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新闻发言人群体亮相(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1](2020)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政府形象是政府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在国内外公众中获得的认知与评价。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公众对政府需要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政府的各项职能需要及时转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服务型政府应运而生。服务型政府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原则,高度重视来自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主动承担公共服务职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等。作为政府赢得公民认同和提升合法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同时,政府形象作为一项“软实力”,也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资源,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提升所在地区公众的认同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更好的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政府形象与政府公信力呈正相关效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通过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能够帮助政府在民意表达上形成双向反馈,促进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整体效能。随着我国“互联网+”模式的深化,新媒体越来越发达,政府形象越来越呈现出公开化、透明化的趋势。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网络工具,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日益成为摆在现代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政府形象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相比起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包括政务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工具为政府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大大拓宽了政府形象传播模式这一领域。而政务微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助力政府形象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务微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绩效,而后者又与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式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江宁公安在线”为例,对政府形象塑造中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辅以“四川泸县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反面案例,对政务新媒体运营不善的情况作出成因分析。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运营当中,有许多环节运转不畅。笔者以对“江宁公安在线”运营者W警官的访谈作为实践经验支撑,着力探讨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总结实践经验,为当前我国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的政务新媒体运营提供参考性意见。最后,笔者对政府形象塑造中政务微博运营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
邱绍严[2](2020)在《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社会阶层利益分配不均衡状态下,社会矛盾就日益凸显,民众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时,往往会结合自身情感而产生很强的代入感,进而爆发愤激情绪。当这些不断积累的愤激情绪和利益诉求在现实社会中表达渠道不通畅时,会转而在更自由化的网络进行表达。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自媒体的多元发展,媒体可以借助网络的“互动性强”优势,而在网络获得更强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公众更自由、便捷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利益诉求等。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性引导”的局限,在传统媒体模式下,社会公众“无法发声”,但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发声”。这一方面推动了“言论自由”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观点和情绪也会对社会稳定性带来挑战,尤其是一些有“共同心声”的言论,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互联网+”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是公安机关对社会安全和公共危机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传播快、互动性与即时性强、个性化与多元化等特点,涉警舆情与网络媒体结合时,情形将会更加复杂化,如果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涉警网络舆情处理是否恰当,对于维持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优化为研究主题,通过采集温州市公安机关社会治理为研究样本,对温州市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管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从中发现并总结发现其存在引导处置工作的重视不足、各部门联动机制缺陷、宣传队伍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舆情危机的处理过于片面等四大问题,进而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其根本原因为舆论管控工作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安机关队伍能力不足以及网络公民的引导过于粗放不足等。然后就国内其他地区优秀的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情况进行借鉴与分析,继而提出如何优化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舆情应对预防机制优化、提高设计与情的反应水平以及优化舆情营队恢复机制。
张智虹[3](2019)在《“善治”视角下广东地方政府的舆论引导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舆论的生成与传播。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舆情事件频发,政府的舆论引导影响着社会的安稳与发展。本文基于“善治”视角,以“粤治-广东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舆情引导优秀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综合传播学、新闻学等理论知识,剖析广东地方政府舆论引导的基本面、实践探索与经验形成。在网民集体发声的舆论生态中,广东地方政府联合社会力量设置正面议题,与负面舆情形成对抗力量,主动引导舆论走向。纵观广东地方政府舆论引导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融入地方治理实践并进行充分互动,是其中显着的主线,推动了舆论引导的整体转型突破。其一是核心理念的嬗变,从以人为本的沟通意识到新媒体优先的竞争思维,再到意见领袖建言献策的智慧导向;其二是核心战略的转型,从网络问政的实施到线上线下联动治理,再到以智能手机为媒介的移动治理;其三是效果突破,从攻破谣言的舆情反转到建立品牌的公信力传播。“善治”视角下,广东地方政府“引领”舆论的经验模式如下:打好“提前量”,把握议程设置与媒体沟通的主动权;构建传播体系,拿捏舆情处置的“时”与“度”;打通治理层级,整合信息资源与公共服务;以网络治理为发力点,发挥舆论引导的叠加效应;整合“对话”渠道,深化公众参与。
