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陆宝珊[1](2020)在《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和应用研究 ——以一手房代理机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经纪企业作为房地产交易的居间人或代理人,其信用情况对开发企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信用评级可快速、准确、客观的为房地产经纪企业在其业务活动中提供信用参考。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信用评级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房地产经纪企业自身的特点,通过扎根理论确定影响房地产经纪企业信用情况的相关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而确定和建立整个评价体系。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该体系符合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为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评级提供了标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规范。
翟雪梅[2](2020)在《博弈论视角下房地产评估中的高估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金融机构根据房地产抵押评估报告,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贷款,能否对抵押房地产进行科学评估,是银行信贷资金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基础。当前,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其中房地产抵押评估高估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损害了房地产评估行业的信誉和秩序,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分析房地产抵押评估高估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规范房地产抵押评估业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房地产评估高估现象,根据房地产评估机构受到利益和相关利益方压力的影响,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从房地产评估机构之间、房地产评估机构与房地产经纪中介、房地产评估机构和银行三个角度构建博弈模型,将影响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因素进行梳理,并分析讨论这些因素对房地产评估机构策略选择的影响。首先,从正常竞争状态和恶意竞争状态两个角度,探讨了房地产评估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在正常竞争状态下,房地产评估机构最终都会选择“高估”策略,而恶意竞争状态下,可以从加大审核力度和惩罚力度、规范行业的最低收费标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少高估行为的发生。其次,探讨了房地产评估公司和房地产经纪中介的博弈关系,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应该维护行业正常收费、加大处罚力度和强度。最后,分析了房地产评估公司和银行的博弈关系,认为银行监管效率低下导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房地产评估公司高估行为的发生,所以银行内部可以通过建立存款担保金制度、配备专业评估师等方式来提高审核效率。
冯丽华[3](2019)在《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房地产组合营销策略研究 ——以ZY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冲击、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房地产业日渐成熟,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业步入转型期。房地产经纪作为房地产商品流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洗牌。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线上平台、线下机构实行的跨线与跨界举措,国外经纪同行的入驻以及先进经验植入,各种经纪机构短兵相接。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大多数由中小型经纪机构组成,而大多数经纪机构服务同质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升中小型经纪机构整体的营销水平,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以便很好地在市场竞争中搏击,对促进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来讲非常重要。房地产经纪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动态变化的营销环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呼唤先进的营销理念,探索先进的营销理念在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具体应用是必然的选择。整合营销传播恰属动态的活动进程,先进营销理念属它当之无愧。本文选题点立足于我国中小型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探索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具体应用,构建出适用于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策略涵盖:明确界定细分市场目标顾客群体、基于目标顾客群体制定营销传播目标、有效设计营销传播目标的呈现方式、基于细分市场特性选定营销传播渠道、拟定营销传播活动的整体经费预算、基于细分市场与经费预算选定营销组合、测评营销传播活动的整体效果、基于测评结果与营销环境做效果修正、针对营销传播活动进行过程管控共计九个环节,彻底实现了整合营销传播活动的闭环;最后,通过SWOT法详尽分析案例ZY公司的经营现状,综合应用前述相关内容,设计出一套适用于ZY公司的房地产组合营销策略,并针对策略做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设计的房地产组合营销策略是有效的,是可以带来改善的。本文希望在此得出的适用于中小型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结论,能提升中小型房地产经纪机构的营销水平,推动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李垒[4](2019)在《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文中提出房地产经纪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一环,是沟通房地产供需市场的桥梁,贯穿于房地产开发、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房地产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真实反映市场购买力和需求方向,引导和规范交易行为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房地产经纪业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总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近年来,全国各地房地产经纪市场乱象频发,导致各类矛盾纠纷激增,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老百姓来说,房屋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如果在交易中出现风险,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规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干预,来保障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但目前,对于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有鉴于此,加强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南充作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一,房地产业发展快速,房地产交易火爆,其房地产经纪业发展及政府规制情况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选择南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相关理论,首先梳理了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发展历程和规制内容,指出了当前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分析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南充政府规制的历程、模式、成果及问题,并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模式,最后据此提出优化对策。