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斯琪[1](2020)在《B房地产公司G住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在2019上半年一再被中央重申强调,并主张落实“一城一策”、城市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这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疯狂式增长的局面开始扭转。自国家政策调控的不断出台、市场变化的不断发展,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与20年前大相径庭,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近年逐步趋向稳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开发转型为精细化产品打造与转化。在新市场、新需求下,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力成为当下许多房企战略转型、业务升级的重要方向和规模增长、弯道超车的利器。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开发企业对项目的良好决策和营销策略有序地组织实施,而一个良好营销的决策往往对整个房地产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疑,做好项目的营销工作、为项目销售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为房地产项目提高附加值,提升回报率的重要途径。B公司的G住宅项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当今世界上对房地产营销这一领域的研究,利用PEST、SWOT、STP等模型为分析工具,利用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国内房地产行业走向、政策影响、竞品分析等方面,分析G住宅项目现有的营销策略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希望能借此为国内同类项目的营销人员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是基于G住宅项目和G住宅项目所在的广州市场的大量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的,为B公司G住宅项目提供的营销工作提供的改善性建议和新的思路,对于类似市场的房地产项目开展营销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现有的房地产营销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
祝永文[2](2020)在《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加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发生了转变,政府角色由划桨向掌舵转变。房地产行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往往直接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还是萧条,发展还是停滞。因此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重视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作用的发挥,有力地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规避房地产行业盲目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本文正是从分析和研究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对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存在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和对策。并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监管,以保证广州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背景进行介绍,其次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介绍。然后进入论文的研究主题,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北京、深圳地区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先进经验,并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完善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相关对策。
王一[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房价联动性及跨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正式确定为重要战略。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大湾区内各城市在金融、商贸、物流、交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融合也会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联通程度也会逐步加深,一座城市的房价变动会对相近城市房价产生联动影响。因此,本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房价的联动性,并探讨跨境城市间房价联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回归、脉冲分析等方式,对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及2016年4月至2020年2月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五座城市的房价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在整个大湾区起到相对引领的作用,深圳在珠三角内起到相对引领的作用,广深相互引领,澳门对临近的珠海也起到联动效应的结论。在前文的结论,香港房价变动对深圳及广州具有跨境影响的基础上,具体探究房价联动性是通过哪些具体因素影响的,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香港深圳、香港广州各项数据建立基于经济基本面的房价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香港和深圳间房价传导的影响因素,即通过香港的贷款利率、人民币兑港币汇率、香港前一期平均房价对深圳房价变动造成影响。香港与广州的跨境影响因素与香港深圳一致,不过广州所受香港的跨境影响低于香港对深圳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给出关注深圳、广州的房地产泡沫过多的结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引导促进市场理性发展和充分考虑城市间因素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两个政策建议。
