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幸运带给需要帮助的人(论文文献综述)
管毓婧[1](2021)在《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阅读始终是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部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结合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特点和现代阅读策略特点的批注阅读策略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阅读策略的教学也逐渐向小学学段下移。批注阅读策略由中学、小学高学段向小学中学段的推广也引发出一些问题,教师自身对批注是否有充分了解与运用;教师如何结合小学中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更有效地教学批注阅读策略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一线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与教学帮助,促进小学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发展。同时,批注阅读策略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际运用性,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探究能力,能够对学生批注阅读能力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对批注及批注阅读教学理论的认知,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南京市X小学中学段的学生和学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对多名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同时,笔者作为小学中学段一线语文教师,对批注阅读教学的观摩、实践机会较多,因此还进行了批注阅读教学课堂观察,多角度了解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通过对数据、访谈内容和课堂观察的分析,发现批注阅读策略在小学中学段的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譬如教师和学生本身对于批注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不充分,对于批注阅读策略的教学和学习不够系统,教师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固化,批注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受限,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归纳总结出批注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学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做批注示范指导教学、转变批注传统评价方式等,同时符合小学中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从而使研究的结果既丰富批注这一阅读策略的理解,同时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教学和运用批注阅读策略。
黄艺[2](2020)在《“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节在中国人的心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广大中华儿女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圆和归宿,代表着情感的聚合,它整合着中华儿女关于亲情、家庭以及乡土的记忆。发展至今,春节已走过上千年的岁月浮沉,积淀了无数代表着传统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在这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春节仪式经历了“祭祀”“守岁”到“烟花爆竹”,再到“央视春晚”和如今的“网络拜年”“抢红包”等。可以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仪式也几经变迁,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通过媒介仪式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春节文化,塑造了新的春节仪式和春节记忆。仪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社会学家埃里克·罗滕比勒对仪式的定义来看,它是有一定目的性、表演性和自发性的模式化行为。本文选择了国内目前开放度与参与度都较高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作为研究阵地,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新型的互联网春节仪式,也见证了社交媒体上春节符号变迁和年俗变迁的过程,极具讨论价值。本文期望通过传播学视角下的“仪式”理论为支撑,以春节期间的微博活动:“红包仪式”“祈福仪式”“返乡仪式”“春晚仪式”为例来分析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路径,并从“仪式空间”“仪式内容”“仪式成员”以及“仪式目的”等微博仪式化传播特征,来分析微博这种社交媒体是如何建构起“互联网春节”仪式的以及如何进行仪式化传播的。本文最后对比互联网春节与传统春节在“仪式”方面的区别,是为了分析互联网春节对传统春节的影响,而非将传统与新技术割裂开,从而进一步去思考现代开放的社交媒介是否能让更多群体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在互联网语境之中,我们又该如何对抗遗忘,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
罗芳春[3](2019)在《《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福乐智慧》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宋朝时期,由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古代维吾尔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诗作完成后,优素甫把它献给了当时的执政者,执政者对此高度评价,并把它作为治世智慧,因此优素甫也获得了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的称号。《福乐智慧》是一部劝诫式长诗,主要人物有四位:国王日出、大臣月圆、月圆之子贤明、修道士觉醒,长诗通过这四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辩论,阐述了安邦治国的政治主张以及“幸福”“善德”“知识”“智慧”等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福乐智慧》是一部献给统治者的劝诫长诗,其思想体系复杂,哲理性强。为了达到劝诫的效果,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诗性隐喻,为这部哲理劝诫作品增添了几分活力,也强化了劝诫的现实效果。在中国古代诗作中,隐喻是一种与诗相通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宋朝时期的一部长诗,隐喻性的特点在《福乐智慧》中表现尤为突出。那么作为《福乐智慧》中最为显着的特点,诗性隐喻在《福乐智慧》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福乐智慧》中独特的诗性隐喻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究竟来自何处?诗性隐喻运用在长诗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期望回答以上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分析在理论上有利于深化《福乐智慧》的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促进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在他人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福乐智慧》中大量的诗性隐喻为语料,以体验哲学为理论框架,以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诗性隐喻、体验性等为指导,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探究,发现了《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一,《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以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以丰富的实例阐释《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体现的认知规律。