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策略正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但法律建设滞后、监管机制不畅、规制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规制质效。具体到南充而言,虽然房地产经纪业在国家政策、城市发展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等多层面的推动下发展迅速,但服务水平有限、职业化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是现实状况,其背后是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过度竞争等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而政府规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不畅、处罚力度不够、管理手段不足、自律组织发展较慢等问题。从成都、香港、美国的规制经验得出,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强化市场整治是根本保障,建立信息平台是高效载体。针对南充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健全房地产经纪业的法律体系,将明确政府角色定位、行业准入门槛以及行业主体责任作为重点;应规范和完善政府规制现有手段,从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处理”三个环节加强措施;应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破除政府、行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应加快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由政府放权、协会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乔筱茜[5](2017)在《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研究 ——从职业资格测评的角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以来,国务院分批取消了300多项职业资格的行政许可和认定,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不再是准入类职业资格,而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改革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从业人员对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更加理性看待,但整个行业也因职业资格制度的调整出现了一些问题,优秀人才流动性大,专业人才及高级管理人才长期缺乏的问题尤为突出,暴露出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不彻底、缺乏细化方案、改革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房地产经纪人员的职业资格测评和管理改革变得更为迫切。本文根据新常态下的政策内容和作者工作经验,对房地产经纪行业以及职业资格制度的现状、问题加以梳理,分析了问题成因和行业发展环境、趋势,总结出大力培养行业人才、改革职业资格制度以及科学合理测评房地产经纪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到房地产经纪机构实地观察、与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网络搜索房地产经纪招聘信息了解职位要求等,初步确定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指标;再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邀请专家打分,对测评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本文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将测评指标与人员测评方法对应,建立测评模型图,再将测评模型运用到天津市LD二手房置换连锁有限公司的一次职业资格模拟测评中,在实证研究中,获得模拟测评人员的反馈,据此对模型加以修正,最终提出针对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三种职业资格逐级递进、分层对应的职业资格测评模型图。最后,本文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问题进行总结,从行业立法、行业自律、客户评价和诚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给出合理建议。
郭丽君[6](2015)在《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地产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交易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其形式愈来愈多样,流程也越来越复杂,从而促进了房屋买卖双方之间的桥梁—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房地产经纪业在房地产市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不断显现。特别是2014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二手房交易量下降幅度较大,在市场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情况下,房地产经纪行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扰乱了正常的房地产交易秩序,侵害了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问题,并尝试提出一套行之有效、适应本地的监管对策以提高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效率,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包含五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涉及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基本理论,界定了房地产经纪的概念、分类及重要作用,阐明了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含义、作用及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历程和特点,从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现行法律依据、基本模式、监管制度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三部分,结合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现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提出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行业自律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房地产经纪人制度不明确五个方面的主要成因。第四部分,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且具有参考价值的广州、香港和美国制度及监管经验进行阐述分析。最后,提出完善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五大对策:完善房地产经纪行业备案制度、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信息化建设、推行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完善房地产经纪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职能。