张乐蕊[4](2020)在《基于4C理论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房地产公司迎来发展高峰期,但与之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样一来,房地产公司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及时改变营销理念,全程营销是保障客户能够时刻享受优质营销服务的重要途径。自2017年广州市“330”政策颁布以后,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怎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房源快速去化,为房地产企业换取更多资金成为每个房地产开发商急需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房地产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益。本文将以位于广东南沙自贸区明珠湾区板块灵山岛CBD区位的H项目为例,主要研究目标在于,通过分析项目从拿地、开发建设、开盘、交付等各个周期,以及当时所处的政策、市场环境下,如何将传统的4C理论对项目进行指导,并结合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归纳总结。通过PEST分析,并对项目的详细情况、周边环境、配套服务以及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H项目中存在五个相关问题:区域不成熟,配套不完善;商办市场政策调整对项目销售的冲击;开发商首次操盘,开发难度大;销售团队无法满足需求以及宣传推广手段单薄等。房地产企业需要及时对房地产营销组合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引入4C整合营销理论的方式来实现全程营销的目标,这样就能提升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和现代信息的洗礼,消费者在购房方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激情购房不再是消费主题,房地产市场营销模式也需要随着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购房营销服务。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建立新的营销管理策略,4C理论能够为房地产营销组合提供新的创新元素,是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结合H项目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探讨出具有项目特色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总结。包括:充分挖掘品牌及产品价值;优化线上线下推广渠道及手段;提升服务意识,塑造明星团队;注重客户口碑,维系业主关系等手段,形成高效的4C营销策略,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经验参考。
黄伟鸣[5](2020)在《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0年代福利分房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以来,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为遏制房价的持续过快上涨,近年来,国务院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在商品房涨价凸显的早期,中央政府提出限购政策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推出根据“新国十条”而拟定的实施细则,以“限购”政策为主的政府房地产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并对房地产消费市场产生引导作用,但从长期来看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商品房的投资属性,高房价破坏了商品房自有的居住属性,并损害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住房政策的落实执行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如何从绩效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是对政府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它又与传统评价有所不一样,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最为显着的特征是强调对公众的服务属性,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房地产业是我国各城市GDP增长贡献较大的支柱产业,2010年以来,广州市政府为配合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抑制房价持续上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业调控的主要政策及配套措施,随着商品房限购、限价、限贷等系列政府调控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与房地产开发主体之间的纠纷问题频发,商品房价格越“限”越高,商品房居住属性没有回归到本位,以上问题将成为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大难点。因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对2009-2018年广州政府颁布的房地产限购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对政府施行调控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当前商品房限购政策的调控现状,以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政策历年来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来做出判断,进而分析出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和谐发展,并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提出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及建议。
张恒[6](2019)在《Y房地产公司X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也在逐年下降。房地产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发展,资金的快速周转极其重要,也就对项目的去化周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场营销对于房地产企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增强项目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由于我国房地产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房企都是紧跟政策粗放型发展,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导致许多房地产项目在营销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研究选择Y房地产公司的X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经典营销理论和房地产营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企业调研法和访谈法对X项目的基本情况、现有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找出来目前X项目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X项目销售达标率不断下降;二是部分户型出现滞销情况。本文也结合了X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得出X项目营销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X项目产品、渠道、品牌、应对政策和付款方式方面存在不足。然后紧紧围绕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建议。确保X项目后期销售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本文的研究是基于X项目和X项目所在的广州市场的大量行业数据进行的,为Y公司X项目的营销工作提供的改善性建议和新的思路,对于类似市场的房地产项目开展营销工作也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宋昊轩[7](2019)在《广州市限购限贷政策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房地产市场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中国楼市发展方向,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至2018年初,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的原则,调控坚持放松。