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陶器文物的劣化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程晓平,张静怡[1](2020)在《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陶器彩绘附在陶坯上,有一定的结构,由于彩绘层的老化或流失,加上环境的变化,出土前后均会发生一些病害,如彩绘层龟裂、起翘、卷曲、脱落、酥粉、盐析污染、发霉、腐蚀、颜料褪变色等。对这些病害的梳理,对病害机理的分析整理,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目前学界关于陶器彩绘病害的防护和研究动态,也可以增加对陶器彩绘病害的认识,对保护彩绘陶器文物具有重要作用。
陈慧颖[2](2020)在《PS材料加固杨官寨遗址墓葬区地层剖面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目前对考古地层剖面进行保护时缺乏针对每层土体的研究,直接将其视为均质土体,对各层位地层均采用相同的保护加固工艺,造成在保护修复后可能会出现地层间界限模糊等问题,因此本文选取杨官寨遗址墓葬区的地层剖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试验及研究。为实现对杨官寨遗址墓葬区的考古地层剖面的准确、精细化修复,对各地层土样分别进行了工程性能方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全部地层可分为7类,其中庙底沟文化层可分为2类:低密度高孔隙度粉土和低密度高孔隙度粉质黏土。由于杨官寨墓葬区遗址地层剖面在考古发掘露出时含水率约为14%,在露天保存风干后含水率约为2%,为探究发掘后介入保护的合适时机,设置了4种进行模拟加固的试样含水率:2%、5%、10%和14%。根据庙底沟文化层的分类情况,设计了室内模拟加固试验,从试样的兼容性(色差、吸水性和透气性)和加固效果(表面硬度、微观结构、耐“干冷-湿热”性和耐水性)两方面对加固试样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已加固的粉土、粉质黏土试样与未加固的粉土、粉质黏土试样相比,色差值(ΔE)普遍小于3.0、吸水率的改变普遍在1.3%以内、透气性装置的日失水量变化普遍小于0.04g、崩解速度普遍减小0.07g/s以上,说明试样与PS材料的兼容性均较好,且经加固试样的防风化性能均有所提升,但不同加固工艺对其色度、吸水性、透气性和耐崩解性影响不大,因此,根据试样表面硬度及耐“干冷-湿热”性的结果,即在含水率5%时进行加固的试样其表面硬度值最大且表面硬度值提升率最高,且“干冷-湿热”循环后其表面硬度值仍然最高且表面硬度减少率最低,筛选出在含水率为5%时进行防风化保护加固取得的效果较佳,说明在进行保护加固时应在地层剖面发掘出一段时间后、并未完全风干时进行效果较好。
彭宇[3](2020)在《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文中提出蒜头壶作为一种壶式,以壶口装饰蒜形饰得名,是一种盛酒或水的器物,其材质以陶、铜为主。作为秦人样式独特的器物,仅埋藏于秦人以及与秦人相关的遗迹单位中。由于过去蒜头壶发现较少,学界对蒜头壶专门研究不多。随着各地出土蒜头壶墓葬考古材料的公布,为蒜头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类型学以墓葬出土的184件蒜头壶进行型式划分,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特征,以及蒜头壶时间顺序上的变化和蒜头壶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的介绍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界定研究范围,并整理学界蒜头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将蒜头壶根据材质分为两类,分别进行类型学研究。将铜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圆腹、垂扁腹、椭扁腹3型,将陶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缶形腹、圆腹、凸鼓腹3类。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以及标准形态时间顺序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铜、陶蒜头壶分期,分析不同时期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与形态特征。第四部分,对出土蒜头壶墓葬进行研究,分析墓葬组合,探讨墓主身份等级。第五部分,以陶蒜头壶制作工艺,铜、陶蒜头壶的使用方法入手,结合本文第二部分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对与蒜头壶器形相似器物进行讨论。
贺思予[4](2020)在《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漆器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保存下来的漆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传世漆器文物,此类漆器文物大多保存状况良好,保存环境相对稳定;另一类为考古出土漆器文物,该类文物埋藏环境复杂,在被发掘出土后,其原有稳定、平衡的埋藏环境遭到破坏,如果不尽快对文物进行有效的干预保护,会导致漆器文物加速劣化甚至消亡。本文以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为研究对象,以城阳城出土彩漆竹席为例,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开展了漆器文物的保护研究现状分析;漆器文物在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史,通过梳理其发展历程,了解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热点和现状,总结了现有保护材料的应用原则及工艺特征,对脆弱漆器文物表面漆膜保护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了考古出土脆弱漆膜病害成因、加固保护的作用机理、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的影响因素及重点研究方面。(二)开展了出土脆弱漆器表面漆膜的病害类型及相关机理研究;在厘清生漆组分、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及埋藏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文献,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出土漆器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漆膜的主要成分为大漆、桐油,并加入矿物颜料朱砂作为显色剂;劣化漆膜主要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孔洞、裂隙、干缩起翘、凸起、残缺,漆膜病害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地下埋藏环境的长期影响造成了大漆组分的改变,引起了漆膜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漆膜制作的不同工艺也对漆膜的劣化带来了影响。