具体结论为:(1)《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是在身体、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基础上产生的;(2)《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类有结构诗性隐喻、本体诗性隐喻和方位诗性隐喻;(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有单一式,镜像式,单域式以及双域式四类模式。第二,《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源域取象分布。《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是人们在实践中身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可以看出喻体的主要分布情况,《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以人与人体为主,动物及其毛羽次之,自然现象、运动方向和山川河流等自然界中的物质数量也不容小觑,这反映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体验认知过程是以自身及自身运动、空间方位、自然界取象为主的思维规律。第三,《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生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统计分析有如下发现:(1)人体隐喻化认知方式始于人们对人体本身及其器官的认知体验,以此投射于抽象复杂的认知域。因此,人和人体的认知经验成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之一。(2)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由此积累的对于自然的认知体验构成认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自然万物成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生成的另一因素。(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并非是客观现实的客观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视角和态度。总之,《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洞察自身奥妙,身体构造为尺度,以观察天地万物,自然变化为参照,形成情感、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感悟体验。由于能力和时间所限,本文无论是在语料选择还是理论分析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会进一步充实语料,进一步丰富研究,提高认知语言学理论水平,在诗性隐喻的研究上能够更加深入。也希望藉此为语言学的发展尽其所能,在实践上为我国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尽一份力,进而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凯[4](2019)在《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用户需要和产品特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正在由过去的“实用功能的使用”转变为“对信息的认知体验”,产品的信息载体特征也越来越明晰。针对当代产品和产品设计新特征和新趋势,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展开对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的基本定义、内容、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探究和解析当代产品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过程属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设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应用理论,并为产品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展开了如下五个部分研究。首先,在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界定“产品”、“产品设计”、“产品信息”等基础概念。其次,在厘清认知建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提出了产品设计认知模式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在系统分析影响用户认知的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究和构建“触发—获取—筛选—加工—输出”的用户认知过程模式,并解析各过程的认知内容及相互关系;探究和构建“目标—任务—信息/行为流—信息触点”用户认知层级模式;并分析各层级关系中满意度测评的内容和方法。第四,在原有“问题”认知模式和“求解”认知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和构建由用户域、价值域、交互域、表征域构成的“UFIC”产品设计问题模式,并明确用户域和表征域是设计认知的核心问题域;探索和构建由分析、定义、生成、测评构成的“ADGE”产品设计求解模式,在分析求解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明确测评过程在模式中的控制作用;从ADGE求解模式视角将UFIC问题模式中四个问题域细化为十六个核心设计问题,并导出“UFIC-ADGE”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第五,在用户认知和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产品系统映像内核创设、范围创设、逻辑创设和表现创设的四个维度,并细分为十二个创新路径。本次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进一步界定了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明确了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用户认知的过程、层级模式,产品设计认知的问题、求解及过程模式和产品系统映像创设维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设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应用理论,有助于设计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属性,明确用户研究内涵,扩展设计创新维度,优化设计过程和设计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尹康[5](2019)在《珠宝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情况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降低珠宝多种材质的关税利好,会提振珠宝行业,所以如何在这个重要转折点上,传播珠宝文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珠宝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珠宝与新媒体的结合是近几年的新兴产物,珠宝文化通过新媒体联合为多种视觉形象、直观的呈现在珠宝爱好者面前,为珠宝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通过分析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拓宽其在珠宝领域的应用,在今后的珠宝文化传播中,更多的应用新途径、新方法,使推广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珠宝首饰作为一种昂贵的物质载体,不但承载着价值属性,更搭载着文化的传承性,这也使得在珠宝文化的推广上,往往会更加注重情感与内在文化的表达。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通过相对单一的方式手法来推广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内在价值,是相对困难的。相比新媒体而言,其灵活的互动性恰恰可以弥补传统媒体模式的不足,胜在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手法,把抽象的、晦涩的隐藏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柔性的、精巧的手法之下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升消费者对珠宝文化的价值认同度,产生共同语言。在互联网革命的大背景下,珠宝文化依靠哪种方式传播才更符合当代特征?现代与传统哪个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信息和科技发展层面上看,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代,新媒体也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珠宝文化推广途径,更拓宽了其传播方式,例如自媒体、虚拟现实、融媒体、大数据等新型模式,都使得珠宝文化的传播方式变的更加便利高效。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更开创了更加综合与多元化的新型途径。在当代社会,珠宝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除珠宝玉石自身材质的价值之外,现代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珠宝首饰背后展现的文化寓意、品牌创意等方面内容。两者的经验积累差距比较大。但是互联网和珠宝结合的模式一定会胜出,因为它是一种先进的方式。在新媒体传播逐渐普及的环境下,珠宝文化传播的方式理应充分结合新模式的特点。
