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宝林[1](2021)在《青藏高原近20年NDVI动态变化及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水分是土壤、植被和大气所形成的一定范围内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联系的重要因子;对表层土壤的水分蒸散和运移以及碳氮等元素的循环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土壤水分可以决定某一地域内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状态和分布格局。土壤水分是水文、生态、农业等众多领域的不可或缺的指标和参数之一;土壤水分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受到降水、地形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借助于遥感大范围且迅速地获取区域较为可靠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就成为一个新切入点。本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采用干旱植被指数法进行土壤水分遥感反演。首先运用历史平均值法对青藏高原2000年3月—2020年2月的MOD11A1数据进行补偿并对青藏高原的LST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之后以同期的青藏高原的MOD09GA数据为基础通过波段运算等一系列操作后运用空间趋势分析法分析了青藏高原2000—2019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再将NDVI与LST结合获得了青藏高原2000年3月—2020年2月逐月的干、湿边拟合方程及拟合系数后运用空间趋势分析法和未来趋势分析法分析了整个青藏高原2000—2019年的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结合青藏高原的土壤水分实测数据和TVDI分布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的土壤水分,并结合评价参数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反演得到的土壤水分与用于验证的土壤水分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历史平均值法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MOD11A1地表温度产品数据可以较为贴近真实情况地补偿出缺失像元的遥感影像像元值。采用历史平均值法对数据进行补偿之后发现像元的有效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影像信息基本反映了真实的地物信息,补偿结果满足了遥感影像的需求。(2)统计数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2000—2019年四个季度的NDVI平均值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发现各个季节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较大,20年中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变化中植被改善的区域占30.79%、植被退化区域占1.74%、植被稳定区域占67.47%。说明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在过去的20年中以稳定为主,部分区域植被覆盖有所改善。(3)青藏高原20年TVDI的空间变化趋势主要以不显着增加为主,占到了像元总数的32.77%,不显着减少占30.61%。在基于Hurst指数的未来趋势分析中,发现Hurst指数的平均值为0.4108,Hurst介于0~0.5之间的面积占85.14%。表明在未来10年内青藏高原植被干旱的变化趋势与2000—2019年期间的变化趋势总体相反。结合之前已经做出的TVDI变化趋势很容易发现我国青藏高原的植被干旱指数在未来10年内会出现较大范围的面积减少的趋势。(4)利用站点实测数据结合TVDI结果构建模型反演出青藏高原的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经验证发现反演出的土壤水分结果与验证站点的实测土壤水分两者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R2达到了0.7728,说明利用TVDI结合站点实测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演出青藏高原的土壤水分分布格局。青藏高原表层土壤水分分布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分布格局;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出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土壤水分的低值区域并在高原的东南部以及西南部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高原表层土壤水分的高值区域主要出现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及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附近。

高会然[2](2021)在《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反馈作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环境的变化已成为与区域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冻土时空分布动态信息的获取是进行寒区水文过程、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地质变化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遥感对地观测和数值模拟技术是当前大空间尺度下冻土研究的重要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型模拟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的冻土时空监测、水热过程机理、数值模拟等研究,无论在方法手段创新上,还是应用评估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目前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拟等研究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距离完善冻土及冻土水热过程的刻画与表达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系统性的寒区冻土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发展。例如,目前大多数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缺乏对多类型冻土之间相互联系的考虑,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冻土分布遥感监测方法体系。在当前流域尺度分布式冻土过程模拟研究中,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模型集成上,由于其发展大多针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或目标,导致其在某一方面考虑的较为详细,而在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本身的描述上有所简化甚至略有欠缺。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作为重要的冻土数据源,目前还未在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中得到充分利用,两种冻土监测与模拟手段的耦合研究尚未发展。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的算法、方法和应用研究,然后基于水热耦合原理,建立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FFIMS模型(Fully Distributed Frozen Soil Processes Integrated Modeling System);通过空间降尺度、数据融合等方法,联立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和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两种技术手段,实现冻土时空监测与模拟综合方法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构建冻土水文过程模块,耦合分布式流域过程模型ESSI-3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进行方法体系的综合应用,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提出一种利用土壤水分特征参数改进的DIA算法(Dual-index Algorithm),显着提高了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准确率。