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WTO,金融业喜忧参半

面对WTO,金融业喜忧参半

一、面对WTO 金融业苦乐参半(论文文献综述)

钟艳婷[1](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渗透到各行业中,使传统行业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革。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占主导地位,而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关键业务,占比大、种类多,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和竞争能力,因此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传统风险管理主要依靠风险管理机构,引入风险管理量化模型,实施风险监控措施,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数据采集途径较少、缺乏信息共享、主观因素较多,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经营和外部发展的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有显着的差异性,极大的提升了信贷风险管理的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商业银行获取数据的方式,既拓展了数据信息的渠道,也提高了数据信息的质量,再通过云处理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整体运算分析,数据信息可以跨部门实时共享,并且动态监测风险源的变化,促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更加高效、灵活。因此,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入,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化、技术的创新、流程的再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扩张的过程中,由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完善、互联网技术支持不足、员工业务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发放与回收的比例严重失衡,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性,限制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使其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A商业银行为个案对象,结合贷款业务和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通过SWOT分析法,归纳总结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结合A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提出构建多元化互助平台精准识别贷款客户、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互联网核心技术支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共享与合作、运用大数据对借款人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风险监测的优化措施,并且强调从组织、制度、激励等方面保障措施的实施,促使A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平衡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以最小的风险最大程度地发展业务,保持A商业银行的稳健持续发展。

钟润涛[2](2018)在《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现实表明,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依然是人类在21世纪将要持续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普惠金融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被提出并广受关注,这也暗示着普惠金融对于促进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实践者,农村信用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大量存在,当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参与全面、各司其职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世界银行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就横向比较而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达到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水平。“发展普惠金融”已被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许多支持政策也相继出台,普惠金融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金融实务的热点之一。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实践中,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普惠金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作用”,甚至是隐忧。有鉴于此,一些基本问题值得认真关注:如何科学评价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其正、负经济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上述问题本质上都涉及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将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这一问题,即:通过全面考察普惠金融的本质与内涵、经济效应及其实现路径,深入探究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系统阐释并论证本文的核心观点——发展普惠金融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尝试对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测,从而为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具体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在理论推导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对普惠金融的本质和内涵探究的不充分,对于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普惠金融缺乏洞见。对此,第3章对“何为普惠金融”、“何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究,并从多个视角对普惠金融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对其集中作用领域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多视角解析,本文从理论上得出以下基本观点:普惠性是金融活动的一种内在属性,是科学认知普惠金融的基础,发展普惠金融须充分考虑金融普惠性所具有的“客观”、“适度”等基本特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普惠金融对于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并举与并重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普惠金融在本质上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资源论同样适用于普惠金融,要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需同时关注对各个层次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这些观点从多个角度表明,发展普惠金融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之后,在实证检验方面,第4章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由现状分析引升至经济效应分析,探究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正、负经济效应及其实现和产生路径,指明现实针对性,阐明实证命题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第5章先是基于笔者在实践中的长期观察和总结,针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实际特点(如政策性金融作用明显且其操作体系相对独特),尝试对“舶来”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实测了2000-2016年我国各省的普惠金融指数,后分别构建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普惠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正、负经济效应同时存在,SYS-GMM实证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处于最优解左侧,但正经济效应在加速递减,这表明:一方面我国普惠金融仍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第6章则更进一步,选取本文提出的经济效应实现路径之一(即普惠金融通过作用于金融业整体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做实证分析,首先实测了2000-2016年我国各省金融业整体发展状况,后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证明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在第5和第6章的最后,本文均尝试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测分析。