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改霞[1](2021)在《延安市某院联合免疫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的阻断效果;分析影响婴儿主被动联合免疫后阻断失败的因素,以及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 Ab)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提高阻断成功率及联合免疫有效应答率,降低乙肝孕妇所生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为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及早日消除乙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HBs Ag阳性孕妇155例及其新生儿157例。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12h内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同时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随后分别在1、6月龄时接种1次重组酵母Hep B。入组婴儿接种完第三次Hep B后1-2个月,通过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新生儿免疫应答情况。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孕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资料,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临产前1个月外周血、新生儿脐静脉血、婴儿7月~12个月随访时外周静脉血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包括HBs Ag、HBs 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定量水平;利用PCR技术测定HBV DNA定量;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TM染色法检测胎盘HBs Ag的表达情况,以肝脏穿刺组织HBs Ag阳性空白切片作为阳性对照,非乙型肝炎孕妇的足月产胎盘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同时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结果:(1)本研究在规定时间内总共有HBs Ag阳性孕妇155人,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全程随访的孕妇42例及其分娩新生儿43例(其中有1对双胞胎)。回访的43例婴儿血清HBs Ag及HBV DNA定量均阴性,阻断失败者0%(0/41),隐匿HBV感染者0%(0/29),其中2例为无应答4.65%(2/43,95%Cl-1.9%~11.2%),7例为低应答16.28%(7/43,95%Cl 4.8%~27.8%),21例为中应答48.84%(21/43,95%Cl 33.3%~64.4%),13例为高应答30.23%(13/43,95%Cl 13.9%~41.9%)。(2)联合免疫后婴儿低应答及无应答率单因素分析得出:根据母亲HBe Ag定量水平分为三组,分别为孕妇血清HBe Ag 5000-10000S/CO组、1-5000 S/CO组与<1 S/CO组,组间联合免疫后低应答及无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18,P=0.006)。孕妇出生前其母亲HBV感染情况、本次妊娠的并发症、孕晚期抗病毒治疗情况、新生儿体重、首次注射HBIG及接种Hep B的时间、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孕妇血清HBs Ag水平、新生儿脐血感染状态等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免疫后婴儿低应答及无应答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妇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是婴儿联合免疫后低应答及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26.588,P=0.015),但孕妇HBe Ag<1 S/CO(即HBe Ag阴性)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值为0.132,P=0.016)。(4)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TM染色法检测乙肝孕妇胎盘组织中HBs Ag均无阳性表达。结论:(1)目前实施的主被动联合免疫可成功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经主被动联合免疫后,79.1%的婴儿HBs Ab可达有效保护水平,20.9%的婴儿为无应答及低应答状态。(2)乙肝孕妇低学历是婴儿联合免疫后低应答及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孕妇血清HBe Ag阴性是其独立保护因素。(3)乙肝孕妇的胎盘组织中未检测到HBs Ag的表达,推测胎盘屏障可能阻止HBV感染胎盘组织。
曹姣姣[2](2021)在《妊娠中晚期不同孕周服用TDF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背景:目前关于妊娠期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治疗启动时机,感染科医师与产科医师之间、国内外各个地区之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国感染病学会及欧洲肝病研究协会的指南建议在妊娠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认为在保证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抗病毒治疗可能对预防早期胎盘感染和子宫内传播是有益的。然而,我国妇产科学会、美国胃肠病学肝病与妊娠指南及亚太肝病研究协会相关指南则认为,在单纯以预防母婴传播为目的时,将妊娠28~32周作为干预时机,不仅可以将相关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也完全可以实现HBV母婴阻断。此外,在目前临床工作中一部分患者因妊娠早期未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以及部分初产妇妊娠前尚未完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化验,致使只能在妊娠晚期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因此,对于在妊娠24~28周或妊娠28~32周开始启动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二者之间的效果及对于母婴产生的影响如何,仍需更多数据为临床提供依据。目的:分析HBV高载量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不同孕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进行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及产科就诊的妊娠中晚期服用TDF进行HBV母婴阻断孕妇妊娠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76例阻断前血清HBV DNA≥2×105IU/ml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开始服用TDF时的孕周不同分为两组。A组:在妊娠24~27+6周开始服药,共38例;B组:在妊娠28~32周开始服药,共38例。收集所有孕妇的资料,包括开始干预孕周、年龄、乙肝家族史、分娩史、基线(服药前)和分娩时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ALB、ALT、AST、TB、DB)、肾功能(CRE、Urea、UA、β2-MG)、血清钙磷检验值,分娩不良事件及所娩婴儿出生时一般情况、娩出方式等,随访婴儿完成乙型肝炎肝炎疫苗接种后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HBV DNA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分析不同孕周开始服用TDF的抗病毒效果及母婴阻断成功率;观察不同孕周开始服用TDF的母婴结局及母婴安全性。