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赴滇 黔 川 渝等招商引资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邓玲,陈希勇,曾武佳[1](2021)在《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八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区位优势更为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协同步伐加快,但集聚辐射作用不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在借鉴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验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策建议。
李恩康[2](2021)在《我国城市出口贸易的区域竞争格局、机制与效应》文中认为作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出口贸易在本世纪初期一度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国内外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战”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贸易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之际,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出口贸易作为外循环的重要一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2020年,我国是在疫情冲击下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各国提供了大量物资和丰富商品,彰显了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同时,《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陆续签署落实,向世界昭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中国与各国市场的交融也必将继续加深。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在不同市场出口贸易的诸多特征,既是对过往城市尺度下对外开放历程的总结,也有助于凝练归纳城市彼此间在出口方面竞争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影响效应。论文基于海关数据,综合包括Stata、Pycharm、Arcgis等多个分析软件,系统梳理了我国270个城市于2000-2017年间在面向全球市场、美国市场、欧盟市场、东盟市场和日韩市场出口时的总量、流向与结构,并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ESI)表征城市间在不同市场的相互竞争关系,以此构建相互竞争关系网络。在此基础上,论文综合多种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的内在机制和影响效应,形成了从格局(过程)到机制再到效应的逻辑框架。出口总量增长显着、市场分散趋势加强与结构多元程度提高是我国城市出口发展的总体特征。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为核心的沿海城市作为我国出口贸易“高地”,始终承担着引领全国对外开放的重任,其面向全球市场出口总量和对各细分市场出口份额多年来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及中欧班列的陆续运营,以重庆市为代表的部分西南与内陆城市在面向欧盟与东盟市场时出口贸易发展迅猛。但在目的市场选择余地和产品结构丰富程度方面,东部城市依然占据明显优势。同时,部分东部发达城市在对美出口时产品结构多元化趋势却有所削弱,表明其出口贸易规模化、集中化的态势日益显现。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美国、欧盟、东盟、日韩这四个细分市场,我国城市在2000-2017年彼此间在出口上的相互竞争关系总体呈上升态势。由出口相似度指数构造的平均出口相似度指数(AESI)在空间分布上,其高值区多位于东部与南部发达地区,其低值区多位于西部、西北与东北地区,表明东部与南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在各贸易市场面临的来自国内其他城市出口竞争压力相较于西部与北方城市更为显着。细分市场的横向比较上,我国城市在日韩市场彼此间竞争关系强度最低,在美国市场彼此间竞争关系强度最高。在总体上:东部省会间竞争关系强度显着高于中西部省会,且在不同市场中省会间竞争格局存在差异;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彼此间相互竞争关系增长明显,上海市与苏州市出口结构趋同度较高,在各市场相互竞争关系均十分显着;京津冀内各城市彼此间竞争关系长期处于低位,北京市与天津市相互竞争关系相对突出,其他各市间竞争关系较为缓和;珠三角内各城市彼此间竞争关系长期处于高位,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彼此间竞争态势较为明显。与城市经济总量成正比、和城市间地理距离成反比,是城市间在出口贸易方面相互竞争的内在机制。由基于散点图拟合的相关性分析,到运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的因果性推断,本文最终构建了能够表达城市间相互竞争关系的引力模型方程,形成了对城市网络尤其是关系型网络研究的新思路。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城市经济总量与在各贸易市场面临的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平均竞争压力存在较强关联;因果性验证表明,经济总量是城市面临的出口竞争压力的格兰杰原因;而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引力模型回归融合了经济总量与地理距离,实现了对在不同市场城市间出口相互竞争关系的数学表达。从细分市场的比较来看,城市经济总量对彼此竞争关系影响较大的是在东盟市场与美国市场,影响较小的是在日韩市场与欧盟市场;城市之间距离对彼此竞争关系影响较大的是在日韩市场与美国市场,影响较小的是在欧盟市场与东盟市场。城市在出口时面临的竞争压力对其出口总量、流向、结构影响效应明显。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阿尔蒙法的滞后变量模型,本文对城市在面临出口竞争压力变化时会对其出口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总量方面,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城市其在出口时面临的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竞争压力升高往往会对其出口总量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中西部内陆许多城市则与之相反。流向方面,无论在哪个市场,大部分城市在面临的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升高时,其目的市场的分散化趋势将增强。结构方面,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欧盟市场,大部分城市在出口时面临的竞争压力增高会促使其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而美国、东盟与日韩市场因为未能满足因果检验的通过条件,故而无法进一步分析城市在此三个市场出口时面临的竞争压力对出口结构之效应。但由散点图变化态势亦能看出竞争压力增大伴随着出口结构多元化程度提高。
