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赵决文[1](2021)在《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照明技术,具有轻薄、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无需背光源、可视角广、对比度高、可实现柔性可弯曲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光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因其效率高、不含重金属、环保、成本低等优点是OLED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实现TADF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延迟荧光材料中给体和受体片段利用分子内电荷转移来实现;另一种是激基复合物中给体分子和受体分子利用分子间电荷转移来实现。其中激基复合物的独特优势为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ΔEST)小、载流子传输特性可调节、载流子注入势垒小,从而有望实现高效率OLED。然而,激基复合物由于涉及分子间的电荷转移,其形成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得失电子能力、分子构型、分子间接触方式、分子间作用力、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分布、分子三线态能级等),发展中存在:体系较少、主体能级不够高、高亮度下效率滚降大、发光效率较低、器件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效率OLED。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激基复合物在OLED器件中的工作机理、发光效率衰减模式、材料三线态能级和溶解性对器件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合成了新型激基复合物给体、筛选获得了高效率激基复合物体系,提出了降低高亮度下器件效率滚降的器件设计思路,大幅提升了器件在高亮度下的发光效率,发展了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高效率红光、绿光、蓝光、白光OLED,并进一步实现了基于溶液旋涂法的高效率激基复合物自发光OLED。具体创新点及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新型高能级激基复合物,实现了光谱稳定、效率衰减小的白光OLED。通过筛选给受体,构建了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新型激基复合物m-CBP:B4PyPPM,其拥有较小的ΔEST(0.19 eV),能实现延迟荧光发光。通过调节给受体的掺杂比例,实现了良好的载流子传输平衡。m-CBP:B4PyPPM做主体的蓝色、青色、绿色和红色磷光OLED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分别为26.2%、26.1%、24.7%和26.5%。双色单发光层白光OLED的最大EQE为26.9%,在5000 cd/m2的亮度下为21.0%。三色多发光层白光OLED在不同亮度下(100 cd/m2-10000 cd/m2)光谱稳定,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色坐标变化范围为(±0.001,±0.000)。2、利用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磷光分子做辅助主体,提升器件高亮度下的效率。通过研究激子衰减方程,发现三线态-三线态湮灭和三线态-极化子猝灭过程会随着激子密度以及电荷俘获密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通过使用激基复合物主体调节给受体比例实现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有效降低发光层中的电荷俘获。进一步添加磷光辅助主体作为激子存储和转移的平台,以降低高电流密度下激子和俘获电荷的积累。利用m-CBP:B4PYPPM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绿色和红色磷光OLED分别表现出25.9%和27.8%的最大EQE。进一步加入蓝色磷光分子FIrpic作为辅助主体的OLED的最大EQE几乎没变,分别为25.8%和27.6%,而在10000cd/m2亮度下的EQE分别从原先的12.8%和11.1%提升到20.2%和22.4%。3、基于设计合成的D-A型给体实现高效激基复合物绿光及近红外OLED。根据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原理与规律,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D-A型电子给体TPAFPO,其拥有增强的给电子能力、合适的HOMO和LUMO能级(-5.50 eV和1.89eV)以及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88 eV)。激基复合物TPAFPO:PO-T2T展现出较小的△EST(79 meV)以及明显的延迟荧光发光。基于TPAFPO:PO-T2T的自发光OLED在540 nm处显示绿色发光峰,最大EQE为17.0%。进一步用其做主体敏化TADF材料APDC-DTPA的OLED在690 nm处显示近红外发光峰,EQE为9.2%。由于真空气相沉积法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溶液旋涂法制备的TPAFPO:PO-T2T自发光OLED及其做主体的近红外OLED,它们的发光峰分别位于536 nm和688 nm处,最大EQE分别为15.1%和8.1%。4、设计合成溶解性好的新型给体,提出构建三元激基复合物提升效率,实现基于溶液法的高效率激基复合物OLED。设计合成了新型给体TPA-3,其HOMO和LUMO能级(-5.52 eV和-1.95 eV)合适、三线态能级(2.87eV)较高,溶解性好。激基复合物TPA-3:PO-T2T展现出较小的△EST(26 meV)以及明显的延迟荧光发光。基于TPA-3:PO-T2T的溶液法混合激基复合物OLED的最大EQE为14.4%,在1000 cd/m2的亮度下为11.0%。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率,提出在常规激基复合物体系中增加一个给体构建三元激基复合物,以提升激子反向隙间窜越效率。于是选择了两个给体3CzFDPhTz和9PhFDPhTz 分别加入 TPA-3:PO-T2T 中。基于 TPA-3:3CzFDPhTz:PO-T2T 和 TPA-3:9PhFDPhTz:PO-T2T的界面激基复合物OLED的最大EQE为18.8%和24.0%,混合激基复合物OLED的最大EQE为17.7%和21.4%,在1000 cd/m2的亮度下EQE 为 12.2%和 14.5%。
张凯[2](2021)在《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的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红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IR-OLEDs)由于在医疗、夜视、通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过渡金属配合物基于自身的自旋轨道耦合(SOC)作用、内量子效率(IQE)可达到100%而格外受到重视。本论文系统综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机理、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溶液加工型NIR-OLEDs存在发光效率偏低、启亮电压高和效率滚降严重等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发光层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器件各功能层优化以及载流子平衡调控,开展了环金属铂配合物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BIQPy)[Pt(DPM)]2为客体材料,分别制备了以小分子CBP、激基复合物m-CBP:PO-T2T和聚合物PVK为主体材料的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BP、m-CBP:PO-T2T和PVK为主体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发射峰均位于700 nm左右,它们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和最大辐照度(Rmax)分别为0.88%/9159m W/Sr/m2,1.27%/4999 m W/Sr/m2和6.06%/24259 m W/Sr/m2。2)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Th Py IQ)[Pt(DPM)]2为客体材料,通过对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等功能层的优化,深入研究了器件内载流子传输特性及能量转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m Py Pb为电子传输层器件的EQEmax和Rmax分别为0.69%和3968 m W/Sr/m2;基于TAPC作为空穴传输层器件的EQEmax和Rmax分别为0.95%和4046m W/Sr/m2;当存在空穴注入层TAPC和空穴阻挡层DPEPO时,获得了最大发射峰为706 nm,其器件的EQEmax和Rmax分别为1.31%和2769m W/Sr/m2。
