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磨自愈纳米润滑添加剂

抗磨自愈纳米润滑添加剂

一、抗磨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侯婷丽[1](2021)在《BP/TiO2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钛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较强的耐蚀性及卓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然而,由于钛合金导热系数低、高温化学活性高、弹性模量小、变形抗力大,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轧制黏辊、板材划伤、板材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且轧制过程中的磨损导致轧辊寿命缩短。润滑是解决该问题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钛合金极差的摩擦学性质,导致传统塑性加工润滑液不能对钛合金产生高效润滑。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低成本制备黑磷(BP),研究BP及BP/TiO2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揭示二者减摩耐磨机制,构建协同润滑理论模型,探索水基纳米流体在钛合金冷轧过程中的润滑性能。通过高能球磨法成功制备出BP粉末,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的BP纳米片具有少层片状结构,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摩擦实验结果表明,BP纳米片在浓度为70 mg/L时的摩擦系数(COF)和球磨损率最低,相比与纯水,分别降低了32.4%和61.1%,具有卓越的减摩抗磨效果。其润滑机理可归因于BP纳米片的片状吸附、层间低剪切以及摩擦化学反应膜。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BP/TiO2纳米颗粒,可以观察到有少数TiO2颗粒附着在BP纳米片表面,尺寸分布均匀;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复配体系,相比于纯水,BP和TiO2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平均COF分别降低了13.2%和15.3%,而BP/TiO2复合润滑添加剂的平均摩擦系数降低了24.5%,并且球磨损率降低了59.5%。其协同润滑机理可归因于BP纳米片的层间低剪切、TiO2纳米颗粒的滚珠轴承效应的自修复作用、吸附膜以及摩擦化学反应膜。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将不同水基润滑添加剂配制成纳米流体,进行钛合金板材轧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轧制力均逐渐增大。第一道次时,相对于无润滑和基础液润滑状态,BP/TiO2复合水基纳米流体润滑时的轧制力下降了17.5%和10.8%。轧后板材表面粗糙度达到最低为0.435μm,相对于无润滑和基础液分别下降了32.2%和26.1%。轧制过程中的磨损机理主要是通过BP/TiO2纳米颗粒在轧辊与金属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有效地防止摩擦增大,极大地改善了轧制过程中的润滑性能,并提高了钛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

郭竟尧[2](2021)在《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船舶柴油机多处于高温高载荷的恶劣工况下,由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在润滑油中加入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润滑油的减摩和抗磨性能,甚至达到一定的自修复效果从而有效减少船舶柴油机的摩擦磨损。本文首先以石墨烯、硼酸钙为原料,油酸为修饰剂,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文中统称为1#润滑添加剂)。为了进一步探究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硼酸盐复合粉体的工艺,再以膨胀石墨代替石墨烯为原料,制备第二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文中统称为2#润滑添加剂)。通过SEM、FT-IR、Raman、TEM、XRD等检测手段对所制备的两种润滑添加剂进行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分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并探究其减摩抗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以两种不同原料合成的润滑添加剂的形成机制。球磨20 h所制得的两种润滑添加剂中硼酸钙的粒径为8nm-10nm左右,且被2-3层石墨烯所包裹为球状。这说明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过程中,磨球的机械作用促使膨胀石墨剥离为石墨烯,同时等离子体的热效应使硼酸钙颗粒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热爆”,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硼酸钙颗粒热爆飞溅出来,冷凝沉积在石墨烯上并随即被包覆为球状,两者逐渐形成纳米复合结构。(2)测试两种润滑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5wt%的两种球磨20h粉体的复合油,静置30天后无明显沉降现象发生,这是因为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实现了油酸对两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的表面修饰,油酸的非极性长链烷基吸附于两种润滑添加剂的表面,并在基础油中产生空间位阻效应,使这两种润滑添加剂在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3)分析两种润滑添加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常温下1#-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28.6%,磨损量降低了33.4%;2#-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26.4%,磨损量降低了32.5%。高温下1#-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47.7%,磨损量降低了46.1%;2#-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为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48.9%,磨损量降低了48%。可见两种由不同原料球磨20h制备的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基本一样,这表明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可以有效地剥离膨胀石墨,获得较高质量的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添加剂材料。(4)探究两种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试验表明,两种润滑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被包覆为球状的纳米硼酸钙粒子可以在摩擦副表面产生多活动中心的滚动摩擦,有效地减少了摩擦副表面的擦伤;复合油中的纳米复合粉体填充沉积到磨损表面的凹坑、沟槽中,对摩擦副表面的磨痕进行原位修复,并且当摩擦过程中石墨烯片层破裂时,释放出的纳米硼酸钙颗粒会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并进一步发挥减摩抗磨的作用。尤其在高温条件下,石墨烯和硼酸盐更容易沉积吸附在摩擦表面,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对磨损表面进行修复,从而使整个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更低。