陈慧[7](2014)在《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房地产经纪业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房地产经纪组织和房地产从业人员作为房地产业的新生物,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但是与域外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房地产经纪业对比,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良性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行路径。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房地产经纪组织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诟病进行概述和探讨,同时通过综合比较域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纪组织现状,为我国房地产经纪的法律规制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文章主体框架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房地产经纪组织的一般理论进行阐述,主要介绍的是经纪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经纪的地位与作用,房地产经纪的概念与特征,房地产经纪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使读者对房地产经纪组织的一般理论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域外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大致分析,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德国等地区的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体系的概述以及分析,希望对建立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分析我国房地产中介组织的发展情况、我国房地产中介组织的法律规制及其问题,如隐瞒与交易有关的问题、利用含有不合理规定的格式合同、发布虚假广告信息、发布虚假信息、利用信息进行不合理操作等多种问题。第四部分针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房地产经纪立法、如规范房地产市场准入制度、税收制度的建设、建立行业标准等,健全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经纪制度的自律完善。
李立[8](2014)在《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项基本制度已初步建立。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交易相对人买卖和租赁房产提供了巨大便利,而且减少了开发商的开发风险,节约了社会交易成本,繁荣和活跃了房地产市场,促进了房地产流通,使房地产经纪行业成为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润滑剂。但是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自律机制仍显薄弱,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自律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趋严重,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制度是房地产经纪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房地产行业各级协会作为本行业最主要的自律组织,在我国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国内关于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的专题研究并不多,且大多散见于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等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中,为此笔者以法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影响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进而从理论、制度构建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业自律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职能缺陷,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将来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分为四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涉及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问题的基本理论,辨析了房地产经纪和房地产经纪自律监管的基本概念、性质、特征和模式,进而提出强化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的意义,为后文从各个角度探讨改善措施做好理论铺垫。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先从行业发展现状、自律组织发展历程、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情况、自律监管体系概况等各个角度对我国房地产经纪业自律监管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实践和发展过程中认识到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自律监管手段不健全、自律监管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和自律监管综合运行机制不完善。本文第三部分考察分析美国的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法律制度及其对于我国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制度的启示。首先对美国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的主要模式、自律监管组织机构形式和自律监管职能内容进行考察分析,然后总结美国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制度带给我们以下启示:构建我国行业规范法律体系;明确自律组织独立的法律地位;形成及时全面信息共享机制;设置先进的损害赔偿制度。本文最后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法律制度。根据前文研究分析我国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在最后一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和完善的建议对策:通过建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并重的模式和设置政府对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组织的适当干预来实现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动态平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确立房地产经纪自律组织相对独立的地位;通过规范解纷程序和实施主体、提高争端解决的行政效率功能、提供充足稳定的经费支撑来完善行业纠纷的综合解决机制。
顾剑峰[9](2014)在《中美房地产经纪运营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住房在国人眼中属于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中介行业是房地产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其中房地产经纪业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迅猛发展的房地产业需要完善的房地产经纪业作为支撑,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房地产经纪业暴露出一定的不足和漏洞。为有效解决房地产经纪业中的问题,专家学者借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纪理论,以期在此基础之上改善我国房地产经纪发展模式,但结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发现,过往专家学者并没有深入研究美国房地产经纪业本质,且对于我国房地产经纪业认知不足。故而本文力求探寻美国房地产经纪业本质,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国内行情,对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提出一定的改善建议。本文第二章对房地产经纪业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加以阐述,如房地产经纪,经纪人,房地产经纪机构运营模式等,这些概念是构成整篇文章的基础。本文第三章对我国房地产经纪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列举并对我国房地产经纪业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比如房地产经纪人管理,房地产经纪机构监管及法律层面的现状及问题。本文第四章对美国的房地产经纪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深入剖析美国在房地产经纪信息共享,房地产经纪机构及经纪人管理方面的成熟方面,最后深入研究了美国房地产经纪监管及法律体系。