赵宗耀[6](2018)在《认知视域下的宗教产生与传播》文中提出宗教认知科学是一门从认知和进化的角度研究宗教思想及行为的学科。通过广泛利用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知人类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等领域的知识,宗教认知科学致力于从认知角度探寻宗教思想产生与传播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理论分支的研究分析,探讨宗教认知科学在解释宗教方面的理论价值和重要意义,及其对当代宗教与科学关系、宗教存在合法性问题的影响,并指出宗教认知科学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说明了论文选题的意义,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章讨论宗教认知科学的产生,表明了在传统宗教解释的压力下,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宗教的认知科学解释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而人类认知机制与宗教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特征表明通过当前的认知科学解释宗教具有其可行性,并概述了宗教认知科学的认知副产物理论和进化适应论这两个主要理论分支。第二章探讨宗教的认知副产物理论。第一部分探讨宗教观念的起源,分析了人类认知系统中关涉宗教观念的产生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基本模块,即用于探测中介的存在的“超灵敏中介探测装置”和根据自身去理解其他中介的“心理理论机制”。第二部分探讨宗教观念的记忆和传播,首先从直觉本体论出发,利用“最小反直觉概念”解释了宗教概念的记忆和传播优势;然后分析了宗教仪式在宗教认知的记忆和传播中的作用,重点阐释怀特豪斯的“意象模式”和“教条模式”的理论。第三章探讨宗教认知科学的另一理论分支——进化适应论。通过对群体选择理论、代价信号理论和超自然惩罚理论这三种最流行的宗教适应论模型的分析,探寻人的认知属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四章反思宗教认知科学的意义。宗教认知科学的产生,意味着利用科学解释宗教问题的进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当代走向,同时也引发了当代语境下宗教存在方式及合理性的科学评估与反思。而宗教认知科学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一条宗教科学研究的新路径,从认识论上拓宽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方式;从生存论的角度,深化了人们对自身局限性与超越性的哲学反思,在当代语境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结语部分指出了因认知科学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和自然主义这一单一角度的局限性造成的宗教认知科学的不足,并提出通过积极引进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将宗教的认知科学解释与文化的阐释相结合,可使宗教认知科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最后对宗教认知科学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杨[7](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于长飞[8](2013)在《创新与求变—奥蒂勒·戴克的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时代的主流就是求新与求变,在建筑创作领域也不例外。由于我国正处于能源紧缺,资源匮乏的阶段,大面积的创新是不符合我国提倡绿色环保的主题的。因此,我国除了在建筑领域中体现创新求变的时代特征之外,还要节约我国的能源,为子孙后代造福。奥蒂勒戴克作为法国最活跃和个性最为鲜明的年轻女建筑师,她被建筑导报评为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同时她也成为对法国乃至当代建筑文化和历史作出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之一。所以,对法国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奥蒂勒戴克建筑理论的引进与介绍对我国认知法国当代建筑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丰富了我国对法国建筑师的研究,对我国的建筑创新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采用历史、文化与人类学的视野及典型对象研究法,对奥蒂勒戴克的建筑实践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归纳出其创新求变思想形成的初期、早期和中期三个过程;采用交叉学科研究法和实例分析法,分析了奥蒂勒戴克的建筑作品和其稳中求变,勇于创新的个性特征;最后采用归纳和综合分析法,总结了奥蒂勒戴克的建筑理论及思想方法,并揭示了对我国的建筑领域的思想借鉴与启示。本文分3部分对奥蒂勒戴克创新求变的建筑创作过程进行相关研究:首先,以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根据奥蒂勒戴克的成长过程,对其创新求变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她不同创作阶段的典型作品,揭示了奥蒂勒戴克建筑理论形成于实践的创新与冒险(本论文第2、3章);第二,用归纳分析法对奥蒂勒戴克的创作方法和个性特征进行总结,得出奥蒂勒戴克设计中追求理性、和谐与创新的思想理念来源于其创造性的思维特征和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本论文第4、5章);第三,用对比研究法,对与奥蒂勒戴克创作相似的建筑师进行比较,结合其相关理论,指出对我国建筑理论、建筑教育以及建筑创作的启示(本论文第6章)。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通过对奥蒂勒戴克建筑实践历程与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了戴克建筑思想转变三个阶段和其建筑理论的主要来源,提出了戴克的建筑理论是对法国建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为继续研究奥蒂勒戴克以及法国的建筑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二)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剖析,总结了戴克创新求变的思想体系、创作手法和创新性人格特征,提出戴克的建筑创新来源于建筑师本人的天赋和灵感,但是她的建筑创新过程是建立在团队互相协作的工作基础上,在追求建筑的社会性和节能效果的大背景下,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差异的大胆实践,为我国建筑创作提供技术方法等实践方面的指导。(三)通过对戴克工作方法的分析,总结了戴克跨学科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戴克将跨学科的工作方法,即医学诊断法,应用到建筑领域中有利于她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敏捷捕捉大众的审美艺术及价值取向,并成为她独到的建筑艺术感知基础的有力武器,为建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奥蒂勒戴克的建筑设计因凝聚时代精神而创新,因理念的不断实践而创新,因创新的个性而创新,这些研究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杨艳蕾[9](2011)在《大学服务社会 ——“威斯康星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美国适逢巨大变革的年代。科技发明日新月异,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政治生活风云变幻,同时,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也都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变化也在日益显现:“真正生活”(Real Life)概念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将大学生活仅仅定义为校园内信仰生活、学术生活的偏狭之见,人们看到了校园外五彩缤纷的市民生活世界,那个为面包为牛奶而打拼、为经营为谈判而奔波的世界,看到了大学生活与这个缤纷世界之间的联系;选修制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引入,让科学知识及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与古典学科知识一样平等的地位,教育的实用性日益受到认可和重视;教育民主化呼声渐起,更多的民众享受到知识的恩泽,尤其是在赠地学院热潮中崛起的中西部的州立大学中,大学与社会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为民众服务成为时代的呼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地处美国中西部北端的威斯康星大学,从19世纪80年代起就通过创办“农民学校”(Farmer’s Institute)、开设“短期课程”(Short Course)、进行乳业问题研究等形式开始了面向州的实际、适应州的人民要求的服务实践活动。