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6月黔东南州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蕾,杜小玲,武正敏,郭晓超,田端,刘红双[1](2021)在《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利用2005—2018年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在区分量级前提下,结合地形特征,分析贵州1 h短时强降水和逐3 h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14 a中短时强降水共出现5 981站次,年均427.2站次,其空间分布与地形特征密切相关,整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贵州西南部"喇叭口"地形和东南部雷公山南侧"喇叭口"地形与河谷地形重叠区域为短时强降水高发区。短时强降水分级统计显示,99%的短时强降水集中在前两个雨强较小的等级,而R1h≥80 mm的短时强降水14 a只出现过5站次。各站点最大雨强空间分布与短时强降水的总站次数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一般南部大于北部、中东部大于西部,局部存在差异。平均雨强整体呈现南强北弱的特征。(2)在2005—2013年期间,短时强降水站次数大多处于年均值(427.2站次)之下,2011年达到最低值275站次,2014年站次数骤然增加至564站次,2015年继续增加到最大值662站次,其后迅速回落到比年均值略高的位置小幅变化。各站点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在高发区离散度较大,在贵州西北部低发区离散度较小;月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5—8月份是降水高发时段,6月达到峰值。短时强降水主要以单站出现的局地性降水为主,同一时次出现3站以上的情况很少,以6月最多;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旬数呈东早西晚、南早北晚的特征,结束旬数西早东晚,北早南晚;各站点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最大旬多数集中在第16—18旬(即6月);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时间曲线呈单峰型,21时至次日07时为高发时段,中午12时前后出现较少。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傍晚到前半夜主要集中在贵州西部,而后半夜多出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中午前后全省均较少出现。(3)逐3 h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R1h大体一致,局部存在一些差异。
王昀[2](2021)在《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冰雹灾害最多的省份,尤其以天山两侧最为严重。进入新世纪雹灾出现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均呈增加趋势,冰雹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入开展冰雹探测与成因机制、进而助力人工防雹作业水平提高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从新疆人工防雹作业及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天山两侧冰雹重灾区阿克苏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奎玛流域、喀什地区为研究靶区,采用通过TK-2A GPS探测火箭对雹暴进行下投式外场探测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冰雹综合灾情信息报告、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多部雷达探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和预报数据集等多源数据资料,在雹暴尺度上探析了促进雹暴发展的关键对流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雹暴发展物理机制的理解和认识,这为冰雹预报预警指标的研究与确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符合业务需求、可操作性强的冰雹预报指标和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提前量的冰雹预警指标。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山区冰雹成因的理论内涵,可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冰雹灾害的防御能力提供新的科技支持。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典型雹暴事件的外场探测试验,通过研究对流要素垂直分布特征获得雹暴发展物理机制的新发现。利用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对2016年7月23日傍晚发生在天山北侧博州的一例属于非超级单体强对流风暴的雹暴事件,在发展阶段的入流区、成熟阶段的上升区(雹暴前侧)、衰退阶段的下沉区,开展了3次7 km高度以下的下投式探测,在雹暴尺度上首次获得雹暴生命史不同阶段气象要素的垂直探测资料,在对比分析水汽参量、风切变、稳定度这些对流要素垂直分布特征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对有利于雹暴发展和增强的物理机制获得新认识。探测研究新发现包括:(1)通过水汽条件的分析发现,在雹暴上升区2~4 km MSL(拔海高度)范围内存在对雹暴发展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的陡立湿层,其间出现高湿度尖点,指示出雹暴云内有融化层存在,给出了融化层出现位置和厚度的判识方法;雹暴上升区云内的绝热比含水量(LWC)随高度单调递增,可降水量(PW)高于入流区和下沉区,较大的LWC和PW有利冰雹的形成;雹暴入流区和上升区水汽水平输入为雹暴发展提供能量和水汽供应,雹暴入流区、上升区、下沉区水汽水平输入输出量垂直廓线的显着特征是3 km MSL高度以下呈上小下大的斗笠状分布,入流区和上升区水汽输入的最大值出现在云底所在高度附近。