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阴县养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陕西省汉阴县养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一、陕西汉阴县蚕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绩可喜(论文文献综述)

汪雯雯[1](2019)在《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拮抗重金属等多种功能。目前人类摄取硒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链,而影响食物链中硒的含量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壤中硒的含量及赋存状态。中国是公认的缺硒大国,中国72%的土壤面积缺硒,严重缺硒土壤面积达到29%,安康市是国内主要的天然富硒区之一,具有富硒土壤面积大、地层厚、浓度适中等特点,为安康市的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条件。安康独有的富硒产业则正好适应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和陕西省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是对接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机遇的首选产业。安康市富硒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初具影响力,但目前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下一步将如何促进富硒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全面转化,值得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基于产业升级理论和价值链理论,采取对比分析等方法,重点对安康市富硒产业的优劣势、富硒区域产业的现状、富硒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评价国内外富硒农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安康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特征,结合安康市富硒产业研究与发展工作,针对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链条较短,精深加工不足、优质优价体现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富硒农业基地、富硒农业园区、富硒产业集聚区、富硒服务业、富硒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来推进安康富硒资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主要为(1)通过富硒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带动富硒加工业升级;(2)延伸富硒产业链,推动一三产业融合;(3)深化富硒品牌,推动安康区域品牌提升;(4)从组织、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保障。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安康发展富硒产业,延伸产业链,扩大区域品牌价值,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其他富硒区域的富硒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发展思路。

苏超[2](2017)在《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承担2项体系重点任务、4项功能研究室任务和1项自主研发工作。年底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1.1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筛选并确定了3个优良桑树新品种农桑14、陕桑402、强桑1号作为主推品种,推广应用1 635hm2,其中新栽235hm2,低改1 400hm2。引进试验示范夏秋抗病蚕新蚕品种2对(华康2号、桂蚕N2),确定华康2号新品种

郭康[3](2015)在《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丰富的硒资源储量是大自然对安康的恩赐。以紫阳为中心,安康的各区县均处在硒元素不同储备程度的自然环境中,其地域面积大至世界罕见,从而使得安康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以建立并发展富硒产业。富硒食品必将是安康特色最明显、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的产业。近些年,安康富硒产业获得了很大发展,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改进路径是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富硒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分析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要充分认识到安康天然富硒资源的真正价值,坚持以“一路一带”经济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富硒产品,安康富硒产业应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合理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现有的产业区域布局,为全国富硒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与发掘提供示范典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增添活力。(2)安康富硒产业要加大科技工作力度。要打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单位,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农民相信科技、依靠科技。对现有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加大对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积极制定相关标准,以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并建立富硒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是发挥安康富硒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的关键突破点。(3)通过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协调一致的营销策略和模式,采取聚焦公关、体验与互动、学术推广等多种创新方式,将安康天然富硒产品向外推广,引导消费。要加强富硒区域的水土资源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与污染;促进硒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硒资源可持续开发;要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文化活动、宣传活动等多种渠道引导人们对于安康天然富硒资源的重视和爱护,形成社会氛围。

高林安[4](2014)在《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乡村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省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显示着显着的正面政治、经济、文化效应的同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生态等负面效应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其生命周期长短。陕西省地域辽阔,下辖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负面效应各具特点,面对这种情况亟需寻找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来综合应对。适应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系统的对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管理的方法,综合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要求,以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要求的和谐统一,在众多领域都有其应用前景。乡村旅游开发在对乡村旅游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涉及到如何进行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社会利益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适应性管理理论无疑能提供有力的指导。基于此,本文将陕西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动态性与适应性管理的动态管理模式相结合,以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目的地为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梳理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收集与多途径数据采集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发展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陕西省各市、区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为空间分布单元,实地调研,分析、总结、评价、研究,针对陕西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态势,架构了各市及不同人文自然条件区域的政府管理、自身管理、产品供给与需求管理、基础设施供给与需求管理、空间布局规划管理、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适应性管理框架,推动陕西省乡村旅游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立论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并对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评价。