胡莎[3](2020)在《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国在世界抗争贫困的道路上一直走在最前端,是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中国已进入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山地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其效率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州内山地旅游资源富集,自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落户黔西南后,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各县(市)山地旅游扶贫成效有待考量,因此,本文对黔西南州8县(市)山地旅游扶贫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表征,因地制宜的提出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对策,以及各县(市)适宜的山地旅游扶贫模式,这对黔西南州往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山地旅游资源、交通、政策三方面陈述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发展优势,同时从旅游业发展、带动就业、农民增收三方面分析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现状;其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对2014-2018年黔西南州8县(市)山地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GIS自然断点法、MI指数对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变化趋势和类型划分进行系统研究;再次,借助TOBIT模型,选择政府政策支持、旅游投资规模、结构化动力、信息化水平、可达性水平5个关键驱动因子,探究各因子对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差异;最后,根据前文结论,因地制宜的提出山地旅游扶贫效率提升对策,并对各县(市)适宜的山地旅游扶贫模式进行探讨。通过利用DEA测度各县(市)山地旅游扶贫效率,得出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各县(市)效率差异明显,但通过MI指数得出大多数县(市)的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移不断增长的,说明山地旅游扶贫仍然具有较大潜力。从影响因素来看,政府政策支持、结构化动力、可达性水平对山地旅游扶贫效率都呈显着正相关,信息化水平指标选取固定电话数与山地旅游扶贫效率呈显着负相关,旅游投资规模因部分县(市)出现盲目投资现象,旅游漏损严重,使得与山地旅游扶贫效率呈负相关。最终,根据前文效率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控制旅游产业投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健全贫困居民参与机制、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等举措,同时对各个县(市)适应采用的山地旅游扶贫模式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旨在推动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进一步提升。
段启慧[4](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全域旅游概念自提出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旅游业而言,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发展时期的重大战略导向,是旅游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自提出至今已形成了各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局面。全域旅游涉及全域空间,涵盖全域业态,围绕全域资源进行开发,力求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智慧成果的目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域旅游品牌打造及与之对应的品牌产品体系构建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识别理论、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论文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全域旅游、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发展共性及优势举措,将其借鉴融入到本文的理论依据中。其次,通过对全域旅游进行解读,指出全域旅游化、旅游品牌化、品牌产品化、产品体系化“四化”角度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思路构建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即首要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其次对全域旅游品牌进行设计,再次对全域开发空间进行优化,最后打造全域品牌产品的开发体系。之后,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为研究对象,对威远县整体概况、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进行探究,分析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威远县面临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机遇,但存在威远穹窿品牌产品支撑不够、威远穹窿文化挖掘不够、现有旅游产业资源融合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对威远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并在该体系的基础之上围绕威远穹窿旅游主品牌,穹窿古砦文化、穹窿山水度假、穹窿森林生态、穹窿工业遗产、穹窿乡村休闲旅游子品牌,构建“主+子”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以五方面为重点进行具体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理念的运用,以达到威远县旅游资源的物尽其用。这一新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既能有效解决区域面临的产品与品牌之间的关系问题,实现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又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各层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构建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类似地区如何正确看待品牌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考,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发展思路。
