曰雅正。其古文特征表现为:根底经史;文以经世,风格健实;卷舒开阖,任情摇曳;思维遽密,严峻清洁。其古文严谨雄健,可以为后世浙东散文的血脉渊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索清代“浙东古文”概念构建之可能。
周益赟[6](2020)在《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风貌逐渐趋同,尤其是城市建设标准和模式的套用,导致许多乡镇失去了原本“非正规”和“自然式”的地域特色,历史环境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村镇聚落是现实生活与经济活动开展的舞台,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长期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的认同得到维护,因此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且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村镇聚落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宁波镇海的庄市古镇,借用“地方记忆”和“城市意象”理论,详细阐释了“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结合庄市古镇的案例,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研获取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据其特征梳理记忆线索,从而得出古镇当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聚落式博物馆”这一概念,为当前村镇历史聚落的保护以及地方文脉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解析,包括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三个部分。分析了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下,甬商形成的以民生行业安身立命、以主导行业为依托,以新生行业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地方记忆理论归纳了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以及场景化、体化、符号化三个方面的记忆载体构成。第二部分是对庄市古镇承载的甬商记忆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首先根据调研情况对记忆碎片进行梳理,并结合庄市甬商的发展轨迹对庄市的甬商记忆沉淀分层,得到三个阶段的记忆主题。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甬商群体、城市等多个角度对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针对庄市古镇现有的甬商记忆特征和当代价值而提出的新的保护方法,即聚落式博物馆。并根据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特征,围绕身份认同的核心思想,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以及聚落式博物馆所必须的展陈路径,为相关的历史聚落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王睿[7](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胡彬[8](2019)在《清代浙东邵氏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莉楠[9](2019)在《近现代浙东史家对新史学的贡献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期,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史学运动,意在以新史学为指导,进行社会变革。其在猛烈批判传统史学的基础上,提出写民史、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史学为社会现实服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等一系列新主张,使史学得以摆脱传统史学的故道,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了史学的近代化,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陈黻宸、蔡元培、何炳松、刘节、陈训慈五位近现代浙东史家,作为新史学的引路人或追随者,通过各自的史学活动对新史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分别对五位近现代浙东史家在新史学方面的主要史学思想和史学活动作了介绍:陈黻宸主张用进化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历史,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历史,提倡史学关注民生和经世致用,并主张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何炳松积极译介西方新史学派着作,努力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在历史教育中践行新史学的主张,并且发明了一套通史理论和研究方法;蔡元培提出文化史观,并主张利用相关学科做研究和强调史学对文化的作用;刘节提出编纂史书的新方法,对史学功能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并撰写了《中国史学史稿》;陈训慈提倡综合史观,强调史学价值,对浙东史学潜心研究。他们的这些史学思想和活动,一方面使新史学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新史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丰富了新史学的研究内容,明确了新史学的发展方向,使得新史学更加具有科学性。上述五位史家与浙东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他们都是浙东人;其次,他们推崇浙东史学,其中几位史家学宗浙东史学的大家,还有几位史家对浙东史学做过研究。基于此,本文还分析了他们与浙东史学共同的特点,认为他们继承了浙东史学。结语部分笔者试图由此来建构起近现代浙东史学,从而能够说明近现代浙东史学对新史学的贡献,这正是笔者撰写此文的最终目的所在。
付明易[10](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二、海外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外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经济周报》概况 |
2.1 创办背景 |
2.2 创办经过 |
2.3 办刊宗旨 |
2.4 栏目设置 |
2.5 发行情况 |
2.6 经费来源 |
3 《经济周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 |
3.1 作者群体 |
3.2 读者群体 |
3.3 良好的编读互动 |
4 《经济周报》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研究 |
4.1 农业问题研究 |
4.2 对外贸易研究 |