姚泓[4](2017)在《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冲击的深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矛盾,各类突发事件呈现易发高发态势。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已无法抗拒和躲避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新媒介的日益普及,使得公众意见表达更为便捷。网络舆情日益增多,来势迅猛且影响之大,给我国政府提出了严峻考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机关的重要组成部门,处在社会管理的最前沿。及时监控、准确研判、积极回应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B市作为全国核心城市,人口总量大,特别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员数量大,民众诉求表达意愿的意识更强,B市公安机关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置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还可能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走向和处置结果,因此,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是公安机关无法回避的新课题。本文以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问题和对策为主线,从管理机构、工作机制、方法流程、评估体系、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概述了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现状,同时以“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和“反日游行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B市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处置中的主要做法和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的形式,发现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存在舆论引导手段不多、自我宣传意识不高、与媒体沟通不畅、队伍专业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进而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网络舆情事件治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纵横联动、协调配合原则;积极应对、快速处置原则;公开透明、真实客观原则;疏导结合,适度淡化原则。二是提升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树立新型理念、培育人才队伍和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健全完善现行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具体包括: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跟踪反馈机制。四是建立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完善畅通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良好的警媒沟通制度、健全严格的监督问责制度。
王洁[5](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指出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杨诗雨[6](2016)在《Web2.0时代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eb2.0的新媒体生态为新闻发言人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近年来,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进行信息发布传播活动以缓解公共矛盾,但自身却又一直处在公共领域的舆论当中被人吐槽、恶搞、批评。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新闻发言人呈现出信息处理迟滞、逃避媒体提问、话语伤及公众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媒体环境新生态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下Web2.0时代是自媒体崛起、传播泛媒体化、意见领袖多元和弱把关等现象交织并存的媒体环境时代,新闻发言人需要扮演舆情危机感知者、社会舆论筛选者、权威信息代言者、公共矛盾化解者等多重角色。当前,新闻发言人的能力状况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新媒体意识、人文意识、公众意识、舆情反应能力及现行培训班能力提升效果有限等几个方面。本文立足现实,以Web2.0环境中的媒体新生态为出发点,联系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理论,借鉴美国较为完善的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经验,从而得出结论:Web2.0时代下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对策应从实际出发、从新媒体环境变化出发,从新媒体的思维能力提升、舆情反应机制健全和完善培训班设置等方面着手进行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从而更好的适应Web2.0新媒体环境。
朱慧[7](2014)在《新媒体时代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为研究案例》文中认为政府新闻发言人,是适应政府公开的时代需求,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制度在推广和建设,但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同样也是一个岗位,新媒体时代对于这个岗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个人能力的强弱、职业素养的高低,有时直接决定了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好坏和优劣。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科技现代化和信息自由化对新闻发言人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作为公共部门的一种重要人才资源,新闻发言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为“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研究是我国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TC市新闻发言人的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案例开展研究,结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原理,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言人的能力建设进行分析,旨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我国基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朱旭[8](2013)在《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成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等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尊重和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和体制环境等因素制约,目前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上在法律环境保障、新闻发布体制、新闻发言人专业素质、公共部门与媒体的管理沟通机制以及危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于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涵意义、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制度构成、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全面阐述:在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构成上,本文就新闻发布会的准备与程序、新闻发言人的形象、素养和技巧进行了深入解释;在分析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上,从法律制度、发布体制、监控机制和专业化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完善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对策建议上,特别针对新闻发言人从“官职本位”到“专业本位”的过渡转换、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之间的沟通机制、突发性危机事件沟通应对能力以及应对网络新媒体发展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对于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陈恩奇[9](2012)在《我国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网络问政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政治潮流和发展趋势。