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朗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群,毕云青,何成兴,郭志祥,钟德卫,李君洪,陈乾昭,游继华,黄正会,李进斌[1](2021)在《半边红李炭疽病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文中认为探明绥江半边红李炭疽病为害程度及病原菌的种类,可为李树炭疽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以绥江县2个主要种植区会仪镇和新滩镇的6个半边红李果园为研究对象,对炭疽病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炭疽病原菌进行分离保存;利用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及核糖体ITS序列对绥江半边红李树炭疽病致病菌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分析。病害调查表明,新滩镇比会仪镇的危害程度严重。单孢分离获得15株分离株,各分离株平板菌落形态略有差异,获得4类不同的分生孢子,经回接验证均致病。rDNA 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定半边红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复合群(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和暹罗炭疽复合群C. siamense species complex。该研究探查了半边红李炭疽病的为害状况,获得了李炭疽菌的单胞分离菌株,初步鉴定了半边红李炭疽菌归属的复合群。
林雄杰,王贤达,胡菡青,潘昌,范国成[2](2016)在《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引起福建省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自永泰、连城等地的芙蓉李炭疽病果实和叶片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该菌在温度10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CA、PCA、OA和PDA等4种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pH值为413均能生长,pH值为59时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25℃时,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邱波,郭建英,魏朝学,杨冰,吴超[3](2016)在《布朗李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布朗李在贵州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各种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为了使广大种植者能准确诊断和识别各种病害,选择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该文对麦坪乡布朗李主要病害(炭疽病、叶枯病、流胶病、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危害症状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以便为农民提供技术参考,达到增产稳产,提高经济收入的目的。
纪兆林,戴慧俊,张天枢,万保雄,全金成,韦发才,徐敬友[4](2015)在《广西珍珠李叶枯病病原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发生严重的珍珠李叶枯病病原,采集天峨县珍珠李病叶,对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本研究从病叶中分离到2种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表明2种真菌分离物分别与GenBank中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具有99%的相似性。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能使健康叶片产生症状,并通过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验证。结合真菌分离物的分离比率,将广西天峨县珍珠李叶枯病病原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余凤玉,朱辉,牛晓庆,唐庆华,宋薇薇,覃伟权,黄山春[5](2015)在《槟榔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及6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槟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2530℃,最适生长pH值67。不同碳源、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差异较大。杀菌剂咪鲜胺抑制毒力最高,EC50=0.020 1μg/mL;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0.225 3μg/mL;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无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李丽[6](2014)在《山东地区芍药病害调查及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芍药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其品种多、花色丰富、花型多变,常用作专类园观赏,也可作花境、花坛及自然式栽植,还可作切花应用,根部可药用。近年来发生在芍药上的病害日益增多,且危害越来越重。病害的蔓延使得芍药植株长势衰弱、花朵质量下降、药材产量降低、品质差,是芍药栽培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关于芍药病害的系统调查和病原鉴定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针对山东地区芍药的主要种植区菏泽和泰安,展开病害调查,根据芍药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病原鉴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2013年山东地区的芍药病害种类共13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芍药白粉病、红斑病、炭疽病和根腐病。对于芍药白粉病,通过镜检形态,鉴定其病原为芍药白粉菌(Erysiphe paeoniae)。对于红斑病、炭疽病和根腐病,则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同时还首次开展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验证。分离纯化菌株红斑病病原菌、炭疽病病原菌和根腐病病原菌,对其rDNA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和测序。结果表明:(1)红斑病病原菌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KF380822.1和HM467832.1的ITS区间同源性最高,为99%和100%,确定其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2)炭疽病病原菌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JX258693.1的ITS区间同源性最高,为99%,确定其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3)根腐病病原菌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KF887120.1的ITS区间同源性最高,为96%,确定其为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3种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与镜检形态结果、致病性验证结果一致。筛选了6种杀菌剂进行药剂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红斑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除戊唑醇对炭疽病病原胶孢炭疽菌有促进生长作用外,其余对红斑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链格孢、胶孢炭疽菌和茄腐皮镰刀菌的室内药剂筛选中,对红斑病防治的主要药剂为3000倍咪酰胺、苦参碱和500倍吡唑醚菌酯;对芍药炭疽病防治的主要药剂为苦参碱、吡唑醚菌酯和3000倍恶霉灵;对芍药根腐病防治的主要药剂为苦参碱、3000倍的戊唑醇和1000倍的咪酰胺。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了山东地区芍药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种类,并鉴定出了主要病害白粉病、红斑病、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为芍药病害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郭昌永,蒲红英,杨再豪[7](2013)在《几种药剂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药效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36.8%炭疽速清AS、25%咪鲜胺EC、80%大生-45WP、32.5%炭疽克星WP等4种药剂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8%炭疽速清AS、80%大生-45WP对珍珠李炭疽病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又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用药15 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88.9%、82.5%。