第七章是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之处有:(一)首次系统提出并研究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次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深入阐释了金融普惠性、普惠金融的本质,通过详细梳理发展现状和问题,首次归纳提出正、负经济效应得以实现和产生的不同路径;(二)首次对中国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实测研究,实证检验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基于本文提出的经济效应实现路径,首次对中国普惠金融与金融业整体发展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三)基于中国投融资体制的实际特点,指出当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因忽略了金融普惠性在不同性质的金融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事实,可能导致严重偏差(如测出的棚改贷款普惠程度可能低于商业按揭贷款),并提出改进方案,测得当前国内同类研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区域普惠金融指数结果;但由于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本文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仍显不足,限于数据可得性,实测与实证研究仍不充分,希望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向洁[3](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孙凯[4](2014)在《梁漱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梁漱溟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分别梳理了梁漱溟的文化思想、哲学思想和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讨论了梁漱溟思想的地位。在梁漱溟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回顾了其思想萌芽与转变及其思想成熟,在文化思想中讨论了梁漱溟的文化发生论、文化类型论、文化发展论和文化心理学,在哲学思想中讨论了梁漱溟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对新儒学的建构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在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中讨论了其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最后讨论了梁漱溟思想的地位:他是西化思潮的批判者、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本文尝试反思梁漱溟思想及其实践的得失,以引发对我们今天的文化自觉的启示。

龚靓[5](2012)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撑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抗风险能力弱,企业管理方式相对简单等都制约企业的扩大化和深入化经营。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更多的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中小企业也对海外市场开发进行摸索,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外贸业务和海外投融资。但是,自企业创立,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更突显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困境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解决融资难问题,关键在于增加银企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国外学者主要采用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抵押担保型贷款技术、关系型贷款技术和信用评分技术来对待中小企业贷款。我国学者为缓解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困境也提出不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长期银企关系、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出面构建担保体系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他们的政策建议存在着与我国国情不相符的缺陷,国内学者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偏向于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对策。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与此同时,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本文从信息非对称角度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大多数研究都从银行或者政府的角度,本文希望能站在企业的角度,构建一个支持企业对信息获取的体系。本文运用融资成本模型对融资成本中的信息因素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进而对整个体系提出建议和构建,以尽可能的避免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融资产生不利的影响。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一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基本结构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另一方面,对文中涉及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界定;第2章是对信息不对称等现有相关理论进行回顾,重点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研究的应用,还包括信息对资本市场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第3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融资问题,分别从外部环境,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另外构建了融资成本模型分析信息因素对融资的影响;第4章借鉴部分国家的政府经验,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经验做法,总结我国扶持体系中的不足;第5章从信息非对称的角度,构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立体融资平台,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机制,从而从整体解决或缓解信息不对称在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张莉[6](2011)在《金砖四国FDI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砖四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四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与其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外资是分不开的。在四国大力吸引FDI,期望形成本国投资、对国内企业产生有利的技术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FDI实际上对国内的投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已有的关于FDI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个或者某类国家为对象,并没有专门对这四个有着相似开放背景、不同发展模式的大国利用FDI的情况进行深入详细的比较,而如何在四国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中寻找共同点,从共同点中发现不同点的原因所在,从而揭示FDI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些质的规律,不仅仅对于金砖四国,对整个FDI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次贷危机以来,作为世界FDI主要供给国的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下滑严重,如何在FDI供给减少、竞争加强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利用FDI,从而促进其正面效应的发挥,限制其负面效应的影响范围,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为了严谨地论证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Agosin(2000)的资本挤入挤出理论模型中添加了重要的影响变量因素,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之下,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FDI的资本形成效应是不确定的,取决于FDI进入的行业、模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随后,在Romer(1990)的基础上,本文对Borensztein(1998)的技术溢出模型和Datta(2006)的技术模仿与创新模型进行了结合和拓展研究,构建了一个两国三部门模型来阐述东道国FDI溢出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建设效应来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其次,在理论研究之后,利用四个国家在1992-2009年的数据,使用似然不相关法、回归法进行面板数据的检验,使用格兰杰检验法进行因果检验,分别对FDI在四国的直接资本形成效应、间接资本形成效应、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对四个国家总体上产生了显着的资本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建设效应,当考虑到汇率和开发度时,挤出效应最小。但是在独立的国家之间进行的检验,差异很大,甚至会出现方向相反的结论,特别是当考虑到各种吸收能力因素的时候。当所有的国家的FDI都对国内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时,实证结果却显示FDI在中国产生了明显的资本挤入效应。而挤出效应最大的俄罗斯,在考虑到劳动力数量因素的时候,居然也会产生挤入效应,虽然从长期看并不明显。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显着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但是考虑到不同的吸收能力因素,技术溢出发挥的程度也大不相同,除了开放度作为吸收能力时,技术溢出效应有所增强,其余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均不显着,但是却以强化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方式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当具体到每个国家的时候,俄罗斯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中国、印度和巴西,其中,人力资本是作用最大的吸收能力变量,而当以国内研发和开放度衡量吸收能力时,由于四国的研发和开发与经济规模相比还处于不足状态,所以抑制了FDI技术的溢出效应。