(2)雹暴上升区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热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为雹暴发展提供能量;从雹暴入流区到上升区,有中等强度以下的垂直风切变向强切变转化,正是这种转化促使雹暴向前移动和发展;雹暴上升区最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有利于雹暴的发展与维持。(3)雹暴上升区对流性不稳定度随着气压的升高呈非线性增加是雹暴发展最有利的垂直稳定度条件;雹暴上升区云内湍流活动最弱,这有利于雹暴的发展、稳定和生命期的延长。(2)成灾冰雹环境参数预报指标研究(1)对2008-2019年5-8月天山两侧176例成灾冰雹环境条件的分析表明,对起始高度温湿非常敏感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CIN)、抬升凝结高度(LCL)和抬升指数(LI),其指示意义不够显着,而全总指数(TT)、K指数(K)、杰弗逊指数(JEFF)、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0℃层高度(HGT0)、0℃层与-20℃层高度差(HGZ)、可降水量(PW)、0-6 km风切变(SHR6)则表现出物理意义明确并且指示意义明显,将这8个环境参数确定为预报参数。(2)预报参数的特征分析表明,奎玛流域、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TT、K、SHR6平均值相当,JEFF、HGT0平均值三个区域依次升高,HGZ、PW平均值三个区域依次减小,SWEAT平均值阿克苏地区最高。天山两侧出现成灾冰雹时,TT、PW的平均值与中国东部、美国及欧洲国家冰雹事件相当,SWEAT、SHR6明显偏低。天山两侧平均HGZ比中国东部地区明显偏薄。(3)预报参数特征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山两侧热力和动力条件的不同。对流性不稳定的南强、北弱造成了天山南侧平均TT、K、JEFF、SWEAT要高于天山北侧,南侧HGZ比北侧薄。在近地层湿度相当的条件下,天山北侧更强烈的上升运动使得奎玛流域有着比天山南侧更高的PW。(4)利用2008-2016年5-8月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根据百分位数方法,研究建立了成灾冰雹的环境参数预报指标体系,其中TT、K、SWEAT、HGZ和PW的预报阈值均是天山北侧大于天山南侧,JEFF、HGT0、SHR6均是天山北侧小于南侧。再利用2017-2019年5-8月NCEP/NCAR预报数据集计算的预报参数,预报天山两侧成灾冰雹的试预报准确率达到了100%。可见,采用NCEP/NCAR预报数据集和上述优选的预报指标能够在今后的天山两侧成灾冰雹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3)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研究对2008-2019年5-8月天山两侧176例成灾雹云的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从动态过程来看,在降雹前30 min、18 min和降雹时,成灾雹云云体高度分别在11 km、12 km、11.5 km以上,反射率大于45 d BZ的核心云体顶高大部分超过6km、7 km、6.5 km,且超过80%、87%、96%的成灾雹云会出现大于50 d BZ的核心云体。从时空分布上来看,6月、8月天山两侧成灾雹云都比较强盛,且天山南侧喀什地区的成灾雹云最为高大强盛。从降雹的雷暴类型来看,天山北侧5-8月主要是由单体风暴造成地面降雹;而天山南侧则分两个时间段,5月和6月属于单体风暴的活跃期,它是降雹的主要雷暴系统,7月和8月降雹主要是由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以上述分析研究为基础,利用雷达回波形态参数及其与0℃层高度的差,建立了天山两侧5-8月及各月的降雹前30 min、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总体上天山南侧喀什地区雷达参数预警指标明显偏高,天山两侧各月的预警指标以8月最高。检验分析指出,天山两侧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准确率在80%以上,具有实用价值。(4)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将预报指标、降雹前30 min和18 min预警指标集成融合,得到天山两侧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在成灾冰雹多发时段,利用NCEP/NCAR预报场、时间分辨率6 min的雷达探测资料,在3~9 h短期-短时预报中嵌套0~30 min临近预报,实现14:00~02:00 BST(北京时间)天山两侧成灾冰雹无缝隙预报预警。因而,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既有重要理论价值,又对新疆天山两侧人工防雹精准作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技术支持,弥补了以往同类研究的不足。
刘红武,胡燕,苏涛,刘焕乾,傅承浩[3](2021)在《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文中指出2019年主汛期湖南出现了两次罕见极端暴雨过程,多个气象观测站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共造成十余人死亡(失踪)。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DAS资料、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4)质点轨道模式追踪及聚类算法,对比分析了2019年6月6-9日(简称过程一)、7月6-9日(简称过程二)两次致灾暴雨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具有极端性、持续性、对流性等特点,过程二降雨强度更大、强降雨落区更集中,受灾更严重。(2)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场存在明显差异,过程一副热带高压强度显着偏强、位置偏北,588 dagpm西脊点较历年同期偏西26个经距,东北冷涡发展深厚,850 hPa急流核风速最大达14 m·s-1,且存在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过程二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脊线偏南超8个纬距,850 hPa上存在显着冷式切变,切变南侧风速大,强烈的冷暖交汇使暴雨的对流性特征更清晰。