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发展理论、适应性管理理论、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之一,阐述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经营现状等,对总体需求、供给、效应、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为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诊断打下基础。第四章、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对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游客行为特征、社区居民影响感知、态度、供给系统、环境承载力、政府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评价,认为西安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起步阶段,延安市、榆林市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探索阶段。第五章对处于不同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问题进行诊断,针对诊断问题从需求与供给、效应、环境以及其他因素方面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反馈、实施方案,对方案应用进行监控和评估,根据结果提出调控对策,结合方案与调控对策进一步调整方案,最后架构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城市、不同地域的乡村旅游需求与供给、效应、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适应性管理框架。第六章为研究总结部分,阐述了基本结论,创新之处、研究不足与以后研究的方向。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一线调研+实践应用”的模式,架构了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有效降低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负面效应,有利于延长陕西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探索了适应性管理理论在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实践应用价值。丰富、深化了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研究,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论文中所构建的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也可为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乡村旅游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敏[5](2014)在《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康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地区。开发乡土人才,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问题。本文运用了农业经济理论、人力资源资源开发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预测了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需求和供给,提出了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对策及建议。论文认为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主要问题是:人才分布不平衡,乡土人才年龄和能级构成不合理,农村教育培训薄弱,乡土人才整体素质低,乡土人才开发环境差,人才自身服务效果差等。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培训薄弱,开发认识有误区,投入不足,措施滞后等。论文从健全乡土人才培训机制、评价机制、人才配置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对策及建议。本文对于提高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水平,提高乡土人才的数量、质量,促进安康市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珊珊[6](2013)在《汉滨区蚕桑产业标准化研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加入WT0以后,蚕桑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主导国际市场的几个优势产业之一。汉滨区地理区位优势独特,位处川、陕、鄂、渝四省市结合部,农业发展潜力较大。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更是成为了汉滨区农业支柱性产业。近年来,由于市场波动不稳、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后续加工能力不足,汉滨区的蚕桑产业发展处于下滑阶段。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和“东桑西移”工作的逐步推进实施,如何以“高产”、“优质”、“高效”、“品牌”为突破口,加快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标准化进程,增强汉滨区蚕桑产业的综合实力,节约成本,提高劳动力,形成汉滨区蚕桑产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汉滨区蚕桑产业实际,系统分析了蚕桑标准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探讨研究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主要观点如下:(1)通过调研表明汉滨区蚕桑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是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不足,蚕桑基础设施薄弱,蚕桑产业体系不健全等方面。(2)总结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实施成功经验包括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产业发展;精心制定标准,积极广泛宣传;强化技术服务,促进标准转化;壮大龙头企业,培育蚕桑协会;注重市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3)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有:一是改变了旧的生产习惯,创新了新的栽桑养蚕模式;二是制定的蚕桑技术标准,填补了汉滨区及安康市的空白;三是探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服务体系。(4)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要坚定信心,扶植蚕桑产业稳定发展;以科技推动、提升蚕桑产业质量效益;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开放蚕茧流通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促进科学技术转化,进一步完善蚕桑服务体系;实施强村大广战略,实现规模效益蚕业;加大副产业开发,延长产业链条;突出汉滨区地方特色,培育蚕桑产业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桑园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建立健全专用物资供应和保障体系。

余光灿[7](2013)在《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丝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象征,自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丝绸之路的建立而得以传播,伴随着丝绸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了世界。如今蚕丝绸产业作为一项绿色环保产业,在国外大多已经形成产业化,带动了农业工业的发展,丝绸产品作为高端上档次的产品,其舒适性、保健性是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现今的中国,丝绸产业在世界上仍然占有者重要的地位,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陆良县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丝绸大县,产茧量占省内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而且陆良县在栽桑养蚕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生产的蚕茧色白、茧大,一直以质量优良着称,如今的陆良县已经具备了丝绸生产、加工的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蚕丝绸产业是陆良县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特别在近10年间,全县仅蚕业生产总值就达3.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亿。但同时陆良县的蚕丝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后续深加工落后等,本文就陆良县蚕丝绸的发展现状做一系列的调查,就目前的蚕丝绸生产、加工现状进行研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陆良县蚕丝绸发展成产业化的因素做深刻、客观的分析,并结合陆良县的地域特点,对陆良县的蚕丝绸产业做SWOT分析和PEST分析,最后结合发展战略理论提出针对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成产业化的战略措施,并将战略的各个细节落实到实处,具体到整个发展战略的布局、发展的重点工程、良种引进机制、市场开拓方向都细致规划,最后提出保障战略实施的一系列措施。