蒋光雄[5](2019)在《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破解当前四川省因地理环境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可能面临着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危机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概念、发展现状、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文献整理、统计分析、典型区域分析的方法,选取3个与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密切相关的指标,分别为整体发展情况指标、整体效益评价指标(耕地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主要农作物产量)、区域典型效益评价指标(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农业节水措施发展情况、单位面积粮食增产能力和单位面积节约用水量);对当前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取得的效益和典型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从“十三五”开始,在国家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下,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得到飞速发展,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农业节水措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7年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的累计达到面积分别2013年的648%、311%、222%。(2)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耕地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逐步升高,在2013—2017年期间,耕地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平均增幅达2.35%、3.8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较“十二五”期间有一定回升。(3)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典型区域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较好,川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可采取有关措施进一步推动发展。
黄明均[6](2019)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三大战略之一,推动其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布局,且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改革。文章选取了时间跨度为1997-2016年中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及其空间演变规律,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现状。从经济实力、市场运行、人民生活、基础建设、科学教育的5个维度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指标权重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中地方财政、对外开放和科学技术这三类指标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相对较大;相对而言,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国家中心城市评分较高;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低于评价值得平均水平,说明长江经济带总体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低,从分布来看,高水平、次高水平类型城市以东部地区为主,而次低水平、低水平城市多处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存在差异。(2)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变化。先利用均值、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总体变化,而后利用马尔可夫链分析了城市类型转变情况。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整体空间差异呈现向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城市类型变化以平稳转移为主,说明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3)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素。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始终对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具有促进作用,信息化程度的作用方向由负变正,其作用力持续增大且效果变得显着,而人力资本则在不同时期作用效果不同。
杨佩卿[7](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陈建波[8](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董一丹[9](2017)在《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一大重要领域。滇、黔、桂三省(区)地理位置相邻,在历史渊源、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趋同性。加之南贵昆经济腹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等区域合作发展规划覆盖了滇黔桂三省(区),加强了该地区的区域经济联系。同时,在近几年三省(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促进贵州、云南、广西三省的旅游业联合发展,是共同提升三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滇、黔、桂三省(区)旅游业已通过个别企业间实现了合作,但合作范围小、合作力度不够、合作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使滇黔桂地区旅游业合作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首先对滇黔桂地区旅游合作的必要条件、动力因素等做了详细分析。其次,将参与合作的三个主体——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说明了三省政府之间、跨省企业之间、跨省政府和企业之间会以考虑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合作或不合作的博弈。为实现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目的,本文作者在第五章重点研究了滇、黔、桂三省(区)参与旅游业发展的主体间应通过领导人的定期会晤、政策的统一规划、企业间的利益共享、产业间的战略联盟等多方协调,才能有效建立起合作的协调机制,才能共同推进滇黔桂地区旅游业的跨区域联合发展。最后,对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邓弢[10](2016)在《从“挡笆贼”到“喇叭苗”:“喇叭人”的袓先记忆与族群认同》文中研究说明喇叭苗生活在北盘江流域的大山深处,上世纪八十年代民族识别后才统一族称,他们拥有独特的祖先记忆与文化形态,在多族群村落中族群互动频繁,形成了复杂的族群认同机制。