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哲,郭伟壮,杨欣建[1](2019)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与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95.46±10.86)min,术中出血量(95.28±6.12)mL,对照组分别为(125.83±16.94)min、(116.81±13.41)m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评分(85.09±11.78)分、(115.55±16.78)分,对照组则分别为(63.97±10.47)分、(96.99±1 4.27)分,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71%,同样低于对照组的41.18%,P<0.05。结论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方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与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方案相比效果更加显着,且可有效解除关节突绞锁,恢复脊髓功能,同时有效避免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提升机体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张生军[2](2017)在《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喉气管狭窄(Laryngotracheal stenosis,LTS)的不同手术方法,分析其术后疗效,总结经验教训,规范今后临床工作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0年-2016年16例接受喉气管狭窄手术的病人,结合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病理诊断、并发症、典型病例,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并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对喉乳头状瘤(1/16)、插管性肉芽肿(1/16)、喉癌术后(1/16)及喉气管挫裂伤(3/16)的患者,分别行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切除术;喉癌术后气管内鳞癌(1/16)、多形性腺瘤(1/16)及气管腺样囊性癌(1/16)的患者,分别行鼻内镜下气管内肿物切除术;长时间气管内麻醉插管致喉气管狭窄(1/16)及气管囊腺癌(1/16)的患者,分别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术;声门下喉癌(1/16)、甲状腺癌(1/16)及气管挫裂伤后狭窄(1/16)患者,分别行喉气管重建术(Laryngotracheal reconstruction,LTR);甲状腺癌(1/16)致气管狭窄老年女性患者,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研究16例患者,随访1年3年。其中,16例患者中,一次性手术治愈10例,全部拔管,呼吸、吞咽、发声功能好转、呛咳减轻;二次手术共3个病人,其中2例因喉狭窄患者行CO2激光切除后生成瘢痕粘连,临床再次给予CO2激光切除瘢痕,堵管72小时后予以拔管,另1例患者行喉裂开术植入T型管后局部肉芽生成,再次CO2激光切除后,半年后予以拔管;总体手术成功率为81.2%(14/16)。未拔管病例3例,其中1例因喉整复术并T形管植入后上段肉芽生成、痰痂堵塞拔出,放置气管套管后仍无法堵管,手术失败;1例声门下鳞癌行喉气管重建术放置T形管后肉芽再次生长,考虑修复皮瓣塌陷;1例外伤患者CO2激光术后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但患者自述堵管有憋气、呼吸困难,考虑患者习惯了气管套管辅助呼吸,即使喉腔狭窄明显较前改善仍憋气,予以长期带管呼吸,未拔管;此3例均无法拔管,长期带管。前3例自动出院后失访,最后1例目前随访中。结论喉及颈段气管内粘膜创伤后局部瘢痕肉芽生长、肿瘤形成是造成喉气管狭窄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中,可依据狭窄的位置及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获良好的效果。
成国荣,谢宝容,马志佳[3](2016)在《鹰嘴型气管导管对降低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率的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鹰嘴型气管导管对降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6 6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鹰嘴型气管导管组4 504例(A组,n=4 504),普通气管导管2 156例(B组,n=2 156)。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喉镜暴露分级及操作医师级别无差异(P>0.05),A组无患者发生环杓关节脱位,B组有4例发生脱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鹰嘴型气管导管可以降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孙正清,盖成林,苏芳,潘阳,候才广[4](2016)在《全麻气管插管并发关节脱位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并发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并发关节脱位9例(环杓关节脱位5例,下颌关节脱位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直接喉镜诊断左侧环杓关节脱位5例,在局部麻醉(局麻)或全麻下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其中2例1次、1例2次、1例3次复位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拒绝复位术,予保守治疗半年后症状改善,饮水、呛咳症状消失,此5例均无永久性声音嘶哑。4例下颌关节脱位者均行1次手法复位后治愈。结论全麻气管插管麻醉操作中尽量规避诱发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对于已发生者,一旦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张银顺[5](2015)在《枢椎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文中提出背景:枢椎骨折占颈椎骨折的2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枢椎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而枢椎椎体骨折非常少见。枢椎椎体骨折创伤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关于其定义、分型及治疗均存较多争议。