各地方政府也先后针对当地的房地产现状,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其中主要的调控方式为限购和限贷。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体系,既要遵循一般的经济学规律,但由于其具备的公共属性,需要政府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因此,当房地产市场发展失衡时,就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公共行政进行恰当的调控。购房者的购房行为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受到什么影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采取的限购限贷的调控政策会对不同类型的购房者的购房行为起到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限购限贷政策实施的效果,同时也对购房者起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购房者的消费需求入手,基于公共经济学、公共产品、马斯洛的需层次和微观经济学等理论,分析影响购房行为的三个要素:购房资格、购房能力和购房意愿。同时利用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原理,研究政府的限购、限贷政策是分别怎样通过影响三个因素,进而对购房者的购房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还通过探讨广州市今年来已经实施的限购限贷政策及其效果,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购房者和意向购房者进行调研,分析限购限贷政策对购房者造成的实际影响。同事参考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房地产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找出广州市限贷限贷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借鉴。本文分析限购限贷政策对购房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原理和运行机制,找出限购限贷政策的优缺点,从而全方面、多角度的提高政策的合理性。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需要将金限购限贷政策和其他调控政策结合综合运用,并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以疏导需求为主,使得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够在起到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同时,减少对居民正常购房行为的影响。
吴槟[8](2019)在《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98年,中国开始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因城施策”、“房住不炒”等调控措施,以控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2016年,随着我国房地产去库存及货币化棚改大潮的拉开,全国房价更是急剧上涨。因此,北京、厦门等为首的一系列城市于2017年开始实施限售政策。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西部最重要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一直以发展稳健、房价稳定着称,但2017年上半年以来重庆房价迅速攀升,9月底重庆出台了限售政策以控制楼市过热发展,这也是重庆首个限制性房地产政策。与此同时,广州作为我国传统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直是全国市场的风向标,广州于2010年首次出台限购政策且一直没有退出,并于2017年3月再次出台限售政策。本文基于重庆和广州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房价的综合分析,旨在研究房地产限售政策对当地房价的抑制效果,并探索限售与限购组合政策的作用效果与单一政策的效果差异,为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整及长效机制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梳理了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限售政策的相关概念及其与房价波动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理论与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理论等,进而梳理了限售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对其进行初步评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国内外现有房地产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成果,筛选了影响房价波动的协变量,构建了房地产限售政策的断点回归模型;再次,利用2016-2018年重庆与广州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月度数据,对重庆与广州的房价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利用单差法与断点回归模型综合对比了两个城市房价的研究结果,以进一步分析房地产限售政策对房价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如下:1)断点回归模型在房地产限售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中适用性较好。本文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了重庆与广州限售政策的有效性,仅广州新建住房综合价格模型未通过稳健性检验。2)限售政策对重庆与广州房价的作用效果相反。针对新建住宅市场,限售政策对两市的新建住宅价格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但作用效果相反:限售政策对重庆新建住宅价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政策效果明显,其中对90m2以下新建住宅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强,对90-144m2新建住宅房价的抑制作用次之;限售政策对广州市新建住宅房价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结合断点回归图的分析发现广州市限售政策的出台虽导致新建住房类价格向上微跳,但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地房价的涨幅,表明广州限售政策的出台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二手房市场,两地限售政策的出台均未对当地二手房市场产生显着的效果,从政策系数符号上看,限售政策对重庆市二手房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广州二手房价格则呈现出微涨的态势。3)广州市房价的回归结果表明,广州市限售与限购组合政策的效果不及限售政策的单独作用效果。基于重庆与广州房价的回归结果及房地产市场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细化、完善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高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加快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构建;从外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理性投资等。