结果:1.A组和B组孕妇妊娠期药物暴露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87±1.50周与10.22±1.16周,P<0.001)。两组孕妇的基线时HBV DNA水平、年龄、有无家族史、产次、HBe Ag阳性率、HBe Ag定量、HBc Ab定量、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肾功能、血清钙磷无明显差异。2.A组基线时HBV DNA水平8.13(7.67,8.50)lg IU/ml,分娩时3.31±0.82lg IU/ml,差值4.65±0.76 lg IU/ml;B组基线时HBV DNA水平8.12(7.68,8.57)lg IU/ml,分娩时3.85±0.63 lg IU/ml,差值4.09±0.69 lg IU/ml。两组孕妇服用TDF前后HBV DNA水平均有显着差异(P<0.001);A组分娩时HBV DNA水平低于B组(P<0.05),HBV DNA下降水平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HBV DNA<4 lg IU/ml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为81.58%(31例)和55.26%(21例)。3.比较分娩时HBe Ag阳性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线时相比,组内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孕妇基线时肝功、肾功、血清钙、磷水平无差异。与基线时相比,A组和B组孕妇分娩时ALB均降低(P<0.001,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孕妇分娩时ALT降低(P<0.05)、β2-MG升高(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CRE、U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磷明显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两组孕妇分娩时Ure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服用TDF前后AST、TB、DB、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5.两组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无差异;两组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Apagar评分(1分钟、10分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亲分娩时及婴儿出生时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6.7例婴儿未按时完成随访。两组共随访69例婴儿,未发现HBs Ag或HBV DNA阳性者。结论:1.妊娠24~27+6周开始服用TDF孕妇分娩时HBV DNA水平较孕28~32周更低。2.妊娠28~32周开始服用TDF阻断HBV母婴传播成功率与孕24~27+6周相当。3.妊娠24~27+6周与妊娠28~32周开始服用TDF耐受性良好且母婴安全性高。
张宝芳[3](2019)在《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影响全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乙型病毒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以肝功能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全球有20亿人血清学显示其曾感染过HBV,其中有3.5亿多人发展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会死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约为6.6%,估算每年仍有100万名新生儿出生后面临感染HBV的高风险。2016年发布的《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首次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威胁的全球性目标,而“HBV母婴零传播”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建立“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全国第6家签订完成该项目单位。本课题将回顾性分析研究贵州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H3V DNA≥106 IU/ml,或第一胎已被感染HBV或孕妇本人就为乙肝母婴传播感染者),分为孕期药物干预组及门诊非干预组与对照组(非乙型肝炎孕妇)及其出生的新生儿/婴幼儿,研究干预组孕期HBV病毒基因型及免疫功能变化与对抗病毒药物作用影响,其所生新生儿/婴幼儿在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标准规范免疫接种后,HBV母婴传播感染率及产生抗-HBs滴度。针对母婴传播患者,通过二代测序分析,判断母婴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及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为HBV母婴传播感染发生机制及防控提供临床真实研究数据。所有研究人群均通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通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报告。目的:1.观察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断对贵州地区不同基因型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HBVDNA 及 HBVRNA 的影响。2.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阻断后母婴结局观察。3.探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收集2016年05月-2018年05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及产科门诊,入选患者诊断符合201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在孕12周前就诊查确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孕妇,均为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 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并在孕24周前B超检查提示胎儿发育正常,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RPR)标志物阴性,无先兆流产史。排除标准:①丈夫有HBV感染;②孕前半年内有使用干扰素治疗CHB患者;③孕期伴有其他类型的肝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病,肿瘤,精神类等慢性疾病史;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⑤产前B超提示胎儿发育异常或畸形。根据孕24周-28周是否抗病毒阻断分为两组:干预组(T)91例,未干预组(NT)259例,同期我院产科门诊体检健康非乙型肝炎孕妇(Health control,HC,定义为HBsAg阴性,肝功正常,既往无肝炎病史)作为对照组(C)100例。按照乙肝孕妇抗病毒指南,干预组均以阻断为目的,自愿在24-28周开始接受服用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开展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调查并分别于孕12-24周,孕28-32周,孕36-40周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基因型,HBsAg、HBeAg、HBVDNA、HBVRNA,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及对照组,未干预组,干预组在用药前(孕12-24W)及干预组分娩前(36-40周)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NK 细胞(CD16+CD56)及 B 淋巴细胞(CD19)的变化。