既往枢椎椎体骨折绝大多数均采取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然而,部分患者因为骨折明显移位或合并邻近关节脱位/半脱位,是一种严重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或是累及枢椎上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常致骨折畸形愈合或继发寰枢关节骨关节炎而致慢性颈痛和颈椎旋转功能障碍。国内外关于枢椎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仅限于少数个案病例报告或临床系列病例报道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具体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不是非常清楚。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薄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很多复杂少见的枢椎椎体骨折能得到更准确的认识和诊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的联合应用,使以往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枢椎椎体骨折及邻近关节脱位/半脱位的病例能通过单纯后路手术获得良好复位和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本临床研究,总结归纳枢椎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枢椎椎体骨折中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纳入标准:经详细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后临床诊断为枢椎椎体骨折并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上颈椎陈旧性骨折或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肿瘤或畸形等;2.年龄小于18岁;3.临床病例及随访资料不完整。骨折分为矢状位骨折、冠状位骨折、水平位骨折、泪滴样骨折和单侧侧块骨折五类。17位患者术前均经1-2周的颅骨牵引,以利复位。根据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分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Ⅰ);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和颈3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Ⅱ);后路经枢椎椎弓根及椎体骨折线半螺纹拉力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椎板骨折者必要时辅以椎板螺钉内固定)(Ⅲ);前路骨折复位、颈2/3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必要时联合后路颈2/3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Ⅳ)。当颈椎X线片或CT示骨折线模糊,则判定为骨折愈合;当植骨融合节段连续性骨桥形成,或颈椎过伸过屈位片未见内固定失败(折断或松动移位)和节段性失稳(成角或移位),则判定为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改良Frank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颈痛程度,采用Odom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近期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指征可归纳为:(1)合并邻近节段失稳,比如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颈2/3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以及椎间盘损伤、寰枢椎或颈2/3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丧失;(2)牵引下难以复位的累及枢椎上关节面的侧块骨折;(3)骨折致脊髓受压需手术减压者。2例水平位骨折和3例单侧侧块骨折采用术式Ⅰ;5例矢状位骨折采用术式Ⅱ;4例冠状位骨折采用术式Ⅲ;3例泪滴样骨折采用术式Ⅳ。所有患者骨折及脱位均获得满意复位,术中未发生内植物植入异常和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平均18.1个月(6-45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颈椎X线片或CT提示骨折骨性愈合或融合。4例合并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一到两级)的改善。所有行寰枢关节融合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颈椎旋转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限制。4例冠状位骨折采取后路经枢椎椎弓根及骨折线半螺纹拉力螺钉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均表现出接近正常的颈椎活动度。末次随访颈椎前屈后伸位片未见内固定移位或折断,VAS评分平均0.8分(0-2分),按Odom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10例,有效1例。结论:因为大多数枢椎椎体骨折移位较小而且稳定,非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于并发邻近关节失稳或骨折累及枢椎上关节面,以及骨折移位造成脊髓受压时,手术干预亦是必要的。随着上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枢椎椎体骨折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避免长期卧床及外固定,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可以在保障骨折复位和重建稳定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正常的运动节段,改善颈椎功能。由于枢椎椎体骨折临床较为少见而且表现复杂,本研究是基于单个医疗中心的临床经验总结,其结果仍有待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赵华,周克文[6](2012)在《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0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方法:总结2000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应用喉异物钳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行1次治疗,1例行第2次治疗,复位效果满意。结论:了解环杓关节脱位的可能因素,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治疗。