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地表土壤冻融判别研究中,改进的DIA算法平均判别准确率达到91.6%。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地表冻融状态的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方法,获取了研究区25 km格网尺度上的逐年的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序列,通过与现有的多年冻土区划图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多年冻土监测与分类方法具有较为可靠的准确度(误差小于3%)。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在研究期间(2002年至2017年)普遍北移约25 km~75 km,研究区内的多年冻土始终呈现退化的趋势。(2)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典型的高纬度冻土区地表土壤冻结天数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频谱降尺度图像既包含原始低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布特征,又包含普通统计降尺度图像的部分空间分布细节,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合理性;通过站点实测数据的精度验证和对比,发现通过频谱分析方法进行降尺度后,由于融合了高分辨率相位信息,降尺度结果的精度亦有显着提升,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有效性。(3)FFIMS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各个冻土过程水热参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中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通过对比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前后的冻土数值模拟结果和多变量、多角度的验证,发现遥感反演信息有效的引导和修正了模型模拟过程,明显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精度。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冻土水热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水循环过程,但是冻土水热过程影响的流域径流量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率较小。但是,在季节性冻土发生融化的时期,冻土过程对水文径流的影响尤为明显,该时段的平均Nash效率系数从近乎为0提高到0.67,显着提高了水文径流的模拟精度,表明了在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中考虑冻土过程影响的必要性。本研究在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冻土过程数值模拟等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上重点突破,通过建立基于遥感和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以期显着提升寒区冻土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能力,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寒区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许嘉慧[3](2021)在《大庆市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恢复潜力研究》文中认为湿地生态系统是与森林、海洋统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本身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体系,并且生物种类极其丰富。湿地系统通常散布于城市周围或融合其中,因此湿地系统的变化进程与城市发展进程相互影响。大庆市地处我国松嫩平原西部,其市域范围内有全国范围内最大、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城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然而伴随着大庆市城镇化的进程,处于生态脆弱带上的湿地系统受到持续性干扰,安全性遭遇极大威胁。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大庆市湿地生态保护工程陆续实施。本研究将基于多源数据,根据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城市生态格局变化趋势、原因,其中对大庆的湿地生态系统采用了移动窗口法计算出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大庆市域内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符合大庆具体情况的湿地恢复潜力模型,依据罗伯特湿地恢复模型和层次分析法两个部分组成,根据权重因子叠加分析,构建1997—2019年的湿地系统恢复潜力模型,并通过ARCGIS得到插值统计,得出潜力值模型图,并得出两个阶段的动态潜力值变化图。通过计算得出景观格局指数对大庆湿地恢复潜力的影响,及各景观指数对恢复潜力的贡献度。通过研究,本文主要结论:(1)1997-2019年土地利用情况中,可以看出耕地与居民用地呈持续增长状态,且扩张趋势明显。湿地重心逐渐转移,水域明显恢复,水域面逐渐扩大,水系逐渐清晰有水网结构,湿地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政府保护工程初见成效。(2)大庆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主要是由自然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造成的。气候及水文因素对景观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人为干扰因素更大,人类活动干扰度明显。(3)1997-2019年,大庆湿地潜力图可以看出潜力逐渐提升,高值区由离散状逐渐变成链接状,呈恢复缓和状态,高值区最高值逐年增加,且持续良好,2019年恢复值最大,表明大庆市湿地恢复潜力呈良好扩张恢复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修复阶段。(4)1997年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恢复力的关系中,贡献率降序排列: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聚集度;2008年数据结果表明,其降序排列:聚集指数、连接度、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面积周长比;2019年数据结果表明,其降序排列: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聚集指数、面积周长比、连接度。大庆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恢复潜力的研究,丰富了对湿地系统的记录性研究,并提供了生态学上的基础纪实资料,为大庆市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提出针对性建议,制定大庆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优化及恢复策略,为最终恢复湿地系统健康并提升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杜家昕[4](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赵琴[5](2021)在《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雪作为冰冻圈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对气候系统、碳汇水平、生态环境、能量交换、人文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探究积雪的变化规律变得尤其重要,积雪物候可以量化这种变化。