干预组均以阻断为目的,在孕24-28周开始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300 mg/d,购自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90);或替比夫定(LDT)600 mg/d,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数据采用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分类变量以率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研究人群为第一部分孕妇[非干预组(NT)259例,干预组(1)91例,对照组100例(C))]及其所生婴幼儿(450例),干预组及未干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婴幼儿均采取国家标准乙型肝炎计划免疫主被动联合接种(出生6 h内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U,及0、1、6个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10 μg),对照组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每次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10μg)。观察孕周及孕期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其幼儿7个月龄时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HBVM)及 HBV DNA。HBV 母婴传播感染定义为乙型肝炎孕妇所生小孩出生后在7月龄后检测HBsAg阳性,或伴有HBV DNA阳性。数据统计:两两比较用LSD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第三部分,研究人群为第一部分孕妇(干预组91例及非干预组259例)及其所生婴幼儿(350例),HBV孕妇于孕16-24周采血10ml进行二代测序,预测胎儿是否发生宫内感染(由贵州省产前诊断中心完成),并已收集临床信息与血液样本。在充分考虑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孕妇年龄和怀孕周数等特征分布平衡的基础上,从中挑选出一个包括128对母婴的样本测试集,其中经产后随访证实其中29例(均为第一部分未干预者)发生宫内感染,未发生宫内感染的母婴99对。通过孕妇血样中病毒DNA及胎儿游离DNA的提取和采取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的测序分析,判断母婴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及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符号秩和检验。采用R软件3.2.3版本提供的“randomForest”工具包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结果:第一部分,对干预组91例e抗原阳性或和高载量病毒复制乙肝孕妇进行HBV基因分型:B型57例(57/91,62.63.18%),C型34例(34/91,37.36%),未发现其他基因类型。干预组用替诺福韦(TDF)和替比夫定(LDT)在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方面没有差异,包括肝功能检查[TDF 治疗前:ALT21.30(9.01-362.49),AST 25.19(13.62-345.53),TBIL8.16(3.79-57.55),ALP78.44(31.00-232.52),TBA3.70(0.83-45.23),治疗结束时:ALT 21.30(8.66-98.10),AST 24.65(14.91-101.92),TBIL 8.78(3.16-17.11)),ALP 148.05(53.98-470.61),TBA 3.07(0.92-74.83)];LDT 组治疗前:ALT22.56(6.65-117.00))AST23.02(16.37-62.00),TBIL7.81(5.48-18.27),ALP67.35(46.05-388.21),TBA3.24(1.06-42.58),治疗结束时:ALT 21.40(8.14-62.05),AST 24.10(11.79-160.64),TBIL 7.28(3.50-18.40),ALP 162.40(47.30-423.96),TBA 3.76(0.69-28.41)]。Log10(HBV DNA)和 Log10(HBV RNA)[TDF 组(治疗前:HBVDNA 4.84±2.01,HBVRNA6.35±1.10;治疗 4 周时:HBVDNA3.99±0.79,HBVRNA 6.05±0.94;治疗结束时:HBVDNA 3.06±0.66,HBVRNA 5.52±0.85;LDT 组(治疗前:HBVDNA5.08±1.99,HBVRNA6.47 ± 0.88;治疗 4 周时:HBVDNA4.45±1.18,HBVRNA6.51±0.82;治疗结束时:HBVDNA3.51±1.20,HBVRNA6.13±0.66)],与治疗前(孕12-24周)相比,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在治疗结束时,Log10(HBVDNA)和Log10(HBV RNA)显着降低(P<0.05)。在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下,HBV基因型对HBVRNA载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C基因组的患者HBVRNA在治疗结束时比B基因组的患者少下降了 0.54个单位(logl0),P值(0.01)<0.05。孕期CD3+及CD19细胞在各组中变化不大,而未干预组及干预组在用药前CD4+T细胞及CD8+T细胞较正常孕妇比较,其表达减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干预组用药后较用药前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增加,但CD4+T细胞增加更为明显,表达有统计学差异(F=9.38,P<0.01),干预组用药后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NK细胞(CD16+CD56)在未干预组及干预组用药前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F=8.72 P=0.014)。第二部分HBV母婴结局观察到未干预组婴幼儿有乙型肝炎感染,表现为HBsAg 阳性(29/259,11.19%),HBeAg 阳性(24/259,9.26%)及 HBV DNA 阳性(27/259,10.24%)。HBV母婴传播感染率为11.19%(29/259),进一步分析非干预组婴幼儿HBV感染与母亲HBV DNA载量的关系,当母亲HBV DNA ≥ 106 IU/ml,其母婴传播感染高达38.67%(29/75),本研究中母婴传播感染组其母亲HBV DNA均大于106 IU/ml,其中,HBeAg阳性15例,HBeAg阴性14例,针对二胎HBV孕妇(第一胎被感染HBV)中,未干预组有1例感染HBV。未干预原因主要由于孕妇就诊时间较晚,就诊时为孕38周,孕妇HBV DNA>106 IU/ml,HBeAg阳性。其余未干预组二胎孕妇病毒量均较低,其婴幼儿均未被感染。干预组其婴幼儿检测HBsAg,HBeAg及HBV DNA均阴性,HBV母婴传播感染率为零,HBV母婴阻断率为100%。而且有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出现,其抗体滴度高于非干预组及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P<0.001),与其孕妇既往感染HBV时间,孕周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别,但与孕期抗病毒治疗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针对29对发生HBV母婴垂直感染母婴患者,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成功从孕妇血标本提取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及其测序,分析乙肝病毒全基因序列显示,各母子对病毒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9.4%至100%,19对母子(占比65.5%)病毒序列完全一致。按不同基因型分别与B2和C2野生型乙肝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母亲感染的B和C基因型突变株与野生株乙肝病毒均可通过宫内传播,未发现有宫内传播优势的特异突变位点。结论:1.贵州地区乙肝孕妇以B,C基因型为主,以阻断治疗为目的,在不同的基因型孕妇使用替诺福韦(TDF)或替比夫定(LDT)阻断治疗时,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持续抗病毒治疗基础上,B基因型病毒更容易得到控制。