张帅[8](2013)在《祁山药炭疽病的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文中认为祁山药产自药都安国,可药食两用,是安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炭疽病(anthracnose)是祁山药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山药的茎、叶,也可危害叶柄和零余子,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脱落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造成绝产,严重制约了山药的生产。论文系统对祁山药炭疽病自然发病病株进行定期观察,观察山药炭疽病的发病时期、危害部位、及其症状特点。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防治该病的药剂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对采自河北安国市的祁山药炭疽病的标样进行分离,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将祁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胶孢炭疽病菌菌丝生长以PDA最好,PYA、C-PDA次之,WA培养基不能生长及产孢,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5℃和40℃时,菌丝停止生长。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较大,低于5℃和高于40℃均不能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30℃;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在pH2~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大于11时菌落不能生长。菌丝生长适宜pH范围为3~8,最适pH为7。分生孢子在pH3~8范围内均可萌发,适宜范围为pH4~7,最适pH为6,小于2或者大于9时均不能萌发。中性偏酸性环境有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不同光照处理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影响差别不大,在3种处理中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全光照次之;分生孢子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萌发率较光暗交替和连续光照的条件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对炭疽病菌的毒力,明确了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混合物对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的毒力增效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这5种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49、0.0378、0.0406、0.3941、1.2812mg/L。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质量比为2:1的混合物对抑制菌丝生长增效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2.41。对筛选出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d,10%苯醚甲环唑WDG单剂的防治效果略高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2:1混用,但差异不显着,苯醚甲环唑单剂的防效为43.04%,混用的防效为41.93%,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第2次施药后7d,供试药剂的防效均有所提高,均在50%以上,第3次施药7d后,2种药剂混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05%、79.99%和85.13%,显着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尤其是第5次施药7d后,防效达到85.13%。2012年10月22日将山药按试验小区收获,发现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混用处理的祁山药产量显着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45.02%。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2:1混用,对炭疽病的效果显着,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对祁山药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作用。
韦春义[9](2012)在《杉木幼苗梢枯病的研究》文中提出杉木幼苗梢枯病是杉木产区发生的一种危害苗木的新病害,为了摸清引起病害发生的病原菌和抑制病原菌的有效药剂,通过多次对病苗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纯化,获得平脐蠕孢属(Bipolaris)真菌的纯培养;通过杉木苗期的室内有伤、无伤接种和再分离试验,证明该病菌对杉木苗有很强的致病力,并能引起与自然发病一致的症状,是杉木幼苗梢枯的主要病原菌;通过百菌清、白色甲托、多菌灵、萎立、代森猛锌、三环唑6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白色甲托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萎立可湿性粉剂对该病菌的菌丝和孢子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力,这3种药剂可用于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对杉木幼苗梢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练启仙,桑维钧,李小霞,杨茂发[10](2010)在《柚木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贵州花江柚木褐斑病病菌的多次分离培养,根据症状特点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形态特点与培养性状,结果表明,柚木褐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5种供试药剂中,75%猛杀生、60%茄苯得对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000倍时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在80%以上。
二、布朗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朗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半边红李炭疽病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及实验地点 |
1.2 主要仪器 |
1.3 炭疽病病害调查及标样的采集 |
1.4 病原菌组织、单孢菌株的分离及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
1.5 半边红李炭疽病病原菌致病性鉴定 |
1.6 半边红李炭疽病菌的分子鉴定 |
1.6.1 菌丝的收集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
1.6.2 病原菌r DNA基因转录间隔区序列(ITS)的PCR扩增及测序 |
1.6.3 病原菌ITS片段的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炭疽病病害调查结果 |
2.2 半边红李炭疽病菌形态学鉴定 |
2.3 李炭疽菌的Korho验证 |
2.4 李炭疽病病原菌ITS序列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样品采集 |
1.2 病原菌分离鉴定 |
1.3 病原菌形态鉴定 |
1.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1.5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1.6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6.1 温度、光照和pH值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6.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6.3 菌落致死温度测定 |
1.6.4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形态特征及鉴定 |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 |
2.3 温度、光照和pH值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2.5 菌落致死温度测定 |
2.6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4)广西珍珠李叶枯病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病菌分离纯化 |
1.3 病原菌菌落特征观察 |
1.4 致病性测定 |
1.5 病原菌rDNA-ITS序列扩增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 |
2.2 分离菌株的菌落特征 |
2.3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 |
2.4 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及种类确定 |
3 结论与讨论 |
(5)槟榔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及6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槟榔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观察 |
1.3 杀菌剂的抑制作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 杀菌剂的抑制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6)山东地区芍药病害调查及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芍药科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 |
1.1.1 牡丹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2 芍药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3 芍药科植物病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病害调查的内容 |