孟凡善[3](2020)在《三种BN基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润滑油是改善润滑表面摩擦状况、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技术,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质是决定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纳米润滑添加剂因其微尺寸、高表面能等特点而具有更优的减摩抗磨性能。因此,开展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对提升润滑油润滑性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试验参数下两种混合型纳米添加剂(BN/AlN和BN/TiN)和一种复合型纳米添加剂(BN@C)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摩擦系数、磨斑直径、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化合价态等性能分析,阐述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与自修复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油酸、司班80、硅烷偶联剂KH-550、聚乙二醇200和硬脂酸五种分散剂中油酸对纳米BN、TiN、AlN颗粒的分散效果最佳。(2)两种混合型纳米添加剂BN/AlN、BN/TiN的润滑性能均随质量配比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配比为1:1时润滑性能最佳。随纳米添加剂浓度增加,润滑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纳米BN/AlN添加浓度为0.2wt%时润滑油润滑性能最佳,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38.30%;纳米BN/TiN添加浓度为0.6wt%时润滑油润滑性能最佳,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65.96%。(3)复合型纳米添加剂BN@C添加浓度为0.2wt%时摩擦系数最低,较纯基础油时降低19.28%;添加浓度为0.4wt%时磨斑直径最低,较纯基础油时降低22.34%。静置5天后纳米BN润滑油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增加13.59%和10.96%,纳米BN@C润滑油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增加7.57%和5.01%。(4)润滑过程中纳米添加剂颗粒(BN/AlN、BN/TiN、BN@C)可进入摩擦副将直接接触的摩擦表面分隔开,使摩擦形式转变为滚动-滑动混合摩擦。纳米BN颗粒在上下摩擦面的滑动挤压下发生层间滑移,同时包覆在表面的碳材料协同BN发挥润滑作用,从而降低摩擦磨损;纳米TiN和AlN以充当微轴承作用降低摩擦磨损。纳米颗粒可吸附沉淀在摩擦表面凹坑处,修复基体磨损;纳米BN和TiN颗粒与基体材料通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修复膜而保护摩擦表面。

陈耀彤[4](2020)在《含改性碳纳米材料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及长效测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社会的日益发展,机械设备的精度不断升高、使用强度不断增大,为提供更好的润滑防护,润滑脂必须在低转矩、高极压、长寿命和耐腐蚀等性能方面不断发展方能满足需求。为改善抗磨性能,在润滑脂中加入固体添加剂是一种重要方式,如今碳纳米材料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关于碳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开始涌现,但由于团聚问题,碳纳米粒子在润滑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此外,由于碳纳米材料分多种维度,对提升润滑性能的作用机制不同,多维度添加剂润滑机制可能存在加成作用,该角度的研究目前较少。由于润滑机制的完善,多维度复配添加剂将使润滑脂的减摩性能进一步增强。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亲油改性后获得的改性石墨烯(MR-GO)和碳纳米管(M-CNT),借助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TG)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前后的碳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并用摩擦试验测试了改性对碳纳米添加剂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分子被成功接枝在碳纳米粒子表面,使之具有亲油性质,并避免其因团聚而对润滑造成反作用。为更便利和及时的测试润滑脂的长效性能,本研究根据主流测试机原理并结合润滑脂失效机理,设计制造轴承测试机一台,验证了改试验机的可行性,并初步设计出润滑脂长效性能测试方法,对实验样品进行了测试。采用四球试验测试了单一添加剂和复配添加剂样品的摩擦性能,数据表明单一添加剂的最佳含量为0.04 wt%,其磨斑直径相对于基础脂最高降低20%;MR-GO&M-CNT复配的润滑脂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其磨斑直径相对于基础脂降低35%、相对于单一添加剂分别降低19%和27%,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表明MR-GO和M-CNT均能改善摩擦表面的粗糙程度;长效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添加剂能够延长轴承的失效时长,且复配后的样品效果更好。两种添加剂协作下,摩擦表面的自动修复作用更完善,使磨损面粗糙程度降低,摩擦表面平均摩擦系数更低且随摩擦时长的增加更平稳,形成了一种稳定可持续的润滑机制。

刘享[5](2020)在《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船舶发动机使用低硫燃油会导致活塞-缸套等关键零部件的磨损加剧。在润滑油中加入合适的纳米润滑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和承载能力,这为减小船舶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本文以膨胀石墨和硼酸钾为原材料,以油酸为表面修饰剂,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工艺,在不同的放电电流参数下制备了2组石墨烯/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采用SEM、TEM、XRD、Raman、FT-IR等检测手段对所制备的石墨烯/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进行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分析,并测试了石墨烯/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及摩擦学性能。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1)研究石墨烯的形成机制及纳米硼酸钾在石墨烯上的负载情况。在2A放电电流的条件下,等离子体辅助球磨20h所获得的石墨烯层数为8层,纳米硼酸钾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上。这主要是因为在等离子体的热效应下,膨胀石墨的层间距变大,促进石墨烯从石墨片层上的剥离,同时大电流放电等离子体的微区加热效应也会使硼酸钾颗粒熔化和热爆飞溅,之后迅速冷凝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上,且部分硼酸钾颗粒被石墨烯包裹。2)分析等离子体辅助球磨的放电电流对制备石墨烯/硼酸钾的影响。当降低放电电流为1.5A时,等离子体辅助球磨10h即可获得层数为9层的石墨烯,硼酸钾颗粒为10nm左右。这是因为硼酸钾作为介电材料,1.5A放电电流等离子体对硼酸钾产生的热影响要低于2A电流,硼酸钾颗粒不易熔化和团聚,使得球磨中硼酸钾对石墨的持续嵌入和刮擦发挥了主要作用,加速剥离形成石墨烯。3)测试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和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时间的延长,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越好。2A放电电流下,球磨20h制备的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最优,但1.5A放电电流下球磨10h的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表现出与2A电流下球磨15h的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相近的摩擦性能,即在1.5A电流下能更快地制备出性能相当的石墨烯/硼酸钾复合材料,从而减少球磨时间。4)探究石墨烯/硼酸钾复合油的摩擦学机制。对于复合油来说,石墨烯/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容易进入到摩擦接触面之间,由于石墨烯比表面积大,石墨烯负载硼酸钾吸附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并对磨损表面的磨痕沟壑进行填充修复,降低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在硼酸钾和石墨烯两者的协同作用下,石墨烯/硼酸钾沉积在摩擦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并且发挥良好的减摩抗磨效果。