本文第五章对于中美房地产经纪的发展的差异及相关方面的做出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相应值得我国借鉴的方面,尤其是房地产经纪机构运营及法律监管方面的成熟可鉴经验,为我国房地产经纪的正确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白蕾[10](2013)在《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房地产交易的复杂性催生了房地产经纪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规范房地产经纪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体系,对房地产经纪市场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北京、广州、成都、郑州4个城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四个城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的相关文件、备案流程、提供资料、证明文件样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的规范化流程,设计了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和备案申请表样式,最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二、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和应用研究 ——以一手房代理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依据 |
1.2 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分析 |
2.1 房地产经纪行业特点 |
2.2 房地产经纪行业运行机理 |
2.3 房地产经纪行业风险暴露点 |
2.4 影响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的主要因素初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目的 |
3.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目的 |
3.2 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依据 |
4.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4.2 信用评级要素的确定 |
4.3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的政策性依据 |
4.4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确定的行业指导性依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扎根理论对指标体系要素指标的确定 |
5.1 指标体系要素指标确定的方法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影响因素分析 |
5.3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要素指标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6.2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评级指标评分表 |
6.4 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评级等级设置及级别释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应用实例 |
7.1 研究对象选择 |
7.2 评级对象数据来源 |
7.3 实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与结论 |
8.2 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博弈论视角下房地产评估中的高估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1.4.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理论基础 |
2.1 博弈论理论基础 |
2.1.1 博弈论的定义 |
2.1.2 博弈论的基本分类 |
2.1.3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策略表述。 |
2.1.4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
2.1.5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
2.1.6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 |
2.1.7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 |
2.2 房地产评估风险的基础理论概述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房地产抵押评估风险 |
第三章 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及实证研究 |
3.1 正常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 |
3.1.1 正常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过程 |
3.1.2 正常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结果分析 |
3.2 恶意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 |
3.2.1 恶意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过程 |
3.2.2 恶意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分析 |
3.2.3 恶意竞争下高估行为的静态博弈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动态博弈 |
4.1 高估行为的动态博弈过程 |
4.1.1 房地产经纪中介与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博弈过程 |
4.1.2 银行与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博弈过程 |
4.2 高估行为的动态博弈结果分析 |
4.2.1 房地产经纪中介与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博弈结果分析 |
4.2.2 银行与房地产评估机构的博弈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范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措施 |
5.1 银行防范房地产评估机构高估行为的措施 |
5.1.1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 |
5.1.2 建立有效的中介机构风险赔偿制度 |
5.2 房地产评估机构应加强自我管理 |
5.2.1 聘请专业房地产估价师 |
5.2.2 提高房地产估价人员水平 |
5.3 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
5.3.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
5.3.2 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强度 |
5.3.3 明确职责范围,健全监管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房地产组合营销策略研究 ——以Z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房地产经纪与整合营销传播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经纪理论概述 |
2.1.1 房地产经纪理论 |
2.1.2 房地产经纪发展历程 |
2.2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概述 |
2.2.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2.2.2 整合营销传播发展历程 |
2.2.3 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意义 |
2.3 整合营销传播途径选择原则 |
2.4 整合传播理论营销组合选择 |
第三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市场分析 |
3.1 经纪营销发展历程 |
3.2 经纪营销现状 |
3.2.1 营销现状 |
3.2.2 存在问题 |
3.3 市场分析 |
3.3.1 营销环境 |
3.3.2 市场状况 |
3.3.3 竞争状况 |
3.3.4 顾客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整合营销传播体系研究 |
4.1 整合营销传播待解决问题 |
4.1.1 沉浸于大众营销思维模式 |
4.1.2 “命令加掌控”式组织结构 |
4.1.3 固守传统的营销规划系统 |
4.2 针对待解决问题应对策略 |
4.2.1 整合营销传播始于高层 |
4.2.2 践行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 |
4.2.3 打造品牌且集中管理传播 |
4.3 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指导思路 |
4.4 行业标杆企业的营销实践 |