本文从人类学视野出发,通过对喇叭苗聚居的村落进行田野调查,试图探讨喇叭苗的族群认同特点以及在与其他族群的族群交往互动中是怎样建构并强化族群认同的;在族群传承与融合中,祖先记忆成为强化族群认同的重要力量,本文运用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理论,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以地方性话语阐释族群的祖先记忆如何强化族群意识、维持族群边界。本文以历史与文化两条线展开,首先,通过对喇叭苗民族识别过程的回顾,对族谱等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对喇叭苗后裔族群记忆的口述史探究,追溯喇叭苗的族群历史;在民族识别过程中,族群知识精英的意愿与努力同样是族群建构与认同的作用因素之一。在族群的世代更替过程中,服饰、语言、习俗等往往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最显着的特点之一,是族群内外自我识别的明显特征,接着对喇叭苗的客观文化特征作基本介绍,并探讨喇叭苗的婚姻圈与市场圈;在多族群村落背景下族群间的互动表现在交往、联姻与仪式的重合等方面,而喇叭苗族群中存在的“药婆”在一定程度上划定族群边界,通过对族群互动与族群边界维系的深入与把握,进一步加深对族群认同特点的理解。宗教信仰与仪式礼仪不仅彰显一个族群的人生观,同时渗透着历史传承的印迹,宗教信仰是一个族群内部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是这一族群文化特征的意志体现,庆坛仪式是喇叭苗显而易见的符码,通过对喇叭苗“三洞桃源”信仰、传统宗教崇拜等方面的探访,发掘喇叭苗独有的文化特点;仪式礼仪等也是构成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的要素,新生儿仪式、婚丧习俗、建房仪式等,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某一族群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制度,同时也是维护族群边界的表现,通过对仪式礼仪的论述,阐释喇叭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认同机制。论文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存文化的探索和对族群互动中族群认同理论的把握,从不同的角度、层次上考量喇叭苗族群认同的内在机制,探索喇叭苗族群认同的基本内涵,以期对喇叭苗这一族群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二、赴滇 黔 川 渝等招商引资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滇 黔 川 渝等招商引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中心城市理论 |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
(三)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
(四)比较优势理论 |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及面临的问题 |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
1.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
2.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
3.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
4.区域协同步伐加快 |
(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 |
1.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强 |
2.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 |
3.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 |
4.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 |
四、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借鉴 |
(一)东莞、佛山的比较优势 |
1.制造业发达 |
2.区镇经济特色明显 |
3.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
4.民营经济活跃 |
(二)东莞、佛山利用比较优势融入大湾区的经验 |
1.发挥制造业优势,实施“链长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1)实施“链长制”促进产业链升级 |
(2)依靠技术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
2.发挥区镇经济优势,培育特色魅力城镇 |
3.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
4.发挥民营经济优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五、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 |
(一)优化产业结构配置 |
1.立足产业优势,主动对接成渝主导产业发展 |
2.深入开展产业链研究,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
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
(二)加强区域合作 |
1.进一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
2.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打造高品质交通枢纽 |
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
1.分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
2.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
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六、结论 |
(2)我国城市出口贸易的区域竞争格局、机制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双循环”概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1.1.2 对外依存度下降与启动国内大循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
1.1.3 “双循环”本质是“循环互促”而不是“有内无外”、“重内轻外” |
1.1.4 出口贸易是“双循环”的重要一环 |
1.1.5 城市间在外循环中的竞争关系是其在内循环中竞争关系的镜像反映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分析法 |
1.3.2 GIS空间分析法 |
1.3.3 计量模型分析法 |
1.4 思路框架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总体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城市尺度下的出口贸易研究 |
2.1.2 出口贸易的相互竞争关系研究 |
2.1.3 城市网络研究 |
2.1.4 引力模型研究 |
