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大通道 共图大发展——关于粤港澳与西南地区通道建设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美玲[1](2021)在《新时代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空前复杂的情况。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在本质上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范畴,必然受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众心理状态等影响,也必定会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本文从新时代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研究出发,以加强广西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为落脚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借鉴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于“如何更好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把握其影响因素,对于如何更好地增强我国民族地区意识形态认同,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重要时代课题进行研究,对于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研究问题提出了相关回应和思考。本文大致分为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两个部分。在理论基础中,首先界定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认同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及特征,其次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在本文的主要内容中,首先论述了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及普遍性问题,即论述了培育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性问题,然后是当前广西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所面临的挑战。其次从受教育者、教育者还有环境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广西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中的问题,即受教育者也就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中,广西部分大学生在理论认同中出现被动倾向,主动性有待深化、情感认同的态度不端正,实用倾向较严重、价值认同中个人主义抬头,行为认同有待提升、部分教育者没有发挥好榜样作用,影响广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及环境条件中,多元化社会思潮发展,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等问题,并试图归纳出部分认同主体的利益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认同客体的理论比较抽象,影响认同以及认同介体复杂等成因。最后,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以及认同介体三个方面提出自己关于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路径的思考。利用多角度、多层面对策,努力形成多向联动机制,进而提升广西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李丹[3](2019)在《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由满洲里、二连浩特的这两条连接中蒙俄三国的大通道已初具规模,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区域增长格局发生转变,增长极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再加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大背景,中国西部地区更加需要一条贯穿南北,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轴线。这是继我国东部贯穿南北的京广深轴线、京沪港轴线之后,贯穿中西部的一条基本的国家级轴线,具有全局性意义。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是对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补充,本文从以下4个部分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的构建:(1)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于运输通道的概念对国际通道做出定义并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的内涵进行初步界定。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通道相关基础理论对国际通道的形成机理和时空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2)从中蒙俄经贸合作现状、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和初步定量分析,探讨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存在的不足,为后文奠定基础。(3)借助区位熵理论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的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来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各区域间现有产业联系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利用贸易潜力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间的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研究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的贸易基础,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与蒙俄间有构建通道的需求基础。(4)分析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通道的具体建设构想,包括路径规划及政策性建议。
田旭[4](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北部湾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环北部湾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区位。琼州海峡通道作为沟通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接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辐射以及南海开发战略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而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对于发挥各地区的区位重要性,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战略的深入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的有效发展,是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重要使命。当前,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复杂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资源禀赋的趋同性等特点,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仍不成熟,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建设,仍需一定的努力。本文主要以“一带一路”作为研究的背景,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各地区的地位和条件作为基础,以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作为基本内容,通过研究文献、归纳相关观点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描述。