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里发出国际通缉令(论文文献综述)
蒋剑云[1](2021)在《论涉外刑事执法活动中的应邀管辖》文中指出应邀管辖不同于引渡或其替代措施中的异地追诉,是一种新型管辖类型。应邀管辖的确立有其必要性,它体现了国际道义精神,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实现执法资源国际间合理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邀管辖的具体规则构建可以考虑以平衡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程序启动、实施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以便在国际刑事执法实务中能够有章可循,实现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内秩序有机统一的目标。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丁一鹤[3](2019)在《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表明(上接2019年第11期)第七章决战太平洋全民禁毒工程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这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在珠江口的海滩上整整烧了23天,至6月25日结束,共销毁鸦片二百余万斤。无独有偶,从1987年开始,每年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正是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
司琪[4](2019)在《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翻译研究 ——以Handbook on Protecting Sport from Competition Manipulation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显化与隐化翻译策略框架下,以手册报告文本为例,系统探讨了英语转折类词项的汉译过程和翻译技巧。本项目所选文本为体育报告类文献,该报告于2017年10月23日发表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主要内容为国际奥委会同国际刑警组织联合打击体育竞赛操纵和其他不法行为,节选章节为第一章“理解竞赛操纵”(Understanding Competition Manipulation)和含转折类词项的例句。在文本类型上,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语言准确严谨,信息量和词汇密度较大,从词汇来看,主要使用了体育业的专业名词、动词和博彩业专业名词,词汇密度较大;从句法上看,该文本中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复杂句较多,主从句结构和插入语较多,尤其是含转折类词项的复句出现频率较高。基于源文分析,本文将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进行分类统计;进而运用显化与隐化策略系统探讨了不同转折类词项和同一转折类词项的翻译。其翻译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一、分类统计原文中的转折词项;二,对上述转折此项进行横向对比(聚焦不同的转折词项)和纵向对比(聚焦同一转折词项);三,分别探讨不同转折词项和同一转折词项的翻译策略,并总结规律。本文有三点研究发现。第一,显化与隐化策略在指导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翻译时,原则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总体来说,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汉译以显化翻译为主,隐化翻译为辅。主要原因是信息型文本更注重传递事实真相和客观描述,译者需要对前后语句段落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解读,理清具体层次,以便读者更好理解原文。第二,不同转折类词项的显化翻译需要根据词义本身进行顺译处理,以便流畅地呈现原文;同一转折类词项的显化翻译模式相对较为固定,需要译者根据上下文意灵活转变,弱化或强化转折意味,以便更好地传递原文意图。第三,不同转折类词项和同一转折类词项的隐化翻译均需要根据上下文文传递的信息,增添新词,以完整表达原文。本文从显化与隐化策略入手探讨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汉译,可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为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供帮助。
沈寅飞[5](2019)在《揭秘“红色通缉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要求其他成员国协助侦查犯罪时发出的七种国际通报之一,因通报左上角的国际刑警警徽为红色而得名,属最高级别的紧急快速通缉通报。其余六种通报分别为蓝色、绿色、黄色、黑色、橙色和紫色2019年1月,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反映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五集纪实专题片《红色通缉》,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倪佳[6](2019)在《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其完善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对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公安、检察等各部门先后实施了“猎狐”、“天网”等专项行动,着力打击潜逃境外的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的对象。这无论对尚在境内还是已经潜逃境外的贪腐分子都是一种震慑。但在境外追逃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尚面临不少困境难以突破:一是国内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制约,以及在实施境外追逃过程中的人财物方面的困难,还有案件本身特点所限。二是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障碍。本论文拟通过研究,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内容,结合亲身经历的追逃案例,尝试探索解决上述困难和障碍的对策和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追逃防逃的工作方法,为反腐败工作,尤其是基层监察机关的反贪腐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思路。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描述我国境外追逃工作背景。从境外追逃的概念及其意义出发,从追逃工作的历史和未来发展以及境外国家地区的常见做法,概要地看出我国境外追逃工作的完善方向。第二章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述当前我国境外追逃面临的困境。从境内因素来说,主要面临追逃工作缺乏法律依据,相关制度对追逃的保障不够以及追逃措施有效性不足等;从境外因素来看,主要存在国际环境缺乏对我国法治的信任、出逃人员藏匿地缺乏协助追逃的积极性和部分域外法律的规定不利于我国开展境外追逃等困境。第三章对现实中追逃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归纳出国内制度、国际合作和基层工作三方面的原因。从国内法律规定来看,缺少必要的立法、有关法律长期没有修订,现有法律利用率低下;从国际合作来看,与他国签订的引渡条约数量少、各国法律规定差异以及落实公约尚有不足;在基层工作方面,防逃工作不到位,强制措施使用不及时以及没有完全发挥协同追逃力量都是造成追逃实现困难的原因。第四章从第三章分析的三个方面原因入手,重点论述完善我国境外追逃工作对策措施。一是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劝返手段上,更加规范地实施劝返措施;二是通过强化国际合作,促进我国境外追逃;三是通过有效使用各种境外追逃措施,尽力提升境外追逃效果。