试求探索出对陆良县有益的一套蚕丝绸产业化发展战略机制。希望对促进陆良县蚕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王高建,闫玉厚,樊毅[8](2013)在《陕西镇安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镇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镇安县情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司武林[9](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刘林好[10](2012)在《安康市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日益加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拉大、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城乡统筹发展日益迫切。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统筹规划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城乡协调发展,很多专家学者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对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研究极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区域性的战略规划,其规划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其的编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工作,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我国国情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对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进行探索,以期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编制提供借鉴。本论文对国内外城乡统筹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城乡统筹的认识,界定了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定义。并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与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及主题框架。论文以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为例,在分析汉滨区城乡发展条件基础之上,针对汉滨区的特点,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及目标,编制出了其总体规划方案和对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以期为加快汉滨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二、陕西汉阴县蚕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绩可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汉阴县蚕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绩可喜(论文提纲范文)

(1)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富硒产业研究综述
        1.2.1 全球富硒产业概况
        1.2.2 硒与人体健康
        1.2.3 硒的其他研究
        1.2.4 我国富硒产业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业升级理论
    2.1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2.1.1 产业升级的概念
        2.1.2 产业升级的特点
    2.2 产业升级理论研究
        2.2.1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下的产业升级研究
        2.2.2 “价值链升级”思路下的产业升级研究
    2.3 产业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安康市富硒产业优劣势评价
    3.1 安康市资源概述
        3.1.1 自然资源概述
        3.1.2 社会经济资源概述
    3.2 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现状
        3.2.1 富硒茶产业
        3.2.2 富硒魔芋产业
        3.2.3 富硒猪肉产业
        3.2.4 富硒水产产业
        3.2.5 富硒林果产业
        3.2.6 富硒特色中药材产业
        3.2.7 富硒蚕桑产业
    3.3 安康市富硒产业的SWOT分析
        3.3.1 S-优势分析
        3.3.2 W-劣势分析
        3.3.3 O-机会分析
        3.3.4 T-挑战分析
    3.4 安康市富硒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3.4.1 在全国富硒行业占据重要影响力
        3.4.2 富硒政策支持力度大
        3.4.3 富硒产业体系雏形已现
        3.4.4 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途径
    4.1 富硒农业基地建设
        4.1.1 总体目标
        4.1.2 建设内容
    4.2 富硒农业园区建设
        4.2.1 总体目标
        4.2.2 建设内容
    4.3 富硒产业集聚区建设
        4.3.1 总体目标
        4.3.2 建设内容
    4.4 富硒品牌建设
        4.4.1 总体目标
        4.4.2 建设内容
    4.5 富硒服务业建设
        4.5.1 发展硒疗养生服务业
        4.5.2 富硒健身休闲服务业
第五章 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保障措施
    5.1 政策保障
    5.2 组织保障
    5.3 财政保障
    5.4 技术保障
    5.5 安全保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1.1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1.2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1.3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1.4 桑树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1.5 蚕桑茧丝新功能评价和挖掘利用技术
    1.6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1.7 自主研发工作
2 年度工作情况
    2.1 试验示范工作情况
        2.1.1 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2.1.2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2.1.3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1)抗旱耐寒果桑品种选育
        (2)黄土丘陵桑树品种对比试验园
        2.1.4 桑树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1)多批次养蚕的桑园管理试验
        (2)建立果桑试验示范基地
        2.1.5 蚕桑茧丝新功能评价和挖掘利用技术
        (1)对陕北生态桑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2)桑叶、嫩枝青贮技术研究
        (3)桑叶添加饲养绒山羊试验
        2.1.6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2.1.7 自主研发工作
        (1)桑树抗旱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2)桑树FT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3)桑树多倍体流式细胞仪快速鉴定方法
    2.2 基础性工作
    2.3 科技培训服务工作情况
        2.3.1 面向政府部门的科技服务
        2.3.2 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
        2.3.3 面向基层的科技培训服务
        (1)技术骨干进行培训
        (2)蚕农培训
    2.4 其他工作
        2.4.1 年度应急性技术服务
        2.4.2 人才培养
        2.4.3 成果论文情况
        (1)发表论文,详见表20。
        (2)受理发明专利3项
        (4)媒体宣传
3 阶段性成果简述
    3.1“轻简高效蚕桑生产系列技术”对产业支撑和提升作用明显
    3.2桑园套种、桑园养鸡和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规模化推进,蚕农综合收入显着提高
    3.3 生态桑栽培和产业化利用技术取得突破
    3.4 产业化利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4 2017年工作计划
    4.1 试验示范工作
    4.2 科技服务计划
    4.3 会议、出版等计划

(3)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硒元素的相关研究状况
        1.2.1 硒元素的发现、研究及利用的过程
        1.2.2 硒元素的分布