现阶段,为了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发布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我国地方政府相继于2009年推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该制度的运行,为政府与网民之间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体现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重视,推动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但是由于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时间尚短,目前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问题重重,比如联动保障制度不完善、网络发言人选拔和管理制度不规范和网络发布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实现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对该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然后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概述。该部分在阐述该制度产生及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最后研究了当前我国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行价值。第三部分,当前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模式及运行个案分析。该部分介绍了当前我国五个地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模式,并引入典型案例,分析了该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第四部分,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联动保障制度不完善;政府网络发言人选拔和管理制度不规范;网络发布机制不健全。第五部分,完善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对策。主要完善对策有: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规范发言人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健全网络发布机制。
陈琳,丁晔,王健,陈耀华[10](2011)在《网络发言人制度传播优势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传播领域新宠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网民的广泛青睐,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表明该项新兴传播制度具有明显优势。为加速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网络发言人制度特殊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传播优势,这就是即时性、互动性、整合性、非制约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二、公安新闻发言人群体亮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新闻发言人群体亮相(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政府形象 |
二、新媒体与政务微博 |
三、政务微博运营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功能理论 |
二、政府形象塑造理论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概况 |
一、我国政务微博发展历程 |
二、我国政务微博运营的成绩 |
第二节 政务微博运营管理失效的案例 |
一、事件经过 |
二、政府在事件演化中对政务微博的运营管理 |
三、原因分析 |
四、总结 |
第三节 政务微博运营管理成功的案例 |
一、“江宁公安在线” |
二、“江宁模式”对政府形象的塑造 |
三、“江宁公安在线”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案例比较 |
一、政府对政务微博的重视程度不同 |
二、政务微博的功能实践效果不同 |
三、政务微博的运营绩效不同 |
第三章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政务微博的运营主体、空间和内容分布失衡 |
二、政务微博的运营质量需要优化 |
第二节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失灵的原因 |
一、运营理念滞后 |
二、运营队伍专业能力不高 |
三、运营制度不健全 |
四、运营手段滞后 |
第四章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重塑运营理念 |
一、强化责任导向的运营理念 |
二、从以功能为核心的理念出发明确政务微博定位 |
三、强化学习理念以增强对政务微博运营规律的把握 |
第二节 优化运营主体 |
一、加强政务微博的运营队伍建设 |
二、积极培养“意见领袖”代表政府部门有力发声 |
三、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不断提高网民群体的素质 |
第三节 完善运营制度 |
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 |
二、健全信息监管制度 |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第四节 创新运营手段 |
一、丰富政务微博内容的呈现形式 |
二、强化政务微博的交互性 |
三、不断提升政务微博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涉警网络舆情 |
1.舆情与涉警网络舆情 |
2.涉警网络舆情特点 |
3.涉警网络舆情的分类 |
4.涉警网络舆情的演变 |
(二)涉警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
1.沉默螺旋理论 |
2.塔西佗陷阱 |
3.危机管理理论 |
4.政府网络公关理论 |
二、温州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 |
(一)温州市涉警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
1.近五年涉警网络舆情基本情况 |
2.涉警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
(二)温州市涉警网络舆情现状 |
1.互联网用户数 |
2.传播涉警网络舆情的主要平台 |
3.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 |
(三)温州公安机关应对涉警舆情的现状 |
1.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组织设置,责任分担和团队质量不断提高 |
2.从方式方法角度:从单一管理到“互联网+促销”变化 |
3.从工作机制的角度:继续加强积极回应涉警舆情的机制 |
三、温州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问题分析 |
(一)温州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
1.引导处置工作的重视不足 |
2.各部门联动机制缺陷 |
3.宣传队伍技术水平不高 |
4.舆情危机的处理过于片面 |
(二)温州市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1.舆论管控工作理念落后 |
2.管理相关机制不全面 |
3.公安机关队伍能力不足 |
4.网络公民的引导过于粗放 |
四、其他地区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经验借鉴 |