王敏远[7](2018)在《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解决未出席法庭审判的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制度,是一项"天然"有缺陷的审判制度。对该制度的研究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新设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以明确这项制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增设这项制度的基本动因,以认识"为什么"增设这项制度的问题;三是对新增的这项制度的学理分析,以探讨该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当严格限制对潜逃的被告人适用缺席审判、进一步完善为平冤昭雪而设置的缺席审判。
周吉[8](2018)在《治理商业贿赂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畸形的竞争方式,它的出现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侵蚀经济体系或政府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许多国家受到规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商业贿赂作为腐败行为的重要典型,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公害问题,几乎没有国家可以免于侵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流入国,外国公司大额资金投入给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的同时,繁荣背后的商业贿赂问题也逐渐浮现。近10年以来,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如葛兰素史克、西门子、雅芳、沃尔玛等先后被爆出在我国涉嫌商业贿赂。全球化环境为跨国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空间,惩治该类犯罪特别需要借助国际合作,依靠某一国的力量很难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国在面对各种现实和潜在的商业贿赂腐败问题时,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国际平台,促进与外国的交流合作,形成对跨国腐败行为的有效治理。本文运用文献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第一章对跨国商业贿赂的定义、国际合作的种类、领域等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就商业贿赂国际合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难题,如管辖权冲突问题、调查取证问题、引渡问题、执行判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回顾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反腐败国际公约、区域类公约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经济合作组织的《关于打击国际商业交易中行贿外国公职人员行为的公约》、《北京反腐败宣传》,介绍了这几部公约中的关于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管辖权问题,并就具体的合作要求、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分析了中国治理商业贿赂国际合作现状,包括国际合作公约被搁置,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让合作陷入困境,对影响国际合作开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第四章以完善国内立法、扩大双边公约签署、参与国际警务合作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应对商业贿赂国际合作中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言。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古丽阿扎提·吐尔逊[9](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恐怖主义风险分析及我国的对策》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稳定的内外环境。但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根据《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恐怖主义风险可分为恐怖主义活动高风险区、恐怖主义活动中度风险区和恐怖主义活动低风险区三个不同的层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面临的现实威胁,恐怖活动的加剧与蔓延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社会稳定会形成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在外交、推进国际刑事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反恐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多个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
殷超峰[10](2018)在《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外交往不断加深,人员和资产的跨境流动也更加便捷。几乎与之相伴而生的,便是中国腐败犯罪的涉外性趋势日益显着,腐败分子在国内实施犯罪并积累大量资金后,为逃避法律制裁纷纷携款外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腐败分子的外逃人数和携款金额不断攀升,不但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在社会公众中引发较多负面评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跨境追逃的力度不断强化,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应当看到,中国现阶段的反腐败跨境追逃仍是困难重重。在外部因素上,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司法体制、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分歧,在开展反腐败跨境追逃的过程中,尤其是作为中国腐败分子外逃主要逃往地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与中国进行相关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设置种种障碍。在内部因素上,中国立法和司法相对滞后,与国际条约和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多的不协调、不一致,跨境追逃经验不足,对外国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欠缺了解,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只有通过回顾实践、总结经验、深化共识,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水平,从而构建和优化以国际合作为着力点的反腐败跨境追逃常态机制。第一章,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基本理论。本章从学理和立法的角度对“腐败”、“腐败犯罪”的概念进行阐述,论证了腐败的本质特征乃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从外逃主体、外逃方式和外逃去向等三个方面归纳出现阶段中国腐败分子外逃的基本特征,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的最新成果;国际合作是中国开展反腐败跨境追逃的应然举措,具有现实必要性,而国际合作基本原则是中国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导和依据。