为筛选漆膜加固材料、设计加固实验及分析加固机理提供了基础。(三)开展了劣化漆膜的加固研究;依据现有漆器典型保护材料的应用成果,选用Paraloid B72、硅酸乙酯及丙烯酸盐配合物凝胶(AMC)三种材料作为劣化漆膜的加固材料。采用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色彩色差仪等仪器进行测试,对比不同材料对劣化漆膜加固前后颜色外观、力学强度、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三种加固材料的保护效果,并对AMC加固材料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四)研发出了脆弱漆器预防性保护用透明材料及配合装置;针对出土状态较差,已无胎体支撑,仅剩卷曲开裂漆膜的漆器,在对其表面漆膜进行加固后,为进一步解决漆膜定型、展藏等问题,首次提出对脆弱漆器文物进行包埋保护理念,并研发出适用的透明包埋材料及配合装置,解决无胎体漆器文物的保护展藏及研究难题,为脆弱漆器文物保护提供了新方法。
胡越[5](2019)在《浅析陶器文物在修复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横上下五千年,陶器文物经历岁月的沧桑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些精美的艺术瑰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陶器始终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文化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考古工作者应该保护、继承文化遗产,这是尊重古人的劳动成果和尊重历史文化的体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物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文章在广泛阅读文献和结合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分析了陶器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望能够给予广大文物工作者借鉴性意义。
徐春阳[6](2019)在《略论出水文物的保护》文中研究说明在海洋、江河、湖泊等一切水域内,遗留有古代人类的文化遗迹与遗物。通过陆地调查和海上打捞发掘人类在海洋上活动的文化遗留,来研究古人开发、利用水域的历程,为航海史、河运史、贸易史、造船史、港口建设史、国际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下文物的调查和打捞工作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方法,它必须广泛地应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工程技术手段。文章概述抢救性保护修复出水文物的有效方法,包括保护船体和遗物。
贺翔[7](2019)在《彩绘文物次生病害与典型保护材料失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现存数量巨大的彩绘文物。这些文物是各种文化遗存中艺术价值较高、保存状况较脆弱的一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已进行过许多加固修复工作,并在病害产生机理、文物修复工艺和材料规范化、保护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过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工作仍未能清晰地解释保护材料失效的原理,保护性破坏的案例仍时有发生。论文以阐明彩绘文物修复后次生病害和保护性破坏的机理为目标,运用物理化学方法,开展了四方面的研究,包括:彩绘文物次生病害的实地调查研究、基于分层结构的壁画次生病害机理探讨、保护材料粘结失效的动力学研究以及保护材料对盐迁移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山东临淄、青州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初时期的219件彩绘陶器的调查,统计了文物修复前后五种主要病害发生的几率(包括起翘、龟裂、盐析出、酥粉、微生物病害等),分析了不同文物类型、保存环境、修复工艺对病害种类和发生率的影响,揭示了次生病害的诱因主要是物理因素。基于彩绘文物的分层结构,提出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各层胀缩率的差异是造成壁画开裂、起甲等结构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同时首次对施加保护材料后壁画的热膨胀与湿膨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湿膨胀造成的层间膨胀差远大于热膨胀造成的。论文提出的定量检测壁画各层应力差异的方法,以及对次生病害和保护性破坏机理的解释,为彩绘文物保护材料和工艺筛选提供了新方法。为了导出文物保护材料粘结失效的动力学方程,应用四种典型文物保护材料粘接砂粒,进行热氧和紫外光氧加速老化实验,测量样品的重量、接触角、穿刺强度和红外谱图等变化,进行时间-温度叠加动力学分析。结果证明,即使物理因素起到重要作用,保护材料失效的动力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也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同时,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外推,初步预测了四种材料在常温下的使用寿命,解释了莫高窟古代壁画中明胶在千年之后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由该工作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不仅可以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对涂料、胶黏剂等行业也有一定指导意义。为了解使用保护材料以后,壁画水-盐破坏的机理,作者对四种典型壁画修复材料渗透加固模拟样品进行水盐/冻融循环实验的数据,包括样品的接触角、孔隙率、水盐通透性等性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样品渗透加固以后的憎水性与盐富集的程度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耐候性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即憎水性强的保护材料会加剧盐的局部富集、促使应力集中,由此更容易造成保护性破坏。这些规律的发现解释了许多修复过的彩绘文物发生次生病害和保护性破坏的原因,为筛选文物保护材料和开发新材料提供了依据。总之,论文开展了次生病害调研,从机理和动力学的角度,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次生病害与保护材料的失效,在构建保护材料失效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开创性探索研究。
