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航空医学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荣,陈学敏,薛鑫淼,徐瑾,刘玉辉,李聪聪,王小成[1](2020)在《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借鉴国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措施,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水平。方法分析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比较我国与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区别和差距。结果国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在航空军医职责、航空军医来源、培养教育模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结论我国需要借鉴国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大胆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岗位任职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型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
董薇,郭树森[2](2019)在《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研究国内外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建设现状,探寻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的直升机医学救护模式及特点,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找出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建设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对策建议。结果与结论从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的体系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救护平台和机载医用装备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该措施对推动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彭博,张进军[3](2019)在《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文中提出
国佳,张家康,张晓丽[4](2019)在《提高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能力思考》文中认为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作为航空卫生保障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飞行战斗力成长和飞行安全。聚焦能力生成,实施实战化训练,提高航空医学训练水平,对飞行人员军事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外军航空医学训练的成功经验和我军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军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能力的对策建议。
彭博,张进军[5](2019)在《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文中认为1航空医学救援相关概念航空医学救援(Air Ambulance)又称航空医疗救援、空中医学救援和空中医疗救援,是指利用航空飞行器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包括伤病员的生命支持、监护、救治和转运,特殊血液和移植器官的运输,以及急救人员、医疗装备和药品的快速运达,以排除交通、距离、地形等影响,缩短抢救转运时间,使病伤员尽快脱离灾害或危险,达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是一项对医务人员身心
王小成,杨长斌,张舒,薛军辉,罗正学[6](2018)在《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建议》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航空兵部队的转型发展、作战时域和空域的拓展以及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提升,目前的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系和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航空兵部队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在总结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俄罗斯和美国等军事强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国防建设和航空兵部队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航空航天医学教育新模式和新体系,培养有使命担当、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的高素质航空航天医学人才,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和强大的国防服务。
张雁歌[7](2018)在《军事飞行人员医学选拔的现状与对策》文中认为军事飞行人员医学选拔和航空医学鉴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飞行人员身体能够适应空中作业、作战环境,确保飞行安全,并使人机武器系统有效融合,以充分发挥飞机和武器系统的性能。随着空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战斗机已经从单一的空中作战发展为集作战、指挥和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综合
刘鹏年[8](2016)在《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舰载航空医学是为适应舰载机飞行员的特殊医学保障需求而诞生的一门特色学科,涵盖舰载机飞行员选拔、训练、作战、驻训、试验、装备以及事故调查等职业生涯全过程,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开展相关生物学、医学、心理学、人机工效学、工程学、信息科学和人因素研究,保障舰载机飞行员生理心理健康和海上飞行安全,提高舰载机飞行员作业效能的医学专业分支。由于舰艇自身特有的条件属性,导致舰载机飞行员的医学保障需求与普通岸基飞行员医学保障有着较大区别。随着我军航母训练舰“辽宁号”正式入列,舰载航空医学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风险与挑战,加强舰载航空医学保障水平,对提升我军战斗力意义重大。及时且全面地获取国内外舰载航空医学相关研究领域信息,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专题知识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纵观世界舰载航空医学发展史,美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舰载机飞行员医学保障方面业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在舰载航空医学研究方面,无论是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技术水平均领先于世界,积累有大量极具价值的资料。为及时、全面获取美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舰载航空医学相关科研成果,为专题信息的搜集、评价、组织提供合适的技术路径,为军事医学知识服务系统的研建提供有益的范式,为实现我军战略转型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故开展本研究。