夏国奇[3](2021)在《基于刚性含硼基团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文中研究说明广视角、自发光、低功耗、快响应等优异的性能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成为了未来显示技术中最具有竞争力的选择之一,其在商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经被渐渐激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个发光颜色的OLEDs都已经取得了成功。开发高效OLEDs的最基本出发点是获得高的器件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近些年报道的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机制的有机发光材料,能通过反系间窜越过程将不发光的三重态激子上转换为可以辐射荧光的单重态激子,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IQE。该类型的发光材料可不含有稀有金属,成本低廉,一般是通过单分子或者是激基复合物实现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EST)开启反系间窜越的通道,实现TADF性质。低廉的成本和高效的性能使得基于TADF机制的OLEDs迅速发展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经过近10年的研究,TADF-OLEDs已经有望替代传统荧光和磷光OLEDs正式进入商业领域,但也存在着一些依然具有研究价值的地方,例如:高性能的深蓝光及红光TADF-OLEDs较为缺乏;关于能简化器件制备工艺的非掺杂TADF-OLEDs的相关研究较少等。基于此,本文以含硼的有机发光材料为基础,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第二章中,为了获得刚性的受体,我们在硼原子的对位引入一个sp3杂化的碳原子,得到了一种刚性的硼杂蒽受体。将两个具有刚性和位阻的吖啶衍生物,二苯基吖啶(DPAC)和螺芴吖啶(s AC)通过二异丙基苯分别与硼杂蒽受体相连,成功合成了两个具有D-π-A结构的化合物,DPAC-B和s AC-B。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基态时,两个分子都具有非常扭曲的几何构型,导致最高已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重叠面积很小,可以实现小的△EST;而且给体上通过sp3杂化碳原子延伸出去的保护基团可以抑制相邻发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其在薄膜中的光物理性质。两个分子在甲苯溶液中都表现出了高色纯度的蓝光发射,DPAC-B是476 nm,半峰宽为0.37 e V;s AC-B是448 nm,半峰宽为0.33 e V,且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DPAC-B是0.75,s AC-B是0.94。基于DPAC-B和s AC-B开发的深蓝光器件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峰位都位于436 nm,色坐标分别是(0.159,0.055)和(0.166,0.066),已经接近BT.2020的标准蓝光色坐标(0.131,0.046),且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分别是15.3%和16.2%。2、在第三章中,我们将第二章中的含硼受体进行修饰,引入了一个刚性的芴基团,得到了一种兼具刚性和位阻的含硼受体,螺芴硼杂蒽。并通过二异丙基苯与DPAC和s AC给体相连,成功合成了两个D-π-A结构的化合物,DPAC-s B和s AC-s B。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可知,这两个分子具有非常扭曲的几何构型,导致了较小的HOMO/LUMO重叠面积,因此具有较小的△EST;分子两端各具有一个通过sp3杂化碳原子延伸出去的保护基团,可同时保护HOMO和LUMO轨道。分子较为刚性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高的PLQY和高色纯度。在甲苯溶液中都表现出了色纯度较高的蓝光发射,DPAC-s B和s AC-s B的光致发光峰位分别位于473 nm和453 nm,半峰宽分别为0.33 e V和0.31 e V。而且,PLQY高达0.91和0.95。基于DPAC-s B和s AC-s B开发的掺杂深蓝光器件,最大EQE分别高达22.5%和25.4%,在1000 cd m-2时,依然保持着13.6%和20.0%的高EQE。另外,器件的电致发光色坐标很接近BT.2020的标准蓝光色坐标(0.131,0.046),DPAC-s B是(0.154,0.055),s AC-s B是(0.151,0.058)。基于s AC-s B开发的非掺杂深蓝光器件,最大EQE高达22.5%,在1000 cd m-2时,也保持着14.8%的高EQE。该非掺杂器件也具有很优秀的色坐标,为(0.155,0.089),非常接近(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NTSC)设立的标准蓝光坐标(0.14,0.08)。3、在第四章中,为了探究第三章中开发的刚性大位阻含硼受体在其他光色OLEDs中的应用潜力,通过二异丙基苯将酚恶嗪(PXZ)和吩噻嗪(PTZ)与这种刚性的大位阻含硼受体相连,成功合成了两个具有D-π-A结构的化合物,PXZ-s B和PTZ-s B。理论计算结果和单晶都表明,两个分子都具有扭曲的几何构型,有利于诱导形成较小的HOMO/LUMO重叠面积,实现小的△EST。在甲苯溶液中,两个化合物具有较高色纯度的绿光发射(峰位分别为503 nm和522 nm,半峰宽分别为0.34 e V和0.37 e V)。基于PXZ-s B开发的掺杂绿光器件的,最大EQE高达25.9%,在1000 cd m-2时,EQE依然高达22.8%,效率滚降幅度较小。基于PXZ-s B开发的非掺杂绿光器件的最大EQE为15.8%,当亮度提升至1000 cd m-2时,EQE轻微下降至14.6%。4、在第五章中,我们利用吲哚的异构化反应,将具有较深LUMO能级的3H-吲哚单元引入到兼具刚性和位阻的π-共轭体系中,成功构建了两个四配位硼化合物,t Cz-B和t DPA-B。结合理论计算和单晶结构可知,分子外围的两个叔丁基和硼原子上的两个苯环都能作为位阻基团,延长两个相邻分子之间的距离以抑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器件中,就可以以稍高的浓度掺杂,减少主体材料发光,提高红光饱和度。当采用3P-T2T和TCTA组成的具有TADF性质的激基复合物作为发光层主体时,基于t DPA-B开发的红光器件最大EQE高达10.2%,两倍于传统小分子荧光OLEDs的EQE极限。不仅如此,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峰位为612 nm,较高的掺杂浓度显着抑制了激基复合物主体发光,得到了色坐标为(0.620,0.371)的电致红光,非常接近NTSC色彩空间的红光标准色坐标0.67,0.33)。综上所述,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发光颜色由深蓝光到红光的含硼有机发光材料,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较大的位阻。对它们的光物理、电化学及热学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基于它们制备的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仅证明了它们在OLEDs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也证明了将刚性和位阻有机地整合到OLEDs材料中确实有利于提升器件性能
赵学森[4](2021)在《低电压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具有低功耗、视角宽、可柔性化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照明及显示领域。在众多发光材料中,磷光材料由于可以充分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从而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而广受关注。但是较高的工作电压影响了 OLEDs的实际应用,因此在本文中,基于三基色磷光材料,通过设计和优化器件结构来降低工作电压,具体如下:基于蓝色磷光材料双(2,4-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铱(FIr6),首先确定9-(4-叔丁基苯基)-3,6-双(三苯基甲硅烷基)-9氢-咔唑(CzSi)为主体材料,并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插入4,4’,4"-三(9-咔唑基)三苯胺(TcTa)薄膜作为阶梯层制备单发光层器件。分别选择三氧化钼(MoO3)和1,4,5,8,9,11-六氮杂三苯并六甲腈(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进行器件性能的对比,发现后者在降低工作电压方面效果更好,HAT-CN的最佳厚度为6 nm。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以1,1-双(二-4-聚氨基苯基)环己烷(TAPC)和HAT-CN:TAPC分别作为空穴传输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HAT-CN:TAPC作为空穴传输层不但能提升器件性能同时也能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HAT-CN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2 wt%。