4.5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构建 |
4.6 小结 |
第五章 ZY公司整合传播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
5.1 公司概况 |
5.2 公司营销现状 |
5.3 公司SWOT分析 |
5.4 设计有效的房地产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
5.5 房地产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应用研究 |
5.5.1 整体经营数据 |
5.5.2 数据细节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 |
6.2 展望 |
6.2.1 研究局限性 |
6.2.2 后续研究空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一)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房地产经纪业 |
(二) 政府规制 |
(三) 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 |
二、理论基础 |
(一) 市场失灵理论 |
(二) 政府规制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总体考察 |
一、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 |
(一) 管制阶段(建国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二) 放宽阶段(改革开放至1992年之前) |
(三)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二、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
(一) 准入规制 |
(二) 价格规制 |
(三) 服务质量规制 |
三、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突出问题 |
(一) 法律约束失之于松 |
(二) 规制主体失之于繁 |
(三) 监督力度失之于软 |
第四章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地方实践 |
一、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现状分析 |
(一)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环境 |
(二)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现状 |
(三)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问题 |
二、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时期(1985年—1993年) |
(二) 起步时期(1994年—2001年) |
(三) 成长时期(2002年至今) |
三、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模式 |
(一)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主体 |
(二)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内容 |
四、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成果 |
(一) 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规制力度成效明显 |
(二) 行业规范经营意识增强,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
(三) 选择经纪服务意愿增强,消费需求增长明显 |
五、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问题分析 |
(一) 行业准入和退出规制不畅 |
(二) 行业乱象处罚力度不够 |
(三) 政府监督管理手段不足 |
(四) 行业自律组织发展较慢 |
第五章 国内外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成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
(一) 线上以强大的政府网络平台为依托,政府与市场形成发展合力 |
(二) 线下以强力的市场综合执法为手段,行业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
二、香港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
(一) 地产代理监管局 |
(二) 地产代理发牌制度 |
(三) 投诉调查制裁机制 |
三、美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
(一)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二) 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
(三) 成熟的行业自律组织 |
四、国内外房地产政府规制经验的启示 |
(一) 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 |
(二) 强化市场整治是根本保障 |
(三) 建立信息平台是高效载体 |
第六章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优化对策 |
一、有法可依,健全房地产经纪业的法律体系 |
(一) 明确政府规制机构的角色定位 |
(二) 提高房地产经纪业的准入门槛 |
(三) 明确行业主体的法律责任 |
二、规制有方,规范房地产经纪业的市场行为 |
(一) 把好事前“备案”关 |
(二) 把好事中“监管”关 |
(三) 把好事后“处理”关 |
三、信息共享,创新房地产经纪业的规制手段 |
(一) 供需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
(二) 行业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
(三) 政府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
四、自我规制,提高房地产经纪业的自律水平 |
(一) 政府要逐步向协会放权 |
(二) 协会要加快自身建设 |
(三) 协会要加强行业引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研究 ——从职业资格测评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2.1 行业的形成过程 |
2.2 行业主要特点 |
2.3 行业发展的现状 |
2.4 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
2.5 突出问题的成因 |
2.6 行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2.6.1 政治环境 |
2.6.2 经济环境 |
2.6.3 社会环境 |
2.6.4 科技环境 |
2.7 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分析 |
第3章 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
3.1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
3.1.1 职业资格制度概述 |
3.1.2 职业资格与执业资格 |
3.1.3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方式 |
3.2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
3.2.1 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
3.2.2 行业法律法规 |
3.2.3 行政管理及行业组织 |
3.3 香港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
3.3.1 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
3.3.2 行业法律法规 |
3.3.3 行政管理及行业组织 |
3.4 台湾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
3.4.1 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
3.4.2 行业法律法规 |
3.4.3 行政管理及行业组织 |
3.5 比较与启示 |
3.5.1 职业资格制度对比和启示 |
3.5.2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 |
3.5.3 我国实行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 |
第4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研究 |
4.1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2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指标体系 |
4.2.1 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指标确定 |
4.2.2 房地产经纪人员测评指标体系建立 |
4.3 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方法 |
4.3.1.测评方法概述 |
4.3.2.知识测评方法 |
4.3.3.品德与个人特质测评方法 |
4.3.4.能力测评方法 |
