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动词时态意义浅析

情态动词时态意义浅析

一、浅析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云[1](2021)在《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在对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态式-陈述”理论以及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俄罗斯语言学家阿鲁秋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对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语义、语用研究。“态式-陈述”理论的核心是将句子语义划分为呈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内容(陈述)和说话人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心理操作(态式)。“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的核心是言语行动可以引发言语反应,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轮流交替构成对话。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产生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核心概念是态式。态式被英语、汉语语言学界视为情态意义,俄罗斯语言学界却将其等同为命题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态式语言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比态式和情态的词源意义、术语来源以及主要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厘清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态式的语言学意义,并将态式研究从抽象而有庞大的语句主观内容具化为由态式主体和态式谓词构成的态式框架,并从态式主体的变化和态式述谓结构的变化总结出语句中态式框架显现和弱化的规律。态式刺激是说话人针对听话人的态式进行的言语刺激,态式反应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的态式做出的言语反应。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研究体现为对其语言表达手段的模式化,针对态式进行提问的疑问句是二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其称作态式疑问句,并根据疑问焦点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型。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义研究体现为将其主要表现手段——态式疑问句放置于问答对话统一体中,根据它与相邻话轮的互动关系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用分析则主要在于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其语用意义和语用功能。本研究表明,态式疑问句是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疑问焦点可以是态式谓词、态式生成的原因、态式的真值、态式主体以及态式框架的信源功能。部分态式疑问句在形式上还体现了对话的引用现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不仅能体现对话的语用连贯性,还呈现了三种对话策略:让步策略、委婉策略和转移策略。

张子威[2](2021)在《《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第3章选译)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的翻译实践是基于《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第三章的部分内容。原文本是由罗德尼.赫德尔斯顿和杰弗里.K.普尔曼共同撰写的一本旨在为不精通语法和没有语法基础的人理解英语语法的描写性语法书。目前为止,原文本未有中文译本。语法学习一直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一本好的语法书能够打开学习者的视野,因此译者翻译该文本以期以全新的视角来帮助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语法。原文本中大量的语言学知识点以及专有名词、长难句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译者通过增词、省词、词义引申解决了词汇层面的难点,通过拆分法、语态转换、句式重构、定语从句后置译法解决了语句层面的难点,这使译文达到通顺流畅的同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实践应该不断地进行修改以期得到一个更好的译本。此外,译者还意识到翻译的学习不仅仅是翻译本身,更应该结合语言学书籍共同学习。

陈思宇[3](2021)在《《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这是一篇英汉翻译报告。翻译的原文本是由身兼多重身份的美国词典编纂者、语言学家、电台主持人和演说家格兰特·巴雷特所着的《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作者格兰特·巴雷特基于自身多年来的积累与实践经验,在书中为读者提供了通俗易懂且实用的语法知识,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基于每个语法点,作者加入了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这本语法书旨在消除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语法困惑,作为一本用法指南,希望为英语使用者提供切实的帮助。本翻译报告根据第五章至第八章的译文撰写,希望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一种新的语法思维,不再拘泥于死规则,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原文本是一本英语语法书,其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语法术语,其次,为避免重复也使用了一些替代词,同时也不乏定语从句及插入语的使用,这些都是原文本较为突出的语言特点,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翻译困难。因此,本报告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说明翻译难点。经过进一步的分析,译者选择了恰当的翻译方法,分别为:(1)对于原文本中的大量语法术语,译者采用了词义选择的方法;(2)对于一些替代词,译者采取了释义法使语言更加具体化;(3)考虑到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关系以及译文的行文逻辑,译者最终选取了分译法以及合译法来翻译定语从句;(4)基于插入语的不同类型,译者采用了括号法和句首法使译文语言更加灵活准确。最后,报告从整体上对本次翻译实践做出了总结:在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中,译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基于语法的内在逻辑对一些语法术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希望为之后语法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同时,由于译者自身能力有限,此次翻译实践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报告也对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某些语法术语的译法要统一。