空穴注入和传输的提升降低了工作电压。器件的启亮电压为2.8 V,最大电流效率、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39.14 cd/A、24.6%和38.68 lm/W,在1000 cd/m2的亮度下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保持在36.73 cd/A和23.1%,此时的工作电压为3.7 V。基于红色磷光材料铱(Ⅲ)双(2-苯基喹啉-N,C2’)-双新戊酰甲烷(PQ2Ir(dpm)),选择空穴传输材料TAPC和电子传输材料1,3,5-三(6-(3-(吡啶-3-基)苯基)吡啶-2-基)(Tm3PyP26PyB)兼作主体材料分别制备单发光层器件,发现器件在效率和工作电压方面差别很小。随后基于两种主体材料,制备了双发光层的器件,并优化各功能层的厚度。研究发现,尽管双发光层器件相比于单发光层器件的整体膜厚增加,但是简化的结构导致了较低的工作电压。而激子复合区间的拓宽和发光材料分子上电子空穴的平衡分布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亮度。并且在所有的优化过程中,无论是提升浓度、增大厚度或者提升工作电压,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始终保持稳定。最终,器件的性能为:启亮电压为2.4 V,最大亮度为34280 cd/m2,最大电流效率、最大外量子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40.59 cd/A、14.7%和47.20 lm/W。在亮度达到1000 cd/m2时,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保持在36.34 cd/A和13.1%,此时的工作电压仅为3.5 V。基于绿色磷光材料铱(Ⅲ)双(2’,6’-双(三氟甲基)-2,3’-联吡啶)四苯基亚氨基二磷酸(Ir1),选择TcTa和9-(3-(9H-咔唑-9-基)苯基)-3-(二溴苯基磷酰基)-9H-咔唑(mCPPO1)分别作为主体材料制备器件,研究发现器件性能较差且工作电压较高。由于Ir1出色的电子传输能力,因此将Ir1掺入空穴传输层TAPC中制备具有简化结构的器件,在提升器件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工作电压。最终,器件的启亮电压仅为2.5 V,最大电流效率、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71.6 cd/A、22.9%和75.0 lm/W。在1000 cd/m2的亮度下,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保持在67.2 cd/A和21.5%,此时的工作电压仅为3.4 V。基于蓝绿光材料双(2-苯基吡啶基-N,C2’)铱(2-(2’,4’-二氟苯基)-4-甲基吡啶)((ppy)2Ir(dfpmpy))为发光材料,首先以空穴型材料TcTa和TADF材料2,4-二苯基-6-双(12-苯基吲哚)[2,3-a]咔唑-11-基)-1,3,5-三嗪(DIC-TRZ)为主体材料分别制备单发光层器件。对比发现以TcTa为主体材料的器件效率和亮度都很低,且启亮电压很高。而以DIC-TRZ为主体材料的器件在亮度和效率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启亮电压也降低了。将(ppy)2Ir(dfpmpy)分别掺入TcTa和DIC-TRZ中制备双发光层器件。DIC-TRZ合适的LUMO能级可以作为电子传输阶梯层,器件的性能提升明显,并且具有非常低的工作电压。最终器件的性能为:启亮电压2.3 V,最大电流效率、最大外量子效率以及最大功率效率分别达到89.19 cd/A、27.9%和106.78 lm/W。在亮度达到1000 cd/m2时,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依然保持在82.97 cd/A和25.4%。在工作电压方面,亮度为1000 cd/m2、5000 cd/m2和10000 cd/m2时,器件的工作电压分别为3.1 V、3.6V和4.2V。
郭静[5](2021)在《基于新型激基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基复合物(exciplex)因其独特的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特性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无论是作为TADF自发光体还是主体均取得了卓越的器件性能。电子给受体材料作为形成激基复合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目前报道的电子给受体材料种类有限,能级范围较窄,常用来形成黄绿光激基复合物,对于红光激基复合物报道较少,限制了激基复合物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出种类多样的橙红光激基复合物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丰富激基复合物的选择,我们利用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能级深的电子受体材料和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能级浅的电子给体材料,得到了一系列新型激基复合物,并成功制备了发射橙红光的激基复合物型OLED器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发现TRZ-1SO2,TRZ-2SO2和TRZ-3SO2这三种电子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都比较深,分别为-3.38,-3.58和-3.74 eV,将它们分别与CBP结合,得到了发光颜色从蓝色到绿色的新型激基复合物。为了进一步丰富这些受体材料在激基复合物型OLED中的应用,我们还以13AB作为电子给体,制备了一系列激基复合物型OLED,这些器件的EQE(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均高于5%,其中以13AB:TRZ-3SO2为发光体的器件发射橙红光,有利于推动激基复合物的发展。此外,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以界面激基复合物CBP/Acceptor作主体敏化红色磷光材料Ir(MDQ)2(acac)的磷光器件,所有器件均表现出较低的启亮电压,以TRZ-1SO2,TRZ-2SO2作为Acceptor的器件,它们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是23.1%和24.4%,均高于基于TmPYPB的对比器件。2.研究发现TPA-DMAC、TPA-PXZ和TPB-PXZ这三种材料的HOMO能级均比较高,分别为-5.4,-5.26和-5.33 eV,具有作为电子给体材料形成激基复合物的潜能。将它们分别与PO-T2T、B3PYMPM和B4PYMPM结合得到了一系列发光颜色多样的新型激基复合物。基于这些新型激基复合物,我们制备了一系列OLEDs,其中以TPA-PXZ:PO-T2T、TPA-PXZ:B3PYMPM和TPA-PXZ:B4PYMPM作为TADF发光体的器件,它们的启亮电压都很低,发光波长分别为584 nm、560 nm和564 nm,均发射橙红光,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08%、7.64%和6.37%。
张宁[6](2021)在《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性能OLED器件制备及效率衰减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光技术,因其响应快、功耗低、色彩鲜艳、对比度高、轻薄和可柔性等优势吸引研究人员投身研究。经过几代发光材料的发展,目前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热辅助延迟荧光(TADF)材料上,而激基复合物(Exciplex)体系在实现延迟荧光发射的同时极大简化了材料的分子设计,是一种具有光明前景的材料体系。但是目前激基复合物OLED相关研究仍然较少,针对目前存在的空白,本文通过探究激基复合物在OLED中作主体和自发光两个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激基复合物相对于通常主体的优势和给体分子构型对激基复合物体系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Pra-2MeCz和Prm-2MeCz两个给体材料,研究其和各种常用受体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可能性,并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器件验证其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和优越性。通过在器件中进行给受体比例调节、磷光客体掺杂浓度调节等优化方式,制备了四个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性能OLED器件,包括两个绿光器件和两个橙红光器件。最后通过和传统材料做主体的器件进行对比,发现在相同发光材料和相似结构的情况下,使用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器件其发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材料做主体的器件,其中,绿光材料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达到了20.6%和24.6%,橙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了26.1%和24.3%。(2)通过研究Pra-2DMAC和Prm-2DMAC两个化学结构相似但分子构型完全不同的给体材料,验证其在激基复合物体系中的不同作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Pra-2DMAC中DMAC片段呈平直型,并且DMAC片段和中心芳香环扭转角接近90°,整个分子呈垂直型。而Prm-2DMAC中DMAC片段呈扭曲型,整个分子呈近平面型。垂直型的分子因HOMO轨道和LUMO轨道完全分离促进了反系间窜跃使得其激基复合物的效率更优。基于Pra-2DMAC的激基复合物器件启亮电压低至2.4 V,最大EQE达到15.0%,并且在1000 cd·m-2的亮度时仍然能够保持93%的效率,同时几乎不随亮度改变的CIE坐标说明其具有优秀的光谱稳定性。Pra-2DMAC的高效表现证明了垂直型给体分子在激基复合物体系中的优越性,这也是激基复合物OLED中首次研究双构型给体材料。