目前主要资料来源为站点实测及遥感技术,由于其各自优缺点,我们基于AVHRR制备了中国1981-2014年长时间序列积雪面积产品。中国是主要季节性积雪区,季节性积雪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气候、水文有重要意义,积雪与地表相互作用,积雪物候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植被生态的变化,积雪与植被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因而,我们探究了中国积雪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植被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积雪面积产品制备。以Landsat影像为样本,运用SNOWMAP算法识别积雪作为真值,训练、统计AVHRR特征参数有雪、无雪分布,建立新的积雪识别算法,结合JASMESA云算法进行中国区域逐日无云积雪面积初级产品制备,由于云是积雪识别重要干扰因素,因此用隐马尔科夫去云法及微波雪水当量插值法两种方法进行去云处理,最后结合温度、水体等进行最终产品制备,并用站点进行验证,本文积雪识别算法相比JASMES算法而言,漏分较多,多分较少。总体精度比JASMES算法精度高,为86.31%。(2)积雪物候分析。计算积雪物候参数积雪面积的日、月、年变化趋势,及积雪日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期揭示中国的积雪分布、变化特征。中国主要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北-内蒙古高原)、北疆、青藏高原三大积雪区,其中积雪面积整体在1月达到最大。中国积雪整体呈现积雪面积减少、积雪初日推迟、积雪终日提前、积雪期长度缩短的趋势,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在青藏高原、阿勒泰、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变化速率较大。且中国积雪呈现纬度越低、海拔越低,积雪初日越早,终日越晚,积雪期越短的特点。(3)植被物候分析。中国天然植被返青期主要在3月下旬到5月底这两个半月,枯黄期则主要在9月到12月,生长期长度则分布在150-180天的区域最大。中国呈现植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生长期长度缩短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变化规律也不相同,且变化速率都较小,以0-1天/年的速率提前或者推迟。(4)积雪物候与植被物候的响应关系。积雪物候参数对植被物候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且不同的地区影响程度也不同。整体而言,积雪日数对植被影响较大,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长度相对影响较小,除积雪日数与植被返青期、积雪终日与植被返青期呈负相关外,都呈现正相关。就区域性而言,积雪日数在阿勒泰、天山、内蒙古中部及与辽宁、河北交界处及部分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较大,积雪初日对植被整体影响较小,积雪终日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南部影响较大,积雪期长度则在阿勒泰、内蒙古与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中部影响相对较大。

王京[6](2021)在《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水文环境孕育了全球最大的永久冻土区。近年来在温度持续升高和工程活动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呈现出快速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活动层厚度增厚、冻土温度升高等。其中活动层位于永久冻土层上方,它的周期性的冻融过程能引起冻土地表发生季节性的抬升和沉降。另一方面,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改变了冻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而造成铁路路基沉陷及附近热融滑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展大范围青藏高原和交通走廊沿线冻土形变监测、多年冻土的分布调查及活动层厚度估计研究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寒区灾害预防、人类工程设施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但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地貌景观异质性较强,采用常规的监测手段进行冻土研究存在很多缺陷。多源SAR卫星的发射和In SAR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青藏高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数据源和技术支持。本论文利用Sentinel-1A数据、Terra SAR-X数据、ALOS-2 PALSAR-2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形变监测、冻土分布制图及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旨在为青藏高原冻土区的灾害防护和冻土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超算平台的并行快速分布式散射体和相干散射体的时序In SAR技术(Parallel Fast Distribute Scatterer-Coherent Scatters In SAR,PFDSCSIn SAR),实现整个青藏高原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反演。以TOPS干涉模式250km宽幅的Sentinel-1图像为数据源,针对CSIn SAR技术在青藏高原自然地表存在点目标不足和分布式散射体技术(Distribute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DSI)处理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融合分布式散射体(Distribute Scatterer,DS)来提高青藏高原点目标的密度,并提出DSI并行策略提升DSI算法的计算效率以适合青藏高原大区域形变解算。在DSI处理流程中,提出基于积分图的置信区间方法来提取同质像素点,针对中低分辨率SAR图像存在多种散射机制和最优相位计算迭代耗时问题,采用奇异值分解方估计DS点的最优相位。研究表明,PFDS-CSIn SAR与CSIn SAR技术对比,极大提高了低相干冻土区的干涉图质量并提高了测量点的密度。并行DSI方法将35h完成的整景Sentinel-1数据(4:20多视比)的DSI处理流程时间减少至30min,运行效率提高了近60倍。PFDS-CSIn SAR实验结果显示2018~2019年青藏高原年平均形变速率为-56~56mm/yr。青藏高原冻土形变与活动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呈现出弱相关关系,与年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强相关关系。(2)提出了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的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和基于In SAR时序形变量冻土分布制图的新方法,实现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冻土冻融过程的形变监测和冻土分布制图。以TOPS干涉模式250km宽幅的Sentinel-1图像和ERA5-Interim再分析的日空气温度为数据源,针对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PSI)技术应用于青藏铁路沿线形变监测过程中存在的PS点(Persistent Scatterer)不足和形变模型适用性等问题,本研究融合分布式散射体并构建基于归一化的冻融指数的季节性形变模型来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的季节性形变进行求解。在DSI处理流程中提出基于初始数据块协方差矩阵Shapiro–Wilk W检验的同质像素点提取方法,使用稳健的M-estimator估计方法估计初始协方差矩阵。在最优相位估计中采用Phase Linking方法对最大似然估计算法进行求解,同时为了加快迭代求解速度,提出基于EMI(Eigendecomposition-based Maximum-likelihoodestimator)方法的初始解作为迭代的初始条件,进而提升最优相位求解速度和精度。