全文共包含了8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于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进行简单描述,从而对于下文进行铺垫;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分析,通过对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简单阐释,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的背景衔接和战略意义,讲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关系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第五部分为优劣势分析,通过对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对于现阶段产业合作的现状、基础和问题进行阐述;第六和第七部分主要讲述了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原则、目标和机制,包括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原则、目标以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机制建设。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周新[5](2014)在《中国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冲突及协调问题研究 ——以货物运输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水系纵横,海域辽阔,水运昌隆。以长江、珠江、黑龙江为代表的内河水运网,由1.8万公里海岸线上150余个沿海港口串联而成的沿海运输线,加上与内地沿海港口“竞争与融合”中的台湾诸港、香港港、澳门港等港口群,汇聚而成一个“中国”主权项下内河、沿海海上(含内河等通海水域)运输体系。与这个体系相伴生的,除了日益繁忙、广受关注的国际海上运输线,还有衔接中国内河运输、亟待关注的黑龙江-阿穆尔河、澜沧江-湄公河等界河与多国河流国际水路运输线。本文“中国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即基于上述背景而展开。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涉中国内河沿海的货物运输往来”。本章梳理中国主权项下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地依托内河沿海开展海上货物运输的实践,以及以黑龙江-阿穆尔河、澜沧江-湄公河为代表的中国周边界河、多国河流开展内河运输、江海联运、国际运输的实践。第二章,“中国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法律趋同与差异”。本章分析比较内地港澳台四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合同法实体规则,归纳提炼四地法律规定的趋同与殊异之处。第三章,“中国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二):法律冲突与协调”。本章综述四地在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领域存在的法律冲突,探讨区际法律冲突的协调路径,分析提出四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法路径与统一冲突法路径,并以“海上货物运输领域”为例研究拟定四地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统一规则和四地统一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法律适用法供参考。第四章,“中国内地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在‘分轨制’下的人际法律冲突及协调”。本章以货物运输为中心,梳理了内地内河沿海海事法律所涉及的“分轨制”;围绕业界讨论的“分轨制”存废问题,考察了“分轨制”与人际法律冲突的关系,发现“分轨制”衍生出人际法律冲突。根据人际冲突法的理论与实践,本章提出,当“并轨”实属必要时,可以建立起一套相关的统一规则;当“分轨”需维持的,则应利用人际冲突法规则以帮助法律选择,在此基础上,本章就“沿海捎带”等若干问题所涉及的海事人际法律冲突提出了海事人际冲突规范建议稿。本章并综合考察中国这样的存在多元法域且具体法域(如内地)又存在下位法律冲突(如人际冲突)的国家,在发生区际海事法律冲突时,如何处理区际法律冲突与法域内部下位法律冲突相交织的问题,提出可借鉴国际法律冲突层面通常采用的“直接指定”与“间接指定”方法,落实区际准据法的选择。第五章,“涉中国内河之界河及多国河流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本章以黑龙江-阿穆尔河和澜沧江-湄公河为例,探讨与中国内河邻接的界河、多国河流开展水路货物运输可能伴生的海事法律冲突问题。黑龙江-阿穆尔河,涉及中国黑龙江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间经由俄罗斯阿穆尔河出海口所进行的国内江海联运、国际江海联运以及中俄界河运输与联合运输;澜沧江-湄公河涉及澜沧江内河运输、中老缅泰四国国际水路运输以及全线恢复通航情况下的沿岸六国国际水路运输。本章在比较黑龙江-阿穆尔河、澜沧江-湄公河所涉各国水路货物运输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协调海事法律冲突的建议。综合上述各章,全文以货物运输为中心,大体勾勒出中国内河沿海(包括邻接中国内河的界河与多国河流)所涉海事法律冲突的主要类型,并在海商法、冲突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试着提出了协调法律冲突的建议,以助力中国内地海事立法,助益中国区际法律制度之建立健全,并促进中国在界河与多国河流航运领域的国际合作。
宁洁[6](2011)在《广西X港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港口的发展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选取广西X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竞争力战略,对国内相关港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PEST理论、“五力竞争模型”对X港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并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其市场经营、生产、定价、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文化状况、技术创新及采购、基础设施等支持性活动,深入地进行内部经营活动分析,得出其竞争能力的现状。进而使用SWOT和市场定位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得出x港在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优、劣势以及环境对其的机会、威胁。针对广西X港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战略角度提出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公司层战略,并通过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和竞争合作竞争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其纵向一体化;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发展人力资本、合理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竞争战略进行实施,最终实现价值链的柔性改造,突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期望对X港的长远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劳宁军,李剑萍,蒙江华[7](2008)在《崇左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前言随着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正风生水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处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的崇左市,如何充