2.1.5 文献总结与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贸易分工与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关系地理学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出口贸易的基本特征 |
3.1 对出口细分市场的选择与说明 |
3.1.1 美国是我国出口商品最大的目的国 |
3.1.2 欧盟是我国西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 |
3.1.3 东盟吸纳我国输出商品的潜力与空间巨大 |
3.1.4 日韩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依托 |
3.1.5 未将非洲、南美及印俄加澳等区域大国单独分析的说明 |
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3 城市出口贸易的总量分析 |
3.3.1 对全球市场出口总量的特征分析 |
3.3.2 对美国市场出口总量的特征分析 |
3.3.3 对欧盟市场出口总量的特征分析 |
3.3.4 对东盟市场出口总量的特征分析 |
3.3.5 对日韩市场出口总量的特征分析 |
3.4 城市出口贸易的流向分析 |
3.4.1 对全球市场出口流向的特征分析 |
3.4.2 对欧盟市场出口流向的特征分析 |
3.4.3 对东盟市场出口流向的特征分析 |
3.4.4 对日韩市场出口流向的特征分析 |
3.5 城市出口贸易的结构分析 |
3.5.1 对全球市场出口结构的特征分析 |
3.5.2 对美国市场出口结构的特征分析 |
3.5.3 对欧盟市场出口结构的特征分析 |
3.5.4 对东盟市场出口结构的特征分析 |
3.5.5 对日韩市场出口结构的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市间出口贸易的相互竞争态势 |
4.1 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关系测算方法与分析尺度和说明 |
4.1.1 测算方法 |
4.1.2 分析尺度和区域 |
4.2 我国城市在全球市场的相互竞争态势演化 |
4.2.1 在全球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总体分析 |
4.2.2 在全球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分区分析 |
4.3 我国城市在美国市场的相互竞争态势演化 |
4.3.1 在美国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总体分析 |
4.3.2 在美国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分区分析 |
4.4 我国城市在欧盟市场的相互竞争态势演化 |
4.4.1 在欧盟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总体分析 |
4.4.2 在欧盟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分区分析 |
4.5 我国城市在东盟市场的相互竞争态势演化 |
4.5.1 在东盟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总体分析 |
4.5.2 在东盟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分区分析 |
4.6 我国城市在日韩市场的相互竞争态势演化 |
4.6.1 在日韩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总体分析 |
4.6.2 在日韩市场相互竞争态势演化的分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1 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思路和方法 |
5.2 我国城市在全球市场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2.1 城市GDP与在全球市场AESI的相关性 |
5.2.2 城市GDP与在全球市场AESI的因果性 |
5.2.3 城市间在全球市场的ESI和 GDP与距离的关系 |
5.3 我国城市在美国市场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3.1 城市GDP与在美国市场AESI的相关性 |
5.3.2 城市GDP与在美国市场AESI的因果性 |
5.3.3 城市间在美国市场的ESI和 GDP与距离的关系 |
5.4 我国城市在欧盟市场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4.1 城市GDP与在欧盟市场AESI的相关性 |
5.4.2 城市GDP与在欧盟市场AESI的因果性 |
5.4.3 城市间在欧盟市场的ESI和 GDP与距离的关系 |
5.5 我国城市间在东盟市场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5.1 城市GDP与在东盟市场AESI的相关性 |
5.5.2 城市GDP与在东盟市场AESI的因果性 |
5.5.3 城市间在东盟市场的ESI和 GDP与距离的关系 |
5.6 我国城市在日韩市场相互竞争的机制分析 |
5.6.1 城市GDP与在日韩市场AESI的相关性 |
5.6.2 城市GDP与在日韩市场AESI的因果性 |
5.6.3 城市间在日韩市场的ESI和 GDP与距离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效应分析 |
6.1 城市间出口贸易相互竞争效应的测算方法 |
6.2 城市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出口总量的影响效应 |
6.2.1 在全球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全球出口总量的影响 |
6.2.2 在美国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美国出口总量的影响 |
6.2.3 在欧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欧盟出口总量的影响 |
6.2.4 在东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东盟出口总量的影响 |
6.2.5 在日韩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日韩出口总量的影响 |
6.3 城市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出口流向的影响效应 |
6.3.1 在全球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全球出口流向的影响 |
6.3.2 在欧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欧盟出口流向的影响 |
6.3.3 在东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东盟出口流向的影响 |
6.3.4 在日韩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日韩出口流向的影响 |
6.4 城市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出口结构的影响效应 |
6.4.1 在全球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全球出口结构的影响 |
6.4.2 在美国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美国出口结构的影响 |
6.4.3 在欧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欧盟出口结构的影响 |
6.4.4 在东盟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东盟出口结构的影响 |
6.4.5 在日韩市场面临的整体竞争态势变化对在日韩出口结构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总量增长、流向分散、结构多元是城市出口贸易发展基本特征 |