张永江[6](2020)在《纳米蒙脱石在重载润滑体系中的减摩自修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润滑剂是拥有润滑效果的液体或固体介质,能够有效降低摩擦副表面的摩擦磨损。润滑油是使用最多的润滑剂,约占润滑剂使用量的93%,向润滑油中加入添加剂是减小摩擦和延长机械寿命的有效途径,能极大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大量研究表明层状硅酸盐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润滑的效果,但是对它的减摩自修复作用和机制探讨还不够深入,此类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挑战性。蒙脱石作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吸附和净化作用,因而在造纸、橡胶、冶金、医药、化妆品等方面都有应用。近年来有学者尝试将蒙脱石微粒应用到润滑油添加剂方面,发现该润滑体系着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但由于蒙脱石有着强烈的亲水性,导致其在油液中容易团聚而发生沉淀,极大限制了蒙脱石在润滑油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对于纳米蒙脱石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于一些重载等苛刻工况下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而且重载润滑油粘度较大,流动性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微粒沉降。因此研究其在重载润滑体系中的减摩自修复性能对蒙脱石以及层状硅酸盐材料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机理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可推动蒙脱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应用于润滑油品的实际生产中。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球磨机中进行细化处理与工艺优化,使用各种不同的改性剂对蒙脱石微粒进行“一步法”球磨改性,利用接触角测试、红外光谱和TEM等手段对蒙脱石的亲油性改性和细化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TAB的“一步法”球磨改性能最为有效地将蒙脱石微粒进行细化和改性,CTAB带正电的亲水基在改性时发生定向吸附,插入蒙脱石层间,而另一端的长碳氢链疏水基可与油液结合,这样CTAB就起到桥梁的作用,把蒙脱石与润滑油连接起来,使具有强烈亲水性的蒙脱石能溶于油液之中。2、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加入改性纳米蒙脱石重载润滑体系中,以提高改性蒙脱石在重载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吸光度检测等,优选分散剂的最佳添加量,并分析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分散剂的添加量为6%时效果最佳。分散剂以化学键合的作用吸附在蒙脱石表面,当蒙脱石微粒相互靠近时,由于分散剂本身具有的一定长度的聚合物链的空间位阻效应,从而使蒙脱石微粒之间相互弹开。3、研究重载工况下改性纳米蒙脱石作为重载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结合SEM和DES等检测结果分析其减摩自修复机理。对摩擦试验数据以及表面反应层的成分、形貌、摩擦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量为1%时的纳米蒙脱石润滑体系对应的摩擦试样的摩擦学性能最优异,其最容易在摩擦试样表面形成一层自修复膜;载荷越高成膜效果最好,但是载荷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摩擦行为就会超过修复行为,就会使摩擦失效;转速对摩擦系数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转速的增加磨损量也会增加,所以蒙脱石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更加适合于低速工况。4、开展蒙脱石/有机钼复合纳米添加剂在重载润滑环境中的摩擦试验,对其摩擦试验数据以及各试样摩擦表面的摩擦表面形貌、成分和元素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脱石/有机钼复合纳米添加剂相对于单一添加剂,摩擦学性能更好,而且二者最佳配比为1:1,这是因为有机钼在重载润滑环境中不仅会分解出二硫化钼,降低摩擦系数,而且有机钼产生的三硫化钼还能更容易与蒙脱石形成成分更为复杂、自修复效果更加优异的保护膜。

杨锐[7](2020)在《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文中研究表明机械装备部件失效的三大主要原因是磨损、腐蚀和断裂,其中大约80%机械零件的失效由磨损造成。作为各类机械设备主要的润滑介质,传统润滑油在比较苛刻的工况环境表现出的局限性不容忽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磨损自修复型添加剂的研究为节约材料和能源消耗提供了一个途径。添加剂材料的分散稳定性极大影响油品的性质,所以对于能够在润滑油中能够稳定分散的磨损自修复型添加剂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制备了几种功能化石墨烯及其与矿物的复合材料,系统研究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及其修复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别用硅烷偶联剂对自制氧化石墨烯(GO)和商用氧化石墨烯(CGO)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得到功能化石墨烯FGO和FCGO。系统研究了商用墨烯(GE)、GO、CGO、FGO和FCGO的摩擦性能。对比发现,功能化石墨烯与油样有着更好的亲和性,可在润滑油稳定分散10天),可以明显提高润滑性能。当FGO和FCGO的添加量为0.6 mg/m L时,油样具有最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相比空白润滑油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37.3%和30.5%,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13.0%和11.3%。其中FGO油样的磨斑表面硬度相比于钢球表面提高了约10.0%。尽管功能化石墨烯与GE有着类似的摩擦学特性,但是FGO具有更优异的修复摩擦副表面性能。为获得摩擦性能更优异的润滑油添加剂,进一步通过水热还原制备了FGO分别与膨润土(BTT)、凹凸棒(ATTP)、蛇纹石(AGT)、高岭土(KLT)天然硅酸盐化学键合形成的四种功能石墨烯(FG)/硅酸盐复合材料:FG/BTT、FG/ATTP、FG/AGT、FG/KLT。通过两种材料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在油样中的分散稳定性。FG/BTT油样在0.6 mg/m L具有较为优异的润滑性能,摩擦系数、磨斑直径分别比润滑油油样降低约50.9%和17.3%;而FG/ATTP、FG/AGT和FG/KLT油样在0.4 mg/m L时材料具有最优异的润滑性能,其中FG/AGT油样摩擦系数相比润滑油降低的最多为52.3%,对应磨斑直径降低了约14.3%。添加了FG/BTT、FG/ATTP、FG/AGT和FG/KLT的油样使得磨损面的硬度分别比钢球提高了22.4%、13.0%、14.7和15.3%。

丁梅[8](2019)在《多工况氮化硅陶瓷水润滑纳米添加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润滑陶瓷轴承具有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环保性等多项优异性能,氮化硅为理想的陶瓷轴承材料,其在水润滑条件下可以达到极低的摩擦系数,实现超滑。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研究发现将其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时,可以有效提升润滑性能。本文以水润滑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探究纳米颗粒的参数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多种摩擦工况下实验,结合多种表征分析手段,建立纳米颗粒的润滑机制。本研究中基于St(?)ber法制备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利用硅烷偶联剂在纳米颗粒表面链接上不同的功能基团,通过共沸蒸馏的方法进行提纯分散。结合多种表征分析手段,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陶瓷水润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进行探究。利用氮化硅球盘自配副进行摩擦学实验,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发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能有效减小磨损,在较短的磨合期内使摩擦系数降到较低水平,有效提升润滑液性能。分别改变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改性基团、粒径和添加浓度,系统探究其参数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确立最优润滑条件。设置不同的载荷和滑移速度条件,探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不同摩擦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10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减摩性能最优,氨基改性的纳米颗粒在不同摩擦工况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润滑性能,在高载荷的恶劣工况下,仍能有效减小磨损,大幅降低摩擦系数,实现超滑。随着纳米颗粒添加浓度的增大,润滑性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存在最优添加浓度。并且,与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相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时润滑性能优势明显。对氨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润滑的磨损表面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进行分析,揭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陶瓷表面的润滑机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能有效在陶瓷表面吸附沉积,通过填补机制、成膜机制和双电层效应的协同润滑作用,大幅提升润滑液的减摩抗磨性能。