(一)其他地区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 |
1.北京 |
2.广州 |
3.宁波 |
(二)国内警方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经验启示 |
1.基础工作保障舆情管理 |
2.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是应对关键 |
3.注意新媒体应用是公安机关掌握舆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
五、优化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议 |
(一)舆情应对预防机制优化 |
1.源头预警 |
2.培训支撑 |
3.实战导向 |
4.全媒体建设 |
5.监管保障 |
6.从严治警 |
(二)提高涉警舆情的反应水平 |
1.适当“示弱”原则 |
2.把握黄金时间 |
3.应对联动机制 |
4.把握回应和调查之间的时间差 |
5.拓宽回应载体 |
(三)优化舆情应对恢复机制 |
1.把握正面宣传力度 |
2.完善实体案件追责 |
3.严惩虚假炒作舆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善治”视角下广东地方政府的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理论诠释与经验描述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2 广东地方政府面临的舆论新生态 |
2.1 舆论主体分散化,舆论引导工作量增大 |
2.2 负面社会议题多元化,舆论引导方式亟待更新 |
2.3 舆论引导能力两极分化,新增长极有待培育 |
2.4 网络传播放大政府声音,“联结”政府与公众 |
3 广东地方政府舆论引导观念与能力的基本面 |
3.1 围绕“善治”建立舆论引导能力指标体系 |
3.2 舆论引导集群案例中的善治表现 |
3.3 舆论引导的认同效应与传播效果 |
4 融入地方治理的广东舆论引导实践转型与发展 |
4.1 从沟通意识到智慧导向的理念嬗变 |
4.2 从网络问政到移动治理的战略转型 |
4.3 从舆情反转到公信力提升的效果突破 |
5 典范个案:邻避事件中的广东舆论引导效应剖析 |
5.1 深圳市政府践行公开透明理念,“零距离”回应核电质疑 |
5.2 汕头潮南重视沟通群众,打造“参与-协商-共识”舆论引导工作链条 |
6 “善治”引领下的舆论引导“广东经验” |
6.1 “时空主导”——把握议程设置与媒体沟通的主动权 |
6.2 “双轮驱动”——拿捏舆情处置的“时”与“度” |
6.3 “整体政府”——整合信息资源与公共服务 |
6.4 “供给侧”改革——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
6.5 公众参与——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互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4)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1 国外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2 国内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2.1 国外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2.2 国内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舆情 |
2.1.2 网络舆情 |
2.1.2.1 网络舆情概念 |
2.1.2.2 网络舆情特点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现状概述 |
3.1.1 成立了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专职机构 |
3.1.2 建立了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
3.1.3 规范了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方法流程 |
3.1.4 构建了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评估体系 |
3.1.5 组建了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专业队伍 |
3.2 B市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一(以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为例) |
3.2.1 入选理由 |
3.2.2 事件回顾 |
3.2.3 相应网络舆情变化及趋向 |
3.2.4 公安机关处置情况分析 |
3.2.5 经验启示和不足 |
3.2.5.1 经验启示 |
3.2.5.2 不足之处 |
3.3 B市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二(以反日游行事件为例) |
3.3.1 入选理由 |
3.3.2 事件回顾 |
3.3.3 公安机关处置措施 |
3.3.4 经验启示和不足 |
3.3.4.1 经验启示 |
3.3.4.2 不足之处 |
第4章 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B市公安机关网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舆论引导手段不多 |
4.1.2 借助互联网自我宣传意识不强 |
4.1.3 与媒体沟通不畅,缺乏有效互动 |
4.1.4 队伍专业能力不强 |
4.2 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能力素质建设不够 |
4.2.2 相关机制不健全 |
4.2.3 相关制度不完善 |
第5章 国内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理主要经验对B市的启示 |
5.1 国内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经验 |
5.1.1 广东网络舆情管理经验 |
5.1.2 浙江网络舆情管理经验 |
5.1.3 湖南网络舆情管理经验 |
5.2 国内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经验对B市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网络舆情事件治理的基本原则 |
6.1.1 纵横联动,协调配合原则 |
6.1.2 积极应对,快速处置原则 |
6.1.3 公开透明,真实客观原则 |
6.1.4 疏导结合,适度淡化原则 |
6.2 提升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 |
6.2.1 树立新型理念,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知理解 |
6.2.2 培育人才队伍,加强公安民警的业务素质 |
6.2.3 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掌握控制 |
6.3 健全完善现行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 |
6.3.1 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
6.3.2 健全完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
6.3.3 健全完善网络舆情跟踪反馈机制 |
6.4 建立应对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制度 |
6.4.1 完善通畅的信息公开制度 |
6.4.2 建立良好的警媒沟通制度 |
6.4.3 健全严格的监督问责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5)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七节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
第一节 仪式 |
一、“仪”解 |
二、“式”解 |
三、“仪式”解 |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
一、新闻发布会 |
二、记者招待会 |
三、新闻吹风会 |
第三节 理论述评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
三、礼与礼治思想 |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
四、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一、报道媒体分析 |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
第八节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三、结论 |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
一、仪式中的结构 |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Web2.0时代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问题及内容 |