基于上述求解的季节性形变量、时序形变量和日空气温度数据,分析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地区的冻融过程。最后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对In SAR时序形变量做预处理并利用非监督ISODATA分类方法进行冻土分布制图。实验结果表明:2017/03/16~2020/03/24期间研究区季节性振幅范围为-70~20mm/yr,LOS形变速率范围为-40.0~20.0mm/yr。青藏铁路沿线10公里缓冲区的季节性形变范围为-50~10mm/yr。沉降区域较大的路段集中在格尔木至西大滩、不冻泉至可可西里、五道梁至北麓河、风火山至乌丽、沱沱河至雁石坪、唐古拉山至安多、那曲至当雄、羊八井至拉萨。经验证,In SAR时序测量值与四个地点的水准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1、0.89、0.83。此外,基于日空气温度数据和时序形变量变化发现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地区冻土的冻融循环时间不同。基于时序In SAR形变量冻土分类结果将冻土区分类为永久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和退化永久冻土区,分类结果与赵林等人冻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3)基于多源SAR数据分析永久冻土区不同地貌景观冻土冻融过程的形变,并提出基于分层土壤含水量和分层土壤孔隙度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实现北麓河地区不同地貌景观冻土的活动层厚度的反演。以Sentinel-1数据、Terra SAR-X数据、ALOS-2 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针对北麓河地区冻土分布异质性强且地貌类型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分层土壤含水量和分层土壤孔隙度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并构建季节性形变模型与新小基线集(New Small baseline Subsets,NSBAS)集成的方法流程,获得了北麓河地区不同地貌景观的季节性形变特征和活动层厚度,并分析不同传感器反演的形变和活动层厚度,探索多源SAR数据在永久冻土区冻融过程形变和活动层厚度反演的适用性和差异性。多源SAR数据形变结果表明季节性形变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热融湖周围,辫状河平原、盆地地区、冰川的季节性径流地区以及河漫滩地区。Sentinel-1和ALOS-2 PALSAR-2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季节性形变量的形变趋势较为一致,但是线性形变速率存在较大的差别。Sentinel-1与Terra SAR-X数据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季节性形变和线性形变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4。三种传感器形变结果显示北麓河地区6个典型地物的季节性形变趋势一致。高寒草甸和河漫滩地区的季节性形变高于高寒荒漠和裸地区。结合北麓河地区日气温数据、土壤含水量、GPR数据发现冻土形变与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活动层厚度具有重要关系。三种传感器反演活动层厚度结果范围分别为0.3~4.23m、0.3~4.04m、0.3~4.54m,且不同地貌景观的活动层厚度差异明显。三种传感器反演活动层厚度与与探地雷达实测数据对比,可发现ALOS-2 PALSAR-2数据反演的活动层厚度在不同地貌景观区域的相关性最好,分别为0.87、0.78、0.89、0.80。Terra SAR-X数据和Sentinel-1在河漫滩地区反演的活动层厚度相关性较差,分别为0.59和0.63。本文提出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为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反演提供了有效方案。

李聪聪,王佟,王辉,胡智峰,江晓光,梁振新,王伟超,杜斌[7](2021)在《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监测技术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处于黄河一级支流大通河源头湿地生态区,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因煤炭开采导致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水系湿地破坏、不稳定边坡和残煤高温异常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扰动和破坏,导致矿区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为了全面分析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明确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向,保障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高效开展,有效提升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的分析,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划分为4个阶段,即治理前的勘查设计阶段、治理中的地形地貌整治阶段和覆土复绿阶段、治理完成后的后期管护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监测目标,利用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遥感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技术,充分发挥InSAR、热红外和三维遥感的技术特点,结合常规的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因地制宜,探索研究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度、冻土反演和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基础地形测量、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生态治理效果可视化评价、工程监管和方量计算等方面的应用,经与实际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构建了聚乎更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监测模式,高效支撑了聚乎更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在黄河上游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地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部署和工程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

李廷[8](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昌都地区土地覆被和地质灾害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地区拥有迥异于我国其他地域的璀璨文化,同时也拥有极其漫长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昌都地区作为连接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的重要枢纽之地,当前的形势既给昌都地区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为研究区,对该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昌都地区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昌都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划分,可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未来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支持。