到了20世纪初期,他们又通过建立大学推广部、鼓励大学教授参与制定州的多项进步主义立法及到州的行政管理委员会中任职等形式,将大学服务州、服务社会的活动全面铺开并推向高潮。这种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被高度概括为“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而享誉世界。本论文试通过对“威斯康星理念”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的揭示,对体现“威斯康星理念”的具体的服务社会实践模式的陈述,对“威斯康星理念”成因的分析,对“威斯康星理念”影响的阐述,对这一高等教育领域里重要事件进行粗浅梳理,从而对大学功能问题的理论探究做一个历史视角的解读,以期对我国大学服务社会实践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全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是选题缘由和意义的阐述,关键词的厘定,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及介绍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它分为四章。第一章:“威斯康星理念”的思想内涵,这一章主要介绍领导威斯康星大学开展服务社会活动的三位校长,即三个杰出代表人物巴斯科姆(J.Bascom)、钱伯林(T.C.Chamberlin)和范海斯(C.R.Van Hise)的观点和主张,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构成“威斯康星理念”之思想内涵的东西,是威斯康星大学实施服务社会活动的理论基础,它们代表“威斯康星理念”的精神层面;第二章:“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践模式,主要介绍威斯康星大学实施的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些服务活动主要是在大学推广教育部的社会服务活动、农业院系的社会服务活动和专家资政活动这样三个路径上展开,它们反映着“威斯康星理念”的行动层面;第三章:“威斯康星理念”的成因分析,这一章里主要是对促使“威斯康星理念”诞生和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威斯康星理念”的诞生和出现是美国社会变革的必然诉求,它受到高等教育领域里发生的变化的推动,同时,威斯康星州内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则为其提供了土壤;第四章:“威斯康星理念”的影响,这一章里主要介绍“威斯康星理念”引起的反响和带来的影响作用,对“威斯康星理念”受到的肯定和赞扬进行了客观表述,对它遭到的质疑和批评也进行了如实反映。“威斯康星理念”对高等教育领域带来观念更新作用,对其他大学的社会服务实践起到典范作用,它更具有大学服务职能的定位作用。这一章里还对“威斯康星理念”对我国大学社会服务活动的启示做了分析和揭示。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所研究问题的高度概括,指出“威斯康星理念”标志着以服务为典型特征和终极目的的美国式新大学的出现,标志着大学已经打破高等教育的传统的封闭体制,标志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确立,“威斯康星理念”更代表着教育民主理想的实现。
贺敬雯[10](2014)在《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富勒(Fuller F.)以关注为切入点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研究便拉开序幕。综合审视已有研究,尽管研究者视角纷呈,但大多数教师发展过程研究多偏向于对教师实际经历的或表现出的发展情形的描述,并且通常从被动、消极的一面出发,如:不同阶段教师遇到的问题、关注的问题、专业能力及表现、教师工作态度及需求、教师外显行为与自我反思等。然而,从“负”面问题出发,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教师发展的特征,尤其未能充分体现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进入21世纪之后,教师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是影响教师持续、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表征方式更能从主动、积极的一面探索教师发展过程,并更能够体现教师发展中的主体性呢?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愿景关涉教师发展的意愿、动力以及发展方向。因此,本研究选择以愿景为表征,从主动、积极的视角探索不同生涯阶段教师的发展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理清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来研究:一是看自然发展中的教师,看他们的教师愿景有何变化;二是看专业发展中的教师,看他们的教师愿景有何不同。因此,本研究采取纵向和横向两种路径:(1)纵向路径:分析不同生涯阶段教师愿景的特征,探寻教师愿景与教师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2)横向路径:比较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愿景特征的差异,从横向探寻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研究在质化研究范式下,选择了吉林省长春市四所初级中学,依据事先划分好的教师生涯阶段,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对不同生涯阶段的教师进行抽样,共抽取32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另外,为了将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愿景进行比较,在抽样时对每个生涯阶段有针对性的抽取了部分优秀教师,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数据,共获得访谈资料25万字。访谈提纲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研究所建构的分析框架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归类和分析。主要发现如下:1.教师在不同生涯阶段的愿景的特征不同;2.在同一生涯阶段,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愿景主要体现为类型差异;3.从愿景的构建时机来看,教师愿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致相同,都为工作第一年,第三年至工作第七年以及第十年左右;4.教师的自我愿景、教学愿景以及学生发展愿景分别构成不同生涯时期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要因子;5.焦点清晰、范围宽广、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呈现“远”特征的愿景可能更利于促进教师发展;
二、把幸运带给需要帮助的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幸运带给需要帮助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小学语文批注阅读教学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小学语文批注阅读教法的研究 |
(三) 关于批注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
(四) 关于批注阅读在理论与教学实践上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批注阅读教学的理论探析 |
一、批注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批注及批注阅读 |
(二) 批注阅读教学 |
二、批注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
(一) 批注阅读教学的一般意义与作用 |
(二) 批注阅读教学对小学中学段学生的特殊意义与作用 |
三、批注阅读的历史发展 |
(一) 批注的历史发展 |
(二) 批注阅读教学的发展 |
四、批注阅读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二) 对话理论 |
(三) 接受美学理论 |
(四) 新课程改革理论 |
第二章 小学中学段语文批注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法 |
(四) 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实施现状 |
1. 教师对批注阅读的态度 |
2. 批注阅读的课堂教学和指导情况 |
3. 批注阅读的使用效果与评价 |
4. 学生在批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情况 |
(二)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认知 |
2. 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固化 |
3. 批注阅读教学广度和深度受限 |
(三)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教师对批注阅读教学的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 |