1.4 理论框架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相关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闻发言人制度面临的媒介新生态 |
2.1 新闻发言人制度演进 |
2.1.1 初创阶段——1983-2002年 |
2.1.2 探索阶段——2003-2008年 |
2.1.3 Web2.0阶2009年至今 |
2.2 新闻发言人面临的新挑战 |
2.2.1 自媒体的崛起 |
2.2.2 泛媒体化的兴盛 |
2.2.3 弱把关的传播 |
2.2.4 意见领袖的多元 |
第三章 Web2.0时代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 |
3.1 舆情危机感知者 |
3.2 社会舆论筛选者 |
3.3 权威信息代言者 |
3.4 公共矛盾化解者 |
第四章 Web2.0时代下的新闻发言人能力状况分析 |
4.1 基于公共事件表现的分析 |
4.1.1 新媒体意识缺失 |
4.1.2 公众意识不足 |
4.1.3 舆情反馈失当 |
4.1.4 人文关怀缺乏 |
4.2 基于新闻发言人群体的反馈 |
4.3 基于N市新闻发言人能力状况的调查 |
第五章 Web2.0环境下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与提升 |
5.1 美国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借鉴 |
5.1.1 美国新闻发言人设置 |
5.1.2 美国新闻发言人能力要求 |
5.1.3 美国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启示 |
5.2 我国新闻发言人能力提升途径 |
5.2.1 提升新媒体思维能力 |
5.2.2 健全舆情回应机制 |
5.2.3 完善培训班设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媒体时代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政府新闻发言人研究 |
1.2.2 国内外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 |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研究基础 |
2.1 传统媒体环境下能力建设研究 |
2.1.1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中美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特点 |
2.2 新媒体环境下能力建设的挑战 |
2.2.1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
2.2.2 传播方式多元化 |
2.2.3 舆论监督多样化 |
2.3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具备能力和素养 |
2.3.1 基本能力 |
2.3.2 基本素养 |
第3章 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现状调查 |
3.1 新媒体环境 |
3.1.1 互联网环境 |
3.1.2 微政务环境 |
3.1.3 全媒体环境 |
3.2 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队伍的建立 |
3.2.1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
3.2.2 组建新闻发言人队伍 |
3.3 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现状 |
3.3.1 举办讲座 |
3.3.2 封闭集训 |
3.3.3 发言人沙龙 |
3.3.4 建立QQ交流群 |
3.4 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问题 |
3.4.1 缺乏专业知识 |
3.4.2 缺乏传播技巧 |
3.4.3 实践经验不足 |
3.4.4 职务痕迹过重 |
第4章 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研究分析 |
4.1 能力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1 缺乏制度保障 |
4.1.2 职业化程度过低 |
4.1.3 成为形象工程 |
4.1.4 培训形式单一 |
4.2 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性研究 |
4.2.1 执政能力需要 |
4.2.2 创新社会管理 |
4.2.3 引导社会舆论 |
第5章 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新闻发言人相关制度 |
5.1.1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
5.1.2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
5.1.3 引入问责机制 |
5.2 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提升专业化水平 |
5.2.1 专业知识 |
5.2.2 专业技能 |
5.2.3 专业道德 |
5.2.4 专业培训 |
5.3 建立新闻发言人、社会大众和新媒体三者的良性互动 |
5.3.1 畅通沟通渠道,提升公共沟通能力 |
5.3.2 打造责任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8)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 |
2.1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涵与意义 |
2.1.1 公共部门的概念和主要构成 |
2.1.2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 |
2.1.3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的内涵 |
2.1.4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
2.2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政治学基础 |
2.2.2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基础 |
2.2.3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管理学基础 |
2.2.4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公共关系学基础 |
2.3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演变 |
2.3.1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 |
2.3.2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2.3.3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面临的动力和压力 |
2.3.4 天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2.4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国际经验 |
2.4.1 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
2.4.2 英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
2.4.3 法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
2.4.4 德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
2.4.5 欧盟新闻发言人制度 |
2.5 中外新闻发言人制度比较 |
2.5.1 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悠久经验相对丰富 |
2.5.2 国外新闻发言人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
2.5.3 国外新闻发言人素质相对较高 |
第三章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构成 |
3.1 新闻发布会的准备与程序 |
3.1.1 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准备 |
3.1.2 新闻发布会的前期策划 |
3.1.3 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的准备 |
3.1.4 新闻发布会的程序准备 |
3.2 新闻发言人的形象 |
3.3 新闻发言人的素养 |
3.3.1 政治素养 |
3.3.2 知识素养 |
3.3.3 媒介素养 |
3.3.4 公关素养 |
3.3.5 心理素养 |
3.4 新闻发言人的技巧 |
3.4.1 真诚与真实是新闻发言人永远的第一技巧 |
3.4.2 新闻发言人要学会表态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开始讲 |
3.4.3 新闻发言人要学会讲故事用细节和故事吸引受众感动人 |
3.4.4 新闻发言人要学会幽默提升修养塑造独特人格魅力 |
第四章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新闻发言人的法律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