在金砖四国,就单个因素而言,对技术创新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人类资本,其次是国内研发和FDI溢出的技术创新。但是将三个变量同时放入方程进行回归,则FDI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为负。当考虑到开放度作为吸收能力的时候,FDI传递的技术创新效应又重新为正,同技术溢出效应一样,说明了开放程度对于东道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市场化程度度量的制度因素限制了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程度,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就单个因素而言,FDI传递的技术创新效应在中国最大、印度次之,而在俄罗斯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在巴西的挤出效应程度相对低一些。但是当结合人力资本、国内研发综合考虑时,只有印度的FDI传递的技术创新效应为正,中国的FDI也对国内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主要的原因仍是人力资本在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之间配置的问题。当选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的衡量指标时,FDI显着促进了金砖四国的制度建设,而且制度的两项指标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同的是,四国间发挥效应的传导时间因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总体上,我们可以发现,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制度因素对于FDI的各种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对于像金砖四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东道国而言,如何建立在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来吸引外资,成为利用FDI的关键。为了强化FDI可能对四国产生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我们建议四国继续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提高国内研发投入和教育支出、继续推行市场化建设,维持合理的对外资依赖程度。

吴昊旻[7](2011)在《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文中指出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近几十年来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上公司异质性风险或其回报波动的显着增加、以及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PMC)与其证券市场绩效(SME)的关联性下滑,直接归咎于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本文关注我国资本市场是否也存在上述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异质性风险的显着增加(若有)及其绩效的关联性下滑,是否也应归咎于多因素导致的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产品市场竞争(PMC)的加剧是如何传导至其证券市场并引致其风险或回报的频繁波动(SME)?即公司两大要素市场是否存在效率关联或互动?行业竞争加剧的后果又有哪些?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中外有何差异?受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企业战略管理和创造性破坏等相关理论以及国外最新研究启发,本文基于产品市场竞争之“内生互动效应”和“外生独立影响”正反两种路径及其“七类效应”的描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与其证券市场的效率关联或互动(“PMC—SME”)及其影响路径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秉承本文理论分析提出的“SICP”范式及其“结构化分析”路径,即从“行业竞争结构—异质性风险—公司绩效”的关联视角出发,在系统验证“剧烈的竞争有损公司绩效”的数理模型基础之上,本文以2000-201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基本样本,对上述关联命题予以系统检验。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PMC)及其结构的多维度量、以及全行业样本、制造业(C)样本和区分证券市场(SM)之风险结构差异的多元分组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着支持了本文的理论预期,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异质性风险水平——至少近十年来——确亦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异质性风险与其市场风险水平的明显“背离”虽国内外皆然,但其背离的“性质”却显着不同;公司异质性风险的显着增加亦确应主要归咎于其产品市场竞争(PMC)的加剧;过于分散的行业结构以及剧烈的市场竞争将有损公司的整体绩效或风险回报;而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与显着的公司市场势力(MP)有助于缓解公司证券市场的低效率(SME),即其能够有效弱化公司的异质性风险或其回报波动、降低资本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并进而稳定和提升公司的绩效。这与Demsetz(1973).Campbell et al.(2001).Fama and French(2004)等早期经典研究以及Gaspar and Massa(2006)、Brown and Kapadia(2007)、Irvine and Pontiff(2009)、Kale (2010)、Peress(2010)、Hoberg and Phillips(2010)等最新研究的基本结论相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获利模式及其决策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帅建林[8](2010)在《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问题。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中美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等等,国内外研究颇丰。但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个案处理和应对。在学术界,专家学者们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现象、特征、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本文认为,应该从更深层次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本治而标自愈”;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路径和终极目的是为防止贸易摩擦和/或为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构建富有弹性的协调处理机制,保持摩擦各方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结构性互补,实现贸易共赢,从而确保中美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本文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重的思路转变,力争从源头上根本性地、实质性地减少和更有效地治理中美贸易摩擦。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并成就了中美贸易。建立在整体中美关系基础之上的中美贸易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催化剂和稳定器。中美两国巨大的市场及需求一直刺激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牢牢地巩固和强化了中美关系,且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然而,中美贸易关系本身就是中美贸易发展和贸易摩擦的矛盾统一体。中美贸易互动及其增长,产生了摩擦;而其快速互动及其持续增长,更使其摩擦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沉,从单一摩擦到复合摩擦,从产品摩擦到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现存超强大国之间十分复杂的国家利益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裂度和裂变前兆促使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更广的视角、更深邃的思想境界去认识和探索它,并进行战略治理。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升级,从产品器物层面直指国家制度、经济安全等中美两国核心国家利益层面,引起包括中美国家级元首、政府高层、利益集团、中美学术界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2010年,中美两国政府高层就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频繁互访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触及两国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强硬扞卫以人民币汇率价格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等宏观经济体制为特征的国家主权;美国国会和政府痛呼中美贸易摩擦伤及美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际上,中美两国政府已经多次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国家治理程序,对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在内的诸多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严肃的、谨慎的、全面的沟通和战略治理。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本文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维度,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历程、特征、成因和根源,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从现实主义思想出发,文章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根源,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霸权均势战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和谐世界战略,并提出了中国的治理对策。