聂瑞[9](2019)在《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影响因素研究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多数国家,房地产行业都是决定着国家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任何国家都至关重要。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价格也迅速上涨。因此,许多人在质疑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要走向何方。本论文重点回答当前中国的重点城市,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是否存在着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以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因素的问题。本文利用房地产价格指数,股票市场指数,长期贷款利率,当地工业生产状况和新建住房供应量等五个基本变量,在月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用以评估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成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市的房地产市场中都存在着房地产价格泡沫,泡沫规模为房地产基础价值的5%~10%。但是,三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虽然,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房地产市场泡沫有所下降,但是广州市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表现为继续增长。此外,中国重点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能够在价格短期失衡的时候进行自我修正,最终向市场的长期均衡价值回归的自我调整运动。在这些因素中,长期利率对房价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可以被用作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
戚明远[10](2019)在《网络搜索数据与商品住宅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广州和深圳城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房地产业在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后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分析和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消费者、开发商和政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社会经济预测研究采用的数据多为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数据,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和时滞性;而将网络搜索引擎用户的大数据用来研究消费者的搜索行为与住宅价格和成交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和预测房地产市场表现的规律和趋势,则是身处信息时代的有效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和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将百度指数中的搜索关键词数据进行处理,作为自变量;将国家统计局和经济数据库的住宅销售价格和销售面积同比指数进行整理,作为因变量;时间跨度为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96个月。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发展和调控政策的概况,并阐述了网络搜索及关键词的原理和意义,从而分类梳理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并以市场供求关系理论为核心构建理论框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取词法进行关键词的初选,得到7个初始关键词;运用二次搜索、长尾挖掘等文本挖掘方法进行关键词的扩展,得到139个扩展关键词;通过Matlab对百度指数搜索量趋势图进行图像识别和海量数据处理,运用时差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词的筛选,得到包含时间序列信息的筛选关键词。接着借助Eviews10对关键词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继而用SPSS22.0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因变量的预测,拟合优度较高,说明网络搜索关键词指数与住宅市场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根据网络搜索数据来预测住宅价格和成交量的可行性较高;继而对广州和深圳的商品住宅市场和城市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城市视角对关键词数据与住宅市场的相关性做出解释。本文发现,销售面积与网络搜索指数的相关性比住宅价格与网络搜索指数的相关性更强,且不同城市与住宅市场相关的网络搜索关键词及相关性程度存在差异。本文搭建了从城市发展角度对网络搜索数据和住宅市场相关性的解释性逻辑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有关中国房地产区域化差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一定的借鉴。
二、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B房地产公司G住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2.1 国内外房地产研究现状 |
1.2.2 相关营销理论基础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住宅项目概况及营销现状 |
2.1 B公司简介及G住宅项目简介 |
2.1.1 B公司概况 |
2.1.2 G住宅项目简介 |
2.2 G项目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现状 |
2.2.1 市场细分 |
2.2.2 目标市场 |
2.2.3 市场定位 |
2.3 G项目营销策略现状 |
2.3.1 产品策略 |
2.3.2 定价策略 |
2.3.3 渠道策略 |
2.3.4 促销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3.1 G项目外部环境 |
3.1.1 一般环境分析 |
3.1.2 行业及竞争分析 |
3.1.3 市场需求分析 |
3.2 G项目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条件 |
3.2.2 核心能力分析 |
3.3 G项目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矩阵分析 |
3.3.6 G项目的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项目营销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G项目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1 市场细分过于粗糙 |
4.1.2 目标市场选择太宽泛 |
4.1.3 市场定位不准确 |
4.2 G项目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产品同质化严重 |
4.2.2 价格策略单薄且缺乏灵活 |
4.2.3 渠道管理转化率低 |