7.1.2 城市在各市场相互竞争关系加剧且竞争关系网络区域差异明显 |
7.1.3 与经济总量成正比且与距离成反比是城市间相互竞争内在机制 |
7.1.4 城市彼此间的竞争关系对出口总量、流向、结构影响效应明显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贫困——最尖锐的全球性问题 |
1.1.2 攻坚克难——脱贫进入攻城拔寨决战期 |
1.1.3 旅游扶贫——“造血式”产业扶贫方式 |
1.1.4 黔西南州——因山而贫,因山而富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5.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黔西南山地旅游扶贫效率 |
1.5.2 应用多种分析工具深入评价山地旅游扶贫效率及影响因素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贫困的相关研究 |
2.1.2 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
2.1.3 旅游扶贫效率的相关研究 |
2.1.4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效率理论 |
第3章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发展优势及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3.1 黔西南州发展山地旅游产业优势 |
3.1.1 山地旅游资源优势 |
3.1.2 交通优势 |
3.1.3 政策优势 |
3.2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现状 |
3.2.1 旅游业发展方面 |
3.2.2 带动就业方面 |
3.2.3 农民增收方面 |
第4章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测度 |
4.1 模型介绍 |
4.1.1 DEA模型 |
4.1.2 MI指数 |
4.2 研究对象 |
4.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指标选取 |
4.3.2 数据来源 |
4.4 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总体特征 |
4.4.1 总体特征 |
4.4.2 分解效率的贡献分析 |
4.5 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分异 |
4.5.1 山地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
4.5.2 山地旅游扶贫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
4.5.3 山地旅游扶贫规模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
4.5.4 山地旅游扶贫空间分异总结 |
4.6 山地旅游扶贫效率变化趋势 |
4.7 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形态分类 |
第5章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1 政府政策支持 |
5.1.2 旅游投资规模 |
5.1.3 结构化动力 |
5.1.4 信息化水平 |
5.1.5 可达性水平 |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指标选取 |
5.3 模型建立与实证结论 |
第6章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提升对策与模式探讨 |
6.1 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提升对策 |
6.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等资金对山地旅游扶贫倾斜度 |
6.1.2 合理控制旅游业投资规模,提高山地旅游扶贫规模效率 |
6.1.3 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山地旅游扶贫模式 |
6.1.4 完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区域可达性 |
6.1.5 健全贫困居民参与机制,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6.1.6 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
6.2 黔西南州不同类型县(市)山地旅游扶贫模式 |
6.2.1 潜力型县(市)施行产业联动模式 |
6.2.2 朝阳型县(市)施行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6.2.3 黄金型县(市)施行政企社合作发展模式 |
6.2.4 衰退型县(市)施行对点扶持模式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
1.1.2 品牌旅游产品是增强全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 |
1.1.3 威远穹窿是威远县世界级旅游品牌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
1.3.2 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
1.3.3 旅游品牌与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新颖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新颖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全域旅游 |
2.1.2 旅游产品 |
2.1.3 旅游品牌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品牌识别理论 |
2.2.3 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 |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构建 |
3.1 全域旅游解读 |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3.2.1 全域旅游化 |
3.2.2 旅游品牌化 |
3.2.3 品牌产品化 |
3.2.4 产品体系化 |
3.3 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构建 |
3.3.1 全域旅游资源整合 |
3.3.2 全域旅游品牌设计 |
3.3.3 全域开发空间优化 |
3.3.4 全域品牌产品打造 |
第4章 威远县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分析 |
4.1 威远县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
4.1.3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
4.2 威远穹窿地质遗迹特征 |
4.2.1 威远穹窿地质构造特征 |
4.2.2 威远穹窿形成与演化 |
4.3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 |
4.3.1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3.2 威远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5.1 威远优势旅游资源确定 |
5.1.1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类型 |
5.1.2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重新审视 |
5.1.3 威远县优势旅游资源评价 |