本研究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系统分析和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调研舰载航空医学需求和美军相关信息来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题知识服务模式,设计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架构,开发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原型。为相关科研人员学习借鉴美军经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精准信息保障,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聚焦了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明确了研究目标。第二部分,探讨了知识服务的定义、相关定律、相关方法和意义,分析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专题知识服务在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中的优势,设计了专题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流程,构建了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第三部分,解析了舰载航空医学的定义。从时间范围、明确用户、需求规律、主要用途、问题本质和服务形式六个方面,确定了知识需求的规范化表示方法。从需求的认识和转化规律上,构建了需求的获取流程,运用“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方法,完善了知识需求获取分析的逻辑过程,形成了“确定目标-问题分析-建立模型-评估数据-填充模型”的需求分析流程。从舰载航空医学保障阶段专题知识需求、保障功能专题知识需求、保障机构专题知识需求和保障内容知识需求四个方面,对舰载航空医学的知识需求进行了多维分类分析。其中,保障阶段涉及试验试飞、飞行员选拔、飞行训练、作战部署、休整驻训、装备研制、事故调查七个阶段。保障功能涉及健康维护、伤病救治、能力促进三个方面。保障机构涉及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训练机构三类。保障内容涉及卫生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医学工程、毒理学和药理学八个大类。第四部分,运用文献计量和文献调研等方法,统计分析了美海军航空医学研究实验室1975-2010年发文及其来源。分析、判读、梳理了美海军官网、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以及部分公开出版物,为相关信息采集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相关信息来源均为公开来源,主要来自互联网,其中美国商务部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和国防科技情报中心是最重要的科技报告来源;美军相关科研机构网站是获取新闻、命令、图片的最佳途径;部分商业数据库、搜索引擎资源、学协会报告、视频网站、期刊内部资料等是重要的补充来源。第五部分,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分析、专家咨询方法,确定了专指优先、科研传承、需求变化、类型多样的检索原则,确定了核心检索词和检索策略,提出了基于舰载机型号的关键词获取创新思路。对相关信息来源内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取的结果进行格式规范整理。探讨了从作者分析、主题发现和时间演进三个方面对获取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发掘的可行性。第六部分,分析了中国和美国舰载航空医学相关多个知识组织体系,提出了建立以专题分类主题一体化表为基础,基于领域本体的多层次专题知识组织方法。结合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需求,定义了信息元数据和数据间的逻辑结构,构建了包含主题词、保障功能、保障阶段、文献信息、研究机构和舰载航空医学分类的舰载航空医学领域本体,实现了专题知识组织标引功能。第七部分,完成了专题知识平台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设计了平台构建流程,明确了平台的目标定位。按照功能需求,设计了管理模块、检索模块、百科模块、知识模块、个性模块、新闻模块六个功能模块。提出了平台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架构,从数据的获取、存储、计量、展示四个方面讨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根据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需求,选择了适用的开发工具,实现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初始功能。第八部分,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梳理,对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俊平[9](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睿[10](2014)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医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军的军事医学教育实践是中国革命史、中国教育史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此项伟大事业诞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其历史轨迹可分三个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0年间为初创,筹组队伍,吸纳人员,搜寻教材教具,举办形式多样,学制长短不一,培训规格因需制宜,以满足红军医疗任务急需。由此缔结成我军军事医学教育的最初格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军事医学教育坚持为战争服务、为前线服务、为部队服务、为全体抗日军民服务的方向。各根据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掘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培养各类卫生人员,创造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取得很大成效,其成功做法对今天有重要启迪。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已经得到进一步扩充,并形成一定的教育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对学校规模、教育培养目标,采取符合实际需要的安排。把保证部队战争需求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加速培养部队需求的医药技术人才,满足解放战争需求,为保障部队战斗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我军医学教育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流变,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总结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军事医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经验及其对未来战争军事医学教育的借鉴意义。本文提出六点见解:军事医学教育的人才战略应首先坚持培养“红色医生”的方针;军事医学教育要牢固树立为保障打赢服务的指导思想;军事医学教育内容要根据未来战争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改革;军事医学教育要重视依托地方,走军民联合培养之路;军事医学教育要重视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军事医学教育机制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