首先,搜集与整理昌都地区自然地理、土地利用、地质环境、植被覆盖、地质灾害、人口经济等信息,获得昌都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然后,以昌都地区为整体,局部从川藏铁路昌都段以及三江流域昌都段进行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1990年-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均值法及相关性分析法对研究区1998年-2018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该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年-2018年昌都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其中耕地、林地和居民及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为逐渐递减。通过对昌都地区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状况研究得出,昌都地区整体植被覆盖较高,覆盖类型以中高覆盖度为主,气温是引起昌都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较显着的气候影响因子。最后,完成对昌都地区截止到2019年以来发生的1200个地质灾害信息统计,按照昌都地区行政区划分析了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昌都地区交通、坡度、地质构造等影响因子,绘制了昌都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可为昌都地区未来建设以及铁路交通线路规划提供参考。

邓彩霞[9](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温理想[10](2021)在《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植被和多年冻土是寒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冻土环境长期选择的过程中,植被表现出与之适应的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退化,植被的生长特征也随之变化。大兴安岭冻土区是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也是典型的寒区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同时我国在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有必要开展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特征的研究。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等手段,分别研究了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群落、植被覆盖以及植被物候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探究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对冻土退化的响应。以期为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寒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大兴安岭冻土区在人为干扰下,冻土发生了严重退化。自然保护区内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明显小于保护区外。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活动层厚度小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冻土活动层厚度小的区域,林下灌木的生物量以及兴安落叶松的胸径树龄比值都小于活动层厚度大的区域,表明冻土退化对灌木和乔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而且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近20年植被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植被覆盖情况好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3)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的时间序列都能够用于提取植被物候。SIF与植被光合作用一致,具有更强的生理基础,SIF提取的物候结果与NDVI和EVI相比,生长季开始的晚,结束的早,生长季长度也最短。NDVI在高植被覆盖区存在纠正大气影响不彻底、易饱和等不足,EVI的空间格局与植被类型更为一致,所以在大兴安岭冻土区EVI对植被物候的监测效果更好。(4)近20年植被物候参数在研究区尺度上没有显着的变化趋势。在像元尺度上,仅有少部分像元的变化趋势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且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发生显着变化的像元数量和趋势都要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说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更敏感。(5)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长季开始(SOS)均值小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长季结束(EOS)均值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说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植被进入生长季早,结束生长季晚,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植被的生长季长度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

二、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近20年NDVI动态变化及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行政区划
        2.1.4 气候水文
        2.1.5 自然资源
    2.2 研究数据
        2.2.1 遥感数据
        2.2.2 青藏高原植被类型数据
        2.2.3 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实测数据
        2.2.4 辅助地图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数据补偿研究——历史平均值法
    3.2 空间趋势分析法
    3.3 未来趋势分析法
    3.4 归一化植被指数
    3.5 植被覆盖度
    3.6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3.7 一元线性回归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NDVI多年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4.1 青藏高原2000—2019 年NDVI分布特征
    4.2 青藏高原2000—2019 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分析
    5.1 地表温度的高程校正
    5.2 青藏高原LST多年分布格局
    5.3 青藏高原LST季节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TVDI的土壤水分反演格局分析
    6.1 青藏高原2000—2019 年TVDI分布特征
    6.2 青藏高原TVDI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6.3 青藏高原土壤水分线性相关分析
    6.4 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分布格局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附表:1 青藏高原2000年3月—2020年2月逐月干、湿边拟合方程及拟合系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球变化与冻土变化研究现状
        1.2.2 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3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第2章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区概况
    2.5 数据来源
        2.5.1 被动微波遥感数据
        2.5.2 MODIS遥感数据产品
        2.5.3 土壤温湿度监测数据
        2.5.4 气象观测数据
        2.5.5 下垫面参数数据
