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艳[1](2018)在《郑州市高血压综合管理效果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行为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其致残、致死率高,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血压可防可治。通过适宜的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对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郑州市郑飞社区年龄≥3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以患者血压、生化学指标、不良生活方式、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的变化来进行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各1051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干预前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共获得有效资料干预组、对照组各941例。高血压管理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9.87±7.38)mm Hg(1 mm Hg=0.133 kPa)、(6.33±4.14)mm 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7.01±6.02)mm Hg、(4.52±3.5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干预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干预组比对照组升高的多(P<0.05)。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肌酐、体质指数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管理后干预组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饮食、需要执行运动管理的患者所占比例(10.0%、3.7%、20.1%、48.9%)均低于对照组(15.3%、10.0%、29.0%、54.3%)(P<0.05),干预组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3.5%、53.2%,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1.2%、30.1%、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控制率及药物治疗的控制率(100%、65.1%、75.3%)均高于对照组(39.5%、60.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有效性,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罗亚,周波[2](2015)在《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寂静型副神经节瘤(PG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例被手术病理证实为寂静型PGL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良恶性、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寂静型PGL21例,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05岁,瘤体主要位于右侧,左侧:右侧为2:5。寂静型PGL瘤体直径<3 cm、35 cm、>5 cm分别有5例、7例、9例,其构成比分别为23.8%、33.3%、42.9%,与症状组PGL各构成比(9.8%、43.9%、46.3%),有显着差异。增强CT各期相测定值可使寂静型PGL与部分其他肾上腺意外瘤相鉴别。生化检查和功能成像可进一步帮助从肾上腺意外瘤中识别出寂静型PGL。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4例发生高血压危象。结论寂静型PGL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确诊需结合解剖影像学特征、生化检查、功能成像和病理等。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良恶性除病理提示外,长期随访是必须的。
罗亚[3](2014)在《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背景:副神经节瘤(PGL)是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可以根据临床表现等分为寂静型和功能型。由于寂静型副神经节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高儿茶酚胺症群,或因其他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甚至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导致临床医师诊断困难。但本病可在手术、创伤、应激等情况下,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而引起相关高儿茶酚胺血症,严重者可因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等致死。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寂静型副神经节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而目前国内外主要以个例报道为主。目的:总结21例寂静型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3-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寂静型副神经节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良恶性、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7.05±12.22岁(从26岁到67岁不等)。寂静组PGL瘤体主要位于右侧,左侧:右侧(2:5),以上数据与症状组PG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寂静型PGL中瘤体直径<3cm、3~5cm、>5cm分别有5例、7例、9例,其构成比分别为23.8%、33.3%、42.9%,症状组PGL各构成比分别为9.8%、43.9%、46.3%,有统计学差异。无论是寂静组PGL还是症状组PGL,其CgA、Syn、NSE、S-100均阳性率高,寂静组PASS评分平均分数为:2.57±0.65;症状组中PASS评分平均分数为:2.48±0.5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是寂静组PGL还是症状组PGL,在增强CT各期相可与肾上腺其他肿瘤相鉴别,但两者之间CT值并无统计学差异。21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有4例发生高血压危象。结论:寂静型副神经节瘤并非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确诊需要结合解剖影像学特征、生化检查、功能成像和病理等。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良恶性除病理提示外,长期随访是必须的。
张国楼[4](2003)在《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文中提出 嗜铬细胞瘤危象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来自神经嵴的肿瘤之一,约有80%~90%位于肾上腺内,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多半起源于交感神经节,少数出现于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多数为良性,恶性的约占10%。肾上腺髓质血供来自肾上腺皮质,受交感神经组成的内脏大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嗜铬组织的生理功能是合成并分泌生理量儿茶酚胺,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约占80%,肾上腺素占20%。功能性嗜铬细胞瘤合成并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以心血管系统异常兴奋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中,可发生多种具有特征性的危
二、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市高血压综合管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危象临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高血压诊断标准 |
1.2.2 副神经节瘤诊断标准 |
1.2.3 良恶性副神经节瘤诊断标准 |
1.3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病理及免疫组化 |
2.2 临床表现 |
2.3 影像学表现 |
2.4 治疗及预后 |
2.4.1 治疗 |
2.4.2 预后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市高血压综合管理效果分析[D]. 张艳艳. 郑州大学, 2018(01)
- [2]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J]. 罗亚,周波.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5(06)
- [3]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罗亚.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3)
- [4]内分泌疾病危象及其处理(二)[J]. 张国楼.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