朱博文[8](2018)在《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文中指出陶器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中国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历史非常悠久,近年的考古新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一万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器,不同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的陶器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但由于自身和外在的原因,以粗砂陶为代表的一些古代陶器的保存状况不佳,发掘出土后还会面对剧烈的环境突变,往往会变得脆弱不堪,需要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加固。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已经有了一些较为可靠的材料,以有机树脂类为代表的溶剂型加固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强度和渗透深度的要求,但现有的加固工艺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在面对不同个案时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现场保护工作的需求。本研究选择了Primal AC33、Paraloid B72、桃胶、兔皮胶以及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环十二烷六种常用陶器加固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加固效果和加固剂分布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寻找影响加固效果与加固剂分布方式的因素。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运用红外热成像、加固深度测量、机械强度测试、疏水性测试等手段对六种考古现场陶器常用加固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加固剂种类、浓度、施加方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加固剂渗透性能、机械强度和疏水性能的影响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能够提升加固效果的施加方式,明确了加固剂浓度和固化温度对乳液型加固材料效果的影响。第二部分仍然围绕六种常用加固材料展开,运用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样品内部加固剂分布情况,验证了这两种分析手段配合使用的可靠性,运用两种分析手段对不同加固工艺中加固剂浓度分布的均匀程度进行评估,研究了影响加固剂在样品中分布方式的因素,综合两部分测试结果给出了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工艺的优化建议,并且对优化后的加固工艺用于文物样品保护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唐静,赵晟伟,闫海涛,王鑫光[9](2017)在《离子色谱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离子色谱法具有快速、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多组分可以同时分离等特点,近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对离子色谱法在文物有害盐的检测、脱盐工作评估及文物保存环境中有害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阐明了离子色谱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向明文[10](2017)在《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周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国家形态从王国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大转变的历史环境中,古代中国不仅迎来了空间整合的大浪潮,也掀起了文化交融的新高潮。不论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大诸侯国,还是巴、蜀、义渠等边地小国,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多元文化空间大融合的历史洪流。其中,秦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基本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空间整合,是唯一一个由王国形态成功升华为帝国形态的古代国家;巴蜀,作为先秦时期偏居中国西南一隅的两个古代国家,虽然不被华夏所认同,也未能像秦一样从偏居一隅的附庸小邦发展成为兼并天下的统一帝国,但在古代中国从王国走向帝国的过程中,巴蜀是较早融入这一过程的古代国家,而且在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巴蜀文化墓葬资料入手,在理清巴蜀文化墓葬制度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东周秦汉时期巴蜀国及秦汉郡县制下巴蜀地区的社会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古学的观察与解释。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九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学术简史,总结了以往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对研究对象和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墓葬资料分区概述,根据墓葬发现地点、空间距离以及相关历史地理环境,将巴蜀文化墓葬的分布范围划分为五个地区,并详细介绍了各区墓葬资料的发现情况。第三章为墓葬的形制分类,根据葬具形制将巴蜀文化墓葬分为船棺墓、木(石)椁墓、木棺墓、木板墓和未见葬具的土坑墓等五类,详细讨论了上述五类墓葬在长度、宽度、长宽比值、区域分布数量等多个方面的分布特征,并据此将巴蜀文化墓葬形制划分为两个大类,即船棺墓与类船棺墓、木椁墓与类木椁墓。