孕中晚期使用TDF或LDT治疗除可以控制HBV病毒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还可调节孕妇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CD4+T细胞亚群重建,继而引起CD8+T细胞增多有关。2.本课题非干预组发生了 HBV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1.19%,母婴传播感染者其母亲分娩前HBV DNA均大于≥ 106 IU/ml,其中,HBeAg阳性15例,HBeAg阴性14例。进一步分析非干预组婴幼儿HBV感染与母亲HBV DNA载量的关系,当母亲HBV DNA≥106IU/ml其母婴传播感染高达38.67%(29/75),提示高载量HBVDNA复制是发生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3.二代测序技术用于监测HBV基因及其突变,产前无创性诊断HBV宫内传播,为设计精准的及个体化乙肝抗病毒抗病毒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可能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产前诊断重要评估技术。因此,针对乙型肝炎高风险孕妇,需产前HBV动态监测及药物干预与产后标准联合免疫阻断,才能从真正临床上实现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
邓红梅[4](2019)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2017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分娩的2 1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对其中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570例孕妇的母婴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孕早期建册时肝功能(包括转氨酶、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正常,均排除其他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或影响TBA(TBA正常值为0-1Oumol/L)代谢的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其他肝胆疾病及恶性肿瘤。根据孕24-28周转氨酶及抗病毒情况将病人分为4组:转氨酶异常抗病毒组74例(A组)、转氨酶正常抗病毒组122例(B组)、转氨酶异常未抗病毒组138例(C组)、转氨酶正常未抗病毒组236例(D组)。A组和B组均在24-28周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tenofovirTDF 300mg/片)或者替比夫定(telivudine,LdT 600mg/片)口服,每天1片治疗。所有患者在转氨酶异常时同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疗,转氨酶正常后停用保肝药物。TBA异常时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保肝利胆治疗。分别在妊娠早期建册起每个月至少1次肝功能检测,分娩时(分娩前48小时内)及产后4天肝功能检查。观察转氨酶、TBA变化、血压、血糖情况、围产结局及小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情况,对比分析使用抗病毒治疗(A组、B组)和不抗病毒治疗(C组、D组)对乙肝孕妇母婴妊娠结局、小儿HBV感染的影响。结果:1、转氨酶异常时1.1入组时抗病毒组(A组)和未抗病毒组(C组)平均年龄(岁)(28.2±3.6vs.28.5±4.8)、平均病毒量(log)(7.2±0.52 vs.7.15±0.46)、HBeAg 阳性率81.0%(60/74)vs.78.2%(108/138)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1.2入组时抗病毒组孕期TBA异常发生率和未抗病毒组相近(59.4%vS.55.0%),P>0.05,无显着差异。经抗病毒后抗病毒组分娩时及产后TBA异常(即TBA 0-10umol/L)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27.0%vs.60.8%;6.7%vS.21.7%;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的早产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6.7%vs.18.8%;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的平均分娩孕周、产时转氨酶复常率、病毒降至检测线下率、病毒下降大于2log率均明显高于未抗病毒组(38.58±1.75vs.37.7±2.08;98.6%vs.38.4%;63.5%vs.3.6%;98.6%vs.9.4%;P<0.05)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在胎膜早破率(12.1%11.5%)、羊水过少率(10.8%vs.10.1%)、胎窘率(13.5%vs.10.3%)、新生儿窒息率(9.4%vs.9.4%)、低体重儿率(2.7%vs.9.4%)、巨大儿率(1.35%vs.3.1%)、肝衰竭率(0%vs.2.9%)、GDM 率(13.5%vs.15.2%)、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0%vs.0.7%)、妊娠期高血压病率(2.7%vs.2.8%)、小儿出生时乙肝感染率(0%vs.0.7%)、6月龄乙肝感染率(0%vs.0.7%)、12月龄时乙肝感染率(0%vs.0.7%)等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3妊娠期TBA异常与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TBA异常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显着正相关,与分娩孕周显着负相关,P<0.05。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出生时小儿HBV感染率及12月龄小儿HBV感染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1.4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显着正相关,P<0.05。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无显着相关性,P>0.05。2、转氨酶正常时:2.1入组时抗病毒组(B组)和未抗病毒组(D组)平均年龄(岁)(28.8±4.4vs.28.1±3.4)、平均病毒量(log)(7.5±0.50vs.7.4±0.46)、HBeAg 阳性率(100%(122/122)vs.100%(236/236))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2抗病毒组(B组)与未抗病毒组(D组)相比较,抗病毒组孕期、分娩时和产后TBA异常率与未抗病毒组无显着差异(17.2%vs.26.2%、14.7%vs.22.5%、3.2%vs.7.6%),P>0.05。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的胎膜早破率(13.9%vs.16.1%)、羊水过少率(8.1%vs.7.6%)、胎窘率(12.2%vs.17.3%)、新生儿窒息率(6.5%vs.6.77%)、平均分娩孕周(38.8±1.27vs.38.8±1.12)、早产率(3.2%vx 2.5%)、低体重儿率(1.6%vs.0.8%)、巨大儿率(4.0%vs.8.89%)、GDM率(12.3%vs.13.9%)、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0.8%vs.0.8%)、妊娠期高血压病率(3.3%vs.2.5%)等无显着差异,P>0.05。抗病毒组的病毒降至检测线下率、病毒下降大于21og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15.5%vs.0%;100%vS.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病毒组小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乙肝感染率均显着低于未抗病毒组(0%vS.8.89%、0%vs.4.23%、0%vs.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月龄HBV感染者均在出生时乙肝感染阳性患者范围内,无新发病例。)