张巧莲[8](2008)在《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7月1号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业急速发展。随后国家旅游局将青藏铁路沿线区与香格里拉旅游区、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等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发展旅游地区,并提出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着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沿线地区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原始自发集聚的旅游空间结构,显然不利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本文第一时间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和优化研究。基于旅游地理理论,本文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界定为人类旅游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通道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是对某区域旅游景区(点)、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交通通道、旅游流等要素组成的空间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观能动的对旅游空间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以形成更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取得最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依据“一日旅游圈“界定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范围,从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网络、旅游形象和旅游生态保护六个方面来分别做空间统筹优化,提出“现状-分析-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并对三个层次做了说明,在优化层次上对六大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和结果。本文从数量、质量、空间特征和空间组合四个方面来讨论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计算R指数、β指数、γ指数,得出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总体特征呈凝聚状态,对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依赖大;并划定四大资源密集区;空间组合较好的市县有西宁、拉萨、日喀则、海晏、格尔木等。笔者在青海、西藏两省区客源市场现状基础上,分析沿线区客源市场时空优化的六大路径,提出了“入境旅游为先导,国内旅游为主体,区内市场为补充”的主体空间格局:划分了沿线区国内与入境旅游核心客源地、一级客源地与二级客源地;提出四大市场扩展策略。在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优化的空间结构基础上,从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旅游购物商品和旅游功能产品四大方面来研究旅游产品的空间优化;提出重点建设的品牌景区、重要景区、一般景区;推出品牌线路、精品线路和特色线路;设计了五大旅游购物商品,并基于旅游景区提出销售空间优化;构建核心旅游功能产品和新兴旅游功能产品两大类。构建“点-轴-区-圈-对外廊道”旅游网络空间优化的层次。旅游节点以旅游中心城镇为主,以重点建设旅游景区(点)为辅,将旅游中心城镇划分为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地区级旅游中心城镇和景区级旅游中心城镇三个级别;提出三个级别的旅游发展轴,其中核心旅游发展轴是青藏交通综合轴;划分了12个旅游区,其中优先发展旅游区是:大西宁旅游区、青海湖旅游区、昆仑文化旅游区、三江源旅游区、大拉萨旅游区、日喀则后藏旅游区、那曲羌塘草原旅游区;构建了环西宁旅游圈、环格尔木旅游圈、环那曲旅游圈、环拉萨旅游圈;根据沿线区交通现状及旅游联系性,提出了川藏、滇藏、中尼、中印、西西、青新、新藏、成宁八条对外旅游廊道。在旅游网络优化的空间结构基础上,基于形象空间感知理论,依次对沿线区整体、形象标志区、旅游区、品牌旅游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整体形象定位为“青藏之旅-行走在天地间”。本文基于沿线区自然生态系统风险差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了游客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从对游客活动限制角度出发,将青藏铁路沿线区划分为四大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绝对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一级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二级保护区、旅游生态环境三级保护区。
丁开声[9](2007)在《CAFTA地理空间中我国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具有地缘优势的前沿地带各省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各省区之间产生了利益竞争。处于前沿地带的各省区(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都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东盟发展国际合作的潜能,因此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利益竞争。由于在自由贸易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地之间的经济政策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为了追求自由贸易的最大化利益,各地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时,不仅要考虑该政策、措施对本地经济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反应及这种反应对自己的反作用。如果各方在实施政策措施时,只强调本地利益,以自己为中心,例如采取对外单边谈判行动、封锁信息或者争取中央政策对本地区倾斜等,则另一方必然会有所反应并采取相应行动,结果可能谁也没有得到最优发展的机会。因此,各省区必须正确认清自己的地位及之间的关系,通过经济合作互动,协调各方利益。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为指导,从经济互动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前沿地区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秦学[10](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提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二、建设大通道 共图大发展——关于粤港澳与西南地区通道建设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大通道 共图大发展——关于粤港澳与西南地区通道建设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主要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 |
(六)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
1.意识形态 |
2.意识形态认同 |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
2.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 |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及普遍性问题 |
(一)新时代培育高校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
1.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2.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先决条件 |
3.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普遍性问题 |
1.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迷茫及分化的倾向 |
2.部分大学生出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现象 |
3.部分大学生出现反向认同或逆向认同等不良现象 |
三、新时代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所面临的挑战 |