2. 学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培训工作 |
3. 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 |
一、加强批注阅读教学的学习与实践 |
二、做批注示范指导教学 |
三、转变批注传统评价方式 |
四、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 |
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
(一) 克服畏难心理,养成做批注的习惯 |
(二) 做好课前预习批注和三次批注 |
(三) 注重日常自主批注阅读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
附录四: 批注阅读教学课堂观察研究设计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社交媒体带来新的过年方式 |
1.1.2 微博过年热是如何被建构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传播学视角下的仪式理论研究综述 |
1.2.2 春节文化研究现状 |
1.3 目标与方法 |
1.3.1 理论框架 |
1.3.2 理论适用性分析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春节仪式的历史演变 |
2.1 “春节”的发展历史 |
2.2 传统春节的仪式 |
2.3 传统春节的仪式化意义 |
2.4 新时代春节仪式的更新 |
第三章 “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 |
3.1 “微博春节”的概况 |
3.2 “微博春节”的仪式建构 |
3.2.1 社交化的红包仪式 |
3.2.2 虚拟化的祈福仪式 |
3.2.3 互动性的春晚仪式 |
3.2.4 分享性的返乡仪式 |
3.2.5 宣泄式的吐槽仪式 |
第四章 “微博春节”仪式传播特征 |
4.1 仪式内容现代化 |
4.2 仪式成员年轻化 |
4.3 仪式空间开放化 |
4.4 仪式目的娱乐化 |
4.4.1 重视参与感和体验感 |
4.4.2 从家、国情怀到休闲娱乐 |
第五章 微博春节仪式对传统春节文化的影响:传承与消解并存 |
5.1 文化的传承 |
5.1.1 微博为春节文化提供新的传播阵地 |
5.1.2 微博为春节文化带来创意与活力 |
5.2 内涵的消解 |
5.2.1 春节文化内涵的神圣性削弱 |
5.2.2 传统春节“年味”的记忆消散 |
5.2.3 传统春节“家文化”淡化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定位 |
1.2 研究对象 |
1.3 选题缘由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福乐智慧》简介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 |
3.2 Lakoff和Turner的诗性隐喻 |
3.3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 |
3.4 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性 |
3.5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 |
4.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构建基础 |
4.1.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身体基础 |
4.1.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环境基础 |
4.1.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文化基础 |
4.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类 |
4.2.1 《福乐智慧》中的结构诗性隐喻 |
4.2.2 《福乐智慧》中的本体诗性隐喻 |
4.2.3 《福乐智慧》中的方位诗性隐喻 |
4.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 |
4.3.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单一式整合网络 |
4.3.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镜像式整合网络 |
4.3.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单域式整合网络 |
4.3.4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双域式整合网络 |
第五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分布 |
5.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分类 |
5.1.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分类 |
5.1.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和K(?)vecses分类对比 |
5.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 |
5.2.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人与人体 |
5.2.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动物 |
5.2.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自然界 |
5.2.4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身体动作和空间 |
第六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人和人体 |
6.1 《福乐智慧》中“人”的诗性隐喻 |
6.1.1 《福乐智慧》中国王“日出”的诗性隐喻 |
6.1.2 《福乐智慧》中“君主”的诗性隐喻 |
6.2 《福乐智慧》中“人体”的诗性隐喻 |
6.2.1 《福乐智慧》中“人心”的诗性隐喻 |
6.2.2 《福乐智慧》中“面庞”的诗性隐喻 |
6.2.3 《福乐智慧》中“头发”“胡须” “牙齿”的诗性隐喻 |
6.3 《福乐智慧》中的通感类诗性隐喻 |
6.3.1 《福乐智慧》中触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
6.3.2 《福乐智慧》中视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
6.3.3 《福乐智慧》中味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
6.3.4 《福乐智慧》中嗅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
第七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自然万物 |
7.1 《福乐智慧》中天体的诗性隐喻 |
7.1.1 《福乐智慧》中“太阳”的诗性隐喻 |
7.1.2 《福乐智慧》中“月亮”的诗性隐喻 |
7.2 《福乐智慧》中“日出”和“日落”景象的诗性隐喻 |
7.2.1 《福乐智慧》中“日出”景象的诗性隐喻 |
7.2.2 《福乐智慧》中“日落”景象的诗性隐喻 |
7.3 《福乐智慧》中动物的诗性隐喻 |
7.3.1 《福乐智慧》中“狼”的诗性隐喻 |
7.3.2 《福乐智慧》中“羊”的诗性隐喻 |
7.3.3 《福乐智慧》中“骆驼”的诗性隐喻 |
7.3.4 《福乐智慧》中“牛”的诗性隐喻 |
7.3.5 《福乐智慧》中“鹰”的诗性隐喻 |
7.3.6 《福乐智慧》中“羚羊”的诗性隐喻 |
7.3.7 《福乐智慧》中“狮子”的诗性隐喻 |
7.4 《福乐智慧》中物体的诗性隐喻 |
7.4.1 《福乐智慧》中“弓箭”的诗性隐喻 |
7.4.2 《福乐智慧》中“圆球”的诗性隐喻 |
7.4.3 《福乐智慧》中“大刀”和“三脚発”的诗性隐喻 |
7.4.4 《福乐智慧》中“麝香”和“龙脑香”的诗性隐喻 |
第八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性别和人生观 |
8.1 《福乐智慧》中性别的诗性隐喻 |
8.1.1 《福乐智慧》中男性的诗性隐喻 |
8.1.2 《福乐智慧》中女性的诗性隐喻 |
8.2 《福乐智慧》中人生观的诗性隐喻 |
8.2.1 《福乐智慧》中“幸运”的诗性隐喻 |
8.2.2 《福乐智慧》中“世界”的诗性隐喻 |
8.2.3 《福乐智慧》中“梦”的诗性隐喻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发现 |
9.2 研究结论 |
9.3 研究创新 |
9.4 研究局限性 |
9.5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 《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结构 |
附录II 《福乐智慧》维吾尔文诗体今译本示例(824-835行) |
附录III 《福乐智慧》维吾尔文国际音标转写示例(824-835行) |
附录IV 《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示例(824-835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用户需求发展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
二、认知心理学为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
三、产品设计理论研究重点发生了新变化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认知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二、用户认知模式研究 |