第二章,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性的机制是中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本章将分别对上述三种合作形式进行阐释。在全球合作平台下,《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体现了各国在打击跨国腐败犯罪上的最新共识,在立法上有诸多更新和突破,国际刑警组织在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通缉、引渡、遣返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区域合作论坛下,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逐渐从“被动参与”向“积极主导”转变;而在双边合作机制下,强化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东盟等腐败分子外逃主要逃往地的合作是中国当前开展反腐败跨境追逃的重要内容。第三章,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本章从引渡的概念和历史沿革入手,以中国新近的引渡实践为切入,以案例为要素,着重分析了引渡诸原则的发展趋势并借以作为运用引渡措施的有效前提。基于现实原因而发展的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和劝返等引渡替代措施是中国现阶段反腐败跨境追逃的重要方式,通过案例引入,对引渡替代措施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说明。第四章,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刑事司法协助。本章首先明确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概念及其范畴,重点梳理了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新常态,比如主动协助、远程视频听证、执法合作和资产追回等;并陈说了中国现阶段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立法和实践。第五章,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改进策略。本章以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现实障碍为立足点,通过整体评价,从加快签订引渡条约、弱化死刑负面影响、完善国内专门立法、强化犯罪资产追回、注重自身能力提升等五方面为突破口,以期建立科学、稳定、有效的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常态机制。
二、这里发出国际通缉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里发出国际通缉令(论文提纲范文)
(1)论涉外刑事执法活动中的应邀管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应邀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 |
三、应邀管辖原则的理论依据 |
(一)作为体现国际道义精神的应邀管理 |
(二)作为国家安全实现模式的应邀管理 |
(三)作为跨国犯罪惩治方式的应邀管理 |
(四)作为国际人权保障实现形式的应邀管理 |
(五)作为诉讼成本节约途径的应邀管理 |
(六)作为“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应邀管理 |
四、应邀管辖的规则构建 |
(一)在何种法律中予以体现 |
(二)应邀管辖的启动 |
1. 政治审查。 |
2. 司法审查。 |
(1)对请求国的基本要求 |
(2)对被请求国的基本要求 |
(三)应邀管辖的实施 |
结语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决战太平洋 |
全民禁毒工程 |
可卡因 |
海上运毒线 |
泰国晚钟 |
雪域毒枭 |
决战太平洋 |
(4)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翻译研究 ——以Handbook on Protecting Sport from Competition Manipulatio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二部分 翻译稿 |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文本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显化与隐化的概念演变 |
2.2 显化与隐化的分类、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 |
2.2.1 显化与隐化的分类 |
2.2.2 影响显化与隐化的因素 |
2.2.3 显化与隐化的研究现状 |
2.3 转折类词项的翻译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转折类词项的显化与隐化翻译 |
3.1 原文中的转折词项 |
3.2 不同转折类词项的显化与隐化翻译 |
3.2.1 不同转折类词项的显化翻译 |
3.2.2 不同转折类词项的隐化翻译 |
3.3 同一转折类词项的显化与隐化翻译 |
3.3.1 同一词项的显化翻译 |
3.3.2 同一词项的隐化翻译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研究发现 |
4.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揭秘“红色通缉令”(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份“红色通缉令”1924年发出 |
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 |
只有国际刑警组织才能发红色通缉令 |
绝大多数的通缉对象都是经济犯罪与职务犯罪 |
“红色通缉令”的法律作用 |
(6)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其完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腐败境外追逃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概述 |
一、境外追逃的概念与意义 |
二、境外追逃的历史沿革 |
三、境外追逃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常见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境外若干国家和地区常见追逃做法 |
二、对我国境外追逃的借鉴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境外追逃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一节 我国境外追逃所面临的内部困境 |
一、境外追逃缺乏法律依据 |
二、境外追逃缺少制度保障 |
三、境外追逃缺失有效措施 |
第二节 我国境外追逃所面临的外部困境 |
一、国际政治环境缺乏对我国的政治和法治信任 |
二、境外当地缺乏协助追逃的积极性 |
三、部分域外法律规定不利于我国开展境外追逃 |
第三章 我国境外追逃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内法律规定不够完善 |
一、必要立法缺失 |
二、相关立法修订滞后 |
三、现有法律利用率低 |
第二节 国际合作方面存在障碍 |
一、与发达国家之间签订引渡条约数量少 |
二、不同国家制度差异造成我国追逃困难 |
三、我国落实公约规定不够导致未能有效防逃 |
第三节 防逃追逃措施运用不到位 |
一、防逃意识弱,措施使用不够 |
二、强制措施使用不够及时 |
三、协同力量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的主要措施 |
第一节 完善国内立法 |
一、完善引渡制度 |
二、规范劝返手段 |
第二节 加强国际合作 |
一、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
二、加强刑事司法协助 |
第三节 有效使用各种境外追逃措施 |
一、追逃和防逃手段并重 |
二、综合使用信息化追逃手段 |
三、精细化采用调查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界定刑事缺席审判的主要内容 |
(一) 刑事缺席审判的含义 |