2.3妊娠期TBA异常与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转氨酶正常时妊娠期TBA异常与分娩孕周显着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时小儿乙肝感染率、12月龄小儿乙肝感染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2.4抗病毒治疗与孕期、羊TBA异常人群的妊娠结局Pearson相关性分析:抗病毒治疗与孕期TBA异常人群的胎膜早破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分娩孕周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转氨酶异常时:(1)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结局,恢复肝功能,提高TBA复常率、转氨酶复常率,降低早产率,延长分娩孕周。(2)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不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及胎膜早破、巨大儿、低体重儿、GDM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的发生率。(3)妊娠期TBA异常可导致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升高以及分娩孕周提前。妊娠期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无显着相关性。抗病毒治疗可延长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但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影响。(4)转氨酶异常时妊娠中晚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显着减低HBVDNA载量,但不能显着影响母婴传播率。2、转氨酶正常时:(1)孕中晚期抗病毒治疗不增加TBA复常率、新生儿低体重率、巨大儿率、胎膜早破率、胎窘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羊水过少率、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饮食控制血糖不佳率。(2)妊娠期TBA异常可导致分娩孕周提前。TBA异常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抗病毒治疗不能延长TBA异常人群的分娩孕周,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影响。(3)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
盛敏敏[5](2018)在《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一、目的:比较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孕中期服用和未服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服用替诺福韦的安全性。二、方法:(1)选择HBsAg阳性孕妇进回顾性统计分析,HBeAg+且HBV-DNA>2.0E+06IU/mL,孕24-28周口服替诺福韦300mg/d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后4周的孕妇为替诺福韦组;HBeAg+且HBV-DNA>2.0E+06 IU/mL,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指标、不良反应及孕期并发症。(2)两组婴儿产后立即抽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并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0、1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及0、1、6月注射乙肝疫苗10ug。定期随访至7月龄,记录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身长、体重、头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乙肝母婴传播等情况。三、结果:(1)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分娩的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其中替诺福韦组81例,对照组106例。治疗前两组HBeAg、HBV-DNA、A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分娩前替诺福韦组HBV-DNA水平为(3.82±0.80)logioIU/mL,对照组HBV-DNA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随访至7月龄,替诺福韦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2.8%,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30)。(2)随访至产后28周,两组产妇孕期、分娩时及产后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诺福韦组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ALT异常率高于替诺福韦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替诺福韦组与对照组均无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两组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12、28周生长发育指标(身长、体重、头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结论:(1)HBV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HBV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孕妇外周血HBV-DNA水平,可能对有效控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有益。
石佳[6](2018)在《替诺福韦酯联合免疫治疗在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目的研究替诺福韦酯联合免疫治疗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二、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定期规律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154名孕妇,于孕早期与孕中期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孕妇血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将其中HBVDNA>2.0E+05IU/ml的孕妇分为替诺福韦酯(TDF)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Ⅰ(非TDF治疗组)42例,将2.0E+05IU/ml≥HBVDNA≥20IU/ml的孕妇为对照组Ⅱ34例,HBVDNA<20IU/ml孕妇为对照组Ⅲ19例。治疗组于26周至32周开始予TDF治疗,300 mg/d。各组孕妇定期规范产前检查,加强母儿监护,用药组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检验各组入组时和分娩前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各组婴儿分娩后立即抽脐带血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全程规范接受主被动免疫预防,随访至婴幼儿7月龄。记录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情况、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产期及产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等。三、结果在本研究中,入组时符合研究条件共154例孕妇,在对照组Ⅰ中,1例孕妇因发现胎儿鼻骨缺失,但染色体未见异常,在妊娠27周时退出研究。最终纳入153例婴儿,且均完成免疫预防及随访。