第四章为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与墓葬的分期研究,首次对巴蜀文化墓葬出土的绝大多数铜器和陶器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并根据器物形制与组合的变化情况将巴蜀文化墓葬的时代范围划分为五期12段。第五章为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的判断,首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法探讨了巴蜀文化墓葬等级分类的标准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将巴蜀文化墓葬划分为三个类别和六个亚类,即A1类、A2类、B1类、B2类、C1类、C2类,各亚类墓主的社会地位分别为高级贵族、中级贵族、富裕低级贵族、一般低级贵族、富裕庶民、一般庶民和贫穷庶民。第六章为墓葬器用制度研究,指出巴蜀两地的器用制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其最大的相似之处表现为均以形制基本相类的青铜容器、兵器、工具和陶容器作为主要随葬品,并且都以青铜器种类与数量的多少作为区别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识,其中土着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还分别形成了以戈为核心和以凿、刀为核心的等级制度。第七章为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的初步研究,主要从社会文化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三个方面初步观察了巴蜀社会的变迁过程,其中,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都经历了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而后再解体的过程,社会阶层结构则经历了从“倒丁字型”结构优化为“金字塔型”结构而后逐渐劣化并瓦解的过程。第八章为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主要讨论了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巴蜀国(人)在族群身份和社会形态两个方面的变迁过程,指出巴蜀人从蛮夷到华夏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远国蛮夷”、“夏地臣邦人”、“‘中国’汉人”等三个阶段,认为巴蜀社会从王国到郡县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王国早期”、“王国晚期”、“半王国半郡县”、“帝国郡县”等四个阶段。第九章为结语,对以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和将来研究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二、浅谈陶器文物的劣化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陶器文物的劣化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器彩绘层的结构 |
二、陶器彩绘病害表现 |
三、陶器彩绘病害机理分析 |
(一)彩绘层龟裂、起翘、卷曲、脱落、酥粉 |
第一,出土前胶结材料的老化或流失。 |
第二,底层或生漆层的老化。 |
第三,水分和温度的相互影响。 |
第四,颗粒物的影响。 |
(二)盐析污染或发霉等腐蚀 |
第一,土壤或彩绘陶器中的可溶性盐的影响。 |
第二,颗粒物及微生物的影响。 |
第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
(三)颜料褪变色 |
第一,颗粒物的影响。 |
第二,光线的影响。 |
第三,有害气体的影响。 |
第四,颜料材质的劣化。 |
(四)表面附着物 |
(五)人为伤害 |
四、结 语 |
(2)PS材料加固杨官寨遗址墓葬区地层剖面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剖面保护现状 |
1.2.2 杨官寨遗址保护现状 |
1.2.3 室内土遗址的风化因素及常见病害 |
1.2.4 土遗址防风化保护现状 |
1.2.5 PS材料表面防风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杨官寨遗址墓葬区地层剖面病害与赋存环境调查 |
2.1 杨官寨遗址概况 |
2.1.1 遗址概况 |
2.1.2 保护价值 |
2.2 杨官寨遗址墓葬区赋存环境 |
2.2.1 地质环境 |
2.2.2 气候环境 |
2.3 地层剖面病害及成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杨官寨遗址墓葬区地层剖面土的特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3.2.1 样品描述 |
3.2.2 试验内容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遗址土的元素组成 |
3.3.2 遗址土的矿物组成 |
3.3.3 含水率 |
3.3.4 比重 |
3.3.5 密度 |
3.3.6 孔隙度 |
3.3.7 颗粒组成 |
3.3.8 界限含水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层剖面土的室内加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样制备 |
4.2.3 检测指标与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色差 |
4.3.2 表面硬度 |
4.3.3 吸水性 |
4.3.4 透气性 |
4.3.5 微观结构 |
4.3.6 干冷-湿热循环试验 |
4.3.7 耐崩解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战国秦汉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 |
第一节 铜蒜头壶标准形态特征 |
第二节 铜质蒜头壶型式划分 |
第三节 陶质蒜头壶标准形态特征 |
第四节 陶质蒜头壶型式划分 |
第二章 蒜头壶地域分布、形制演变及分期 |
第一节 战国两汉时期蒜头壶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形制演变及分期 |
第三节 从蒜头壶的地域分布观察秦文化的发展 |
第三章 出土蒜头壶墓葬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蒜头壶墓葬器物组合研究 |
第二节 出土蒜头壶墓葬等级观察 |
第四章 蒜头壶若干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蒜头壶制作工艺 |
第二节 蒜头壶与其它器物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蒜头壶的命名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漆器的起源及发展 |
二 立论依据 |
第二节 漆器保护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一 前言 |