4.4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模型 |
4.4.1 模型建立原则 |
4.4.2 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模型 |
4.5 测评模型在天津LD二手房置换连锁有限公司的实证研究 |
4.5.1 模拟测评背景 |
4.5.2 测评过程 |
4.5.3 不足及修正 |
第5章 规范我国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测评的合理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政府规制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概述 |
一、房地产经纪的基本内容 |
(一)房地产经纪的概念 |
(二)房地产经纪的分类 |
(三)房地产经纪的特征 |
(四)房地产经纪的作用 |
二、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 |
(一)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含义及作用 |
(二)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及监管现状 |
一、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 |
(一)行业发展历程 |
(二)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
二、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现状 |
(一)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现行法律依据 |
(二)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现行监管模式 |
(三)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现行监管制度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房地产经纪行业准入门槛低 |
(二)退出机制运行不畅 |
(三)行业缺乏诚信经营动力 |
(四)房地产经纪人员资格制度效果不明显 |
(五)行业自律监管职能未充分发挥 |
二、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不健全 |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
(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
(四)房地产经纪人制度不完善 |
(五)行业自律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
第四章 国内外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经验借鉴 |
一、广州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经验 |
(一)行业监管概况 |
(二)行业监管经验 |
二、我国香港地区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经验 |
(一)行业监管概况 |
(二)行业监管经验 |
三、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经验 |
(一)行业监管概况 |
(二)行业监管经验 |
第五章 完善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的对策 |
一、完善房地产经纪行业备案制度 |
二、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信息化建设 |
三、完善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手段 |
(一)全面推行交易资金监管制度 |
(二)健全房地产经纪信用档案管理制度 |
四、强化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
五、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职能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三、 文献综述 |
(一) 房地产经纪组织 |
(二) 域外房地产经纪组织 |
(三) 房地产经纪组织法律规制及其问题 |
(四) 房地产经纪组织法律规制之完善 |
第一章 房地产经纪组织的一般理论 |
一、 经纪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
二、 经纪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对于委托人的作用 |
(二) 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 房地产经纪的概念与特征 |
(一) 房地产经纪的概念 |
(二) 房地产经纪的主要特征 |
四、 房地产经纪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 域外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与启示 |
一、 美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 |
二、 台湾地区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 |
(一) 房地产居间机构的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 |
(二) 房地产经纪人的资格认证规定 |
(三) 销售合同文本的规定 |
(四) 违规、违法行为方面处罚制度的规定 |
三、 德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 |
四、 国外及台湾地区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的启示意义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及其问题 |
一、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发展情况 |
(一) 房地产经纪行业实力增强 |
(二) 我国房地产经纪的发展趋势 |
二、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 |
(一)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其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之完善 |
一、 规范房地产市场准入制度 |
二、 建设合理的税收制度 |
三、 规范行业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概述 |
(一) 房地产经纪 |
(二) 行业自律监管 |
(三) 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 |
二、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现状及主要法律问题 |
(一) 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
(二) 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现状 |
(三) 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三、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立法的经验借鉴 |
(一) 美国房地产经纪市场自律监管立法概况 |
(二) 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四、完善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的法律途径 |
(一) 实现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动态平衡 |
(二) 明确赋予自律组织独立的法律地位 |
(三) 完善行业纠纷的综合解决机制 |
(四) 完善自律监管的法律规制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9)中美房地产经纪运营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房地产经纪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房地产经纪运作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 我国房地产经纪发展历程 |
2.4 研究方法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现状及相关问题 |
3.1 我国房地产经纪信息共享的现状 |
3.2 我国房地产经纪人管理的现状 |
3.2.1 行政主管部门 |
3.2.2 行业自律性组织 |
3.2.3 我国对于房地产经纪人的准入条件 |
3.2.4 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
3.3 我国房地产经纪机构经营的现状 |
3.3.1 我国房地产经纪机构准入条件 |
3.4 我国经纪人活动方式 |
3.4.1 雇佣关系 |
3.4.2 独立经纪人 |
3.4.3 雇佣制和合同制的比较分析 |
3.5 我国房地产经纪机构活动方式 |
3.5.1 本土模式 |
3.5.2 香港模式 |
3.5.3 美国模式 |
3.5.4 台湾模式 |
3.6 我国房地产经纪法律法规制度现状 |