        2.5.6 多年冻土区划图
第3章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冻融状态判别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地表冻融状态判别方法
        3.2.1 原始DIA算法及其不足之处
        3.2.2 土壤水分特征指标(LVSM)提取
        3.2.3 利用LVSM指标对DIA算法的改进
    3.3 改进DIA算法的判别结果及精度验证
    3.4 改进的DIA算法在东北地区的应用
        3.4.1 东北地区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结果
        3.4.2 地表土壤冻融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反演与分类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监测与分类方法
        4.2.1 冻结指数方法及其适用性改进
        4.2.2 多年冻土热学稳定性分区方法
    4.3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与分类结果
        4.3.1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结果
        4.3.2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类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频谱分析的冻土指标空间降尺度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研究方法
        5.2.1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方法
        5.2.2 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相位的GWR方法
    5.3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结果与分析
        5.3.1 用于频谱分析的地表土壤冻融信息
        5.3.2 冻结天数指标的频率域特征
        5.3.3 频谱降尺度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研发
    6.1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水热耦合原理
    6.2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
        6.2.1 冻土系统的大气边界条件
        6.2.2 冻土系统的能量传递理论
        6.2.3 冻土系统的水分迁移理论
    6.3 FFIMS模型的求解
        6.3.1 模型结构框架与运行流程
        6.3.2 模型参数配置与输入输出
    6.4 FFIMS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
        6.4.1 FFIMS模型的应用示范区概况
        6.4.2 模型输入数据与预处理
        6.4.3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冻土水热过程模拟研究
    7.1 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与FFIMS模型的融合
        7.1.1 DIA算法与FFIMS模型的融合方法
        7.1.2 模拟结果与对比验证
    7.2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FFIMS模型在东北地区的模拟与验证
        7.2.1 地表温度模拟精度验证
        7.2.2 积雪模拟精度验证
        7.2.3 实际蒸散发模拟精度验证
    7.3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冻土变化响应分析
        7.3.1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7.3.2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FFIMS模型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8.1 空间分布式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 模型
        8.1.1 ESSI-3 模型的发展历程
        8.1.2 ESSI-3 模型水文过程的参数化方法
    8.2 FFIMS模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8.2.1 冻土水文过程原理
        8.2.2 冻土水热过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8.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8.3.1 ESSI-3 模型输入数据预处理
        8.3.2 ESSI-3 模型率定与验证
        8.3.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大庆市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恢复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遥感研究
        1.2.2 景观格局研究
        1.2.3 恢复潜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大庆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1.3.2 大庆湿地恢复潜力评价
        1.3.3 大庆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对恢复潜力的影响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
        2.1.1 景观
        2.1.2 景观格局
        2.1.3 土地利用
    2.2 恢复潜力
        2.2.1 恢复潜力模型
        2.2.2 恢复潜力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理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的处理与获取
        3.2.1 网格划分
        3.2.2 气候数据
        3.2.3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3.2.4 人口数据与GDP数据
        3.2.5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3.3 遥感数据处理
        3.3.1 几何校正
        3.3.2 辐射定标
        3.3.3 大气校正
        3.3.4 波段合成
    3.4 研究方法
        3.4.1 土地利用分类
        3.4.2 遥感影像分类
    3.5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大庆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
        4.1.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
    4.2 研究结果
        4.2.1 土地转移过程
        4.2.2 大庆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4.3 景观格局演变因素的分析
        4.3.1 人口因素
        4.3.2 城市化因素
        4.3.3 政策因素
        4.3.4 石油、工业化因素
    4.4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大庆湿地恢复潜力评价
    5.1 湿地恢复潜力模型的构建
        5.1.1 Robert湿地恢复潜力模型
        5.1.2 湿地恢复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5.1.3 湿地恢复潜力评价过程
    5.2 湿地恢复潜力动态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恢复潜力的影响