二 生漆的组分、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能研究进展 |
三 出土漆木器保护及漆膜整形加固方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意义、创新点 |
第二章 考古出土漆膜病害类型及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漆膜劣化类型及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出土典型漆膜样品病害及性能分析 |
一 样品漆膜组分及制作工艺分析 |
二 样品显微观察及病害表征 |
第三节 漆膜的劣化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出土劣化漆膜加固实验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加固实验 |
一 加固剂的选择 |
二 实验材料及过程 |
三 实验仪器及方法 |
四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AMC加固机理分析 |
一 漆膜加固的作用方式 |
二 漆膜加固机理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脆弱漆器的预防性保护 |
第一节 前言 |
一 糟朽漆膜保护展藏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二 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第二节 保护材料及配合装置研制 |
一 包埋保护材料实物图及性能测试 |
二 包埋材料配合装置研制 |
三 包埋材料及盒装置的使用方法 |
第三节 漆器的保护修复实例展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浅析陶器文物在修复过程中的潜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
2 修复中的注意事项 |
2.1 清洗 |
2.2 拼茬 |
2.3 粘接 |
2.4 补配 |
2.5 作色 |
3 修复完成后所存在的问题 |
4 结语 |
(6)略论出水文物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船体保护 |
1.1 聚乙二醇法 |
1.1.1 单体渗透聚合法 |
1.1.2 非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渗透加固法 |
1.1.3 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渗透加固法 |
1.2 真空干燥定形法 |
1.2.1 真空干燥法 |
1.2.2 加热真空干燥法 |
1.2.3 冰冻真空干燥法 |
1.3 自然缓慢脱水法 |
2 遗物保护 |
2.1 海洋出水遗物的特点 |
2.2 前期准备工作 |
2.3 陶瓷器的材料和劣化 |
(7)彩绘文物次生病害与典型保护材料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彩绘文物修复与保护 |
1.1.1 常见彩绘文物病害 |
1.1.2 彩绘文物的修复原则与方法 |
1.1.3 典型彩绘修复材料 |
1.1.4 次生病害与保护性破坏 |
1.2 彩绘文物劣化中的化学过程 |
1.2.1 加速老化实验 |
1.2.2 加速老化模型 |
1.2.3 时间-温度叠加法(Time-Temperature Superposition Method) |
1.3 彩绘文物劣化中的物理过程 |
1.3.1 盐的作用 |
1.3.2 水的作用 |
1.3.3 其他 |
1.4 保护材料的失效 |
1.4.1 粘接材料失效 |
1.4.2 表面封护失效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彩绘文物次生病害的调查研究 |
2.1 前言 |
2.1.1 调查背景 |
2.1.2 陶质彩绘文物的修复技术 |
2.2 调查方法 |
2.3 山东彩陶病害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彩陶文物的类型与保存环境 |
2.3.2 病害类型与发生率 |
2.3.3 病害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分层结构的彩绘文物劣化机理与保护材料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基于热/湿膨胀的壁画劣化机理 |
3.3 实验 |
3.3.1 模拟壁画样品的制备 |
3.3.2 测试方法 |
3.3.3 保护材料渗透形成新层与病害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湿膨胀与热膨胀的数据拟合 |
3.4.2 热膨胀与湿膨胀的比较 |
3.4.3 加固剂固含量对湿膨胀的影响 |
3.4.4 加固剂的评价 |
3.5 明胶在地仗层中的负面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文物保护材料的粘结失效动力学 |
4.1 前言 |
4.1.1 高分子材料失效中化学老化的研究方法 |
4.1.2 高分子材料失效中物理失效的研究方法 |
4.2 实验 |
4.2.1 样品制备 |
4.2.2 样品的光氧老化 |
4.2.3 样品的热氧老化 |
4.2.4 检测方法 |
4.2.5 数据拟合与时间-温度叠加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失重曲线 |
4.3.2 接触角曲线 |
4.3.3 强度曲线 |
4.3.4 时间-温度叠加与粘结寿命预期 |
4.3.5 粘接剂的红外谱图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保护材料影响文物盐害的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与数据 |
5.3 分析研究 |
5.3.1 接触角 |
5.3.2 孔隙率、盐水吸收量和盐水浸润时间 |
5.3.3 盐的富集 |
5.3.4 样品耐候性 |
5.3.5 保护剂影响盐迁移的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历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8)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陶器保护研究现状 |
1.2 陶器病害机理 |
1.2.1 制作工艺对陶器病害的影响 |
1.2.2 环境因素对陶器病害的影响 |
1.3 陶器加固保护材料 |
1.3.1 陶器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 |
1.3.2 常见陶器加固保护材料 |
1.4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的特点及要求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的加固效果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材料 |
2.1.3 样品制备 |
2.1.4 渗透性能评价方法 |
2.1.5 机械强度评价方法 |