4.2.4 促销手段单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项目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
5.1.1 多角度细分市场 |
5.1.2 重新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 |
5.1.3 更新G项目的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2.1 采用产品差异化策略 |
5.2.2 制定全新价格梯度策略 |
5.2.3 渠道多元化发展 |
5.2.4 促销组合多样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G项目产品调査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政府监管的相关概念 |
2.1.1 政府监管的概念与内涵 |
2.1.2 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
2.1.3 政府监管的成本收益 |
2.1.4 政府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
2.2 房地产市场监管概述 |
2.2.1 房地产市场概述 |
2.2.2 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概念 |
2.2.3 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主体 |
2.3 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2.3.1 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 |
2.3.2 房地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
2.3.3 房地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比高 |
2.3.4 房地产市场占用社会资金过多 |
2.3.5 房地产相关政策的滞后性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4.2 政府规制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现状 |
3.1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概况 |
3.1.1 广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
3.1.2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3.1.3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
3.1.4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
3.2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政府监管措施和政策 |
3.2.1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政府监管措施 |
3.2.2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政府监管政策 |
3.3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成效 |
3.3.1 一手住宅市场不断“降温” |
3.3.2 二手住宅市场“量小价稳” |
3.3.3 商服物业市场成交量稳中有降 |
3.3.4 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税收和信贷增速放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4.1.1 联合监管机制不完善 |
4.1.2 政府监管制度不健全 |
4.1.3 监管政策落实不到位 |
4.1.4 政府监管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副作用 |
4.1.5 政府监管出现失灵 |
4.2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 |
4.2.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3 缺乏监管统筹主体 |
4.2.4 宏观调控制约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
4.2.5 土地财政依赖性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相关经验借鉴 |
5.1 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概况及效果 |
5.2 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概况及效果 |
5.3 北京市和深圳市的相关经验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善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的相关建议 |
6.1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供给结构 |
6.1.1 推进共有产权房建设 |
6.1.2 推进住房租赁发展 |
6.2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
6.3 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 |
6.4 加强行业监管 |
6.5 完善法律法规 |
6.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房价联动性及跨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间房价联动性研究 |
1.2.2 房价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3.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及现实基础 |
2.1 房价传导的理论基础 |
2.2 房价传导的现实基础 |
2.3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联通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房价联动性探究 |
3.1 第一阶段城市间联动性探究 |
3.1.1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3.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1.3 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分析 |
3.1.4 VAR模型回归及分析 |
3.1.5 脉冲响应分析 |
3.2 第二阶段城市房价联动性探究 |
3.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3.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分析 |
3.2.4 VAR模型回归及分析 |
3.2.5 脉冲响应分析 |
3.3 研究小结 |
第4章 跨境城市间房价联动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城市房价模型 |
4.2 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香港、深圳城市房价联动性研究 |
4.2.1 基于深圳和香港经济基本面因素的深圳市房价模型 |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3 模型回归 |
4.2.4 实证结果 |
4.2.5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4.3 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香港、广州城市房价联动性研究 |
4.3.1 基于香港和广州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广州市房价模型 |
4.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4C理论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概念 |