三、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
四、本课题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 |
第一节 产品设计中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与认知科学 |
二、认知心理学概述 |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 |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定义 |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分类 |
三、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信息分类 |
四、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 |
一、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 |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定义 |
三、产品设计中的认知主体 |
四、产品设计中的认知差异 |
五、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摩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建模与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 |
第一节 认知建模与认知模式 |
一、认知建模的概念 |
二、认知建模的典型认知模式 |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 |
一、用户认知模式 |
二、设计认知模式 |
三、产品系统映像 |
第三节 产品设计中认知模式构建的原则 |
一、用户中心原则 |
二、问题驱动原则 |
三、系统均衡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模式构建 |
第一节 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因素 |
一、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内部因素 |
二、产品设计中影响用户认知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过程模式 |
一、用户认知信息触发 |
二、用户认知信息获取 |
三、用户认知信息筛选 |
四、用户认知信息加工 |
五、用户认知信息输出 |
第三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的层级模式 |
一、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层级要素 |
二、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层级关系 |
第四节 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满意度测评 |
一、用户满意度的概念 |
二、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测评的策略 |
三、产品设计用户认知测评的主要内容 |
四、产品设计中用户认知测评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五、用户认知满意度测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设计认知模式构建 |
第一节 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的内涵 |
一、从“问题”出发的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
二、从“求解”出发的产品设计认知模式研究 |
第二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中的“问题” |
一、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问题域 |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问题模式 |
第三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中的“求解” |
一、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求解 |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求解模式 |
第四节 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模式生成 |
一、求解视角下的问题域问题分解 |
二、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模式导出 |
三、基于用户认知的产品设计认知过程应用模式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设计中系统映像的创设维度 |
第一节 产品系统映像的创设维度解析 |
第二节 产品系统映像内核维度创设路径 |
一、用户基本需要细分 |
二、用户期待需要满足 |
二、用户隐性需要定义 |
第三节 产品系统映像范围维度创设路径 |
一、目标用户的细分与包容 |
二、使用场景的约束与开放 |
三、人物场关系的发掘与创建 |
四、功能达成的优化与创新 |
第四节 产品系统映像逻辑维度创设路径 |
一、行为及交互方式的创新 |
二、行为及交互过程的合并 |
三、行为及交互过程的拆解 |
第五节 产品系统映像表现维度创设路径 |
一、产品功能性表征信息的匹配与顺应 |
二、产品情感性表征信息的唤起与认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珠宝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珠宝文化与新媒体传播 |
2.1 珠宝文化的概念 |
2.1.1 珠宝 |
2.1.2 文化 |
2.2 新媒体传播的概念 |
2.2.1 新媒体 |
2.2.2 传播 |
2.3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
2.4 新媒体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2.4.1 媒介之历史溯源 |
2.4.2 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化延伸 |
2.4.3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趋势 |
2.5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 |
2.6 新媒体传播的中坚力量——网络自媒体 |
2.6.1 定义 |
2.6.2 特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媒体中珠宝文化传播的形式 |
3.1 传统媒体形式 |
3.1.1 纸媒 |
3.1.2 电视 |
3.1.3 珠宝展览 |
3.1.4 其他 |
3.2 新媒体形式 |
3.2.1 网络短视频 |
3.2.2 微信公众号 |
3.2.3 珠宝专业论坛 |
3.2.4 淘宝直播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珠宝文化在新媒体中的表现方式分析 |
4.1 图文配合式 |
4.2 视频播放式 |
4.2.1 实拍式 |
4.2.2 动画式 |
4.3 H5 交互页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珠宝文化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5.1 优势 |
5.1.1 信息共享 |
5.1.2 远程解答 |
5.2 问题 |
5.2.1 真实性差 |
5.2.2 体验感低 |
5.3 建议改进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语境下珠宝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作用 |
6.1 国内外着名珠宝 |
6.1.1 国际知名珠宝 |
6.1.2 国内知名珠宝 |
6.2 独立首饰设计师 |
6.3 普通消费者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认知视域下的宗教产生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宗教的认知科学解释 |
(一) 宗教解释的纷争 |
(二) 认知科学与宗教的结合 |
(三) 宗教认知科学的产生 |
1. 构建普适性宗教认知理论的设想 |
2. 宗教研究途径的的分歧 |
(四) 小结 |
二、宗教起源与传播的认知科学分析 |
(一) 宗教起源的认知科学分析 |
1. 检测中介的心理模块及其功能 |
2. 理解中介的心理模块及其作用 |
(二) 宗教概念记忆与传播的认知分析 |
1. 直觉本体论思想及其与宗教观念的关系 |
2. 宗教仪式的认知解析 |
(三) 小结 |
三、宗教社会适应性的认知分析 |
(一) 宗教的群体选择理论 |
(二) 宗教的代价信号理论 |
(三) 宗教的超自然惩罚功能 |
1. 宗教中的超自然的惩罚体系 |
2. 超自然惩罚理论的形成模式 |
(四) 小结 |
四、对宗教认知科学的反思 |
(一) 认知科学对宗教信仰合法性的影响 |
1. 宗教信仰存在的合理性 |
2. 在认知科学影响下宗教的变化 |
(二) 宗教认知科学的意义 |
1. 科学与宗教的结合 |
2. 对宗教信仰的重新审视 |
3. 深化对人类局限性的反思 |
(三) 小结 |
结语 宗教认知科学的不足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
一 铁岭佟氏家族 |
二 汉军朱氏家族 |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