张富俊[7](2021)在《基于激基复合物实现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以其自发光、绿色光源、轻薄等优势成为了照明和显示领域的佼佼者。目前,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因其无重金属原子实现100%内量子效率的优异性能成为了OLED领域内的热点之一,而激基复合物因分子间TADF效应而聚焦了许多研究人员的目光。随着对激基复合物研究的深入,其展现出低开启电压、高能量传递效率等优异的特性,作为发光和主体结构都有着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拟采用激基复合物结构实现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对激基复合物的相关研究,本文首次提出由有机空穴传输材料4,4’,4”-三[苯基(间甲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和蓝光TADF材料10-(4-(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10H-螺[吖啶-9,9’-芴](Spiro AC-TRZ)分别作为激基复合物的给体和受体,实现了604 nm的红光发射。在实现红光激基复合物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通过激基复合物结构发光器件对其电致发光的性能进行了一定的探究。我们发现该激基复合物可以在给体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形成激基复合物发射,并且在给体和受体掺杂或者界面位置处均可以激基复合物。在实验过程中,电致发光器件中出现了蓝光峰的发射,我们对蓝光发射进行一定的探究,确定了其发射来源。由于蓝光发射的出现,我们认为可以使用该结构直接实现白光发射。通过器件结构上的调整,我们最终使用m-MTDATA/Spiro AC-TRZ/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Tmpypb)的三层无掺杂器件结构完成了CIE坐标为(0.378,0.389),光谱半峰宽为230 nm,显色指数(CRI)为87的全荧光白光发射,为白光器件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激基复合物和互补色的单色光发光来实现白光发射。(2)针对无掺杂结构白光器件的性能问题,我们采取使用能级更加合适的材料和优化器件结构两种方案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我们利用深蓝光主体材料m CP作为空穴传输材料来试验蓝光TADF材料的性能,最终实现了发光效率35.57 cd/A(31.92 lm/W),CIE坐标(0.17,0.31)的蓝光发射。与此同时,我们使用m CP作为空穴传输层,探究这一改变对红光激基复合物的红光发射的影响,并且实现了以m CP作为主体,激基复合物作为客体的红光发射。在上述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使用掺杂结构实现了最大效率为28.78 cd/A(23.73 lm/W),CIE坐标为(0.36,0.47),CRI为72,光谱最大半峰宽可达184 nm的白光器件。
宋健[8](2021)在《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高效红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因具有轻薄、柔性、自发光、视角宽、色域广、功耗低、对比度高、无蓝光危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显示和照明两大领域。近年来,随着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理论的提出,其能够将三线态激子通过反向系间窜跃(RISC)转换成单线态激子被利用,具有分子间TADF现象的激基复合物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注意。然而基于激基复合物实现的白光器件通常需要制备出蓝光激基复合物,这抑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白光器件的效率和显色指数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论文利用黄色激基复合物掺杂红光染料和超薄层的形式实现了白光发射,为黄光激基复合物实现高效率的白光器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式。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光致发光光谱和瞬态延迟曲线验证了给体材料N-([[1,1’-联苯]-2-基]-N-(9,9-二甲基-9H-芴-2-基)-9,9’-螺二[芴]-4-胺(FSF4A)和受体材料2,4,6-三[3-(二苯基膦氧基)苯基]-1,3,5-三唑(PO-T2T)的混合薄膜能够形成激基复合物。制备了不同摩尔比例的纯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研究其电致发光性能,我们获得了黄光发射器件,实现了6.48%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以及16.4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和17.2 lm/W的最大功率效率,同时实现了2.4 V的低开启电压和18513 cd/m2的最大亮度,如此优越的性能可以归因于该激基复合物高效的RISC过程。随后又将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掺杂不同浓度红光染料制备了高性能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性能最优的器件实现了17.3%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以及30.6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和38.5 lm/W的最大功率效率,该红光器件也获得了仅为1.95 V的超低开启电压和35490 cd/m2的最大亮度。(2)利用黄色激基复合物为主体掺杂红光染料和蓝光超薄层的形式制备白光器件,为了避免向红光层的能量转移,使蓝光充分发射,在蓝光超薄层和红光层间插入了不同的间隔层材料,间隔层材料为MCP的白光器件实现了29.6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和18.6 lm/W的最大功率效率。我们认为这是由于MCP和PO-T2T之间形成了界面激基复合物,提高了蓝光材料对激子的利用率。接下来通过调整间隔层厚度对白光器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白光器件实现了CIE色坐标为(0.33,0.33)的标准白光和仅为2.2 V的低开启电压,以及12.4%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32.6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和34.1 lm/W的最大功率效率,然而该器件显色指数仅为52。为进一步提高白光器件的效率和显色指数,我们将高效的绿色磷光材料以超薄层的形式插入,调整两个超薄层之间的间隔层厚度来调控白光器件中的蓝光和绿光发射强度,使白光器件的性能得到优化,性能最优的白光器件实现了17.3%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以及39.8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和41.7 lm/W的最大功率效率,同时显色指数被提高到了80。蓝光材料普遍存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因此插入绿光超薄层能够有效的减少蓝光材料的发射,使绿光发射进一步提升来提高白光器件的性能。