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在于中美贸易失衡和中美经济结构失衡;政治根源在于中美国家利益的客观静态差异和冲突,以及两国为扞卫各自国家利益所赋予的国家意志和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而,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文章指出,中美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静态根源”。然而,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政治经济运动,触及到了中美国家利益,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因此,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它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动态根源”。自2002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直逼人民币汇率等中国宏观经济制度层面,以及美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等中美两国国家利益。中美为扞卫各自的国家利益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又强化和激化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在国家战略上的体现,换句话说,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实际上就是两国国家战略的外部冲突,从而必将导致两国长期的战略摩擦、磨合和反复博弈。因此,国家利益的崇高性及其差异的客观存在注定了中美贸易将经历长期的战略磨合期。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旋律。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治理是驾驭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只有中美两国进行复合型相互依存关系下的战略协调,不断求得动态博弈均衡,并及时实施相应治理策略,才可使中美贸易摩擦在可控范围内运行,从而使中美贸易按照战略轨迹安全地、可持续地和良性地发展。根据新自由主义思想,“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理念为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经过30年历练的中美贸易构建了中美贸易市场,并成为中美两国经济的化身;而中美经济与中美政治互为依存,构成当今中美复合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复合依存关系制约着中美贸易行为及其摩擦,为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方式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奠定了基础和可能。依托新自由主义思想,本文深入解读了复合依存关系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运行轨迹和边界,并提出,中美国家利益的合作,即,中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共同利益,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稳定器,也是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前提。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启示下,作者提炼了美国对中国所奉行的迁就接触战略,它也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与此相对,作者进一步提出,内修外练战略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因素很多。但是,本文认为,文化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影响因素,它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和策略的根本约束条件。首先,文化价值观是界定国家利益的根本决定因素。其次,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研究发现,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有三个特征:第一,文化产品摩擦;第二,以非文化产品贸易摩擦为摩擦介质的贸易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摩擦,即,一般产品贸易摩擦所指向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摩擦;第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中美文化摩擦的焦点。建构主义认为,大国之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关系。如果国家间能够改变观念,无论权力关系如何,都可能建立新的良好关系。大国的崛起也需要和世界体系建立并反复确认其相互认同的关系,消除观念上的差异,协调与他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治理的根本,是共铸中美文化融合,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具体地,美国霸权与责任同在,美方需矫正视角,调整观念。崛起中的中国也将调整思维,扩大其对崛起行为的认知,与美国共筑互信,构建国家认同。本文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放在中美复合依存关系、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美自身经济体结构、美国霸权和中国崛起等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摩擦成因和治理角度,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即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大宏观战略治理思想,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即,针对产品摩擦和制度摩擦,采取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针对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采取非市场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体系下,笔者分别提炼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美国战略和三大中国战略,以及相应的若干治理策略。论文提出并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国家出口战略。并针对这三大战略,文章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中国对策。霸权均势战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刚性”战略。它既是美国国家总体战略和根本战略,也是对华贸易根本战略;同时,该战略也是在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首要战略。霸权均势战略对中美贸易行为、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规定了一个原则性的轨迹。因此,霸权均势战略,既是美国国家战略,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迁就接触战略似为“柔性”战略。它是作者在深入分析研究美国在中美贸易复合依存关系下对华系列战略之后所归纳、总结和提炼的一项美国对华的国家战略,也是对华重大贸易战略,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国家出口战略,是美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对外贸易基本战略,也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计划,提高了该战略的实施组织级别,其配套的诸如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等实施方案更透露出美国政府扭转其贸易失衡之动机、心愿和国家行动。与美国三大战略相对应,文章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并提出三大战略: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由内修战略和外练战略构成。内修战略,指内需主导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改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外练战略,特指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的实质,就是转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即扩消费、稳投资、换模式。市场多元化战略是中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家战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正在经历战略摩擦时期,中国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和完善全球合理市场格局,调整其外贸结构,改变贸易增长模式,必将会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这三大战略应该是一个伞状性战略体系,和谐世界战略是统领全局的灵魂。和谐世界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和战略理论。中国和谐世界战略,与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战略图景,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样,文章在中国三大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若干具体策略。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更符合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本质,从而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勾画了目标,迈出了治理行动的重要第一步。第二,对贸易摩擦治理进行了科学界定,并赋予该概念合理的内涵,指出了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全局性、战略性、策略性和防御性。这一首创性定义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任务和使命并为治理行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贸易摩擦治理并非消除摩擦,而是持续的动态协调;贸易摩擦治理不是进行摩擦“末端应对”,而是进行“源头整治”、“源头协调”和“系统调和”。第三,文化摩擦。论文研究指出,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并指出了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的三个特征。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第四,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模式:“333”战略模式+若干策略。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全面系统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战略治理思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在三大战略治理思想指导下,作者分别提出了美国的三大战略和中国的三大战略。美国三大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中国的三大战略是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并且,分别在中美三大战略之下,提出并阐述了了若干治理策略。