(一)境外敌对势力试图利用边疆问题对广西大学生思想进行渗透 |
1.试图利用边境进行思想渗透 |
2.试图利用推进改革开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渗透 |
(二)境外敌对势力试图利用民族问题对广西大学生思想进行渗透 |
1.广西涉及民族问题的纠纷时有发生,民族工作面临难题 |
2.境外敌对势力渗透时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
(三)境外敌对势力试图利用宗教问题对广西大学生思想进行渗透 |
1.试图利用高校宗教观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的问题进行宗教传播 |
2.试图通过宗教传播渗透广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 |
四、新时代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现状及成因 |
(一)新时代广西高校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 |
1.受教育者方面的状况 |
2.教育者方面的状况 |
3.社会环境方面的状况 |
(二)新时代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成因 |
1.部分认同主体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强 |
2.认同客体的理论较为抽象,影响认同 |
3.认同介体复杂,影响认同 |
五、新时代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思考 |
(一)满足认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提高其积极主动性 |
1.满足认同主体的利益诉求 |
2.调动认同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二)提升认同客体的影响力 |
1.增强“课程思政”实效 |
2.促进教材体系建设 |
(三)完善认同介体,为促进认同提供外部条件 |
1.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推动广西地区经济发展 |
2.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
3.以网络为主阵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通道的定义 |
1.2.2 跨境经济走廊 |
1.2.3 国际通道建设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国际通道基础理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位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与点轴理论 |
2.1.3 聚散效应理论 |
2.2 国际通道形成机理 |
2.2.1 基本动力:要素流动 |
2.2.2 外力保障:制度环境 |
2.3 国际通道形成的时空特征 |
2.3.1 空间结构变化 |
2.3.2 时间结构变化 |
2.3.3 时空演化过程 |
2.4 小结 |
第3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 |
3.1 中蒙俄经贸合作现状 |
3.1.1 双边贸易总额不断提高 |
3.1.2 双边贸易结构互补明显 |
3.2 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 |
3.2.1 中蒙俄经济走廊现有通道 |
3.2.2 国际班列 |
3.2.3 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口岸 |
3.3 小结 |
第4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基础 |
4.1 产业基础 |
4.1.1 新通道区域产业集聚程度分析 |
4.1.2 新通道区域产业空间分布 |
4.1.3 新通道区域产业基础分析 |
4.2 贸易基础 |
4.2.1 西部地区与俄蒙贸易现状 |
4.2.2 贸易潜力研究方法 |
4.2.3 模型建立 |
4.2.4 模型回归及结果分析 |
4.2.5 贸易潜力测算 |
4.3 交通基础 |
4.4 小结 |
第5章 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内容 |
5.1 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意义 |
5.1.1 缩短运输距离,激发通道运输增长潜力 |
5.1.2 促进东亚大区域经济一体化 |
5.1.3 实现战略性互联互通 |
5.1.4 与长江经济带形成双经济带驱动的叠加效应 |
5.1.5 引导和支撑国土开发及区域空间发展 |
5.2 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线路布局 |
5.2.1 空间构成 |
5.2.2 线路走向 |
5.2.3 交通方式构成 |
5.2.4 建设时序 |
5.3 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政策协调 |
5.3.1 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 |
5.3.2 建立通道沿线沟通协调机制 |
5.3.3 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4)“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于区位布局和整合的区域合作理论 |
2.1.1 点轴增长理论 |
2.1.2 区域一体化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基于要素分工合作的区域合作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相对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3 政府合作机制理论 |
2.3.1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2 政府横向合作理论 |
2.3.3 区域治理理论 |
3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结合机制的背景、重点与作用 |
3.1 “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
3.2 “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 |
3.2.1 加强沿线地区间产业合作,实现地区共同繁荣 |
3.2.2 合理统筹进出口,扩大双向投资合作 |
3.2.3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互联互通” |
3.2.4 推动海洋安全保障平台建设 |
3.3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
3.3.1 有利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沿线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
3.3.2 有利于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一路”建设的作用 |
3.3.3 有利于促进“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3.3.4 有利于推动南海的合作开发与保障 |
4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空间价值和合作要求 |
4.1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空间价值 |
4.1.1 粤西——广东沿海现代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
4.1.2 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4.1.3 广西北部湾——对接东盟的门户 |
4.1.4 南海——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服务保障基地 |
4.2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总体要求 |
4.2.1 共建北部湾城市群 |
4.2.2 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动发展 |
4.2.3 推动南海通道建设和南海服务保障建设 |
5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建立的优劣势分析 |
5.1 建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优势 |
5.1.1 经济血缘关系密切,产业互补优势显着 |
5.1.2 众多地区发展规划制定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条件 |
5.1.3 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基础 |
5.1.4 城市群框架基本建立,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 |