本研究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润滑添加剂在多种摩擦工况下的性能的探究,对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润滑添加剂的实际应用及陶瓷水润滑技术的发展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张园园[9](2019)在《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现代摩擦学的发展,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尤其是氧化锌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具有自修复、用量少、减摩抗磨性能显着以及抗氧化等优点,但氧化锌纳米添加剂的制备通常涉及复杂的成核和修饰过程,本论文针对如何开发原料单一、步骤简捷的制备方法,设计合成恰当的修饰剂使其适用于不同的润滑基础油,关联不同结构和成分的纳米氧化锌在不同的摩擦副材料、润滑基础油中的润滑抗氧性能与结构的构效关系,这些成为促进纳米氧化锌在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步法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铝基摩擦副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为了克服商用润滑油添加剂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无法在强度较低的铝基摩擦副成膜、抗磨严重的问题,以ZDDP为原料,通过一步原位修饰法制备了油溶性、分散性良好的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的ZnO(ZODDP)纳米颗粒。结构分析表明,氧化锌纳米微粒内核为平均粒径范围为2.4 nm5.2 nm的六方结构ZnO纳米晶,修饰剂与纳米核之间由非化学键的螯合作用结合,与原料ZDDP相比,硫和磷含量分别下降了77.9%82.8%和77.3%80.7%。采用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作为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添加剂在钢/铝、钢/铝合金摩擦配副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0.4wt%ZODDP添加到DIOS中,铝片、铝合金片的磨损率分别降低了74.0%和44.0%。通过SEM、EDS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ZODDP优异的抗磨性能是因为ZnO纳米核与修饰层间弱的化学相互作用促进了修饰剂与铝基摩擦副材料的摩擦学反应,沉积的ZnO与摩擦产物AlPO4、Al2(SO4)3形成保护性润滑膜,保护摩擦副表面免受钢球与铝基材料间的粘着磨损,结果表明通过将ZDDP制备成纳米氧化锌之后,克服了小分子ZDDP不能在强度低的摩擦副材料形成有效摩擦膜的问题,ZODDP预计是一种廉价且易得的润滑油添加剂,可应用于铝基材料的润滑。(2)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全氟聚醚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由于全氟聚醚(PFPE)的分子链是由全氟代醚链构成的,几乎不与任何传统的润滑添加剂相溶,导致其摩擦学性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本章采用简单的一步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了全氟辛酸(PFOA)修饰的ZnO纳米棒和ZnO纳米颗粒。结构分析表明,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内核为六方结构,修饰剂以化学键的形式修饰在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将其分散在PFPE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采用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作为PFPE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PFPE润滑相比,当添加3.0 wt%ZnO纳米颗粒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8%和49.8%,当添加2.0 wt%ZnO纳米棒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下降了5.4%和57.4%。经过SEM、EDS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可知,ZnO纳米棒与ZnO纳米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形成含有ZnO沉积膜、Fe2O3/FeF3致密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以及吸附有机物的保护性润滑膜,这些润滑膜的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PFPE的抗磨性能。(3)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前两章节主要探究了ZnO纳米微粒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纳米氧化锌不仅具有抗磨减摩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的性能,是具备多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本章节主要采用高温差式量热扫描仪(PDSC)评价了前期制备的表面修饰的ZnO纳米微粒在润滑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程序升温法和恒温法两种方式评估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通过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动力学计算润滑油样的活化能,通过比较样品表观活化能的大小进而表征其抗氧化性。研究表明:由于PFPE优异的抗氧性,PFOA修饰的ZnO纳米微粒在PFPE中的抗氧性能未得到明显的体现,但ZODDP作为基础油DIOS添加剂时表现出优异的抗氧性能,有望后期为无机纳米微粒在润滑油的抗氧性能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叶梦婷[10](2019)在《多功能氮掺杂碳量子点润滑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苛,绿色环保和高效型添加剂成为润滑领域的研究热点。碳纳米材料由于原料来源广、绿色低毒以及独特的润滑性能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碳纳米材料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差,即使经过复杂的化学或物理修饰,依然容易在分散介质中聚集沉降,从而使其无法完全发挥功效甚至失效。碳量子点是一类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极小的尺寸(<10 nm)、球形的结构以及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等特性。研究证明,碳量子点及其杂化材料作为润滑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与基础油的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润滑特性。然而,碳量子点作为添加剂在基础油中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如材料性能单一和基础油种类受限等问题,限制其在润滑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根据以上的问题,以碳量子点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了多功能氮掺杂碳量子点(CQDs-N),借助于其表面可功能化的特性,对CQDs-N进行极性调节从而实现在不同极性基础油中的稳定分散,系统研究其作为添加剂时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并对润滑机理进行探讨,具体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柠檬酸和N-苯基对苯二胺为原料,通过原位共炭化的方法制备出表面接有二苯胺官能团的CQDs-N。CQDs-N是平均粒径为2 nm,能稳定发光的碳量子点,在聚乙二醇(PEG)基础油中表现出较好的分散稳定性(﹥5个月)。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CQDs-N具有抗氧化性能,其表面的二苯胺官能团能够减缓PEG基础油的氧化;四球摩擦测试表明,在392 N载荷和1 wt%的浓度下,CQDs-N表现出最佳的减摩抗磨性能,与PEG相比,其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72%和42%,在588 N的高载荷下,也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磨损表面分析表明,CQDs-N在摩擦表面能够发挥“滚珠”的作用,而且能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碳基的保护膜,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2、CQDs-N与传统的MoS2和h-BN纳米片的摩擦性能的比较。将CQDs-N、MoS2和h-BN纳米片以0.05 wt%的浓度添加到蓖麻油中,通过自然沉降实验,观察到CQDs-N的蓖麻油油样澄清透明且稳定分散50天以上;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CQDs-N作为蓖麻油的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性能;四球摩擦测试表明,h-BN的减摩性能最佳,CQDs-N的抗磨性能最佳,而MoS2不具备润滑性能。CQDs-N在浓度为0.2 wt%时,表现出最好的抗磨性能,使蓖麻油的磨斑直径减小了44.7%;磨斑表面分析表明,CQDs-N作为蓖麻油的添加剂时,摩擦表面上形成了由碳、氮和氧元素组成的保护膜,从而降低了磨损。3、采用共价接枝法,通过有机小分子对CQDs-N的极性进行调节,制备出油胺修饰的油溶性氮掺杂碳量子点(O-CQDs-N)。紫外测试表明,O-CQDs-N在非极性的聚ɑ烯烃(PAO)基础油中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O-CQDs-N增加了PAO的氧化稳定性;四球摩擦测试表明,0.5 wt%O-CQDs-N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并且在高载荷下能显着提高PAO的承载能力。O-CQDs-N摩擦磨损性能的提升来源与油胺分子与CQDs-N的协同作用。