彭一[9](2010)在《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管理的变迁,无一不体现了商业银行为寻求生存发展之道而不断调整自己业务结构这一规律。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形势剧变,使得商业银行再次面临冲击,中间业务品种的一系列创新使它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称为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多年来,中间业务以其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优势而获得了长足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随着中间业务规模的迅猛扩张,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更是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中间业务在促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质量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在新形势下,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提升竞争力、抵御外资银行冲击,满足其自身生存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剧、投资者金融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间业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领域,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的问题。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顺应市场变化,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值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认真研究与探索。本文从中间业务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大量的调研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总结归纳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等各方面因素,进而从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发展策略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云凤生[10](2008)在《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在市场需求、金融监管、同业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速度显着加快。实现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提高我国银行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必然选择。最近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积极谋求混业经营,目前进展情况已经超出原先预期。如果银行能在混业经营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其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将会显着增强,对未来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战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次提出基于SWOT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结果,从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提出了七点建议,包括: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强混业经营相关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引进;制定混业经营规划和进行混业经营试点;延伸业务领域,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积极应对外资银行带来的强大冲击和挑战;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金融业监管模式建议等。本文最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某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给出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选择决策的实践范例。

二、面对WTO 金融业苦乐参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WTO 金融业苦乐参半(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相关定义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的概念
        2.1.2 风险管理的概念
    2.2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
        2.2.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种类及特征
        2.2.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程序
        2.2.3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2.3 互联网+商业银行
        2.3.1 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2.3.2 互联网与商业银行贷款的融合
    2.4 SWOT分析法
3 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3.1 A商业银行基本概况
    3.2 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
        3.2.1 贷款风险管理框架
        3.2.2 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流程
    3.3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新特征
        3.3.1 信贷分析方法更先进
        3.3.2 信贷管理效率极大提高
        3.3.3 信贷结构更优化
4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贷款风险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
        4.1.1 网络贷款业务存在信用评估风险
        4.1.2 核心系统安全方面存在风险隐患
        4.1.3 前中后台信息不对称
        4.1.4 贷后风险监控电子化手段薄弱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健全
        4.2.2 互联网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4.2.3 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以改变信息不对称现象
        4.2.4 贷后管理没有充分吸收互联网理念
5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与保障措施
    5.1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优化SWOT分析
        5.1.1 S——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优势
        5.1.2 W——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劣势
        5.1.3 O——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机会
        5.1.4 T——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威胁
    5.2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
        5.2.1 构建多元化互助平台精准识别贷款客户
        5.2.2 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提供互联网核心技术支持
        5.2.3 加强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5.2.4 运用大数据对借款人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风险监测
    5.3 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优化贷款风险管理策略的保障措施
        5.3.1 组织保障
        5.3.2 制度保障
        5.3.3 激励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1.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内涵与理论界定的相关研究
    2.2 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 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测的相关研究
    2.4 经济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
    2.5 对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总体评价
第3章 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多视角解析