四 索绰罗氏家族 |
五 汉军于氏家族 |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
一 博尔都 |
二 塞尔赫 |
三 文昭 |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
一 高塞 |
二 允礼 |
三 允禧 |
四 弘昼 |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
一 “高宗体”的渊源 |
二 “高宗体”的影响 |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辽东三老” |
一 李锴 |
二 陈景元 |
三 戴亨 |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
一 永忠 |
二 敦诚 |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
二 昭梿的“实录”诗 |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
一 蔡琬 |
二 高景芳 |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
一 盛昱 |
二 唐晏 |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创新与求变—奥蒂勒·戴克的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奥蒂勒·戴克对我国的价值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对课题研究现有文献的概述 |
1.3.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作者本人研究基础 |
1.5.1 研究方法、框架 |
1.5.2 作者的研究工作综述 |
1.6 奥蒂勒·戴克建筑创作阶段划分依据 |
1.7 奥蒂勒·戴克建筑创作客观基础分析 |
1.7.1 法国文化的艺术氛围 |
1.7.2 法国建筑文化的精神与特征 |
1.7.3 法国建筑发展的学术土壤 |
1.7.4 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
本章小结 |
2 奥蒂勒·戴克建筑创作的实践历程 |
2.1 前期:创新求变的成长积累(1955-1979) |
2.1.1 建筑创新的溯源 |
2.1.2 建筑事业的积淀 |
2.2 初期:创新求变的初步探索(1979-1985) |
2.2.1 独立探索时期 |
2.2.2 初期建筑创作的典型作品 |
2.3 早期:创新求变的开端 (1985-1998) |
2.3.1 新思想的注入 |
2.3.2 夫妻创业的辉煌——ODBC 建筑事务所 |
2.3.3 影响早期建筑创作的内外因素分析 |
2.3.4 早期(1985-1998)建筑创作的主要作品 (见表 2.3) |
2.4 中期:创新求变的巅峰(1998-2012) |
2.4.1 创新求变思想的爆发 |
2.4.2 独立创作的成熟——ODBC 建筑事务所 |
2.4.3 影响中期建筑创作的内外因素分析 |
2.4.4 中期(1999-2012)建筑创作的主要作品 (见表 2.4.4) |
本章小结 |
3 奥蒂勒·戴克创作不同阶段的主要作品分析 |
3.1 创新思想萌芽初期(1979-1985) |
3.1.1 巴黎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街上的文具店 |
3.1.2 巴黎通信影院 |
3.1.3 马耶讷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
3.1.4 法国拉瓦尔国民互助信贷银行 |
3.2 创新思想诞生早期(1985-1998): |
3.2.1 拉德芳斯 Flying Folie 大厦 |
3.2.2 巴黎曼宁公寓住房 |
3.2.3 日本大阪文化交流中心 |
3.2.4 凡尔赛苹果电脑公司的法国总部 |
3.2.5 维也纳普法芬堡 HIC SAXA LOQVVNTVR 项目 |
3.2.6 西部人民银行项目 |
3.2.7 格勒诺布尔国家现代艺术中心超高压装置 |
3.2.8 南特机动车高架桥和运行中心 |
3.2.9 南特大学经济与法律系图书馆 |
3.3 创新思想诞生中期:(1998-2012 ) |
3.3.1 地域性建筑理论的形成 |
3.3.2 室内流动空间理论的形成 |
3.3.3 创新理论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4 奥蒂勒·戴克建筑创作的思想方法总结 |
4.1 创作思想体系与方法的探析 |
4.2 建筑设计中的理性思考 |
4.2.1 思想内涵 |
4.2.2 创作表现 |
4.3 建筑创作中的和谐统一 |
4.3.1 思想内涵 |
4.3.2 创作表现 |
4.4 建筑实践中的独具创新 |
4.4.1 思想内涵 |
4.4.2 创作表现 |
4.5 创作手法分析 |
4.5.1 建筑形态的表达 |
4.5.2 建筑技术的表达 |
4.5.3 建筑文化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5 奥蒂勒·戴克建筑创作创新求变的个性因素 |
5.1 个性因素对戴克建筑创作的影响分析 |
5.1.1 鲜明的形象特征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1.2 倔强、抗争的性格特征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1.3 丰富的兴趣爱好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1.4 果断、自信与善于沟通的行为能力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1.5 冒险与探索精神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1.6 开放式的思维模式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 |
5.2 戴克获得成功的主要个性特征及必然因素 |
5.2.1 创造性的思维特征 |
5.2.2 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
本章小结 |
6 奥蒂勒·戴克的历史坐标与影响 |
6.1 奥蒂勒·戴克的建筑哲学思想 |
6.1.1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冒险(来自 odile Decq) |
6.1.2 建筑的使命在于对社会负责 |
6.1.3 建筑过程=“诊断”+开方子 |
6.1.4 建筑连续性试验之道——建筑模型 |
6.1.5 追求动态平衡的概念设计理念(来自 odile Decq) |
6.2 奥蒂勒·戴克的历史坐标 |
6.2.1 法国建筑体系的三角结构 |
6.2.2 比较与奥蒂勒·戴克相似的建筑师 |
6.3 对我国建筑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
6.3.1 我国建筑理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6.3.2 我国建筑创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6.3.3 法国建筑师奥蒂勒·戴克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6.3.4 法国建筑师奥蒂勒·戴克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启示 |
6.3.5 法国建筑教育对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预期的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9)大学服务社会 ——“威斯康星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关键词厘定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威斯康星理念”的思想内涵 |
一、巴斯科姆的教育思想 |
(一) 州大学必须加强社会的“精神进步的资源” |
(二) 州大学要对州提供帮助 |
(三) 建立以州大学为核心的公共教育体系 |
二、钱伯林的教育思想 |
(一) 州大学是州共同体的福祉 |
(二) 大学要提供一种普遍的影响 |
(三) 大学教育要适应人民的需求 |
三、范海斯的教育思想 |
(一) 州的大学必须要服务于州 |
(二) 大学要加强创造性工作 |
(三) 大学要把知识带给人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践模式 |
一、大学推广教育部的社会服务活动 |
(一) 大学推广教育部的创立 |
(二) 大学推广教育部的运行 |
二、大学农业院系的社会服务活动 |
(一) 乳业科学研究 |
(二) 农业推广教育 |
三、大学的专家资政活动 |
(一) 帮助制定和完善州的立法 |
(二) 参与州的行政管理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威斯康星理念”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变革的必然诉求 |
(一) 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变 |
(二) 教育诉求的直接表达 |
(三) 《莫雷尔法案》颁布的深意 |
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变革 |
(一) 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得到重视 |
(二) 教育民主初现端倪 |
(三) 大学公共服务指向渐趋明朗 |
三、威斯康星州独特的环境因素 |
(一) 州政治改革对大学的依赖 |
(二) 州农业转型对大学的需求 |
(三) 州独特人文底蕴的土壤 |
(四) 州大学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威斯康星理念”的影响 |
一、“威斯康星理念”获得的积极肯定 |
(一) 来自州内的赞美 |
(二) 来自州外的赞美 |
二、“威斯康星理念”遭到的质疑批评 |
(一) 对大学超越服务权限的质疑 |