        1.2.3 硒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3 硒的营养价值与合理利用
        1.3.1 硒元素的价值
        1.3.2 硒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1.3.3 硒的合理利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富硒资源的开发及其富硒产业化状况
    2.1 富硒概念的提出及其价值
    2.2 国内富硒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1 湖北省恩施市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2 四川省万源市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3 江西省丰城市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4 贵州省开阳县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5 浙江省龙游县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6 湖南省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7 海南省澄迈县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8 青海省海东地区天然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 安康富硒产业化发展状况
        2.3.1 发展历史与主要成果
        2.3.2 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第三章 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方向
    3.1 天然富硒产品是最佳补硒选择
    3.2 天然富硒产品是发展趋势
    3.3 “天然富硒”是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必然选择
第四章 安康富硒产业发展路径的建议
    4.1 正确认识富硒资源
    4.2 制定全面系统的安康富硒产业发展规划
    4.3 加强科研工作
    4.4 完善富硒产品标准体系
    4.5 统一、规范及创新营销模式
    4.6 加大硒资源保护力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一、 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 中国乡村旅游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四、 适应性管理理论应用范畴的拓展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三、 国内外适应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四、 总体研究评价与趋势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二、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及主要理论框架
        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状况描述
        四、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
        五、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判定、评估
    第二节 乡村旅游发展理论
        一、 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 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外延
        三、 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
        四、 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机制
        五、 一体化乡村旅游利益协调机制
    第三节 适应性管理理论
        一、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概念
        二、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假设及内涵
        三、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循环圈
        四、 适应性管理理论的阶段划分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 陕西省乡村旅游的起源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四、 陕西省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五、 陕西省乡村旅游管理现状
        六、 陕西省乡村旅游产品、经营现状
    第二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游客需求
        二、 产品供给
        三、 效应
        四、 人文、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五、 其他方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研判
    第一节 游客行为特征的生命周期
        一、 游客流年、月、周变化情况
        二、 客源结构
        三、 旅游目的、方式、频次
        四、 旅游感知效果、满意度
    第二节 社区居民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及发展态度的生命周期
        一、 经济发展
        二、 社会文化
        三、 生态环境
        四、 发展态度
    第三节 供给系统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产品供给
        二、 交通设施
        三、 接待设施
        四、 信息传媒
    第四节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自然生态环境
        二、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第五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不同地域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一、 陕西省各市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三、 陕西省乡村旅游综合评价分析
    第六节 陕西省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
        一、 发展阶段地区
        二、 起步阶段地区
        三、 探索阶段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
    第一节 问题诊断与方案设计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二节 方案实施与结果监控、评估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三节 方案调整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四节 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
        一、 需求与供给因素
        二、 效应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 其他因素
    第五节 给予相关部门的建议
        一、 健全机构,科学管理
        二、 相互配合,共促发展
        三、 示范带动,规范经营
        四、 发布信息,合理引导
        五、 凝练品牌,扩大营销
        六、 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陕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二、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
        三、 陕西省十市一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四、 陕西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框架
        五、 陕西省不同地域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框架
        六、 陕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七、 对我国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适应性管理的示范性
    第二节 创新之处
        一、 思路创新拓展了理论研究视野
        二、 创新性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研判的综合评估体系
        三、 首次系统构建了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框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一
附二
附三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乡土人才的概念及特点
        2.1.1 乡土人才的概念
        2.1.2 乡土人才的分类
        2.1.3 乡土人才的特征
    2.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论
    2.3 国民素质论
    2.4 转移剩余劳动力论
第三章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现状分析
    3.1 安康市乡土人才的基本情况
        3.1.1 安康市乡土人才的数量特征
        3.1.2 安康市乡土人才质量特征
        3.1.3 安康市乡土人才结构特征
    3.2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3.2.1 安康市乡土人才分布不平衡