4.3 通货膨胀研究 |
小结 |
5 《经济周报》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
5.1 英美等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2 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3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小结 |
6 《经济周报》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方法评介 |
6.1 《经济周报》涉及的经济理论学派 |
6.2 经济方法的研究 |
小结 |
7《经济周报》的特点、地位、学术价值及影响 |
7.1 办刊特点 |
7.2 所处地位 |
7.3 学术价值 |
7.4 积极影响与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经济周报》作者简况表 |
致谢 |
(2)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6.1 理事一致 |
3.6.2 理礼合一 |
3.6.3 心史合一 |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
5.1 语言文字学 |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
5.2.3 史学考订 |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
6.1.1 政治伦理思想 |
6.1.2 政治生态思想 |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
6.1.4 政治实践 |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
6.2.5 经济实践 |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
6.3.4 教育实践 |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
6.4.3 读史之法 |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钱肃乐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解决问题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钱肃乐的家世、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钱肃乐的家世 |
一、祖辈皆名士 |
二、同侪俱不俗 |
第二节 钱肃乐的生平 |
一、为官正直爱民:清风两袖有遗爱 |
二、为臣忠义耿介:投笔从戎终不悔 |
三、遗训后世:身死不忘亡国恨 |
四、峻洁人格,劲挺文章 |
第三节 钱肃乐的交游考证 |
一、与族中文人的交游 |
二、与文学之士的交游 |
三、战场上的交游 |
第二章 钱肃乐诗词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钱肃乐诗文留存概况 |
一、苦心中经营,战火里流失 |
二、版本概况 |
三、遗佚 |
第二节 钱肃乐抗清前的诗歌思想内容 |
一、友人往来:赠答与寄吊 |
二、诗人的本色:读书与抒怀 |
三、真实的记录:纪事与记游 |
第三节 钱肃乐抗清之后的诗词思想内容 |
一、举义之后的内心抒写 |
二、飘零海上的心路记录 |
三、作于战场之词 |
第三章 钱肃乐的文章创作 |
第一节 《正气堂集》:修身齐家治国之志 |
一、序跋里的人生追求 |
二、书传与碑铭中的忠孝节义 |
三、文章为教化而作 |
第二节 《越中集》:公文里的血泪 |
一、名器之滥,不可不防 |
二、痛陈政弊,不可不敬 |
三、无饷兵散,不可不伤 |
四、其他 |
第三节 《南征集》:忠义之心九死不悔 |
一、代拟诏谕敕书:最后一丝倔强与努力 |
二、其他:文如其人,忠直耿介 |
第四章 钱肃乐诗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钱肃乐诗词艺术特色 |
一、早期诗歌艺术特色 |
二、甲申前后诗词艺术特色 |
三、抗清后诗词艺术特色 |
第二节 钱肃乐文章的艺术特色 |
一、国破前的文章艺术特色 |
二、国破后的文章艺术特色 |
第三节 钱肃乐诗文艺术特色的成因 |
一、家风、性格与经历等内在因素 |
二、地域、文学交游、诗社等外在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钱肃乐家族谱系图表 |
附录二 :钱氏家族文人简表 |
附录三 :钱肃乐交游表 |
附录四 :《萍社诗选》相关诗歌整理点校(繁体) |
附录五 :钱肃乐像及其故居图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朱舜水集》文学特征及实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朱舜水和《朱舜水集》 |
第一节 朱舜水生平 |
第二节 《朱舜水集》的成书 |
第三节 《朱舜水集》的版本 |
第二章 《朱舜水集》的文学特征 |
第一节 《朱舜水集》的诗歌意蕴 |
第二节 《朱舜水集》的书简透视 |
第三节 《朱舜水集》的散文特征 |
第三章 《朱舜水集》的实学思想 |
第一节 朱舜水实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学知”与教育 |
第三节 “实理”与“实学” |
第四节 “实践”与“实用” |
第四章 《朱舜水集》对日本的影响 |
第一节 《朱舜水集》对日本水户学派的影响 |
第二节 《朱舜水集》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邵廷采的学术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的视角及方法 |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成果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四、关于《思复堂文集》的版本述略 |
第一章 明清之际浙东学术的演变 |
第一节 清初浙东地理及政治环境 |
第二节 浙东阳明心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三节 浙东经世思潮的流衍 |
第四节 西洋学术的传入及浙东士人对历算之学的研习 |
第五节 浙东经史之学的兴起 |
第二章 邵廷采学术人生的转折变化 |
第一节 邵廷采家世背景对其学术人生的影响 |
第二节 邵廷采学术人生转向之一:由博返约 |
第三节 邵廷采学术学术人生转向之二:由理学入门到反对空谈性理 |
第四节 邵廷采学术人生转向中的处境与心态论析 |
第三章 邵廷采学术特质再论 |
第一节 对浙东学术史的构建及对学术别派的整合 |
第二节 邵廷采的经世之学 |
第三节 邵廷采史学补论 |
第四节 邵廷采之经学与史学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邵廷采的古文研究 |
第一节 邵廷采的诗文理论 |
第二节 沉痛·刚毅·雅正——邵廷采古文书写的印记 |
第三节 邵廷采古文创作的特征 |
第四节 邵廷采的传记文特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甬商文化的相关研究 |
1.4.2 地方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3 历史村镇保护的相关研究 |
1.4.4 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1.4.5 主题小镇的相关研究 |
1.4.6 综合述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 |