(1)TDF组与对照组I:1)两组孕妇入组时的孕妇年龄、孕周、分娩次数、血清HBV DNA、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血清ALT水平较入组前明显下降,但分娩前两组孕妇血清ALT水平相比(28.9±2.5 vs 22.1±2.9IU/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前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8.8%(17/59)和7.3%(3/41),TD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Ⅰ,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6,P=0.008);3)新生儿脐带血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2/59)和21.9%(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8,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分娩孕周、出生体质量、体长、阿普加评分(1min)、畸形发生率、男婴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DF组产后均立即停药,随访婴儿7月龄时,婴儿外周血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和12.2%(5/41),TDF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无1例阻断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224,P=0.022);4)在两组100名婴儿中,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8%和3.2%,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6%和3%,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884);男性婴儿和女性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和6%,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而母亲HBeAg阳性的婴幼儿通过垂直传播感染HBV的机会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和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2)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和对照组Ⅲ:1)三组孕妇入组时的孕妇年龄、孕周、分娩次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7.3±4.5、15.9±1.2和17.3±3.1IU/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对照组Ⅰ分别与对照组Ⅱ和Ⅲ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对照组Ⅱ与对照组Ⅲ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13);分娩前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2.1±2.9、17.6±1.5和15.5±1.5IU/L,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2)新生儿脐带血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9%(9/41)、0%和0%,三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1.436,P=0.001);三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分娩孕周、出生体质量、体长、阿普加评分(1min)、男婴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畸形发生率相比,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婴儿至7月龄时,三组婴儿外周血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2%(5/41),0%和0%,对照组Ⅰ的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和对照组Ⅲ,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8,P=0.034);3)在三组94名婴儿中,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9%和3.8%,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6%和3.7%,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男性婴儿和女性婴儿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和4.9%,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而母亲HBeAg阳性分娩的婴儿通过垂直传播感染HBV的机会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8%和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8,P=0.01);母亲血清HBV DNA>2.0E+05IU/ml所分娩的婴儿通过垂直传播感染HBV的机会明显高于HBV DNA≤2.0E+05IU/ml,7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2%和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2)。(3)TDF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和对照组Ⅲ中所有孕产妇研究期间,仅TDF组有1例产妇产后4周出现了ALT升高,余未发生与TDF抗病毒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婴幼儿当中仅TDF组有1例发现有左侧多囊肾,余未发现先天畸形,且随访期间生长发育均无异常。四、结论(1)高病毒载量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妊娠中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 DNA的水平,提高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降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风险,临床效果好;(2)高病毒载量的乙肝孕妇妊娠中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母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3)血清HBV DNA>2.0E+05IU/ml和HBeAg阳性的孕妇是母婴垂直传播联合免疫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4)HBV感染的孕妇分娩的婴幼儿经规范免疫预防后,其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和喂养方式与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失败率无关,应鼓励包括高HBV DNA水平在内的HBV感染的孕妇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