        3.2.2 安康市乡土人才年龄和能级构成不合理
        3.2.3 安康市农村教育培训薄弱
        3.2.4 安康市乡土人才整体素质低
        3.2.5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环境差
        3.2.6 安康市乡土人才自身服务效果差
    3.3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滞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教育培训薄弱是根本
        3.3.2 认识误区是根源
        3.3.3 投入不足是核心
        3.3.4 措施滞后是关键
第四章 安康市乡土人才优劣势分析与需求预测
    4.1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优势
        4.1.1 绿色产业发展为乡土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4.1.2 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4.1.3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为乡土人才提供了创业环境
        4.1.4 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乡土人才提供创业平台
        4.1.5 农民观念的转变为乡土人才开发提供了外围环境
    4.2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劣势
        4.2.1 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根底薄弱
        4.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创业基础不厚
        4.2.3 就业门槛提高,吸收能力减弱
        4.2.4 农民素质不高,开发工作艰难
    4.3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预测
        4.3.1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需求预测
        4.3.2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的供给预测
第五章 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对策及建议
    5.1 健全乡土人才培训机制
    5.2 健全乡土人才评价机制
    5.3 健全乡土人才配置机制
    5.4 健全乡土人才保障机制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汉滨区蚕桑产业标准化研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3.1 国外蚕桑产业研究综述
        1.3.2 国内蚕桑产业研究综述
    1.4 农业标准化的基础知识
        1.4.1 农业标准化的定义
        1.4.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目的
        1.4.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程序
        1.4.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体系保障
        1.4.5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1.5 蚕桑基础知识
    1.6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滨区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2.1 汉滨区的自然优势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
        2.1.2 气候水文
        2.1.3 经济作物
    2.2 汉滨区蚕桑产业基本情况
    2.3 汉滨区蚕桑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
        2.3.2 资金投入不足
        2.3.3 基础设施薄弱
        2.3.4 蚕桑产业体系不健全
第三章 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发展实证分析
    3.1 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实施成功经验
        3.1.1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产业发展
        3.1.2 精心制定标准,积极广泛宣传
        3.1.3 强化技术服务,促进标准转化
        3.1.4 壮大龙头企业,培育蚕桑协会
        3.1.5 注重市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
    3.2 汉滨区蚕桑标准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3.2.1 经济效益
        3.2.2 农民增收
        3.2.3 丝厂增收
        3.2.4 社会效益
        3.2.5 生态效益
    3.3 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创新点
第四章 汉滨区蚕桑标准化实施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7)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
    2.1 发展战略理论
    2.2 SWOT分析模型(SWOT ANALYSIS)
    2.3 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
    2.4 蚕丝绸产业化生产的概念
    2.5 桑蚕产业化与各加工环节的联系
3 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现状
    3.2 陆良桑蚕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3.3 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4.1 内部环境分析
    4.2 外部环境分析
    4.3 SWOT分析小结
5 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实施
    5.1 战略目标
    5.2 战略实施
6 促进陆良桑蚕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蚕桑产业投入
    6.2 落实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
    6.3 加强蚕茧价格市场风险调控
    6.4 规范蚕桑产业生产经营秩序
    6.5 完善蚕桑产业法规标准保障体系
    6.6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链优化以及价值链再造
    6.7 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陕西镇安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镇安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 镇安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化程度较低
    2.2 规范化的市场化机制不完善
    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效益较低、带动能力较弱
    2.4 农业投入不足
    2.5 区域协作力度不够
3 镇安农业产业化的对策与措施
    3.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优化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3.2 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区域协调机制
    3.3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3.4 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引进资金, 提高产业化发展保障
    3.5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率先在某些产业和领域实现农业产业化

(9)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综述
        1.1.1 研究现状
        1.1.2 研究述评
        1.1.3 研究趋势
    1.2 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背景
        1.2.3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1.4.1 基本概念
        1.4.2 基本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1.5.1 可能的思路创新
        1.5.2 可能的观点创新
第2章 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
    2.1 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2.1.1 原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1.2 后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2.2 发展理论的农村现代化研究
        2.2.1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与农民力量
        2.2.2 发展经济学: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
        2.2.3 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变迁
    2.3 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
        2.3.1 “乡村建设学派”的农村研究