王钧[9](2020)在《新型界面结构的构筑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固态照明以及大面积平板显示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在移动显示终端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商业化应用。但就目前来说,OLEDs的研究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载流子传输不平衡以及器件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OLEDs器件进行界面改性提高了载流子的传输性能进而实现了器件性能的提升;具有新型界面结构的发光层的设计提升器件性能的同时,器件稳定性也得到显着改善。以上工作为高性能、高稳定性OLED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防止具有酸性的PEDOT:PSS阳极界面层腐蚀电极,利用几种含有氨基的碱性溶剂蒸汽对PEDOT:PSS进行蒸汽退火处理,并研究了蒸汽退火处理对OLEDs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氨水(NH3·H2O)蒸汽处理使器件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从标准件的26.26 cd/A、21.98 lm/W和13.73%增加到31.41 cd/A、25.58 lm/W和16.13%;通过X射线光电子谱、红外光谱、紫外光电子能谱等测试验证了NH3·H2O与PEDOT:PSS中的PSS的酸碱中和反应。NH3·H2O蒸汽处理不仅改善了薄膜的酸性,还改变了薄膜内的组分及表面功函数,形成了空穴从ITO电极的注入与传输的有利通道,同时生成的局部聚集PSS有助于减少漏电流的产生,从而使器件性能得到提升。(2)为了解决氨水蒸汽处理之后PEDOT:PSS载流子迁移率降低的问题,将软模板压印与氨水蒸汽退火处理相结合开发出了热压印辅助蒸汽退火处理这一方法,基于改性后的PEDOT:PSS阳极界面层制备了高性能的蓝色磷光OLED,器件性能CE和PE分别从26.95cd/A和22.05 lm/W提升到36.62 cd/A和27.60 lm/W。相比于平面接触,周期性微纳米沟道的引入使得层与层之间实际接触面积增加了10%左右,即有效的空穴传输通道显着增加最终提升了器件性能。(3)主客体掺杂型发光层所固有的相分离问题往往是OLED性能不稳定的一大诱因。为此,我们利用界面处空间分离的激基复合物以及超薄非掺杂发光层结构构筑了新型发光层界面结构,制备性能较为稳定的非掺杂超薄磷光以及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器件。由于空间分离激基复合物与发光材料之间存在能量转移,非掺杂超薄器件性能相比于无激基复合物的器件其CE、PE分别从18.70 cd/A和14.35 lm/W提升到38.92 cd/A和35.84 lm/W,同时器件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该新型发光层结构在有效利用界面空间分离激基复合物的能量的同时也避免了主客体材料直接掺杂,因此实现了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同步改善。
李波[10](2020)在《位阻功能化芴基受体材料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商业地位逐渐得到面板企业重视,特别是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了重点。在众多发光材料,芴基分子因具有蓝光发射、易于修饰、高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发光器件的制备领域,针对芴基材料的研究现状,我们对芴基材料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率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芴基的2,7位与9位构建相互垂直C(sp3)的连接模式所形成的空间位阻,可有效地抑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升材料的发光效率。空间位阻的引入能够改善热稳定性和形态稳定性、光致发光量子效率、水平偶极子取向、瞬态寿命等光物理性质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芴基分子在改善器件发光性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高性能发光,激基复合物(Exciplex)常被用作器件的发光层,这是由于它们往往具有极小的ΔEST,易发生反系间窜越,从而能够高效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即激基复合物延迟荧光过程(Exciplex-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Exciplex-TADF)。然而,目前对含C(sp3)空间位阻的芴基受体材料的激基复合物型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仍较少,相关的材料光电性质与受体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芴基受体材料光电性质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位阻功能化芴基受体材料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一锅法、格式反应、傅克反应、氰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单氰基的芴基光电受体材料2CNSFX,2CNPFCz,2CN。2CN材料相对于2CNSFX和2CNPFCz呈现光谱红移的特征。单氰基芴基受体材料2CNSFX,2CNPFCz,2CN与主体材料TAPC进行1:1共混掺杂后形成了激基复合物发射。将该激基复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进行了系列电致发光性质表征,电致发光光谱表明三峰发射形成白光,其中2CNPFCz-TAPC,2CN-TAPC的CIE坐标接近标准白光(0.33,0.33),2CNSFX,2CNPFCz,2CN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6.22 cd A-1/6.51 lm W-1、16.80 cd A-1/18.85 lm W-1、15.15 cd A-1/16.99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25%、8.09%、6.83%。2、基于前期对单氰基位阻型芴基材料光电性质研究的研究,利用一锅法、格式反应、傅克反应、氰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双氰基的芴基光电受体材料DCNSFX、DCNPFCz、DCN、Tri CN、TCN。将这些受体材料分别与主体材料TAPC进行1:1共混掺杂形成薄膜,通过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谱和室温瞬态寿命等光物理表征,表明掺杂薄膜形成了激基复合物发射。OLED器件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受体材料DCN的激基复合物型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功率效率、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83.58 cd A-1/93.74 lm W-1/25.76%,该性能达到了目前Exciplex-TADF器件发光效率领域的先进水平。3、基于前期对双氰基的芴基受体材料光电性质研究,本章重点研究了DCNPFCz、DCN、Tri CN、TCN四种材料的发光性质,发现了压致变色发光性质。通过测试材料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致发光光谱,四种分子均表现出随着溶剂极性增大,PL光谱发生红移,红移程度为150-200 nm不等。将四种材料的粉末进行研磨,比较研磨前后的发光颜色,发现仅DCNPFCz和DCN分子表现出了压致变色发光现象,该压致变色发光性质是可逆的。随后我们对材料表现出的压致变色发光的原因进行了探索。通过在含C(sp3)芴基单元上引入不同的空间位阻和氰基数量,探究了含芴基单元的C(sp3)的受体材料与经典主体材料掺杂形成的激基复合物的光电性质,借助量子化学计算的手段,分析了受体材料的空间位阻对激基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和器件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为今后设计开发新型受体材料,制备高性能发光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
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背景 |
1.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发展历程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价值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础 |
1.2.1 有机材料光物理基础 |
1.2.2 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 |
1.2.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表征 |
1.3 基于激基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概述 |
1.3.1 激基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发展历程 |
1.3.2 激基复合物的工作原理及器件应用 |
1.3.3 激基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存在问题 |
1.4 本论文设计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设计思路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新型激基复合物的高性能WOLED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器件制备方法 |
2.2.3 实验表征方法 |
2.3 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2.4 载流子传输特性研究 |
2.5 激基复合物自发光器件研究 |
2.6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单色光器件的研究 |