(二) 对大学行政管理不当的批评 |
三、“威斯康星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威斯康星理念”对思想观念的更新作用 |
(二) “威斯康星理念”对其他大学的典范作用 |
(三) “威斯康星理念”对大学服务职能的定位作用 |
四、“威斯康星理念”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
(一) 大学要施行有特色的服务 |
(二) 大学要引领和提升社会文化 |
(三) 大学服务社会要与时俱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威斯康星理念”标志着美国式新大学的出现 |
二、“威斯康星理念”标志着打破高等教育传统的封闭体制 |
三、“威斯康星理念”标志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确立 |
四、“威斯康星理念”代表着教育民主理想的实现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教师愿景是影响教师发展有效性、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
(二) 教师愿景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表征方式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目标 |
四、 研究意义 |
(一) 为合理的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提供夯实的理论支持 |
(二) 对解决教师发展实践中持续存在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
五、 概念界定 |
(一) 愿景 |
(二) 教师愿景 |
(三) 教师发展 |
(四) 教师生涯发展 |
(五) 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愿景的研究 |
(一) 关于愿景的概念界定 |
(二) 关于愿景类型的研究 |
(三) 关于愿景构成要素的研究 |
(四) 关于愿景本质和功能的研究 |
二、 关于教师愿景及其对教师发展影响的研究 |
(一) 关于教师愿景的概念界定 |
(二) 关于教师愿景的类型和特征的研究 |
(三) 关于教师愿景发展的研究 |
(四) 关于教师愿景对教师发展影响的研究 |
三、 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 |
(一) 以关注、需求等为表征的教师生涯发展研究 |
(二) 以知识、技能为表征的教师专长发展研究 |
四、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整体设计 |
(一) 研究整体思路 |
(二) 具体研究思路 |
(三) 分析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质化研究 |
(二) 资料收集——深度访谈 |
三、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 教师生涯阶段的划分 |
(二) 抽样方式 |
(三) 具体实施 |
四、 分析过程 |
第四章 教师关于自我的愿景与教师发展 |
一、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自我的愿景类型 |
(一) 本研究涉及的愿景类型 |
(二) 工作 1-3 年教师的自我愿景 |
(三) 工作 4-10 年教师的自我愿景 |
(四) 工作 11-20 年教师的自我愿景 |
(五) 工作 21 年以上教师的自我愿景 |
二、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自我愿景的特征 |
(一) 教师自我愿景的关注点 |
(二) 教师自我愿景的焦点、范围和距离 |
三、 同一生涯阶段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自我愿景的比较 |
(一) 教师自我愿景的关注点 |
(二) 教师自我愿景的焦点、范围、距离 |
四、 教师自我愿景的构建时机 |
(一) 工作第一年 |
(二) 工作第三年至工作第七年 |
(三) 工作十年左右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关于教学的愿景与教师发展 |
一、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教学的愿景类型 |
(一) 工作 1-3 年教师的教学愿景 |
(二) 工作 4-10 年教师的教学愿景 |
(三) 工作 11-20 年教师的教学愿景 |
(四) 工作 21 年以上教师的教学愿景 |
二、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教学愿景的特征 |
(一) 教学愿景的关注点 |
(二) 教学愿景的焦点、范围和距离 |
三、 同一生涯阶段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教学愿景的比较 |
(一) 教学愿景的关注点 |
(二) 教学愿景的焦点、范围和距离 |
四、 教师教学愿景的构建时机 |
(一) 工作第一年 |
(二) 工作第四年至工作第八年 |
(三) 工作十年左右 |
五、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师关于学生发展的愿景与教师发展 |
一、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学生发展的愿景类型 |
(一) 工作 1-3 年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 |
(二) 工作 4-10 年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 |
(三) 工作 11-20 年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 |
(四) 工作 21 年以上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 |
二、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关于学生发展愿景的特征 |
(一) 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的关注点 |
(二) 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的焦点、范围和距离 |
三、 同一生涯阶段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的比较 |
(一) 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关注点 |
(二) 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的焦点、范围、距离 |
四、 教师的学生发展愿景的构建时机 |
(一) 工作第一年 |
(二) 工作第三年至工作第七年 |
(三) 工作第十年左右 |
五、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与分析 |
一、 教师的自我愿景、教学愿景与学生发展愿景 |
(一) 愿景的内容 |
(二) 愿景的焦点、范围和距离 |
二、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愿景比较 |
(一)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愿景的总体比较 |
(二)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愿景在同一生涯阶段的特征比较 |
三、 愿景的构建时机 |
四、 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 |
(一) 工作 1-3 年:教学愿景的积极影响为主 |
(二) 工作 4-10 年:自我愿景与教学愿景的积极影响为主 |
(三) 工作 11-20 年:自我愿景和关于学生发展愿景的积极影响为主 |
(四) 工作 21 年以上:教学愿景与关于学生发展愿景的积极影响为主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把幸运带给需要帮助的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D]. 管毓婧. 扬州大学, 2021(09)
- [2]“微博春节”的仪式化传播研究[D]. 黄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D]. 罗芳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式研究[D]. 张凯.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珠宝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情况研究[D]. 尹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10)
- [6]认知视域下的宗教产生与传播[D]. 赵宗耀.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7]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8]创新与求变—奥蒂勒·戴克的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于长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 [9]大学服务社会 ——“威斯康星理念”研究[D]. 杨艳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3)
- [10]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研究[D]. 贺敬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