二、俄罗斯航空医学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航空医学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现状 |
2 国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现状 |
2.1 俄罗斯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现状 |
2.2 美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现状 |
3 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与国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差别 |
3.1 航空军医职责不同 |
3.2 航空军医来源不同 |
3.3 培养教育模式不同 |
3.4 课程内容设置不同 |
3.5教学方式方法不同 |
3.6 师资队伍建设不同 |
(2)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发达国家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主要模式 |
1.1 以医院为中心布局的德国模式 |
1.2 以人口和交通布局的美国模式 |
1.3 以人口和事故发生率布局的瑞士模式 |
2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发展概况 |
2.1基本情况 |
2.2体系构成 |
2.3存在问题 |
3中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建设策略 |
3.1逐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直升机医学救护组织管理体系 |
3.2大力开展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配套设施及制度建设 |
3.3大力推动直升机医学救护专业队伍的建设 |
3.4大力推进救护平台和机载医用装备标准化建设 |
(4)提高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能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军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成功经验 |
1.1 训练实战化程度高 |
1.2 训练体系比较完善 |
1.3 训练技术装备先进 |
2 我军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存在问题 |
2.1 航空医学训练重要性认识不足 |
2.2 航空医学训练体系有待完善 |
2.3 航空医学训练实战化程度有待提高 |
3 新形势下提高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的建议 |
3.1 突出实战背景训练, 提高航空医学训练水平 |
3.2 聚焦能力生成, 夯实航空医学全过程训练 |
3.3 加大专用装备投入, 提高航空医学训练效率 |
3.4 健全航空医学训练体系, 提升航空医学训练能力 |
(5)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医学救援相关概念 |
2 航空医学救援发展现状 |
3 航空医学救援中医疗装备的配置 |
(6)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革新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制和制度 |
2 建设模块化航空航天医学课程新体系 |
3 注重和突出航空航天医学实践技能的教授 |
4 加快航空航天医学辅助教学模块建设 |
5 尽早接触和学习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 |
6 建立和坚持学员到航空兵部队当兵锻炼的制度 |
7 优化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教员的选拔和培养模式 |
8 坚持持续广泛航空航天医学岗位需求调研 |
(8)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预期目标 |
2 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 |
2.1 现有知识服务研究 |
2.1.1 知识服务的内涵 |
2.1.2 知识组织的内容 |
2.1.3 知识组织的相关定律 |
2.1.4 知识组织的相关方法 |
2.1.5 知识服务的意义 |
2.2 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
2.2.1 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的优势 |
2.2.2 知识组织系统的模式构建 |
2.2.3 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
3 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需求获取 |
3.1 舰载航空医学的解析 |
3.2 需求获取流程的构建 |
3.2.1 知识需求的规范化表示 |
3.2.2 知识需求的获取流程 |
3.3 舰载航空医学保障阶段专题知识需求 |
3.3.1 试验试飞医学保障 |
3.3.2 飞行员选拔医学保障 |
3.3.3 飞行训练医学保障 |
3.3.4 作战部署医学保障 |
3.3.5 休整驻训医学保障 |
3.3.6 医学防护装备研制 |
3.3.7 飞行事故的医学调查 |
3.4 舰载航空医学保障功能专题知识需求 |
3.4.1 健康维护 |
3.4.2 伤病救治 |
3.4.3 能力促进 |
3.5 舰载航空医学保障机构专题知识需求 |
3.5.1 医疗保障机构 |
3.5.2 医学科研机构 |
3.5.3 教育训练机构 |
3.6 舰载航空医学保障分类专题知识需求 |
3.6.1 舰载航空卫生学 |
3.6.2 舰载航空生理学 |
3.6.3 舰载航空心理学 |
3.6.4 舰载航空病理学 |
3.6.5 舰载航空临床医学 |
3.6.6 舰载航空医学工程 |
3.6.7 舰载航空毒理学 |
3.6.8 舰载航空药理学 |
4 舰载航空医学专题信息来源研究 |
4.1 信息来源的方法研究 |
4.1.1 信息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2 信息来源分类 |
4.2 相关网站信息来源 |
4.2.1 美国商务部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 |
4.2.2 国防科技情报中心 |
4.2.3 美海军相关机构 |
4.2.4 美军其它机构 |
4.3 其它公开信息来源 |
4.3.1 航空航天医学会年会论文集 |
4.3.2 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杂志 |
4.3.3 医学研究与发展快讯 |
4.3.4 资料汇编 |
4.3.5 生物电磁学杂志 |
5 舰载航空医学专题信息获取研究 |
5.1 核心检索词的确定 |
5.1.1 基于文献计量的关键词获取 |
5.1.2 基于舰载机型号的关键词获取 |
5.1.3 基于调研咨询的关键词获取 |
5.2 检索策略原则的确定 |
5.2.1 专指优先原则 |
5.2.2 科研传承原则 |
5.2.3 需求变化原则 |
5.2.4 类型多样原则 |
5.3 检索结果的下载清洗 |
5.3.1 结果下载 |
5.3.2 结果清洗 |
5.4 美军相关文献信息举例 |
5.4.1 飞行员选拔相关研究举例 |
5.4.2 医学保障相关研究举例 |
5.4.3 DTIC相关栏目下载文献举例 |
5.4.4 预防医学相关研究举例 |
5.4.5 舰载机型号相关研究举例 |
5.4.6 海军医学官网下载文献举例 |
5.4.7 NAMI网站下载文献举例 |
5.5 文献信息的知识发掘 |
5.5.1 作者分析 |
5.5.2 主题发现 |
5.5.3 时间演进 |
6 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组织研究 |
6.1 中美相关知识组织体系研究 |
6.1.1 美海军航空医学研究的知识组织体系 |
6.1.2 美政府科技报告的相关知识组织体系 |
6.1.3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相关知识组织 |
6.1.4 中国图书馆学分类法的相关知识组织 |
6.1.5 其它舰载航空医学研究的知识组织 |
6.2 相关知识组织的对比研究 |
6.3 专题知识组织工具选择 |
6.3.1 知识组织工具 |
6.3.2 关系构建工具 |
6.3.3 资源描述语言 |
6.4 专题知识组织体系构建 |