2.7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单发光层WOLED研究 |
2.8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多发光层WOLED研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的磷光OLED效率滚降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器件制备方法 |
3.2.3 实验表征方法 |
3.3 激子衰减过程研究 |
3.4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低效率滚降PhOLED研究 |
3.5 激子复合类型研究 |
3.6 效率衰减模式的研究 |
3.7 辅助主体有效性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A型给体的高效激基复合物OLED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器件制备方法 |
4.2.3 实验表征方法 |
4.2.4 材料合成方法 |
4.3 材料基础特性研究 |
4.4 激基复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
4.5 激基复合物自发光器件研究 |
4.6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近红外器件研究 |
4.7 溶液法激基复合物器件的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三元策略的溶液法高效激基复合物OLED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器件制备方法 |
5.2.3 实验表征方法 |
5.2.4 材料合成方法 |
5.3 材料基础特性研究 |
5.4 激基复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
5.5 溶液法界面激基复合物器件研究 |
5.6 溶液法激基复合物器件研究 |
5.7 溶液法三元激基复合物第三元材料研究 |
5.8 溶液法三元激基复合物器件研究 |
5.9 三元激基复合物动力学过程速率常数研究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的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概述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展简介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本结构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 |
1.3.1 载流子注入及传输机制 |
1.3.2 激子形成及其光辐射衰减过程 |
1.3.3 掺杂器件中的激子能量转移机制 |
1.4 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 |
1.4.1 基于荧光发射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2 基于磷光发射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3 基于激基复合物为主体掺杂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流程 |
2.2.1 实验所用仪器及耗材 |
2.2.2 导电玻璃基板的表面清洗及界面处理 |
2.2.3 空穴注入层制备 |
2.2.4 旋涂法制备有机功能层 |
2.2.5 蒸镀法生长有机薄膜及金属电极 |
2.2.6 OLED的封装测试 |
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征及性能参数 |
2.3.1 发光光谱 |
2.3.2 发光效率 |
2.3.3 启亮电压 |
2.3.4 器件寿命 |
第3章 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BIQPy)[Pt(DPM)]_2的主体工程优化及器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器件结构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器件结构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小分子主体CBP及 TADF敏化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3.3.2 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m-CBP:PO-T2T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3.3.3 基于聚合物主体PVK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ThPyIQ)[Pt(DPM)]_2的器件制备及功能层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能级结构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电子传输层TmPyPb及 TPBI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4.3.2 基于空穴传输层Poly-TPD及 TAPC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4.3.3 基于空穴阻挡层DPEPO的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刚性含硼基团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简介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1.2.2 衡量OELDs的一些重要参数 |
1.2.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简介 |
1.3 TADF材料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现状 |
1.3.1 TADF材料基本原理 |
1.3.2 蓝光TADF材料 |
1.3.3 绿光TADF材料 |
1.3.4 红光TADF材料 |
1.3.5 激基复合物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硼杂蒽受体构建的深蓝光TADF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器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来源 |
2.2.2 合成步骤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论化学计算 |
2.3.2 单晶结构 |
2.3.3 光物理性质 |
2.3.4 热学和电化学性质 |
2.3.5 电致发光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螺芴硼杂蒽受体构建的高效深蓝光 TADF 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器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来源 |
3.2.2 合成步骤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理论计算 |
3.3.2 光物理性质 |
3.3.3 热学和电化学性质 |
3.3.4 OLEDs器件制备与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螺芴硼杂蒽受体构建的绿光TADF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器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来源 |
4.2.2 合成步骤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理论计算 |
4.3.2 晶体结构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热学和电化学性质 |
4.3.5 电致发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通过1H-吲哚到3H-吲哚的异构反应构建用于高效红光OLEDs的有机硼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来源 |
5.2.2 合成步骤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晶体结构 |
5.3.2 热学和电化学性质 |
5.3.3 光物理性质 |
5.3.4 电致发光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 章 结论 |
6.1 结论 |
附录1:测试设备与条件 |
(1)核磁、质谱、元素分析 |
(2)热学性质测试 |
(3)光物理性质测试 |
(4)电化学性质测试 |
(5)单晶衍射数据及解析方法 |
(6)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7)理论计算方法 |
附录2: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
附录3:部分化合物的晶体学报表 |