二、抗磨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磨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BP/TiO2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轧制工艺润滑
        1.2.1 润滑液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
        1.2.2 轧制润滑剂的分类
        1.2.3 钛合金轧制润滑时的摩擦学特性
    1.3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3.1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发展及分类
        1.3.2 纳米润滑机理研究
        1.3.3 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1.4 黑磷概述
        1.4.1 黑磷的结构和性质
        1.4.2 黑磷的制备方法
        1.4.3 黑磷在润滑领域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表面分析测试方法
        2.4.1 X射线衍射仪
        2.4.2 拉曼光谱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5 三维白光干涉形貌仪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5 润湿性能试验
    2.6 摩擦学性能测试
    2.7 轧制实验
3 黑磷烯纳米片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
    3.1 黑磷烯纳米片的制备
        3.1.1 制备工艺
        3.1.2 物相结构
        3.1.3 形貌特征
    3.2 黑磷烯纳米片的分散稳定性
    3.3 黑磷烯纳米片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3.3.1 浓度对黑磷烯纳米片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3.2 载荷对黑磷烯纳米片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3.3 转速对黑磷烯纳米片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3.4 磨损表面形貌特征
    3.4 BP纳米片润滑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BP/TiO_2 复合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
    4.1 水热法制备纳米BP/TiO_2
    4.2 纳米BP/TiO_2 的分散稳定性
    4.3 BP/TiO_2 复合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3.1 正交实验设计
        4.3.2 BP/TiO_2 复合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3.3 磨损表面形貌特征
    4.4 BP/TiO_2 协同润滑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水基纳米流体冷轧润滑性能研究
    5.1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
        5.1.1 纳米流体的制备
        5.1.2 纳米流体的理化性能
        5.1.3 纳米流体的摩擦学性能
    5.2 不同润滑剂对轧制力的影响
    5.3 不同润滑剂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5.4 轧制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和硼酸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1.2.1 石墨烯的摩擦学研究
        1.2.2 硼酸钙的摩擦学研究
    1.3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
    1.4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1.4.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4.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2章 以石墨烯为原料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
    2.1 1~#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2 1~#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2.2 1~#润滑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2.2.1 扫描电镜形貌
        2.2.2 透射电镜形貌
        2.2.3 X射线衍射
        2.2.4 Raman分析
        2.2.5 红外光谱分析
    2.3 1~#润滑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2.4 1~#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测试
        2.4.1 试验仪器
        2.4.2 试验方法
        2.4.3 1~#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2.4.4 油液检测与分析
        2.4.5 摩擦副表面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以膨胀石墨为原料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
    3.1 2~#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2 2~#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3.2 2~#润滑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3.2.1 扫描电镜形貌
        3.2.2 透射电镜形貌
        3.2.3 X射线衍射
        3.2.4 Raman分析
        3.2.5 FT-IR
    3.3 2~#润滑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3.4 2~#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测试
        3.4.1 2~#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3.4.2 油液检测与分析
        3.4.3 摩擦副表面分析
    3.5 两种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下不同原料的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1 试验方法
    4.2 1~#润滑添加剂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1~#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4.2.2 油液检测与分析
        4.2.3 摩擦副表面分析
    4.3 2~#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2~#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4.3.2 油液检测与分析
        4.3.3 摩擦副表面分析
    4.4 不同温度下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三种BN基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摩擦磨损与润滑
    1.2 润滑油
        1.2.1 润滑油简介及分类
        1.2.2 润滑油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润滑油纳米添加剂
        1.3.1 纳米添加剂简介
        1.3.2 纳米添加剂作用机理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简介与润滑油液制备