4.1.1 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约束性和执行力度 |
4.1.2 信息公开条例本身还存在着完善的地方 |
4.1.3 信息公开形式单一,内容有限,存在偏颇和不足 |
4.2 公共部门新闻发布体制仍需加强 |
4.2.1 新闻发布的时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
4.2.2 新闻发布存在着“统一口径”或“口径不一”的情况 |
4.2.3 新闻发言人制度缺乏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
4.2.4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
4.3 新闻发布会后的自我审查和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 |
4.3.1 新闻发布会的自我审查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系统和规范化 |
4.3.2 新闻发布会的舆情监控机制不完善,还未形成明确的工作程序 |
4.4 新闻发言人专业化程度和素质不高 |
4.4.1 中国新闻发言人职业群体现状 |
4.4.2 国外新闻发言人职业群体的特点和运作情况 |
4.5 新闻发言人应对危机管理和突发事件能力较差 |
4.5.1 中国现阶段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
4.5.2 目前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一些主要错误做法 |
4.6 新闻发言人应对网络和新媒体能力亟待提高 |
4.6.1 网络和新媒体发展对于危机事件的影响 |
4.6.2 中国公共部门应对网络和新媒体的能力现状 |
第五章 完善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法制环境和行政环境建设 |
5.1.1 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制度建设的约束性和执行力 |
5.1.2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政府系统环境 |
5.1.3 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
5.2 逐步改革完善公共部门新闻发布体制 |
5.2.1 进一步加强公共部门新闻发布的及时性 |
5.2.2 进一步加强公共部门新闻发布的力度和密度 |
5.2.3 进一步建立新闻发布预案制度 |
5.2.4 进一步扩大公共部门新闻发布的媒体渠道 |
5.3 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官职本位”逐渐过渡到“专业本位” |
5.3.1 突破现有的“归口管理”模式设立独立的新闻发言人部门 |
5.3.2 突破传统的“官职本位”模式使新闻发言人可以了解部门决策 |
5.3.3 参照国际惯例招聘有媒体经验专业人士加入新闻发布团队 |
5.4 加强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5.4.1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
5.4.2 中国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与新闻媒体沟通的优势和劣势 |
5.4.3 公共部门与媒体沟通的主要途径 |
5.4.4 公共部门对媒体的制约和控制手段 |
5.5 逐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能力 |
5.5.1 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需要树立的观念和认识 |
5.5.2 公共部门应制定突发性危机事件媒体应急预案 |
5.5.3 公共部门应建立突发性危机事件的信息传递网络 |
5.5.4 新闻发言人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处理中的角色定位 |
5.5.5 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危机危机事件的原则 |
5.5.6 公共部门应聘请媒体作为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危机公关顾问 |
5.6 逐步提高应对网络和新媒体的能力 |
5.6.1 建立政务微博应对网络和新媒体发展 |
5.6.2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对网络和新媒体发展 |
5.6.3 公共部门要努力实现网络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常态化 |
5.6.4 加强应对网络和新媒体发展的环境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理论基础 |
(五)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二、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概述 |
(一)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产生及演进历程 |
(二)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基本内容和特点 |
(三)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推行价值 |
三、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模式及运行个案分析 |
(一) 当前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模式 |
(二) 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运行个案 |
四、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联动保障制度不完善 |
(二) 政府网络发言人选拔和管理制度不规范 |
(三) 网络发布机制不健全 |
五、完善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对策 |
(一) 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 |
(二) 规范发言人的选拔及管理制度 |
(三) 健全网络发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发言人制度传播优势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快速发展的网络发言人制度 |
1.政府大力推进网络发言人制度 |
2.网民对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期待 |
3.学术研究对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推动 |
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独特性 |
三、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传播优势 |
1.即时性 |
2.互动性 |
3.整合性 |
4.非制约性 |
5.广泛性 |
6.灵活性 |
四、结语 |
四、公安新闻发言人群体亮相(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D]. 王雨.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2]温州市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优化[D]. 邱绍严. 长安大学, 2020(06)
- [3]“善治”视角下广东地方政府的舆论引导研究[D]. 张智虹. 暨南大学, 2019(02)
- [4]B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对策研究[D]. 姚泓.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5]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6]Web2.0时代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D]. 杨诗雨. 广西大学, 2016(02)
- [7]新媒体时代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力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TC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为研究案例[D]. 朱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8]公共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 朱旭. 天津大学, 2013(01)
- [9]我国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研究[D]. 陈恩奇. 湖北大学, 2012(01)
- [10]网络发言人制度传播优势探析[J]. 陈琳,丁晔,王健,陈耀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