5.2 建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劣势 |
5.2.1 东西发展水平差异显着,地区合作难度较大 |
5.2.2 区域一体化程度不足,城市群建设仍需完善 |
5.2.3 地区间协调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政府间合作体系 |
5.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地区割裂现象依然存在 |
6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原则和目标 |
6.1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
6.1.1 平等自愿,互惠互利 |
6.1.2 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
6.1.3 脚踏实地,与时俱进 |
6.1.4 市场主导,政府调控 |
6.2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主要目标 |
6.2.1 发挥各区域主体功能,服务“一带一路” |
6.2.2 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沿海港口体系 |
6.2.3 打造分工明确的地区间产业合作格局 |
6.2.4 完善跨地区间的政府协调机制 |
7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
7.1 完善跨地区间的政府协调机制 |
7.1.1 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关系“三位一体”融入区域合作 |
7.1.2 以行政层级关系为基础推动区域协调与管控 |
7.2 加强区域整合,协调对接融合 |
7.2.1 推动城市间产业联动,打造布局合理的区域合作体系 |
7.2.2 加强区域产业互补,完善产业链条 |
7.2.3 构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加大地区间的空间联系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中国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冲突及协调问题研究 ——以货物运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概述 |
二、本论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六、几点说明 |
注释 第一章 涉中国内河沿海的货物运输往来 |
第一节 中国内河沿海货物运输 |
一、中国内河沿海运输体系概况 |
二、内地内河水路货物运输及通往港澳台的货运航线 |
三、内地沿海港口之间及通往港澳台的货运航线 |
四、港澳台间海上货物运输往来 |
第二节 涉中国内河之界河与多国河流货物运输:以黑龙江-阿穆尔河、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
一、中国周边界河与多国河流通航情况概述 |
二、黑龙江-阿穆尔河货物运输 |
三、澜沧江-湄公河货物运输 |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一):法律趋同与差异 |
第一节 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
一、海运国际公约、国际惯例与四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 |
二、四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合同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海运国际公约视角下的四地区际提单运输法律制度趋同与差异 |
一、承运人之界定 |
二、承运人的责任基础 |
三、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
四、承运人的基本义务 |
五、承运人法定责任减免之禁止 |
六、承运人的免责条款 |
七、承运人的单位责任限制 |
八、诉讼时效 |
九、承运人“履行辅助人”之法律地位 |
十、迟延交付 |
十一、托运人制度 |
十二、提单 |
第三节 四地区际租船运输合同法律制度的趋同与差异 |
一、内地 |
二、香港 |
三、澳门 |
四、台湾 |
五、四地区际租船运输合同法律制度的趋同与差异 |
第四节 四地区际多式联运合同法律制度的趋同与差异 |
一、内地多式联运制度 |
二、香港法下多式联运制度 |
三、澳门多式联运制度 |
四、台湾复合运送制度 |
五、四地区际多式联运合同法律制度的趋同与差异 |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二):法律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内地港澳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冲突 |
一、法律冲突的前提 |
二、内地港澳台四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命题考辩 |
三、四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冲突综述 |
第二节 区际法律冲突的调整方式 |
一、应对区际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法方式 |
二、应对区际法律冲突的冲突法方式 |
第三节 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协调路径概述 |
一、统一实体法应对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的基础与挑战 |
二、内地港澳台可用于解决区际海事法律冲突的冲突法现状 |
第四节 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冲突法制度 |
一、内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冲突法规定 |
二、香港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冲突规范 |
三、澳门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冲突规范 |
四、台湾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冲突规范 |
第五节 内地港澳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冲突法制度的趋同与差异 |
一、内地港澳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冲突规范的趋同 |
二、内地港澳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冲突规范的区别 |
第六节 内地港澳台统一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构建 |
一、合同准据法与合同自体法 |
二、四地涉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领域冲突法制度的回顾 |
三、四地统一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构建 |
第七节 内地港澳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统一实体法的路径选择 |
一、内地港澳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统一实体法的路径模式 |
二、内地港澳台海上货物运输统一实体法路径选择 |
三、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统一规则建议稿 |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内地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在“分轨制”下的人际法律冲突及协调 |
第一节 内地内河沿海海事法律所涉“分轨制”:以货物运输为中心 |
一、内地海事法律“分轨制”概述 |
二、内地内河沿海水路运输与国际区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的“分轨” |
三、内地内河沿海水运货代与国际区际海运货代法律制度“分轨” |
四、内地内河海事法律与沿海海事法律之间的“分轨” |
五、内地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法律制度“分轨”及其演进 |
第二节 “分轨制”衍生人际法律冲突 |
一、“分轨制”带来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提出 |
二、“分轨制”下的人际法律冲突 |
第三节 内地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分轨制”下的海事人际法律冲突 |
一、内河沿海货物运输领域的海事人际法律冲突 |
二、内河沿海货物运输其他相关领域海事人际法律冲突 |
三、法律歧异与海事人际法律冲突 |
第四节 “分轨制”应对与海事人际法律冲突的协调 |
一、海事法律“分轨制”的存与废 |
二、海事人际法律冲突协调:一个应对“分轨制”的不同视角 |
三、海事人际冲突法的构建 |
四、海事人际冲突规范构建的若干建议 |