5.1.4 威远穹窿优势旅游资源分区 |
5.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设计 |
5.2.1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识别 |
5.2.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定位 |
5.2.3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推广 |
5.3 威远穹窿全域旅游开发布局 |
5.3.1 一心 |
5.3.2 两环 |
5.3.3 五区 |
5.4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打造 |
5.4.1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
5.4.2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概念 |
2.2 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基础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景 |
2.3.1 国内研究情况 |
2.3.2 国外研究情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整理法 |
3.2.2 统计分析法 |
3.2.3 区域典型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高效节水灌溉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 |
4.2 高效节水灌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4.3 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区域发展情况 |
4.4 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特色 |
4.4.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4.4.2 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4.4.3 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
4.4.4 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4.4.5 配套建设生态环境,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
4.5 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存在的问题 |
4.5.1 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
4.5.2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整体薄弱 |
4.5.3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
4.5.4 贫困地区整体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
4.5.5 贫困地区对外吸引力不强 |
5 结论和建议 |
5.1 政府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统筹规划 |
5.2 继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3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
5.4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 |
5.5 加强科技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域与内容 |
1.2.1 研究区域 |
1.2.2 研究内容 |
1.3 区域思路与方法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2.1.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 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1 经济发展质量概念的相关研究 |
2.2.2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 |
2.2.3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的相关研究 |
2.3 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 |
2.3.1 研究阶段 |
2.3.2 研究角度 |
2.4 文献述评 |
3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空间演变 |
3.1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构建 |
3.1.1 指标选取 |
3.1.2 指标含义 |
3.1.3 测度方法 |
3.2 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测度 |
3.2.1 指标权重情况 |
3.2.2 经济质量发展水平情况 |
3.2.3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变化情况 |
3.3 经济发展质量空间演化 |
3.3.1 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变化情况 |
3.3.2 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演变 |
3.3.3 城市类型空间转移变化 |
4 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素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势与特征 |
4.1.1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
4.1.2 交通便捷、产业结构合理 |
4.1.3 开放意识强、城市化水平高 |
4.1.4 重视人文教育、科学技术突出 |
4.1.5 制度优势、政策扶持 |
4.2 驱动因素分析 |
4.2.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型选择 |
4.2.4 模型回归分析 |
5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
3.1.1 经济发展目标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
3.2.3 制度动力机制 |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3.7.1 产业发展动力 |
3.7.2 市场环境动力 |
3.7.3 外向经济动力 |
3.7.4 政府行政动力 |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
3.9 个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8.1.1 研究方法说明 |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3 小结 |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9)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 |
2.1.2 协调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域一体化相关理论 |
2.2.2 集聚经济相关理论 |
2.2.3 博弈论 |