3.6.1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为规定 |
3.6.2 消费者赔偿管理 |
3.6.3 收费管理 |
3.6.4 职业道德约束 |
3.6.5 处罚管理 |
3.7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纪活动主要存的问题 |
3.7.1 房地产中介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
3.7.2 房地产中介准入制度不严格 |
3.7.3 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低 |
3.7.4 房地产经营组织诚信缺失 |
第4章 美国房地产经纪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4.1 美国房地产经纪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2 美国房地产经纪信息的共享及现状 |
4.2.1 MLS 模式的介绍 |
4.2.2 MLS 模式对传统房地产营销模式的影响 |
4.2.3 美国 MLS 系统的现状 |
4.3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的管理 |
4.3.1 管理主体 |
4.3.2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的内容 |
4.3.3 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内容 |
4.3.4 经纪人准入条件 |
4.3.5 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
4.3.6 经纪人继续教育的规定 |
4.4 美国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经营 |
4.4.1 经纪机构准入条件 |
4.4.2 经纪人活动方式 |
4.4.3 经纪机构经营模式 |
4.5 美国房地产经纪的法律法规制度 |
4.5.1 日常经纪活动规定 |
4.5.2 消费者赔偿管理 |
4.5.3 收费管理 |
4.5.4 职业道德约束 |
4.5.5 处罚管理 |
第5章 美国房地产经纪对我国的启示 |
5.1 中美房地产经纪经营模式的比较 |
5.2 中美房地产经纪法律及监管制度的比较 |
5.3 中国房地产经纪代理关系的选择 |
5.4 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及经纪机构的关系选择 |
5.5 中国房地产经纪机构经营模式的选择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现状 |
2.1 北京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现状调查 |
2.1.1 北京市出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 |
2.1.2 北京申请办理相关备案所应提交的材料及注意事项 |
2.1.3 北京房地产经纪机构(含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 |
2.1.4 北京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 |
2.2 广州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现状调查 |
2.2.1 广州市出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 |
2.2.2 广州市经纪机构备案的流程及要求 |
2.2.3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样式 |
2.3 成都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现状调查 |
2.3.1 成都市出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相关管理规范 |
2.3.2 成都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流程及要求 |
2.3.3 成都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 |
2.4 郑州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现状调查 |
2.4.1 郑州市出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 |
2.4.2 郑州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流程及要求 |
2.4.3 郑州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 |
3 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的对比分析研究 |
3.1 部分城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现状的对比分析 |
3.1.1 法律依据对比 |
3.1.2 备案流程对比 |
3.1.3 备案条件及备案资料对比 |
3.1.4 证明文件内容对比 |
3.2 我国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
3.2.1 法律依据不健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
3.2.2 行业门槛较低 |
3.2.3 备案机构较少 |
3.2.4 备案提供资料不全面 |
3.2.5 证明文件内容不统一 |
4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规范化研究 |
4.1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的意义 |
4.2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流程 |
4.2.1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法律依据 |
4.2.2 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条件 |
4.2.3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提供资料 |
4.2.4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办理流程 |
4.3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内容 |
4.4 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 |
4.5 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的建议 |
4.5.1 加大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的立法力度 |
4.5.2 实行房地产经纪机构行政许可,建立机构资质等级制度 |
4.5.3 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制度 |
4.5.4 严格房地产经纪机构年检制度 |
4.5.5 加快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档案建设与落实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房地产经纪经纪机构备案证明文件样式 |
附件二: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申请表样式 |
附件三:房地产经纪分支机构备案申请表样式 |
附件四: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变更申请表样式 |
附件五:房地产经纪机构注销/吊销备案申请表样式 |
附件六:房地产经纪机构问卷调查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立和应用研究 ——以一手房代理机构为例[D]. 陆宝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博弈论视角下房地产评估中的高估行为研究[D]. 翟雪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房地产组合营销策略研究 ——以ZY公司为例[D]. 冯丽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D]. 李垒.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研究 ——从职业资格测评的角度[D]. 乔筱茜. 天津大学, 2017(05)
- [6]乌鲁木齐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问题研究[D]. 郭丽君. 新疆大学, 2015(03)
- [7]房地产经纪组织的法律规制研究[D]. 陈慧.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8]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李立. 西南大学, 2014(02)
- [9]中美房地产经纪运营模式比较研究[D]. 顾剑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10]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化研究[D]. 白蕾. 郑州大学, 2013(04)
标签:职业资格论文; 房地产经纪人论文;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规范分析论文;