    2.1 试验机与分析测试仪器
        2.1.1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2.1.2 四球磨斑测量仪
        2.1.3 微观表征仪器
        2.1.4 纳米添加剂制备仪器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钢球
        2.2.2 基础油
        2.2.3 纳米材料
    2.3 纳米添加剂分散性能
        2.3.1 纳米添加剂团聚沉淀原因
        2.3.2 三种纳米颗粒在基础油中分散性能
    2.4 小结
第3章 BN/AlN混合型纳米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3.1 BN/AlN纳米添加剂润滑油制备及试验参数
    3.2 混合比例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3.3 浓度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3.4 载荷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3.5 转速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3.6 BN/AlN混合型纳米添加剂减摩机理
    3.7 小结
第4章 BN/TiN混合型纳米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4.1 BN/TiN纳米添加剂润滑油的制备及试验参数
    4.2 混合比例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3 浓度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4 载荷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5 转速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6 纳米添加剂润滑油静置时长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7 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4.8 BN/TiN混合型纳米添加剂减摩机理
    4.9 小结
第5章 BN@C复合型纳米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5.1 BN@C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5.1.1 水热法制备BN@C纳米材料
        5.1.2 BN@C纳米颗粒元素分析
        5.1.3 油酸修饰BN@C在润滑油中分散性能
    5.2 BN@C纳米添加剂润滑油的制备及试验参数
    5.3 BN@C纳米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
        5.3.1 浓度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5.3.2 纳米添加剂类型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5.4 BN@C纳米添加剂减摩机理
    5.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4)含改性碳纳米材料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及长效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润滑脂工业及应用概述
    1.2 润滑添加剂的种类
        1.2.1 结构改善剂
        1.2.2 抗氧化剂
        1.2.3 防锈剂
        1.2.4 极压抗磨剂
    1.3 碳纳米润滑添加剂
        1.3.1 石墨烯
        1.3.2 碳纳米管
        1.3.3 富勒烯
        1.3.4 碳纳米材料的亲油改性
        1.3.5 添加剂对润滑长效性能的影响
    1.4 润滑脂长效性能测试与评价
        1.4.1 测试方法介绍
        1.4.2 典型轴承测试机方案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与设计
    2.1 实验药品
    2.2 试验设备及微波辅助球磨技术介绍
    2.3 碳纳米材料的改性和添加
    2.4 性能与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4.4 热重(TG)分析
    2.5 润滑脂静态及摩擦/润滑性能测试
        2.5.1 静态理化性能测试
        2.5.2 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
        2.5.3 四球摩擦试验
第3章 轴承测试机与长效性能测试
    3.1 前言
    3.2 轴承测试机设计与制造
        3.2.1 试验主体部分
        3.2.2 电气及控制部分
    3.3 可行性验证
    3.4 测试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对碳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影响
    4.1 前言
    4.2 改性前后的亲油性对比
    4.3 改性前后材料表征与改性机理
        4.3.1 SEM表征
        4.3.2 XRD表征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分析
        4.3.4 TG表征
    4.4 改性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摩擦性能测试结果
    5.1 前言
    5.2 润滑脂摩擦试验数据
        5.2.1 含石墨烯润滑脂的减摩性能
        5.2.2 含复配添加剂润滑脂的减摩性能
    5.3 摩擦表面的分析
    5.4 长效性能测试
    5.5 摩擦机理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2.1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种类
        1.2.2 石墨烯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1.2.3 纳米硼酸盐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1.2.4 纳米复合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3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1.3.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3.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2.1 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2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2.2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2.2.1 SEM
        2.2.2 TEM
        2.2.3 XRD
        2.2.4 Raman
        2.2.5 FT-IR
    2.3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3.1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球磨时间石墨烯/硼酸钾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3.3.2 不同添加量下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3.3.3 油液检测与分析
        3.3.4 摩擦副表面分析
        3.3.5 摩擦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放电电流对制备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影响
    4.1 石墨烯/硼酸钾润滑添加剂的制备
    4.2 石墨烯/硼酸钾材料的结构表征
        4.2.1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形貌分析
        4.2.2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表面分析
        4.2.3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4.3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4.3.1 石墨烯/硼酸钾添加剂的摩擦系数
        4.3.2 摩擦试验前后的油液光谱分析
        4.3.3 SEM与 EDS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纳米蒙脱石在重载润滑体系中的减摩自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重载工况下的润滑
        1.2.2 层状硅酸盐改性和分散的研究现状
        1.2.3 油溶性硅酸盐微粒在润滑体系中的摩擦学性能
    1.3 蒙脱石性质
        1.3.1 蒙脱石组成与结构
        1.3.2 蒙脱石性质与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纳米蒙脱石的改性与分散