    3.1 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概述
        3.1.1 普惠金融概念的理论界定
        3.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简述与评价
        3.1.3 理论界定与定量评估方法
        3.1.4 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3.2 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多视角解析
        3.2.1 金融普惠性与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3.2.2 普惠金融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
        3.2.3 金融资源论视角的普惠金融分析框架与可持续发展
    3.3 普惠金融发展的集中作用领域
        3.3.1 小额信贷及小微企业融资
        3.3.2 农村与农业金融
        3.3.3 互联网金融
        3.3.4 政策性金融
第4章 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经济效应分析
    4.1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1.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4.1.2 中国的发展成效与隐忧
    4.2 经济效应分析
        4.2.1 正、负经济效应概述
        4.2.2 实现与产生路径分析
        4.2.3 发展普惠金融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5章 基于经济发展的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5.1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实测研究
        5.1.1 现有指标体系的不足与改进
        5.1.2 指标选取与赋权
        5.1.3 指数编制过程与实测结果
        5.1.4 对比分析
    5.2 模型构建
        5.2.1 基本假设
        5.2.2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5.2.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数据情况说明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
        5.3.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
    5.4 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状况实测(一)
        5.4.1 实测方法
        5.4.2 结果分析
第6章 基于金融业整体发展的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6.1 中国金融发展状况实测研究
        6.1.1 现有研究成果
        6.1.2 指标选取与实测结果
        6.1.3 加快构建金融发展评价体系
    6.2 模型构建
        6.2.1 基本假设
        6.2.2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数据情况说明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全样本回归结果
        6.3.2 分地区与分维度回归结果
        6.3.3 简要评价
    6.4 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状况实测(二)
        6.4.1 实测方法
        6.4.2 结果分析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合作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梁漱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English table of contents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 梁漱溟的思想历程
    第一节 思想萌芽与转变
        一、身世与启蒙
        二、思想萌芽:所谓的近代西洋功利主义思想
        三、思想转向:佛学出世思想
    第二节 思想成熟
        一、最后一次思想转向:归宗儒学
        二、思想成熟的标志、文化哲学的奠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三、乡建思想及其实践
        四、晚年思想
第二章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 文化发生论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产生于天才的创造
    第二节 文化类型论
        一、人类文化的三路向
        二、中西印文化的比较
    第三节 文化发展论
        一、人类文化三期重现论
        二、西方文化的困境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三、中国现实文化观
    第四节 文化心理学
        一、“理性”为体,“本能”、“理智”为用
        二、中西文化心理对比
第三章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一、科学及科学主义
        二、梁漱溟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对新儒学的建构
        一、直觉
        二、理性
        三、生命宇宙观
    第三节 人生哲学
        一、早期佛家人生哲学
        二、人生哲学的转向
        三、后期儒家人生哲学
第四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提出乡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乡村建设的意义
        三、文化改造与人生态度
    第二节 乡村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乡村组织
        二、“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三、“农民自觉”与知识分子作用
第五章 如何历史的看待梁漱溟思想的地位
    第一节 对西化思潮的批判
        一、批判西化派对中西文化及其关系的认识
        二、批判西化派对待新旧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开启现代新儒学
        一、梁漱溟是不是现代新儒家
        二、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一、五四时期对唯物史观的反对
        二、三四十年代对中国革命的反对
结语
    一、梁漱溟思想对文化心态的启示
    二、梁漱溟思想对文化复兴和文化创新的启示
    三、梁漱溟思想对人生实践和人格自觉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创新与不足
    1.3 相关概念
        1.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3.2 信息
        1.3.3 信息披露
2 相关理论分析
    2.1 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
        2.1.1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解释
        2.1.2 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市场的影响
        2.1.3 信息不对称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2.2 关于信息对资本市场融资关系影响的研究
    2.3 关于信息对企业国际化影响的研究
3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融资问题分析
    3.1 从外部环境分析
        3.1.1 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3.1.2 信息平台不完善
    3.2 从内部因素分析
    3.3 企业融资成本模型分析
        3.3.1 双方对信息量要求不同
        3.3.2 资金供给方资本充足率不同
        3.3.3 信贷利率不同
4 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规避信息非对称的经验借鉴
    4.1 各国经验借鉴
        4.1.1 美国的政府扶持体系
        4.1.2 日本的政府扶持体系
    4.2 我国相关扶持体系及不足
        4.2.1 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支持
        4.2.2 部分地区的经验借鉴
        4.2.3 我国扶持体系的不足之处
5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5.1 多元化的支持体系
        5.1.1 政府支持体系
        5.1.2 商业银行体系
        5.1.3 企业自身层面
    5.2 金融支持体系的监管
        5.2.1 二元监管体制确立的依据
        5.2.2 构建二元金融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6)金砖四国FDI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五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金砖四国吸引FDI的特征事实
    第一节 金砖四国吸引FDI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金砖四国吸引外资的业绩和潜力指数比较
    第三节 金砖四国吸引外资的政策阶段比较
第三章 FDI经济增长效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基本机理分析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FDI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总结
第四章 FDI对金砖四国资本形成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FDI的直接资本形成效应
    第二节 FDI的间接资本形成效应
第五章 FDI对金砖四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FDI对金砖四国制度变迁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说明
    第二节 检验方法
    第三节 实证结果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强化FDI经济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序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结构安排