耿芳[4](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李红杰[5](2021)在《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文中认为“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是界限意义与可能情态意义范畴下的一个共有子范畴,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在言语交际中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语义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其表达手段之一为构式“Vb.perf”,此手段隐含着一种说话人意会却未言传的意图。本文以“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分析,采用实例分析法,从“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众多表达手段中选取构式“Vb.perf”,并结合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预设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多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构式“Vb.perf”的语言学特征,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俄语可能界限行为的功能语义。论文正文共四章,另外包括结语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正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关于这个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与该研究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对功能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构式理论、题元与配价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对“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进行界定并对其表达手段进行归纳与分析。第四章从形式与语义、题元与配价、预设与陈说以及语用这四个角度出发对构式“Vb.perf”的句法语义进行分析。

何伟,仲伟[6](2020)在《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限定是一个普遍的语言学范畴,然而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体现方式。文章从时态与情态两个角度,探讨了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的异同,以期对其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对比表明,从时态角度,英语小句的限定性主要由语法化手段体现,并且体现形式具有功能上的兼容性,而汉语则由语法化、准语法化、词汇化或零标记手段体现,形式和功能具有单一的对等性;从情态角度,英汉小句中的限定性主要由情态助动词体现,然而在功能分类、语气转变机制、否定表达等方面都有不同;英汉小句的限定性都可由表达情态意义的时态体现,不过英语中的这种用法与汉语相比易于区分。

陶明星[7](2019)在《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文中提出哲学界、逻辑学界及语言学界均对“时”、“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英语时、体的形式与意义不匹配现象(本文称之为非典型用法)和一般现在时的“现联性”、历史现在时的“生动性”、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的“礼貌性”和现在完成体的“现时关联”等等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解释。所以,本文基于虚拟性理论,从分析上述种种用法中所体现的虚拟思维入手,对它们进行统一解释。具体研究:1)英语一般现在时诸用法中的虚拟思维;2)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3)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4)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研究发现: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与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都反映虚拟性,虚拟思维表现为:指类、转移指示中心/投射指示中心或描述虚拟事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中,状态现在时和习惯现在时的动词没有入场,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瞬间现在时从一个虚拟的视角虚构(重构)了一个同步进行的事件,从而实现事件发生和描述的同步性;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和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体现在指示中心的转移;叙事文学作品中用现在时描述假想的、虚幻的事件,思维发生在想象的空间,动词失去时态功能,即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阅读时间和作品中的事件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现在时的虚拟性优势在于,可以使任何读者在任意时间阅读时都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2)一般过去时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过去时的动词不是指向现实中发生的行为事件,而是指向由这些事件抽象出来的“类”概念;间接引语和态度过去时表达现在时间并且显得礼貌些,“礼貌”产生于说话人将指示中心投射到了一个虚拟的“听话人说话时间”;假设性过去时表达与说话人信念、期望相反的情景。假想过去时的含义是动作或事件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或将来也不可能发生,即将事件性从说话人的直接现实中排除出去,只表达说话人对事件的评价、看法。3)进行体的非典型用法中,习惯进行体中的动词指向有限时间内可以重复发生的动作抽象而成的“习惯”——类概念,而不是指向一个现实中的动作的持续;在进行体表达静态的属性特征用法中,在说话时,动作不一定要发生,虽然也许会发生,即它是虚拟发生的事件;静态动词进入进行体可以表示动态意义,静态动词表示状态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虚拟思维可以截取状态中的“一段”,从而凸显它,把它虚拟成动态的活动。这一过程是把状态分解成了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动作”,然后凸显其中的一个与众不同;进行体表将来时间用法是说话人将说话时间和参照时间右移到虚拟的动作发生时间,即通过指示中心转移来实现的;现在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中的动词为心理动词,这样就出现事件时间与描述时间不同步。