2.1.1 4P理论 |
2.1.2 4R理论 |
2.1.3 4C理论 |
2.2 房地产营销概念 |
2.2.1 房地产营销的定义 |
2.2.2 房地产营销的特点 |
2.2.3 房地产营销市场 |
第三章 南沙CBD区域H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3.1 以PEST对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住房存量和潜在住房开发情况 |
3.2.2 消费群体购房选择分析 |
3.2.3 消费群体住房需求分析 |
3.2.4 替代品分析 |
3.2.5 卖方的议价能力 |
第四章 南沙CBD区域H项目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4.1 H项目简介 |
4.1.1 项目情况介绍 |
4.1.2 周边环境介绍 |
4.1.3 配套服务介绍 |
4.2 H项目营销现状分析 |
4.2.1 销售状况分析 |
4.2.2 客户群分析 |
4.2.3 目标市场分析 |
4.2.4 营销策略分析 |
第五章 南沙CBD区域H项目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区域不成熟,配套不完善 |
5.2 商办市场政策调整的冲击 |
5.2.1 广州商办市场政策描述 |
5.2.2 “330政策”对商办市场及项目影响 |
5.3 开发商首次操盘,开发难度大 |
5.3.1 开发商品牌力量弱、开发经验不足 |
5.3.2 团队磨合增加沟通成本 |
5.3.3 工程节点制约营销铺排计划 |
5.4 销售团队问题 |
5.4.1 商办市场政策调整下的人员流失 |
5.4.2 销售代理模式变化下的管理难点 |
5.4.3 销售团队人员更替导致经验不足 |
5.5 宣传推广手段较单薄 |
5.5.1 房地产宣传推广渠道分析 |
5.5.2 项目现有推广方式及分析 |
第六章 基于4C营销理论下H项目营销策略优化及保障措施 |
6.1 充分挖掘品牌及产品价值 |
6.1.1 提升开发商及项目品牌知名度 |
6.1.2 打造深挖产品价值理念体系 |
6.1.3 及时的培训与传递 |
6.2 优化线上线下推广渠道及手段 |
6.2.1 发挥新媒体优势及渗透性 |
6.2.2 线下品牌媒体资源整合利用 |
6.3 提升服务意识,塑造明星团队 |
6.3.1 销售服务提升 |
6.3.2 案场及小区服务提升 |
6.3.3 收楼交付服务提升 |
6.4 注重客户口碑,维系业主关系 |
6.4.1 挖掘客户、业主价值 |
6.4.2 举办品牌式客户维系活动 |
6.5 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 |
6.5.1 组织保障 |
6.5.2 人力资源保障 |
6.5.3 客户资源管理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 |
1.2.1 房地产 |
1.2.2 房地产调控政策 |
1.2.3 政策绩效评价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背景与内容 |
2.1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施行背景 |
2.1.1 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热 |
2.1.2 房地产市场调控失衡 |
2.1.3 群众住房需求无法满足 |
2.1.4 中央政府调控推动 |
2.1.5 广州调控的具体背景 |
2.2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内容 |
2.2.1 广州市主要调控政策汇总 |
2.2.2 广州市主要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
2.3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阶段分析 |
2.3.1 第一阶段(扩张期):2009年期间 |
2.3.2 第二阶段(紧缩期):2010年-2013年 |
2.3.3 第三阶段(刺激期):2014年-2016年底 |
2.3.4 第四阶段(加强收缩期):2016年底-至今 |
2.3.5 阶段特性汇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方案 |
3.1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意义 |
3.1.1 理论意义 |
3.1.2 现实意义 |
3.2 政策绩效评价原则及方法 |
3.2.1 评价原则 |
3.2.2 评价方法 |
3.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3.3.1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目标层 |
3.3.2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体系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评价结果 |
4.1 2009年以来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分析 |
4.1.1 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 |
4.1.2 房地产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
4.1.3 房地产市场供求相对平衡 |
4.1.4 社会公平正义 |
4.2 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综合评价 |
4.2.1 数据的整理及因子确定 |
4.2.2 主成分的提取及权重 |
4.2.3 政策绩效的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的思路及建议 |
5.1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改革思路 |
5.1.1 双向调整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 |
5.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 |
5.1.3 建立科学的政策绩效考评机制 |
5.2 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的建议 |
5.2.1 构建长效房地产调控机制 |
5.2.2 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市场氛围 |
5.2.3 构建多元化房地产市场供给体系 |
5.2.4 健全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
5.2.5 完善房地产调控配套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Y房地产公司X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营销理论 |
1.2.2 房地产市场营销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Y房地产公司X项目概况及营销现状 |
2.1 Y房地产公司介绍 |
2.2 Y房地产公司X项目介绍 |
2.2.1 X项目概况 |
2.2.2 项目组织架构 |
2.2.3 项目特点 |
2.2.4 X项目营销人员结构 |
2.2.5 X项目销售业绩 |
2.3 X项目的营销战略现状 |
2.3.1 市场细分 |
2.3.2 目标市场选择 |
2.3.3 市场定位 |
2.4 X项目的营销组合策略 |
2.4.1 产品策略 |
2.4.2 价格策略 |
2.4.3 渠道策略 |
2.4.4 促销策略 |
2.5 X项目面临的营销问题 |
2.5.1 X项目销售达标率不断下降 |
2.5.2 X项目部分户型出现滞销 |
第三章 X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3.1 X项目外部环境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行业及竞争分析 |
3.1.3 需求分析 |
3.2 X项目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条件 |
3.2.2 能力分析 |
3.3 X项目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项目营销问题成因分析 |
4.1 产品设计与市场定位不匹配 |
4.2 营销渠道单一 |
4.3 促销方法有限 |
4.4 品牌力不足 |