王海斌,李晖,杨晓冬,龚明,高斯媛,张芳容,夏佳[7](2018)在《妊娠中晚期口服替诺福韦酯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感染HBV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口服替诺福韦酯(TDF)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已拒绝终止妊娠及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中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包括分别于妊娠第20周、第24周、第28周、第32周及第36周开始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5个治疗组的孕妇各20例;从拒绝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BV的孕妇中纳入2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37、P<0.001)。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在孕24周和2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1、P=0.368)。治疗组胎儿出生后48周检测HBs Ag、HBV DNA阳性率均为0%。治疗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其所产婴幼儿均无出生缺陷及相关并发症。结论孕28周前口服TDF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且安全地阻断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刘晶华,蒋佩茹[8](2017)在《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文中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母婴传播是乙肝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期暴露感染后,约90%将变成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HBV相关疾病的关键措施。随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母婴传播阻断率,改善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樊健,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王凯,程昱,朱丽影[9](2016)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的优化管理》文中提出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流行区,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大多数育龄期的乙肝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HBV母婴阻断成了临床愈发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即使HBsAg阳性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5%-10%的新生儿感染HBV,尤其母亲为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者。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英国国立优质卫生和保健研究所(NICE)指南推荐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妊娠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替比夫定进行母婴阻断,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机率,但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管理和预防策略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谨从HBsAg筛查、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阻断方法、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如何优化管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并对未来HB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行展望。
贾智勇,张玲[10](2014)在《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故母婴阻断成功与否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综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当前母婴阻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主要的阻断策略。
二、不同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市某院联合免疫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干预措施 |
3.诊断标准 |
4.纳入及排除标准 |
5.研究方法 |
6.资料收集及标本采集 |
7.仪器与试剂 |
8.检测方法 |
9.统计学方法 |
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变量赋值情况 |
第二章 结果 |
1.一般情况 |
2.一般资料对婴儿联合免疫后应答效果影响的分析 |
3.母亲感染状态对婴儿联合免疫后应答效果影响的分析 |
4.新生儿脐静脉血感染状态对婴儿联合免疫后应答效果的影响分析 |
5.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中HBsAg的表达 |
6.婴儿联合免疫后无应答及低应答的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联合免疫阻断MTCT效果的分析 |
2.婴儿联合免疫后低应答及无应答影响因素的讨论 |
3.HBsAg 阳性孕妇胎盘组织中 HBsAg 的表达情况 |
4.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2)妊娠中晚期不同孕周服用TDF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替诺福韦酯乙肝母婴阻断的国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硕士期间获得荣誉 |
(3)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替诺福韦及替比夫定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肝孕妇孕期HBV病毒及免疫功能影响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人群 |
1.2 治疗方案 |
1.3 资料收集 |
1.4 检测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孕妇基本资料 |
2.2 干预组用TDF或LDT前肝功能及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及HBVRNA,基因型对比 |
2.3 自孕24-28周用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效果判断 |
2.4 不同基因型的HBVDNA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变化趋势 |
2.5 不同基因型的HBVRNA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变化趋势 |
2.6 孕期免疫功能变化 |
3.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对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结局观察 |
前言 |
1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人群 |
1.2 阻断措施 |
1.3 资料收集 |
1.4 诊断标准 |
1.5 检测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分娩前干预组及非干预组HBV孕妇基本资料产后新生儿情况 |
2.2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所分娩的婴幼儿HBV母婴传播感染比较 |
2.3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所分娩的婴幼儿畸形率及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HBsAb)比较 |