2.1 甬商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地理条件的制约与优势 |
2.1.2 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 |
2.1.3 浙东文化的长期熏陶 |
2.2 历史环境中的甬商 |
2.2.1 甬商的经营之道 |
2.2.2 甬商的社会身份 |
2.3 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特征及意义 |
2.3.1 甬商记忆的内涵 |
2.3.2 甬商记忆的特征 |
2.3.3 甬商记忆的意义 |
2.4 甬商的记忆载体构成 |
2.4.1 场景化记忆 |
2.4.2 体化记忆 |
2.4.3 符号化记忆 |
3 庄市古镇甬商记忆的当代价值 |
3.1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 |
3.1.1 聚落环境要素 |
3.1.2 建筑景观要素 |
3.1.3 人物事件要素 |
3.1.4 历史文本要素 |
3.1.5 民俗生活要素 |
3.2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线索 |
3.2.1 “九龙漕”河——商船往来、贸易据点 |
3.2.2 宗族祠堂——寻根谒祖、家业兴旺 |
3.2.3 止所门头——建功立业、联络据点 |
3.2.4 学堂云集——叶荫故里、人杰辈出 |
3.3 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 |
3.3.1 甬商文化的空间遗产 |
3.3.2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摇篮 |
3.3.3 甬商集体的乡愁之源 |
3.3.4 甬商品牌的活力源泉 |
3.3.5 甬商故里的广泛认同 |
4 庄市古镇的整体保护探索:聚落式博物馆模型 |
4.1 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 |
4.2 聚落式博物馆的意义 |
4.2.1 从单体建筑到整个聚落——凸显集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
4.2.2 从馆藏藏品到空间遗产——保留生长环境,整合地方资源 |
4.2.3 从静态观赏到参与互动——体现品牌效应,推动精神传递 |
4.2.4 从专业解说到当地居民——倡导公众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
4.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体系 |
4.3.1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发展优势 |
4.3.2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
4.3.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模式 |
5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展陈路径 |
5.1 融合甬商记忆场景的当代生活形态 |
5.2 展示甬商记忆主题的系列文化产品 |
5.2.1 “水乡街市记忆”产品 |
5.2.2 “民族工商记忆”产品 |
5.2.3 “薪火相传记忆”产品 |
5.3 演绎甬商记忆情节的叙事空间序列 |
5.4 传播甬商记忆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 |
5.4.1 历史记忆地图 |
5.4.2 游览导视系统 |
5.4.3 交通工具设计 |
5.4.4 多媒体宣传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近现代浙东史家对新史学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回顾 |
(一) 关于陈黻宸对新史学的贡献 |
(二) 关于何炳松对新史学的贡献 |
(三) 关于蔡元培、刘节、陈训慈对新史学的贡献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四、“新史学”概念及术语界定 |
第一章 陈黻宸对新史学的贡献 |
一、主张用进化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历史 |
二、主张写民史 |
三、主张使用统计法研究历史 |
四、主张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 |
五、主张史学经世致用 |
第二章 何炳松对新史学的贡献 |
一、译介鲁滨逊的《新史学》 |
二、通史理论及研究法 |
(一) 通史理论 |
(二) 通史研究法 |
(三) 通史与专史关系 |
三、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 |
(一) 译介《西洋史学史》 |
(二) 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的分期 |
(三) 《浙东学派溯源》 |
(四) 对刘知几和章学诚史学的研究 |
四、在历史教育中践行新史学主张 |
(一) 历史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
(二)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
第三章 蔡元培、刘节、陈训慈对新史学的贡献 |
一、蔡元培的新史学思想 |
(一) 倡导文化史观 |
(二) 主张利用相关学科做历史研究 |
(三) 强调史学对文化的作用 |
二、刘节对新史学的建设 |
(一) 对史学功能的进一步阐发 |
(二) 编撰史书的新方法 |
(三) 史学史成就 |
三、陈训慈对新史学的建设 |
(一) 倡导综合史观 |
(二) 强调史学价值 |
(三) 浙东史学研究 |
第四章 近现代浙东史家对浙东史学的继承 |
一、浙东史学的学派形成及特点 |
二、近现代浙东史家对浙东史学的继承 |
(一) 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
(二) 倡导史学经世致用 |
(三) 反对门户之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
余左丞传[宋濂] |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
附录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
附録 |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
结语 |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当代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四、海外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D]. 杨贤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3]钱肃乐诗文研究[D]. 胡董静. 暨南大学, 2020(04)
- [4]《朱舜水集》文学特征及实学思想研究[D]. 张昭怡. 扬州大学, 2020(02)
- [5]邵廷采的学术与文学[D]. 田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D]. 周益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清代浙东邵氏史学研究[D]. 胡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9]近现代浙东史家对新史学的贡献研究[D]. 王莉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