4.5 受调控政策影响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项目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
5.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
5.1.1 目标市场选择 |
5.1.2 优化产品规划及设计 |
5.2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
5.2.1 优化渠道联动 |
5.2.2 完善网络营销渠道 |
5.3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
5.3.1 完善泛销售奖励 |
5.3.2 构建口碑营销 |
5.3.3 完善广告促销 |
5.3.4 尝试新促销模式 |
5.4 提升品牌影响力 |
5.4.1 树立全员品牌意识 |
5.4.2 加强品牌宣传 |
5.4.3 加强品牌维护 |
5.5 积极应对政策调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广州市限购限贷政策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限购限贷政策影响购房者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的公共职能 |
2.1.1 从公共管理学看限购限贷政策 |
2.1.2 从公共经济学看限购限贷政策 |
2.2 限购政策及其主要影响方式 |
2.2.1 限购政策的实质是控制公共产品供给 |
2.2.2 限购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方式 |
2.3 限贷政策影响购房者行为的途径分析 |
2.3.1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 |
2.3.2 利率政策影响途径 |
2.3.3 信贷规模影响途径 |
2.4 购房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1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居民购房意愿 |
2.4.2 基本居住需求 |
2.4.3 改善居住需求 |
2.4.4 资产投资需求 |
2.4.5 投资需求和住房需求间的关系 |
2.4.6 购房能力 |
2.4.7 购房资格 |
2.5 居民购房需求敏感度 |
2.5.1 购房需求的敏感度的概念 |
2.5.2 刚性需求 |
2.5.3 弹性需求 |
2.6 限购限贷政策对不同类型购房者的影响 |
2.6.1 对刚需者购房能力影响较大 |
2.6.2 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行动 |
2.6.3 购房者改变购房规划 |
第三章 广州市限购限贷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广州市限购限贷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 |
3.1.1 广州近年限贷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分析 |
3.1.2 受访者大部分曾收到限购政策的影响 |
3.1.3 广州近年限贷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分析 |
3.1.4 限贷政策影响购房行为的作用过程 |
3.1.5 从广州房地产交易量和价格变动看待政策效果 |
3.2 广州市限购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政策缺乏公平性 |
3.2.2 政策缺乏长期性 |
3.2.3 政策的滞后性 |
3.3 广州市限贷政策的主要缺陷 |
3.3.1 限贷政策具有非强制性 |
3.3.2 受到购房者对于价格预期的影响较大 |
第四章 新加坡与香港限购限贷政策的经验启示 |
4.1 新加坡和香港的住房限购与限贷政策 |
4.1.1 新加坡组屋制度简述 |
4.1.2 新加坡组屋制度的成效 |
4.2 香港公屋制度 |
4.2.1 香港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
4.2.2 香港的房地产政策 |
4.2.3 香港房地产政策成效 |
4.3 对广州限购限贷政策启示 |
4.3.1 广州于新加坡房地产政策对比 |
4.3.2 香港与广州调控政策的对比 |
4.3.3 广州市可借鉴参考的经验 |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房地产政策的思路 |
5.1 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预期 |
5.2 限购限贷政策可适度向刚需购房者倾斜 |
5.3 住房制度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
5.4 加大公共支出,建立完善的住房体系 |
5.5 提高房地产市场透明度,加大监督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8)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2.1 房价波动因素研究 |
1.2.2 房地产限售政策研究 |
1.3 研究架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限售政策的概念及特点 |
2.2 房地产市场理论 |
2.2.1 房地产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理论 |
2.2.3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理论 |
2.3 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相关理论 |
2.3.1 一般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
2.3.2 一般公共政策评估方法 |
2.3.3 房地产调控政策评估的必要性 |
2.4 房地产限售政策效果的四象限模型理论分析 |
3 我国限售政策发展分析 |
3.1 政策出台背景 |
3.2 政策内容梳理 |
3.3 限售政策内容评析 |
3.3.1 与限购等计划经济手段不同的模式 |
3.3.2 现行政策中限售时间的规定及一刀切式的管理有待商榷 |
3.3.3 限售政策存在着法律争议 |
3.4 本章小结: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房地产调控新手段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 |
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3 断点回归分析方法 |
4.3.1 断点回归分析概论 |
4.3.2 断点回归分析原理 |
4.3.3 断点回归分析实施流程 |
4.4 研究假设 |
4.5 建立断点回归模型 |
4.6 协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4.7 本章小结 |
5 模型实证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重庆市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2 广州市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3 描述性统计小结 |
5.3 单差法结果分析 |
5.3.1 重庆市限售政策单差法分析 |
5.3.2 广州市限售政策单差法分析 |
5.3.3 单差法结果小结 |
5.4 限售政策断点回归模型分析 |
5.4.1 限售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5.4.2 限售政策模型稳健性检验 |
5.4.3 限售政策效果整体分析 |
5.4.4 限售政策效果详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政策建议 |
7.1.1 因城施策,注重区域差异 |
7.1.2 科学施策,提高决策科学性 |
7.1.3 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
7.1.4 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理性投资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各地购房限售政策(居民家庭或消费者)一览表 |
B 各地购房限售政策(法人)一览表 |