(3)两次过程中尺度云团的发生演变略有不同,过程一表现为人字形切变线东段触发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弱冷空气加入后使其得到有组织化的发展壮大;过程二受西风带长波槽槽前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不断有α、β、γ中尺度云团新生、合并发展,多尺度对流云团移经同一地点的"列车效应"造成了强致灾性暴雨发生。(4)水汽来源和分布不尽相同,过程一水汽显着汇合中心位于850 hPa,水汽源地为南海海域,有三条水汽传输通道,主要水汽通道为南海的偏南气流;过程二显着汇合中心位于925 hPa,水汽源地为印度洋,有四条水汽传输通道,主要水汽传输通道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聂云,周继先,顾欣,周艳,杜小玲[5](2018)在《“6.18”梅雨锋西段黔东南大暴雨个例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2C云顶亮温(TBB)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7—18日发生在黔东南地区的典型梅雨锋西段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500 h Pa两槽一脊单阻型梅雨形势下,冷空气沿贝加尔湖阻塞高压东侧南下与来自南海、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黔东南交汇,500 h Pa短波槽东移促使低空切变线东移南压和地面梅雨锋发展,配合200 hPa南亚高压东部脊附近的"辐散抽吸"作用,共同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而造成暴雨;(2)大暴雨由多个MCS新生、东移、合并与发展加强造成,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到成熟阶段,TBB降低过程与降雨增强过程较为一致;(3)梅雨锋雨带上一镶嵌若干γ、β中尺度云团的α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黔东南地区维持是造成该地区清水江流域持续强降雨的直接原因;(4)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中高层负螺旋度中心均向下移动,且低层正螺旋度迅速增大,有利于低层切变线快速发展和降水增强;(5)低层850 h Pa水汽通量辐合带与强降雨带吻合较好。
滕林,安海全,贺德军,陈军,夏昌基[6](2018)在《一次地形加强贵州暖区暴雨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NL再分析及雷达卫星资料等对2015年5月26—27日发生在贵州一次区域性暖区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发生前期副高稳定少动,暴雨临近时高空影响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南压及暖湿气流辐合加强触发了暴雨的发生,暴雨发生在辐合线附近,无明显的冷空气影响,为典型的暖区暴雨;雷公山地形增强了气流辐合和地形抬升使其西南气流垂直上升运动较强,低空为强辐合区;低层高温高湿高能环境,有利于降水效率的提高,切变线两侧风速风向的辐合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降水过程强回波呈低质心、降水效率高的热带降水型特征,多个对流单体不断生消发展,在黔东南西部表现为明显的"列车效应";卫星云图显示特大暴雨落区及强度与TBB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余代辉,杨帆,吴菲[7](2018)在《黔东南一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文中认为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雷达资料及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黔东南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前倾槽东移,副高稳定略西伸北抬,低空急流建立及加强,地面辐合线共同作用带来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热带型中-β尺度强对流回波中镶嵌多个中-γ尺度的对流单体所产生的"列车效应"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2)"逆风区"的出现及其所在的位置与PPI强度图上强回波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的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从暴雨的不同时期来看,在VAD风廓线产品(VWP)中,"ND"区域的消失和出现对强降水的生消都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低空西南急流的脉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强降水的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秦畅畅,曹宏健[8](2017)在《近31年三穗县暴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86—2016年三穗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出现暴雨的降水资料,分析暴雨和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结合运用小波分析三穗县暴雨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穗县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31年三穗县暴雨总日数为67 d,年平均暴雨总日数为2.23 d;三穗县共出现暴雨日数64 d、大暴雨3 d。近31年三穗县暴雨日数出现了低→高→低→低的波动变化,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出现最多,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后暴雨日数持平。三穗县暴雨多出现在4—9月,约占总暴雨日数的92.5%,集中出现在5—8月,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暴雨出现最少的为11月;三穗县出现大暴雨次数偏少,其中夏季出现频率较高。三穗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涡、急流、中低空切变、地面冷锋等。