    2.1 纳米蒙脱石表面改性处理
        2.1.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2 改性工艺
        2.1.3 改性结果及其表征分析
    2.2 纳米蒙脱石在油液中的分散处理
        2.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分散工艺
        2.2.3 分散结果及其表征分析
    2.3 改性与分散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性纳米蒙脱石在重载润滑体系中的减摩自修复性能研究
    3.1 纳米蒙脱石重载润滑剂的配制
    3.2 摩擦试验
        3.2.1 主要设备
        3.2.2 四球摩擦副的力学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3.2.3 摩擦试验过程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摩擦试验结果
        3.3.2 摩擦表面分析
    3.4 减摩自修复机理分析
        3.4.1 减摩机理分析
        3.4.2 自修复机理分析
        3.4.3 纳米蒙脱石润滑油添加剂作用机制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添加量与试验参数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1 纳米蒙脱石添加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1.1 摩擦试验
        4.1.2 试验结果
        4.1.3 结果分析及讨论
    4.2 载荷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2.1 摩擦试验
        4.2.2 试验结果
        4.2.3 结果分析及讨论
    4.3 转速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3.1 摩擦试验
        4.3.2 试验结果
        4.3.3 结果分析及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蒙脱石/有机钼复合纳米添加剂在重载润滑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
    5.1 蒙脱石/有机钼复合纳米添加剂润滑体系的制备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1.2 润滑剂的制备
    5.2 摩擦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数据分析
        5.3.2 摩擦表面形貌分析
        5.3.3 表面元素分析
        5.3.4 减摩自修复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润滑油添加剂分类
        1.2.1 有机材料添加剂
        1.2.2 无机材料添加剂
        1.2.3 复合材料添加剂
    1.3 影响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的添加剂纳米粒子参数
        1.3.1 纳米尺寸效应
        1.3.2 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1.3.3 内部纳米结构效应
        1.3.4 表面功能化效应
        1.3.5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样品表征
    2.4 摩擦学性能测试以及表征
        2.4.1 摩擦学性能测试
        2.4.2 摩擦学性能表征
3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
        3.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3.2.3 摩擦学性能测试油样制备
        3.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3.3 结构与形貌
    3.4 摩擦学性能
        3.4.1 HT-1000摩擦磨损试验
        3.4.2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FG/BT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FG/BTT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4.2.3 摩擦学性能测试油样制备
        4.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4.3 结构与形貌
    4.4 摩擦学性能
        4.4.1 HT-1000摩擦磨损试验
        4.4.2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FG/ATT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FG/ATTP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5.2.3 摩擦学性能测试油样制备
        5.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5.3 结构与形貌
    5.4 摩擦学性能
        5.4.1 HT-1000摩擦磨损试验
        5.4.2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FG/AG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FG/AGT复合材料的制备
        6.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6.2.3 摩擦学性能测试油样制备
        6.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6.3 结构与形貌
    6.4 摩擦学性能
        6.4.1 HT-1000摩擦磨损试验
        6.4.2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FG/KL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FG/KLT复合材料的制备
        7.2.2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7.2.3 摩擦学性能测试油样制备
        7.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7.3 结构与形貌
    7.4 摩擦学性能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多工况氮化硅陶瓷水润滑纳米添加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润滑陶瓷研究
        1.1.1 水润滑陶瓷轴承
        1.1.2 水润滑氮化硅陶瓷
    1.2 超滑研究
        1.2.1 超滑概念
        1.2.2 超滑材料分类
    1.3 纳米润滑材料
        1.3.1 纳米摩擦学
        1.3.2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分类
        1.3.3 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1.3.4 纳米颗粒的润滑机制
    1.4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润滑应用
        1.4.1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改性
        1.4.2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2.3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2.3.1 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的合成
        2.3.2 纳米SiO_2不同功能基团改性
        2.3.3 改性纳米SiO_2的提纯分散
    2.4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征分析
        2.4.1 纳米SiO_2的比表面积分析
        2.4.2 改性纳米SiO_2的热重分析
        2.4.3 改性纳米SiO_2的X射线衍射分析
        2.4.4 改性纳米SiO_2的红外光谱分析
    2.5 摩擦学实验介绍
        2.5.1 摩擦配副
        2.5.2 摩擦实验模型
        2.5.3 摩擦实验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3.1 引言
    3.2 预实验
    3.3 改性基团对纳米SiO_2水溶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4 粒径对纳米SiO_2水溶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5 添加浓度对纳米SiO_2水溶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6 纳米颗粒材料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7 不同摩擦工况下纳米SiO_2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
        3.7.1 高载荷下不同基团改性纳米SiO_2的摩擦学性能