2.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1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3.1.1 是解决三省(区)边界共生资源冲突问题的有效方法 |
3”的区域旅游合作效应'>3.1.2 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实现“1+1+1>3”的区域旅游合作效应 |
3.1.3 是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关键 |
3.2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可行性 |
3.2.1 区位因素:三省(区)地理位置相近,地形地貌相似 |
3.2.2 资源因素:三省(区)旅游资源具有趋同性与互补性 |
3.2.3 市场因素:三省(区)各具国际声誉的旅游景观 |
3.3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因素 |
3.3.1 宏观动力 |
3.3.2 中观动力 |
3.3.3 微观动力 |
4 行为博弈视角下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矛盾与冲突 |
4.1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核心利益主体 |
4.1.1 政府 |
4.1.2 企业 |
4.1.3 行业协会 |
4.2 核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博弈分析 |
4.2.1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间的行为博弈 |
4.2.2 旅游企业间的行为博弈 |
4.2.3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为博弈 |
5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构建 |
5.1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间协调机制 |
5.1.1 建立滇黔桂地区政府领导定期会晤机制 |
5.1.2 实现滇黔桂地区旅游规划的全域统筹机制 |
5.1.3 完善滇黔桂地区旅游联合发展的政策运行机制 |
5.2 滇、黔、桂三省(区)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 |
5.2.1 建立滇黔桂政企之间长期有效地平等对话协商机制 |
5.2.2 建立滇黔桂政企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 |
5.2.3 完善滇黔桂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 |
5.3 滇、黔、桂三省(区)企业间协调机制 |
5.3.1 建立滇黔桂三省(区)旅游产业联盟 |
5.3.2 建立滇黔桂三省(区)一站式旅游服务体系 |
5.4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运行 |
5.4.1 机制运行的原则 |
5.4.2 机制运行的方式 |
6 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合作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
6.1.1 加强政府间的信任 |
6.1.2 加强企业间的信任 |
6.1.3 加强企业与政府间的信任 |
6.2 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
6.2.1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密度” |
6.2.2 发挥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 |
6.2.3 政府、企业积极进行对外宣传 |
6.3 防范对跨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 |
6.3.1 防止损害旅游消费者及旅游资源开发所在地居民的利益 |
6.3.2 防范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自然灾害 |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从“挡笆贼”到“喇叭苗”:“喇叭人”的袓先记忆与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s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喇叭人”的基本情况 |
1.1 主要分布情况 |
1.2 调查点基本情况 |
1.2.1 晴隆县长流乡简况 |
1.2.2 猴场苗族布依族乡简况 |
第二章 祖先记忆与民族识别 |
2.1“喇叭人”的族群记忆 |
2.1.1 祖籍及历史源流 |
2.1.2 喇叭苗各姓氏家族史 |
2.1.3 喇叭苗形成之讨论 |
2.1.4 记忆中的祖先 |
2.2 国家识别与自我识别 |
2.2.1 国家话语下的民族识别 |
2.2.2“喇叭人”的自我识别 |
第三章 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 |
3.1“喇叭人”的文化符码 |
3.1.1 基本文化特征 |
3.1.2 精神生活特点 |
3.1.3 总结 |
3.2 婚姻圈与市场圈 |
3.2.1 喇叭苗的婚姻圈 |
3.2.2 市场圈 |
3.3 互动与排斥 |
3.3.1 多族群村落中的族群互动 |
3.3.2 族群内外的排斥对象——“药婆” |
第四章 信仰体系与族群认同 |
4.1“三洞桃源”信仰 |
4.1.1 信仰的由来 |
4.1.2 庆坛仪式 |
4.1.3“端公先生” |
4.1.4 庆坛的演变 |
4.2 多神崇拜的信仰 |
4.2.1 自然崇拜 |
4.2.2 祖先崇拜 |
4.2.3 神灵崇拜 |
4.2.4 民间鬼神信仰 |
第五章 仪式、礼仪与认同 |
5.1 族群的希望:新生儿礼仪 |
5.1.1“许宝贴” |
5.1.2 出生礼仪 |
5.1.3 剃头、过关 |
5.2 婚姻仪式与礼物 |
5.2.1 婚姻仪式 |
5.2.2 婚姻中的礼物交换 |
5.2.3 屯堡人与喇叭苗婚姻仪式的比较 |
5.3 家的建立:建房仪式 |
5.3.1 建房的程序 |
5.3.2 上梁 |
5.3.3 开财门 |
5.4 灵魂的寄托:喊命仪式 |
5.4.1 喊小命仪式概述 |
5.4.2 喊大命 |
5.5 花草送祭:丧葬仪式 |
5.5.1 丧葬仪式过程 |
5.5.2 丧葬仪式中的信仰与情感表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赴滇 黔 川 渝等招商引资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J]. 邓玲,陈希勇,曾武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我国城市出口贸易的区域竞争格局、机制与效应[D]. 李恩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扶贫效率研究[D]. 胡莎.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段启慧.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蒋光雄.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D]. 黄明均.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8]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9]滇黔桂地区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D]. 董一丹. 贵州大学, 2017(03)
- [10]从“挡笆贼”到“喇叭苗”:“喇叭人”的袓先记忆与族群认同[D]. 邓弢. 贵州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