王昀,谢向阳,马禹,王式功[9](2017)在《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2005-2014年58月天山北侧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克拉玛依探空站08∶00探空资料和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四部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成灾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移动路径,依据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成灾雹云的预报及雷达特征预警指标,并利用2015-2016年降雹及相应的雷达探测资料对预报预警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
滕林,李小兰,陈军[10](2016)在《黔东南一次区域性强降水的诊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等对2015年6月7—8日发生在黔东南州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的环流背景为副高西伸北抬,内蒙冷涡发展强盛,高原低值系统活跃,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700 h Pa与850 h Pa上西南急流加强并维持,低层风速风向辐合,为暴雨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在降水发生前期,CAPE较大,不稳定能量明显积蓄,降水产生及雨势减弱停止时,CAPE迅速释放,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辐合线与850 h Pa切变线之间;雷达资料显示对流回波长时间维持并发展,"列车效应"显着。
二、1999年6月黔东南州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6月黔东南州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说明 |
2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 |
2.1 空间分布 |
2.1.1 各等级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 |
2.1.2 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空间分布 |
2.2 时间分布 |
2.2.1 年际分布 |
2.2.2 月际分布 |
2.2.3 旬分布 |
2.2.4 日变化特征 |
3 逐3 h降水时空分布 |
3.1 逐3 h降水空间分布 |
3.2 逐3 h降水时间分布 |
4 结论 |
(2)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冰雹外场试验的研究进展 |
1.2.1 冰雹大规模外场试验的开展 |
1.2.2 基于外场试验对冰雹云三维气流结构的研究 |
1.3 环境参数在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1 环境参数在欧洲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2 环境参数在美国冰雹预报研究的应用现状 |
1.3.3 环境参数在中国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4 其它地区环境参数在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4 冰雹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外场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新疆冰雹的时空分布 |
2.1.3 新疆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 |
2.2 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简介及试验方案设计 |
2.2.1 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简介 |
2.2.2 外场探测试验方案设计 |
2.2.3 外场试验中冰雹云特征参量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
2.3 资料及预处理 |
2.3.1 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 |
2.3.2 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的预处理 |
2.3.3 冰雹云的识别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典型雹暴事件的对流层中低层火箭下投式探测 |
3.1 典型雹暴的雷达回波和环境场特征 |
3.2 典型雹暴探测过程 |
3.3 探测结果分析 |
3.3.1 水汽条件 |
3.3.2 风的垂直分布 |
3.3.3 稳定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山两侧成灾冰雹的预报指标研究 |
4.1 成灾冰雹预报参数的确定与特征分析 |
4.1.1 邻近探空标准 |
4.1.2 成灾冰雹个例统计 |
4.1.3 环境参数梳理 |
4.1.4 成灾冰雹的环境参数特征 |
4.2 预报参数特征南北差异的可能原因 |
4.3 成灾冰雹的预报指标研究 |
4.4 成灾冰雹预报指标的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山两侧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研究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雷达探测资料 |
5.1.2 雷达参数的确定 |
5.2 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
5.2.1 降雹前 30 min分钟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
5.2.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
5.2.3 降雹时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