        2.3.2 其他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
        2.3.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第3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
    3.1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3.1.1 农业和农村政策调整
        3.1.2 社会形态变化
        3.1.3 国家发展战略宏观部署
    3.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条件
        3.2.1 自然禀赋
        3.2.2 人口状况
        3.2.3 社会资源
第4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4.1 农村现代化的划分标准
        4.1.1 现有研究
        4.1.2 本文的划分标准
    4.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
        4.2.1 启动阶段(1978~1985年)
        4.2.2 平缓发展阶段(1986~1993年)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94~2001年)
        4.2.4 良性发展阶段(2002~)
第5章 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5.1 产业结构调整
        5.1.1 农业
        5.1.2 非农产业
    5.2 市场
        5.2.1 生产要素市场
        5.2.2 商品市场
    5.3 措施建议
        5.3.1 产业结构优化
        5.3.2 市场体系建设
第6章 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
    6.1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分化
        6.1.1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6.1.2 陕西的乡村治理
        6.1.3 农村社区建设
        6.1.4 乡村治理的逻辑
    6.2 根本问题
        6.2.1 研究视角
        6.2.2 乡村治理的内部关系
        6.2.3 乡村治理的外部关系
    6.3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下的分治
        6.3.1 乡村治理体制综述
        6.3.2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
第7章 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
    7.1 新农村建设
        7.1.1 内涵和外延
        7.1.2 根本要求
    7.2 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7.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2.2 农村社会保障
    7.3 陕西农村扶贫
        7.3.1 扶贫历程
        7.3.2 扶贫模式
    7.4 陕西农民组织化
        7.4.1 组织化现状
        7.4.2 特点和问题
        7.4.3 措施建议
第8章 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
    8.1 城镇化
        8.1.1 城镇化释义
        8.1.2 城镇化道路
    8.2 陕西农村城镇化
        8.2.1 发展阶段
        8.2.2 发展现状
    8.3 主要问题
        8.3.1 聚集困难
        8.3.2 建设资金
        8.3.3 乡村传统
    8.4 措施建议
        8.4.1 产业聚集
        8.4.2 市场融资
        8.4.3 定位“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安康市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背景
        1.1.2 陕西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
        1.1.3 安康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诉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2.1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定义
    2.2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别
    2.3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主体框架
        2.3.1 城乡统筹的基本框架
        2.3.2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主体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发展条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行政区划
        3.1.2 历史沿革
        3.1.3 地质地貌
        3.1.4 气候与水文
        3.1.5 主要资源
        3.1.6 社会经济
        3.1.7 区域交通
    3.2 汉滨区发展阶段分析
        3.2.1 汉滨区发展阶段
        3.2.2 区域发展阶段与城乡统筹的关系
    3.3 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条件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第4章 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4.1 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4.1.1 总体发展目标
        4.1.2 总体发展战略
        4.1.3 城乡发展战略分区
    4.2 统筹城乡人口发展
        4.2.1 总人口预测
        4.2.2 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4.2.3 城乡人口流动趋势
        4.2.4 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4.3 城乡居民点重构
        4.3.1 城乡居民点空间格局重构
        4.3.2 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
        4.3.3 城乡居民点规模重构
        4.3.4 城乡居民点职能重构
        4.3.5 村庄发展指引
    4.4 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布局规划
        4.4.1 第一产业布局规划
        4.4.2 工业布局规划
        4.4.3 旅游业发展布局规划
    4.5 统筹城乡发展交通体系规划
        4.5.1 城乡交通发展战略思想
        4.5.2 区域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4.5.3 区域城乡快速公交网络规划
    4.6 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7 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空间规划
        4.7.1 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规划
        4.7.2 区域空间管制分区规划
        4.7.3 城乡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陕西汉阴县蚕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绩可喜(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对策研究[D]. 汪雯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2]国家蚕桑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2016年度工作进展[J]. 苏超. 蚕学通讯, 2017(01)
  • [3]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D]. 郭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4]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 高林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安康市乡土人才开发问题研究[D]. 张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汉滨区蚕桑产业标准化研究与对策[D]. 梁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3)
  • [7]陆良县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余光灿. 云南大学, 2013(06)
  • [8]陕西镇安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高建,闫玉厚,樊毅.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6)
  • [9]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 司武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10]安康市汉滨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研究[D]. 刘林好.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陕西省汉阴县养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