说话时虚拟了发生在心理空间的行为事件并把它回放到现在。礼貌性是这样产生的:因为说话人涉及的动作是虚拟而来的,没有现实发生,那么对听话人来说就没有“强迫”(imposition),所以显得礼貌些;过去进行体表现在时间用法即涉及指示中心的转移,也涉及到指示中心的投射,后者是为了表达礼貌;瞬间动词die、win等等也可以用进行体标志,其实质是在心理空间虚拟了一个慢镜头,在现实中不会发生。4)现在完成体具有现时关联。现时关联产生于把可以用过去时描述的事件转用现在完成体描述的过程中,说话人将过去的参照时间转移到说话时间位置,同时将事件的终结点虚拟延伸到现在的参照时间位置,这样一来,一个终结点在过去的动作被人为虚拟拉长到现在;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时,说话人通过使用时间状语,把原本的具体单个动作虚拟出许许多多个同样的动作,并把这一系列有间隔的动作虚拟成连续的状态,从而凸显状态的持续,即显性表达其主观性。动词指向类概念而不是例概念,反映虚拟思维;过去完成体在表达过去的习惯用法中,动词类指一系列有间断的、可重复的动作,而不是特指其中的某个例。在表达虚拟语气用法中,所描述的动作都没有发生,反映虚拟思维。总之,英语一般现在时的各种用法都体现虚拟思维,一般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的非典型用法也体现虚拟思维。

郑燕[8](2018)在《维吾尔语与汉语情态表达对比研究——从“反观”的角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语言对比"反观"的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透过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观察十个典型汉语情态动词,并反观维吾尔语情态表达的特点,试图探求仅从一种语言本身研究所不能发现的语义功能特点。

张存玉[9](2017)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现象一般主要涉及时态、体与时相三个基本范畴,学界在这三个范畴的概念、系统建构、体现形式、系统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研究没有植根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性强的理论框架下,且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即将重心置于既定意义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时态、体与时相的既有研究成果,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采取"自上至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视角系统地探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潜势意义、体现形式以及系统内部的关系,拟为现代汉语建构一个较为全面的时间系统。首先,本研究遵循系统功能语言学"以意义为中心"的原则,基于元功能维度"俯视"汉语时间系统,重在阐释时间系统的潜势意义。本文指出,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包括时态、体与时相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均具有经验、逻辑、人际与语篇功能:时态的经验意义主要是指时态对过程的直接时间定位以及对参与者与环境的间接时间定位,最终都定位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域;逻辑意义包括并列阐释与主从阐释两种意义;人际意义主要指通过时态建构的人际关系与衍生的情态意义;语篇意义则指在语篇中的时态形成线性时态序列与同步时态序列,表达序列性时间意义,从而组织语篇、连贯语篇并推动语篇发展。就体而言,其经验意义反映的是说话人识解时间经验的不同方式;逻辑意义可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的逻辑意义主要涉及主从关系与阐释逻辑语义;人际意义包括通过体构建的人际关系与衍生的情态意义;语篇意义即完整体与非完整体具有在语篇组织与发展中对语篇进行前景化与背景化的功能。对于时相来说,其经验意义主要表现为时相将时间经验识解为过程、参与者与环境成分,其逻辑意义与体的逻辑意义类似,也存在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的逻辑意义涉及阐释、延展与增强三个类别;其人际意义是隐性的,原因在于谓体词汇本身具有的人际意义较为丰富,从而压制了时相的人际意义;时相表达的语篇意义具有连续性,形成一个连续统,具体而言,完结类时相与状态类时相位于连续统两端,分别趋向于提供背景信息与前景信息,居于两者之间的是实现类与活动类。其次,本研究基于层次维度"自下至上"仰视汉语的时间系统,重在描述体现时间意义的主要形式。本研究指出,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形成了一个由词汇形式、准语法形式与语法形式构成的连续统。结合语法化研究相关成果,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不同语言层而确立出划分体现形式的主要标准,即在语义层上上主要依据去语义化程度,在词汇语法层上主要依据去范畴化程度,在语音层上主要依据语音的消蚀程度。基于这些标准,本研究对时态、体与时相的体现形式分别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时态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汇形式,主要涉及时间副词及其他时间词语。体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体标记与准体标记,前者属于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法形式,后者属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准语法形式。时相的体现形式是词汇形式,主要包括名词词组、动词、性质词组与数量词组。最后,本研究"自同一层而"环视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即基于系统维度阐释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时间系统内部成分之间存在并协与互补关系。一方面,时态与体之间存在并协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时态与体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承担不同的功能;2)两者在意义上存在突显与压制;3)两者在与谓体的距离象似性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时态与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首先,两者都与车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这三个时间因素关系密切;其次,两者在意义上存在一定对应性。对于体与时相来说,一方面,体与时相之间存在并协关系:首先,体具有主观性,而时相具有客观性;其次,进行体/持续体与状态或实现类时相相互排斥;再次,体对时相具有压制作用。另一方面,体与时相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具体来讲,体离不开时相,因为时相是形成体的基础因素。时相也离不开体,因为不同的体反映了说话人对时相的观察方式。总体上讲,本研究基于新的研究视阈并采取三维研究范式对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进行全面构建。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时态、体与时相的理论体系,为汉语时间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系统的研究范式,还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时间意义表达方式选择方面的借鉴。