上篇: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行业结构、市场竞争与公司证券市场的效率:"信息渠道"
        2.1.1 信息披露、证券市场效率与公司绩效
        2.1.2 公司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效率
        2.1.3 行业集中度、公司市场势力、投资者"信息依赖"与证券市场效率
        2.2 行业结构、市场竞争与公司证券市场的效率:"风险渠道"
        2.2.1 公司市场势力、现金流波动与预期回报风险
        2.2.2 两种作用渠道的内在关联
        2.3 产品市场竞争与证券市场效率:特定的制度环境影响
        2.4 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与其证券市场效率:"结构—风险—绩效"
        2.4.1 第一种路径:产品市场竞争之"内生互动效应"
        2.4.2 第二种路径:产品市场竞争之"外生独立影响"
    第三章 国内外文献综评
        3.1 国外研究评析
        3.1.1 信息与风险渠道:总体评价
        3.1.2 两大要素市场之效率关联:"结构—风险—绩效"
        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与评析
        3.2.1 产品市场竞争(PMC)及其关联视角
        3.2.2 "结构—绩效"关联视角
        3.2.3 总体评价
中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与制度背景
    第四章 理论分析:路径与机理
        4.1 理论分析:视角概述
        4.2 公司特征性因素与其证券市场的效率(SME)
        4.2.1 公司特征因素、异质性风险与回报波动
        4.2.2 公司特征因素与行业竞争结构(PMC)的影响关联:一个深入解析
        4.2.3 金融市场的发展、异质性风险与公司绩效
        4.2.4 信息不对称、异质性风险与股票回报
        4.2.5 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基本经营环境
        4.3 公司的行业竞争结构与其证券市场的效率(SME)
        4.3.1 行业竞争结构之系统影响:两种路径的逻辑关联及其路径
        4.3.2 "结构—信息—风险—绩效(SME)"
    第五章 理论模型构建
        5.1 竞争的加剧有损公司绩效
        5.2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绩效:无融资约束的模型
        5.3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绩效:面临(债务)融资约束的模型
        5.3.1 产品市场:结构与假设
        5.3.2 产出投资扩张的竞争博弈:结构与假设
        5.3.3 产出选择及其均衡:简单关联与相关推论
        5.4 一个总结:剧烈的竞争有损公司/行业绩效
    第六章 制度背景分析
        6.1 制度环境分析及建设的关键:结构影响
        6.2 经济变迁、行业/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相关政策背景
        6.2.1 世界经济变迁大势: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
        6.2.2 国内动态:竞争现状、政策背景及新政取向特征
        6.3 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环境
        6.3.1 宏观层面:经济变迁与股市关联
        6.3.2 中微观层面:产品市场竞争现状与证券市场的结构特征
下篇:实证检验结果与主要研究结论
    第七章 实证研究设计
        7.1 基本样本与数据来源
        7.2 主要的变量
        7.2.1 产品市场竞争(PMC)
        7.2.2 异质性风险或其回报波动的度量
        7.2.3 主要控制变量
    第八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8.1 路径与框架
        8.2 行业集中结构、公司市场势力(MP)与异质性风险(IR)
        8.2.1 样本描述
        8.2.2 变量描述与关联趋势分析(图)
        8.2.3 检验结果分析与对比:全行业样本与分组样本
        8.2.4 公司市场势力(MP)与信息不对称
        8.2.5 融资便利、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SSE):互动效应
        8.2.6 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SSE):稳健性检验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其他
        9.1 研究结论与启示
        9.2 特色与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中美贸易摩擦炽热化
        1.1.2 中美贸易失衡是新的国际分工的结果
        1.1.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摩擦治理常态化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框架
2. 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文献综述
    2.1 相关范畴的界定
        2.1.1 贸易摩擦的概念
        2.1.2 贸易摩擦的分类
        2.1.3 贸易摩擦治理的界定
    2.2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理论基础
    2.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治理的理论分析
        2.3.1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微观理论述评
        2.3.2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宏观理论述评
        2.3.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政治经济学述评
        2.3.4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的文献述评
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贸易摩擦
    3.1 相互依存理论及“中美国”论
        3.1.1 相互依存理论概述
        3.1.2 Chimerica——一个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模型
        3.1.3 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与困惑
    3.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及特征
        3.2.1 30年来中美贸易基本情况
        3.2.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
        3.2.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特征解读
    3.3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3.3.1 产品摩擦序幕阶段(1979年1月—1986年6月)
        3.3.2 产品摩擦升温阶段(1986年7月—2001年12月)
        3.3.3 制度摩擦阶段(2002年1月—2005年12月)
        3.3.4 战略摩擦阶段(2006年1月至今)
    3.4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
        3.4.1 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
        3.4.2 中美贸易摩擦的扩张性
        3.4.3 中美贸易摩擦的复合性
        3.4.4 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性
4. 中国的崛起与基于核心国家利益冲突的中美贸易摩擦
    4.1 大国崛起与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4.1.1 全球贸易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经济学模型
        4.1.2 大国崛起的国际治理理论思想体系
        4.1.3 大国崛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思想评析
    4.2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行动
        4.2.1 美国国内共识
        4.2.2 中国威胁论
        4.2.3 中国崛起与美国霸权共生
    4.3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冲突与合作
        4.3.1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对比
        4.3.2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冲突
        4.3.3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合作
    4.4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美核心国家利益
        4.4.1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美国核心国家利益
        4.4.2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国核心国家利益
    4.5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选择
        4.5.1 互信困境与战略需求
        4.5.2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思想
        4.5.3 中美贸易战略治理机制
        4.5.4 中美贸易战略治理机制评析
5.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文化影响因素
    5.1 中美文化价值观与国家利益
        5.1.1 文化价值观决定国家利益的界定
        5.1.2 美国文化与帝国意识
        5.1.3 中华文化与和谐意识
    5.2 文化冲突与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
        5.2.1 文化冲突与国际贸易
        5.2.2 中美文化冲突与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
        5.2.3 中美文化融合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
    5.3 中美文化战略与国家认同战略
        5.3.1 美国对外文化战略
        5.3.2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5.3.3 建构主义与国家认同战略