胡铭荣,徐德征,陈光明,胡章彦[7](2001)在《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文中认为
陈爽,黄岳,黄超英,冯关荣[8](2008)在《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1例的诊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方法总结2006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应用喉异物钳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7例行1次治疗,2例行第2次治疗,复位效果满意。结论了解环杓关节脱位的可能因素,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治疗。
周国芳[9](2006)在《咪唑安定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用咪唑安定镇静治疗后,观察镇静效果,并定时监测给药后的循环参数及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用药前后的比较。结果咪唑安定镇静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动脉血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分压(PO2)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咪唑安定可作为理想的镇静剂。
夏虹[10](2002)在《上颈椎外科疾患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文中指出研究目的 上颈椎疾患是临床常见、且在治疗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拟通过此研究达到以下目的:①了解寰椎横韧带的形态学特点以及生物力学特性;②对各型寰椎骨折通过三维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的研究,了解不同类型的寰椎骨折后上颈段稳定性的改变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③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建立寰椎、枢椎的FEM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寰椎骨折、枢椎齿状突骨折及Hangman骨折的发生机制予以分析;④对寰椎侧块后路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予以研究,提出一种临床治疗上颈椎不稳定的新方法;⑤根据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提出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并总结临床对上颈椎相关外科疾患治疗的经验。 材料与方法 1.成人寰枢椎固定标本24例及新鲜寰椎横韧带标本9例。对横韧带的解剖学特性予以观察,并对2例新鲜横韧带标本行组织学切片观察。对7例新鲜横韧带标本,通过MTS材料测试仪测量其抗拉伸性能。 2.取12例新鲜上颈椎标本,将标本分为A组:正常上颈椎、B组:双侧后弓骨折、C组:双侧后弓及一侧前弓骨折、D组:前后弓四部分骨折(Jefferson骨折)、E组:一侧侧块骨折及F组:一侧侧块骨折合并同侧前弓骨折。每组标本6例,B、C、D组标本重复使用,E、F组标本重复使用。在标本上固定标志后,将标本固定于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施加2.0N·m的纯力偶矩,以摄像头拍摄上颈段在零载荷及最大载荷状态下的运动,将图像录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程序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C0-C1及C1-C2间的相对夹角,分析与载荷相同方向的ROM,即主运动,比较各种寰椎骨折情况下与正常状态的ROM,分析各种寰椎骨折时上颈椎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3.取正常成人寰椎及枢椎去软组织新鲜健康完整骨标本各1例,以螺旋CT行轴向扫描,获取骨性组织准确的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利用Pro/E等建模工具建立寰椎及枢椎骨性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将模型转移到FEM软件Mark的前处理工具Me血as,赋予材料特性,划分单元网格;根据衰椎、枢椎齿状突及Hangman骨折的临床特点,模拟施加各种拟订的边界条件和载荷,并求解计算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提取,并与预定效果作比较,分析出合理的外伤成因及相关后果。 4.对30例中国成年人的衰椎干骨标本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对6例新鲜颈椎尸体标本的后入路颈2神经根与震椎侧块的关系进行观察;同时,测试衰椎侧块螺钉的拔出力,并与枕骨螺钉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进行比较。取6例新鲜上颈椎标本造成衰椎侧块骨折后,予以后路侧块螺钉固定,以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测量固定前后上颈椎的ROM进行比较,并比较与正常值间的差异。 5.对头颈双向牵引床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衰枢椎脱位的分型及其治疗、颈前路直接螺丝钉固定治疗齿状突*型骨折、枕颈CD在上颈椎外科疾患治疗中的应用、上颈椎外科治疗的并发症等临床经验予以总结。结 果 1.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20刀士2.4*.5-25.l)mm;中点部位的厚度为2*士0.5*.2刁.l)mm;中点部位的宽度为10.7士1石阴刀叶.2)rum。横韧带与枢椎齿状突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横韧带将齿状突后面完全包裹,占 30.3%;②横韧带包裹齿状突后面的大部(超过 1/2),占54.5%;③部分覆盖齿状突的下部(不超过1/2),占匕二%。衰椎横韧带的齿状突面的中部可见有纵行的纤维,组织切片显示为较疏松的结缔组织。横韧带的平均最大载荷为:605.5士89.6N,平均最大变形量为:4.3士0.snun。 2.