尧玮[10](2017)在《基于Langacker认知理论的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Langacker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情境植入、力动态、理想化认知模型、演变动力、主观性等基本概念,讨论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本文在考察了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的语义、情态意义与句法分布状况之后,以情境植入为视角,从认知心理层面挖掘了汉语典型情态动词不同情态意义的力动力模型、概念结构模型、心理空间模型以及主观性认知特征。全文共10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意义、情态动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交代本研究的理论背景,详细介绍了 Langacker的相关认知理论:情境植入理论、力动态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主观性理论。第三章至第九章依次对现代汉语七个典型情态动词“要”、“能”、“会”、“肯”、“应该”、“可以”、“敢”进行了认知分析。关于七个典型情态动词的义项和情态意义,本文指出:情态动词“要”有5个义项、3种情态意义;“能”有5个义项、3种情态意义;“会”有3个义项、3种情态意义;“肯”有2个义项、2种情态意义;“应该”有2个义项、2种情态意义;“可以”有4个义项、3种情态意义;“敢”有4个义项、3种情态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典型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要”、“能”、“可以”、“会”、“应该”、“敢”、“肯”。情态动词“要”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肯定陈述句,用于感叹句为较典型用法,用于疑问句为非典型用例。情态动词“能”肯定及否定陈述句用法为最典型的用法,疑问句用法为较典型用法,感叹句为非典型用法。情态动词“会”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肯定陈述句,较典型用法是用于否定陈述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为非典型用法。情态动词“肯”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否定陈述句,较典型用法是用于肯定陈述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为非典型用法。情态动词“应该”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肯定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为非典型句法环境。情态动词“可以”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肯定陈述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为非典型用法。情态动词“敢”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否定陈述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为较典型用法,用于祈使句为非典型用法。本文从情境植入视角分析了七个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的力动态模型和概念结构模型。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动力情态体现了一种意愿主观内力或致能内力,情态的受力人与施力人为同一主体,施力主体向受力人也就是自己发出了主观内力,情态力的施加者、接受者和执行者三个角色都出现在舞台上,而且均为同一主体。所不同的是不同典型情态动词施力主体所具有的主观内力可能源自于不在语言中出现的意愿或能力、内在属性、外部条件、外部证据等不同的情境因素。动力情态施力主体发出的情态力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向作用力。正面作用力能够为受力人清除障碍从而促使受力人去实施某一行为,而反向作用力则为受力人设置障碍阻扰受力人去实施某一行为。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道义情态都体现了一种道义力量,但是又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情态动词“要”施力人和受力人不再是同一主体,受力人和义务执行者为同一主体。语法表现为主语为概念化主体说话人“我”以外的其他人。情态动词“能”的道义情态表现说话人的许可权威或者某种社会规范的许可权威。许可力的施加者、力的接受者为不同主体,而力的接受者与力的执行者则为同一主体。语法上主语也必须是排除了说话人“我”之外的其他人称代词。道义情态“会”中,说话人为自己施加了承诺保证的社会道德义务,语法上表现为主语为第一人称代词。情态力的施力者、说话人、情态力的执行者与场景的概念化主体S均为同一主体,出现在句中,在舞台之上。道义情态“应该”表达的是说话人在听话人或第三人身上或者自己身上施加了情理道德义务。施力人与受力人以及义务行为人可能为同一主体也可能为不同主体。语法表现上主语既可以为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为说话人之外的其他人称代词。道义情态“可以”,说话人是施力主体给予了听话人允许力。说话人就是施力主体、情态力的来源,一般不出现在言语中,不在舞台之上。施力主体与受力人为不同主体。道义情态“敢”的说话人是施力主体向听话人发出了指令或要求。说话人不出现在句中,不在舞台之上,施力主体和受力人为不同主体。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认识情态中,力的来源与受力人模糊不清,情态力变成了演变动力,在外部证据力的作用之下,说话人对命题结论进行推断和评估,情态动词被概念化主体通过情境植入被最大主观识解而概念化了。此外,本文还发现根情态“可以”与根情态“能”极为相似,具有类似的义项分类、力动态模型、概念结构模型和心理空间模型。但是,认识情态“可以”与认识情态“能”典型句法环境上差异很大。认识情态“能”最典型句法环境为反问句,认识情态“可以”则多为陈述句。心理空间的构建上,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动力情态一般都涉及两个空间:现实空间和态度空间;道义情态包含三个空间:现实空间、评估空间和态度空间;认识情态则包括现实空间和潜在空间。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动力情态都表现出了强意愿行为或致能行为的态度空间,预期行为的可能性高。道义情态“敢”体现了弱指示行为,其义务实现的可能性预期也随之减弱。此外,其他情态动词的道义情态都表现了强指示行为,义务实现的可能性预期高。所有典型情态动词的认识情态可能性的预期都受外部证据数量的影响,随着外部证据的增多,言语事件命题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更高。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本文发现,不被时间指示词修饰时,情态动词“要”、“能”、“会”、“肯”、“应该”、“可以”、“敢”从根情态到认识情态,都将位于已知现实或当前现实中的事件推离了已知现实或当前现实区域沿着时间轴上一条可能的路径投射到了非现实区域。与同样表能力的动力情态“能”相比,动力情态“会”将动作过程定位于投射现实区域,而动力情态“能”将其后的动作过程投射于潜在现实中,动力情态“会”其后动作过程实现的可能性要大于动力情态“能”。根情态的将来时指向非常明确,这一特征也解释了为什么现代汉语语法中情态动词不能被体标记“了”、“过”、“着”所修饰。