    6.1 湿地景观格局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1.1 斑块密度(PD)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1.2 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LPI)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1.3 面积与周长比(PA-RA)比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1.4 聚集指数(AI)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1.5 连接度(CONNECT)与恢复潜力之间的关系
    6.2 湿地景观指数对恢复潜力的贡献率
        6.2.1 偏回归平方和
        6.2.2 结果分析
    6.3 湿地恢复的对策与建议
        6.3.1 优化湿地市域的生态监测体系
        6.3.2 加强保护区的不断更新覆盖范围
        6.3.3 减少污染负荷,提高湿地水资源级别
        6.3.4 提升湿地的保护观念
        6.3.5 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结构化转型
        6.3.6 完善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布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积雪覆盖范围算法研究现状
        1.2.2 积雪物候变化研究
        1.2.3 积雪物候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
    2.2 数据
        2.2.1 AVHRR地表反射率数据
        2.2.2 Landsat数据
        2.2.3 DEM数据
        2.2.4 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介绍
        2.2.5 气象数据
        2.2.6 水体数据
        2.2.7 积雪深度数据
        2.2.8 植被数据
    2.3 产品验证及物候分析方法
        2.3.1 精度验证方法
        2.3.2 积雪物候参数定义
        2.3.3 积雪、气候与植被趋势分析
        2.3.4 积雪、气候与植被相关性分析
第3章 AVHRR积雪范围产品制备
    3.1 AVHRR初级积雪范围产品
        3.1.1 积雪识别算法建立
        3.1.2 初级产品制备
    3.2 云和空缺值的填补
        3.2.1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时空插值算法
    3.3 无云AVHRR积雪范围产品
    3.4 产品的精度评估
第4章 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4.1 积雪面积变化分析
    4.2 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4.2.1 中国积雪变化
        4.2.2 中国积雪划分
    4.3 积雪初日时空变化特征
    4.4 积雪终日时空变化特征
    4.5 积雪期长度时空变化特征
第5章 积雪与植被物候的响应关系
    5.1 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5.1.1 返青期
        5.1.2 枯黄期
        5.1.3 生长期长度
    5.2 积雪与植被因子的关系
        5.2.1 积雪日数与植被参数因子
        5.2.2 积雪初日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5.2.3 积雪终日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5.2.4 积雪期长度与植被参数因子的关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1.2.3 青藏高原交通工程沿线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1.2.4 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现状
        1.2.5 青藏高原冻土分布研究现状
        1.2.6 有待研究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2章 青藏高原形变和活动层厚度反演InSAR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形变反演InSAR技术
        2.2.1 永久散射体技术
        2.2.2 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2.3 青藏高原冻土InSAR形变模型
    2.4 基于InSAR技术的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
        2.4.1 基于季节性形变量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
        2.4.2 基于热传导定律的活动层厚度反演
        2.4.3 基于MT-InSAR形变和多维土壤水分分布的活动层厚度反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超算平台PFDS-CSInSAR技术青藏高原形变反演
    3.1 引言
    3.2 PFDS-CSInSAR技术
        3.2.1 Sentinel-1 数据预处理和干涉流程
        3.2.2 CSI处理
        3.2.3 DSI处理
        3.2.4 DSI并行策略
        3.2.5 时序InSAR流程
        3.2.6 多轨InSAR形变结果拼接
    3.3 青藏高原介绍
    3.4 实验数据集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DSI处理结果
        3.5.2 青藏高原形变速率结果图
        3.5.3 青藏高原形变速率成因分析
        3.5.4 并行DSI处理效率分析
    3.6 实验结果对比与验证
        3.6.1 PFDS-CSIn SAR与 CSIn SAR结果对比
        3.6.2 部分区域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冻融过程形变监测及冻土分类
    4.1 引言
    4.2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4.2.1 青藏高原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4.2.2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的时序解算部分
    4.3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时序形变结果冻土分类方法
    4.4 研究区和数据集介绍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青藏铁路沿线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结果与分析
        4.5.2 Sentinel-1 数据青藏铁路沿线季节性形变结果
        4.5.3 青藏铁路沿线季节性形变结果区域性分析
        4.5.4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分类制图结果与分析
    4.6 青藏铁路沿线结果对比与验证
        4.6.1 青藏铁路沿线形变结果与NSBAS技术对比
        4.6.2 青藏铁路沿线水准数据验证
        4.6.3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分类结果野外采样点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源SAR数据冻土冻融过程及活动层厚度时空分析
    5.1 引言
    5.2 NSBAS 技术和活动层厚度反演模型
        5.2.1 NSBAS技术
        5.2.2 基于NSBAS技术季节性形变活动层厚度反演模型
    5.3 研究区和实验数据介绍
        5.3.1 研究区
        5.3.2 数据源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多源SAR数据形变参数估计结果与时空分析
        5.4.2 北麓河地区形变结果分析
        5.4.3 北麓河地区活动层厚度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监测技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概况
    1.1 矿区基本条件
    1.2 生态环境问题
2 监测技术方法
    2.1 卫星遥感监测方法