附录4:优化的基态构型中的原子坐标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低电压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史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基本概念 |
1.3.1 基态与激发态 |
1.3.2 荧光发射与磷光发射 |
1.4 发光材料 |
1.4.1 荧光材料 |
1.4.2 磷光材料 |
1.4.3 延迟荧光材料 |
1.5 主体材料 |
1.5.1 空穴型主体材料 |
1.5.2 电子型主体材料 |
1.5.3 双极型主体材料 |
1.5.4 激基复合物主体材料 |
1.5.5 延迟荧光型主体材料 |
1.6 其他功能材料 |
1.6.1 电极材料 |
1.6.2 载流子注入及传输材料 |
1.7 器件的性能参数及器件结构类型 |
1.7.1 性能参数 |
1.7.2 器件结构类型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提升空穴注入和传输的低电压蓝色磷光器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
2.3.1 ITO玻璃基底的清洗 |
2.3.2 有机室材料的蒸镀 |
2.3.3 金属室材料的蒸镀 |
2.3.4 器件性能测试 |
2.4 以MoO_3作为空穴注入层的蓝光器件 |
2.5 以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的蓝光器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兼作主体材料的红色磷光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
3.3.1 ITO玻璃基底的清洗 |
3.3.2 有机室材料的蒸镀 |
3.3.3 金属室材料的蒸镀 |
3.3.4 器件性能测试 |
3.4 以空穴传输材料TAPC作为主体材料的器件 |
3.5 以电子传输材料TM3PYP26PYB作为主体材料的器件 |
3.6 以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作为主体材料的双发光层器件 |
3.7 应用HAT-CN/HAT-CN:TAPC结构的对照器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空穴传输材料兼作主体材料的绿色磷光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
4.3.1 ITO玻璃基底的清洗 |
4.3.2 有机室材料的蒸镀 |
4.3.3 金属室材料的蒸镀 |
4.3.4 器件性能测试 |
4.4 以_MCPPO1作为主体材料的单发光层绿光器件 |
4.5 以T_CT_A和_MCPPO1作为主体材料的双发光层绿光器件 |
4.6 以空穴传输材料兼作主体材料的单发光层绿光器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TADF材料作为主体材料的蓝绿色磷光器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
5.3.1 ITO玻璃基底的清洗 |
5.3.2 有机室材料的蒸镀 |
5.3.3 金属室材料的蒸镀 |
5.3.4 器件性能测试 |
5.4 以TcTA作为主体材料的单发光层器件 |
5.5 以TADF材料作为主体材料的单发光层器件 |
5.6 以TcTA和DIC-TRZ作为主体材料的双发光层器件 |
5.6.1 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5.6.2 第二发光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5.6.3 电子传输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5.6.4 空穴传输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基于新型激基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背景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 |
1.2.1 工作原理 |
1.2.2 发展历程 |
1.2.3 应用 |
1.3 激基复合物型OLED的研究现状 |
1.3.1 激基复合物作发光体 |
1.3.2 激基复合物作主体 |
1.3.3 激基复合物中的给受体材料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新型激基复合物的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表征及OLED器件的制备 |
2.1 材料的表征 |
2.1.1 理论计算 |
2.1.2 光物理测试 |
2.2 OLED器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2.1 制备工艺 |
2.2.2 性能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受体材料在激基复合物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的表征 |
3.2.1 理论计算 |
3.2.2 光物理测试 |
3.3 基于新型受体材料的激基复合物型OLED研究 |
3.3.1 新型激基复合物CBP:Acceptor在 OLED中的应用 |
3.3.2 新型激基复合物13AB:Acceptor在 OLED中的应用 |
3.3.3 界面激基复合物作主体的红色磷光OLED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给体材料在激基复合物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的表征 |
4.2.1 理论计算 |
4.2.2 光物理测试 |
4.3 基于新型给体材料的激基复合物型OLED研究 |
4.3.1 新型激基复合物TPA-DMAC:PO-T2T在 OLED中的应用 |
4.3.2 新型激基复合物TPA-PXZ:Acceptor在 OLED中的应用 |
4.3.3 新型激基复合物TPB-PXZ:Acceptor在 OLED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性能OLED器件制备及效率衰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
1.1.2 OLED的基本原理 |
1.1.3 OLED中的常用材料 |
1.2 激基复合物OLED |
1.2.1 激基复合物做主体 |
1.2.2 激基复合物自发光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高性能激基复合物OLED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OLED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OLED器件制备 |
2.1.1 基片清洗 |
2.1.2 紫外臭氧处理 |
2.1.3 真空蒸镀 |
2.2 OLED器件性能表征 |
2.2.1 启亮电压 |
2.2.2 外量子效率 |
2.2.3 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 |
2.2.4 电致发光光谱 |
2.2.5 颜色坐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性能OLED器件制备 |
3.1 前言 |
3.2 体系材料选择 |
3.2.1 给、受体材料 |
3.2.2 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
3.3 器件参数研究 |
3.3.1 给受体比例调节 |
3.3.2 掺杂浓度的调节 |
3.4 传统主体和激基复合物做主体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给体分子构型对激基复合物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性质的研究 |
4.2.1 分子构型研究 |
4.2.2 光物理和电化学测试 |
4.3 激基复合物性能测试 |
4.4 器件性能测试 |
4.5 效率衰减特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激基复合物实现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OLED的发展历程 |
1.3 OLED的应用 |
1.3.1 OLED在显示上的应用 |
1.3.2 OLED在照明上的应用 |
1.4 OLED的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OLED的基本理论 |
2.1 OLED器件结构与材料 |
2.1.1 OLED材料 |
2.1.2 OLED器件结构 |
2.2 OLED发光过程及原理 |
2.3 OLED的性能指标 |
2.4 白光OLED器件的实现方式 |
2.5 OLED器件的制备 |
2.6 小结 |
第三章 利用激基复合物实现简单结构的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激基复合物的电致发光特性的探究 |
3.2.2 利用激基复合物实现白光器件 |
3.2.3 简单结构白光器件的进一步探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激基复合物实现双发光单元的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空穴传输材料对蓝光性能影响的探究 |
4.2.2 白光器件中红光发光结构的探究 |
4.2.3 利用红蓝双发光单元组成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高效红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背景介绍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历史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产业现状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理论 |