语料库检索中,本文发现情态动词“能”、“会”、“肯”、“应该”、“可以”、“敢”还是有直接加体标记“了”的用法,但是此种用法有一个前提条件——情态动词后面的动作过程必须在前面提及过。本文认为此用法是情态动词后动作过程的省略用法,该动作过程存在于概念化主体的认知背景中,体标记“了”实际上是修饰被省略的动作过程的。没有查找到“敢”本身以及其后动词与体标记“过”的搭配情况,可见情态动词“敢”的延续性和非现实时态的认知非常强烈,演变动力的推动力强大。另外,如果时间指示词使得当前现实成为了背景和参照点,言语事件被置于与当前现实有空间距离的现实空间中,情态动词的演变动力只能将事件推至当前现实或者是已知现实附近的未知现实区域内。本文还发现根情态“要”、“能”、“会”、“肯”、“可以”、“敢”在某些情境因素的影响下,会将言语事件定位于当前现实区域附近的未知现实区域,这证明杨丽梅(2014)的研究结论——情态动词根情态不能将其后的动作过程定位于当前未知现实空间区域——是存在问题的。认识情态“会”、“肯”、“应该”、“敢”也有类似用法。本文认为某些情态动词与现在进行时情境因素搭配时能够将其后的动作过程投射于当前未知现实区域。总的来说,如果没有其他情境因素的影响,情态动词的非现实时态的认知非常强烈,演变动力的推动力强大。主观性特征方面,本文发现虽然情态动词动力情态意义多为客观性的描述或陈述,主观性不明显,但是还是具有主观性。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都具有主观性。不管是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还是认识情态,过程参与者不同,言语事件主观性程度会有差异。道义情态的识解方面,“会”和“敢”为单一的主观情态识解,没有客观情态识解。其他典型情态动词(除了没有道义情态意义的“肯”)的道义情态内部都具有主客观情态识解的差异。典型情态动词的认识情态内部也都具有主客观情态的差异。主观性的渐变方面,情态动词表不同情态意义时,情态力与概念结构具有差异,因而不同情态意义下的情态动词的主观化程度亦不相同。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再到认识情态意义,情态动词的主观性逐渐由弱变强。动力情态表现了最弱的主观性,多为客观性的描述或陈述,最能体现情态动词的意愿义或能力义。从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情态动词的意愿义和能力义逐渐减弱,主观性逐步增强。认识情态意义已基本失去了意愿义或能力义,主要表达主观性的推测或猜测,主观性最强。第十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发现进行了归纳。

二、浅析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态式的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俄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二节 英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巴利的“态式-陈述”理论
        二、阿鲁秋诺娃的“刺激-反应”理论
    第二节 态式概念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модус和модальность
        二、态式与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
        三、态式的定义
        四、陈述
    第三节 对话研究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句中的态式
    第一节 态式谓词
        一、态式类型
        二、感知态式谓词
        三、心智态式谓词
        四、情感态式谓词
        五、意志态式谓词
        六、言说态式谓词
    第二节 态式主体
    第三节 态式框架的弱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态式与对话
        一、态式与对话性
        二、态式型对话和陈述型对话
    第二节 对话中的态式疑问句
        一、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基本特征
        二、态式疑问句的概念和分类
        三、态式问答统一体
    第三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中的引用现象
        一、对话中的耐用现象
        二、对话中的引用型态式疑问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层面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和态式疑问句
        一、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包含态式疑问句的反应话轮的结构
        三、态式疑问句在反应话轮中的语用意义
    第二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的语用连贯性
        一、基于话轮言外功能一致的连贯性
        二、基于言语行为有效条件的连贯性
        三、基于预设矛盾的连贯性
    第三节 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中的对话策略
        一、对话策略的概念
        二、让步策略
        三、委婉策略
        四、转移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2)《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第3章选译)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3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and the Book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Searching parallel texts
        2.1.3 Selecting translation tools
    2.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2.3 Revision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DIFFICULTIES
    3.1 Methods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Addition
        3.1.2 Omission
        3.1.3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3.2 Methods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3.2.1 Division
        3.2.2 Attributive post-translation
        3.2.3 Restructuring
        3.2.4 Change of voice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4.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3)《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2.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2.1 Main Contents and Text Type
        2.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Grammatical Terms