5.2.4 成灾雹云雷达参数的演变特征 |
5.3 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
5.3.1 降雹前30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
5.3.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
5.4 成灾雹云预警指标的检验 |
5.4.1 降雹前30 min成灾雹云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检验 |
5.4.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检验 |
5.5 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介绍 |
3 雨情与灾情 |
4 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比 |
5 中尺度对流特征异同 |
6 水汽输送异同 |
6.1 水汽输送通道特征异同 |
6.2 水汽贡献率异同 |
7 结论与讨论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5)“6.18”梅雨锋西段黔东南大暴雨个例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降水实况与灾情 |
2 大尺度环流背景 |
2.1 高低空环流形势 |
2.2 地面形势 |
3 触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演变 |
4 大暴雨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
4.1 不稳定条件 |
4.2 水汽条件 |
4.3 动力触发条件 |
4.3.1 涡度场与散度场特征 |
4.3.2 垂直螺旋度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6)一次地形加强贵州暖区暴雨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降水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 |
3 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
3.1 天气形势分析 |
3.2 地形与中尺度辐合线 |
4 环境场分析 |
4.1 高温高湿高能环境条件 |
4.2 强上升运动 |
4.3 强水汽供应 |
5 雷达特征分析 |
5.1 组合反射率因子演变及垂直剖面特征分析 |
5.2 径向速度及VWP垂直风场分析 |
6 中尺度暴雨云团TBB演变特征 |
7 结论与讨论 |
(7)黔东南一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气过程概况 |
3 天气形势环流背景分析 |
4 物理量分析 |
5 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分析 |
6 风场特征分析 |
6.1 径向速度分析 |
6.2 VWP产品应用 |
6.2.1 暴雨发生前期 |
6.2.2 暴雨发生初始阶段 |
6.2.3 暴雨成熟阶段 |
6.2.4 暴雨消散阶段 |
7 结论 |
(8)近31年三穗县暴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资源来源和分析方法 |
2 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
2.1 暴雨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
2.2 暴雨季节分布特征 |
2.3 小波变化分析 |
3 暴雨发生的主要天气形势特征分析 |
3.1 有利的地形条件 |
3.2 高空槽、冷空气 |
3.3 低空急流 |
3.4 锋面 |
3.5 地面辐合线 |
4 结论 |
(9)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资料与方法 |
3 冰雹的时间变化特征 |
4 成灾雹云的雷达产品特征 |
5 成灾雹云的移动路径 |
6 成灾雹云的潜势预报及预警指标 |
6.1 成灾雹云的潜势预报指标 |
6.2 成灾雹云的雷达特征预警指标 |
6.3 成灾雹云的雷达特征预警指标的检验 |
7 结果与讨论 |
(10)黔东南一次区域性强降水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降水实况 |
3 环流形势分析 |
3.1 500 h Pa环流背景 |
3.2 低空急流与切变 |
3.3 地面中尺度辐合线 |
4 物理量诊断分析 |
4.1 水汽通量散度分析 |
4.2 垂直速度分析 |
4.3 能量条件分析 |
5 雷达资料分析 |
6 结论 |
四、1999年6月黔东南州罕见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肖蕾,杜小玲,武正敏,郭晓超,田端,刘红双. 暴雨灾害, 2021
- [2]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D]. 王昀. 兰州大学, 2021(09)
- [3]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刘红武,胡燕,苏涛,刘焕乾,傅承浩. 高原气象, 2021(05)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6.18”梅雨锋西段黔东南大暴雨个例诊断分析[J]. 聂云,周继先,顾欣,周艳,杜小玲. 暴雨灾害, 2018(05)
- [6]一次地形加强贵州暖区暴雨成因分析[J]. 滕林,安海全,贺德军,陈军,夏昌基.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01)
- [7]黔东南一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余代辉,杨帆,吴菲.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01)
- [8]近31年三穗县暴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 秦畅畅,曹宏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2)
- [9]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J]. 王昀,谢向阳,马禹,王式功. 干旱区地理, 2017(06)
- [10]黔东南一次区域性强降水的诊断分析[J]. 滕林,李小兰,陈军. 贵州气象,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