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2.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原理 |
2.1.2 激子的能量转移 |
2.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2.2 激基复合物发光 |
2.2.1 激基复合物简述 |
2.2.2 激基复合物发射及其作为主体的发光原理 |
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2.3.1 实验设备 |
2.3.2 器件的制备过程 |
第三章 激基复合物发光及其作为主体的单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器件制备与测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激基复合物光致性能的研究 |
3.3.2 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的研究 |
3.3.3 激基复合物为主体的红光器件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过激基复合物主体和超薄层结构实现高效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器件制备与测试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不同间隔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
4.3.2 对不同厚度间隔层的白光器件性能研究 |
4.3.3 基于双超薄层结构的白光器件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新型界面结构的构筑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历程 |
1.2.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的发展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工作原理 |
1.3.1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
1.3.2 发光层能量传递 |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关性能表征 |
1.4.1 亮度-电压-电流特性 |
1.4.2 电致发光效率 |
1.4.3 光谱 |
1.4.4 器件寿命 |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界面结构及其调控手段 |
2.1 界面结构的作用及调控意义 |
2.2 常用的界面结构调控方法 |
2.2.1 阴极/有机层界面调控 |
2.2.2 阳极/有机层界面调控 |
2.2.3 有机层界面调控 |
2.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蒸汽调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阳极界面层的传输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蒸汽处理阳极界面层器件制备与优化 |
3.3.1 器件制备过程 |
3.3.2 器件性能优化 |
3.4 蒸汽处理对阳极界面层性质的影响 |
3.4.1 能级结构 |
3.4.2 表面粗糙度 |
3.4.3 透过率 |
3.4.4 元素分析 |
3.4.5 载流子迁移率 |
3.4.6 红外光谱 |
3.4.7 薄膜酸碱性 |
3.5 蒸汽处理作用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压印辅助蒸汽处理构筑图案化阳极界面层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3 基于热压印辅助蒸汽处理阳极界面层器件制备与性能优化 |
4.3.1 图案化阳极界面层制备过程 |
4.3.2 PEDOT:PSS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4.3.3 压印与蒸汽处理组合方式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4.4 热压印辅助蒸汽处理对阳极界面层性质的影响 |
4.4.1 表面形貌 |
4.4.2 载流子迁移率 |
4.4.3 透过率 |
4.5 热压印辅助蒸汽处理机理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分离激基复合物的界面结构设计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基于空间分离激基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性能优化 |
5.3.1 磷光器件 |
5.3.2 TADF器件 |
5.4 界面空间分离激基复合物敏化机理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位阻功能化芴基受体材料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OLED器件 |
1.2.1 OLED发展历程与发光原理 |
1.2.2 OLED器件性能评价 |
1.2.3 OLED器件结构 |
1.3 有机电致发光受体材料 |
1.3.1 三嗪、二苯砜、二苯酮类受体材料 |
1.3.2 氰基类受体材料 |
1.4 非平面分子结构 |
1.4.1 空间位阻对有机发光器件影响 |
1.4.2 空间位阻对热活化延迟荧光器件影响 |
1.4.3 空间位阻型TADF分子结构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位阻型单氰基芴基材料光电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综合表征测试(实验仪器型号和条件) |
2.2.3 合成路线 |
2.2.4 合成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结构确认 |
2.3.2 理论计算 |
2.3.3 薄膜光物理性质 |
2.3.4 电化学性质 |
2.3.5 激基复合物型OLED器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位阻型双氰基芴基材料光电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综合表征测试(实验仪器型号和条件) |
3.2.3 合成路线 |
3.2.4 合成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结构确认 |
3.3.2 理论计算 |
3.3.3 薄膜光物理性质 |
3.3.4 电化学性质 |
3.3.5 热稳定性性质 |
3.3.6 激基复合物型OLED器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位阻型双氰基芴基材料压致变色发光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位阻型双氰基芴类材料分子结构 |
4.2.2 溶剂化效应 |
4.2.3 固态粉末光物理性质 |
4.2.4 固态粉末瞬态寿命性质 |
4.2.5 固态粉末XRD性质 |
4.2.6 晶体堆积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图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 赵决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的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凯. 常州大学, 2021(01)
- [3]基于刚性含硼基团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D]. 夏国奇. 吉林大学, 2021(01)
- [4]低电压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研究[D]. 赵学森.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新型激基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郭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性能OLED器件制备及效率衰减特性研究[D]. 张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激基复合物实现全荧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张富俊.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高效红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宋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9]新型界面结构的构筑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D]. 王钧.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10]位阻功能化芴基受体材料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D]. 李波.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