3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探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
前言 |
1.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人群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的提取 |
2.2 胎儿游离DNA和乙肝病毒DNA测序 |
2.3 乙肝母婴传播产前预测模型 |
2.4 母婴垂直传播的HBV基因型及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同源性判断 |
3. 讨论 |
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1.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博士在读期间主持课题 |
博士在读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4)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般资料 |
治疗方法 |
研究方法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转氨酶异常组 |
2、转氨酶正常组 |
讨论 |
1、转氨酶 |
2、抗病毒治疗对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分娩孕周、胎儿体重、GDM及血糖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结局的影响 |
3、TBA |
4、HBV DNA |
5、母婴阻断 |
结论 |
1、转氨酶异常时 |
2、转氨酶正常时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期抗乙肝病毒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5)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 |
3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替诺福韦 |
2 孕中晚期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
3 孕中晚期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替诺福韦酯联合免疫治疗在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对照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7)妊娠中晚期口服替诺福韦酯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 |
1. 口服TDF联合标准的免疫接种进行母婴垂直传播阻断: |
2. 入组孕妇所产胎儿出生后的相关指标检测、随访: |
3. 相关检测试剂: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及分娩前相关指标的变化 |
二、研究对象所产新生儿的基线特征及后续随访相关指标的变化 |
三、研究对象及其所产婴幼儿的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8)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
(一) 定义 |
(二) HBV母婴传播的方式 |
(三) 母婴垂直传播的机制 |
(四) 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因素 |
二、围产期乙肝孕妇的管理 |
(一) 孕前咨询 |
(二) 孕期抗病毒治疗 |
1. 孕期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的指征: |
2.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使用的时间: |
3. 目前使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4.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5.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停药时机: |
(三) 分娩期间的阻断 |
(四) 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 |
(五) 母乳喂养 |
(六) 产后随访 |
1. 产妇随访: |
2. 新生儿随访: |
三、重视乙型肝炎对孕产妇安全的影响 |
(一) 孕前咨询、评估风险 |
(二) 孕期积极恰当的处理 |
(三) 根据病情选择分娩方式 |
(9)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的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HBs Ag筛查 |
2 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评估 |
2.1 E抗原阳性 |
2.2 HBV DNA |
2.3 羊膜腔穿刺 |
2.4 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 |
3 阻断方法 |
3.1 乙肝免疫球蛋白(anti-HBs immunoglobulins) |
3.2 乙肝疫苗 |
3.3 抗病毒药物治疗 |
4 分娩方式 |
5 母乳喂养 |
6 产后随访 |
7 总结 |
(10)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妊娠和HBV感染的相互影响 |
2 妊娠期抗病毒药物治疗 |
2.1 替比夫定 |
2.2 拉米夫定 |
2.3 阿德福韦酯 |
3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 |
3.1 不同剂量 |
3.2 不同注射方式 |
3.2.1 常规肌内注射 |
3.2.2 针灸穴位注射 |
4 总结 |
四、不同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市某院联合免疫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 张改霞. 延安大学, 2021(11)
- [2]妊娠中晚期不同孕周服用TDF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 曹姣姣. 延安大学, 2021(11)
- [3]贵州地区高风险乙型肝炎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D]. 张宝芳. 苏州大学, 2019(04)
- [4]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D]. 邓红梅. 苏州大学, 2019(04)
- [5]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D]. 盛敏敏. 苏州大学, 2018(04)
- [6]替诺福韦酯联合免疫治疗在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中的研究[D]. 石佳.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 [7]妊娠中晚期口服替诺福韦酯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王海斌,李晖,杨晓冬,龚明,高斯媛,张芳容,夏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1)
- [8]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J]. 刘晶华,蒋佩茹.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7(03)
- [9]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的优化管理[J]. 樊健,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王凯,程昱,朱丽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03)
- [10]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 贾智勇,张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4(04)
标签: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乙肝病毒论文; 替诺福韦论文; 母婴阻断论文; 乙肝阴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