        2.1.1 植被覆盖度监测方法
        2.1.2 冻土监测方法
        2.1.3 形变监测方法
    2.2 无人机遥感监测方法
        2.2.1 基础底图数据获取方法
        2.2.2 三维立体可视化监测方法
        2.2.3 地表温度异常监测方法
        2.2.4 工程监管和方量计算方法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植被覆盖度变化
    3.2 冻土变化
    3.3 形变监测结果
    3.4 地表温度异常监测结果
    3.5 工程监管与方量计算结果
4 综合监测模式
5 结 论

(8)基于遥感技术的昌都地区土地覆被和地质灾害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象与水文
    2.2 地质环境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质灾害现状
        2.2.3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昌都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分析
    3.1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分析方法
        3.1.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3.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1.3 CA-Mar Kov模型预测
    3.2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分析结果
        3.2.1 昌都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度
        3.2.2 昌都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3.2.3 昌都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分析
        3.2.4 川藏铁路昌都段土地利用分析
        3.2.5 三江流域昌都段土地利用分析
        3.2.6 昌都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3.2.7 昌都地区土地利用格局预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昌都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4.1 NDVI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4.1.1 NDVI计算
        4.1.2 均值分析
        4.1.3 NDVI突变点检验
        4.1.4 相关分析
    4.2 昌都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结果
        4.2.1 昌都地区NDVI动态度分析
        4.2.2 昌都地区NDVI空间分布特征
        4.2.3 昌都地区NDVI时序变化特征
        4.2.4 昌都地区NDVI变化趋势分析
        4.2.5 川藏铁路昌都段NDVI动态度分析
        4.2.6 三江流域昌都段NDVI动态度分析
        4.2.7 温度、降水逐年变化分析
        4.2.8 NDVI与温度、降水相关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昌都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5.1 昌都地区地质灾害分布
    5.2 昌都地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叠加分析
    5.3 昌都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10)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冻土退化研究进展
        1.2.2 冻土与植被关系研究进展
        1.2.3 遥感植被物候研究进展
        1.2.4 文献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野外调查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时间序列重建
        2.3.2 物候参数提取
        2.3.3 趋势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群落特征
    3.1 呼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群落特征分析
    3.2 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群落特征分析
    3.3 冻土厚度与植被指标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覆盖特征
    4.1 大兴安岭冻土区NDVI和 EVI的年际变化特征
        4.1.1 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4.1.2 EVI的年际变化特征
        4.1.3 NDVI 和 EVI 年际变化分析
    4.2 大兴安岭冻土区NDVI和 EVI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NDVI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EVI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NDVI与 EVI空间分布特征对比
    4.3 大兴安岭冻土区NDVI和 EVI的空间趋势特征
        4.3.1 NDVI的空间变化趋势
        4.3.2 EVI的空间变化趋势
        4.3.3 NDVI和 EVI空间变化趋势对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物候特征
    5.1 时间序列数据滤波
        5.1.1 滤波结果
        5.1.2 滤波指数对比
    5.2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物候年际变化
        5.2.1 SOS的年际变化
        5.2.2 EOS的年际变化
        5.2.3 LOS的年际变化
    5.3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物候空间分布
        5.3.1 SOS的空间分布
        5.3.2 EOS的空间分布
        5.3.3 LOS的空间分布
    5.4 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物候空间变化趋势
        5.4.1 SOS空间变化趋势
        5.4.2 EOS空间变化趋势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近20年NDVI动态变化及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研究[D]. 陈宝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D]. 高会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大庆市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恢复潜力研究[D]. 许嘉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5]中国积雪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响应研究[D]. 赵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D]. 王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7]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监测技术与方法[J]. 李聪聪,王佟,王辉,胡智峰,江晓光,梁振新,王伟超,杜斌. 煤炭学报, 2021(05)
  • [8]基于遥感技术的昌都地区土地覆被和地质灾害分析研究[D]. 李廷. 西藏大学, 2021(12)
  • [9]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10]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特征研究[D]. 温理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