第五节 内地港澳台区际海事法律冲突下的人际海事法律冲突等下位法律冲突问题 |
一、四地区际冲突法制的初步构建与下位法律冲突 |
二、四地应对区际法律冲突下之下位法律冲突的规定 |
三、四地相关规定评述 |
注释 第五章 涉中国内河之界河及多国河流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黑龙江-阿穆尔河货物运输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 |
一、黑龙江-阿穆尔河货物运输法律冲突 |
二、黑龙江-阿穆尔河货物运输相关法律实践 |
三、黑龙江-阿穆尔河货物运输所涉海事法律冲突的应对 |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货物运输海事法律冲突与协调 |
一、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通航的法律基础 |
二、柬越通航的法律基础 |
三、中国涉澜沧江-湄公河货运海事司法实践 |
四、澜沧江-湄公河货物运输所涉各国海事法律冲突 |
五、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通航与海事法律冲突的协调 |
六、全流域通航与海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中国的立场 |
注释 结论 附件 |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
(6)广西X港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命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1.1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1.2 竞争力分析方法与工具 |
2.1.3 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2.2 港口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相关概念 |
2.2.2 港口核心竞争力 |
第三章 X港竞争力分析 |
3.1 外部竞争力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1.3 微观环境分析 |
3.2 内部竞争力分析 |
3.2.1 X港价值链分解 |
3.2.2 X港内部竞争态势分析 |
第四章 提升X港竞争力的具体战略分析 |
4.1 X港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威胁 |
4.1.5 SWOT分析结论 |
4.2 市场定位 |
4.2.1 市场细分 |
4.2.2 目标市场选择 |
4.2.3 竞争战略态势定位 |
4.3 提升X港竞争力的战略制定 |
4.3.1 公司层战略——纵向一体化 |
4.3.2 竞争战略 |
4.4 提升X港竞争力的战略实施 |
4.4.1 调整组织结构 |
4.4.2 发展人力资本 |
4.4.3 合理建设基础设施 |
4.4.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5 提升X港竞争力的战略评价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结论 |
5.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录 |
(8)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目的地空间优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1.2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九大旅游区域 |
1.1.3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热不断增温 |
1.1.4 青藏高原旅游空间急待优化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难点及突破 |
1.4.4 研究创新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考察法 |
1.6.2 系统分析法 |
1.6.3 图表分析法 |
1.6.4 对比分析法 |
1.6.5 模式法 |
1.7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7.1 界定依据 |
1.7.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范围界定 |
第2章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
2.1 国外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
2.1.1 理论研究 |
2.1.2 实证研究 |
2.2 国内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实证研究 |
2.3 基于交通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
2.3.1 基于铁路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2.3.2 基于公路干线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2.3.3 基于历史古道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2.3.4 基于水道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第3章 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理论基础 |
3.1 概念核心解析 |
3.1.1 区域 |
3.1.2 旅游目的地系统 |
3.1.3 空间结构 |
3.1.4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
3.1.5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 |
3.2 旅游地理系统理论 |
3.3 经济区位理论 |
3.4 梯度理论 |
3.5 增长极理论 |
3.6 点-轴理论 |
第4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
4.1 研究旅游资源选定 |
4.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 |
4.2.1 旅游单体分类 |
4.2.2 旅游资源数量评价 |
4.2.3 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
4.3 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评价 |
4.3.1 旅游资源单体总体特征分析 |
4.3.2 旅游资源单体空间结构性指标分析 |
4.3.3 旅游资源密集空间研究 |
4.4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评价 |
4.4.1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评价 |
4.4.2 类型空间组合评价 |
4.4.3 质量空间组合评价 |
第5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5.1 青海省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
5.1.1 青海省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概述 |
5.1.2 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
5.1.3 入境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
5.1.4 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
5.1.5 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分析 |
5.2 西藏自治区客源市场分析 |
5.2.1 西藏自治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概述 |
5.2.2 国内客源地区结构分析 |
5.2.3 入境客源市场分析 |
5.2.4 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
5.2.5 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分析 |
5.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
5.3.1 与沿线区旅游交通联系紧密地区优先 |
5.3.2 青海、西藏两省区现有稳定客源地重点考虑 |
5.3.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优化 |
5.3.4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要吸引我国传统入境客源地 |
5.3.5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要重视援藏省市 |