2.1.6 疏水性评价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加固剂渗透性能 |
2.2.2 加固深度 |
2.2.3 机械强度 |
2.2.4 疏水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分布方式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材料 |
3.1.3 样品制备 |
3.1.4 分布方式表征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外光谱 |
3.2.2 热失重 |
3.3 文物样品加固测试 |
3.3.1 文物样品加固 |
3.3.2 测试方法 |
3.3.3 测试结果 |
3.4 小结 |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离子色谱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盐分的检测 |
2 可移动文物有害盐类的检测 |
3 文物脱盐效果的评定 |
4 文物保存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检测 |
3结语 |
(10)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时空与对象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简史与现状 |
1.2.1 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4 关键术语的界定 |
第2章 墓葬资料分区概述 |
2.1 川西平原区 |
2.2 川东岭谷区 |
2.3 汉水上游区 |
2.4 川南滇北区 |
2.5 川西南区 |
第3章 墓葬形制分类与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
3.1 墓葬形制分类 |
3.1.1 船棺墓 |
3.1.2 木(石)椁墓 |
3.1.3 木棺墓 |
3.1.4 木板墓 |
3.1.5 未见葬具的土坑墓 |
3.2 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
3.2.1 川西平原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
3.2.2 川东岭谷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
第4章 随葬品类型学分析及墓葬分期与年代 |
4.1 青铜器类型学分析 |
4.1.1 巴蜀文化青铜器 |
4.1.2 楚文化青铜器 |
4.1.3 吴越和百越文化青铜器 |
4.1.4 中原文化青铜器 |
4.1.5 秦文化青铜器 |
4.1.6 燕文化青铜器 |
4.1.7 北方文化青铜器 |
4.1.8 融合性青铜器 |
4.2 陶器类型学分析 |
4.2.1 巴蜀文化陶器 |
4.2.2 楚文化陶器 |
4.2.3 中原文化陶器 |
4.2.4 秦文化陶器 |
4.2.5 汉文化陶器 |
4.3 墓葬分期与年代 |
4.3.1 期段划分 |
4.3.2 年代推定 |
第5章 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 |
5.1 墓葬等级划分 |
5.1.1 墓葬等级划分的研究现状 |
5.1.2 墓葬等级划分的新实践 |
5.2 墓葬等级序列与墓主社会地位 |
第6章 器用制度研究 |
6.1 青铜容器 |
6.1.1 土着文化青铜容器 |
6.1.2 外来文化青铜容器 |
6.2 青铜兵器 |
6.2.1 土着文化青铜兵器 |
6.2.2 外来文化青铜兵器 |
6.3 青铜工具 |
6.3.1 土着文化青铜工具 |
6.3.2 外来文化青铜工具 |
6.4 陶容器 |
6.4.1 土着文化陶容器 |
6.4.2 外来文化陶容器 |
第7章 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研究 |
7.1 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变迁 |
7.1.1 社会文化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1.2 社会文化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7.2 社会阶层结构的时空变迁 |
7.2.1 社会阶层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2.2 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7.3 社会权力结构的时空变迁 |
7.3.1 社会权力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
7.3.2 社会权力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
第8章 巴蜀古史钩沉:秦汉帝国形成中的两种转变 |
8.1 远国归夏:巴蜀族群身份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
8.2 王国为郡:巴蜀社会形态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
第9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收获 |
9.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浅谈陶器文物的劣化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J]. 程晓平,张静怡. 洛阳考古, 2020(01)
- [2]PS材料加固杨官寨遗址墓葬区地层剖面试验研究[D]. 陈慧颖. 西北大学, 2020(07)
- [3]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D]. 彭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考古出土漆器表面漆膜的劣化分析与加固保护 ——以城阳城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D]. 贺思予. 郑州大学, 2020(02)
- [5]浅析陶器文物在修复过程中的潜在问题[J]. 胡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24)
- [6]略论出水文物的保护[J]. 徐春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5)
- [7]彩绘文物次生病害与典型保护材料失效机理研究[D]. 贺翔. 浙江大学, 2019(04)
- [8]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D]. 朱博文. 西北大学, 2018(01)
- [9]离子色谱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唐静,赵晟伟,闫海涛,王鑫光. 化学分析计量, 2017(04)
- [10]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D]. 向明文.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