6.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
    6.1 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1.1 霸权均势战略概述
        6.1.2 霸权均势战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6.1.3 霸权均势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6.2 美国迁就接触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2.1 迁就接触战略界定
        6.2.2 美国霸权的局限性
        6.2.3 迁就接触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6.3 美国国家出口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3.1 国家出口战略概述
        6.3.2 国家出口战略实施
        6.3.3 国家出口计划评析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
    7.1 和谐世界战略
        7.1.1 和谐世界的内涵及其理论背景
        7.1.2 中美关系“和而不同”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理念
        7.1.3 人民币汇率之争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2 内修外练战略
        7.2.1 内需主导战略
        7.2.2 走出去战略
        7.2.3 改变贸易增长方式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2.4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3 市场多元化战略
        7.3.1 市场多元化战略概述
        7.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市场多元化战略
        7.3.3 东亚千斤顶国家联盟(JACK Union)与反美遏制战略构想
        7.3.4 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间业务发展动因方面
        1.2.2 中间业务发展的必要性方面
        1.2.3 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方面
        1.2.4 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方面
    1.3 中间业务的概述
        1.3.1 中间业务的含义
        1.3.2 中间业务的特点
        1.3.3 中间业务的分类
    1.4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理论
    2.1 中间业务相关理论
        2.1.1 规避“监管税收效应”假说
        2.1.2 与银行风险及风险分担有关的假说
        2.1.3 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假说
        2.1.4 竞争市场模型
        2.1.5 TRICK 模型
        2.1.6 其他与中间业务有关的理论
    2.2 理论述评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3.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概况
        3.1.1 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3.1.2 欧盟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3.1.3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和经验
    3.2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概况
        3.2.1 中间业务规模
        3.2.2 中间业务结构
第四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SWOT 分析
    4.1 SWOT 分析法简介
    4.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SWOT 分析
        4.2.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优势分析(S)
        4.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劣势分析(W)
        4.2.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机会分析(O)
        4.2.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威胁分析(T)
第五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分析及实施
    5.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分析
    5.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建议
        5.2.1 外部宏观环境
        5.2.2 内部发展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写作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开展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1.1.3 本文想要达成的目标
        1.1.4 选择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文章难点和创新点
    1.4 文章结构安排
    1.5 全文逻辑图
第二章 国内外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对比
    2.1 国外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
    2.2 国内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定性分析
    3.1 基础概念解释
        3.1.1 企业战略发展
        3.1.2 SWOT分析方法
    3.2 战略因素分析
        3.2.1 内部能力分析
        3.2.1.1 优势因素(Strength)分析
        3.2.1.2 劣势因素(Weakness)分析
        3.2.2 外部环境分析
        3.2.2.1 机会因素(Opportunity)分析
        3.2.2.2 威胁因素(Threaten)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定量分析——运用AHP方法对SWOT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4.1 AHP方法介绍
        4.1.1 AHP方法的定义
        4.1.2 AHP方法的计算步骤
        4.1.3 AHP方法的优缺点
    4.2 运用AHP方法对战略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4.2.1 AHP计算的几个假定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1 各类因素指标表
        4.2.2.2 优势因素(S)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3 劣势因素(W)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4 机会因素(O)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5 威胁因素(T)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4.3 定量分析结果
    4.4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策略和建议
        4.4.1 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4.4.2 加强混业经营相关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引进
        4.4.3 制定混业经营规划和进行混业经营试点
        4.4.4 延伸业务领域,增加稳定收入来源
        4.4.5 积极应对外资银行带来的强大冲击和挑战
        4.4.6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
        4.4.7 金融业监管模式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案例分析
    5.1 X银行各战略因素现状及评分
    5.2 X银行各因素指标分布图
    5.3 X银行各战略因素加权得分
    5.4 X银行战略分析和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附录一: 使用统计软件R计算过程举例
附录二: 我国混业经营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面对WTO 金融业苦乐参半(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A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钟艳婷.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2]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应研究[D]. 钟润涛. 辽宁大学, 2018(05)
  •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4]梁漱溟思想研究[D]. 孙凯. 黑龙江大学, 2014(11)
  • [5]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D]. 龚靓. 江西财经大学, 2012(10)
  • [6]金砖四国FDI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D]. 张莉. 南京大学, 2011(08)
  • [7]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D]. 吴昊旻. 暨南大学, 2011(10)
  • [8]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D]. 帅建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4)
  • [9]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D]. 彭一. 苏州大学, 2010(02)
  • [10]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战略发展研究[D]. 云凤生. 复旦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面对WTO,金融业喜忧参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