        3.1.2 Translation of Pro-forms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3.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4.1.1 Selection of Word Meanings
        4.1.2 Explanation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4.2.1 Division
        4.2.2 Combination
        4.2.3 Putting Parentheses in Round Brackets
        4.2.4 Putting Parentheses in Sentence-initial Position
Chapter Five Summary
    5.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4)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5)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五、论文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
        (一)功能主义理论
        (二)形式主义理论
    二、其他语言学理论
        (一)构式理论
        (二)题元与配价理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与表达手段
    一、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界定
    二、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的表达手段
        (一)词汇手段+语法手段
        (二)语法手段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俄语可能界限行为意义构式“V_(b.perf)”的句法语义分析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与语义分析
        (一)构式“V_(b.perf)”的形式限制与形式允许
        (二)构式“V_(b.perf)”的构式义
    二、 “V_(b.perf)”的题元与配价分析
        (一)一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二)二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三)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
    三、 “V_(b.perf)”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一)完成体将来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二)完成体过去时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三)完成体不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四)完成体命令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五)完成体假定式的预设与陈说分析
    四、 “V_(b.perf)”的语用分析
        (一)俄语陈述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二)俄语疑问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三)俄语祈使句中构式“V_(b.perf)”的语用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英汉限定小句的界定
三、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对比
四、讨论
五、结语

(7)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问题
    1.4 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时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1.1 ERS时间理论的研究
        2.1.2 形式主义的研究
        2.1.3 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
        2.1.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2.2 英语体的非典型用法研究
        2.2.1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2.1.1 形式主义的研究
        2.2.1.2 功能主义的研究
        2.2.2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依据
    3.1 语言系统中的虚拟性
        3.1.1 国外学者的虚拟性理论
        3.1.2 国内学者对虚拟性理论的发展
    3.2 哲学视角的虚拟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语一般现在时各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 一般现在时非指示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1 状态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2 习惯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1.3 瞬间现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2 一般现在时表过去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3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时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4.4 一般现在时在虚构叙事中的虚拟思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语一般过去时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5.1 习惯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 过去时表现在和将来时间中的虚拟思维
        5.2.1 间接引语中的虚拟思维
        5.2.2 态度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2.3 假设性过去时中的虚拟思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英语进行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 进行体不表动作过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1 进行体表习惯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1.2 进行体表静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2 进行体中静态动词转动态用法的虚拟思维