利用重复测量样本的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组襄椎骨折后的CO.l及C 12间的 ROM与正常颈椎的 ROM进行比较,结果示:①单纯衰椎后弓骨折后,*0-1间除在旋转上有增加叩值<0刀5)外,在其他方向上与正常无区别;C12间在屈伸上有所增加,余方向与正常无区别;②后弓骨折同时伴有一侧前弓的骨折,CO.l间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均较正常增大o值<0刀5);CI-2间除旋转变化不明显外,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弯均较正常有明显差异o值<0刀5);③前后弓四部分骨折(Jeffeson骨折)时,CO-l及 CI.2间在所有方向上的 ROM均有明显变化o值<0刀5),必须明确的是,此时记录的C卜2间的旋转是明显的减小,而不 -2-是增大;④单纯一侧侧块骨折,CO-l及 CI.2间在所有方向上的 ROM与正常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变o值<0刀5),⑤当一侧侧块骨折合并同侧的前弓骨折时,上颈椎节段间的 ROM除 CI-2间的旋转改变不明显外,余方向上*OM均增加明显0值<0.05)。组间比较稳定性也有差异,但表现在不同的运动方向上。 3.通过对衰椎及枢椎设定不同的边界条件及予以加载,计算结果显示,无论上关节面加载的方向如何,衰椎前弓的受力均为最大,其次是侧块及后弓与侧块交界处。枢椎衰齿关节面受相同力,角度越向后上,应力带越向椎体移动;枢椎齿突与横韧带接触面受相同力,角度越向
二、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颅骨牵引复位配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分级情况比较 |
2.5 典型病例 |
3讨论 |
(2)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鹰嘴型气管导管对降低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率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全麻气管插管并发关节脱位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关节脱位情况 |
1.3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3.1关节脱位原因及临床特点 |
3.2诊断及处理 |
3.3预防关节脱位对策 |
(5)枢椎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8)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1例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咪唑安定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上颈椎外科疾患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部分 寰椎不同类型骨折对上颈椎稳定性影响的三维运动范围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部分 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骨折机理分析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四部分 寰椎侧块后路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五部分 上颈椎外科疾患的相关临床治疗 |
一. 颈椎双向牵引手术床的研制及其在上颈椎疾患治疗中的应用 |
(一) 颈椎双向牵引手术床的研制 |
(二) 临床资料 |
(三) 讨论 |
二.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及外科治疗 |
(一) 一般资料 |
(二) 治疗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三. 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
(一) 临床资料 |
(二) 讨论 |
四. 颈前路直接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
(一) 临床资料 |
(二) 治疗方法 |
(三) 治疗结果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五. 枕颈CD在上颈椎疾患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一) 枕颈CD的构成 |
(二) 手术方式 |
(三) 临床资料 |
(四) 讨论 |
六. 上颈椎手术的早期并发症 |
(一) 临床资料 |
(二) 讨论 |
七. 寰枢椎经口咽前路手术预防感染之经验 |
(一) 临床资料 |
(二) 讨论 |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要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枕颈融合术进展 |
附录 |
致谢 |
四、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颅骨牵引复位配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J]. 沈哲,郭伟壮,杨欣建. 实用骨科杂志, 2019(01)
- [2]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D]. 张生军.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3]鹰嘴型气管导管对降低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 成国荣,谢宝容,马志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06)
- [4]全麻气管插管并发关节脱位临床分析[J]. 孙正清,盖成林,苏芳,潘阳,候才广.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3)
- [5]枢椎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D]. 张银顺. 安徽医科大学, 2015(03)
- [6]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0例报告[J]. 赵华,周克文. 中国伤残医学, 2012(05)
- [7]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寰杓关节脱位12例[J]. 胡铭荣,徐德征,陈光明,胡章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1(04)
- [8]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11例的诊疗分析[J]. 陈爽,黄岳,黄超英,冯关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0)
- [9]咪唑安定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J]. 周国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11)
- [10]上颈椎外科疾患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治疗[D]. 夏虹. 第一军医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