1.2.1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
1.2.2 取样方法和数量 |
1.2.3 病情的计算与表示方法 |
1.3 植物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方法 |
1.3.1 形态鉴定 |
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4 芍药科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 |
1.4.1 选育抗病品种 |
1.4.2 农业防治 |
1.4.3 化学治理 |
1.4.4 生物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培养基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供试材料 |
2.1.5 供试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害危害的田间调查 |
2.2.2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3 病原菌的不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
2.2.4 菌种保存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害危害的田间调查结果 |
3.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效果和 PCR 扩增产物检测 |
3.3 芍药白粉病 |
3.3.1 发病症状 |
3.2.2 形态鉴定 |
3.4 芍药红斑病 |
3.4.1 发病症状 |
3.4.2 病原菌的分离 |
3.4.3 菌落特征观察 |
3.4.4 形态鉴定 |
3.4.5 分子鉴定 |
3.4.6 致病性测定 |
3.5 芍药炭疽病 |
3.5.1 发病症状 |
3.5.2 病原菌的分离 |
3.5.3 菌落特征观察 |
3.5.4 形态鉴定 |
3.5.5 分子鉴定 |
3.5.6 致病性测定 |
3.6 芍药根腐病 |
3.6.1 发病症状 |
3.6.2 病原菌的分离 |
3.6.3 菌落特征观察 |
3.6.4 形态鉴定 |
3.6.5 分子鉴定 |
3.6.7 致病性测定 |
3.7 不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
3.7.1 6 种药剂不同浓度对 6 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7.2 链格孢、胶孢炭疽菌、茄腐皮镰刀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4. 讨论 |
4.1 关于芍药病害危害的调查 |
4.2 芍药白粉病的危害及病原鉴定 |
4.3 芍药红斑病的危害及病原鉴定 |
4.4 芍药炭疽病的危害及病原鉴定 |
4.5 芍药根腐病的危害及病原鉴定 |
4.6 不同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几种药剂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菌剂防治试验结果 |
2.2 杀菌剂保护试验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8)祁山药炭疽病的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山药常见病害 |
1.2 山药炭疽病的研究现状 |
1.3 炭疽属的研究进展 |
1.3.1 炭疽菌属的分类 |
1.3.2 炭疽菌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祁山药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品及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祁山药炭疽病的症状观察 |
2.2 炭疽病的危害情况调查 |
2.3 标本的采集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4 病原菌的致病性鉴定 |
2.5 病原菌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炭疽病的症状观察 |
3.2 病原菌的回接试验 |
3.3 病原菌的鉴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祁山药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品及试剂 |
1.2 供试仪器 |
2 方法 |
2.1 供试培养基的配制 |
2.2 不同培养基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2.3 温度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 pH 值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 |
2.5 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6 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2.7 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2 温度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 pH 值对炭疽菌丝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 光照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5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6 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4 讨论 |
第三章 防治祁山药炭疽病的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药剂 |
2 方法 |
2.1 供试药剂母液的制备 |
2.2 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 |
2.4 杀菌剂对山药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
2.5 杀菌剂混用对祁山药产量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3.2 田间防治效果 |
3.3 不同药剂处理对祁山药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杉木幼苗梢枯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1.2 病原菌的人工接种诱发试验 |
1.3 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1.3.1 供试药剂 |
1.3.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离结果 |
2.2 病原菌人工接种诱发试验和再分离结果 |
2.3 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3 结语 |
(10)柚木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观察和描述 |
1.2 病原菌的鉴定 |
1.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2.2 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鉴定 |
1.3 致病性测定 |
1.4 不同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1 供试药剂 |
1.4.2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
1.4.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柚木褐斑病的症状 |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2.3 柚木褐斑病的病原菌 |
2.4 不同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 讨论 |
四、布朗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半边红李炭疽病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J]. 王群,毕云青,何成兴,郭志祥,钟德卫,李君洪,陈乾昭,游继华,黄正会,李进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5)
- [2]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林雄杰,王贤达,胡菡青,潘昌,范国成. 中国南方果树, 2016(04)
- [3]布朗李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J]. 邱波,郭建英,魏朝学,杨冰,吴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6)
- [4]广西珍珠李叶枯病病原鉴定[J]. 纪兆林,戴慧俊,张天枢,万保雄,全金成,韦发才,徐敬友. 中国南方果树, 2015(02)
- [5]槟榔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及6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研究[J]. 余凤玉,朱辉,牛晓庆,唐庆华,宋薇薇,覃伟权,黄山春. 中国南方果树, 2015(02)
- [6]山东地区芍药病害调查及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D]. 李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7]几种药剂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药效试验[J]. 郭昌永,蒲红英,杨再豪. 南方园艺, 2013(04)
- [8]祁山药炭疽病的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D]. 张帅.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9]杉木幼苗梢枯病的研究[J]. 韦春义.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1)
- [10]柚木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J]. 练启仙,桑维钧,李小霞,杨茂发.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