6.4.1 建立分类主题一体化表 |
6.4.2 建立词间映射关系 |
6.4.3 建立知识组织体系 |
6.4.4 领域本体的构建 |
6.5 专题知识的组织与展示 |
7 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实现 |
7.1 平台的目标定位 |
7.2 平台的设计原则 |
7.3 平台的功能设计 |
7.3.1 平台系统结构 |
7.3.2 功能模块设计 |
7.3.3 元数据的定义 |
7.3.4 数据库表间逻辑结构 |
7.4 平台的关键技术 |
7.4.1 数据的获取技术 |
7.4.2 数据的存储技术 |
7.4.3 数据的计量技术 |
7.4.4 数据的展示技术 |
7.5 平台开发工具 |
7.6 平台结果展示 |
7.6.1 平台首页 |
7.6.2 浏览模块 |
7.6.3 管理模块 |
7.6.4 检索模块 |
7.6.5 统计模块 |
8 主要研究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构建了专题知识服务模式 |
8.1.2 分析了舰载航空医学需求 |
8.1.3 调研了美军相关信息来源 |
8.1.4 建设了专题知识组织体系 |
8.1.5 实现了平台服务初始功能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医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概述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
1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医学教育 |
1.1 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 |
1.2 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入学条件 |
1.3 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课程安排 |
1.4 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教育资源 |
1.5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各部队的军事医学教育模式 |
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军事医学教育 |
2.1 八路军的军事医学教育概况 |
2.2 八路军军事医学教育的在职教育 |
2.3 八路军军事医学教育的短期训练班 |
2.4 八路军军事医学教育的学校教育 |
2.5 新四军的军事医学教育概况 |
2.6 新四军军事医学教育的在职教育培训 |
2.7 新四军的学校教育及卫训班教育 |
2.8 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培训活动的国际支援 |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医学教育 |
3.1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
3.2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资源 |
3.3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内容 |
3.4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方法 |
3.5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组织形式 第三部分 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革命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的历史经验 |
1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军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2 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根据战争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调整 |
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军军事医学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四部分 革命战争时期军事医学教育经验对当今的启示 |
1 军事医学教育的人才战略应首先坚持培养“红色医生”的方针 |
2 军事医学教育要牢固树立为保障打赢服务的指导思想 |
2.1 军事医学教育水平决定未来战争的卫勤保障水平 |
2.2 我军人员状况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3 未来战争的武器装备和战争方式对军事医学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
2.4 军事医学教育职能机构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
3 军事医学教育内容要根据未来战争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改革 |
3.1 加强空天医学教育 |
3.2 加强海军医学教育 |
3.3 加强生化武器防护医学教育 |
3.4 加强核武器防护医学教育 |
3.5 加强重点学科医学教育经济投入 |
4 军事医学教育要重视依托地方,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
4.1 依托地方既是光荣传统也是发展趋势 |
4.2 依托地方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
5 军事医学教育要重视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 |
5.1 我军医护人员的现状决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
5.2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进行远程教育 |
6 军事医学教育机制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 |
6.1 建立新型的陆、海、空军军医学院 |
6.2 建立健全全军军事医学继续教育体系 |
6.3 建立军医学院和军兵种、野战部队挂钩机制 |
6.4 改善现有部队教学医院的科室结构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
四、俄罗斯航空医学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比较[J]. 王向荣,陈学敏,薛鑫淼,徐瑾,刘玉辉,李聪聪,王小成. 空军医学杂志, 2020(04)
- [2]我国直升机医学救护体系的构建[J]. 董薇,郭树森. 军事医学, 2019(12)
- [3]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J]. 彭博,张进军.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3)
- [4]提高飞行人员航空医学训练能力思考[J]. 国佳,张家康,张晓丽. 空军医学杂志, 2019(02)
- [5]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J]. 彭博,张进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04)
- [6]我国航空航天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建议[J]. 王小成,杨长斌,张舒,薛军辉,罗正学. 医学争鸣, 2018(05)
- [7]军事飞行人员医学选拔的现状与对策[J]. 张雁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02)
- [8]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 刘鹏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8)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10]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医学教育研究[D]. 张睿.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