5.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空间定位 |
5.5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 |
5.5.1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基本定位 |
5.5.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序结构优化 |
5.6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 |
5.6.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基本定位 |
5.6.2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序结构优化 |
5.7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
5.7.1 形象制胜策略 |
5.7.2 把握重点,以点带面,滚动叠加策略 |
5.7.3 区域合作共赢策略 |
5.7.4 淡旺季促销策略 |
第6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6.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产品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
6.1.1 重点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 |
6.1.2 主打旅游线路空间结构分析 |
6.1.3 主打旅游购物商品分析 |
6.1.4 旅游功能产品空间结构分析 |
6.2 旅游客源市场旅游需求分析 |
6.2.1 人口特征 |
6.2.2 旅游目的与方式 |
6.2.3 旅游季节与停留时间 |
6.2.4 消费水平与结构 |
6.2.5 旅游偏好 |
6.3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产品优化路径 |
6.3.1 产品开发特色化、多样化 |
6.3.2 以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 |
6.3.3 构建旅游产品"金字塔"结构 |
6.3.4 强调品牌产品建设,突出"精点" |
6.3.5 以现有成熟旅游产品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 |
6.3.6 开发特种旅游产品,平衡旅游冷热点 |
6.3.7 区域联合开发主题形象突出的旅游线路 |
6.3.8 旅游购物商品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强化销售空间差异 |
6.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6.4.1 品牌旅游景区(点) |
6.4.2 重要旅游景区(点) |
6.4.3 一般及以下旅游景区(点) |
6.5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区旅游线路空间结构优化 |
6.5.1 五大品牌旅游线路 |
6.5.2 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 |
6.5.3 特色旅游线路 |
6.6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购物商品空间优化 |
6.6.1 旅游商品设计优化 |
6.6.2 销售空间优化 |
6.7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功能产品体系构建与空间优化 |
6.7.1 核心旅游功能产品 |
6.7.2 新兴旅游产品 |
第7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7.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旅游网络现状分析 |
7.1.1 节点凝聚型分布,替代作用明显 |
7.1.2 旅游中心城镇等级体系不完善,"单点支撑"严重 |
7.1.3 网络辐射面积有限,存在"盲区"和"飞地"现象 |
7.1.4 旅游流直线流动明显,流向有限 |
7.1.5 旅游网络空间结构构建不合理 |
7.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
7.2.1 实现与周边区域旅游网络对接 |
7.2.2 构建"精点—疏线—通网"的网络格局 |
7.2.3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
7.3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节点空间结构优化 |
7.4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中心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
7.4.1 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 |
7.4.2 地区级旅游中心城镇 |
7.4.3 景区级旅游中心城镇 |
7.5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发展轴空间结构优化 |
7.5.1 旅游发展轴优化路径 |
7.5.2 核心旅游发展轴 |
7.5.3 一级旅游发展轴 |
7.5.4 二级旅游发展轴 |
7.6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区空间结构优化 |
7.6.1 旅游区优化路径 |
7.6.2 优先发展旅游区 |
7.6.3 重点建设旅游区 |
7.7 青藏铁路沿线区中心旅游圈空间优化 |
7.7.1 环西宁旅游圈 |
7.7.2 环格尔木旅游圈 |
7.7.3 环那曲旅游圈 |
7.7.4 环拉萨旅游圈 |
7.8 青藏铁路沿线区对外旅游廊道空间结构优化 |
7.8.1 川藏旅游廊道 |
7.8.2 滇藏旅游廊道 |
7.8.3 中尼旅游廊道 |
7.8.4 中印旅游廊道 |
7.8.5 西西旅游廊道 |
7.8.6 青新旅游廊道 |
7.8.7 新藏旅游廊道 |
7.8.8 成宁旅游廊道 |
第8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形象空间优化研究 |
8.1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形象空间现状分析 |
8.1.1 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形象宣传现状分析 |
8.1.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中心城镇旅游形象 |
8.1.3 游客对沿线区旅游形象认知现状 |
8.2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形象空间优化路径 |
8.2.1 避免替代作用,树立独立整体的旅游形象 |
8.2.2 旅游形象空间优化层次化 |
8.2.3 旅游形象差异化 |
8.3 青藏铁路沿线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
8.3.1 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原则 |
8.3.2 整体旅游形象基本要素 |
8.3.3 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
8.4 青藏铁路沿线区旅游区旅游形象优化研究 |
8.4.1 大西宁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2 青海湖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3 昆仑文化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4 三江源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5 大拉萨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6 日喀则后藏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7 那曲羌塘草原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8 祁连山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9 东柴达木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10 可可西里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11 比如康巴旅游区形象定位 |
8.4.12 班戈双湖旅游区形象定位 |
8.5 青藏铁路沿线区品牌旅游线路形象优化研究 |
8.5.1 青藏高原"天路"之旅形象定位 |
8.5.2 环青海湖旅游线形象定位 |
8.5.3 唐蕃古道之旅形象定位 |
8.5.4 茶马古道旅游线形象定位 |
8.5.5 雪域高原藏传佛教朝圣之旅形象定位 |
第9章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9.1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分析 |
9.1.1 生态系统风险差异性分区分析 |