    6.3 进行体表“时”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1 进行体表将来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3.2 进行体表现在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英语完成体非典型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1 现在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2 过去完成体表非完整用法中的虚拟思维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8)维吾尔语与汉语情态表达对比研究——从“反观”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1.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对应的十个典型的汉语情态动词
2.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十个典型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
    2.1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要”的语义
    2.2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能/能够”的语义
    2.3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会”的语义
    2.4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可以”的语义
    2.5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应/应该/应当/该”的语义
    2.6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愿/愿意”的语义
    2.7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肯”的语义
    2.8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敢”的语义
    2.9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得 (děi) ”的语义
    2.10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可能”的语义
3. 从维吾尔语对应表达式反观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功能特点
    3.1 语义的重叠性和交叉性
    3.2 语义的隐性和分散性
    3.3 语义的主观性
    3.4 语序功能的民族性
4. 从汉语情态动词“反观”维吾尔语情态表达特点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视角
        2.2.1 传统语法视角
        2.2.2 形式语言学视角
        2.2.3 功能语言学视角
        2.2.4 语言类型学视角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
    2.3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观点
        2.3.1 "有时有体论"
        2.3.2 "有体无时论"
    2.4 结语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时间系统的主要范畴
        3.2.1 时态
        3.2.2 体
        3.2.3 时相
    3.3 基于语言维度描述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
        3.3.1 基于元功能维度描述时间系统的意义
        3.3.2 基于层次维度描述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3.3.3 基于系统维度描述时间系统内部的关系
    3.4 结语
4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意义
    4.1 引言
    4.2 时态的意义
        4.2.1 时态的经验意义
        4.2.2 时态的逻辑意义
        4.2.3 时态的人际意义
        4.2.4 时态的语篇意义
    4.3 体的意义
        4.3.1 体的经验意义
        4.3.2 体的逻辑意义
        4.3.3 体的人际意义
        4.3.4 体的语篇意义
    4.4 时相的意义
        4.4.1 时相的经验意义
        4.4.2 时相的逻辑意义
        4.4.3 时相的人际意义
        4.4.4 时相的语篇意义
    4.5 结语
5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5.1 引言
    5.2 体现形式的连续统
    5.3 体现形式的划分标准
    5.4 时态的体现形式
        5.4.1 时间副词
        5.4.2 其他时间词语
    5.5 体的体现形式
        5.5.1 体标记
        5.5.2 准体标记
    5.6 时相的体现形式
        5.6.1 名词词组
        5.6.2 动词
        5.6.3 性质词组
        5.6.4 数量词组
    5.7 结语
6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内部的关系
    6.1 引言
    6.2 时态与体之间的关系
        6.2.1 时态与体之间的并协关系
        6.2.2 时态与体之间的互补关系
    6.3 体与时相之间的关系
        6.3.1 体与时相之间的并协关系
        6.3.2 体与时相之间的互补关系
    6.4 结语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术语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Langacker认知理论的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2 理论背景
    2.1 认知语义观
        2.1.1 Lakoff的认知语义观
        2.1.2 Langacker的认知语义观
    2.2 情境植入理论(Grounding Theory)
    2.3 Langacker的力动态(force-dynamics)研究
        2.3.1 must“义务”和“必须”的力动态
        2.3.2 may“允许”和“认识可能性”的力动态
    2.4 Langacker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2.5 Langacker的主观性理论
        2.5.1 主观性(subjectivity)
        2.5.2 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
        2.5.3 情态动词主观性研究
3 典型情态动词“要”的认知分析
    3.1 情态动词“要”的典型特征
        3.1.1 情态动词“要”的语义特征
        3.1.2 情态动词“要”的情态特征
        3.1.3 情态动词“要”的句法分布状况
    3.2 情态动词“要”的认知模型
        3.2.1 根情态“要”的力动态及概念结构模型
        3.2.2 根情态“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3.2.3 认识情态“要”的力动态及概念结构模型
        3.2.4 认识情态“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3.3 情态动词“要”的主观性
        3.3.1 动力情态“要”的主观性
        3.3.2 道义情态“要”的主观性
        3.3.3 认识情态“要”的主观性