(二) 刑事缺席审判的类型 |
(三) 刑事缺席审判的特点 |
二、增设刑事缺席审判的主要动因 |
三、相关问题之学理分析 |
(一) 严格限制对潜逃的被告人适用缺席审判 |
(二) 进一步完善为平冤昭雪而设置的缺席审判 |
(8)治理商业贿赂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一章 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犯罪法律制度与国际合作机制概述 |
第一节 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 |
一、商业贿赂犯罪的定义 |
二、商业贿赂的危害 |
第二节 国际合作层面的商业贿赂治理 |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二、国际合作的形式 |
三、国际合作的领域 |
第二章 治理商业贿赂国际合作的主要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组织对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实践 |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二、国际刑警组织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对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实践 |
一、经济合作组织公约 |
二、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反腐败宣言 |
第三章 中国治理商业贿赂国际合作现状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突出的几个问题 |
一、涉及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机制的公约被搁置 |
二、制度与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国际合作不能有效对接 |
三、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让合作陷入困境 |
第二节 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立法现状与国际公约之间的差别 |
一、商业贿赂界定的不明确 |
二、商业贿赂责任的不统一 |
三、没有做好与国际公约的法规衔接 |
第四章 国际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法律框架是构建国际合作机制的基础 |
一、扩大立法对商业贿赂的调整范围 |
二、协调国际合作中的域外管辖冲突 |
三、做好与国际公约的法规衔接 |
四、落实条约中的对等原则 |
第二节 积极参与国际间治理商业贿赂的合作 |
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二、扩大国际合作双边条约的签署 |
三、加强沟通交流与人员培训 |
第三节 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机制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恐怖主义风险分析及我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恐怖主义风险分析 |
(一) 恐怖主义活动高风险区 |
(二) 恐怖主义活动中度风险区 |
(三) 恐怖主义活动低风险区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
(一)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二) 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 |
(三) 对公民人身安全的影响 |
三、防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风险的对策 |
(10)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腐败与腐败犯罪 |
一、腐败的源起 |
二、公共权力异化——腐败的本质特征 |
三、腐败犯罪——腐败的法律界域 |
第二节 反腐败跨境追逃 |
一、腐败分子外逃近况 |
二、腐败分子外逃特点 |
三、反腐败跨境追逃现状 |
第三节 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 |
一、国际合作概述 |
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全球合作平台 |
一、国际条约 |
二、国际刑警组织 |
第二节 区域合作论坛 |
一、亚太经合组织 |
二、二十国集团 |
第三节 双边合作机制 |
一、美国 |
二、加拿大 |
三、澳大利亚 |
四、东盟 |
第三章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引渡 |
一、引渡的沿革 |
二、引渡的程序 |
三、引渡诸原则的新趋向——以中国的引渡实践为视角 |
第二节 移民遣返——以“赖昌星案”为导入 |
一、移民遣返的主要内容 |
二、对赖昌星实施跨境追逃的策略选择 |
三、移民遣返的特点 |
第三节 异地追诉——以“开平案”、“李继祥案”为引入 |
一、异地追诉与移民遣返、“或引渡或起诉” |
二、异地追诉的特点 |
第四节 劝返——以“胡星案”、“杨秀珠案”为切入 |
一、劝返的实质 |
二、劝返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刑事司法协助 |
第一节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
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涵义 |
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特征 |
第二节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新常态 |
一、主动协助 |
二、远程视频听证 |
三、执法合作 |
四、资产追回 |
第三节 中国的立法与实践 |
第五章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总体评价 |
一、多边机制难以援用 |
二、认知偏见客观存在 |
三、实务操作水平不高 |
四、资产追回有待加强 |
第二节 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的完善路径 |
一、加快签订引渡条约 |
二、弱化死刑负面影响 |
三、完善国内专门立法 |
四、强化犯罪资产追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这里发出国际通缉令(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涉外刑事执法活动中的应邀管辖[J]. 蒋剑云.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04)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飓风行动之围猎(长篇纪实连载)[J]. 丁一鹤. 啄木鸟, 2019(12)
- [4]信息型文本转折类词项的翻译研究 ——以Handbook on Protecting Sport from Competition Manipulation为例[D]. 司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8)
- [5]揭秘“红色通缉令”[J]. 沈寅飞. 方圆, 2019(03)
- [6]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其完善对策[D]. 倪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J]. 王敏远. 法学杂志, 2018(08)
- [8]治理商业贿赂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周吉.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恐怖主义风险分析及我国的对策[J].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古丽阿扎提·吐尔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中国反腐败跨境追逃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 殷超峰.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