9.1.2 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空间格局分析 |
9.2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发展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9.2.1 游客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9.2.2 旅游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9.2.3 旅游规模增长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9.3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区划研究 |
9.3.1 旅游生态环境绝对保护区 |
9.3.2 旅游生态环境一级保护区 |
9.3.3 旅游生态环境二级保护区 |
9.3.4 旅游生态环境三级保护区 |
第10章 总结 |
10.1 研究主要结论 |
10.1.1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的概念 |
10.1.2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的理论基础 |
10.1.3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系统构建 |
10.1.4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模式 |
10.1.5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空间优化研究 |
10.1.6 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空间优化研究 |
10.1.7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空间优化研究 |
10.1.8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网络空间优化研究 |
10.1.9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空间优化研究 |
10.1.10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生态保护空间优化研究 |
10.2 研究展望 |
10.2.1 关于基于交通干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优化理论探讨 |
10.2.2 关于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
10.2.3 关于研究方法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CAFTA地理空间中我国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经济互动的理论内涵 |
1.1.1 区域相互依赖与区域经济互动 |
1.1.2 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互动 |
1.1.3 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容 |
1.2 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形成的动因及中国实践 |
1.2.1 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形成的动因 |
1.2.2 区域经济互动的中国实践 |
1.3 与区域经济互动相关的理论 |
1.3.1 涉及经济互动来由的理论 |
1.3.2 涉及经济互动背景或平台的理论 |
1.3.3 涉及经济互动目标的发生基础的理论 |
1.3.4 涉及经济互动主要方式的理论 |
第二章 CAFTA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
2.1 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的现实背景 |
2.1.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
2.1.2 区域协调和沿边地区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 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的意义 |
2.2.1 有利于发挥区域经济差异,形成优势互补 |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需要 |
2.2.3 有效利用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互利共赢 |
2.2.4 平衡各方经济利益,增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可行性 |
第三章 CAFTA前沿地区比较分析 |
3.1 CAFTA前沿地区基本情况 |
3.2 CAFTA前沿地区对东盟经济互动的条件比较 |
3.2.1 区位条件比较 |
3.2.2 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分析 |
3.2.3 对外开放战略的取向分析 |
第四章 CAFTA前沿地区的国内区域经济互动的现状和障碍 |
4.1 CAFTA前沿地区的国内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现状 |
4.1.1 "泛珠三角"经济区 |
4.1.2 大西南经济协作区 |
4.2 CAFTA前沿地区的国内区域经济互动的特点 |
4.2.1 政府介入的力度不断加大 |
4.2.2 传统产业的合作占主导地位 |
4.2.3 基础设施分散,缺少统一规划 |
4.2.4 企业间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
4.3 CAFTA前沿地区的国内区域经济互动的主要障碍 |
4.3.1 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影响 |
4.3.2 行政区域间的利益分化 |
4.3.3 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
4.3.4 缺少相应的制度框架造成的"市场失灵" |
第五章 CAFTA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的对策和建议 |
5.1 加强前沿各省区与东盟的国际性经济互动 |
5.1.1 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的对策建议 |
5.1.2 云南与东盟经济互动的对策建议 |
5.1.3 海南与东盟经济互动的对策建议 |
5.1.4 广东与东盟经济互动的对策建议 |
5.2 加强前沿各省区相互之间的经济互动 |
5.2.1 坚持合作互动的基本原则 |
5.2.2 更新观念,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
5.2.3 推进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5.2.4 完善政策法制环境 |
5.2.5 建立区域协调机构,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
5.2.6 整合规划各种资源 |
5.2.7 继续扩大次区域合作成果 |
5.3 加强前沿地区联手对东盟的经济互动 |
5.3.1 联合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次区域合作 |
5.3.2 加强相关领域的经济互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四、建设大通道 共图大发展——关于粤港澳与西南地区通道建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加强广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研究[D]. 吴美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研究[D]. 李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D]. 田旭.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5]中国内河沿海海事法律冲突及协调问题研究 ——以货物运输为中心[D]. 周新. 复旦大学, 2014(03)
- [6]广西X港竞争力研究[D]. 宁洁.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7]崇左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A]. 劳宁军,李剑萍,蒙江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8]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张巧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9]CAFTA地理空间中我国前沿地区经济互动研究[D]. 丁开声. 广西大学, 2007(05)
- [10]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