        3.3.4 情态动词“要”主观性的渐变
4 典型情态动词“能”的认知分析
    4.1 情态动词“能”的典型特征
        4.1.1 情态动词“能”的语义特征
        4.1.2 情态动词“能”的情态特征
        4.1.3 情态动词“能”的句法分布状况
    4.2 情态动词“能”的认知模型
        4.2.1 根情态“能”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4.2.2 根情态“能”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4.2.3 认识情态“能”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4.2.4 认识情态“能”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4.3 情态动词“能”的主观性
        4.3.1 动力情态“能”的主观性
        4.3.2 道义情态“能”的主观性
        4.3.3 认识情态“能”的主观性
        4.3.4 情态动词“能”主观性的渐变
5 典型情态动词“会”的认知分析
    5.1 情态动词“会”的典型特征
        5.1.1 情态动词“会”的语义特征
        5.1.2 情态动词“会”的情态特征
        5.1.3 情态动词“会”的句法分布状况
    5.2 情态动词“会”的认知模型
        5.2.1 根情态“会”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5.2.2 根情态“会”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5.2.3 认识情态“会”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5.2.4 认识情态“会”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5.3 情态动词“会”的主观性
        5.3.1 动力情态“会”的主观性
        5.3.2 道义情态“会”的主观性
        5.3.3 认识情态“会”的主观性
        5.3.4 情态动词“会”主观性的渐变
6 典型情态动词“肯”的认知分析
    6.1 情态动词“肯”的典型特征
        6.1.1 情态动词“肯”的语义特征
        6.1.2 情态动词“肯”的情态特征
        6.1.3 情态动词“肯”的句法分布状况
    6.2 情态动词“肯”的认知模型
        6.2.1 动力情态“肯1”的力动态与概念结构模型
        6.2.2 动力情态“肯1”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6.2.3 认识情态“肯2”的力动态与概念结构模型
        6.2.4 认识情态“肯2”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6.3 情态动词“肯”的主观性
        6.3.1 动力情态“肯”的主观性
        6.3.2 认识情态“肯”的主观性
        6.3.3 情态动词“肯”主观性的渐变
7 典型情态动词“应该”的认知分析
    7.1 情态动词“应该”的典型特征
        7.1.1 情态动词“应该”的语义特征
        7.1.2 “应该”的情态特征
        7.1.3 “应该”的句法分布状况
    7.2 情态动词“应该”的认知模型
        7.2.1 道义情态“应该1”的力动态与概念结构模型
        7.2.2 道义情态“应该1”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7.2.3 认识情态“应该2”的力动态与概念结构模型
        7.2.4 认识情态“应该2”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7.3 情态动词“应该”的主观性
        7.3.1 道义情态“应该1”的主观性
        7.3.2 认识情态“应该2”的主观性
        7.3.3 情态动词“应该”主观性的渐变
8 典型情态动词“可以”的认知分析
    8.1 情态动词“可以”的典型特征
        8.1.1 情态动词“可以”的语义特征
        8.1.2 情态动词“可以”的情态特征
        8.1.3 情态动词“可以”的句法分布状况
    8.2 情态动词“可以”的认知模型
        8.2.1 根情态“可以”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8.2.2 根情态“可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8.2.3 认识情态“可以”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8.2.4 认识情态“可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8.3 情态动词“可以”的主观性
        8.3.1 动力情态“可以”的主观性
        8.3.2 道义情态“可以”的主观性
        8.3.3 认识情态“可以”的主观性
        8.3.4 情态动词“可以”主观性的渐变
9 典型情态动词“敢”的认知分析
    9.1 情态动词“敢”的典型特征
        9.1.1 情态动词“敢”的语义特征
        9.1.2 情态动词“敢”的情态特征
        9.1.3 情态动词“敢”的句法分布状况
    9.2 情态动词“敢”的认知模型
        9.2.1 根情态“敢”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9.2.2 根情态“敢”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9.2.3 认识情态“敢4”的力动态和概念结构模型
        9.2.4 认识情态“敢4”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9.3 情态动词“敢”的主观性
        9.3.1 动力情态“敢”的主观性
        9.3.2 道义情态“敢”的主观性
        9.3.3 认识情态“敢4”的主观性
        9.3.4 情态动词“敢”主观性的渐变
10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四、浅析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D]. 杨晓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第3章选译)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子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D]. 陈思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俄语可能界限行为功能语义研究[D]. 李红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J]. 何伟,仲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英语时体用法中的虚拟思维[D]. 陶明星. 湖南大学, 2019(01)
  • [8]维吾尔语与汉语情态表达对比研究——从“反观”的角度[J]. 郑燕. 语言与翻译, 2018(03)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时间系统[D]. 张存玉.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7)
  • [10]基于Langacker认知理论的现代汉语典型情态动词研究[D]. 尧玮.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情态动词时态意义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