C 作者于攻读学位时期发表的论文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影响因素研究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流程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量分析研究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文献研究 |
2.1 泡沫的定义和分类 |
2.2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
2.3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背景和原因 |
2.4 房地产泡沫的效应 |
2.4.1 财富效应 |
2.4.2 风险效应 |
2.4.3 资源配置效应 |
2.4.4 收入分配效应和社会风气效应 |
2.4.5 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 |
2.5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争论 |
第3章 房地产泡沫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
3.1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选择 |
3.2 数据介绍 |
3.2.1 房地产价格指数 |
3.2.2 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3.2.3 上证综合指数 |
3.2.4 长期贷款利率 |
3.2.5 地方批准上市新建商品住房可售面积 |
3.3 研究路径 |
第4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
4.1 房地产市场数据的统计特征 |
4.2 房地产市场数据的非平稳性 |
4.3 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关系 |
4.4 房地产价格指数与影响因素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4.5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成分测度 |
第5章 防范与调控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市场跟踪监测系统,建立房地产市场泡沫预警机制 |
5.2 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积极运用金融和财政工具进行市场调控 |
5.3 加强房地产市场供给侧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5.4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搜索数据与商品住宅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广州和深圳城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搜索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2 住宅价格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网络捜索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况、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基本概况 |
2.1.1 房地产发展概况 |
2.1.2 房地产政策分析 |
2.1.3 数据来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网络搜索及关键词相关理论 |
2.2.2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2.2.3 时滞性分析理论 |
2.2.4 房地产市场与城市发展关系理论 |
2.3 理论框架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品住宅市场相关网络捜索关键词库的构建 |
3.1 网络搜索关键词选取的原则和步骤 |
3.1.1 网络搜索关键词选取的原则 |
3.1.2 关键词库构建的步骤 |
3.2 网络搜索关键词的初选 |
3.2.1 关键词初选方法 |
3.2.2 关键词初选过程及结果 |
3.3 网络搜索关键词的扩展 |
3.3.1 关键词扩展方法 |
3.3.2 关键词扩展步骤和结果 |
3.4 网络搜索关键词的筛选 |
3.4.1 关键词筛选方法 |
3.4.2 关键词筛选步骤和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搜索关键词数据与住宅市场的模型建立与相关性分析 |
4.1 主成分回归模型的构建 |
4.1.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4.1.2 回归模型建立与评估 |
4.2 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构建 |
4.2.1 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
4.2.2 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估 |
4.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广州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2 深圳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城市视角的房地产市场对比与相关性解释 |
5.1 广州和深圳房地产市场比较与解释 |
5.1.1 商品房销售价格 |
5.1.2 房地产市场规模 |
5.1.3 租房市场情况 |
5.1.4 房产中介情况 |
5.1.5 住房调控政策 |
5.2 广州和深圳城市发展状况比较与解释 |
5.2.1 城市概况 |
5.2.2 城市经济特征分析 |
5.2.3 城市人口特征分析 |
5.2.4 城市社会特征分析 |
5.3 广州和深圳城市及房地产总结及展望 |
5.3.1 广州和深圳城市及房地产总结 |
5.3.2 广州和深圳城市协同发展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B房地产公司G住宅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郭斯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研究[D]. 祝永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房价联动性及跨境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4C理论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张乐蕊.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广州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伟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Y房地产公司X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张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广州市限购限贷政策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实证研究[D]. 宋昊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房地产限售政策有效性评估 ——来自重庆与广州数据的实证分析[D]. 吴槟.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影响因素研究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D]. 聂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网络搜索数据与商品住宅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广州和深圳城市视角[D]. 戚明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