        3.7.2 不同摩擦工况下添加浓度的影响
        3.7.3 不同滑移速度下改性基团的影响
        3.7.4 不同载荷下改性基团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化硅陶瓷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4.1 引言
    4.2 去离子水润滑工况下的磨损表面SEM分析
    4.3 不同改性基团纳米SiO_2润滑表面表征分析
        4.3.1 不同改性基团润滑表面SEM分析
        4.3.2 不同改性基团润滑表面拉曼光谱分析
    4.4 不同润滑条件下磨损表面三维形貌分析
    4.5 不同摩擦工况下氨基纳米SiO_2润滑表面SEM分析
    4.6 不同摩擦工况下磨损表面EDS能谱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协同润滑机制
    5.1 引言
    5.2 氨基改性纳米SiO_2的填补机制
        5.2.1 常规工况下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2 高载荷工况下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3 纳米颗粒在陶瓷表面的填补机制
    5.3 氨基改性纳米SiO_2的成膜机制
        5.3.1 磨损表面的成膜现象
        5.3.2 磨损表面的成膜过程
        5.3.3 纳米颗粒在陶瓷表面的成膜机制
    5.4 氨基改性纳米SiO_2的协同润滑机制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润滑添加剂
        1.1.1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1.2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摩擦机理
        1.1.3 纳米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1.2 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在润滑领域的应用
        1.2.1 ZnO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1.2.2 ZnO纳米微粒在润滑领域的应用
    1.3 ZnO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技术
        1.3.1 表面物理修饰法
        1.3.2 表面化学修饰法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步法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铝基摩擦副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2.2.3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形貌及化学组成
        2.3.2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及分散稳定性
        2.3.3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在不同摩擦副材料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3.4 磨损表面及润滑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全氟聚醚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3.2.3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形貌及化学组成
        3.3.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及分散稳定性
        3.3.3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作为全氟聚醚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3.3.4 磨损表面及润滑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
        4.3.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多功能氮掺杂碳量子点润滑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润滑添加剂概述
        1.2.1 分类及作用
        1.2.2 传统润滑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1.3 纳米润滑添加剂概述
        1.3.1 纳米润滑添加剂分类
        1.3.2 纳米润滑添加剂润滑机理
        1.3.3 纳米润滑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1.4 碳量子点概述
        1.4.1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1.4.2 碳量子点作为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测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表征
    2.4 抗氧化性能测试
    2.5 摩擦性能测试
第三章 氮掺杂碳量子点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碳量子点(CQDs)及氮掺杂碳量子点(CQDs_(-N))的制备方法
        3.2.2 CQDs和 CQDs_(-N)润滑基础油的配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3.3.2 CQDs_(-N)的物理性能
        3.3.3 分散稳定性测试
        3.3.4 抗氧化性能测试
        3.3.5 摩擦性能测试
        3.3.6 磨损表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典型层状摩擦材料在蓖麻油中的应用及性能比较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MoS_2和h-BN蓖麻油样的配置
        4.2.2 CQD_s-N蓖)麻油样的配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层状材料的形貌表征
        4.3.2 分散稳定性测试
        4.3.3 抗氧化性能测试
        4.3.4 摩擦性能测试
        4.3.5 磨损表面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溶性氮掺杂碳量子点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油溶性含氮碳量子点(O-CQDs_(-N))的制备
        5.2.2 油溶性含氮碳量子点润滑基础油的配置
    5.3 结果与讨论
        5.3.1 O-CQDs_(-N)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5.3.2 分散稳定性测试
        5.3.3 抗氧化性能测试
        5.3.4 摩擦性能测试
        5.3.5 磨损表面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价值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抗磨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 [1]BP/TiO2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研究[D]. 侯婷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D]. 郭竟尧. 集美大学, 2021
  • [3]三种BN基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孟凡善.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含改性碳纳米材料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及长效测试[D]. 陈耀彤. 湖南大学, 2020(07)
  • [5]石墨烯负载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刘享. 集美大学, 2020(08)
  • [6]纳米蒙脱石在重载润滑体系中的减摩自修复机理研究[D]. 张永江. 贵州大学, 2020(06)
  • [7]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D]. 杨锐.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多工况氮化硅陶瓷水润滑纳米添加剂研究[D]. 丁梅. 天津大学, 2019(01)
  • [9]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D]. 张园园.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多功能氮掺杂碳量子点润滑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叶梦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9(01)

标签:;  ;  ;  ;  ;  

抗磨自愈纳米润滑添加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